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對比閱讀_第1頁
中考文言文對比閱讀_第2頁
中考文言文對比閱讀_第3頁
中考文言文對比閱讀_第4頁
中考文言文對比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言文對比閱讀1.比較閱讀下面兩個文言語段,完成1014題。(15分)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全品中考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 ?!彼熘瘕R師。既克,公問其故。對

2、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選自曹劌論戰(zhàn))乙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惫唬骸安豢伞!奔葷闯闪?,又以告。公曰:“未可?!奔汝惗髶糁?,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殲焉。國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馀,不鼓不成列?!保ㄟx自子魚論戰(zhàn))注釋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成列:指擺好陣勢。既:盡,全部。司馬:官名,這里指子魚。陳:通“陣”,指擺好陣勢。門官:國君的衛(wèi)士。重(chng):重復,再次。二毛

3、:頭發(fā)斑白的人。亡國之馀:亡國者的后代。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1)神弗福也 福:_ (2)公傷股,門官殲焉 股:_11、請用“/”給下面兩個句子標出朗讀停頓。(每句只劃一處)(2分)(1)下 視 其 轍 (2)宋 公 及 楚 人 戰(zhàn) 于 弘12、翻譯下面兩個句子。(6分)(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譯文:_(2)彼眾和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譯文:_13、理解文段內容,然后用原句回答。(3分)(1)甲文曹劌“請見”的原因是_,他認為“可以一戰(zhàn)”的理由是:_。(2)乙文子魚認為發(fā)動進攻的有利時機是_。全品中考網14、從選段文字看,長勺之戰(zhàn)和泓水之戰(zhàn)為什么會產生不同的結局

4、?(2分)_【答案】 10、(1)賜福,保佑。(2)大腿。11、(1)下/視其轍 (2)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12、(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楚,也一定會根據(jù)實情來處理。(2)敵人多我方人少,乘他們還沒有完全渡過泓水,請下令出擊。13、(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2)及其未既濟14、長勺之戰(zhàn)魯莊公取信于民且善于聽取曹劌的建議,戰(zhàn)爭中善于抓住戰(zhàn)機,因此取勝;泓水之戰(zhàn)宋公不能聽取子魚的意見,固執(zhí)己見,不能抓住戰(zhàn)機,因此失敗。 2.閱讀下面甲、乙兩個文言選段,作6-9題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

5、,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節(jié)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 二十三日,過巫山凝真觀,謁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謂巫山神女也。祠正對巫山,峰巒上入霄漢,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太、華、衡、廬皆無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見。 所見八九峰,惟神女峰最為纖麗奇峭。是日,天宇晴霽,四顧無纖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數(shù)片,如鸞鶴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異也。(節(jié)選自陸游入蜀記) 注釋 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賢的處所。太、華、衡、廬:泰山、華山、衡山、廬山。翳:遮蓋,這里指云。 6.解釋下

6、面句中加點字的意思。(2分)全品中考網沿溯阻絕。 絕:或王命急宣。 或:不以疾也。 疾: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見。悉:7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4分)清榮峻茂,良多趣味。議者謂太、華、衡、廬,皆無此奇。8甲 乙兩文都寫到“山”,兩文段所寫的“山”各有著怎樣的特點?(4分)9甲 乙兩文段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這是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6. 斷有時快全,都(2分,每解釋對兩個得1分)7. 水清,樹榮,山高,草盛,趣味無窮議論的人說泰山、華山、衡山、廬山都沒有這種奇異的景象。(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確,無語病即可)8.甲文段寫群山具有連綿不斷、雄奇險拔、遮天蔽日的特點。

7、乙文段描繪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點。(4分,各2分)9.對祖國壯麗山川的熱愛與贊美之情。(3分,只答出“熱愛”或只答出“贊美”一方面內容的得2分)3(甲)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陶弘景答謝中書書(乙)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山谷所資,于斯已辦。仁智所樂,豈徒語哉!吳均與顧章書注釋:薜( b)蘿:薜荔與

8、女蘿,皆為香草。后人常以薜蘿為隱者服飾。英英:聲音和盛之貌。辦:具備。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四時俱備 前人之述備矣 B遂葺宇其上 擇其善者而從之 C,仆去月謝病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日 D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邑人奇之11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下面語句所表現(xiàn)的情景,(!分) 森壁爭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12兩文寫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其作用是什么?(2分)13對畫線語句所表現(xiàn)出的共同的處世態(tài)度,你是怎樣理解和評價的?(2分全品中考網 【答案】 10答案:A(A完備B它;其中C辭官;道歉D奇美的山水;感到驚奇) 評分:共2分。11答案示例:陡

9、峭的崖壁直抵天空,好像要與彩色的云霞一爭高下,矗立的山峰穿過云霄, 遮住了紅色的太陽和遼闊的天空,清幽深邃的洞穴蘊含著神奇縹緲的白云,那深谷的小溪,積聚著醉人的綠色,如同屈曲蜿蜒的玉帶。 評分:聯(lián)想想象合理,描寫具體,語句通順。共2分。12答案示例:都運用了多角度描寫的方法。如從視覺和聽覺等表現(xiàn)色彩、形態(tài)、聲音等。生動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鮮明特征,充分表現(xiàn)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強烈的熱愛之情。若答動靜結合、化靜為動等其它寫法及其作用,符合要求即可。 評分:寫法1分,作用1分,共2分。13答案示例:理解遠離塵俗,潔身自好。評價一 樂山樂水,掙脫塵網,是高潔的品性、寬 廣的胸襟、超凡的氣度。評價二

