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漢晉文學史綱要先:先文學是指從遠古時代到統(tǒng)一前221以前的文學現(xiàn)象,它經(jīng)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初步形成時期春秋末戰(zhàn)國時代。它處于中國文學的發(fā)生期,是中國文學的源頭。(一) 上古文學上古文學指的是原始時代的文學,它包括上古歌謠和神話。二者都是先民在生產(chǎn)力水平極其低下時創(chuàng)作的,在其產(chǎn)生和早期傳播中都具有集體性、口頭性,到了文字時代才逐步予以錄載。l 上古歌謠最早的詩歌,具有集體性、綜合性的藝術形式;再現(xiàn)生活的直接性;語言簡樸、節(jié)奏流暢;以賦為主的表現(xiàn)手法四大藝術特征。分類:勞動歌謠、祭祀歌謠、圖騰歌謠、婚戀歌謠、戰(zhàn)爭歌謠作品:?侯人歌?、?彈歌?等l 古代神話是上古先民通過夢想以一種不
2、自覺的藝術方式對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釋,用虛幻的想象表現(xiàn)了先民們征服自然、戰(zhàn)勝自然的強烈愿望和樂觀主義、英雄主義精神,是人類早期不自覺的積極浪漫主義藝術創(chuàng)作。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性;將人神化,重視人的力量和人的社會性,表達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及民族性格;對現(xiàn)實生活的描繪和表現(xiàn),并不直接、具體,而是通過其幼稚夢想加工過的變態(tài)現(xiàn)實;表達了悲劇美與崇高美的統(tǒng)一的幾大特色?,F(xiàn)存的中國上古神話資料主要見于?山海經(jīng)?、?子?、?楚辭?、?莊子?等幾部不同類型的著作中。分類:開辟神話、自然神話、英雄神話、傳奇神話著名神話故事:女媧補天、盤古開天地、黃帝擒蚩尤、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衛(wèi)填海
3、等。二?詩經(jīng)?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紀至春秋中葉公元前六世紀約五百余年間的詩歌305篇,另有六篇笙詩,有目無辭。先時代稱“詩或“詩三百,西漢初成為官學,被尊為經(jīng),始稱?詩經(jīng)?,后世也稱為“三百篇。 ?詩經(jīng)?是周王朝樂官,在王官行人采詩和公卿列士獻詩根底上搜集、整理,編選而成,各篇都是合樂的。它開創(chuàng)了我國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它賦、比、興的藝術手法為后世文學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成功的藝術借鑒;它確立了民間文學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根據(jù)地域和音樂的不同,全書分?風?、?雅?、?頌?三局部。l ?風?也叫?國風?,是帶有諸侯各國地方特色的樂歌,包括?周南?、?召南?、?邶?、
4、?鄘?、?衛(wèi)?、?王?、?、?齊?、?、?唐?、?、?、?檜?、?、?豳?十五?國風?,共160篇。?風?詩多是民歌,少數(shù)是貴族作品,其創(chuàng)作地域以黃河流域為主,遠及長江、漢水流域。 l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區(qū)的樂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會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個人抒情之作。?雅?詩中也有局部民歌。l ?頌?是王室宗廟祭祀或舉行重大典禮時的樂歌,分?周頌?、?魯頌?、?商頌?三頌,共40篇。?頌?多是頌德之作,主要產(chǎn)生在王都,作者多是上層人物。分類:婚戀詩?周南關雎?、?風蒹葭?、?邶風谷風?、?衛(wèi)風氓?農(nóng)事詩?臣工?、?載芟?、?良耜?、?噫嘻?、?周南芣苡?、?豳
5、風七月?征役詩?豳風東山?小雅何草不黃?風無衣?、?鄘風載馳?、?小雅采薇?頌歌?周頌維天之命?商頌殷武?小雅鹿鳴?、?小雅南有嘉魚?怨刺詩?大雅蕩?小雅正月?大雅民勞?風碩鼠?風伐檀?周民族的史詩?生民?、?公?、?綿?、?皇矣?、?大明?,記述了從周始祖后稷誕生到武王滅商的一些傳說和英雄史跡,以粗線條較完整地勾畫出周族發(fā)祥、創(chuàng)業(yè)、建國、興盛的光芒歷史三楚辭“楚辭本義是指楚地的言辭,后來逐漸固定為兩種含義:一是詩歌的體裁,一是詩歌總集的名稱。從詩歌體裁來說,它是戰(zhàn)國后期以屈原為代表的詩人,在楚國民歌根底上開創(chuàng)的一種新詩體也叫騷體。從總集名稱來說,它是西漢向在前人根底上輯錄的一部“楚辭體的詩歌
6、總集,收入戰(zhàn)國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漢代賈誼、小山、莊忌、朔、王褒、向諸人的仿騷作品?!俺o具有鮮明的特點。它采用楚國方言,運用楚地聲調,記載的是楚國的地理,描寫的是楚國的風物,因而富有楚國的地方特色。它構思奇特,想象豐富,善于運用比喻、夸等手法和神話故事,表現(xiàn)思想感情,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句子參差不齊,形式活潑自由,多用“兮字,語句曼長流利,靈活多變,有停頓、有延伸,委婉而多情致。比起?詩經(jīng)?更富有表現(xiàn)力,既能曲盡纏綿宛轉之情,又增強了抑揚頓挫的音樂美,更富有文彩,是我國浪漫主義詩歌的源頭。l 屈原約前340約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漢族,戰(zhàn)國末期楚國丹陽今秭歸人,楚
