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可修改 歡送下載 精品 Word 可修改 歡送下載 精品 Word 可修改 歡送下載 精品 Word?中國(zhn u)經濟開展(kizhn)戰(zhàn)略(zhnl)-ST中國(zhn u)? 導言(doyn)上努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2002年9月17日,?破解中國經濟之謎?(以下簡稱破謎)首發(fā)式和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賓館舉行,不少知名的專家學者光臨,在他們對書中的觀點給予充分肯定的同時也提出了不少批評意見和建議。著名經濟學家王玨、高鴻業(yè)教授認為,?破謎?不但對近年來社會經濟中的許多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了比擬全面、系統(tǒng)、深刻的分析,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可以作為各級領導決策的
2、參考書目。同時,他們也認為,書中對于社會經濟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的多,提出的對策少。正是鑒于此,有了這本?ST中國?作為續(xù)篇。ST ,英文strong的縮寫,中文是強大的意思。中國越來越強大,東方大國必將展現(xiàn)新的輝煌!我們始終認為,21世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這種復興不是對歷史的簡單重復,而是前所未有的超越。我們將把本書的主要內容都表述在本導言和目錄中。(一)從總體和過程來看,中國社會經濟中的問題主要是在體制和結構兩個方面,兩個方面相互交替和相互推進。正如人的兩條腿走路,左腳落地,右腳要跟上,身子跟著兩條腿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經濟體制改革進行了20多年,結構的矛盾已經顯現(xiàn)。我們曾經指
3、出,中國的許多社會經濟問題均導源于城鄉(xiāng)二元社會經濟結構,要解決這些問題,改善這一狀況,措施就是要提高中國的城市化水平加快城市化進程。但是,加快城市化進程僅從城市城鎮(zhèn)建設入手是不夠的,城市化本身需要大量資金,它的融資以及回報都是一個相當大的問題。在中國經濟的開展過程中,第一輪不良資產主要來自于企業(yè),這已成為目前中國經濟開展中的重大難題;2002年底,中國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83388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39803億元,存貸差4萬多億。一方面企業(yè)缺錢,另一方面銀行因找不到好的工程惜貸,所以不少地方政府準備大干一場,準備開工許多大的城市根本建設工程。我們關注到,2003年以后,中國經濟熱即將
4、再次出現(xiàn),如果調控科學,中國經濟將會很快步入快車道,在相當?shù)臅r期內中國的GDP增長率會超過兩位數(shù)。否那么,搞得不好,城市政府將會成為第二輪更多的銀行不良資產的創(chuàng)造者。早在十年前,就在中外經濟界人士都斷定中國大陸經濟已經(y jing)過熱,通貨膨脹已經嚴重呈現(xiàn)時,持相反意見者認為:大陸經濟是總體不熱,外界以兩位數(shù)的通貨膨脹率斷定經濟過熱是不切合實際的;1993年上半年,大陸(dl)的通貨膨脹率達15%左右屬于正?,F(xiàn)象,它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對于外貿負增長以及失業(yè)(sh y)人口增加等現(xiàn)象,不必大驚小怪,國家采取緊縮銀根、抑制通貨膨脹的做法不妥。對此筆者持有相同的看法。筆者認為,在當時,經過十
5、幾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已經具備了消費升級的條件,經濟過熱是經濟結構升級的表現(xiàn),如果能夠把握好這個時機,正確導向,中國經濟不但(bdn)會順利實現(xiàn)結構的調整和升級,而且會很快真正進入快車道,迎來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遺憾的是國家采取了美國經濟學家賣金農的建議,致使中國經濟走入了一段沉重的路程。賣金農是美國史坦福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以首創(chuàng)金融深化論和金融抑制論而聞名于世。買金農是外國學者且有著特殊的背景。曾經擔任拉丁美洲國家和南韓政府的經濟參謀(cnmu),并兼任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亞洲銀行的高級參謀。南韓經濟開展的成功,使得許多領導人和經濟學家都認識到買金農理論的重要性,買金農理論占了上風
6、而被采用成為理所當然的事。1993年下半年以后,緊縮銀根、抑制通貨膨脹的做法,不但使得沿海地區(qū)的經濟猶如釜底抽薪,而且使得其它已經參加到轟轟烈烈過程中開始熱起來的地區(qū)著了涼。隨著1996年中國經濟的軟著陸,由于下落的慣性,國企整體陷入困境。東南亞危機掩蓋了中國經濟的真正病因并使得人們對診治有了錯覺,直到現(xiàn)在許多人還模糊不清。十年后的今天,中國經濟面臨相似的景況,只不過是經歷了一個下落的過程面臨著再次抬升的契機,有過艱難(jinnn)和曲折但趨向成熟。1998年以后政府(zhngf)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特別是連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使得蹣跚了多年的經濟又開始展露出生機,應該說,中央政府
7、對于現(xiàn)代經濟的管理和駕御能力日趨(rq)成熟。不管外國人怎么看,筆者認為中國消費已經進入新一輪的升級過程,中國經濟即將步入快車道。在經濟(jngj)開展(kizhn)過程中,當人們滿足了衣食用的根本需求以后,需要向住行更高的層級升級,我們曾經提出了“消費量級理論,建國以來中國居民的消費,按照消費的需求量和消費商品的貨幣等級,經歷了元級十元級、百元級、千元級的過程,正在向萬元級和十萬元級升級,這是很高很大的臺階,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相關的產業(yè)大量投資,如果順利實現(xiàn)升級,那么不會產生不良資產,可惜中國沒有一次順利實現(xiàn)升級(但這不一定是壞事),造成了大量的不良資產,這些由企業(yè)產生的不良資產實際上轉嫁成
