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時作業(yè)2 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對應學生用書第144頁 一、選擇題1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組織時,正確的選項是(C)A用10倍物鏡觀察組織時,鏡頭與玻片的距離比用40倍物鏡觀察時近B若載玻片上有d字母,則視野中呈現(xiàn)b字母C若想要將位于視野右方的物像移動到視野中央,應將玻片標本向右移動D顯微鏡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視野中有一列的組織細胞,數(shù)量為64個,若物鏡轉換為40后,則在視野中可觀察到的一列組織細胞數(shù)為4個解析:顯微鏡物鏡放大倍數(shù)越大,物鏡離玻片的距離越近,因此用10倍物鏡觀察組織時,鏡頭與玻片的距離比用40倍物鏡觀察時遠,A錯誤;由于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與實物之間是倒立關系,因此載玻片上有
2、d字母,則視野中呈現(xiàn)p字母,B錯誤;視野內(nèi)的物像是倒像,視野右方的物像實際應該是位于左方,將左方的實物移到視野中央,應該將玻片向右方移動,C正確;顯微鏡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視野中有一列的組織細胞,數(shù)量為64個,若物鏡轉換為40后,則在視野中可觀察到的組織細胞數(shù)為64416(個),即在視野中可觀察到的一列組織細胞數(shù)為16個,D錯誤。故選C。2下列有關光學顯微鏡的敘述,不正確的是(B)A放大倍數(shù)越大,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越少B用10倍物鏡觀察水綿玻片時,玻片與物鏡的距離為0.5 cm,若改用30倍物鏡觀察時,則玻片與物鏡的距離應調(diào)整為1.5 cm左右C當用低倍鏡看清楚物像后,轉換成高倍鏡時卻
3、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觀察的物體未處于視野正中央D若視野中有一異物,移動裝片和轉動物鏡后異物不動,則異物應位于目鏡上解析: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越大,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越少,細胞越大,A正確;放大倍數(shù)越大,玻片與物鏡的距離越小,B錯誤;當用低倍鏡看清楚物像后,轉換成高倍鏡后卻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觀察的物體未處于視野正中央,C正確;若視野中有一異物,移動裝片和轉動物鏡后異物不動,則異物不在裝片和物鏡上,故應位于目鏡上,D正確。故選B。3下列關于高倍物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C)A因為蘚類葉片大,在高倍鏡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鏡觀察B換上高倍物鏡后,必須先用粗準焦螺旋調(diào)焦,再用細準焦
4、螺旋調(diào)至物像最清晰C為了使高倍鏡下的視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鏡D要觀察圖1所示微生物,應把載玻片向圖2中甲方向移動解析:顯微鏡的使用,都應是先在低倍鏡下觀察,再使用高倍鏡進行觀察,A錯誤;換上高倍物鏡后,不能再用粗準焦螺旋調(diào)焦,B錯誤;高倍鏡下的視野一般比較暗,為了使高倍鏡下的視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鏡調(diào)亮視野,C正確;顯微鏡成像為倒立的虛像,題圖1的微生物在向左下方移動,實際上應是向右上方移動,要觀察題圖1所示微生物,應把載玻片向題圖2中丙方向移動,即向左下方移動,D錯誤。故選C。4用顯微鏡的一個目鏡分別與4個物鏡組合來觀察某一細胞裝片。當成像清晰時,每一物鏡與載玻片的距
5、離如圖甲所示。圖乙是圖甲中d條件下觀察到的視野,如果不改變載玻片位置、光圈及反光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Ab條件下比c條件下看到的細胞數(shù)多Ba條件下視野的亮度比d條件下高Ca條件下,若物像模糊,應調(diào)節(jié)粗準焦螺旋D由d轉變?yōu)閏觀察時,應先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解析:題圖中a、b、c、d表示物鏡,物鏡越長,其放大倍數(shù)越大,其與玻片的距離越近。所以a的放大倍數(shù)最大,d的放大倍數(shù)最小。b的放大倍數(shù)比c大,所以b條件下比c條件下看到的細胞數(shù)少,A錯誤;a的放大倍數(shù)比d大,所以a條件下視野的亮度比d條件下低,B錯誤;a條件下放大倍數(shù)最大,此時若物像模糊,應調(diào)節(jié)細準焦螺旋,C錯誤;從d低倍鏡下移到c高倍鏡下時
