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古代的經濟政策復習課_第1頁
第4課古代的經濟政策復習課_第2頁
第4課古代的經濟政策復習課_第3頁
第4課古代的經濟政策復習課_第4頁
第4課古代的經濟政策復習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課標要求了解“重農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響,分析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緩慢的原因。專題二第4課 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一、我國古代的土地制度土地是我國古代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土地制度,實質是土地所有制,即生產資料所有制。土地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主要方面,應明確: 土地制度的演化反映了生產力水平發(fā)展 土地制度對生產力有反作用 是經濟制度的核心,制約著當時的政治制度.一、土地制度的演變1.原始社會:土地屬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員集體耕種,平均分配勞動產品2.奴隸社會:井田制性質: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特點:一切土地屬于國王;諸侯卿大夫強迫奴隸和庶民集體耕種,并支配所有的勞動產品。 生產力水平低下的結果2

2、.奴隸社會:井田制瓦解: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大量荒地開墾,出現(xiàn)許多私田;戰(zhàn)爭頻繁,井田上耕作的勞動力不斷減少;各諸侯國相繼稅制改革,促使土地從國有向私有轉變一、土地制度的演變3.封建社會:封建土地所有制確立條件:生產力的發(fā)展(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各國的變法運動a.魯國“初稅畝”改革承認了私田的合法性b.秦國商鞅變法為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類型: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它的發(fā)展導致土地兼并嚴重,造成社會兩極分化)自耕農(農民)土地所有制國家土地所有制一、土地制度的演變各時期封建政府抑制土地兼并措施原因:緩和階級矛盾,鞏固統(tǒng)治:保證國家財政收入措施:北魏至唐前期實行均田制(限制占地最高

3、限額 和土地買賣 明朝丈量全國土地,按人丁和田畝多寡收取 賦稅(魚鱗圖冊)北京天壇祈年殿祈年殿是天壇的主體建筑,又稱祈谷殿,是明清兩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 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絲麻。 漢景帝問題:中國古代的統(tǒng)治者為什么很重視農業(yè)? 穩(wěn)定農業(yè)生產;安定人心;鞏固君主的統(tǒng)治。中國古代社會在重農的同時對商業(yè)和商人又采取什么態(tài)度和政策?請你列舉出古代鄙商、輕商或抑商的例子 材料一:農業(yè)為“本業(yè)” ,商業(yè)為“末業(yè)” 戰(zhàn)國 材料二:“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漢 材料三:“禁商販、仆役、倡優(yōu)、下賤不許服用貂裘”,商人販賣貨物必須取得路引 ,否則“重則殺身”,承擔名目繁多的

4、商稅。 明 材料四:海禁很嚴,前期僅四口通商后只有廣州一處 清 國家政策之一重農抑商 僇力本業(yè)(農業(yè)),耕織致(交納)粟帛多者,復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經商)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奴)。 史記商君列傳 古先圣王之所以導其民者,先務于農。民農非徒為地利(土地資源)也,貴其志(思想修養(yǎng))也。民農則樸,樸則易用(驅使),易用則邊境安,主位尊。民農則重(行為穩(wěn)定),重則少私義,少私義則公法立,力(精力)專一。 呂氏春秋重農抑商根本目的:維護專制主義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重視農耕、打擊富商,發(fā)展官營商業(yè)推行目的經濟的目的:維護專制主義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小農經濟;政治目的:保障國家安全(保證兵源),將農

5、民束縛在土地上,維護政治穩(wěn)定,保證政府財政收入鞏固封建地主階級的統(tǒng)治地位。西漢初年,規(guī)定商人不得衣絲乘車 漢景帝說: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絲麻 漢書中記載了這樣的說法:“今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尊農夫,農夫已貧賤矣?!睘槭裁磿霈F(xiàn)這樣的情形呢?學習思考原因:(1)中國古代統(tǒng)治者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造成商人的社會地位非常底下,但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商人不可避免地致富了,這是歷史的必然;(2)長期以來,中國社會依附于土地的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統(tǒng)治階級是地主階級的代表,而地主是靠剝削農民來生存的,農民雖然名義上政治地位被“抬高”,事實上處于社會的低層,極其貧困。2、