8、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進而給近年來中國經濟開展造成了相當大的傷害。目前,中國居民的儲蓄傾向有增無減,僅2002年就增加了1.3萬億。雖然幾大銀行的不良資產率很高,但由于銀行國有的壟斷地位幾乎沒有減弱(根據穆迪公司的統(tǒng)計,迄今為止,中國四大銀行依然壟斷了整個系統(tǒng)存貸款份額的67%和61% ),所以中國金融有驚無險。隨著中國參加世界貿易組織,中國經濟保持強勁,外資流入增多,但是外資銀行的進入和中小銀行的建立,將會分流幾大國有銀行的存款,并爭奪優(yōu)質客戶。而目前國有金融效率低下,一方面有大量不良資產不能沖消,另一方面由于惜貸造成巨額的存貸差,這不但進一步造成金融效率低下,而且是極大的浪費,這才是各家金融
9、機構所面臨的困境和中央政府的心頭大患。既要面對金融機構的巨額不良資產,又要面對金融開放外資銀行的進入和建立中小銀行后所帶來的競爭;既要解決國企難題、通貨緊縮,還要解決就業(yè)難題;既要防止經濟過熱、通貨膨脹,還要使銀行的巨額信貸差額找到出路;難啊!由于投資企業(yè)(qy)既缺乏投資熱點又有風險,所以金融機構都把眼光投向了政府的工程(gngchng)。我們感覺到或著似乎(s h)看到,金融機構為存貸差的緊迫之心和地方政府投資的迫切之情仿佛就象一見鐘情急迫(jp)婚嫁(hnji)的俊男靚女。在城市化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資金,另一方面這些建設相當一局部是沒有回報的,或者回報的周期比擬長,因此必須和相關
10、的產業(yè)投資相聯(lián)系,正如下棋將君一樣,單靠一兩個子是不行的,需要多子配合,這才是解決城市化問題的核心,進而也是在相當一段時期內,解決中國社會經濟問題的核心。城市化是解決中國城鄉(xiāng)二元經濟結構問題的根本出路,因而也是解決中國社會經濟問題的根本出路,它可以給巨額的資金找到出路,也可以擴大就業(yè),在城鎮(zhèn)化的過程中可以帶動房地產業(yè)的開展,而房地產業(yè)有高額的回報,可以解決局部投資收益;然而還需要其它的配合,按照消費的量級理論,中國經濟正在向住行升級,汽車行業(yè)是未來的高增長行業(yè),2002年汽車火爆,有人認為汽車過熱,我們認為這才是剛剛開始。汽車多了需要解決交通特別是公路交通問題,中國的交通特別是公路交通還需要大
11、力開展。城市城鎮(zhèn)化、汽車工業(yè)、公路交通顯然都是連在一起的,它們關系著未來的經濟走向和社會走向,需要三位一體優(yōu)先共同開展。導言下(二)美國經濟何以雄居世界經濟榜首,簡單的說,美國依靠不斷的技術創(chuàng)新始終保持著世界一流的勞動生產率-這是內生增長的真諦;美國依靠龐大的跨國公司不斷推進著生產、貿易、金融的全球化進程-這是外延增長的極限,兩者疊加,起到了幾何級數(shù)膨脹的作用。美國總在國際事務中扮演國際警察的角色,不時的拳打各路英雄,一方面在經濟上撈到了許 多好處;另一方面,美元是國際貨幣,這方面使美國受益無比。美國的強大使美元成為國際貨幣,而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又為美國成為世界的超級大國起到了無法估量的作用。迄
12、今為止,美元仍是獨步國際金融市場的國際貨幣,從理論上講,一方面,美國可以無限度發(fā)行美元彌補貿易差額,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具有(jyu)對于國際市場匯率水平的控制權;另一方面,美元履行國際市場計價、價值貯藏等功能,在國際外匯儲藏(chcng)中占有可觀(kgun)的比重。比方(b fng)2002年底中國(zhn u)的外匯儲藏達2864億美元。這樣,美元匯率的變動就把全世界的各個經濟體捆綁在一起,使用并保存美元儲藏的國家要保住手中美元的價值,有意無意地必須全力支持美國經濟的繁榮,保存的美元越多,支持的力量就越大。正是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各國對于美元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其升值或貶值只要超過某種水平或程
13、度,就會帶來種種緊張甚至于恐慌,不得不參加到支持美國經濟穩(wěn)定及強大的貨幣政策陣營中來,從而客觀上成為保持美元幣值穩(wěn)定的力量。事實上美元在金融領域的地位,明顯地較美國實體經濟在全球產出中的份額要高得多,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給美國每年帶來的不勞而獲的好處可能相當于一些國家全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我們可以作一個比喻,美國就象一個健康運做并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市的企業(yè),多年來雖然美國的實體經濟起伏不定,但是由于美元是國際貨幣,這使美國獲得了任何國家都無法得到的鑄幣收益,使美國得以渡過一次次的經濟危機,支撐了美國經濟的開展;歐元的啟動,歐盟各國就象一群經營良好的中小企業(yè)在國際資本市場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一樣,將會進一步增強歐
14、洲經濟的總體實力;日本就好象是一個曾經經營優(yōu)秀的企業(yè)一樣,由于自身市場有限,對國際市場的依賴性強,再加上日元的不恰當設置,使得自身經濟陷入泥潭,日本經濟的復蘇需要進行國際重組;中國就好象一個新興的爆發(fā)戶,中國要成為世界強國、超級大國,一方面需要調整結構,另一方面需要加強規(guī)制,要和國際規(guī)那么接軌,同時需要爭取上市-人民幣國際化。世界(shji)多極化意味著金融領域國際貨幣多極化的趨勢。即以美元、歐元,日元等為核心的區(qū)域貨幣合作,可能使得國際貨幣領域出現(xiàn)多種強勢貨幣對峙、同時分享(fn xin)國際鑄幣稅的格局。歐元的誕生無疑是對美元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支配地位產生沖擊,美國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惟我獨尊
