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標規(guī)劃MATLAB2012年wgx_第1頁
多目標規(guī)劃MATLAB2012年wgx_第2頁
多目標規(guī)劃MATLAB2012年wgx_第3頁
多目標規(guī)劃MATLAB2012年wgx_第4頁
多目標規(guī)劃MATLAB2012年wg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MATLAB求解多目標規(guī)劃一、0-1規(guī)劃的MATLAB求解數(shù)學模型:MIN fx S.T. Ax=b Aeqx=beq x=0,1命令格式:x = bintprog(f)x = bintprog(f, A, b)x = bintprog(f, A, b, Aeq, beq)x = bintprog(f, A, b, Aeq, beq, x0)x = bintprog(f, A, b, Aeq, beq, x0, options)x, fval = bintprog(.)x,fval, exitflag = bintprog(.)x, fval, exitflag, output = bintp

2、rog(.)數(shù)學模型:MIN lambda S.T. F(x)-weight* lambda =goal(達到目標) Ax=b(線性不等式約束) Aeqx=beq(線性等式約束) C(x)=0(非線性不等式約束) Ceq(x)=0(非線性等式約束) lb=x 1 % Two output arguments G = . % Gradients evaluated at xEndThe gradient consists of the partial derivative dF/dx of each F at the point x.二、多目標規(guī)劃的MATLAB求解二、多目標規(guī)劃的MATLAB求

3、解有關(guān)優(yōu)化參數(shù)設置:options = optimset(GradConstr,on)約束條件的梯度方向參數(shù)設置為on時,用下列函數(shù)定義:function c,ceq,GC,GCeq = mycon(x)c = . % Nonlinear inequalities at xceq = . % Nonlinear equalities at xif nargout 2 % Nonlcon called with 4 outputs GC = . % Gradients of the inequalities GCeq = . % Gradients of the equalitiesEnd注意:

4、一般 weight=abs(goal)模型:x=(A+BKC)x+Bu,設計K滿足目標: Y=Cx1)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特征值(由命令eig(A+B*K*C)確定)的目標為goal = -5,-3,-12)K中元素均在-4,4中; 設特征值的weight= abs(goal),定義目標函數(shù)F如下: function F = eigfun(K,A,B,C)F = sort(eig(A+B*K*C); % Evaluate objectives,由小到大排列優(yōu)化程序為:A = -0.5 0 0; 0 -2 10; 0 1 -2;B = 1 0; -2 2; 0 1;C = 1 0 0; 0 0 1; K0

5、 = -1 -1; -1 -1; % Initialize controller matrixgoal = -5 -3 -1; % Set goal values for the eigenvaluesweight = abs(goal) % Set weight for same percentagelb = -4*ones(size(K0); % Set lower bounds on the controllerub = 4*ones(size(K0); % Set upper bounds on the controlleroptions = optimset(Display,iter

6、); % Set display parameterK,fval,attainfactor = fgoalattain(K)eigfun(K,A,B,C). goal,weight,lb,ub,options)二、舉例-有關(guān)循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優(yōu)化問題運行結(jié)果如下Active constraints: 1 2 4 9 10K = -4.0000 -0.2564 -4.0000 -4.0000fval = -6.9313 -4.1588 -1.4099attainfactor = -0.3863二、舉例-有關(guān)循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優(yōu)化問題如果至少保證38.63%的目標精確匹配,設置GoalsExactAchiev

7、e參數(shù)值為3options = optimset(GoalsExactAchieve,3);K,fval,attainfactor = fgoalattain(. (K)eigfun(K,A,B,C),K0,goal,weight,lb,ub,.options)After about seven iterations, a solution is K = -1.5954 1.2040 -0.4201 -2.9046fval = -5.0000 -3.0000 -1.0000attainfactor = 1.0859e-20表明目標已完全匹配二、舉例-有關(guān)循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優(yōu)化問題謝謝! 初等模型舉例