7、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但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他創(chuàng)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chuàng)了“香草美人的傳統(tǒng)。作品:?離騷?、?九歌?、?招魂?、?天問?、?九章?、?卜居?、?哀郢?、?懷沙?等。?離騷?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詩三百七十余句,為我國古代最長的政治抒情詩。它作于詩人放逐漢北時,是他充滿愛國激情的抒憂發(fā)憤之作。全詩分三局部:一從開頭至“豈余心之可懲,抒寫詩人的身世抱負、忠而被疏的痛苦心情和堅持理想、九死不悔的斗爭精神,著重對往事的追溯;二從“女嬃之嬋媛兮至“余焉能忍與此終古,以女嬃詈原、辭于舜
8、、上叩帝閽、歷訪神妃的情節(jié),來表現(xiàn)詩人理想破滅的苦悶和不懈追求美政理想的執(zhí)著,著重于夢想的馳騁;三從“索藑茅以筳篿兮到結尾,在現(xiàn)實與夢想的結合中,以問卜靈氛、決疑巫咸、決計遠行、神游西天的情節(jié),展示詩人去留的復雜矛盾心理。?離騷?的藝術成就突出地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其一,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屈原的自我形象。其二,繼承開展了?詩經(jīng)?的比、興手法,將喻體和本體水乳交融,創(chuàng)造出了優(yōu)美、奇麗、新穎、燦爛的藝術境界,甚至出現(xiàn)了由一系列藝術形象和藝術境界組成的象征體系。其三,大量運用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想象豐富,構思奇特,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特色。其四,濃郁的楚國地方色彩。其五,創(chuàng)造出了新的詩體形式。l
9、宋玉,又名子淵,相傳是屈原的學生。漢族,戰(zhàn)國時鄢(今襄樊宜城)人。好辭賦,為戰(zhàn)國后期楚國辭賦家,與唐勒、景差齊名。相傳所作辭賦甚多,?漢書·卷三十·藝文志第十?錄有賦16篇,今多亡佚。所謂“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來。 作品:?九辯?揭露批判了楚國政治情狀和對個人失意的不滿,借悲秋抒發(fā)“貧士失職而志不平的感慨,呈現(xiàn)出一個清高自守、坎坷不遇、憔悴自憐的才士形象。其他:?風賦?、?高堂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對楚王問?等四先散文歷史散文:歷史散文是以記述歷史事件的演化過程為主的散文,歷史散文有三體,分為“國別、“編年和“紀傳。l ?尚書?“上古之
10、書,是中國上古歷史文件和局部追述古代事跡作品的匯編。它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在中國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義。l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 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的言行思想主要載于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和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作品:?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斷代史,記述了自魯隱公元年前722至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間的大事。其體例和“筆法對后世散文都產(chǎn)生了經(jīng)典式的影響。l 左丘明,春秋時史學家。魯國人,雙目失明。春秋時有稱為瞽的盲史官,記誦、講述有
11、關古代歷史和傳說,口耳相傳,以補充和豐富文字的記載,左丘明即為瞽之一。作品:?左傳?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左傳?實質上是一部獨立撰寫的史書,它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魯?shù)抗哪昵?53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jīng)典之一。它與?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史著作。記錄了周朝王室和魯國、齊國、晉國、國、楚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的歷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約前947年,下至智
