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常見疾病處理方法及措施_第1頁
幼兒常見疾病處理方法及措施_第2頁
幼兒常見疾病處理方法及措施_第3頁
幼兒常見疾病處理方法及措施_第4頁
幼兒常見疾病處理方法及措施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幼兒常見疾病處理方法及措施幼兒常見疾病處理方法及措施幼兒常見疾病處理方法及措施資料僅供參考文件編號:2022年4月幼兒常見疾病處理方法及措施版本號: A修改號: 1頁 次: 1.0 審 核: 批 準: 發(fā)布日期: 幼兒常見疾病處理方法及措施孫文2011級北京教育學院幼藝脫產班摘要:幼兒園是幼兒的樂園,對幼兒來說健康是最重要的。幼兒正處于迅速的生長發(fā)育時期,身體發(fā)展尚未完善,對各種環(huán)境適應能力較差,對于疾病的抵抗力比較弱,很容易造成疾病的發(fā)生,幼兒是否健康成長對他們的一生產生持續(xù)的影響;身為幼兒園的老師,幼兒身體出現疾病老師怎樣處理?該實施怎樣的措施如果老師對于這方面不了解,那么會出現怎樣的問題

2、所以身為幼兒園的老師,給幼兒安全和健康是很重要的,每一位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緊急處理幼兒常見疾病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措施 。關鍵詞:幼兒 常見疾病 處理方法 措施 疾病是一種生理失調現象,幼兒發(fā)生任何一種疾病,都會影響其生長發(fā)育乃至學習和生活。所以,“預防為主”是幼兒園必須嚴格貫徹的衛(wèi)生方針,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不利于幼兒健康的因素,是幼兒園義不容辭的職責。本文將重點討論一些有關幼兒常見疾病的處理方法及措施。疾病分為非傳染性和傳染性兩種。傳染病雖是疾病種類中的一部分,但他傳播快,波及面廣,危害大。但只要加強預防,做好早期監(jiān)測,可收到理想的效果。有關傳染病的基本知識傳染病的基本特征傳染病是由病原體(細菌

3、、病毒、寄生蟲等)侵入機體引起的,并能在人群之間,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傳染病的基本特征如下:有病原體在周圍環(huán)境中,能使人感染疾病的微生物,稱為病原體。傳染病的病原體包括微生物(病毒、細菌、真菌、衣原體、立克次體等)和寄生蟲(包括原蟲、蠕蟲)兩大類。它們的共同特性是可以在適合的條件下生長、繁殖 ,并產生對 人體有害的代謝產物,每種傳染病都各有特異的病原體。如:麻疹的病原體是麻疹病毒,肺結核的病原體是結核桿菌等。這個特征是與非傳染性疾病的根本區(qū)別。傳染性與流行性病原體可以經過一定的途徑,由患者、其他動物或帶有病原體的物體傳染給健康人,所以傳染病都具有傳染性。各種傳染病的傳染性有強有弱,傳染期有

4、長有短,傳播途徑也各不相同。如:呼吸道傳染病通過空氣、飛沫等傳播;胃腸道傳染病水、食物、手、蒼蠅等傳播。由于傳染病的病原體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廣泛地傳播,使某一地區(qū)同時出現較多的患者,所以傳染病具有流行性。在流行時某些傳染病具有地方性,如血吸蟲只局限于一定區(qū)域。某些傳染病具有季節(jié)性,如流行性乙型腦炎主要發(fā)生于夏秋季。病程發(fā)展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傳染病的發(fā)展過程具有從一個階段進展到另一個階段的規(guī)律性。一般可分為以下幾個時期:潛伏期從感染病原體到出現最初癥狀,稱為潛伏期。潛伏期的長短因病原體的種類、數量、毒力及人體免疫力的不同而不同。前驅期病原體不斷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可引起患者頭痛、發(fā)熱、乏力等全身反應,