15、的地位將有所削弱。許多人認為,美國打擊伊拉克“倒薩是借口,真正目的是控制中東石油,實際上還暗藏更大的陰謀:打跨歐元。因為歐元以及歐盟的成功(chnggng)整合不符合美國的戰(zhàn)略。21世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為了(wi le)實現(xiàn)這個目標,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我們認為,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是最根本(gnbn)的、最重要的戰(zhàn)略,也是一項長期的戰(zhàn)略,需要時刻根據國際、國內市場的變化,審時奪勢。我們應該清楚,美元在價值回歸,這種回歸的總趨勢是美元的貶值,期間的升降和震蕩并不影響這個總趨勢;人民幣也在價值回歸,回歸的總趨勢是人民幣的升值。人民幣和美元從兩個不同的方向都在向實際價值回歸,歐元對強勢的美
16、元起到了沖擊的作用,這在相當一段時期內對人民幣有利。控制人民幣升值的方法是科學的調控貨幣供給量,最好的方法是增發(fā)貨幣,增發(fā)的貨幣和收益可以用于彌補社會保障、減少銀行不良資產等。一方面實體經濟持續(xù)快速增長,一方面科學調控人民幣的價值回歸,并與其它金融手段相配合,金融對經濟的推動和貨幣自身創(chuàng)造的價值將會是極大的,有可能對GDP的拉動每年都超過1-2個百分點。強勢經濟造成強勢貨幣,強勢貨幣支持強勢經濟,強勢經濟可以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中國一旦強大,美國的許多的優(yōu)勢就會消失,未來的中國經濟是不可以用常規(guī)眼光來衡量。(三)開展經濟首要的問題是戰(zhàn)略,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新的戰(zhàn)略
17、,并依據新的戰(zhàn)略采用新的戰(zhàn)術。通過分析我們認為,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是中國經濟成為世界強國、超級大國的第一戰(zhàn)略,也是經濟全球化的第一戰(zhàn)略;汽車工業(yè)、公路交通、城市化是中國經濟三位一體的優(yōu)先開展戰(zhàn)略。這是本書重要的理論觀點。除上述觀點之外,筆者還提出(t ch)了必須采取一切措施,使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世界制造業(yè)基地;人民幣和中國制造是中國的國家品牌。實行州治、遷都將會對中國(zhn u)的未來開展(kizhn)起到巨大的推動(tu dng)作用。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振奮人心的號角。我們以為,這種復興不是對歷史的重復,而是前所未有的超越。中國要成為世界(shji)上最強大的國
18、家,中華民族將成為世界上最強盛的民族。中國未來的政治家要充滿信心,充滿激情,不但要在改革中積極務實強力推進,而且要在國際事務中表現(xiàn)出大氣磅礴的大國雄風,做世界的領袖。中國正在強大起來,需要在國際事務中不斷樹立強大和世界領袖的形象。幾代中國領導人都曾向世人宣告:中國永遠不稱霸。我們?yōu)槭裁床荒芊Q霸!如果你要主持正義,如果你要為世界文明做出奉獻,你就必須強大!我們一定要建設一個強大的中國(ST中國;strong中國)!我們一定要努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中國威脅與中國崩潰中國總有問題,但又總沒有“崩潰。中國的經濟問題,總讓中國人自己說不清,也讓外國人看不懂,更讓那些興災樂禍希望中國崩潰的人難受
19、。中國是開展中國家,又是轉軌國家,指望開展過程中沒有問題是不可能的。對中國的經濟評價永遠有各種說法,說中國經濟崩潰的人只看到中國經濟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沒有看到問題后面的增長潛力。希望中國經濟崩潰的人,不希望看到那么多的外資到中國來,看到那么多的外資到中國來他著急,他說你們別去,你到那里賺不了錢就被套住了。這并不奇怪,這么多年來,每隔幾年都有人嚷嚷一次 。很多人根本搞不清楚中國經濟開展中存在和不斷產生的問題,我們沒有必要去過多理會它,問題在于能否把我們的事情做好。中國是有很多問題,經濟中也有風險,我們比別人更了解自己,帶著問題增長,存在問題是動因,解決問題是動力,在增長中進行改革和調整,逐步解決問
20、題。我們應該把精力更多集中在怎么解決這些問題上。一、中國威脅(wixi)與中國崩潰-興奮(xngfn)還是恐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已經或者說正在(zhngzi)發(fā)生巨大的變化,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中國已經或者正在富起來,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中國又確實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又在某種程度上困惑著國人,甚至在不少(b sho)地方存在著危機,這也是事實。對于中國經濟狀況,曾一段時期,國際人士存在著兩種看法:第一(dy)是“中國威脅論,持這種看法的人“畏懼中國經濟的開展?jié)摿ΓJ為中國經濟最終會威脅到其他國家的經濟開展。高盛公司是這一觀點的代表,高盛公司曾經發(fā)表題為“中國與世界的五個神話的系列
21、研究報告:第一個神話是中國將接管全世界;第二個神話是中國“世界工廠,中國工業(yè)化將挖空制造業(yè),窒息全球經濟增長;第三個神話是認為人民幣幣值被嚴重低估,國際社會對人民幣低估的好處過分夸大。低工資、生產力高增長和人民幣低估造就中國競爭力;第四個神話是中國結構失衡,造成國內通貨緊縮蔓延其他國家;第五個神話是中國崛起威脅周邊國家生存,日本、東盟和亞洲各國為生存要與崛起中的中國經濟周旋。第二是“中國崩潰論,持這種觀點的人看重中國存在的貧富差距、失業(yè)、銀行不良債權以及環(huán)境惡化等問題。在一段時期,西方的一些經濟學家和新聞媒體不斷質疑中國經濟增長的數(shù)字,認為中國經濟虛假增長,水分不小有欺世之嫌。先是有“國際經濟