6、,應先將物像移動至視野中央,由于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倒像,所以應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才能使物像處于視野中央,D正確。故選D。5將光學顯微鏡觀察到的視野A轉換為視野B,以下敘述正確的是(C)A換成高倍鏡后可調(diào)節(jié)粗準焦螺旋獲得清晰的物像B將甲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裝片向右移動C可以轉動轉換器更換高倍物鏡D換成視野B時,只能通過反光鏡調(diào)節(jié)視野亮度解析:使用高倍物鏡觀察不能用粗準焦螺旋調(diào)焦,A錯誤;為了將處于視野左方的細胞移到視野中央,可以將裝片向左方移動,B錯誤;低倍鏡換用高倍鏡時,可以轉動轉換器更換高倍物鏡,C正確;換成視野B,也就是高倍鏡時,可以通過使用凹面反光鏡和大光圈調(diào)節(jié)視野亮度,D錯誤。故選
7、C。6下列各生物與相應的結構描述正確的是(A)噬菌體藍細菌HIV乳酸菌番茄草履蟲A有擬核,其余的都沒有B以上生物中,只有具有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C除外,其余生物都具有細胞結構D除兩種生物外,其余生物都需進行寄生生活解析:為原核生物,有擬核,為病毒,無細胞結構,是真核生物,無擬核,A正確;都含有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B錯誤;為病毒,無細胞結構,其余的生物都具有細胞結構,C錯誤;為病毒,必須寄生在活細胞中,可獨立生活,D錯誤。故選A。7“NDM1超級耐藥菌”并不是一種細菌,而是指一類細菌,這類新型細菌對幾乎所有抗生素都具有抗藥性,病死率很高,下列有關“NDM1超級耐藥菌”的敘述不正確的是(D)
8、A“NDM1超級耐藥菌”具有與真核細胞相似的細胞膜、細胞質(zhì)B從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來看,“NDM1超級耐藥菌”既是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C“NDM1超級耐藥菌”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D“NDM1超級耐藥菌”與人體細胞相比,在結構上的主要區(qū)別是沒有染色體解析:“NDM1超級耐藥菌”為原核生物,組成該細菌的原核細胞具有與真核細胞結構相似的細胞膜和細胞質(zhì),A正確;“NDM1超級耐藥菌”為單細胞原核生物,故其在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上既是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其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B、C正確;“NDM1超級耐藥菌”與人體細胞主要區(qū)別是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D錯誤。8普通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可通
9、過抑制肽聚糖的合成來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形成。發(fā)現(xiàn)于極端特殊環(huán)境的某些耐熱細菌對青霉素不敏感,且能抑制普通細菌核糖體功能的紅霉素對這些耐熱細菌也不起作用(不考慮溫度對抗生素的影響)。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D)A普通細菌與耐熱細菌都只有核糖體這一種細胞器B耐熱細菌的細胞壁的成分與普通細菌的可能不同C耐熱細菌的核糖體與普通細菌的核糖體有差異D耐熱細菌的組成成分與普通細菌的組成成分幾乎沒有差異解析:普通細菌與耐熱細菌都是細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核糖體這一種細胞器,A正確;普通細菌細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可通過抑制肽聚糖的合成來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形成,極端特殊環(huán)境的某些耐熱細菌對青霉素不敏感,說
10、明耐熱細菌的細胞壁可能成分不同,B正確;抑制普通細菌核糖體功能的紅霉素對耐熱細菌也不起作用,說明耐熱細菌的核糖體與普通細菌的核糖體有差異,C正確;結合B、C選項可知,耐熱細菌和普通細菌的核糖體和細胞壁都有差異,故推斷耐熱細菌的組成成分與普通細菌的組成成分可能存在差異,D錯誤。故選D。9下列關于細胞的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的表述,錯誤的是(A)A不同細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結構,即都有細胞膜、細胞質(zhì)和細胞核B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都多種多樣,但都含有核糖體這種細胞器C細胞的統(tǒng)一性說明生物之間存在著或近或遠的親緣關系D真核細胞細胞核內(nèi)有染色體,原核細胞無染色體,但有擬核,其中都含有DNA解析:不同細胞都有相似的基本