8、 常見類型定性模型經(jīng)驗公式(擬合、插值)量綱分析比例模型 2.1 崖高的估算假如你站在崖頂且身上帶著一只具有跑表功 能的計算器,你也許會出于好奇心想用扔下 一塊石頭聽回聲的方法來估計山崖的高度, 假定你能準確地測定時間,你又怎樣來推算 山崖的高度呢,請你分析一下這一問題。我有一只具有跑 表功能的計算器。方法一假定空氣阻力不計,可以直接利用自由落體運動的公式來計算。例如, 設t=4秒,g=9.81米/秒2,則可求得h78.5米。 我學過微積分,我可以做 得更好,呵呵。 除去地球吸引力外,對石塊下落影響最大的當 屬空氣阻力。根據(jù)流體力學知識,此時可設空氣阻力正比于石塊下落的速度,阻力系 數(shù)K為常數(shù)

9、,因而,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令k=K/m,解得 代入初始條件 v(0)=0,得c=g/k,故有 再積分一次,得: 若設k=0.05并仍設 t=4秒,則可求 得h73.6米。 聽到回聲再按跑表,計算得到的時間中包含了 反應時間 進一步深入考慮不妨設平均反應時間 為0.1秒 ,假如仍 設t=4秒,扣除反應時間后應 為3.9秒,代入 式,求得h69.9米。 多測幾次,取平均值再一步深入考慮代入初始條 件h(0)=0,得到計算山崖高度的公式: 將e-kt用泰勒公式展開并 令k 0+ ,即可得出前面不考慮空氣阻力時的結(jié)果。還應考慮回聲傳回來所需要的時間。為此,令石塊下落 的真正時間 為t1,聲音傳回來

10、的時間記 為t2,還得解一個方程組: 這一方程組是非線性的,求解不太容易,為了估算崖高竟要去解一個非線性主程組似乎不合情理 相對于石塊速度,聲音速度要快得多,我們可 用方法二先求一次 h,令t2=h/340,校正t,求石塊下落時間 t1t-t2將t1代入式再算一次,得出崖高的近似值。例如, 若h=69.9米,則 t20.21秒,故 t13.69秒,求得 h62.3米。 2.2 錄像帶還能錄多長時間錄像機上有一個四位計數(shù)器,一盤 180分鐘的錄像帶在開始計數(shù)時為 0000,到結(jié)束時計數(shù)為1849,實際走時為185分20秒。我們從0084觀察到0147共用時間3分21秒。若錄像機目前的計數(shù)為142

11、8,問是否還能錄下一個 60分鐘的節(jié)目?rRl由得到又 因和 得 積分得到即從而有我們希望建立一個錄像帶已錄像時 間t與計數(shù)器計 數(shù)n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為建立一個正確的模型,首 先必須搞清哪些量是常量,哪些量是變量。首先,錄像 帶的厚 度W是常量,它被繞在一個半徑 為r的園盤上,見圖。磁帶轉(zhuǎn)動中線速 度v顯然也是常數(shù),否則圖象聲音必然會失真。此外,計數(shù)器的讀 數(shù)n與轉(zhuǎn)過的圈數(shù)有關(guān),從而與轉(zhuǎn)過的角 度成正比。 rRl 此式中的三個參數(shù)W、v和r均不易精確測得,雖然我們可以從上式解出t與n的函數(shù)關(guān)系,但效果不佳,故令 則可將上式簡化為: 故令上式又可化簡記成 t= an2+bn t= an2+bn

12、rRl上式以a、b為參數(shù)顯然是一個十分明智的做法,它為公式的最終確立即參數(shù)求解提供了方便。將已知條件代入,得方程組: 從后兩式中消 去t1,解得a=0.0000291, b=0.04646,故t=0.0000291 n2+0.04646n,令n=1428,得到t=125.69(分)由于一盒錄像帶實際可錄像時間為185.33分,故尚可錄像時間 為59.64分,已不能再錄下一個60分鐘的節(jié)目了。 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注意觀察和善于想象是十分重要的,觀察與想象不僅能發(fā)現(xiàn)問題隱含的某些屬性,有時還能順理成章地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鑰匙。本節(jié)的幾個例子說明,猜測也是一種想象力。沒有合理而又大膽的猜測,很難做出

