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學習型社會(綜合探究2)_第1頁
建設學習型社會(綜合探究2)_第2頁
建設學習型社會(綜合探究2)_第3頁
建設學習型社會(綜合探究2)_第4頁
建設學習型社會(綜合探究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綜合探究:建設“學習型社會” 文化生活 第二單元 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 活到老,學到老-梭倫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周恩來知識就是力量-培根人有知學,則有力矣-東漢的王充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阿爾文.托夫勒 出自古代“希臘七賢”之一、雅典著名政治家梭倫之口” 梭倫早年就贏得“雅典第一詩人”的桂冠;在實行摧毀氏族制度的“梭倫改革”前后,四處游歷考察;晚年退隱在家,從事研究和著述,經常吟詠“活到老學到老”以自勉?!盎畹嚼希瑢W到老”合作探究一 : 你可知道“學習型社會”的提出者? “學習型社會”的基本內容? 我國“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提出概況?合作探究二教材P56-59有五則

2、材料和圖片,分別說明了什么?合作探究三梳理本科課知識合作探究二教材P56-59有五則材料和圖片,分別說明了什么?第一則材料和圖片說明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創(chuàng)新對社會進步、個人發(fā)展以及豐富人們的生活有重要作用。第二則材料和圖片說明知識不僅包括貯藏在頭腦中的具體的知識,而且還包括獲得知識的方法和技能。第三則材料和圖片說明人們接受教育的途徑已遠遠超出傳統學校教育的范圍。第四則材料和圖片說明人人需要終身學習。第五則材料和圖片說明網絡拓展了人們學習的空間,擴大了學習的交互性。20世紀60年代,學習型社會作為一種全新的理念受到廣泛重視國際:1968年,芝加哥大學校長赫欽斯在學習化社會一書中首次提出學習化社會

3、思想。在未來社會,每個成員都是學習者,每個社會組織都是學習型組織。 美、德、意、加拿大、瑞士等積極致力于學習型社會構建。我國:2001.5江澤民在亞太經合組織人力資源能力建設高峰會議上指出要“構筑終身教育體系,創(chuàng)建學習型社會”。02年十六大強調:要“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構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上海、大連、常州、深圳、南京率先啟動建設學習型城)合作探究一 1、“學習型社會”的核心內涵: 全民學習、終身學習 2、學習型社會的特點一、什么是學習型社會人人都是學習之人,時時是學習之時,處處是學習之所,事事是學習之機 只有終身學習,才能適應現

4、代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為學習創(chuàng)造了更好的條件,人們需要學會利用現代傳播技術進行學習全民學習:人人學習、處處學習;終身學習:人的一生時時學習;概括:人人學習、處處學習、時時學習、靈活學習。支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終身教育體系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主體部分應是學校教育系統;終身教育體系應是既包括學校教育、又越出學校教育的范圍?!爸R”發(fā)展預測 據說,今天一個人一年的信息接受量相當于17世紀英國一個農場主17年閱讀量的總和。 有專家預測:2020年的知識總量將是現在的3至4倍;而到2050年,目前的知識總量只占屆時知識總量的1%。 因此,在農業(yè)經濟時代,只

5、要7-14歲接受教育,就能滿足日后一生工作生涯的需求;工業(yè)經濟時代,求學時間需延長為5-22歲;而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知識經濟的今天,人類惟有把12年制的學校教育延長為“80年制”的終身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要求。 (1)建設“學習型社會”,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 。 (2)建設學習型社會,是科技進步的必然要求 。也意味著文化傳承方式的新變革。 2、為什么要建設“學習型社會”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 人類知識的總量激增,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知識爆炸”使人們不能不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為學習方式的改進,提供了物質條件和手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

6、代化的需要。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和目標之一,是人民受教育的程度。有關資料表明,2000年,我國25歲到64歲勞動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97年,明顯低于發(fā)達國家。如1998年,美國為12.7 年,日本為12.3年,英國為11.9年,德國為13.5年。經過努力,到2020年,我國勞動力受教育年限可能達到10年至11年。另外有統計表明,我國從業(yè)人口中,75%是初中和小學水平,而美國從業(yè)人口中,86是高中和高中以上水平,韓國為66以上。農業(yè)社會知識社會工業(yè)社會文字的發(fā)明 人類文化傳遞的三次革命印刷術的發(fā)明非制度化的精英教育制度化的大眾教育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 (網絡的應用)

7、社會化的全民學習網絡社會(信息網絡化)是學習型社會的技術基礎和前提。為什么要建立學習型社會文化對經濟、政治有重大影響和作用文化對人的重大影響和作用文化競爭力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文化具有多樣性(文化繁榮的前提)文化具有繼承性(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文化創(chuàng)新的基本途徑理論依據 (1)全民學習、終身學習、是 “學習型社會”的核心內涵 。每個公民都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時時學習,處處學習。(2)同時,國家也要為人們的學習提供物質條件和手段,推動教育信息化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使每個公民隨時隨地地接受教育。三、怎樣建立學習型社會三、怎樣建立學習型社會(具

8、體)1、轉變教育觀念、學習觀念,改變教育、學習方式。樹立“全民學習、終生學習”理念。2、尊重教育、尊重知識、尊重科技,尊重人才。教育成就人生,學習成就事業(yè),知識創(chuàng)造未來。3、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畹嚼?,學到老。4、充分發(fā)揮網絡等現代傳播技術進行學習。5、推動教育信息化和建立終身教育體系是建立學習型社會的內在要求。 一、“學習型社會”的核心內涵 全民學習-人人學習、處處學習終身學習-時時學習是什么?全民學習,終身學習二、“學習型社會”的必然性為什么?(1)建立“學習型社會”是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2)現代科技的進步,使人類知識的總量激增,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必須改變傳統

9、的教育方式。(3)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學習方式的改進,提供了物質條件和手段。三、如何建立學習型社會?怎么辦?1、推動教育信息化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是建立學習型社會的內在要求。2、活到老、學到老,充分發(fā)揮網絡的作用,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什么叫“知識”?古訓“學海無涯”、“學無止境”在今天有何新的意義?對于文化傳承來說,相對于學校教育的主要功能,“學習型社會”教育的功能有什么拓展? 知識,不僅僅是貯藏在頭腦中的具體的科學文化理論,還包括獲得這些理論的能力與方式等?!爸R”古訓新義古訓“學海無涯”、“學無止境”在今天的意義: 社會不斷發(fā)展,知識創(chuàng)新在不斷進行、永無止境,知識不斷擴展;

10、面對不斷涌現的、“無窮的”新知識,人們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學習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改變傳統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式?!皩W習型社會”教育功能的拓展1、營造濃厚學習氛圍,推動建設“學習型社會”,已成為我國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目標;2、科技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人類知識量激增,必須改變傳統教、學、文化傳承的方式,促進“學習、文化、教育”三大資源有機整合;3、“學習型社會”的內在要求就是“推動教育信息化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1)繁榮社會主義優(yōu)秀文化,加快我國文化事業(yè)與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2)利于提高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水平,服務于人們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3)利于提升中華民族文化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使得文化發(fā)展能“面向世界、博采眾長”;(4)利于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從而增強我國綜合國力,提高我國國際地位。1、建設“學習型社會”對于文化傳承有何意義?練習 : 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指出,要學習,學習,再學習。毛澤東指出,必須善于學習。黨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確立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之一。 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回答:(1)怎樣理解“學習,學習,再學習”?(2)怎樣才能建立“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