11、結構,即都有細胞膜、細胞質(zhì)和遺傳物質(zhì)DNA,但原核細胞沒有由核膜包被的細胞核,A錯誤;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均具有多種多樣的形態(tài),即二者均具有多樣性,但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都含有核糖體這種細胞器,B正確;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的統(tǒng)一性說明生物之間存在著或近或遠的親緣關系,C正確;真核細胞細胞核內(nèi)有染色體,原核細胞無染色體,但有擬核,其中都含有DNA,這體現(xiàn)了細胞的統(tǒng)一性,D正確。故選A。10實驗中用同一顯微鏡觀察了同一裝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個物像如圖。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C)A換用高倍物鏡前應先提升鏡筒,以免鏡頭破壞玻片標本B實驗者若選用目鏡15和物鏡40組合觀察,則物像的面積
12、是實物的600倍C若每次操作都未調(diào)節(jié)目鏡,看到清晰物像時物鏡離裝片最近的是D若視野中有異物,轉動目鏡發(fā)現(xiàn)異物不動,轉動轉換器更換物鏡發(fā)現(xiàn)異物消失,則異物存在于物鏡上解析:換用高倍物鏡前不能提升鏡筒,只能轉動轉換器,換上高倍鏡,A錯誤;實驗者若選用目鏡15和物鏡40組合觀察,顯微鏡放大的是物像的長度或?qū)挾龋瑒t物像的面積是實物的360 000倍,B錯誤;若每次操作都未調(diào)節(jié)目鏡,由題圖分析可知,觀察到的細胞數(shù)最少,放大倍數(shù)最大,即的物鏡最長,離裝片最近,C正確;若視野中有異物,轉動目鏡發(fā)現(xiàn)異物不動,轉動轉換器更換物鏡發(fā)現(xiàn)異物消失,異物可能存在于物鏡上,也可能存在于載玻片上,只是在更換物鏡后超出視野范
13、圍,D錯誤。故選C。11葉綠體的結構與藍細菌十分相似,科學家在研究葉綠體起源時,提出一種假說,即原始真核細胞將藍細菌吞噬后,藍細菌生活于其內(nèi),形成共生體。原始真核細胞逐步演化為植物細胞,而藍細菌演化為葉綠體。下列證據(jù)不支持這一假說的是(D)A葉綠體和藍細菌都具有色素,能進行光合作用B葉綠體和藍細菌都具有合成蛋白質(zhì)的機器核糖體C葉綠體內(nèi)存在與藍細菌DNA相似的環(huán)狀DNAD葉綠體內(nèi)的蛋白質(zhì)有少數(shù)幾種在葉綠體中合成,多數(shù)是由核DNA指導合成解析:藍細菌含有光合色素,能進行光合作用,與葉綠體的光合作用相似,支持題干的葉綠體起源假說,A不符合題意;藍細菌為原核生物,含有唯一的細胞器是核糖體,葉綠體和藍細
14、菌都有核糖體,支持題干的葉綠體起源假說,B不符合題意;藍細菌為原核生物,其擬核為環(huán)狀的DNA分子,葉綠體中存在與藍細菌DNA相似的環(huán)狀DNA,即可以說明葉綠體是藍細菌演化的,支持題干的葉綠體起源假說,C不符合題意;葉綠體內(nèi)的蛋白質(zhì)有少數(shù)幾種在葉綠體中合成,多數(shù)是由核DNA指導合成,而藍細菌為原核細胞,沒有細胞核,也沒有核DNA,不支持題干的葉綠體起源假說,D符合題意。故選D。12小芬利用顯微鏡觀察人的血細胞,使用相同的目鏡,但在兩種不同放大倍數(shù)的物鏡下所呈現(xiàn)的視野分別為甲和乙(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C)A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則改換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B在甲中所觀察到的細胞
15、,在乙中均可被觀察到C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則甲比乙亮D若玻片右移,則甲的物像會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解析:若在低倍鏡下看到的物像模糊,則改換成高倍鏡不一定能看到清晰的物像,可通過調(diào)節(jié)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清晰,A錯誤;換上高倍鏡后,細胞被放大,觀察到的細胞數(shù)目減少,因此在甲中所觀察到的細胞,在乙中不一定能觀察到,B錯誤;若使用相同的光圈,甲是低倍鏡下觀察的物像,乙是高倍鏡下觀察的物像,高倍鏡下視野會變暗,則甲比乙亮,C正確;顯微鏡下成倒立虛像,玻片標本右移,甲、乙的物像都左移,D錯誤。故選C。二、非選擇題13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坐落于遼寧省盤錦市,總面積20余萬畝。這里以紅海灘為特色,以濕地資源為依托,以蘆
16、葦蕩為背景,再加上碧波浩渺的葦海,數(shù)以萬計的水鳥和一望無際的淺海灘涂,還有許多火紅的堿蓬草,成為一處自然環(huán)境與人文景觀完美結合的純綠色生態(tài)旅游系統(tǒng),被喻為擁有紅色春天的自然景觀。據(jù)此回答以下問題:(1)紅海灘內(nèi)的所有生物構成了群落。(2)該區(qū)域內(nèi)特有的植物堿蓬草,在結構上與細菌最根本的區(qū)別是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3)藍細菌可進行光合作用,是因為含有葉綠素和藻藍素。(4)某實驗小組利用顯微鏡對紅海灘區(qū)域內(nèi)的生物進行觀察,回答以下問題:下面甲戊是用顯微鏡觀察某樣本的幾個操作步驟,在顯微鏡下要把視野下的標本從圖1轉為圖2,其正確的操作步驟是B。甲:轉動粗準焦螺旋;乙:調(diào)節(jié)光圈;丙:轉動細準焦螺旋