22、烏鴉之稱的克魯格曼教授稱,看中國經濟增長數(shù)據就像看一部科幻小說,中國經濟數(shù)據是一堆不可置信的符號體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索羅對中國經濟增長數(shù)字的質疑是:“誰能告訴我,如果體質健全的香港經濟增長率為零,那么中國7.3%的高經濟增長率如何能辦到?“誰又能解釋,中國如何在一年內將通貨膨脹率由10%降到零,并在此期間保持穩(wěn)定的經濟開展?,相比之下,羅斯基教授的質疑比擬系統(tǒng)和嚴密。他根據中國的能源消耗、航空旅行、產品品種積壓程度、失業(yè)水平和消費品價格的變化來判斷,認為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在1998年和1999年最多只增長了2%,并且很有可能收縮了2%。而2001年中國的實際經濟增長率只有官方數(shù)據的一半左
23、右。?亞洲華爾街日報?刊載?中國即將崩潰?一書作者的文章“亞洲的阿根廷?,指出中國的真正問題不在于數(shù)字被修改,而在于政府為保持經濟增長使用的財政刺激手段,用以“換取低質量增長。如今中央政府的投資占到投資總額的23以上,而目前這種支出的增長速度比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快3倍多。英國?中國經濟季刊?總編輯約斯圖威爾是集大成者,他在其著?中國夢?中預言,西方對中國的巨額投資最終將化為泡影。中國經濟陷入危機之日,便是西方“中國夢幻滅之時。西方經濟學家和媒體在搞唱衰中國經濟的大合唱,對此人們不禁會問,這是為什么?有的人說這是一個(y )國際陰謀,有意制造中國的混亂(hnlun),以防止大量的國際資本注入
24、中國。對于中國眾多(zhngdu)“神話,高盛公司本身也有人(yu rn)認為“神話與事實不符(bf)。他們認為,中國20年的平均增長率只相當于日本“櫻花奇跡和韓國“漢江奇跡時期的經濟增長率,并不是前所未有的成就。目前中國的制造業(yè)水平仍然無法與歷史上英國的“世界工廠和美國的“全球發(fā)動機相提并論,由于中國制造業(yè)所掌握的獨立知識產權的份額還微乎其微,因此中國制造業(yè)所獲得的收益只是微薄的加工費。此外中國的工業(yè)化進程與國內市場的對外開放是同時進行的,從貿易額來看,中國的貿易總額仍然低于日本35%,而且中國的貿易順差只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1%-2.5%??傊袊洕尼绕鸩粫{亞洲或其他國家,中國經濟
25、的開展與全球經濟的開展將是雙贏的。對于“中國(zhn u)崩潰論,不少人認為(rnwi),中國經濟確實(qush)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dnsh)這些問題并不是不可逾越的。比方(b fng)環(huán)境污染問題,雖然中國不是?京都議定書?的簽字國,作為開展中國家,沒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指標和義務,但是中國在聯(lián)合國主辦的可持續(xù)開展世界首腦會議上正式宣布將批準該條約。同樣對于銀行不良貸款問題,通過這幾年商業(yè)銀行,特別是國有獨資四大商業(yè)銀行的不懈努力,不良貸款比例已經出現(xiàn)下降趨勢,同時商業(yè)銀行將進一步增強對外的信息披露,維護儲戶的利益,按照新?巴塞爾協(xié)議?規(guī)定,增強自有資本,強化風險控制,建立全方位的風險
26、預警機制,可以說中國的商業(yè)銀行在與外資銀行的競爭中,正在逐步完善內部管理制度。中國“崩潰論和中國“威脅論是對中國經濟形勢的不同判斷和分析。有趣的是,2002年上半年以前,中國“崩潰論盛極一時,而下半年以來,中國“威脅論那么甚囂塵上。問題的實質就在于中國經濟的持續(xù)快速開展,最終會威脅其他國家的經濟開展。所以,有關中國經濟開展的影響的評論接踵而來。這其中既有夸大其詞,也有低調反響,既有經濟分析,也有政治指向。“中國威脅論和“中國崩潰論,是對中國經濟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對此有人感到興奮,也有人感到恐慌。因為這些觀點極有誘惑力,所以應該引起警覺。中國面臨開展中國家問題和轉軌經濟兩方面問題,交織在一起的
27、特殊性,既是中國的難題,也是中國之所以能相對平穩(wěn)地進行改革和保持增長的原因。因此,必須多視角多方位的思考和理性的評價。二、中國經濟為什么沒有崩潰?上-從企業(yè)破產看國家破產1、企業(yè)為什么虧而不破?在談企業(yè)問題之前,我們(w men)還是先來從高等數(shù)學中的微積分談起。比方(b fng)計算長方形的面積,這在初等數(shù)學中也是一個很容易(rngy)解決的問題,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如果用L和W分 別代表(dibio)長方形的兩條邊長,S代外表(wibio)積,那么S=LW。但是計算一個曲邊形的面積就比擬復雜,就要用到高等數(shù)學中的微積分。先把曲邊形分成一個個小的長方形(矩形),這樣就可以計算出每一個矩形
28、的面積,然后相加求和即為曲邊形的面積。如果用SJ表示第J(J=1 2N)個矩形的面積,那么S=LIMSJ(J=1 2N) N,曲邊形被分成的矩形越多,得出的面積就越精確。細分、求和、取極限是微積分的根本方法和科學思想。了解了微積分的根本思想和方法,然后再來看國家的經濟問題,對于整個宏觀經濟問題,雖然比擬復雜,但是我們可以按照微積分的思想和方法,從單個企業(yè)分析,這樣復雜的問題樣就會變的簡單些。整個企業(yè),又可以分為盈利和虧損兩種。首先分析企業(yè)的盈虧情形。一般地,當一個企業(yè)的銷項收人大于本錢及各種費用,企業(yè)盈利,那么企業(yè)就可以正常運轉。否那么就是企業(yè)虧損,但是虧損企業(yè)一般不會立即破產,在中國,負債經
29、營是任何經濟實體賴以生存的根本條件。所有企業(yè)的經營業(yè)績總和可以是虧損或盈利。再來看企業(yè)的虧損是如何彌補的。我們曾經作過分析,但凡赤字,無論其是顯性或是隱性的,都要設法進行彌補,否那么改革難以為繼。20年的改革進程,無論是改革的必要本錢還是“四位一體機制造成的赤字都是巨大的,在這種情況下,之所以沒有發(fā)生改革中斷,恰在于其內在的維持機制。中國經濟改革的進程,實際上是以分權讓利為原那么的政府主導型強制性制度變遷。分權讓利并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國有企業(yè)的產權制度,卻在企業(yè)經營控制權由國家方案部門向企業(yè)轉移的過程中,導致國有經濟投資規(guī)模的超常膨脹,使國家方案控制無措。在內生制度和外在環(huán)境的變遷下,國有企業(yè)作
