水利工程施工課程設計任務書導流設計_第1頁
水利工程施工課程設計任務書導流設計_第2頁
水利工程施工課程設計任務書導流設計_第3頁
水利工程施工課程設計任務書導流設計_第4頁
水利工程施工課程設計任務書導流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利工程施工課程設計任務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yè))1 前言根據(jù)水利水電工程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和水利工程施工教學大綱的規(guī)定,本專業(yè)的學生有一周半時間的水利工程施工課程設計。本課程設計的主要目的是鞏固和掌握課堂所學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運用本課程的知識解決相應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使學生在水力計算、CAD繪圖、設計說明書編寫等方面能得到初步訓練,為畢業(yè)設計和今后的工作、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本次課程設計的主要內容是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導流設計和截流設計,以下為導流設計的相應資料。2 基本資料2.1工程概況本水電站位于XC市某村境內,系YJ干流水電建設規(guī)劃的梯級電站之一,距XC市公路里程約80km。本工程主要任務是發(fā)電,水庫

2、正常蓄水位1330.00m,死水位1328.00m,總庫容7.6億m3,屬日調節(jié)水庫。本工程等級為一等工程,主要水工建筑物為1級,次要建筑物為3級。電站樞紐建筑物主要由左右岸擋水壩、中孔壩段和溢流壩段(為碾壓混凝土重力壩)、消力池、右岸引水發(fā)電系統(tǒng)組成,右岸地下廠房裝機4臺600MW機組,總裝機容量2400MW。工程樞紐處地形及工程布置見附圖。大壩為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壩頂高程1334.00m,最低建基面高程1166m,最大壩高168.0m,最大壩底寬153.2m,壩頂軸線長516m;整個壩體共24個壩段,從左至右由左岸擋水壩1#9#壩段、左中孔10#壩段、溢流壩11#14#壩段、右中孔15#壩

3、段和右岸擋水壩16#24#壩段組成;溢流壩段布置5孔溢流表孔,每孔凈寬15m,溢流堰頂高程1311.00m;放空中孔孔口底高程1240.00m,孔口尺寸5×8m;溢流壩段下游接消力池,消力池邊墻為混凝土斜邊墻,消力池邊墻頂高程1224.0m,建基高程分別為1166.0m、1180.0m,底板高程為1188.0m,消力池長145m。2.2氣象條件YJ流域屬高原氣候區(qū),主要受高空西風環(huán)流和西南季風影響,干、濕季分明。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為干季,日照多、濕度小、日溫差大,降水很少,只占全年的510;5月至10月為雨季,氣候濕潤,日照少,濕度較大,日溫差較小,降雨集中,雨量約占全年雨量的90

4、95。在該電站附近設立了DL氣象站,觀測有1996年5月至今的氣象資料。據(jù)氣象站實測資料統(tǒng)計,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077.4mm,雨季(510月)降水量為1022.5mm,占全年的94.9%;多年平均降水日數(shù)為116.5天。多年平均蒸發(fā)量為1548.7mm(20cm口徑蒸發(fā)皿)。多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4%,最小值為8.0%。多年平均氣溫為18.6,極端最高氣溫為39.4,極端最低氣溫為0.5。2.3水文條件(1)徑流本流域徑流主要來源于降水,徑流的年內變化及地區(qū)分布與降水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據(jù)DL水文站1953年6月2002年5月共49年(水文年)資料統(tǒng)計,多年平均流量為1416m3/s,折合年徑

5、流量451億m3,徑流深410mm。610月為豐水期,占全年的76.1%,115月為枯水期,僅占年水量的23.9%,徑流年內分配不均。年最小流量一般發(fā)生在13月,實測最小流量為304m3/s。(2)洪水本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本流域暴雨一般出現(xiàn)在69月,主要集中在7、8兩月,且多連續(xù)降雨。洪水過程多呈雙峰或多峰型,一般單峰過程610天,雙峰過程1217天。洪水一般具有洪峰相對不高、洪量大、歷時長的特點。本水電站天然設計洪水直接采用DL水文站設計洪水成果見表1和表2。 表1 DL水文站設計洪水頻率計算成果 m3/s項 目均值CvCs/Cv各頻率設計值(%)P=0.01P=0.02P=0.1P=

6、0.2P=0.5P=1洪峰(m3/s)63900.284175001670014800140001280011900一日洪量(億m3)5.350.28414.714.012.411.710.79.99三日洪量(億m3)15.20.28441.739.835.233.230.528.4七日洪量(億m3)32.00.29490.786.376.271.765.761.0十五日洪量(億m3)60.50.304177168148139127118表2 各頻率設計洪水過程線時間Qp(m3/s)p=0.5%p=1%p=2%p=3.33%p=5%p=10%p=20%088057932728267216266