10、 厭惡塵俗,消極避世,不是積極的處世態(tài)度,不值得提倡。 評分:理解1分,評價1分,共2分。其它答案合情合理即可。4. 甲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乙田子為相,三年歸休,得金百鎰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對曰:“所受俸祿也。”母曰:“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親也,盡力至誠,不義之物,不入于館。為人臣不忠,是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

11、?!碧镒永M走出,造朝還金,退請就獄。王賢其母,說其義,即舍田子罪,令復為相,以金賜其母。詩曰:“宜爾子孫承承兮?!毖再t母使子賢也?!咀⑨尅挎劊憾畠?。 館:這里指家。 詩:這里指詩經。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陳太丘與友期行 期行: 田子為相,三年歸休 歸休: 8.翻譯下列句子。(4分)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宜爾子孫承承兮。9.甲乙兩文在為人處世方面各說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處?(4分)?【答案】 7.答案:相約同行。期,約定。 退休回家。評分:共4分,答對一個詞語得2分。8.答案:友人感到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跟元方握手,元方連頭也不

12、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好好教育你的子孫,謹慎小心啊。評分:共4分。每個小題2分,意思對即可。9.答案:甲文:做人要講誠信;乙文:為官不貪,忠于國家才能盡孝。 虛心接受批評,知錯就改。評分:共4分。每問2分,意思對即可。5.比較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2428題(10分)甲文: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

13、死于安樂也。(選自孟子告子下)乙文: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jié)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終滅吳。(選自史記) 24、用“”給下面句子劃出朗讀節(jié)奏。(1分)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2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2分) 曾益其所不能( ) 人恒過然后能改( ) 吳既赦越 ( ) 與百姓同其勞( )26翻譯下列句子。(2分) 女忘會稽之恥邪? 翻譯: 27甲文首段列舉古代六位賢士的事例,是為了說明 的道理,文中的中心論點是 。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語 來概括其主要內容。(3分)28

14、品讀甲乙兩文,談談憂患意識有怎樣的現(xiàn)實意義?(2分) 【答案】24、舜發(fā)于畎畝之中(1分)2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2分) 通“增”,增加 犯錯誤 赦免 勞動26、你難道已經忘記了在會稽山上所遭受的恥辱了嗎? (2分)27、在艱苦磨練中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 (意近即可) (1分)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分) 臥薪嘗膽(1分)28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符合題意即可(2分) 6.閱讀下列課內文言文,回答79題(每小題2分,共6分)【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秦王不悅。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夫

15、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挺劍而起。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唐雎不辱使命)【乙】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于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輸盤詘。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問其故。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16、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背踉唬骸拔嵴垷o攻宋矣。”(節(jié)選自墨子公輸,有刪改)7下列各項中加點的實詞解釋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A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古代沒有官職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稱布衣。B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 九:九種(攻城的方法)。C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 休祲:吉兇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入侵。8下面各項中加點的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挺劍而起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B雖殺臣,不能絕也 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C夫專諸之刺王僚也 子墨子九距之D倉鷹擊于殿上 子墨之聞,起于魯9下列各項是對兩則文言

17、文內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乙】兩文表現(xiàn)的都是面對強敵,要避免戰(zhàn)爭除了理直氣壯、義正辭嚴、不畏強暴外,更重要的是艱苦的實踐精神,只有把道義與實力結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斂其野心。B【甲】文“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C【乙】文楚王“吾請無攻宋矣”是因為“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D【甲】【乙】兩文從寫作方法看都用了對比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讀后讓人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敬鸢浮?B 8A 9B 7.(甲)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

18、,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節(jié)選自岳陽樓記)(乙)范文正公輕財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貴,于姑蘇近郊買良田數(shù)千畝,為義莊,以養(yǎng)群從之貧者,擇族人長而賢者一人主其出納。人日食米一升,歲衣縑一匹,

19、嫁娶喪葬,皆有贍給。聚族人僅百口。公歿逾四十年,子孫賢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廢弛。 (選自澠水燕談錄卷四)【注釋】 縑:細絹。 僅:將近。 令:善,美好。 17.請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1)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前人之述備矣(3)范文正公輕財好施 (4)歲衣縑一匹 18.下列句子中“之”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3分)例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A.屬予作文以記之 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C.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D.以養(yǎng)群從之貧者19.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子孫賢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廢弛。 20乙文體現(xiàn)了范仲淹怎樣的精神品質

20、?(請用甲文中合適的句子回答)(2分) 21.孟子 梁惠王下中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闭埬愀鶕?jù)甲乙兩文,具體說說你對范仲淹憂樂觀的理解和看法。(3分) 【答案】 17(1)通“俱”,全、皆 (2)詳盡 (3)輕視、看不起 (4)每年(每小題1分)18D(3分)19(1)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范仲淹)的子孫賢明善良,到現(xiàn)在(還)尊奉范仲淹的規(guī)矩(做法),不敢廢除。(以上每小題2分)20先天下之憂而憂(或: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多寫不給分,如有錯別字,每個扣1分。)(2分)21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

21、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對孟子“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他不受個人榮辱、悲喜的局限,用具體的行動體現(xiàn)憂國憂民的情懷,是難能可貴的。(“繼承和發(fā)展”,1 分,“憂國憂民”1 分,兩點都能兼顧到,3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27-31題。(12分,30題4分每小題2分,其他每題2分) 【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嗚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日:“天下無馬?!眴韬?!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選自韓愈馬說) 【乙】村陌有犬為人所棄者張元見之即收而養(yǎng)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為?”將欲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