30、為整體出現(xiàn)虧損,曾幾年逞逐年擴大趨勢。在中國的市場化進程中,市場機制的作用十分有限。企業(yè)的運作尚不能完全遵循市場規(guī)那么,尤其是國有企業(yè),其與政府、財政和國有銀行構成四位一體的內在運行機制,整體運做更類似于國民經濟的一個公共部門。因此在改革進程中,國有企業(yè)資不抵債,有其內在邏輯。而彌補虧損的任務自然就落在了財政頭上。但分權讓利式的改革,已使傳統(tǒng)國民收入流程由集財于國轉為分財于民,中央財政的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逐年減少,但財政支出并未按相同比例縮減,導致財政收支嚴重失衡,政府無力承當國企巨額虧損的補貼,于是這一負擔便自然地轉嫁到受國家嚴格管制的國有銀行。這樣,四位一體機制存活的制度根底未被打破,由
31、國企虧損導致的財政赤字便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中隱性化了。社會(shhu)轉型期改革本錢(bn qin)的補償(bchng),一般都采用增發(fā)貨幣的方式,但這往往以高通脹為代價使經濟波動很大。按照麥金農的市場化次序理論,金融增長必須建立在平衡的中央財政根底(gnd)之上,否那么(n me)將會被隨之而來的通脹所遏制。但中國改革進程中在財政下降的同時仍保持高金融增長與低通脹格局,因此被他稱為“中國之謎。改革初期經濟的低貨幣化狀態(tài)使制度變遷進程得以與經濟貨幣化過程同步推進,低貨幣化經濟具有巨大的吸釋貨幣供給的功能,不僅防止了“通貨膨脹陷阱的困擾,而且導致巨大的貨幣化收益。這種巨大的收益,無論對處于下降過程
32、中的中央財政,還是對陷入困境和效率低下的國有經濟,都是一種及時而有力的補貼,由此減輕了改革阻力,尤其是維持并增強了國家這個改革推動者的改革鼓勵績效。僅靠貨幣發(fā)行收益,對國家系統(tǒng)改革工程的本錢補貼顯然是不夠的,尤其是對國有部門潛在赤字的顯性化抑制,還要求助于中國特殊的國家信用壟斷機制。中國迄今沒有像東歐國家一樣發(fā)生持續(xù)通貨膨脹,在政府主導下的“漸進式改革進程中,高儲蓄率和壟斷信用作用于國有銀行的金融制度,內生了對國有部門潛在赤字的維持機制。主要表現(xiàn)為三個方面:(1)中國金融制度迄今仍以壟斷信用為國家銀行的典型特征,四大國有專業(yè)銀行壟斷了70%以上的國民儲蓄。(2)國家銀行通過低貸款利率而將80%
33、的資金投向國有企業(yè),以維持眾多低效國有企業(yè)的繼續(xù)運轉,使國企部門發(fā)生的行業(yè)性潛在赤字不致顯性化,但卻使?jié)撛诔嘧钟善髽I(yè)向國有銀行轉移;(3)中國資本市場發(fā)育緩慢,尤其是證券市場開展緩慢且十分幼稚,限制了國民投資渠道和選擇,從而導致國有銀行儲蓄存款的持續(xù)高速增長,使四大國有銀行可以用新增儲蓄存款暫時彌補已生的資產損失,不致使其顯性化。另外就業(yè)、穩(wěn)定、銀行債務懸空等因素(yn s)是國企虧而難破的環(huán)境因素。二、中國經濟(jngj)為什么沒有崩潰?中2、要在金融資產的增量(zn lin)上做好文章?lián)胄?yn xn)統(tǒng)計資料,2002年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額比上年(shngnin)減少951億元,不良貸款
34、率下降4.5個百分點。境內金融機構人民幣賬面盈利達385億元,比上年增加245億元。按照央行的監(jiān)管目標,國有商業(yè)銀行不良資產率每年要下降2至3個百分點,到2005年將不良資產率降到15%以下。工行2002年不良貸款余額下降377.81億元,不良資產率比年初下降4.26個百分點到25.52%,清收轉化的不良資產698.42億元,以現(xiàn)金方式收回357.62億元。農行雖然沒有公布不良貸款比率,據稱早已超額完成不良資產處置工作,不良資產率比2002年初下降4.7個百分點。早在2002年11月,中行就已經完成了全年的不良資產處置工作,全年中行國內行共計消化不良資產595.52億元,現(xiàn)金清收346.52億
35、元,還處置了價值46.59億元的抵債資產。截至2002年11月,建行不良貸款余額比年初減少227.9億元,不良貸款率比年初下降4.07個百分點到15.28%;按照“一逾兩呆口徑,不良貸款率全年下降2.94個百分點,全年處置不良資產654億元,回收資產335億元,回收現(xiàn)金290億元。雖然2002年各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成效顯著,但各銀行從事不良資產處置業(yè)務的人員也都成認,與資產管理公司相比,銀行處置不良資產的手段太少。首先,目前還不允許將資產打折,也不允許銀行向外資出售不良資產。而且,財政部對壞賬核銷的要求很嚴,出售不良資產也沒有免稅優(yōu)惠。不過,有業(yè)內人士表示,已經試點的減免利息政策將會有所擴大,資
36、產重組也可能獲得一些政策優(yōu)惠,比方減免利息、貸款延期等。在不良資產大幅削減的同時(tngsh),銀行不得不拿出大局部(jb)利潤,消化歷史形成的各類財務(ciw)損失,核銷不良貸款。在2002年443.37億元的撥備前利潤(lrn)中,工商銀行提取撥備并消化“包袱就用了381.23億元,占全部(qunb)營業(yè)利潤的86%。農業(yè)銀行也在112.61億元的實際利潤中,拿出83.7億元核銷壞賬、消化財務損失。建設銀行更是用了87.4%的利潤沖銷壞賬,消化歷史“包袱,344.3億元撥備前利潤用了301億元消化歷史“包袱。雖然中國銀行還沒有公布利潤,但比擬起來,其用于沖銷壞賬、消化歷史呆壞賬的利潤也應該
37、不在少數(shù)。2002年工商銀行有200億元利潤用于核銷不良貸款;建設銀行那么核銷了80億元不良貸款。現(xiàn)在國有商業(yè)銀行的不良資產超過兩萬億元,一般情況下,債權類不良資產的回收率在40%以內,抵債資產的回收率在50%到60%之間,由此推斷不良資產的損失至少在1萬億以上。央行官員曾屢次表示,銀行不良資產不會再有第二次剝離。此外,商業(yè)銀行通過資產證券化、上市融資等手段處置不良資產也還不大可能。業(yè)內人士認為,在今后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國有商業(yè)銀行的絕大局部利潤仍要用于核銷壞賬,解決歷史包袱。國際上討論中國的金融問題,一是指中國的銀行壞賬,另一個是政府債務,但往往將二者分割開來看。這當然是兩個不同的問題,但在
38、中國,這兩個問題要聯(lián)系起來分析。根據2002年中期公布的數(shù)字,中國國有銀行的壞賬與GDP比差不多在26-27%。如果加上從銀行轉到資產管理公司的壞賬總額大概占GDP的40%。可以說在銀行的壞賬方面,中國算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令人疑惑的是,為什么有這么高的壞賬比例,中國的銀行仍然在運作,老百姓不去擠兌反而還往銀行里存款。2002年底,中國銀行的居民存款已達8.7萬億元人民幣;并且,中國仍然保持經濟增長7-8%,沒有出現(xiàn)金融危機。實際上中國的金融問題,需要從一個更寬的角度來看。中國的銀行壞賬一定意義上屬于國債。一方面就性質(xngzh)而言,國有銀行有“國家信譽的支持,國家不破產(p chn)