12、伯被滅前453年。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局部歷史事件與傳說。l 向約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縣今屬人。西漢經(jīng)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向的散文主要是疏和校讎古書的“敘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zhàn)國策敘錄?,敘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作品:?戰(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敘的是戰(zhàn)國時期謀臣策士們的言行。與?左傳?、?國語?等著作相比,它更加活潑富有生氣,更富于文采,更善于描寫人物,是中國文學史的開展。諸子散文:指的是戰(zhàn)國時期各個學派的著作,反映著不同學派的思想傾向、政治主和哲學觀點。先諸子具有鮮明的特點:思想上,它們都堅持獨立思考,各抒己
13、見,放言無憚;語言上,它們都善用比興,深于取象。先諸子散文,在思想和創(chuàng)作上,對我國幾千年來的政治制度、文化藝術等各方面等都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影響。先諸子散文的開展,可分為三個階段:l 春秋末、戰(zhàn)國初為第一階段,代表作有?老子?、?論語?、?墨子?,文章多為語錄體,或為簡明的議論短章。?老子?又名?道德經(jīng)?或?道德真經(jīng)?。?道德經(jīng)?、?易經(jīng)?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全書的思想構造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對中國哲學開展具深刻影響?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
14、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表達了孔子的政治主、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并稱“四書五經(jīng)。?墨子?為墨子及其弟子、后學所著,容包括了政治、軍事、哲學、倫理、邏輯、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學的重要史料。書中出現(xiàn)了以前沒有的系統(tǒng)性的論辯容,如主“兼愛,反對儒家從宗法制度出發(fā)的親疏尊卑之分;提出“非攻,反對各國之間以掠奪為目的的戰(zhàn)爭;要求“節(jié)葬、“節(jié)用,反對奢華的生活方式和禮樂制度。l 戰(zhàn)國中期為第二階段,代表作是?孟子?、?莊子?,文章逐漸由語錄體開展為對話式論辯文與專題論文。?孟子?歸屬于語錄體,但與?論語?實有根本不
15、同。孟子本人直接參與了編撰,在書中系統(tǒng)地表述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孟子?散文具有一個顯著特點,即富有氣勢,如長河大浪,磅礴而來,咄咄逼人,橫行無阻;?孟子?的文學性,表現(xiàn)在善于運用比喻、寓言,借助形象幫助說理。這部書對后世的影響十分深遠。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結合。?莊子?又叫?南華經(jīng)?,被奉為道家經(jīng)典。?漢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篇七篇,一般定為莊子著;外篇雜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后來道家的作品。莊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強,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挖苦的意味,對后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其超常的想象和變幻莫測的寓言故事,構成了
16、莊子特有的奇特的形象世界。?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l 戰(zhàn)國后期為第三個階段,?荀子?、?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根本上都是宏篇巨制的專題論文,完善了論說文的體制。?荀子?全書體系完整,涉及社會政治、倫理、教育等方面容。文章論題鮮明,構造嚴謹,說理透徹,有很強的邏輯性。語言豐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其特有的風格,對后世說理文章有一定影響。?荀子?中的五篇短賦,開創(chuàng)了以賦為名的文學體裁;他采用當時民歌形式寫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運用說唱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政治、學術思想,對后世也有一定影響。?非子?共五十五篇,全書構筑了一整套極端專制主義的、嚴厲控制人的方法和理論。文章
