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左傳》看春秋時詩在外交中的用法-最新文檔_第1頁
從《左傳》看春秋時詩在外交中的用法-最新文檔_第2頁
從《左傳》看春秋時詩在外交中的用法-最新文檔_第3頁
從《左傳》看春秋時詩在外交中的用法-最新文檔_第4頁
從《左傳》看春秋時詩在外交中的用法-最新文檔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左傳看春秋時詩在外交中的用法春秋時期,外交用詩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文化現象,這在左 傳中有大量的記載。春秋時期的外交活動,如會盟、宴享、朝 聘中大量用到詩經,班固漢書藝文志認為“古 者諸侯卿大夫交接諸國,以微言相感,當揖讓之時,必稱詩以喻 其志,蓋以別賢與不肖而觀盛衰也”。1諸侯卿大夫們在禮樂 聲中,透豆之間,款款而賦,表達情感,傳達意見,彬彬有禮, 形成一種獨有特色的外交現象。詩類似于一種文雅的外交辭令,把國家利益斗爭融入其中, 化為一種典雅的表達方式,如果用詩得當,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左傳昭公十七年載:“十七年春,小鄭穆公來 朝,公與之燕。季平子賦采叔,穆公賦菁菁者莪。昭子 日:不有以國

2、,其能久乎? ” 2季平子賦詩喻穆公為君子,穆公賦詩義取“既見君子,樂且 有儀”,同樣贊美對方,由于穆公的善于答賦,昭子大加贊賞, 認為正是他的賢能,所以能長久享有國家。不會用詩那么會鬧出笑話。左傳昭公十二年載: “夏,宋華定來聘,通嗣君也。享之,為賦蓼蕭,弗知,又 不答賦。昭子日:必亡。宴語之不懷,寵光之不宣,令德之不 知,同福之不受,將何以在? ” 3昭子嘲諷華定不懷不宣不知不受,必亡,就是因為他不知詩 義,不會答賦。更嚴重的甚至引發(fā)戰(zhàn)爭。左傳襄公十六年:晉 侯與諸侯宴于溫,使諸大夫舞,曰:“歌詩必類! ”齊高厚之詩 不類。荀偃怒,且曰:“諸侯有異志矣! ”使諸大夫盟高厚,高 厚逃歸。于是

3、,叔孫豹、晉荀偃、宋向戌、衛(wèi)寧殖、鄭公孫云、 小鄭之大夫盟曰:“同討不庭。” 4可見詩在外交中是多么重要,我將外交中詩的用法歸納為三 原那么,即詩以言志、賦詩斷章和歌詩必類。一、詩以言志許慎說文解字解釋說:“詩,志也?!?5毛詩序 中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 于言,言之缺乏,故嗟嘆之,嗟嘆之缺乏,故詠歌之,詠歌之不 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6即心中的感情,發(fā)言為詩,用詩歌這種形式表達出來。詩以 言志,從應對答賦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志向與修養(yǎng),比方襄公 二十七年著名的鄭國垂隴七子賦詩:鄭伯享趙孟于垂隴,子展、伯有、子西、子產、子大叔、二 子石從。趙孟曰:“七子

4、從君,以寵武也。請皆賦以卒君觀,武 亦以觀七子之志?!弊诱官x草蟲,趙孟曰:“善哉!民之主 也。抑武也缺乏以當之?!辈匈x鶉之賁賁,趙孟曰:“床 第之言不逾閾,況在野乎?非使人之所得聞也?!弊游髻x黍苗 之四章,趙孟曰:“寡君在,武何能焉? ”子產賦隰桑,趙 孟曰:“武請受其卒章?!弊哟笫遒x野有蔓草,趙孟曰:“吾 子之惠也?!庇《钨x蟋蟀,趙孟曰:“善哉!保家之主也, 吾有望矣! ”公孫段賦桑扈,趙孟曰:“匪交匪敖,福 將焉往?假設保是言也,欲辭福祿,得乎? ”卒享。文子告叔向日:“伯有將為戮矣!詩以言志,志誣其上,而公怨之,以為賓榮, 其能久乎?幸而后亡。叔向曰:“然。已侈!所謂不及五稔者, 夫子

5、之謂矣。文子曰:“其余皆數世之主也。子展其后亡者也, 在上不忘降。印氏其次也,樂而不荒。樂以安民,不淫以使之, 后亡,不亦可乎? ” 7鄭國七子的賦詩反映出不同志向,或以譽趙孟之德,或表喜 悅之情,或贊其有功于諸侯,或欣喜于投緣,或相互勉勵,或福 祿相祝。各呈詩才,趙孟以禮自持,沉著不迫,應對如流,并且 從諸子所賦詩中預測出他們的命運,詩以言志,由此可見一斑。二、賦詩斷章“賦詩斷章” 一詞出自于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子之嫁女盧蒲葵,二人同宗,按禮法同宗不婚,但盧蒲葵強辯道:“宗不余辟,余獨焉辟之?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惡識宗? ” 8 杜預注曰:“言己茍欲有求于慶氏,不能復顧禮,譬如賦詩者取 其