5、稱為前驅期。為時12日。癥狀明顯期患病后逐漸出現某種傳染病特有的癥狀,如猩紅熱出現細密皮疹,乙型腦炎出現頸項強直等典型特征。多數傳染病發(fā)病過程中伴隨發(fā)熱,但不同傳染病發(fā)熱持續(xù)時間長短不同恢復期癥狀逐漸減輕至完全康復。免疫性傳染病痊愈后,人體對該傳染病有了抵抗能力,產生不感受性。有些傳染病痊愈后可獲得終身免疫,如:麻疹;而有的如感冒,則免疫時間很短。傳染病發(fā)生和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傳染病的流行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形成流行。當傳染病流行時,切斷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流行即可終止。傳染源傳染源是指傳染病患者、病原體攜帶者和受感染的動物。病原體可存在于傳染源的呼吸道、

6、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組織中,并能通過傳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直接或間接地傳染給健康的人。就大多數傳染病來說,傳染病患者是主要的傳染源。傳播途徑病原體由傳染源到達健康人體內所經過的途徑叫傳播途徑。傳染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有:空氣飛沫傳播病原體隨同患者或攜帶者說話、咳嗽、打噴嚏等產生的飛沫散布到周圍的空氣中,使他人受感染??諝怙w沫傳播是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傳播途徑。飲食傳播病原體污染了食物或飲水,造成“病從口入”。如:甲型肝炎、細菌性痢疾等消化道傳染病多由飲食傳播。蟲媒傳播病原體由昆蟲作為媒介,進入易感者體內造成感染。如:蚊子傳播流行性乙型腦炎。日常生活接觸傳播患者或攜帶者排除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了日常用品

7、,如:衣被、毛巾、食具等,造成傳播。醫(yī)源性傳播醫(yī)務人員在檢查、治療和預防疾病時或實驗室操作過程中造成的傳播。如: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經輸血造成傳播。母嬰傳播母親和嬰兒接觸密切,一方可將疾病傳染給另一方。包括胎盤傳播、分娩損傷傳播、哺乳傳播和產后接觸傳播四類。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容易受這種傳染病傳染的人群。例如:一群未出過麻疹的幼兒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人群中某種傳染病的易感人群越多,則發(fā)生該傳染病流行的可能性就越大。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消滅和控制傳染病的流行,必須堅決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針對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可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刂苽魅驹丛绨l(fā)現病人及病原攜帶者,可有效控制傳染病的傳播。若發(fā)

8、現傳染病人或懷疑傳染病人,應及時報告衛(wèi)生防疫部門,以預防并控制傳染病的流行。及時隔離病人、接觸者及懷疑傳染病人,有條件的托幼園所應設隔離室。對患者必須做到早發(fā)現、早隔離和早治療,以防止傳染源的蔓延。切斷傳播途徑要切實搞好疫源的消毒、隔離管理。在發(fā)生烈性傳染病時可考慮封鎖疫區(qū)。對腸道傳染病要做好隔離工作,嘔吐物要經過嚴格的消毒處理,并加強對飲食、水源和糞便的管理。對呼吸道傳染病除隔離外,還要注意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教育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對病兒所在的班級,要進行徹底的消毒。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平時應養(yǎng)成幼兒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和嚴格執(zhí)行幼兒作息制度,讓幼兒多接觸陽光與空氣,多參加戶外活動和適宜

9、的體育鍛煉,為幼兒提供合理的營養(yǎng),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在傳染病流行期間應保護易感者不與傳染源接觸,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好預防接種的工作。幼兒常見的幾種傳染病病毒性傳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流感者主要傳染源,通過咳嗽、打噴嚏等方式排出病毒,經過呼吸道感染其他人。此病傳染性很大,四季均可流行。其特點是突然發(fā)病,迅速蔓延,患者眾多,但流行過程較短,一般多流行于冬春季。病因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癥狀潛伏期數小時至一二日。起病急、高熱、寒戰(zhàn)、頭痛、咽痛、乏力、眼球結膜充血。個別幼兒可出現暫時性皮疹或有腦膜炎、腹瀉等癥狀。經三五天可退熱,重癥約十天左右。部分幼兒有明顯的精神癥狀,