17、邏輯嚴密、論述細致、條理清晰,同時運用了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來論證事理,增加了文章的生動性和說服力。代:l 斯公元前280208年,字通古,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協(xié)助始皇統(tǒng)一天下。后為朝丞相,參與制定了法律,統(tǒng)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始皇死后與高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為高所忌,腰斬于市。作品:?諫逐客書?王嬴政承受臣子的意見,認為從別國來到國做官的客卿都不可靠,所以要把這些客卿趕走,斯也在被敢之列,他因此上此書勸諫。兩漢:一辭賦l 賈誼(公元前200前168年),漢族,今省市東人。西漢初年著名的政論家、文學家,也是西漢第一位重要的辭賦作家。18歲即有才名,年輕時由郡守吳公推薦,20
18、余歲被文帝召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為太夫。但是在23歲時,因遭群臣忌恨,被貶為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后,賈誼深自歉疚,直至33歲憂傷而死。作品:?吊屈原賦?在被貶謫到楚地任王太傅,經(jīng)湘水時,因感念屈原生平而作、?鵩鳥賦?l 枚乘.前140),字叔,西漢辭賦家。建治時古人。枚乘因在七國叛亂前后兩次上諫吳王而顯名。文學上的主要成就是辭賦,?漢書·藝文志?著錄“枚乘賦九篇。作品:?七發(fā)?容假托楚太子因安居深宮、縱欲享樂而導致臥病不起,“吳客前往探病,說七事以啟發(fā)之,是標志著漢代新體賦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l 司馬相如約前179年前117,字長卿,漢族,蜀郡今
19、省人)。西漢辭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作品詞藻華麗,構造宏大,使他成為漢賦的代表作家,后人稱之為賦圣。他與卓文君的私奔故事也廣為流傳。作品:?子虛賦?、?上林賦?最為著名。這兩篇賦的容是在一個虛構框架中以問答的體式展開的,極度的鋪揚厲,反映了時代精神。在語言方面,兩賦把辭賦注重修辭的特點推向了極端。其他:?長門賦?以代言形式細膩地描寫了宮中被遺棄的女子孤獨與悲哀,開了后世“宮怨文學的先河;?哀二世賦?、?美人賦?、?大人賦?l 王褒,字子淵,西漢人,文學家,生卒年不詳。蜀郡資中今省資陽市江區(qū)墨池壩人。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辭賦家,與揚雄并稱“淵云。作品:?洞簫賦?第一篇專門描寫樂器與音樂的賦,在題材
20、上開了后世的詠物賦和音樂賦的先河,在文句方面首開辭賦駢偶化的端緒、?甘泉賦?l 揚雄公元前53公元18,字子云,漢族,西漢蜀郡今郫縣友愛鎮(zhèn)人。 西漢學者、辭賦家、語言學家。王莽時為大夫,校書天祿閣。后受他人牽累,即將被捕,于是墜閣自殺,未死。后召為大夫。他是西漢后期最著名的賦家,也是漢代流傳文學作品數(shù)量最多的作家之一,在舊時影響頗大。作品:?甘泉賦?、?河東賦?、?羽獵賦?、?長賦?這四賦是模擬?子虛?、?上林?寫的,用瑰麗的語言描繪宏大的場景,顯示了作者語言方面的才華,但是缺乏創(chuàng)造力。其他:?逐貧賦?、?蜀都賦?、?反離騷?l 班婕妤公元前48年2年,西漢女辭賦家,是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的
21、女作家之一。祖籍樓煩今朔縣寧武附近人,是漢成帝的妃子,善詩賦,有美德。初為少使,立為婕妤。作品:?自悼賦?是第一篇出于女性之手的宮怨賦,他從真切的感受出發(fā),訴說了這一類女子幸福被剝奪卻又無可奈何的宮怨惆悵之情,語言清麗流暢,善于通過細致的描寫抒發(fā)感情,對后世“宮怨“類文學的影響很大。其他:?搗素賦?、?怨歌行?團扇歌?l 歆(約公元前50年后23年),字子駿,西漢末年人,漢高祖邦四弟楚元王交五世,宗正向之子。西漢后期的著名學者,不僅在儒學上很有造詣,而且在目錄校勘學、天文歷法學、史學、詩等歆方面都堪稱大家。作品:?遂初賦?文中多方面因素的結合,為辭賦的寫作開辟了新路。l 班彪公元3年54年,東
22、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叔皮。扶風安陵今人。?漢書?作者班固的父親。家世儒學,造詣頗深。西漢末年,群雄并起,隗囂在擁兵割據(jù),他避難相隨,后至河西,為大將軍竇融“畫策事漢。經(jīng)竇融推薦,被漢光武帝征召,任為*縣令。不久因病免官,專心史籍。晚年任望都長。作品:?北征賦?記述作者在西漢末年的動亂中離長安至避亂的行程,容也是結合途中所見景物與有關史事抒發(fā)感想。l 班固公元32年92年,東漢史學家班彪之子,字孟堅,漢族,扶風安陵人(今),是東漢前期著名的史學家兼辭賦家。作品:?兩都賦?由?西都賦?和?東都賦?合成。?西都賦?主要贊美長安的繁華華麗,包括統(tǒng)治階層的享樂生活;?東都賦?則更多地歌頌了東漢統(tǒng)治集團所
23、實施的各種政治措施如何恰當,以及王朝的威勢、風俗的淳樸,反映出儒家思想在辭賦中很深的滲透。?兩都賦?也奠定了京都賦的根本格式。其它的:?幽通賦?、?答賓戲?、?典引?、?封燕然山銘?l 衍,東漢初期的辭賦家。字敬通,京兆杜陵今東南人。自幼有才,博覽群書,新末入更始政權,后投秀。因遭人讒毀,懷才不遇,被廢于家,閉門自保。一生著述賦、誄、銘、說、策等50篇。作品:?顯志賦?其最著名的賦,賦中多用典故,駢偶對仗,用前代名人的遭際,抒發(fā)自己失官的感慨和憤懣。l 衡 (公元78年139年),字平子,西鄂今市石橋鎮(zhèn)人,漢族。他是我國東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shù)學家、創(chuàng)造家、地理學家、制圖學家、詩人、漢朝官員,為