39、它便不破產。在前面的分析中,我們已經(y jing)分析了,壞債的很大一局部(jb)是國有銀行給國有企業(yè)的債務,在很大程度上相當于為了維持國有企業(yè)的運轉,國家給國有企業(yè)的補貼,不是通過(tnggu)財政,而是通過國家銀行的貸款。在這個意義上,按照經濟理論的分析,這屬于“準國債。剝離到資產經營公司的那些更屬于“準國債。國家不買單誰能來買這個單呢!另一方面,單就名義上的政府債務而言,中國的政府債務可以說是屬于世界上最低的之一。實施了四年積極的財政政策每年發(fā)行1500億特殊國債,到現(xiàn)在為止,中國的政府國債占GDP的比重不過16%左右。這在世界上幾乎是最低的,在開展中國家更是如此。中國銀行債務高、政府
40、債務低是歷史造成的。從8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實行撥改貸政策,政府不再給國有企業(yè)撥款,初始投資和補貼等都由銀行貸款。另一方面,長期以來,中國的財政沒有發(fā)揮過通過財政政策調節(jié)經濟的功能,即很少發(fā)債。所以中國的國債占GDP的比率是較低的。如果將銀行壞賬和國債加到一起來分析,相對來講,中國的國家債務比重并不太高,即使加上外債也是如此。通過亞洲金融危機可以看到,外債過高(韓國短期外債占GDP的比率當初將近40%、泰國近30%)是導致一國金融危機的主要緣由。中國的外債占中國GDP的比重是15%,其中還多是政府間長期債務,短期商業(yè)外債只占到GDP的1%(而當時東南亞各國的外債多是短期商業(yè)外債)。銀行壞賬(h
41、ui zhn)、政府債務以及外債,都屬于國家債務,最終需要全社會來歸還(guhun)。三者累計(li j)起來,占中國GDP的60-70%。如果不算(b sun)長期外債,那么(n me)只有57-58%。這樣的比例,應該說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圍內。正因為這個原因,中國雖然有很高的銀行壞賬,但是卻沒有那么大的金融風險,仍在可控制范圍之內。如果說中國有金融危機的話,也不是類似亞洲金融危機那樣的外部風險,而在于內部,即銀行壞賬太多導致的信貸萎縮,這其實已經發(fā)生。這也是中國從1996年起出現(xiàn)通貨緊縮的重要原因。至于外在金融風險(對外支付危機)方面,從經濟學角度來看,中國甚至是過度保險的。中國出口順差每年
42、超過200億美元,經常帳戶保持盈余,資本帳戶上外國直接投資不斷增長,并且外匯儲藏不斷增加,已經到達2864億美元。從經濟學角度上講,一個開展中國家是缺資金的國家,擁有如此數(shù)量的外匯儲藏并不合理(很大程度是在支持美國的經濟建設),更多的是起到金融保險的作用。分析以上這些因素,并不是說中國的金融體制沒有問題。短期內不會發(fā)生金融風險,并不等于說按照目前的體制運轉,各種問題不解決,今后中國就不會發(fā)生金融危機。事實上,中國的金融體系中存在不少問題,有銀行體制的問題,有資本市場的問題,還有銀行體制與資本市場相通之后產生的金融風險。在所有這些方面,我們都要加緊改革,才能真正防止金融危機出現(xiàn)的可能。中國幾乎所
43、有的競爭性領域都已向民營經濟開放了,而銀行領域仍然由政府嚴格控制,銀行體制改革滯后。另一方面,國有企業(yè)沒有徹底改革,但是國有企業(yè)仍然是貸款大戶,結果導致中國創(chuàng)造產值和就業(yè)的部門無法獲得金融資源,而不創(chuàng)造產值的部門又占有過多的金融資源?,F(xiàn)在(xinzi),中國非國有企業(yè)(qy)創(chuàng)造全國將近70%的GDP,卻只能(zh nn)獲得大概不到30%的貸款。而國有企業(yè)(u yu q y)目前創(chuàng)造全國30%的產值(chnzh),卻獲得70%的金融資源。兩者之間存在的差額是什么?粗略地說正是那40%的壞賬。這種不合理的資源分配體制,導致金融資源分配出現(xiàn)扭曲和無效率。此外,資本市場從一開始就是為國有控股企業(yè)融
44、資,而很少為民營企業(yè)提供融資渠道。面對這么多的問題,中國金融改革的出路在哪?如果一方面能嚴格控制國有銀行壞賬的增長,一方面繼續(xù)保持經濟增長,并為金融資產尋找新的增長點,加快銀行體制的改革,要消滅當前的壞賬其實并不是很困難。如果我們能夠使銀行壞賬不再增長,也就是絕對額保持目前的水平不變,而GDP每年增長8%,七年后壞賬占GDP比重就會下降一半,十年下降70%。這也提醒我們,不要在不良資產的存量上做文章,比方債轉股,而應該在金融資產的增量上做好文章,在流量上解決問題,這才是金融改革的出路所在。二、中國經濟為什么沒有崩潰?下3、開展中國家國家破產暗流涌動由于全球經濟低迷不振,開展中國家的債務問題日趨
45、嚴重,因不能按時歸還債務的國家正在不斷增加。全球著名的信用評級公司標準普爾2002年9月25日發(fā)表的報告指出,頭三個季度,全球主權債務不履行率呈上升勢頭,來年仍難以好轉,這份對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債務所作的研究說明,全球共有6個國家在頭三個季度里不能按時歸還到期的債務,處于“破 產狀態(tài),從而使全球無力歸還債務的國家總數(shù)到達了28個。新增加的6個國家是阿根廷、加蓬、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摩爾多瓦和瑙魯,總共欠債達1330億美元,幾乎要比2001年同期的740億美元翻了一番。雖然這個數(shù)額相對于1990年的最頂峰3350億美元,仍屬較低,但值得注意的是,“破產國可能會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增加。在這項評
46、定(pngdng)中,中國的外匯債務(zhiw)償付力目前仍處于3B級,是8個等級(dngj)中的第四級,這說明(shumng)標準普爾認為,中國在近期內不會出現(xiàn)償付債務(zhiw)的能力問題。標準普爾的報告分析說,造成全球債務不履行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有四個。一是新的海灣戰(zhàn)爭陰霾將沉重打擊正在復蘇的全球經濟,造成更多的國家無力償付債務。戰(zhàn)爭將會使已經減慢了流動速度的國際私人資本繼續(xù)抽逃。二是一些開展中國家正面臨政治和經濟的沉重壓力,社會危機四伏。報告說,厄瓜多爾、尼日利亞已經瀕臨“破產邊緣。三是國際社會為減除債務和債務重組所作的努力如杯水車薪,根本無力改變整體惡化的局勢。四是阿根廷的負債額創(chuàng)歷史
