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電路定理實驗報告電路分析_第1頁
直流電路定理實驗報告電路分析_第2頁
直流電路定理實驗報告電路分析_第3頁
直流電路定理實驗報告電路分析_第4頁
直流電路定理實驗報告電路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電路實驗報告(仿真實驗)實驗名稱:仿真實驗一一直流電路定理實驗 實驗日期:_6_月_16_日_21_時10_分班級:姓名: 學號一、實驗目的(填寫)1、驗證疊加定理。2、學會測試線性含源一端口網(wǎng)絡等效電路參數(shù)的方法。3、驗證戴維南定理。4、驗證諾頓定理。二、實驗原理(預習后,參照指導書實驗原理填寫空白部分)1、疊加定理指出:在有多 共同作用下的線性 電路中,通過每一個 元件的電流或其兩端的電壓,可以看成是由 每一個獨立源單獨 作用時在該元件上所產(chǎn) 生的電流或電壓的 。研究線性電路的疊加性時,由于所求的疊加量是代數(shù)和,因此一定要用 來 判斷實際電壓與電流的正或負,實驗中按電路圖中的參考方向測量電

2、壓與電流,如測量值為負,則實 際方向與參考方向 ,記錄數(shù)據(jù)時保留 符號 。在線性電路疊加定理的實驗中,當測量某一電源單獨作用產(chǎn)生的電壓或電流時,其它電源應 置 零,即從電路中移去。置零電源時需要將移去電壓源的支路短路 ,移去電流源的支路立 路。將疊加定理的原理示意圖(3個)手繪在紙上,并拍照粘貼在下面空白處。(每個圖要有圖名, 直線需要用尺子畫,并標注班級姓名)2、任何一個線性含源電阻網(wǎng)絡,如果僅研究其中一條支路的電壓和電流,則可將電路的其余部 分看作是 。其端口電流與端口 電壓關系滿足 。3、簡述戴維南定理內(nèi)容: 任何一個線性含源一端口電阻網(wǎng)絡,對外電路來說,可以用一個電 壓源與電阻的串聯(lián)組

3、合等效代替,此電壓源的電壓等于這個一端口網(wǎng)絡的開路電壓,電阻等于該網(wǎng)絡 中所有獨立源均置零(理想電壓源視為短接,理想電流源視為開路)后的輸入電阻。4、簡述戴諾頓定理內(nèi)容:線性含源一端口電阻網(wǎng)絡的對外作用可以用一個電流源并聯(lián)電導的電 路來等效。其中電流源的電流等于該網(wǎng)絡的短路電流,并聯(lián)電導等于該網(wǎng)絡內(nèi)部各獨立電源置零后所 得無獨立源一端口網(wǎng)絡的等效電導。手繪戴維南等效電路和諾頓等效電路的原理圖,并拍照粘貼在下面空白處。(每個圖要有 圖名,直線需要用尺子畫,并標注班級姓名)5、戴維南定理與諾頓定理統(tǒng)稱為等效電源定理,它們是對線性含源一端口網(wǎng)絡進行等效化簡的重 要定理。求等效電路相當于確定端口電壓與

4、電流的直線方程。根據(jù)直線方程的形式,可以設計出確定 等效電路的實驗方法。實際應用時,要依據(jù)具體條件加以選擇。指導書中介紹了三種測量等效參數(shù)的方法,請按照以下分類填寫。如果一端口網(wǎng)絡允許開路和短路,可以采用哪種方法?可分別測量開路電壓UOC和短路電流ISC,得到直線在電壓坐標軸和電流坐標軸上的截距,分 別對應等效電路中電壓源的電壓和電流源的電流。如果一端口網(wǎng)絡不允許短路時,可以采用哪種方法?可測量端口的開路電壓UOC,然后將一端口網(wǎng)絡內(nèi)全部的獨立電源置0,用萬用表測出一端口網(wǎng) 絡的等效電阻,或在端口處外加電源,通過測量端口電壓U與電流I,計算U/I=Ri,得到等效電阻 Ri。當一端口網(wǎng)絡不允許開