24、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開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奉獻。由于他的奉獻突出,聯(lián)合國天文組織曾將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衡星。另外,歷史中的三國、隋朝時期,以及現(xiàn)代都有與衡同名的人物。其抒情賦的創(chuàng)作比擬有特色。作品:?二京賦?東期著名的傳統(tǒng)大賦,這篇賦以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為背景,包含了很多批判性的容,它并不像班固之作完全以歌頌當世統(tǒng)治者為目的,作者花費了大量的筆墨反映世俗生活。該賦既是漢代體物大賦的殿軍,又有假設干變化。其他:?思玄賦?表達了對政治生活的厭惡和逃脫,在文學的想象中追求慰藉;?歸田賦?以寫實為主,完全擺脫了漢賦鋪手法,標志著抒情小賦的成立,同時,這也是辭賦史上第一篇反映田園隱居
25、樂趣的作品。該賦全篇只有二百余字,是對傳統(tǒng)大賦的反撥,代表了辭賦文學的開展趨勢。l 壹,約生于漢順帝永建年間,卒于漢靈帝中平年間。東漢后期辭賦家。字元叔,漢陽西縣(今南)人。體貌魁偉,美須眉,恃才傲物。桓、靈之世,屢屢得罪,幾致于死。一生著賦、頌、箴、誄、書、論及雜文等16篇,今存5篇。作品:?刺世疾邪賦?是對漢代辭賦鋒利的批判、?窮鳥賦?l 蔡邕(公元133年192年),字伯喈,留圉今杞縣人。東漢文學家、書法家,同時也是東漢后期最突出的辭賦作家。他博學多才,通曉經(jīng)史、天文、音律,擅長辭賦。靈帝時召拜郎中,校書于東觀,遷議郎。曾因彈劾宦官流放朔方。獻帝時董卓強迫他出仕為侍御史,官左中郎將。董卓
26、被誅后,為王允所捕,死于獄中。蔡邕著詩、賦、碑、誄、銘等共104篇。他的一些創(chuàng)作特點表達了漢代文學與晉文學之間的關聯(lián)。*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之中,王粲、阮瑀是蔡邕的弟子,蔡琰是他的女兒。作品:?述行賦?是在桓帝朝宦官擅權、政治極度混亂時,作者被迫鷹爪如鏡去給當政者鼓琴的途中寫的。文章借古諷今、直指皇權,表現(xiàn)了作者對現(xiàn)實的不滿和對個人遭遇的憤慨。?青衣賦?寫與一奴婢的情緣和別后對她的思念。這種不符合道德傳統(tǒng)的題材的出現(xiàn),既表達了作者的大膽,也反映了在當時社會瓦解的情況下人們的思想和情感表現(xiàn)漸趨自由。l 其他作家及作品:陸賈馬融公元79166年?長笛賦?毛延壽約公元124148?魯靈光殿賦?、?夢賦?
27、、?王賦?二散文論說散文政論散文:l 鄒陽,西漢初期很有名望的文學家,他的文章戰(zhàn)國縱橫家的氣息很濃。文帝時,為吳王濞門客,以文辯著名于世。后為景帝少弟梁孝王門客。鄒陽“為人有智略,大方不茍合,后被人誣陷入獄,險被處死。他在獄中上書梁孝王,表白自己的心跡。梁孝王見書大悅,立命釋放,并尊為上客。鄒陽有文七篇,現(xiàn)存兩篇。作品:?獄中上梁王書?、?上書吳王?l 賈誼作品:?過論?分上中下三篇,論政的過失。文章善用鋪手法,以一種迅疾向前的氣勢和強悍的文句來影響讀者的感情。這篇文章與他的另一篇文章?論治安策?論政事疏?一起被魯迅稱為“西漢宏文。其他:?論積貯疏?、?大政?l 晁錯(公元前200年-前154
28、年),是西漢文帝時的智囊人物,潁川(今禹縣城南晁喜鋪)人。漢文帝時,晁錯因文才出眾任太常掌故,后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太子教師)、賢文學。在教誨太子中受理深刻,辯才非凡,被太子啟(即后來的景帝)尊為“智囊。因七國之亂被腰斬于東市。作品:?論貴粟疏?細密嚴謹、切合實際l 司馬談.前110年,西漢夏陽今漢城縣南人,司馬遷之父。武帝時任太史令。作品:?論六家要旨?l 向約公元前77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沛縣今屬人。西漢經(jīng)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向的散文主要是疏和校讎古書的“敘錄,敘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作品:?諫營昌陵疏?、?戰(zhàn)國策敘錄?l 司馬相如作品:?喻巴蜀檄?是
29、司馬相如奉武帝之命安撫蜀中民眾時所作,把辭賦寫作的修辭技巧用于散文,通過對偶獲得一種美化效果,讀來音節(jié)鏗鏘。l 桓寬,字次公,西期汝南郡(今所在今上蔡西南)人。宣帝時舉為郎,后官至廬江太守丞。其知識廣博,善為文。作品:?鹽鐵論?是一種經(jīng)過整理的關于國家財政方針討論會的記錄,多用對偶工整的句子,說明追求對偶工整的文章風格在西期已經(jīng)越來越明顯了。后來這成為東漢散文的普遍特點,繼而在六朝開展成駢文。l 王充公元27年約97年,字仲任,東漢初期會稽上虞(今屬)人,僅短時間做過郡縣的屬吏。他遠離京師也遠離政治上層,得以保持了思想的獨立性。作品:?論衡?共八十五篇,站在比擬接近原始儒學的古文經(jīng)學立場上,劇