10、如:嗜睡、驚厥等。嬰幼兒常并發(fā)中耳炎。處理方法高熱時應臥床休息。幼兒居室要有陽光,空氣要新鮮。多喝開水。飲食應有營養(yǎng),易消化。對高熱幼兒應適當降溫,采用藥物降溫和物理法降溫。措施應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平時加強體育鍛煉,讓幼兒多曬太陽,多參加戶外活動。衣著要適宜,天氣驟變,應及時給幼兒添減衣服。冬春季不去或少去擁擠的公共場所 ,避免感染。居室要定期消毒。要保持幼兒活動室、臥室的空氣新鮮。麻疹麻疹是幼兒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極強。患過一次麻疹后,可獲得終身免疫。病因病原體為麻疹病毒。病毒存在于患兒的血液、眼和鼻分泌物及大、小便中,未患過麻疹及未接種過麻疹減毒活疫苗的幼兒,均易受感染。癥狀發(fā)病初期

11、有發(fā)熱、咳嗽、流淚和流鼻涕等癥狀,23天后,可在頰黏膜或唇內發(fā)現0.51mm直徑大小形狀不一。發(fā)疹時,熱度更高,癥狀加重,35天出齊。以后皮疹消退,若無并發(fā)癥,一切癥狀隨之減輕。處理方法居室應保持空氣流通,但不宜讓風直接吹著患兒。多喝溫開水及熱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并有助于皮疹出透。食物應富于營養(yǎng),易于消化,不必過于忌葷和忌油,特別是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以免病中或病后發(fā)生維生素缺乏癥。要經常注意皮膚、眼、鼻和口腔的清潔,以免發(fā)生并發(fā)癥,措施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或注射胎盤蛋白、丙種球蛋白,使人產生自動免疫或被動免疫。做好患兒的隔離消毒。醫(yī)務人員及家屬接觸患兒后,不應立即接觸易感幼兒,避免傳染。風疹常見

12、于冬春兩季,患兒多為25歲幼兒。風疹病毒在體外生存能力很弱,因此,傳染性較小。患過本病以后,可獲得終身免疫。病因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可由患者的口、鼻、眼、等分泌物直接傳染給易感者,也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癥狀潛伏期約1021天。前驅癥狀較輕,表現為低熱、咳嗽、流鼻涕、乏力、咽痛、眼發(fā)紅等類似感冒的癥狀,同時,身后、枕部淋巴結腫大。在發(fā)熱的12天內開始出皮疹,從面部、頸部開始,24小時內遍及全身。手掌、足底沒有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內消退。出診期間病兒精神良好。處理方法幼兒發(fā)熱期間應臥床休息,食用流質或半流質食物。飲食應有營養(yǎng)、易消化。注意保持皮膚衛(wèi)生。措施給易感兒皮下注射

13、風疹減毒活疫苗,使機體產生抗體。水痘水痘是一種常見病情較輕的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極強,多在冬春季流行。病后可終身不再患病。病因水痘是由水痘病毒所致。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口、鼻分泌物和皮疹內。病初,主要經過飛沫傳播。皮膚皰疹破潰后,可經衣物、用具等間接傳播。癥狀感染水痘后,潛伏期約1021天。發(fā)病初期12天多有低熱,隨后出皮疹。皮疹出現皮膚搔癢。處理方法發(fā)熱時應臥床休息。室內保持空氣清新,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注意皮膚清潔。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膚,引起感染。措施隔離患兒至皮疹全部干燥結痂為止。沒出過水痘的幼兒要避免和患兒接觸。接觸者 檢疫21天。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

14、性呼吸道傳染病。在幼兒集中的幼兒園,極易發(fā)生暴發(fā)性流行。以腮腺的非膿化膿性腫脹及疼痛為主要特征。多流行于冬春兩季。患者愈后可獲終身免疫。病因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體為腮腺炎病毒。病原體存在于患者的唾液中,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患者傳染。癥狀腮腺腫大、疼痛??梢粋然螂p側同時腫大,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后、下腫大,邊緣不清,有微熱、觸痛,不發(fā)紅,無化膿。頰粘膜腮腺管口紅腫,張口或咀嚼酸性物時疼痛加重。中度發(fā)熱,食欲減退,全身不適。白細胞數增多,45天后腫脹漸消,癥狀也隨之減輕。處理方法患兒應臥床休息,多喝開水,應給流質或半流質飲食,以減輕咀嚼時的疼痛。多用鹽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潔,腮部疼痛時用熱敷或冷敷。體

