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杭州市上城區(qū)望江街道辦事處招考5名編外人員考前預測沖刺卷一含答案帶詳解(3套合壹)_第1頁
2022年07月杭州市上城區(qū)望江街道辦事處招考5名編外人員考前預測沖刺卷一含答案帶詳解(3套合壹)_第2頁
2022年07月杭州市上城區(qū)望江街道辦事處招考5名編外人員考前預測沖刺卷一含答案帶詳解(3套合壹)_第3頁
2022年07月杭州市上城區(qū)望江街道辦事處招考5名編外人員考前預測沖刺卷一含答案帶詳解(3套合壹)_第4頁
2022年07月杭州市上城區(qū)望江街道辦事處招考5名編外人員考前預測沖刺卷一含答案帶詳解(3套合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住在富人區(qū)的她2022年07月杭州市上城區(qū)望江街道辦事處招考5名編外人員考前預測沖刺卷含答案帶詳解(3套合壹)(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全文為Word可編輯,若為PDF皆為盜版,請謹慎購買!卷I一.全考點綜合押題(共125題)1.有機食品也叫生態(tài)食品、生物食品,是目前國際上對無污染天然食品比較統(tǒng)一的提法。有機食品是指來自于有機農業(yè)生產體系的食品,有機農業(yè)是指一種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jié)劑和飼料添加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農業(yè),它強調加強自然生命的良性循環(huán)和生物多樣性。有機食品認證機構通過認證證明該食品的生產、加工、儲存、運輸和銷售等環(huán)節(jié)均符合有機食品的標準。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哪項不屬于有機食品生產、加工的基本要求:

A.生產基地未使用過農藥、化肥等違禁物質

B.作物在收獲、清潔、干燥、儲存和運輸過程中未受化學物質的污染

C.種子或種苗來自自然界,未經基因工程技術改造過

D.種子或種苗在自然環(huán)境下生長,避免在溫室大棚內種植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到定義關鍵詞。

“無污染天然食品”、“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jié)劑和飼料添加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農業(yè)”、“通過認證證明該食品的生產、加工、儲存、運輸和銷售等環(huán)節(jié)均符合有機食品的標準”。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對應“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jié)劑和飼料添加劑”,排除;

B項對應運輸環(huán)節(jié)的要求,排除;

C項對應天然食品,排除;

D項沒有涉及,當選。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不屬于有機食品生產、加工的基本要求的一項。分析題干定義,發(fā)現(xiàn)其關鍵點為“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jié)劑和飼料添加劑”“生產、加工、儲存、運輸和銷售等環(huán)節(jié)均符合有機食品的標準”,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jù)定義的關鍵點分析選項。A項,根據(jù)有機農業(yè)“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jié)劑和飼料添加劑”,可知該項正確。

B項,根據(jù)有機食品來自有機農業(yè)生產體系,其“生產、加工、儲存、運輸和銷售等環(huán)節(jié)”都是天然無污染的,可知該項正確。

C項,根據(jù)有機農業(yè)“強調加強自然生命的良性循環(huán)和生物多樣性”,可知該項正確。

D項,“在溫室大棚內種植”并不代表其不是純天然無污染的,該項的生產要求在題干定義中并未提及,該項錯誤。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非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多定義,其關鍵信信息如下:

(1)有機食品:①無污染天然食品;②來自于有機農業(yè)生產體系;

(2)有機農業(yè):①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jié)劑和飼料添加劑;②該食品的生產、加工、儲存、運輸和銷售等環(huán)節(jié)均符合有機食品的標準。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未使用過農藥、化肥等違禁物質”符合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jié)劑和飼料添加劑的要求,符合定義;

B項:“未受化學物質的污染”符合運輸環(huán)節(jié)的要求,符合定義;

C項:“未經基因工程技術改造過”說明是天然食品,符合定義;

D項:避免在溫室大棚內種植,定義中未提到,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D選項。2.南京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多個朝代的都城都在南京。朱元璋稱帝,定都在南京,這時的南京被稱為(

)。

A.大都

B.建康

C.余杭

D.應天府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常識。

A項錯誤,大都是中國首次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大一統(tǒng)王朝元朝的首都,是如今的北京。