30、烈批判作為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化庸俗化的今文經(jīng)學,提醒天人感應學說及世俗迷信的荒唐。他的論證方法,主要是羅列大量的生活常識進展層層推進的邏輯分析,擊破妖妄無據(jù)的迷信。文章以簡樸明快見長,沒有多少文學性可言,但它所倡導的理性精神與東漢文學復的思想背景有關。l 東期至后期,出現(xiàn)了王符的?潛夫論?、仲長統(tǒng)的?昌言?、寔的?政論?、荀悅的?申鑒?等沿著王充的方向、具有批判性的論著,而批判的對象則從迷信思想轉向更具體更廣泛的社會現(xiàn)實問題。在風格方面,他們繼承了漢代散文一直在開展著的駢偶化傳統(tǒng),文章更為整齊工麗。抒情散文:l 朔(公元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厭次縣(今省陵縣人)。西漢辭賦家。武帝即位,征四
31、方士人,朔上書自薦,詔拜為郎。后任常侍郎、太夫等職。他性格詼諧,言詞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談笑取樂。作品:?答客難?西漢最早的抒情散文。此文以辭賦慣用的問答體展開,句式整齊且間或押韻,故有時也被列入廣義的辭賦疇。l 司馬遷作品:?報任安書?西期成就最高的抒情散文。此文直接開啟了純粹的抒情散文傳統(tǒng)的形成與書信體的關系。l 惲(.前45),字子幼,西漢華陰今屬人,其母司馬英是著名史學家兼文學家司馬遷的女兒。作品:?報會宗書?書憤之作,被后人認為頗有司馬遷的?報任安書?的風格。同時,這是一篇表現(xiàn)個性的書信體散文,文字不求美飾而意態(tài)自然揚,有感人的效果。l 固公元94147年作品:?遺黃瓊書?l
32、朱穆公元100163年作品:?與伯宗絕交書?開了“絕交書這一書信體散文類型的首例。l 奐公元104181年作品:?與子貞書?、?與延篤書?l 嘉作品:?與妻*淑書?、?重報妻書?預示日常性抒情性散文的興起。?史記?和?漢書?:l 司馬遷公元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長,西漢夏陽今城,一說河津人,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作品:?史記?原名?太史公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史記?總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萬余字,是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
33、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后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史記?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開展都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chuàng)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后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同時,?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并稱“史學雙壁,與后來的?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l 班固作品:?漢書?中國第一部斷代史。作者以?史記?的漢代局部和?史記后傳?為根底,編成了紀西漢一代史事的?漢書?
34、。?漢書?與?史記?并稱“史、漢。它的語言工整凝練,傾向排偶,又喜用古字,崇尚典雅,與?史記?風格不同。這也代表了漢代散文的變化趨勢。游戲性的散文:l 王褒作品:?僮約?此文是一份虛構的契約,容是嚇唬一名倔犟的僮仆,純以戲謔為目的,文字通俗,多雜口語,是古代文學面貌逐漸多樣化、娛樂性文學不斷增長的例證。三詩歌1、楚歌項羽?垓下歌?漢代最早的楚歌邦?大風歌?梁鴻?五噫歌?2、五言詩與七言詩l 五言詩,古代詩歌體裁。是指每句五個字的詩體,全篇由五字句構成的詩。五言詩可以容納更多的詞匯,從而擴展了詩歌的容量,能夠更靈活細致地抒情和敘事。在音節(jié)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樂美。因此,它更為適應漢以后開展了
35、的社會生活,從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詩的正統(tǒng)地位,成為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初唐以后,產(chǎn)生了近體詩,其中即有五言律詩、五言絕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詩便通稱為“五言古詩或“五古。作品:漢初:戚夫人?舂歌?接近完整的五言詩形態(tài)武帝時:延年?佳人歌?漢代中期:民謠安所求子死、邪徑敗良田兩首皆是完整的五言詩格式成帝時:班婕妤?怨歌行?l 七言詩,詩體名,全詩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為主。起源于先和漢代的民間歌謠。不過,漢、之際七言詩極少,在南北朝時期至隋漸有開展,直到唐代,才真正興旺起來,成為我國古典詩歌又一種主要形式。七言詩包括七言古詩簡稱七古、七言律詩簡稱七律和七言絕句簡稱七絕。作品:先時期除?詩經(jīng)?、?楚辭?
