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欣賞課件_第1頁
民歌欣賞課件_第2頁
民歌欣賞課件_第3頁
民歌欣賞課件_第4頁
民歌欣賞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民歌民歌是人民群眾在生活實踐中經(jīng)過 廣泛的口頭傳唱,而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 來的歌曲藝術。 1.口頭性 2.集體性 3.流傳變異性 4.短小精練 5.鮮明的風格特點最早的一部民歌詞集詩經(jīng),它匯集了從西周到春秋中葉(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6世紀)五百年間北方黃河流域的十五個諸侯國的民歌。 公元四世紀一部在長江流域的民歌集楚辭漢樂府收藏了漢魏六朝時期(公元前206年公元420年)淮河流域、長江中下游各地的民歌。中國民歌的分布1 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區(qū)2.西部受伊斯蘭文化影響的新疆民歌區(qū)3.西部受佛教文化影響的藏族民歌區(qū)4.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區(qū)5.東北受薩滿教影響的狩獵文化民歌區(qū)6.西北高原多民族

2、半農(nóng)半牧文化民歌區(qū)7.中原及東部沿海有著古老傳統(tǒng)文化的漢族民歌區(qū) 江蘇 在那遙遠的地方 陜北 拔根蘆柴花 青海 趕牲靈 四川 蒼天般的阿拉善 內(nèi)蒙古 川江船工號子 湖南 五哥放羊 山西 龍船調(diào)在那遙遠的地方 王洛賓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人們走過了她的帳篷 ,都要回頭留戀的張望 。她那粉紅的笑臉好像紅太陽 ,她那活潑動人的眼睛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 我愿拋棄了財產(chǎn)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著那粉紅的笑臉 ,和那美麗金邊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 我愿她拿著細細的皮鞭 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 。 走頭頭的那個騾子呦,三盞盞的那個燈, 啊呀帶上了那個鈴兒呦噢,哇哇得的那個聲。 白脖子的那個

3、哈叭呦,朝南得的那個喲, 啊呀趕牲靈的那個人兒呦噢,過呀來了。 你若是我的哥哥呦,你招一招的那個手, 啊呀你不是我那哥哥呦噢,走你的那個路。 民歌的分類按體裁形式可分:1、號子2、山歌3、小調(diào)號子號子的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一領眾和等形式。船工號子拔根蘆柴花 (江蘇民歌) 這是一首流行于江蘇農(nóng)村的秧號子。 所謂秧號子就是農(nóng)民在秧田勞動的時候所唱的一種民歌。素有“不打號子不起盡,打起號子真精神”之說,因此這一演唱形式在當?shù)厥来鄠?。山歌山歌的演唱形式有個人獨唱、 二人對唱、領唱與和腔等多種。山歌的唱法可以分為高腔和平腔。 高腔山歌主要用假聲唱,音響亮 而尖銳.平腔山歌以真聲為主, 音域也較高亢嘹

4、亮山歌趕牲靈(陜北民歌) 是陜北一首傳統(tǒng)信天游,”信天游”是陜北人民對山歌的稱呼. 走頭頭的那個騾子呦,三盞盞的那個燈, 啊呀帶上了那個鈴兒呦噢、哇哇得的那個聲。白脖子的那個哈叭呦,朝南得的那個咬, 啊呀趕牲靈的那個人兒呦噢、過呀來了。 你若是我的哥哥呦、你招一招的那個手, 啊呀你不是我那哥哥呦噢,走你的那個路 山歌下四川(甘肅民歌)這是一首大西北淳樸山歌,主要描寫山區(qū)的農(nóng)民為了生計,背井離鄉(xiāng)下四川.“一溜山兩溜山三溜溜山,腳戶哥下了四川.” 槐花幾時開(四川宜賓民歌)高高山上一樹槐,手把欄桿望郎來娘問女兒呀“你望啥子”“我望槐花幾時開”山歌小河淌水 (云南民歌) 這是一首流行于云南的漢族山歌

5、, 它以自由舒展的節(jié)奏和清新優(yōu)美 的旋律,描繪了充滿詩情畫意的 自然景色。 把對阿妹對阿哥的一片深情傾注 在歌聲之中。 小調(diào)小調(diào)一般指流行于城鎮(zhèn)集市的民間小 曲和各種日常歌唱的小型民歌。 小調(diào)不僅在城鎮(zhèn)演唱, 在農(nóng)村也廣泛 傳唱.小調(diào)是民歌中最容易流傳的一種 體裁,它不象山歌、號子那樣只限于在 一定地區(qū)或特定場合中流傳.小調(diào)的分 布相當廣泛,幾乎遍布全國大多數(shù)漢族 地區(qū).小調(diào)編花籃(河南民歌) 這是一首流行于河南的民歌,內(nèi)容描寫 一群農(nóng)村姑娘巧手編花籃,上山采牡丹 花時的愉快的心情。龍船調(diào)(湖北民歌) 這是一首流行于湖北利川的民歌,以阿 哥擺渡送阿妹過河去拜年、探親為內(nèi)容, 充滿著熾熱的情意。小調(diào)沂蒙山小調(diào)(山東民歌) 原為十二月調(diào),流傳于山東北 部和河北等地,這是一首優(yōu)美動聽 的頌歌,深受群眾喜愛。 搖籃曲(東北民歌) 這首歌曲表達了媽媽深厚的母愛, 遐想孩子長大成才。它的旋律抒 情優(yōu)美,婉轉溫柔。 小調(diào)一根竹竿容易彎(湖南民歌) 這是流行于湖南的一首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