B項錯誤,建康是南京在六朝時期的名稱,“六朝”分別為東吳、東晉、劉宋、南齊、南梁和南陳。

C項錯誤,余杭區(qū)屬于浙江省杭州市,也是良渚古城遺址所在地。

D項正確,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稱帝,建立明朝,年號洪武,定都于應天府,即現(xiàn)在的南京。

故正確答案為D。3.1860年,參與火燒圓明園的國家的軍隊有(

)。

A.日本

B.意大利

C.英國

D.法國參考答案: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歷史。

1856年,英法聯(lián)軍發(fā)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60年10月,中國守軍寡不敵眾,英法占領北京,3500名英法聯(lián)軍沖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zhèn)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并且掠奪無數(shù)珍寶。

故正確答案為CD。4.德商是指一個人的人格和道德品質,其內容包括體貼、尊重、容忍、寬容、誠實、負責、平和、忠心、禮貌、幽默等各種美德。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德商的是:

A.小徐善于把握機會,具有非凡膽略和魄力

B.小史喜歡挑戰(zhàn)新鮮事物,對世界和他人充滿探索欲望

C.小陳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也能生存

D.小吳能理解別人的疾苦,考慮別人的感受,關心別人的生活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題干定義德商是一種美德,分析其包含的內容,再結合選項比較即可解題。德商定義的關鍵信息:體貼、尊重、容忍、寬容、誠實、負責、平和、忠心、禮貌、幽默等各種美德。

A項,膽略和魄力不屬于美德,不符合定義的關鍵信息。

B項,求知欲不屬于美德,不符合定義的關鍵信息。

C項,適應能力強不屬于美德,不符合定義的關鍵信息。

D項,理解和關心別人、考慮別人的感受屬于體貼、尊重,符合定義。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人格和道德品質;

②美德。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小徐的膽略和魄力是自己的特質,而非人格品質,不屬于美德,不符合定義;

B項:小史的探索欲望是他的人格特點,而非人格品質,不屬于美德,不符合定義;

C項:小陳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是自己的能力,而非人格品質,不屬于美德,不符合定義;

D項:小吳理解、關心他人,是“體貼”,屬于“美德”,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定義關鍵詞:“人格和道德品質”。

分析選項:A項中的膽略和魄力、B項中的欲望和C項中的適應能力均不屬于人格和道德品質的范疇,排除;D項中理解別人的疾苦、考慮別人的感受、關心別人的生活屬于人格和道德品質的范疇,并且與定義后面提到的體貼尊重相對應,符合題意,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5.甲乙的速度比是7∶5,時間比是3∶4,兩人的路程比是:

A.28∶15

B.21∶20

C.7∶4

D.3∶4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程問題,屬于基本行程類。

第二步,速度×時間=路程,“速度比是7∶5,時間比是3∶4”,則路程比為7×3∶5×4=21∶20。

因此,選擇B選項。

6.3,2,2,5,(

A.24

B.36

C.44

D.56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多級數(shù)列。

第二步,觀察選項發(fā)現(xiàn)數(shù)列第五項變化較大,考慮相乘或冪次數(shù)列。每相鄰三項做和:

觀察發(fā)現(xiàn),3+2+2=7,2+2+5=9,猜測下一項為7×9=63,那么所求項為63-2-5=56。

因此,選擇D選項。

7.最適合填入文中第③段畫線處的是:

A.謹慎使用

B.不斷完善

C.與時俱進

D.推而廣之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橫線后“因為”對空缺處進行解釋說明,指出“現(xiàn)代采集狩獵者畢竟來自現(xiàn)代,他們的生活方式或多或少受到現(xiàn)代社會的影響”,意思是這種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可靠性,A項“謹慎使用”強調在使用過程中要慎重,充分考慮到其中的不確定性,符合文意。

B項,文段沒有體現(xiàn)出要對該方法進行“完善”,排除;

C項,“與時俱進”指隨時間發(fā)展不斷進步,文段沒有體現(xiàn)出方法要隨時間不斷進步,排除;