7、586852741286307778714066006145575751752484227592696564355969561450463684227592696564355969561450464886307778714066006145575751756088487964731567546266590153047290138118745768866387601254038496918730801374036859645458009611266101639334862479927526676410811594104489596885582337736695312011813106679738

8、900983327835704213211813107329858906483877879708214411813106679804899883327835704215611266102409411864679707515675416811047100109192844877947349660518011047100329236847078497371662519211156101529203859179707492673420411484105249760898784207890709221612141110501031795928992854276782281301611925112451

9、036297179227829324014000128001190011000103009780879025213234121441146310439979493058363264125781137810754991192018664778727611922108531004492518574808972702881148410404955388228167770269233001104799779160845978717382663531210577951887458074751970506337324100639069833076897156670860293369603865479377

10、33768046398575134891988282760970296508613355123608761788872496688620058465254(3)分期設計洪水本水電站施工分期洪水成果見表3。表3 分期設計洪水成果時段均值(m3/s)CvCs/CvQp (m3/s)P=2%P=3.33%P=5%P=10%P=20%1月5000.1456686466275935552月4120.1225205074974764533月4450.2497617046595835074月7040.34513801270118010208625月12500.404264024102230191015906

11、9月63900.284110001030097808790772010月28600.3735600520048704280365011月12700.2151950185017701630147012月7430.1621010975949899841另外,11月4月分期洪水Qp=0.5%=2210 m3/s。本電站1012月分旬平均流量成果見表4。表4 本電站1012月分旬平均流量P10月11月12月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10%19301430116098181070260920%171013201110946775679580(4)庫容曲線本水庫的水位庫容關系曲線見表5。表5 本水電站水

12、位庫容曲線庫水位(m)1195121012201230124012501260127012801290庫容(億m3)00.0060.0520.1780.430.7881.2441.7932.4323.176庫水位(m)13001310132113241325.713281330134013501360庫容(億m3)4.0335.0096.2486.6756.9177.2447.5289.09310.80412.663(5)壩址天然水位關系曲線壩址壩軸線處的天然水位關系曲線見表6。表6 壩址天然水位關系曲線水位(m)1202.751203.681206.021208.761210.631212.

13、231213.551215.071216.27流量(m3/s)3505001000200030004000493060907060水位(m)1216.591217.81218.951219.591220.321221.281222.191223.381224.16流量(m3/s)734084009390995010600115001240013600144002.4地質條件本水電站樞紐區(qū)屬高山峽谷地形,壩址區(qū)河道由上游至下游從S75oE逐漸變?yōu)镋W向,河谷呈基本對稱的“V”型河谷,臨江坡高大于700m,左岸坡度40o45o,局部段達50°55°,右岸坡度35o45o,50&

14、#186;60º??菟诮?205m時,水面寬90110m,正常蓄水位1330m時,相應谷寬396440m。樞紐區(qū)出露地層主要為二疊系上統(tǒng)玄武巖組(P2),下游將涉及二疊系下統(tǒng)平川組(P1P)灰?guī)r及砂巖,第四紀覆蓋層分布較為廣泛。第四系覆蓋層主要為現(xiàn)代河床沖積物以及分布于兩岸谷坡的崩坡積,坡殘積、少量沖溝內的洪積物,兩岸的階地堆積物零星分布。河床覆蓋層厚1.035.8m。玄武巖堅硬性脆,而且經受多次構造作用,加之成巖過程中發(fā)育有大量的原生節(jié)理,巖石各向異性比較突出,使節(jié)理發(fā)育規(guī)律性差,方向較分散。樞紐區(qū)以中陡傾裂隙為主導優(yōu)勢,占裂隙總數(shù)80%以上,且分布普遍,緩傾角裂隙數(shù)量相對較

15、少,但分布仍具有一定普遍性,裂隙產狀在各部位差異較大,淺表部沿該組裂隙卸荷強烈,大部分充填次生泥。上游圍堰地基:據(jù)鉆孔揭示,河床覆蓋層最厚約35m,基巖巖性為P221杏仁狀玄武巖及斑狀玄武巖和P222杏仁狀玄武巖、致密狀玄武巖,根據(jù)覆蓋層結構特征由下至上主要分為三層。層:卵礫石夾砂層,厚410m,主要分布于河床中心,卵礫石成份主要為遠源物質,如大理巖,花崗巖等,磨園度較好,砂為中粗砂,物質結構較緊密。分布于河床底部。層:孤塊碎石夾砂礫石層,厚819m,結構較松散,局部架空。孤、塊石較多,孤、塊及碎石成份主要為斑狀玄武巖,新鮮堅硬。分布于河床中下部。層:含漂卵礫石夾砂層,厚617m,漂、塊石較多

