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醫(yī)學專題-番茄枯萎病防治講訴_第1頁
2022年醫(yī)學專題-番茄枯萎病防治講訴_第2頁
2022年醫(yī)學專題-番茄枯萎病防治講訴_第3頁
2022年醫(yī)學專題-番茄枯萎病防治講訴_第4頁
2022年醫(yī)學專題-番茄枯萎病防治講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節(jié)番茄(fānqié)枯萎病番茄枯萎病又稱萎蔫病,是一種維管束病害

第一頁,共四十二頁。一、癥狀(zhèngzhuàng)(symptom)

枯萎病的早期癥狀,主要表現(xiàn)在距地面較近的葉片上。初期葉片發(fā)黃,繼變褐色、干枯,但枯葉不脫落,仍連在莖上。病葉的出現(xiàn)是由下向上發(fā)展,除了頂端數(shù)葉片外,后期整株葉片枯死??拷孛娴那o、葉柄和果梗等的維管束均呈褐色。天氣潮濕時莖基部常產生粉紅色霉。番茄枯萎病和青枯病的癥狀有些相似,故在診斷時易混淆。第二頁,共四十二頁。西紅柿萎蔫(wěiniān)的癥狀和原因一第三頁,共四十二頁。二、病原及侵染循環(huán):本病由番茄尖鐮孢菌[Fusariumoxysporumf.lycopersici(Sacc.)SnyderetHansen]侵染所致。本菌屬半知菌亞門鐮孢屬真菌。分生孢子有大小(dàxiǎo)兩型。病菌以菌絲體和厚垣孢子隨病株殘余組織遺留于土中越冬,也可以在土中進行腐生生活達多年。菌絲即潛伏在種子上過冬。

第四頁,共四十二頁。

2、與園藝植物(zhíwù)有關的半知菌—⑧鐮孢霉屬(Fusarium)大型分生孢子多細胞,鐮刀(liándāo)型;小型分生孢子單細胞,橢圓形至卵圓形。麥類赤霉病瓜類枯萎病第五頁,共四十二頁。三、影響發(fā)病的因素(epidemicfactor)

1.溫、濕度與發(fā)病的關系土壤溫度為28℃時最適于本病的發(fā)生;

2.土壤(tǔrǎng)與發(fā)病的關系表土層淺、底土層板結、透水性能差的田塊發(fā)病重。

3.播種期與發(fā)病的關系春番茄播種期早,發(fā)病輕,播種期延遲的發(fā)病重。

4.根結線蟲病與枯萎病的關系枯萎病菌是一種土壤習居菌,土壤中線蟲為害番茄根部所造成的傷口,有利于枯萎病菌的侵入,引起并發(fā)病。

第六頁,共四十二頁。四、防治(control)

1.選用無病種子和種子處理

2.苗床消毒

3.輪作

4.藥劑防治田間初見病株時,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灌注(guànzhù)植株根部周圍土壤,每株灌藥液250~500g,連續(xù)灌3~4次。

5.選栽抗病品種第七頁,共四十二頁。第八頁,共四十二頁。西紅柿萎蔫(wěiniān)的原因二疫霉菌(méjūn)根腐病防治方法(fāngfǎ):金雷多米爾600倍液灌根,可以加入促生根劑中午用草苫子遮蔭。第九頁,共四十二頁。

第七節(jié)番茄斑枯病番茄斑枯病又稱白星病,是番茄葉部常見的一種(yīzhǒnɡ)病害,還能為害茄子、馬鈴薯。

第十頁,共四十二頁。一、癥狀(symptom)斑枯病主要為害番茄的葉片、莖和花萼,尤其在開花結果期的葉片上發(fā)生最多,接近地面的老葉最先發(fā)病,以后逐漸蔓延到上部葉片。葉片背面出現(xiàn)水漬(shuǐzì)狀小圓斑,不久正反兩面都出現(xiàn)圓形和近圓形的病斑,邊緣深褐色,中央灰白色,凹陷,一般直徑2~3㎜,密生黑色小粒點(分生孢子器)。