6、一章而已”。9楊伯峻先生申其義曰:“賦詩斷章,譬喻語, 春秋外交常以賦詩表意,賦者與聽者各取所求,不顧本義,斷章 取義也?!?10賦詩斷章包括兩個含義,一是形式上的賦詩斷章, 一是內容上的賦詩斷章。定公十年秋,二子及齊師復圍?C,弗克。叔孫謂?C工師駟 赤日:“?C非唯叔孫氏之憂,社稷之患也。將假設之何? ”對日: “臣之業(yè),在揚水卒章之四言矣?!?11襄公二十年冬,季武子如宋,報向戌之聘也。褚?guī)煻文嬷?受享,賦常棣之七章以卒。宋人重賄之。歸,復命,公享之。 賦魚麗之卒章。以上都是形式上的賦詩斷章,即選取詩的一個章節(jié),賦出來, 表達自己的意思,這種做法只取句意,如揚水卒章四言是“人 實不信”

7、,指兄弟不團結就會被離間,又如常棣之七章是“兄 弟閱于墻,外御其務”,要團結族人兄弟,選用一個章節(jié)的一句 話來表達自己意思的,因為整篇詩內容太繁復,而其中的一句最 能形象直觀鮮明的表達自己的意思,于是就選出這一句,賦出來。還有內容上的賦詩斷章,就是指一詩多解,一詩多意,比方:襄公二十六年秋七月,齊侯、鄭伯為衛(wèi)侯故,如晉,晉侯兼 享之。晉侯賦嘉樂。國景子相齊侯,賦蓼蕭。子展相鄭 伯,賦緇衣。叔向命晉侯拜二君日:“寡君敢拜齊君之安我 先君之宗桃也,敢拜鄭君之不貳也?!眹邮龟唐街偎接谑逑颍?日:“晉君宣其明德于諸侯,恤其患而補其闕,正其違而治其煩, 所以為盟主也。今為臣執(zhí)君,假設之何? ”叔向告趙

8、文子,文子以 告晉侯。晉侯言衛(wèi)侯之罪,使叔向告二君。國子賦轡之柔矣, 子展賦將仲子兮,晉侯乃許歸衛(wèi)侯。杜預注蓼蕭日:“言太平澤遠,假設露之在蕭,以喻晉君 恩澤及諸侯”,12齊國景子賦此詩意思在于希望晉釋放被執(zhí)在 晉的衛(wèi)侯,而叔向故意誤解為“寡君敢拜齊君之安我先君之宗桃 也,敢拜鄭君之不貳也”,委婉地避開齊鄭兩國的軟釘子,畢竟 執(zhí)人國君很是霸道,等到國子私下里讓與叔向關系很好的晏子把 意圖告訴叔向之后,叔向只有如實告訴晉君二國意圖,叔向的這 種做法正是從內容上的賦詩斷章,利用此詩的多意,從而取得外 交上的有利地位。三、歌詩必類“歌詩必類”出自于左傳襄公十六年:晉侯與諸侯宴于溫,使諸大夫舞,日:“

9、歌詩必類! ”齊高 厚之詩不類。荀偃怒,且日:“諸侯有異志矣!”使諸大夫盟高 厚,高厚逃歸。于是,叔孫豹、晉荀偃、宋向戌、衛(wèi)寧殖、鄭公 孫蠶、小制之大夫盟日:“同討不庭。” 13杜預注日:“歌古詩,當各從其義例” 14楊伯峻先生闡 釋說:“必類者,一那么須與舞相配,而尤重表達本人思想。” 15 義例已不可考,但是從以上高厚的遭遇和楊伯峻先生解釋中可以 推斷出包含這么幾個意思:1、所歌之詩為人熟知春秋時期,動輒賦詩,人們對詩及其用法十分熟悉,如賦許 穆夫人載馳必是救國于危難之意,式微是勸歸之意,河 水那么是贊揚盟主之類,約定俗成,一方歌出來,另一方就能知 曉其意,人們熟知詩意,言行上就會很少出錯。2、所歌詩與作者及同時在場人所言之志相類因為由于高厚沒有與當時在場人的歌詩相類,晉國荀偃大怒,認為諸侯有異志,由此引發(fā)了戰(zhàn)爭。怎么相類已經不知,但 一定是一個主題,或許是成認晉的盟主地位之類,否那么,晉也不 致糾合眾國,“同討不庭”,由此可知,盟會歌詩必須是一個主 題。3、所歌之詩注意音樂舞蹈性質相類在溫地的宴會上,是在舞蹈時讓歌詩必須與音樂舞蹈相搭 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