36、已有七言句式外,?荀子?的?成相篇?就是模仿民間歌謠寫成的以七言為主的雜言體韻文。西漢時期除?漢書?所載的?樓護歌?、?上郡歌?外,還有司馬相如的?凡將篇?、史游的?急就篇?等七言通俗韻文。東漢七言、雜言民謠為數(shù)更多,如東漢末年的?小麥謠?、?城上烏?司馬彪?續(xù)漢書·五行志?、?桓靈時童謠?"舉秀才"洪?抱樸子·審舉?都是很生動、通俗流暢的七言和雜言民間作品。相傳漢武帝曾會聚群臣作柏梁臺七言聯(lián)句,但據(jù)后人考證,實系偽托,并不可靠。丕的?燕歌行?是現(xiàn)存的第一首文人創(chuàng)作的完整七言詩。東漢衡的?思玄賦?、馬融的?長笛賦?篇末均以七言詩完畢。3、?古詩十九首?:
37、是東漢后期中下層知識分子的作品, 它的核心容是書寫人生的悲哀,并在這悲哀的背景下尋求獲得人生幸福的途徑?!肮旁娊o人印象深刻的一點是表現(xiàn)離人相思的作品特別多,包括夫婦、戀人、朋友之間的相思,以及游子對于故土的思念。它在五言詩的開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國詩史上也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稱它為“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過分的。它作為一種兼有民間歌謠與文人創(chuàng)作之長的詩作,在形式、題材、語言風格、表現(xiàn)技巧等諸方面,都對后代詩歌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具體篇章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會?、?西北有高樓?、?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樹?、?迢迢
38、牽牛星?、?回車駕言邁?、?東城高且長?、?驅車上東門?、?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滿百?、?凜凜歲云暮?、?孟冬寒氣至?、?客從遠方來?、?明月何皎皎?。其中?孟冬寒氣至?明月何皎皎?是當時的佳作.。4、樂府詩樂府是自代以來設立的配置樂曲、訓練樂工和采集民歌的專門官署,漢樂府指由漢時樂府機關所采制的詩歌。這些詩,原本在民間流傳,經(jīng)由樂府保存下來,漢人叫做“歌詩,晉時始稱“樂府或“漢樂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詩,亦稱“樂府詩。到了唐代,除了依舊題寫作的樂府詩,還出現(xiàn)了不用樂府舊題而只是仿照樂府詩的*種特點寫作的詩,被稱為“新樂府后“系樂府。宋元以后,從配樂演唱的意義上,又把“樂府用作詞、曲的別
39、稱。漢樂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的開創(chuàng)意義,其突出的表現(xiàn)一是第一次具體而深入地反映了社會下層民眾的日常生活,二是奠定了中國古代敘事詩的根底。敘事性的作品:?婦病行?、?孤兒行?、?東門行?、?陌上桑?、?羽林郎?、?董嬌嬈?抒情詩歌:?鼓吹鐃歌?、?戰(zhàn)城南?、?上邪?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被收入宋代郭茂倩所編的?樂府詩集?。?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歸愚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因此它也被稱為我國古代史上最長的一部敘事詩,是我國古代民間文學中的光芒詩篇之一,?孔雀東南飛?與南北朝的?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及“敘事詩雙璧。在中國文學史上,作者第一次從這種悲劇中發(fā)現(xiàn)了深刻的人生
40、教訓,并用漢末時已臻于成熟的敘事詩體作了堪稱完美的表現(xiàn)。晉:一*詩文這一時期的文學一改西漢、東漢兩朝近四百年死板、格式化的文體和以歌頌宮廷生活為中心的體式,轉向重點描寫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吟詠戰(zhàn)亂時期悲涼的人生,高歌統(tǒng)一國家的理想,謳歌戰(zhàn)亂消除給人民帶來的安居生活,以及追求美好未來的愿望。這一時期,不僅文體創(chuàng)新,形式多樣,而且辭藻華美,語言質樸剛健、清新自然,形成一代新的藝術風格,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次文人詩歌的創(chuàng)作高潮。*文人詩既繼承了樂府民歌的傳統(tǒng),同時也開場向文人化的精致華美轉變。人們常用“*風骨稱贊*文學,尤其是詩歌,這是指作品在的生氣和感染力與簡練剛健的語言表達的完美結合。“三 :l 操公
41、元155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今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后為王。其子丕稱帝后,追尊他為武帝。擦的樂府創(chuàng)作非常自由,一切都為己所用。他的詩作大多有十分鮮明的個人情感特征和與之相應的藝術風格。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fā)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大方悲涼。總之,操以其特殊的地位和豪邁的個性推動了*文學的飛躍性突破。作品:?觀滄海?現(xiàn)存最早的完整的山水詩。?薤露行?、?蒿里行?用樂府中挽歌的題目,反映漢末重大的歷史事件,用虛實相映的手法,描繪出社會殘破不堪、民眾大量死亡的悲慘景象,氣魄宏大,風格蒼涼,完全
42、土坡了樂府詩原來的敘事傳統(tǒng)。?短歌行?用于宴會的歌詞,表達了感慨時光易逝、人生短暫和渴慕賢才,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實現(xiàn)重建天下的雄心。其他:?苦寒行?、?步出夏門行?、?度關山?、?對酒?等l 丕187226,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朝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廟號高祖?資治通鑒?作世祖,謚為文皇帝,葬于首陽陵。沛國譙今省亳州市人,武帝操與武宣卞皇后的長子。由于文學方面的成就而與其父操、其弟植并稱為“三。丕的文學創(chuàng)作以詩為主,其中漢府歌辭約占一半。他的詩喜襲用樂府和“古詩的常見母題,善于擬寫游子思鄉(xiāng)、思婦懷遠之情,以委婉細致見長。作品:?燕歌行?表達主體是擬想中的思念遠
43、行丈夫的女性,是早期七言詩的代表作。其他:?芙蓉池作?、?于玄武陂作?等l 植公元192232年,字子建,沛國譙今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詩人、文學家,*文學的代表人物。后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操、丕合稱為“三,南朝宋文學家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獨占八斗的評價。在*作家中,他是留存作品最多、對當代及后代文學影響最大、評價也最高的一個。作品:?名都篇?、?白馬篇?、?飛龍篇?、?贈白馬王彪?、?野田黃雀行?、?七步詩?、?洛神賦?等。l “*七子:孔融?難公表制酒禁書?、?與公論盛孝章書?琳?飲馬長城窟行?王粲?七哀?、?登樓賦?*幹?答楨詩?、?中論?、?室詩?阮瑀?駕出北郭門行?應瑒?