16、,結構較松散,漂石成分主要為花崗巖,卵礫石主要為砂巖、花崗巖、大理巖等。分布于河床上部。第層厚度小,局部分布。、層厚度相對較大,分布連續(xù),總體粗顆粒組成骨架,結構較松散,局部架空,根據(jù)注水資料河床覆蓋層透水性為:K=3.32×10-28.25×10-1cm/s,可能為管涌土,透水性強,需采取適宜的防滲和排水措施以及合適的施工方法。圍堰兩側邊坡整體穩(wěn)定,但大致順坡向的錯動帶及裂隙對局部邊坡穩(wěn)定不利。由于P221、P222巖體中裂隙發(fā)育,河床下部基巖為弱風化,基巖透水性為Lu=1.212Lu,透水性強,應切實按照設計要求作好防滲措施。下游圍堰地基:據(jù)勘測,河床覆蓋層最厚約33m

17、,由于施工棄渣原因,河床覆蓋層厚度有所改變,結構特征與上圍堰相近,但厚度略有差異。層:卵礫石夾砂層,厚25m,分布于河床底部。層:塊碎石夾砂礫石層,厚614m,孤、塊石較多,局部為含泥塊碎石,分布于河床中下部。層:含泥漂卵礫石夾砂層,厚1321m,塊石及漂礫較多,局部夾細砂透鏡體,厚0.30.4m,分布于河床上部。根據(jù)注水資料河床覆蓋層透水性為:K=1.0×10-11.53×10-1cm/s,可能為管涌土,由于土體結構較松散,透水性強,需采取適宜的防滲和排水措施以及合適的施工方法。堰基巖體為P214角礫熔巖和P213-2火山角礫集塊巖、枕狀玄武巖,弱風化上段下限,在河床位置

18、最低高程約1150m,厚420m,下部弱風化基巖透水性為1.211Lu滲透性較強,應按設計方案做好防滲處理。2.5交通及場地本工程有鐵路、國道及其他簡易公路可到達,對外交通運輸較方便。場內修建有進場公路、左右岸高線公路及其連接線、左右岸纜機平臺公路、左右岸低線公路等,其中經左右岸低線公路可達到導流泄水建筑物進出口及上下游堰肩。本工程地處高山峽谷地帶,岸坡陡峻,階地不發(fā)育,壩區(qū)附近可供利用的平緩山坡及灘地很少,除壩址附近庫區(qū)沿江右岸黑水溝口至虎山灘分布有少量緩坡地帶外,工程主要場地集中在大壩附近右岸的黑水溝內、竹子壩溝內,大壩下游左岸2.5km打羅溝溝口,大壩下游左岸3.0km大橋溝溝口及溝內,

19、大壩下游左岸10km大鹽池等較為平緩地帶。2.6材料、技術供應條件本電站所需建筑材料包括當?shù)靥烊唤ú暮屯鈦斫ú膬刹糠帧L烊唤ú闹饕獮榛炷辽笆橇虾头罎B土料。通過對壩區(qū)周圍的調查表明,壩區(qū)附近天然砂石料貧乏,遠不能滿足工程要求,但生產人工骨料的石料儲量豐富,且距壩址較近。石料場主要有在壩址右壩肩上側、竹子壩溝上緣山體的玄武巖料場,儲量約1925萬m3;土料場有溫泉堡料場,儲量約96.8萬m3。外來建材主要有水泥、粉煤灰、木材、鋼筋、炸藥及油料等,均在XC市可購買,施工用電由某市電力系統(tǒng)供應。2.7施工工期工程準備期從第一年3月導流工程施工及壩肩開挖準備工程開始至第三年2月具備下基坑條件,工期2

20、4個月;主體工程施工期從第三年2月基坑開挖開始至第七年7月初第一臺機組發(fā)電,工期52個月;工程完建期從第七年7月到第八年7月,工期12個月。本工程總工期88個月,即第一年3月第七年7月。其中,大壩混凝土施工進度計劃安排如下:(1)大壩基礎墊層常態(tài)混凝土澆筑開始日期:第四年2月1日;(2)大壩碾壓混凝土澆筑開始日期:第四年4月1日;(3)1265m以下大壩及溢流面澆筑完成日期:第六年4月30日;(4)大壩常態(tài)和碾壓混凝土澆筑完成日期:第六年10月31日;(5)放空中孔工作閘門安裝完成日期:第六年4月30日;(6)放空中孔檢修閘門安裝完成日期:第六年10月31日;(7)大壩帷幕灌漿完成日期:第六年