15、溫太高可用退燒藥。同時要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措施隔離患者保護易感兒。接觸者可用板藍根沖劑預防。細菌性傳染病猩紅熱猩紅熱多發(fā)生于冬春季病因猩紅熱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經飛沫傳播,也可由被污染的用具、食物、玩具等傳播。癥狀潛伏期25天。病初以發(fā)熱、頭痛、咽痛、嘔吐為主,咽部發(fā)紅,扁桃體紅腫,有膿性滲出物。12天內出皮疹,從耳后、頸部、胸部迅速波及軀于、四肢。全身皮膚潮紅、布滿針尖大小的點狀紅色皮疹,手壓可退色。在腋窩、肘彎、腹股溝等處,皮疹細密如條條紅線。面部充血潮紅,口唇周圍皮疹稀少,呈環(huán)口白圈。舌面光滑、舌乳頭腫大,像楊梅,稱“楊梅舌”。皮疹24日內消失,1周左右開始脫

16、皮。少數病兒可并發(fā)急性腎炎等疾病。處理方法患兒應臥床休息,防止繼發(fā)感染。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宜。措施一旦發(fā)現有感染癥狀,應對患兒進行隔離。也可用藥物預防。細菌性痢疾細菌性痢疾是幼兒常見的腸道傳染病。發(fā)病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以夏秋季發(fā)病最多。病因由痢疾桿菌所引起。幼兒可因患兒和帶菌者的糞便,以及糞便污染的衣物、用品等,通過手、食物、水源、玩具等或經蒼蠅污染食品,經口感染。人對痢疾有普遍的易感性、感染后免疫力不鞏固。癥狀起病急,體溫在39以上,每日大便次數10次以上,便中帶黏液及膿血。惡心、嘔吐、腹痛、便后有下墜的感覺。少數患兒有驚厥、昏迷、呼吸衰竭等全身中毒癥狀。病程超過兩個月者稱慢性痢疾。處理方法

17、幼兒發(fā)熱時應臥床休息,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為主,忌食多渣、油膩的食物或有刺激性的食物。幼兒病情好轉后逐步恢復正常飲食,并注意多加強營養(yǎng)。臥床休息期間應遵醫(yī)囑服藥。措施加強衛(wèi)生宣傳教育,培養(yǎng)幼兒飯前便后洗手、不飲生水、不吃不潔凈的變質食物的衛(wèi)生習慣。做好水源及飲食衛(wèi)生衛(wèi)生管理,同時做好滅蠅工作,糾正幼兒吮手指的不良習慣。急性結膜炎急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傳染性眼病。以春夏季多見。病因系細菌或病毒引起的疾病。傳染途徑不外乎是手、手帕、毛巾和一般用具等將細菌病毒帶入眼內。在麻疹、風疹、猩紅熱等病的病程中亦常見有輕重不同的結膜炎。癥狀起病急,常為雙眼或左眼先后發(fā)病?;佳塾挟愇锔谢驘?/p>

18、灼感及輕度怕光、流淚。細菌性結膜炎一般常有膿性及粘性分泌物,早上醒來時上下眼瞼被粘住,服腈怕光,疼痛,有異物感。病毒性結膜炎癥狀略輕,眼分泌物多為水樣。一般兩個星期即可痊愈。若未及時治療,常轉為慢性結膜炎。處理方法可用生理鹽水或硼酸溶液洗眼睛。白天點眼藥水、晚上用眼藥膏。措施教育幼兒不用手揉眼睛。手絹、毛巾等要專用,用后煮沸消毒。用流動水洗臉。百日咳百日咳是幼兒常見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其特征為陣發(fā)性痙攣性咳嗽。病因病原體為百日咳嗜血桿菌,通過咳嗽時排出的飛沫傳播。患過百日咳后可獲得持久免疫力,一生中得兩次者少見。癥狀病初與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相似,兩周后出現典型的陣發(fā)性咳嗽,表現為成串的,緊接