47、最高紀錄,達950億美元。而新政府正著力保持國內穩(wěn)定,根本還顧不上商討如何歸還債務的問題。阿根廷的局勢如果再度動亂,就可能把其他脆弱的拉美國家拉下泥潭。當天公布的另一家權威的評級機構FitchRatings的報告那么認為,全球經濟增長率2002年可能只能到達1.5%,事實也根本如此。對許多開展中國家來說,這是十分艱難的一年。拉丁美洲國家的債務問題仍然十分嚴重。但從全球來看,東歐和亞洲地區(qū)的經濟正顯露出復蘇的跡象,歸還債務的能力已經有了明顯好轉。另外新華社東京2002年9月28日日本財務省日前發(fā)表的“國家資產負債表說明,2000財政年度(2000年4月至2001年3月)日本政府的債務總額已經到達
48、了920.6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22日元),比上年度末增加了23.57萬億日元,整個國家已經資不抵債,假設是企業(yè),實際上已經破產。2001年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提出要建立一種“破產保護的國際金融機制,讓那些負債累累的國家得以申請“破產保護,而債權國通過對債務國的債務重組,使債務國能盡快走出危機,盡快開始歸還債務。有關專家指出,這個方案一大難點是,許多國家將面臨主權讓渡的挑戰(zhàn)。方案將要求債權國修改本國法律,這會涉及債務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對許多開展中國家來說,很可能會演變?yōu)橐粋€政治問題。4、積累矛盾(modn)而不能科學化解才會走向崩潰在中國大概最容易(rngy)找到的就是問題?!爸袊磳⒈罎?/p>
49、論的論據就是中國經濟中存在(cnzi)著許多問題,而且有的還是嚴重問題。確實(qush),中國經濟中是有很多問題??梢?ky)說是問題成堆,而且還比擬復雜。首先,中國是一個開展中國家,像東南亞和拉美等落后國家一樣,面臨一系列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問題,如“三農問題、貧困問題、失業(yè)問題、收入差距問題、法制不健全問題、市場不健全問題以及腐敗問題。中國還有另一類問題,即轉軌經濟問題。這類問題與其它從方案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國家相似,有國有企業(yè)、國有銀行、方案控制、政府審批、政府體制和法律結構等問題。所以說,中國的特點就是問題特別多,既是開展中國家又是轉型國家,開展中國家的問題與轉軌經濟的問題交織在一起,互
50、相制約,錯綜復雜。加上中國有13億人口,地域寬廣,所以在中國許多問題很容易就成為世界之最-壞賬世界最多,失業(yè)、等待就業(yè)人口世界最多,國企下崗世界之最,收入差距問題也可能開展到世界之最。認識到問題的難度,就可以明白中國的問題不是短期所能解決,需要很長時間來解決。中國已經進行了20多年的改革,如果能再用幾十年解決這些問題,比起美國和歐洲用三四百年時間建立起一個市場經濟,仍然算得上一個偉大的成就。有了長期的觀念,就可以比擬冷靜地看待這些問題,而且進行冷靜的分析:中國的機遇在什么地方?為什么中國可以實現(xiàn)比擬平穩(wěn)的改革和增長?對于中國來說,找到問題不難,難的倒是:中國有這么多的嚴重問題,為什么中國經濟沒
51、有崩潰,反而在持續(xù)高增長?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的出路是什么?外國人研究中國問題,中國的經濟學者既要研究題,又要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俄羅斯和東歐等轉軌國家(guji),在改革之初已經是經濟高度工業(yè)化、高度國有化的經濟,90%以上的人口(rnku)都是國有企業(yè)職工,100%的人都享受(xingshu)社會福利。中國與他們不同。改革之初,中國有80%的農業(yè)人口(rnku),因此根本(gnbn)還是農業(yè)社會。當時中國人均GDP只有100美元左右,享受社會福利的人在中國超不過20%。按這個標準計算,中國從來就沒有超過80%的社會主義,農村人口也從來沒有享受到真正意義上的社會福利。而由于中國還不是一個高度
52、工業(yè)化、高度國有化的經濟,改起來也就相對容易,比擬容易實現(xiàn)收入的增長和經濟的增長,實現(xiàn)在開展過程中的體制改革。加上政府政策的作用,不斷地推進改革,中國就能夠實現(xiàn)“帶著問題增長,在增長中解決問題。問題總是有的,矛盾的產生和科學化解是開展的動力,積累矛盾而不能科學的化解才會走向崩潰。三、中國會走日本的老路嗎?上盡管“中日之間還有至少40年的差距,但是“日本與中國正面臨著極為相似的結構性問題。日本著名經濟學家大前研一先生的這一論斷,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同,而在中日經濟問題之間有著最多相似性的,大概要算共同面臨的銀行業(yè)重振問題。同樣被巨額的呆壞賬困擾著的中日銀行業(yè)的背后,是同樣難以化解的結構性矛盾和
53、政府對應行業(yè)的保護。日本剛性的結構矛盾,不僅難倒了上個世紀90年代初以來的六位首相,使日本過去的 十年成為了“失去的十年,同樣決心改革的現(xiàn)任首相也對之一籌莫展。從2002年4月份開始的“存款大逃亡是日本銀行界面臨的挑戰(zhàn)。無論是企事業(yè)單位存款,還是居民個人存款,都由定期的逃向活期、存在中小銀行或地方銀行的逃向大型金融集團、存入日資銀行的逃向外資銀行。據日本中央銀行的統(tǒng)計,截至2002年5月底,日本1000萬日元以上的定期存款余額為93萬億日元,比上年同期減少了42萬億日元,相當于一家大型銀行的全部存款余額。導致存款大逃亡的導火索是日本政府推行的“存款限額(xin )保護政策。所謂“存款限額(xi
54、n )保護政策是指政府(zhngf)只對儲戶在金融機構的存款進行一定額度的保護,超過局部(jb)不承當(chngdng)賠付責任。金融機構破產時,政府的存款保險機構只賠付1000萬日元以內的本息。如果儲戶在同一金融機構內有多個賬戶將合并計算。也就是說,如果金融機構破產儲戶可能失去限額以外的所有存款。“存款限額保護政策分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是從2002年4月開始,針對定期存款實施,而活期存款那么按原政策實行全額保護。第二階段,從2003年4月開始,將解除對包括活期存款在內的所有存款的全額保護。由于活期存款至少在初期有平安保證,所以儲戶紛紛將定期存款改為活期存款。為了保護存款的平安,東京都政府也