第十一頁,共四十二頁。

與園藝植物(zhíwù)有關的半知菌—番茄(fānqié)斑枯病

第十二頁,共四十二頁。二、病原(bìngyuán)及侵染循環(huán):本病由番茄殼針孢菌(SeptorialycopersiciSpeg.)侵染所致。本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器扁球形,黑色,初著生于寄主表皮下,后逐漸突破表皮而外露。分生孢子無色,絲狀,有多個隔膜。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菌絲體隨病殘體遺留在土中越冬。第二年病殘體上產生的分生孢子是病害的初次侵染來源。接近地面的葉片首先發(fā)病。菌絲成熟后形成新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進行再次侵染。第十三頁,共四十二頁。

2、與園藝植物(zhíwù)有關的半知菌—(3)殼針孢菌

分生孢子器球形,暗褐色,分生孢子單胞,無色,圓柱形至紡錘形。分生孢子著生在分生孢子器內。引起的病害如蘋果樹腐爛(fǔlàn)病、梨干腐病、蘋果及梨輪紋病、棉花褐斑病、芹菜斑枯病、茄子褐紋病等。

病原菌特征(tèzhēng):第十四頁,共四十二頁。三、影響發(fā)病的因素(epidemicfactor)菌絲生長的適溫為25℃左右,在溫度為25℃和飽和(bǎohé)的相對濕度下,48小時內病菌即可侵入寄主組織內。溫暖潮濕和陽光不足的陰天,有利于斑枯病的發(fā)生。第十五頁,共四十二頁。四、防治(control)

1.輪作

2.田園(tiányuán)衛(wèi)生

3.選用無病種子和種子處理

4.噴藥保護發(fā)病前可噴施保護藥劑;發(fā)病初期噴施丙環(huán)唑等藥劑治療。第十六頁,共四十二頁。

第八節(jié)番茄(fānqié)葉霉病番茄葉霉病俗稱“黑毛”,是溫室和塑料大棚內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

第十七頁,共四十二頁。一、癥狀(symptom)被害葉片,最初在葉背面出現(xiàn)橢圓形淡綠色或淺黃色的褪綠斑,后在病斑上長出灰色漸轉灰紫色至黑褐色的霉層。葉片正面呈淡黃色,邊緣不明顯。病斑擴大(kuòdà)后葉片干枯卷曲。病株下部葉片先發(fā)病。

第十八頁,共四十二頁。番茄(fānqié)葉霉病第十九頁,共四十二頁。番茄(fānqié)葉霉病第二十頁,共四十二頁。第二十一頁,共四十二頁。二、病原及侵染循環(huán):本病由黃枝孢屬(CladosporiumfuluumCooke)侵染所致。本菌屬半知菌亞門枝孢屬真菌。分生孢子梗成束從氣孔伸出,稍有分枝,呈褐色,分生孢子長橢圓形后變褐色。病菌以菌絲體或菌絲塊在病殘體內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著于種子表面或菌絲潛伏于種皮越冬。第二年從田間病殘體上越冬后的菌絲體產生分生孢子,通過氣流傳播,引起初次侵染。大量的分生孢子造成再侵染。病菌孢子萌發(fā)后,從寄主葉背的氣孔侵入(qīnrù),菌絲在細胞間隙蔓延,產生吸器吸取養(yǎng)料。

第二十二頁,共四十二頁。三、影響發(fā)病的因素(epidemicfactor)在高溫、高濕(95%以上)的條件下,從開始發(fā)病到普遍發(fā)生(fāshēng)只需要半個月左右。溫室內空氣流通不良,濕度過大,常誘致病害的嚴重發(fā)生。而光照充足溫室內短期增溫至30~36℃,對病害有很大的抑制作用。第二十三頁,共四十二頁。四、防治(control)