19、不斷的咳嗽,連續(xù)十幾聲至數十聲。咳嗽發(fā)作時面紅耳赤,兩眼鼓出,眼紅流淚,尤其是以夜間為頻處理方法良好的護理是減輕病情和預防并發(fā)癥的關鍵。減少一切引起陣發(fā)性痙攣的誘因。進食易引起嘔吐,爭取在嘔吐完片刻再喂,一般不致再次嘔吐。幼兒必須派專人守候,以免發(fā)生幼兒陣發(fā)性呼吸暫停。措施切斷傳染源,保護易感兒。兒童出生后應接種百日咳菌苗。幼兒非傳染性常見病佝僂病、肥胖、齲齒等疾病都是幼兒的常見病。幼兒抵抗力弱,容易生病。有些病若能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便能很快使幼兒恢復健康,如未被及時發(fā)現,延誤了治療,就可能使小病釀成大病。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差,所以幼兒的健康狀況,主要來自教師和父母的觀察,了解預防常見病的有關

20、知識,能更好的完成幼兒園的保教工作。發(fā)現幼兒健康的異?,F象。是幼兒健康成長的保證。腹瀉腹瀉時幼兒時期的常見病,也是許多其他疾病的并發(fā)癥。病因因吃了被細菌、病毒、霉菌污染的食物,或食具被污染,引起胃腸道感染,夏秋季多見。飲食不當。多發(fā)生于人工喂養(yǎng)的嬰兒。腹部受涼,貪吃冷食冷飲,可引起腹瀉。癥狀腹瀉癥狀輕的,一日瀉數次至十余次,大便稀糊狀或蛋花湯樣,體溫正?;虻蜔幔挥绊懯秤?。腹瀉嚴重者一日瀉數次至十余次。糞便成水樣,有黏液。食欲減退,伴有頻繁嘔吐。嚴重時出現高熱、呼吸障礙、嗜睡和昏迷,甚至發(fā)生驚厥,危及生命。處理方法腹部保暖;每次便后用溫水洗臀部。已有脫水,無論程度輕重,均應立即送醫(yī)院治療。無脫

21、水,可服“口服補液鹽”,根據袋上注明的量,倒人適量涼開水,攪勻后即可飲用。不要讓腹瀉的小兒挨餓。措施要注意搞好飲食和環(huán)境衛(wèi)生,以防感染。平時應加強體格鍛煉,多做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飲食要定時定量,添加輔食時應循序漸進,不宜過多、過急。細心照顧幼兒,避免腹部著涼。當發(fā)現腹瀉患兒時,應進行隔離治療,要做好消毒工作。弱視視力不正常,且矯正視力達不到正常人標準“1.0”的明顯眼病,稱為弱視。弱視屬于兒童視覺發(fā)育障礙性疾病。弱視的治療年齡越小(最好在學齡前),治療效果越高,成年后則治愈無望。所以家長、幼兒園老師對此病應予以重視,以便及早發(fā)現,及時進行有效治療。病因弱視是指視力達不到正常,但查不出影響視

22、力的明顯眼病,驗光配鏡也不能矯正。弱視是兒童視覺發(fā)育障礙性疾病。弱視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弱視;斜視性弱視;屈光參差性弱視(由于兩眼的屈光參數差比較大,使兩眼所形成的物象清晰度和大小不等,致使雙眼物象不易或不能融合為一,日久形成弱視);形覺剝奪性弱視(嬰幼兒時期,由于某種原因,某只眼睛缺少光的刺激致使光刺激不能充分進入眼球,剝奪了黃斑部正常光刺激機會,形成弱視)。癥狀視力不正常。處理方法早發(fā)現,早治療。措施弱視的關鍵在于早發(fā)現。幼兒入園后,每學期應檢查一次視力,對視力不正常,驗光配鏡也得不到矯正者,應進一步送醫(yī)院檢查。對有斜視或發(fā)現有視覺障礙表現的,如經常歪頭偏臉的姿勢視物的幼兒,應加強對其觀察,