13、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結(jié)果。開普勒的三大定律(尤其是后兩條)并非一眼就能看出的,它們隱含在行星運動的軌跡之中,隱含在第谷記錄下來的一大堆數(shù)據(jù)之中。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在獲得了一定數(shù)量的資料數(shù)據(jù)后,人們常常會先去猜測某些結(jié)果,然后試圖去證明它。猜測一經(jīng)證明就成了定理,而定理一旦插上想象的翅膀,又常常會被推廣出許多更為廣泛的結(jié)果。即使猜測被證明是錯誤的,結(jié)果也決不是一無所獲的失敗而常常是對問題的更為深入的了解。 2.3最短路徑與最速方案問題 例5(最短路徑問題) 設有一個半徑為 r 的圓形湖,圓心為 O。A、B 位于湖的兩側(cè),AB連線過O,見圖?,F(xiàn)擬從A點步行到B點,在不得進入湖中的限 制下,問怎樣

14、的路徑最近。 ABOr將湖想象成凸出地面的木樁, 在AB間拉一根軟線,當線被拉緊時將得到最短路徑。根據(jù)這樣的想象,猜測 可以如下得到最短路徑: 過A作圓的切線切圓于E,過B作圓的切線切圓 于F。最短路徑為由線 段AE、弧EF和線段FB連接而成的連續(xù)曲線(根據(jù)對稱性,AE,弧EF,F(xiàn)B連接而成的連續(xù)曲線也是)。EFEF以上只是一種猜測,現(xiàn)在來證明這一猜測是正確的。為此,先介紹一下凸集與凸集的性質(zhì)。定義2.1(凸集)稱集合 R為凸集,若x1、x2R及0,1,總有x1+(1+)x2R。即若x1、x2R,則x1、x2的連線必整個地落 在R中。定理2.2(分離定理)對平面中的凸 集R與R外的一點K,存在

15、直線 l , l 分離R與K,即R與K分別位于 l 的兩側(cè)(注:對一般的凸 集R與R外的一點K,則存在超平面分 離R與K),見圖。klR下面證明猜想猜測證明如下:(方法一)顯然, 由AE、EF、FB及AE,EF,F(xiàn)B圍成的區(qū)域 R是一凸集。利用分離定理易證最短徑不可能經(jīng)過R外的點,若不然,設 為最短路徑,過R外的一點M,則必存在直 線l分離M與R,由于路徑是連續(xù)曲線,由A沿到M,必交l于M1,由M沿到B又必交l于M2。這樣,直線 段M1M2的長度必小于路 徑M1MM2的長度,與是A到B的最短路徑矛盾,至此,我們已證明最短路徑必在凸集R內(nèi)。不妨設路徑經(jīng)湖的上方到達B點,則弧EF必在路徑F上,又直

16、線段AE是由A至E的最短路徑,直線FB是由F到B的最短路徑,猜測得證。ABOrEFEFM1M2Ml還可用微積分方法求弧長,根據(jù)計算證明滿足限止條件的其他連續(xù)曲線必具有更大的長度;此外,本猜測也可用平面幾何知識加以證明等。 根據(jù)猜測不難看出, 例5中的條件可以大大放松,可以不必 設AB過圓心,甚至可不必設湖是圓形的。例如對 下圖,我們可斷定由A至B的最短路徑必 為l1與l2之一,其證明也不難類似給出。 ABl1l2D到此為止,我們的研討還只局限于平面之中,其實上述猜測可十分自然地推廣到一般空間中去。1973年,J.W.Craggs證明了以上結(jié)果:若可行區(qū)域的邊界是光滑曲面。則最短路徑必由下列弧組

17、成,它們或者是空間中的自然最短曲線,或者是可行區(qū)域的邊界弧。而且,組成最短路徑的各段弧在連接點處必定相切。例6 一輛汽車停于 A處并垂直于AB方向,此汽車可轉(zhuǎn)的最小圓半徑為 R,求不倒車而由 A到B的最短路徑。解(情況1)若|AB|2R,最短路徑由 弧AC與切線BC組成(見圖 )。(情況2)若|AB|0為推力,fS,故由連續(xù)函數(shù)的性質(zhì)存在 某TT,S(T)=S但這一結(jié)果與=(t)是最優(yōu)方案下的車速的假設矛盾,因為用我們猜測的推車方法推車,只 需T時間即可將車推到修車處, 而T0可推出 0的置換矩陣P步2 確定 步3 取 ,用 代替步4 若 =0,停;否則,返回步1。例2. 為方便起見,我們來分