1.選用無病種子及種子處理

2.合理(hélǐ)輪作

3.加強管理

4.溫室消毒

5.噴藥保護發(fā)病前可噴施保護藥劑;發(fā)病初期噴施25%丙環(huán)唑2000-30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等藥劑治療。

第二十四頁,共四十二頁。

第九節(jié)番茄臍腐病番茄臍腐病是由于水分供應失調(shītiáo)所引起的一種生理病害。

第二十五頁,共四十二頁。一、癥狀(symptom)病斑發(fā)生于幼果臍部,即花器殘余(cányú)部及其附近,故稱臍腐病。病部很快呈暗褐色或黑色,其下部的果肉組織崩潰收縮,所以被害部分呈顯著扁平狀。

第二十六頁,共四十二頁。西紅柿臍腐病的原因(yuányīn)和防治原因缺鈣氮肥(dànféi)鉀肥過多溫度忽高忽低土壤忽干忽濕地溫高防治:噴施鈣肥。?第二十七頁,共四十二頁。二、影響發(fā)病(fābìng)的因素:

土壤水分變動過大,外界高溫干燥,植物吸水力弱,而蒸騰量增高,就會造成臍腐病的發(fā)生。

第二十八頁,共四十二頁。三、防治(control)1.管理上必須保證水分的均勻(jūnyún)供應2.選擇保水力強、土層深的砂質壤土種番茄3.培育壯苗,促進根系發(fā)育,提高抗病力4.避免使用濃度過高和含氮過多的肥料5.番茄開始著果后30天內,是吸收鈣素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應保證鈣的需要量。第二十九頁,共四十二頁。碳水化合物失調(shītiáo)導致的筋腐病果第三十頁,共四十二頁。西紅柿葉霉病和早疫病(yìbìng)的防治喜歡溫度比較高,晝夜(zhòuyè)溫差大,棚內容易結露的環(huán)境。氮肥多,密度大,郁蔽,通風差澆水多,濕度大。防治藥劑:預防:阿米西達1500倍液,達科寧600倍液。防治:世高1500倍液,阿米西達1500倍液。第三十一頁,共四十二頁。番茄(fānqié)早疫病輪紋狀病斑第三十二頁,共四十二頁。早疫病(yìbìng)莖第三十三頁,共四十二頁。

第十八節(jié)番茄灰霉病一、癥狀(symptom)見圖。二、病原物(pathogen)由半知菌亞門葡萄(pútáo)孢屬灰葡萄(pútáo)菌侵染所致。第三十四頁,共四十二頁。

與園藝植物(zhíwù)有關的半知菌—葡萄(pútáo)孢屬(Botrytis)分生孢子梗無色,頂端細胞膨大成球形,上面有許多小梗;分生孢子單胞,無色,橢圓形,著生小梗上聚集成葡萄穗狀。[灰葡萄孢(B.cinerea)引起(yǐnqǐ)多種植物灰霉病。]第三十五頁,共四十二頁。

番茄(fānqié)灰霉病

④葡萄(pútáo)孢屬(Botrytis第三十六頁,共四十二頁。灰霉?。s第三十七頁,共四十二頁。番茄(fānqié)灰霉病第三十八頁,共四十二頁。灰霉病的防治(fángzhì)灰霉病喜歡低溫潮濕的環(huán)境,大水漫灌又遇連陰天是誘發(fā)灰霉病的最主要因素。防治藥劑(yàojì):預防:達科寧500倍液,適樂時600倍液,防治:適樂時500倍液,萬霉靈1000倍液,嘧霉胺1000倍液。第三十九頁,共四十二頁。人有了知識,就會具備各種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們要勤懇讀書,廣泛閱讀,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蓖ㄟ^閱讀科技書籍,我們能豐富知識,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通過閱讀文學作品,我們能提高文學鑒賞水平,培養(yǎng)文學情趣;通過閱讀報刊,我們能增長見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有許多(xǔduō)書籍還能培養(yǎng)我們的道德情操,給我們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們前進。第四十頁,共四十二頁。第四十一頁,共四十二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