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的“多余人”形象_第1頁
淺析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的“多余人”形象_第2頁
淺析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的“多余人”形象_第3頁
淺析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的“多余人”形象_第4頁
淺析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的“多余人”形象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析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的“多余人”形象摘要:“多余人”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是俄國歷史的產(chǎn)物,“多余人”深刻地反映了當時一些對社會制度不滿、生活苦悶、厭惡當局又脫離人民無處施展抱負的先進人物的迷茫狀態(tài),“多余人”形象有其先進性和歷史性,對整個世界文學做出了一定的貢獻。關鍵詞:俄羅斯 多余人 貴族 愛情“多余人”是19世紀俄國文學中所描繪的貴族知識分子的一種典型。他們的特點是出身貴族,生活在優(yōu)裕的環(huán)境中,受過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們雖有高尚的理想,卻遠離人民;雖不滿現(xiàn)實,卻缺少行動,他們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只能在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費自己的才華。他們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邊,與上流社會同流合污,又不

2、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對專制制度和農(nóng)奴制度。他們很是心儀西方的自由思想,他們也很不滿俄國的現(xiàn)狀,又無能為力改變這種現(xiàn)狀,然而他們又是大貴族和權勢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與底層人民相結合以改變俄國的現(xiàn)狀?!岸嘤嗳恕毙蜗笞钤缡窃谄障=鸬娜~甫蓋尼·奧涅金里的主人公“奧涅金”身上體現(xiàn)的,在某種意義上“奧涅金”可以說是“多余人”的鼻祖,而這一形象真正的廣為流傳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發(fā)表的中篇小說多余人日記之后才更加深入人心的。之后又有萊蒙托夫當代英雄中的“畢巧林”,屠格涅夫羅亭中的“羅亭”,岡察洛夫奧博洛莫夫中“奧博洛莫夫”等。 一、 出身“貴族”的“多余人”“多余人” 都出身于貴族家挺,優(yōu)越的生活

3、環(huán)境使他們根本不必為生活擔心,他們從小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正是教育使他們開始思考社會人生。 也許人們追求財富、榮譽是理所應當?shù)氖虑?,但是作為一出生就擁有財富的貴族地主,他們漸漸認識到正是自己的特權地位造成了社會的不平等。他們背離本階級價值的標準,不再把追求功名利祿、家庭幸福當作自己人生目的,作為上流社會、貴族階級的一員卻走上了與本階級的價值標準相背離的道路。葉甫蓋尼·奧涅金中學識廣博、聰明深刻的奧涅金在二十六歲時仍然是個既無公職也無家室的人,成為上流社會眼中的怪人。畢巧林同樣是個受過良好教育的貴族青年,他思維敏捷,才華出眾,具有非凡的洞察力,但是他同樣沒有尋求仕途上的飛黃騰達,而是在

4、愛情游戲中發(fā)泄自己旺盛的精力。他尋找的不是真實的幸福,而是短暫的刺激,他的一顆充滿厭倦的心靈既不珍惜別人,也不珍惜自己。羅亭也同樣出身貴族,不滿現(xiàn)實,向往自由,他曾經(jīng)用熱烈的言語喚醒了人們沉睡的心靈,最后他死在巴黎街壘的巷戰(zhàn)之中,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 最后一個多余人奧博莫洛夫也是個受過良好教育的貴族青年,他也曾經(jīng)擔任過公職,但是很快就放棄了。 他以一種極端消極的方式,無所事事的懶散遠離了社會,對他而言寧靜安詳?shù)膴W博莫洛夫卡既是他童年的回憶,也是他一生的向往。二、腐朽的封建文化和貴族傳統(tǒng)教育是“多余人”悲劇的主要原因貴族傳統(tǒng)教育導致了“多余人”性格的復雜性和矛盾性。他們一方面接受了西方先進思想