18、解一個元素均為非負整數(shù)的3階雙隨機矩陣,(由Birkhoff定理,r5)解:取 ,=min 1, 3, 3 =1分解成,再取 因min 5, 5, 3 = 3,又有,取 于是又有 易得分解結(jié)果為:尚需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求P,使得Pij0必有 。讀者不難發(fā)現(xiàn),此問題可以通過求解一個兩分圖上的最大流(或最大匹配)來實現(xiàn),計算量為O(n4),是多項式時間可解的。具體方法為:作一兩分圖,若 ,則作邊(i, j),令邊容量為1,這樣,可作出P的充要條件是該最大流問題的最大流量為n。對例9.33,n=3。由于所有 ,先取 , P1為 相應的兩分圖為:于是又可求得,相應的兩分圖為: 又可得 ,如此下去,直到作

19、不出P為至,由于 的特殊性質(zhì)及Birkhoff定理,上述分解必能在不超過r= (n1)2 + 1步內(nèi)終止。上述開關(guān)設計方法要求在通訊衛(wèi)星上設置(n1)2 + 1種不同的開關(guān)模式(即Pk),當n稍大時,(n1)2 + 1仍顯得太大而使得使用時不便。例如,當n=41時,(n1)2 + 1=| 60 |。為實用方便,人們研究了限止開關(guān)模式個數(shù)的相應問題。若要求rn,即要求通訊衛(wèi)星上至多設置n種開關(guān)模式,則問題化為令rn,求不超過n個置換矩陣Pk及k,使之滿足: min S.t 為了使任意一對發(fā)射法與接收站之間的傳送均為可能實現(xiàn)的,自然應要求Pk滿足(5.1) (5.2) (右面的矩陣有n2個值為1的

20、分量,每一Pk 恰有n個1分量)故r=n。容易看出,(5.1)隱含著T的每一元素只能被唯一的P復蓋,即T的元素在分解中是不可分割的,這當然是一個好性質(zhì),使實際操作時較為方便,但可惜的是對一般的雙隨機矩陣,分解很可能無解。例3 若取, , (注意:T已是雙隨機矩陣,行和列和均為10) 則min S.t 的解為1=3,2=4,3=5。(大于10)而 但等號經(jīng)常并不成立。1985年,F(xiàn)Rendel證明,在給定滿足(5.2)的置換矩陣P1,Pn后,求解問題(5.1)是NP難的,從而不可能存在多項式時間算法,除非P=NP。現(xiàn)要求r2n一種自然而方便的開關(guān)設置為引入兩組各有n個開關(guān)模式的置換矩陣P1,Pn

21、,Q1,Qn,滿足下面的(5.3)式:例如,當n=3時,可令:(注:這種設置方法保持了其內(nèi)在的對稱性,不失為一種明智的做法。)現(xiàn)在,我們來分解例9.33中的雙隨機矩陣 ,令 =,得方程組求出各對角線與反對角線上的三個元素之和,并作一些簡單的消去運算;將矩陣的所有元素相加,可得下面的方程組:注意到(5.3),易證空間 的維數(shù)為 5,故 之一可任取,(稍加注意即可保持非負性),例如,令3=0,求得 ,故有讀者不難驗證,上述方法可推廣到n是奇數(shù)的一般情況。事實,由各對角線元素之和可導出n1個方程,由各反對角線元素之和又可導出n1個方程,加上矩陣所有元素之和導出的等式,共計可導出2 n1個方程,并易知它們是獨立的。另一方面空間 的維數(shù)恰為2 n1,故 之一可任取,而通過方程組解得所有的 ,(只須注意保持其非負性即可)但當n為偶數(shù)時,情況就不大相同了。讓我們先來觀察一下n=4的情況。當n=4時,易見, 具有非常特殊的結(jié)構(gòu),一般的偶數(shù)階雙隨機矩陣,即使其元素是非負整數(shù),也無法用Pk、Qk來分解。當 具有上述結(jié)構(gòu)時,能否用Pk和Qk來分解呢?易見,由各對角線元素之和可導出:另外,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