21、10月31日;(8)上游圍堰拆除完成日期:第六年10月31日;(9)下游圍堰拆除完成日期:第六年4月30日;(10)導流泄水建筑物下閘日期:第六年11月初;(11)導流泄水建筑物封堵完成日期:第七年4月30日;(12)大壩表孔金屬結構安裝完成日期:第七年4月30日;(13)大壩完工日期:第七年4月30日;(14)1265m以上溢流面完工日期:第六年8月31日;(15)消力池完工日期:第六年3月31日;(16)第一臺機組發(fā)電時間:第七年7月1日。3 設計任務根據(jù)本工程樞紐建筑物的布置及壩體斷面結構形式,結合施工條件,進行施工導流設計,要求完成以下任務:(1)選擇導流方式(全段圍堰法or分段圍堰法

22、?隧洞導流or明渠導流?)(2)確定導流設計流量(包括選擇導流標準和劃分導流時段)(3)選擇導流方案(包括初期、中期和后期導流方案)(4)導流建筑物布置及設計(包括導流擋水建筑物及導流泄水建筑物)(5)導流水力計算(無壓流、半有壓流、有壓流)4 成果要求(1)設計說明書:2030頁。應能簡明扼要地表達出設計思路,包括設計基本資料的應用,導流方式選擇、導流設計流量確定、導流建筑物設計及布置的理由,要求邏輯清楚,語句通順;導流水力計算應包括計算公式、過程和成果。(2)圖紙:A3圖紙2張。第1張為施工導流平面布置圖,采用虛實線的方式繪出導流建筑物的布置位置;第2張為導流建筑物橫剖面圖。應有正規(guī)圖框。

23、(3)成果提交時間:(4)答辯方式:5 參考資料(1)討論課所用資料(錦屏一級水電站可研報告)(2)水利工程施工(第6版)教材(3)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范(SL303-2004)(4)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手冊第一卷施工規(guī)劃 第二篇施工導流(5)水力設計手冊 第六篇水工隧洞的水力計算(6)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水流控制 王民壽 編(7)水利水電施工導流圖集設計提示(1)選擇導流方式主要參考水利工程施工(第6版)教材第一章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手冊(以下簡稱為手冊)第一卷施工規(guī)劃第二篇施工導流第四章導流規(guī)劃與設計P418419頁,再結合本工程地形地質等資料來選擇。(2)確定導流設計

24、流量導流設計流量一般需要結合導流標準和導流時段的分析來決定。劃分導流時段,可參考水利工程施工(第5版)教材P30頁。選擇導流標準,可參考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范(SL303-2004)、水利工程施工(第6版)教材P29頁。注意:導流標準不僅包括初期導流標準,還應包括壩體擋水度汛標準,截流、下閘、封堵、蓄水標準。由于資料所限,主要依據(jù)所給工程資料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范(SL303-2004)來定性選擇初期導流標準,不考慮導流標準風險決策。另外,參考本流域上其他水電工程,初步擬定上游圍堰最大堰高約55m,使用年限約3年。(3)選擇導流方案參考所用資料(錦屏一級水電站可研報告)P1822

25、頁。(4)導流建筑物布置及設計圍堰布置參考水利工程施工(第6版)。導流泄水建筑物布置參考水利工程施工(第6版),或手冊第一卷施工規(guī)劃第二篇施工導流有關章節(jié)。導流建筑物設計參考資料(錦屏一級水電站可研報告)P2542頁。如果導流泄水建筑物確定為導流隧洞,以下要點可供設計時參考:選擇隧洞斷面形式:參考手冊P429頁,定性比較;擬定隧洞斷面尺寸:由于資料所限,可不進行經濟斷面計算;隧洞斷面尺寸按有壓流設計,斷面最大平均流速不超過20m/s來確定;隧洞襯砌:襯砌厚度應根據(jù)地質資料和襯砌計算最終確定,由于所給地質資料不詳,洞身全長均暫按全斷面鋼筋混凝土襯砌,襯砌厚度取洞徑或洞寬的1/81/12,參考水工

26、建筑物(第5版)教材P396頁;洞口位置:取決于地形、地質條件,洞頂巖層厚度h應滿足成洞要求,實際工程中,h可常取11.5倍洞門開挖寬度,參考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水流控制P66頁表3-21;進口形式:參考水力設計手冊第六篇水工隧洞的水力計算P417頁;進出口高程及底坡:參考手冊第一卷施工規(guī)劃第二篇施工導流P429頁,出口高程不宜低于河床高程1200.00m,底坡可取15,底坡取大些,設計成陡坡,可增大泄水能力,也會簡化無壓流的水力計算;導流隧洞進出口的繪制:參考水利水電施工導流圖集簡單繪制。如果導流擋水建筑物確定為不過水土石圍堰,以下要點可供設計時參考:圍堰尺寸:在初步布置時,參考本流域上其他水電工程,初擬圍堰最大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