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青海省同仁縣完強金礦預查2013年工作小結_第1頁
6、青海省同仁縣完強金礦預查2013年工作小結_第2頁
6、青海省同仁縣完強金礦預查2013年工作小結_第3頁
6、青海省同仁縣完強金礦預查2013年工作小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項目概況“青海省同仁縣完強金礦預查”是西寧礦產品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出資的商業(yè)性勘查項目,項目周期自 2012 年 9 月至 2013 年11 月 4 日。2009 年西寧礦產品開發(fā)公司委托青海地質礦產勘查公司實施該項目,由于外部關系沒有協(xié)調好,沒有開展實質性工作。2010 年西寧礦產品開發(fā)公司加大了外部關系力度,于 2010 年 5 月開始野外地質工作。經過一年的艱苦努力,盡最大的努力才完成了部分工作任務,初步了解礦化空間分布范圍、礦化類型、控礦,礦區(qū)發(fā)現了一條金礦體,礦區(qū)也發(fā)現一條金礦體,取得了較好的找礦成果。證得廳里同意后,西寧礦產品開發(fā)公司委托本隊編制了該預查工作的總結及設計。2010

2、 年 11 月 1 日資源廳勘查儲量處項目管理中心以會議形式組織該項目進行了評審,本隊根據評審會精神和意見對該項目總結及工作安排進行了修改、補充完善。根據 2010 年 11 月 1 日青海省同仁縣完強金礦預查項目評審會議精神及建議,該預查項目通過兩年的工作,未完成預查主要實物工作量,尚未完全達到預查工作的目的,原立項依據未查證,轉普查的條件尚不具必,工作范圍不變,延期一年繼續(xù)執(zhí)行原預查設計。除完成原預查設計工作量外,根據工作進展的需要增加了 1/2 千、1/5 千地質巖石剖面工作。2011 年由于外部關系等原因,沒有完成本年度工作量。2013 年我公司努力和當地牧民溝通,在草原補償費問題上沒

3、有達成協(xié)議,因此本年度只開展了 1/2 千地質巖石剖面 2 km 和舊槽,其他野外地質工作未開展。目的任務主要采用 1:5 千地質測量,1:1 萬土壤測量和探槽工程等進行地表找礦,對區(qū)內蝕變帶、構造帶、接觸帶成礦條件進行控制,掌握含礦標志,研究其成礦條件,擴大找礦前景,為進一步開展普查工作提供可靠的資料依據。力爭提交一處普查工作。二、交通位置及工作范圍1、交通位置預查區(qū)行政區(qū)劃隸屬青海省同仁縣加吾鄉(xiāng)加吾力管轄,位于南約 7km 處。從西寧至同仁縣城有 210Km 省道相通,從加吾力同仁縣城到瓜什則鄉(xiāng)有 48Km 省道(西寧至)相通,從瓜什則鄉(xiāng)向南至多哇鄉(xiāng)公路南行約 17km 進入工區(qū)。交通較為

4、便利。2、工作范圍預查區(qū)工作范圍拐點坐標:面積約 3.5km2。3、自然地理預查區(qū)山脈北西南東向,東南高西北低。海拔34504150m,地勢陡峻,相對高差小于 700m。預查區(qū)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屬典型高原大陸性冷濕氣候干旱拐點ABCD東經1021027102114210211421021027北緯352215352215352115352115區(qū),年平均氣溫 0左右,1 月份最低溫度-20,7 月份最高氣溫+20,無霜期約 50 天,每年 10 月至翌年 5 月份為冰凍期,野外最佳工作時間為 59 月。夏季雨水較多,主要集中在 78 月份,年降水量 500mm 左右。預查區(qū)屬流域,區(qū)內地表溝

5、溪發(fā)育,主要河流是相隆闊河的支流,自南東往西北從預查區(qū)的東部流經隆務河流入。4、經濟概況預查區(qū)居民稀少,主要是,以游牧為生,經濟相對,生活、等物資均需從西寧市或隆務鎮(zhèn)采購。近年來工業(yè)、民用供電線路、通信線路已經通達各個鄉(xiāng)鎮(zhèn)所在地,促使地方工業(yè)逐漸發(fā)展,相繼建成了恰冬銅礦等地方企業(yè)。三、設計的實物工作量及工作情況3.5km21/5 千地質草測3.5km21/1 萬土壤測量1/5 千地質巖石剖面5km1/2 千地質巖石剖面2 km2000 m3槽探淺井50 米1 人/年現場快速分析200 件化學樣巖石樣500 件土壤樣1900 件20 件巖礦鑒定樣由于一直協(xié)調外部關系未果,2013 年野外地質工作僅開展了 1/2千地質巖石剖面 2 km,在以前的槽探中進行了,采取樣品 4 件,經地表揀塊樣分析金品位 0.18g/t。證明本區(qū)有一定找礦價值。四、取得的成果中,采取樣品 4 件,經地表揀塊樣分析見揀 1-2 金品在舊槽位 0.08g/t。證明本區(qū)有一定找礦價值。五、存在1、我公司對外部關系協(xié)調沒有重視,導致本年度的工作沒能全部完成。2、對已知含礦破碎蝕變帶沒有進行地表控制,未能查明其產狀、規(guī)模和礦化特征。六、下一步工作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