55、被迫在2002年3月底之前,將1.2萬億日元的財政收入中的大局部,從定期存款改為活期存款。儲戶為了保護自己存款的平安,只能選擇財務體制健全、盈利能力強、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不會產生破產風險的大型金融集團。而且,由于國際信貸評級機構不斷降低這些大金融集團的信用評級,他們擔憂,盡管日本的幾大金融集團是世界上屈指可數(shù)的大型金融機構,但也同樣有破產風險。他們只好將資金轉向他們認為最平安的外資銀行,這導致日本國內信譽好的外資銀行的存款急劇增長。據日本中央銀行提供的數(shù)據,截至2002年5月底,外資銀行的存款余額同比猛增60%,而日本大型金融集團的存款余額同比卻只增長了6%至12%。存款大逃亡使日本政府面臨雙重
56、考驗。要么繼續(xù)對存款實施全額保護,延續(xù)“量的緩和政策,放任金融機構呆壞賬緩慢惡化;要么解除保護,加劇他們的破產危機。如果這一現(xiàn)象得不到遏制,那么,日本會因遭擠兌而破產的中小金融機構將遠遠突破2001年的50家。1、改革走進的怪圈沒有人否認(furn),日本銀行業(yè)根本出路將來自自由競爭而不是政府保護。但是,擁有巨額不良貸款的日本銀行業(yè),如果沒有政府保護靠什么去競爭?日本銀行業(yè)的不良貸款可能高達100萬億日元,不良率高達15%。日本民間估計的數(shù)據(shj)竟然遠高于日本官方公布的數(shù)據。高盛公司認為,日本銀行業(yè)的壞賬已經到達(dod)237萬億日元的水平,約占日本(r bn)年度國內生產總值(GDP
57、)的一半(ybn)。據日本金融廳2002年8月2日發(fā)表的統(tǒng)計數(shù)據,截至2002年3月底,日本全國金融機構的不良債權高達52.442萬億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9.457萬億日元。日本銀行業(yè)每年都要游說政府幫助解決不良貸款的問題,全世界的研究機構都在為日本解決不良貸款出謀劃策,但是,90年代以來,日本的不良率就沒有下降過。在經濟停滯的情況下,短期內的任何改革都勢必影響經濟景氣。這確實令幾乎所有的首相有投鼠忌器之惑。然而真正的阻撓來自于財閥和利益相關的政客。在“政治家不在的時代,不良貸款高居的問題一拖就是十年。日本的關鍵還在于既得利益集團阻撓改革,而又沒有誕生真正的政治家推動改革。繼橋本政府的六項改
58、革之后,經過亞洲金融危機之后的小淵政府提出要進行“金融大爆炸,似乎要大干一場,要重點加強金融競爭和自由化。其中一個重要政策就是政府解除對1000萬日元以上的存款全額保護。然而,面對地方財閥和政客的重重阻撓,小淵政府包括“存款限額保護在內的大多數(shù)政策,并沒有實施。以號召大刀闊斧實施改革而知名的小泉政府盡管面臨同樣的阻力,但是,更嚴峻的形勢迫使他不得不重新祭起“存款限額保護這一小淵政府的舊招。然而,當發(fā)生必然性的存款逃亡,同時影響到經濟景氣的時候,小泉也不得不慎重行事了。日本經濟改革就這樣陷于了一個怪圈:經濟不景氣使任何改革都難產,不改革經濟將更加不景氣。2、艱難之路還很漫長日本(r bn)金融界
59、也在試圖尋找出路。在日本外鄉(xiāng)(wixing)“存款(cn kun)限額保護政策推出的同時,隨著醞釀(ynning)了兩年的金融機構大合并的完成,持續(xù)了十年的機構撤退在中國到達(dod)了頂峰。2002年,日資銀行上海分行由巔峰時期的12家銳減至4家,有的那么由分行降格為代表處。顯然,這與歐美銀行、臺資銀行大舉搶灘登陸的舉動顯得格格不入。社科院日本所經濟室專家說,這是一個持續(xù)了近十年的機構撤并運動的延續(xù)。但是,到本世紀初,出現(xiàn)的新情況是,政府保護不能再當成遮陽傘了,迫于破產的壓力,金融集團開始跨家族重組,由家族財閥主導的金融體系,轉為由幾大跨家族的財閥控制的金融體系。三、中國會走日本的老路嗎?下
60、繼2000年上半年,日本的金融界大刮重組之風以后,2002年以來,金融大重組再次掀起一個高潮。一是沒有進入大的金融集團的銀行開始重新尋找合并伙伴。大和銀行和朝日銀行已決定進行經營統(tǒng)合,2003年秋天以前正式合并。屬于三井家族的櫻花銀行與住友家族的住友銀行合并成立了三井住友銀行,東京、三菱銀行也進行了合并;二是幾大金融集團的內部重組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由日本興業(yè)銀行、富士銀行、第一勸業(yè)銀行合并而成的瑞穗集團在2000年4月統(tǒng)合為一個金融控股公司后,原來的三家大銀行仍以獨立法人身份開展業(yè)務,2 002年4月1日,按效勞對象和業(yè)務性質重新組織的兩家銀行正式成立,由三和、東海、東洋信托等三家銀行合并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兼職員工聘用合同參考
- 2025年信息技術合作共贏合同
- 住房公積金提取服務合同
- 2025年人造草皮供應合同模板
- 2025年醫(yī)生勞動合同格式
- 新風系統(tǒng)銷售及安裝服務合同模板
- 2025年事業(yè)單位服務合同標準模板
- 度員工食堂委托管理合同
- 兼職租賃合同樣本解析
- 2025年公路路面施工勞務分包合同樣本
- 香港(2024年-2025年小學二年級語文)人教版摸底考試試卷(含答案)
- 民法典物權編詳細解讀課件
- 《推力和拉力》課件
- 西師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表格式全冊教案
- 娛樂場所安全承諾聲明
- 2025屆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數(shù)學高一下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鎮(zhèn)江市高等專科學校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完美版
- 2024年云上貴州大數(shù)據(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珠海市高級技工學校校企合作管理辦法修訂
- MOOC 量子信息原理與應用-南京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醫(yī)保基金監(jiān)管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