6、目的3、作用(1)有利于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2)有利于保障國家的安全、維護政治的穩(wěn) 定,鞏固君主的統(tǒng)治;1、提出古代中國歷朝統(tǒng)治者都實行“重農抑商” 政策,為什么商業(yè)還會有較高的發(fā)展水 平?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農業(yè)、手工業(yè)發(fā)展統(tǒng)治者為了滿足豪奢的生活,需要商品經濟廣大農民、手工業(yè)者極端貧困,為了謀生也統(tǒng)治階級為鞏固統(tǒng)治而實施的某些政策,客觀上 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問題探究:客觀上有利于商品經濟發(fā)展的政策 1、秦統(tǒng)一度量衡和貨幣 2、歷代統(tǒng)治者對外實施開放政策(漢、唐、宋、元) 3、歷代統(tǒng)治者重視水陸交通的修建 4、北宋政府對“市”的不限制政策 5、唐宋以后的賦稅制度改革 考考你!兩詔銅方升

7、(秦朝) “重農抑商”會給中國古代經濟帶來怎么樣的后果? 使社會經濟活力受到壓抑,也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 4、弊端 對點訓練(2011年聊城模擬)明清商人小說中指出“三言”、“二拍”中的一些作品,有關商賈的小說作品是非常多的。清代以后,商人小說就更多,文言小說里有很多以商人為主體的篇目,白話小說更是比比皆是,就連紅樓夢里,“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也是“世代皇商”出身。這反映了()中國“重農抑商”思潮到“工商皆本”主流思想的巨變明清商品經濟空前繁榮,商業(yè)活動活躍的社會現(xiàn)象明清商人社會地位空前提高,人們不再以商賈活動為恥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fā)展水平提高,人們的商業(yè)意識覺醒A BC DB經典例析 (

8、2011年深圳高級中學四校聯(lián)考)中央電視臺在探索發(fā)現(xiàn)欄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節(jié)目。節(jié)目中說“徽商一個鮮明的特點是賈而好儒賈儒結合。清乾隆、嘉慶時期,徽商經營達到極盛,然而從清道光、咸豐時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漸趨衰落”。我們由此可以推斷,徽商“賈儒結合”的實質是()A近代商業(yè)和傳統(tǒng)文化的結合B傳統(tǒng)文化與近代經濟的結合C傳統(tǒng)商業(yè)和外國資本主義的結合D舊式商賈與封建權勢的錢權結合D 清朝時期的廣州商館區(qū)。 清朝時期廣州十三行,是唯一準許與外商打交道的商行。國家政策之二:“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材料二:自今以后,各該督撫鎮(zhèn),著申飭沿海一帶文武各官,嚴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將一切糧食貨物等項,與逆賊(指鄭

9、成功等抗清勢力) 貿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發(fā),即將貿易之人,不論官民,俱行奏聞正法,貨物入官。本犯家產,盡給告發(fā)之人。 清世祖實錄卷102材料一:以倭寇仍不稍斂足跡,又下令禁瀕海民私通海外諸國。 明太祖實錄卷139 根據上述材料概括明清實行海禁的原因。倭寇的侵擾 對付東南沿海的抗清斗爭 1793年,英國人馬嘎爾尼訪華,乾隆帝把他當作一個藩屬的貢使看待,要他行雙膝下跪之禮。馬嘎爾尼最初不答應,后來提出了條件:將來中國派使者到倫敦去的時候,也必須向英王行跪拜禮,或是中國派人向他所帶來的英王的畫像行跪拜答禮。最終他以單膝下跪的形式朝見了乾隆帝。乾隆帝很不高興,接見以后,就要他離京回國,拒絕了英

10、國通商要求。 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國國王的信中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特因天朝所產茶葉、磁器、絲斤為西洋各國及爾國必需之物,是以加恩體恤,在澳門開設洋行,俾得日用有資,并沾余潤?!?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回答:乾隆帝為何如此傲慢?乾隆在對外貿易問題上持什么看法?這一時期,清政府在對外貿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直接原因:對付東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爭根本原因:落后的、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客觀原因:西方殖民者向東方殖民擴張思想意識:自認天朝上國,物產豐富,不需外夷貨物海禁政策實行的原因一、含義: 二、表現(xiàn):“海禁”政策明清時期實行的一種經濟政策,它禁止中國人民赴海外經商和限