23、及時通知家長,早帶幼兒去醫(yī)院做進一步診斷。佝僂病俗話說的軟骨病在醫(yī)學上稱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簡稱為佝僂病。這種病一般不會直接危及小兒生命,但可以使小兒抵抗力下降,容易并發(fā)肺炎、腹瀉等;此外,由于本病可以影響骨骼發(fā)育及造成骨骼同程度的畸形,所以對小兒的生長發(fā)育有一定的影響。病因嬰幼兒的食品中含維生素D普遍不足;加之小兒生長發(fā)育快而未及時補充;或是見陽光少;或因患呼吸道、消化道、腎臟疾病等,都可以造成維生素D的缺乏而發(fā)生佝僂病。本病在出生后2個月就可以開始出現癥狀,而在2-3歲以后就進入后遺癥期,遺留下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與牙齒變。本病的防治應在新生兒期、嬰兒期就開始。癥狀佝僂病的早期癥狀常在出

24、生后2-5個月時漸漸出現,如煩躁不安、易驚、多汗、鹵門大、出牙遲嬰幼兒期可以見到肋骨串珠、胸廓畸形(如雞胸、漏斗胸)、腹大如蛙形,以及佝僂性手鐲(腕部膨大)。久坐后易發(fā)生脊柱彎曲,站立行走后下肢出現O型腿(膝內翻)或X型腿(膝外翻),重者步態(tài)不穩(wěn),左右搖擺,還可發(fā)生一處或幾處骨折。處理方法佝僂病患兒的體質較弱,應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及傳染病,多曬太陽,按醫(yī)囑補充維生素D及鈣劑,用量需遵醫(yī)囑,不可濫用。措施多讓幼兒在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多吃新鮮蔬菜。按時加食蛋黃,適當補充維生素D和鈣,并積極預防呼吸道感染,胃腸道疾病以及肝膽疾病,以促進機體對維生素D和鈣、磷的吸收和利用。肥胖因體內脂肪積聚過多,體重

25、超過相應身高標準體重的20%,即為肥胖。兒童時期的肥胖為成年后形成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埋下隱患,故應及早預防,并予以重視。病因過食缺乏體育鍛煉往往是發(fā)生肥胖病的主要誘因。此外,還有遺傳因素,如雙親肥胖,子女易成肥胖體型。有的兒童也可因內分泌疾患導致肥胖。癥狀肥胖患兒除體重超常外,一般表現出食欲極佳,食量大,特別是喜食淀粉類和脂肪類食物。過食、少動與肥胖成為惡性循環(huán)。智力與性發(fā)育正常。肥胖患兒行動笨拙,體型不美觀,會帶來種種心理問題,如常被人取笑,因而很少交朋友,產生孤獨感。由于肢體不靈活,不愿參加集體游戲,產生自卑感。處理方法要改變飲食習慣,少吃或不吃高糖、高脂食物,多吃含纖維素多、較清淡

26、的食物。每日飲食應少食多餐,少吃零食,尤其是高熱量的甜食。應逐漸減少進食量,使之恢復正常體重。還應讓肥胖兒多運動,以促進體內脂肪消耗。以跳繩、慢跑等不劇烈的活動為宜。每次運動應堅持15分鐘到一小時左右。措施預防肥胖入手。注意科學喂養(yǎng),谷物輔食不宜過早,牛奶加糖不宜過多,少飲糖水或含糖多的飲料,少食油脂類的食品,每日需進食一定量的粗糧、蔬菜和水果。每天應適當的活動。定期測體重,若發(fā)現超重及時采取措施。齲齒齲齒俗稱“蟲牙”,是牙齒硬組織逐漸破壞的一種慢性疾病。幼兒會因牙痛而影響食欲、咀嚼,進而影響消化、吸收和成長發(fā)育。有時還會引起一些并發(fā)癥。病因孕婦和幼兒缺乏營養(yǎng),特別是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不注意口腔衛(wèi)生如臨睡前吃東西,或口含食物睡覺;以及牙齒排列不齊,使牙齒不易刷凈,食物殘渣和細菌存留,都有可能使牙齒發(fā)生病變,形成深淺不一的齲洞。癥狀根據齲洞的深淺和齲洞距牙髓的遠近可將其分為五度。在臨床上,1度齲無自我感覺;2度齲對冷、熱、酸、甜刺激有過敏反應;3度齲有反應更為明顯;4度齲即牙本質深層齲,并伴有牙髓發(fā)炎,這時可出現劇烈疼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