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文化 教學大綱_第1頁
中日韓文化 教學大綱_第2頁
中日韓文化 教學大綱_第3頁
中日韓文化 教學大綱_第4頁
中日韓文化 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7中日韓文化課程簡介課程編號1240702840課程名稱中日韓文化課程性質選修學 時32學 分2學時分配授課:32 實驗: 上機: 實踐: 實踐(周):考核方式開卷考試,平時成績占30% ,期末成績占70% 。開課學院理學院(基礎課部)更新時間適用專業(yè)全校各專業(yè)先修課程無課程內(nèi)容:中日韓文化是面向全院學生的一門選修課。本課程是根據(jù)1998年教育部提出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nèi)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文件精神,適應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國際形勢,加強地區(qū)交流與合作,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拓展學生視野,引發(fā)理性思考而設置。本課程將中國文化、日本文化、韓國文化加以縱向和橫向比較,介紹三國文化

2、的類型特征、基本精神、價值體系、國民性格,把握三國文化的異同,立足現(xiàn)在,回顧歷史,展望未來,培養(yǎng)理性思考。Brief Introduction Code1240702840TitleCulture comparison of China, Japanese and South-koreaCourse natureElectiveSemester Hours32Credits2Semester Hour StructureLecture:32 Experiment: Computer Lab: Practice:Practice (Week):AssessmentClosed book exam

3、ination, usually results accounted for 30%, the final grade accounted for 70%.Offered byCollege of ScienceDate2012-9forAll ProfessionalsPrerequisiteNoneCourse Description: Culture comparison of China, Japanese and South-korea is a elective subject which faces to every students. It is designed to sui

4、t to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of integration of the whole world, which according to the docu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teaching content and curriculum reform plan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1998, to strengthen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ountries, to promote their abil

5、ity, and to help them consider reasonably.This course pay attention to comparison of Chinese culture, Japanese culture and South-korea culture, introduces their character, types, basic spirit, value system, personality. According to the subject, the students will grasp the difference and similar of

6、the three kinds culture, review history, cherish today, and outlook future, devote themselves to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中日韓文化課程教學大綱(12/40702840)課程編號1240702840課程名稱中日韓文化課程性質選修學 時32學 分2學時分配授課: 32 實驗: 上機: 實踐: 實踐(周):考核方式開卷考試,平時成績占30% ,期末成績占70% 。開課學院理學院(基礎課部)更新時間2012年9月適用專業(yè)全校各專業(yè)先修課程無一、教學內(nèi)容第一章 緒論1.

7、1文化釋義1.2劃分文化圈的標準1.3文化層面不同學說1.4東亞三國文化比較的現(xiàn)實意義和比較文化學意義1.5研習本課程的方法教學重點:重點掌握文化的廣義和狹義區(qū)別,明確文化層面學說建立的依據(jù)。確立理性、客觀的分析問題的角度,掌握正確的研習方法教學難點:確立理性、客觀的分析問題的角度,掌握正確的研習方法第二章 漢字文化圈人類偉大的文化地理單元2.1古代亞洲三大文化圈的劃分2.2中、日、韓三國物質文化交流2.3中、日、韓三國精神文化交流2.4中、日、韓三國制度文化交流2.5三國地理特征與文化交流的走向教學重點:了解三國交往的歷史,把握古代文化交流的走向和韓國在三國交流中的驛站作用,三國文化的共有的

8、特點,理解現(xiàn)代文化交流走向和古代文化交流走向不同的原因教學難點:現(xiàn)代文化交流走向和古代文化交流走向不同的原因第三章 三國近代對外意識與影響現(xiàn)當代三國關系的幾個問題3.1 19世紀初三國對外意識比較3.2 19世紀40-50年代對外意識比較3.3.19世紀60-80年代對外意識比較19世紀90年代對外意識比較3.5從9、18事變到太平洋戰(zhàn)爭,從朝鮮戰(zhàn)爭到冷戰(zhàn)結束的大事件分析3.6影響現(xiàn)當代三國關系的幾個重要問題教學重點:分析比較4個階段對外意識的區(qū)別,影響現(xiàn)當代三國關系的幾個問題,把握影響三國關系的深層原因。教學難點:三國發(fā)展的內(nèi)在和外在原因,影響三國關系的問題第四章 中國文化4.1中國文化的倫

9、理類型4.2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功能4.3中國文化的特點4.4中華傳統(tǒng)十大美德4.5三次國民性思考熱潮代表人物、觀點4.6外國人看中國國民性的代表觀點教學重點:掌握中國文化基本精神和功能,傳統(tǒng)十大美德的傳承意義,正確區(qū)分國民性思考中的正反因素教學難點: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功能,理性看待國民性第五章 日本文化5.1日本概況5.2關于日本文化的六種學說5.3“恥感文化說”的主要內(nèi)容5.4“縱式社會說”的主要內(nèi)容5.5“縮小文化說”的主要內(nèi)容5.6關于日本人國民性的代表觀點5.7日本文化的代表教學重點:“恥感文化說”、“縱式社會說”、“縮小文化說”的主要內(nèi)容以及對研究日本文化的意義,理性客觀看待日本

10、國民性問題教學難點 “恥感文化說”、“縱式社會說”、“縮小文化說”對研究日本文化的意義第六章 韓國文化6.1韓國概況6.2韓國文化的基本特征6.3韓國文化的主要特點6.4關于韓國人國民性的代表觀點6.5儒家文化在韓國文化中的地位和影響6.6韓國文化的代表教學重點 掌握韓國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特點,儒家文化在韓國文化中的地位和影響,客觀看待韓國國民性問題教學難點 韓國文化的混合性和儒家文化的地位和影響二、教學要求第一章 緒論1.區(qū)分文化的廣義說和狹義說2.掌握文化層面的各種學說3.把握東亞三國文化比較的現(xiàn)實意義和比較文化學意義4.明確本課程學習研究的方法第二章 漢字文化圈人類偉大的文化地理單元1

11、.識記古代亞洲的三大文化圈2.掌握漢字文化圈形成的歷史和地理條件3.了解三國物質、精神、制度三個層面的交流4.把握歷史交流中的幾個現(xiàn)象5.地理環(huán)境對民族性形成分析第三章 三國近代對外意識與影響現(xiàn)當代三國關系的幾個問題1.了解近代不同時期三國對外意識的變化2.把握影響變化的內(nèi)、外因素3.梳理三國近代到太平洋戰(zhàn)爭,朝鮮戰(zhàn)爭到冷戰(zhàn)結束的大事件4.掌握影響現(xiàn)當代三國關系的幾個問題第四章 中國文化了解中國文化的倫理類型和基本精神掌握中國文化基本精神的的功能掌握中華傳統(tǒng)十大美德了解外國人看中國國民性的代表性觀點第五章 日本文化1.了解關于日本文化的六種學說2.掌握日本文化“恥感說”的主要內(nèi)容3.掌握日本社會“縱式結構”學說的主要內(nèi)容4.掌握日本文化“縮小文化說”的基本內(nèi)容5.把握日本文化的代表第六章 韓國文化1.了解韓國文化混合類型的基本特征2.掌握韓國文化的主要特點3.掌握儒家文化在韓國文化中的地位和影響4.把握韓國文化的代表三、章節(jié)學時分配章次總課時課堂講授實驗上機實踐備 注133233333466599688總計3232四、教材與主要參考資料1張岱年 中國文化概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52魯思本尼迪克特(美) 菊與刀 商務印書館 20033三國編委會 東亞三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