5、的恿陶,有一定的理想追求,不滿社會現(xiàn)實,厭惡上流社會而力圖自拔;另一方面自幼開始的貴族傳統(tǒng)教育使他們?nèi)旧狭耸攀兰o二三十年代俄國貴族青年的社會病憂郁、苦悶、空虛、懈怠。這樣一來形成了“多余人”的既追求新生又郁悶孤獨的雙重性格并存。奧涅金鄙視貴族社會的庸俗和偽善,不愿和貴族社會同流合污,但又不能爭脫這個社會的獨特習慣和偏見的束縛。他頭腦聰明、自視清高,本不愿虛度一生,但又毫無生活目標,不知道需要什么、追求什么,缺乏行動的毅力和認真工作的習慣,最終變成一個“聰明的廢物”。畢巧林一方面揭露攻擊上流社會那套欺詐偽善的“人生學問”,厭棄癰恨貴族階級追名逐利的庸俗卑鄙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擺脫不了上流社會的影

6、響,游手好閑,玩世不恭習慣于在上流社會周旋。羅亭空喊日號,是典型的“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眾W博洛莫夫顯得更為枯燥,頹唐,腐朽,沒落。懶惰是他的基本性格特征。他足不出戶,用墻壁與社會隔絕起來。從早到晚,奧博洛莫夫在床上一次又一次的制定了“整頓自己領地的種種改良和變革的計劃”,幻想著那些“明朗的日了、永久的夏天、永久的快樂、日一美的飲食和葉美的懶惰”然而,他的計劃和空想來無蹤,去無影;熱得快,冷得更快;農(nóng)奴卞的寄生生活把他身上的一切活力沖刷的一干一凈。所以說,“多余人”的懶惰與冷淡都是貴族教育和周圍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他們的政治立場不明確,遠離人民,無法擺脫自卑的貴族立場,只好逃避現(xiàn)實,郁悶孤獨地過日

7、了。三、“多余人”是新文化的接受者和傳播者奧涅金、畢巧林、羅亭、奧博洛莫夫都是一些聰明的貴族青年。這些人出身貴族,思維活躍,頭腦精明,樂于接受新觀念,敢于批判社會,宣揚西方進步文化。奧涅金喜讀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宣揚西方的民卞政治。他厭惡陳腐的封建文化,常用惡毒的陰郁的警句嘲諷時弊,批判自古以來的成見。在鄉(xiāng)村,奧涅金試圖進行農(nóng)事改革。他創(chuàng)立了一種新的制度,打算用輕的地租來代替古來搖役的重負。畢巧林也有所追求,他接受了西方先進的自由主義思想,時刻感到負有某種崇高使命。在當代社會生活的丑惡面前,他敢于尖利抨擊社會現(xiàn)實。他的內(nèi)心始終蘊藏著一股否定力量,并總是在不斷地探索和反抗。羅亭聰明而有才華,在大學

8、期問積極參加課外活動,接受了西方進步的啟蒙思想,對未來充滿信心;他曾有理有據(jù)地駁斥過畢加索夫有關人生無聊、信念無用的懷疑論,指責懷疑論實際就是無用無能的標志。同樣,奧博洛莫夫的心里也充滿了許多純潔的激情和引人入勝的追求。他曾經(jīng)在頭腦中一次又一次的制定了整頓自己領地的種種改良和變革的計劃,預備施用各種嶄新的、經(jīng)濟的、嚴格管理的和其他的辦法。有時他竟想象自己是一位所向無敵的統(tǒng)帥,在他的面前不但拿破侖就是葉魯斯蘭啦扎列維奇也毫不足道,或者是一個榮獲桂冠的大思想家或大藝術家等等?!岸嘤嗳恕钡膽崙亢妥非蠓磻硕砹_斯社會意識的覺醒,接受并傳播了西方先進文化,促進了俄羅斯新舊文化的交替。四、“多余人”的愛情

9、如果我們系統(tǒng)地觀察分析“多余人”的愛情, 就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兩組形象的鮮明對比: 當“多余人”在愛情生活中不斷退縮、消極應對, 甚至逃避時, 俄羅斯的女性們,無論是少女還是少婦, 對愛情追求的堅強決心和果敢行動都是“多余人”望塵莫及的。“多余人”憂郁怯懦, 俄羅斯女性堅強偉大;“多余人”夸夸其談, 俄羅斯女性腳踏實地;;“多余人”無所作為,俄羅斯女性追求執(zhí)著。 每一個“多余人”愛情中幾乎都有這樣的女性:受“多余人”不凡的思想、超凡的言辭的感染而愛上他們, 為了愛情在所不惜, 但在愛情糾葛中最終都受到了傷害, 飽嘗了“多余人”逃離愛情時留給她們的愛情苦果的痛苦滋味。在愛情這塊試金石面前,達吉亞娜的純