17、;?。恨D動轉換器;戊:移動標本。A甲乙丙丁B戊丁乙丙C乙甲戊丁D丁戊丙乙右圖是顯微鏡下一葉肉細胞細胞質(zhì)流動物像圖,箭頭表示細胞質(zhì)流動方向,則細胞質(zhì)實際流動方向是逆時針(填“順時針”或“逆時針”)。解析:(1)同一時間內(nèi)聚集在一定區(qū)域中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叫作群落,所以紅海灘內(nèi)的所有生物構成了群落。(2)植物堿蓬草屬于真核生物,細菌屬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最主要的區(qū)別是真核生物具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3)藍細菌是原核生物,細胞內(nèi)含有藻藍素和葉綠素,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自養(yǎng)生物。(4)根據(jù)高倍顯微鏡的使用的“四步曲”,“找”“移”“轉”和“調(diào)”以及顯微鏡成像的原理可知,若要在顯微鏡下把視
18、野中的標本從圖1(處于右上方)轉為圖2(處于中央位置),其正確的操作步驟是移動標本(戊)(讓要觀察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丁),換上高倍物鏡調(diào)節(jié)光圈(乙)(因為高倍鏡下視野會變暗)轉動細準焦螺旋(丙),換成高倍顯微鏡后不能調(diào)粗準焦螺旋,A、C、D錯誤,B正確。故選B。顯微鏡下成倒立的虛像,在顯微鏡下細胞質(zhì)逆時針流動,則細胞質(zhì)實際流動方向也是逆時針。14以下是幾種單細胞和多細胞生物的細胞結構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這幾種生物共有的細胞結構是細胞膜、細胞質(zhì)和核糖體,它們都以同一物質(zhì)作為遺傳物質(zhì),以上事實體現(xiàn)了細胞的統(tǒng)一性。大腸桿菌與青霉菌相比,在結構上最主要的區(qū)別是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新型冠狀病毒與上述生物相比,在結構上最主要的區(qū)別是沒有細胞結構。(2)圖中與綠色開花植物葉肉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最相似的生物是衣藻。(3)藍細菌細胞內(nèi)含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以及藻藍素和葉綠素兩類與光合作用有關的色素,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自養(yǎng)(填“自養(yǎng)”或“異養(yǎng)”)生物,常見的藍細菌有色球藍細菌、顫藍細菌、發(fā)菜、念珠藍細菌(寫2種)。藍細菌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解析:分析題圖:圖示生物中青霉菌、曲霉菌、酵母菌、變形蟲、衣藻屬于真核生物;細菌、藍細菌、支原體為原核生物。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共有的結構是細胞膜、細胞質(zhì)和核糖體,這體現(xiàn)了細胞的統(tǒng)一性。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最典型的區(qū)別是沒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額貸款公司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考核試卷
- 二零二五年度瓷磚施工環(huán)保驗收標準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冷庫建設及設備采購合同4篇
-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浙科版選修6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年產(chǎn)5300萬套制冷壓縮機配套零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申批備案
- 2025年冀少新版高三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蘇人新版必修3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統(tǒng)編版2024八年級語文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冀少新版必修1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含答案)
- 2024屆高考英語詞匯3500左右
- 三兄弟分田地宅基地協(xié)議書范文
- 邏輯思維訓練500題
- 第八講 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PPT習概論2023優(yōu)化版教學課件
- 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1.1版中文
- 企業(yè)新春茶話會PPT模板
- GB/T 19185-2008交流線路帶電作業(yè)安全距離計算方法
- DIC診治新進展課件
- 公路工程施工現(xiàn)場安全檢查手冊
- 1汽輪機跳閘事故演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