5、路時,可以采用哪種方法?可測量端口的短路電流Isc,然后將一端口網(wǎng)絡內(nèi)全部的獨立電源置0,用萬用表測出 一端口網(wǎng)絡的等效電阻,或在端口處外加電源,通過測量端口電壓U與電流I,計算 U/I=Ri,得到等效電阻Ri。手繪測量等效參數(shù)相關的電路原理圖,并拍照粘貼在下面空白處。(每個圖要有圖名,直線需 要用尺子畫,并標注班級姓名)三、Multisim14仿真平臺,元件和儀器使用(在multisim軟件中繪制完成,截圖粘貼在空白處。)用歐姆表測量網(wǎng)絡N1 (圖6a)的端口電阻(即A、B兩點之間的電阻值)。繪制電路模型。截圖 應包括歐姆表顯示的測量值。四、預習思考題(手寫,標注班級姓名,拍照粘貼于空白處)

6、測量等效電路參數(shù)時何種情況不能測開路電壓和短路電流?計算網(wǎng)絡N2的等效電阻、開路電壓和短路電流的理論值。(要有計算過程)二U ,3 Awo五、實驗內(nèi)容根據(jù)指導書按要求在Multisim中搭建仿真模型并截圖粘貼。(要求截圖中所需儀表齊全且至少 包括一個萬用表的讀數(shù))1、線性電路的疊加性實驗的電路模型(三個)0.035A萬用表X二 mA1:Kp-pj DAHmni: 3AH瞄I引-2000萬用表-MM MlI:Igc QAI(d4: -21.0 mA lg -| a V Q | | daM a dBR2 300QXMM11XMM2 :設置-4.2 V2、測試線性含源一端口電阻網(wǎng)絡的戴維南與諾頓等效

7、電路參數(shù)的電路模型(三種方法任選其一,電路模型要和表2所選用的方法相符)R2 Wr 3 口口口XMM1R3AA/V10DQ13.313 mA.3、測量線性含源一端口網(wǎng)絡N2 (如圖6b)的外特性的電路模型4、測量網(wǎng)絡N2的戴維南等效電路外特性的電路模型 Req-A-VW-2O3.CQ::aiMlR1 _Uoc :以,020% 二Z833V . . . . . . .種e疔A .5、測量網(wǎng)絡N2的諾頓等效電路外特性的電路模型(設計內(nèi)容)六、數(shù)據(jù)記錄表1線性電路的疊加性實驗數(shù)據(jù)作用于電路的電源U/VU/VI/mAI/mA計算功率pR1/wus與Is共同作用U=1.8U2=13.2L=9I2=44P

8、R1=0.0162Us單獨作用U1=6U2=9I1=30I2=30PR1 =0.18Is單獨作用U1=-4.2U;=4.2 qI1=-21I;=14PR =0.0882計算疊加結果U1+U;=1.8U;+U;=13.222I1+I1=9I2 +I;=44PR1+PR1=0.2682R1R1根據(jù)疊加定理有:U1 =U1 +U1 U2=U+U;I1 =I1 +I112=I+I;,可自行驗證數(shù)據(jù)正確性。JLJLJL 匕 匕 匕 JL JL JL 匕 匕 匕表2線性含源一端口電阻網(wǎng)絡等效電路參數(shù)的測試測量方法測量值等效電路參數(shù)的計算測量開路電壓和短路電流U=2.833V;I=13.913AR=203.

9、623Q表3線性含源一端口網(wǎng)絡的外特性RL/1KQ20%40%60%80%100%8U/V1.4041.8772.1152.2582.3542.833I/mA7.0194.6933.5252.8232.3540表4戴宣隹南等效電路的外特性RL/1KQ20%40%60%80%100%8U/V1.4041.8772.1152.2582.3542.833I/mA7.0194.6943.5252.8232.3540表5諾頓等效電路實驗RL/1KQ20%40%60%80%100%8U/V1.4041.8772.1152.2582.3542.833I/mA7.0194.6933.5252.8232.3540七、數(shù)據(jù)處理和分析(該部分需要手寫,然后寫上班級姓名,拍照粘貼在空白處)1.完成表1的相關計算。判斷電流、電壓及功率是否滿足疊加定理。說明疊加定理成立的條件。由宜攫板旋砰彳傾仙=3頃”M十1土耳二威(U)Icp二血竹2。二q十平、二KWi/ 二 l/lTX r %+3)二 q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