11、制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易。 (1)明:明王朝在對外貿易方面,注重建立和維護一種“朝貢”貿易體制。對民間海外貿易則嚴加禁阻。明太祖朱元璋屢次宣布“通番禁令”。 (2) 清:清朝繼承并發(fā)展了明朝的閉關鎖國政策,順治年間頒布“海禁令”,又頒布“遷海令”。著名歷史學家 戴逸 從表面上看,閉關鎖國的海禁政策似乎也限制了外國侵略者在中國的活動,具有一點自衛(wèi)作用,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落后的、消極的政策,閉關鎖國的海禁政策只能阻礙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發(fā)展,使中國與西方的差距越來越大,是一種慢性自殺政策。 -閉關政策的歷史教訓思考:“海禁”給中國帶來什么?海禁政策的影響: 1、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民族自衛(wèi)作用;

12、 2、 扼殺了對外貿易推動經濟進步的可能性,使得中國以極端保守和封閉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3、使中國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處于被動挨打的境地?!昂=闭?明清時期禁止中國人赴海外經商和限制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易的政策。思考:在禁海令、遷海令之下,當時中外就沒有貿易往來了嗎?說說你所知道的。高考例析 (2010年高考浙江文綜卷)明代沉船“南澳一號”發(fā)掘引起社會關注,學生以此為題進行研究性學習,搜集的一條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請開市舶,易私販而為公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黃、銅、鐵違禁之物夾帶出海。奉旨允行,幾三十載。”對該史料理解最恰當的是()A明代沒有民間的海外貿易B明政府曾奉行

13、重商主義政策C明政府曾有條件地允許海外貿易D明政府從此廢除“海禁”政策C 當我們在“海禁”時候,世界正悄然變化著當雍正皇帝頒布“抑商手諭”,乾隆天子津津樂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時,英國的查理一世和法國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斷頭臺上,以十倍的絕望與百倍的仇恨詛咒著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夕陽與曙光 當我們還沉浸在男耕女織的“幸福”時,世界開始了大航海時代,以后西方的蒸汽機船肆無忌憚橫行于世界各地, 響聲徹天地駛入了全新的時代!當兩鬢飛雪的范進士子因中舉登科而神經錯落時,牛頓正在通過自制的反射望遠鏡,關注著宇宙間的行星運動規(guī)律。 “資本主義在古代中國自然經濟的汪洋大海里,沒有養(yǎng)分,沒有陽光,只能長成萌

14、芽,始終是萌芽。” 從古代經濟政策與時代發(fā)展的關系中我們能得到怎樣的啟示?重農重商開放與時俱進(福建卷)15司馬光奏議載,“夫農、工、商賈者,財之所自來也。 公家之利,舍其細而取其大,勝諸近而取諸遠,則商賈流通矣,農、工、商賈皆樂其業(yè)面安其富,則公家何求而不獲乎?”在這里,司馬光A堅持“重農抑商”政策B指出商品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農本商末”觀點D說明保待社會穩(wěn)定的必要性答案:B(海南卷)(12分)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明朝初年,曾與朱元璋爭奪政權的張士誠、方國珍之余部,入海為盜,且“每誘島倭入掠”。皇明祖訓記朱元璋認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羅(今泰國)等15國,“限山隔水

15、,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瀕海民不得私出?!薄敖C袼酵êM庵T國”。 摘編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貿易史材料二實行海禁,濱海人民被“斷其生路”,“于是所在連結為亂,潰裂以出”。嘉靖年間(15221566年),東南沿海一帶出現(xiàn)頗有實力的??堋⒑I碳瘓F,走私貿易興盛,“海禁愈嚴,賊伙愈盛”。有識之士認識到“市通則寇轉而為商,市禁則商轉而為寇”。隆慶年間(15671572年),因福建巡撫涂澤民之請,明廷“準販東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興起,“農賈雜半,走洋如適市”“閩人以其地近,且饒富”,商販或移居于呂宋(今菲律賓)者甚眾。學者估計,隆慶開禁后輸入中國的白銀至少1億兩左右,促成了稅收等政策的改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