10、樸熱情與奧涅金的自私冷漠;貝拉的舍身忘己與畢巧林的薄情冷酷; 娜塔里亞的敢作敢為與羅亭的只說不做; 奧爾迦的積極行動與奧博洛莫夫的庸懶無為都形成了強烈而鮮明的對比。這些女性身上蘊涵的優(yōu)秀品質(zhì)正是“多余人”所缺少的。從達吉亞娜到娜塔里亞的愛情歷程, 正是19世紀俄國社會“多余人”身上的革命性進步性逐漸衰亡的歷程。俄羅斯女性們對“多余人”愛情中態(tài)度的變化展現(xiàn)并宣判了“多余人”歷史命運的終結, 同時反映了作家們對“多余人”形象的認識逐步深入到其本質(zhì)。隨著多余人 的社會作用的逐漸減弱, 他們就像流星一樣很快劃過歷史的天空而消逝, 但他們愛情中的俄羅斯女性則猶如閃亮動人的北斗星永遠指引著她們同時代的女性

11、及后來的新女性不斷前進的方向。五、俄國文學中的“多余人”形象是俄國作家精神上的“派生子”“多余人”形象不間斷地進入俄國文壇,并且成為不朽的文學典型,從創(chuàng)作上看,無疑是作家的偉大功績。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塑造“多余人”典型的作家大多來自貴族階級本身,從普希金、萊蒙托夫,到赫爾岑、屠格涅夫都有貴族血統(tǒng),他們大都接受過較這完備而典型的貴族教育,也大都或從書本、或于留學和旅行等不同渠道受到西方新思想薰陶,具有民主意識、憂患意識和改革現(xiàn)狀的要求。從這些作家的社會地位、精神物質(zhì)和一般命運著眼,高爾基也稱他們?yōu)椤岸嘤嗳恕?,是頗有見地的。因為他們身上不僅具有生活中的“多余人”的某些因素,而目又高于文學中的“多余

12、人”。難怪高爾基說奧涅金是“普希金精神上的兄弟”,“畢巧林是萊蒙托夫的畫像”,“別里托夫身上也有赫爾岑的面影”,“屠格涅夫本人身上就帶有羅亭的特點”。正如赫爾岑自己所說過的:“我的每一部作品中,都能夠看到我的內(nèi)心生活的個別部分。就讓他匯集在一起,不過是我的形象的文字式的傳記?!笨偟恼f來,俄國作家在思想觀點、精神趣味和智慧氣質(zhì)上,熟悉而親近自己的主人公,理解主人公的心理內(nèi)涵甚于理解自己。他們不僅同生活中的這類原型息息相關,更同作品中這類形象脈脈相通。因此,他們在按照現(xiàn)實主義寫實原則充分表現(xiàn)這類形象的劣根性的同時,或多或少常常對主人公的悲劇命運流露出惋惜之情,這恐怕也是他們身上固有的階級局限性所至

13、吧??v觀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的“多余人”形象:20年代的“多余人”奧涅金充滿激情和騷動不安的反抗情緒。30年代“多余人”畢巧林在黑暗現(xiàn)實前,表現(xiàn)出的是憂郁、悲觀、孤憤。40年代的“多余人”充滿時代熱情,為民主革命搖旗吶喊卻無力實現(xiàn)美好愿望。到了“多余人”末代子孫奧博洛莫夫,已經(jīng)成了平臥不起的廢物。以奧涅金、畢巧林、羅亭、奧博洛莫夫為代表的“多余人”反映了俄羅斯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特定歷史風貌。他們的產(chǎn)生、發(fā)展和衰亡是歷史的必然。參考資料:1(俄國)普希金.葉甫蓋尼奧涅金. M 1996年7月第1版1998年10月第2次印刷 2(俄)萊蒙托夫.當代英雄.M 譯林出版社 1994 出版3 (俄國)伊屠格涅夫.貴族之家羅亭. M1998年9月第1版 1998年9月第1次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