44、侍五官中郎將建章臺集詩?楨?贈從弟?、?公宴詩?、?斗雞詩?、?射鳶詩?蔡琰?悲憤詩?、?胡笳十八拍?l 其他作家:蔡琰即蔡文姬約公元177年?名琰,原字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東漢末年留圉今杞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家。作品:?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二正始詩文正始是齊王芳的年號240249,但習慣上所說的正始文學則包括正始以后至西晉立國265這一時期的文學。這一時期,由于玄學盛行和政治的恐懼氣氛,正始文人很少直接政治現(xiàn)狀發(fā)表意見,他們把現(xiàn)實生活中所得到的感受,推廣為對整個人類社會生活和歷史的思考,使正始文學呈現(xiàn)出濃厚的哲理色彩。“竹林七賢:l 阮
45、籍(公元210263年),三國詩人。字嗣宗。留尉氏(今屬)人。是*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為人曠放不羈、任情自適,鄙視禮法,政治上則采慎重避禍的態(tài)度。作品:?詠懷?五言體詩,是在中國是在中國詩歌史上具有重要開拓意義的作品。這些詩多用象征手法喻寫詩人對人生問題的深刻思考和心的復雜情感,用筆曲折,含蘊隱約。其他:?古詩十九首?、?大人先生傳?l 嵇康公元224263年,字叔夜,譙國铚縣現(xiàn)境人。嵇康在正始末年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釋私論?,成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之一。同時,他是著名的琴藝家和哲學家。嵇康與阮籍是好友,二
46、人的思想也多有近似之處,但他的性格更為剛烈,最終被司馬氏集團構陷殺害。作品:?聲無哀樂論?、?管蔡論?、?難自然好學論?、?與山巨源絕交書?、?兄秀才公穆入軍?、?幽憤詩?等l 山濤 ?山公啟事?l 向秀 ?思舊賦?、l 阮咸 ?酒德頌?l 王戎l 伶三西晉詩文l 華公元232300年作品:?情詩?五首、?雜詩?三首,善寫男女之情l 三載、協(xié)、亢、二陸機、云、兩岳、尼、一左左思陸機公元261303年字士衡,吳郡華亭人今松江,西晉文學家、書法家,與其弟陸云合稱“二陸。曾歷任平原史、祭酒、著作郎等職,世稱“陸平原,與弟陸云俱為我國西晉時期著名文學家。他的詩、文、辭賦都有突出成就。尤其他的詩,沿著植的方向,創(chuàng)造出一種典雅華美、寫景與抒情密合的風格,影響深遠。他的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6《西門豹治鄴》(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
- 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人教版
- 高中信息技術粵教版必修教學設計-4.1.1 認識計算機與程序
- 9 短詩三首繁星(一五九)(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
- Unit 1 Cultural Heritage Listening,Talking and Speaking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
- Revision 3(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六年級下冊
- 第一單元第1節(jié) 計算機的前世今生 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粵教清華版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
- Unit10 Section B(2a-2d) 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
- 第二單元 探索 3 物聯(lián)網(wǎng)的定位技術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蘇科版(2023) 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上冊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 第三課《傍水而居》教學設計
- 會議紀要督辦管理制度
- 電動車輛動力電池系統(tǒng)及應用技術 第3版 課件全套 王震坡 第1-11章 動力電池及其驅動的電動車輛- 動力電池充電方法與基礎設施
- 2024云南中考數(shù)學二輪專題復習 題型五 二次函數(shù)性質綜合題(課件)
- JB∕T 9006-2013 起重機 卷筒標準規(guī)范
- 家庭法律服務行業(yè)市場突圍建議書
- 高一數(shù)學同步優(yōu)品講練課件(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冊)3.2 函數(shù)的基本性質(課時3 函數(shù)的奇偶性)(課件)
- 太平洋保險計劃書模板
- 2024年廣東省中考生物+地理試卷(含答案)
- 智能化弱電工程技術方案(完整)
- 有關煤礦生產(chǎn)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及其安全技術要求課件
- DZ∕T 0201-2020 礦產(chǎn)地質勘查規(guī)范 鎢、錫、汞、銻(正式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