D項,“推而廣之”強調要推廣使用,而橫線后重點體現(xiàn)該方法的局限性,與文意相悖,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文段出處】《極簡歷史系列》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語境。填入的詞語是對第二種研究方法的描述,根據(jù)橫線后的原因解釋強調現(xiàn)代采集狩獵受到現(xiàn)代社會影響,也就是用它來研究古代人類生活方式可能會有不適合不匹配的地方,因此對待這個方法不應過度迷信,而是要小心審慎、有所注意地使用。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謹慎使用”符合語境要求,當選。B項“不斷完善”強調這個研究方法還有缺陷,語境未體現(xiàn)這一點,且用“必須”修飾程度過重,故排除B項。C項“與時俱進”指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前進,語境中解釋說明的部分并未體現(xiàn)這個研究方法陳舊,需要隨時代發(fā)展之意,故排除C項。D項“推而廣之”指推展開來而且把它擴大,詞義和語境無關,排除D項。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思路點撥:本題考查語句的銜接與連貫。分析總結橫線前后文段所論述的主要觀點,抓住后文“因為”這一解釋原因的提示詞,選出與之相符的一項即可。

完整解析:由橫線后的“因為”可知,后文是對所填詞語的解釋說明?!耙驗椤焙笳撌龅氖乾F(xiàn)代采集狩獵者畢竟來自現(xiàn)代,他們的生活方式或多或少受到現(xiàn)代社會的影響。因此橫線處應是說明通過對現(xiàn)代采集狩獵部落進行研究來解讀早期人類歷史的方法可能會出現(xiàn)誤差,所以研究時需要謹慎小心。A項當選。

B項“不斷完善”、C項“與時俱進”、D項“推而廣之”填入均與后文不符,排除。

故本題選A。8.有一對夫妻,他們有一個兒子,一天,來了一個陌生人,他說他認識這對夫妻,還說他認識這對夫妻的兒子。

這段話的意思是:

A.新來的人認識這對夫妻和他們的兒子

B.新來的陌生人認識這對夫妻和他們的兒子

C.新來的陌生人認識這對夫妻和他的兒子

D.新來的陌生人自稱認識這對夫妻和他們的兒子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紹來了一個陌生人。接著說這個陌生人說自己認識這對夫妻及他們的兒子。

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沒有體現(xiàn)主體詞“陌生人”,偏離重點,排除A項。B項和C項與文意表述不符,文段說的是“陌生人”說認識,但不一定真的認識。排除B項和C項。D項為文段主要意思的概括表述。

因此,選擇D選項。

9.按理說,商家挽留客戶,就要拿出足夠的誠意,努力以優(yōu)質、廉價的服務吸引客戶“用腳投票”。但一些APP平臺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千方百計通過玩套路、設陷阱等不光彩的手段挽留用戶:一不小心就成了會員,被扣款卻毫不知情,付費容易、取消時卻暈頭轉向……這不是留人,而是坑人。這種“套路”也注定不得人心,行之不遠。

這段文字的中心主旨是:

A.APP套路越深越留不住用戶

B.APP套路形式多多,需謹慎

C.APP吸引用戶的方式有待改善

D.APP套路用戶亟待整治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出商家挽留客戶本應該讓客戶“用腳投票”。接著通過轉折提出問題,即有些APP平臺玩手段,坑客戶。最后提出觀點,即“這種套路”行之不遠。文段是“分—總”結構,最后一句話是主旨句,通過反面表達體現(xiàn)文段主旨,反推得出的觀點是“不能有套路”。

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是對主旨句的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文段開篇介紹商家要如何留住客戶。接著“但”表轉折,轉折后指出一些APP商家通過套路等手段挽留客戶的現(xiàn)象。最后作者對這些現(xiàn)象做出評價,認為這些“套路”是坑人,不得人心,行之不遠。文段為分總結構,總部分主要體現(xiàn)的是APP套路用戶是有問題的,應重在解決問題,D項符合,當選。

A項可以對應文段最后部分總結的問題,但不屬于對策選項,不是最優(yōu)選,排除。

B項“套路形式多多,需謹慎”為針對用戶的對策,文段強調的是商家,排除。

C項“吸引用戶的方式有待改善”屬于對策選項,但表述不明確,需要針對“APP套路客戶”提對策,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文段出處】《APP自動續(xù)費的“套路”

誰來解?》10.對于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jié)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0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guī)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條規(guī)定:“對于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jié)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p>

故表述正確。11.蜘蛛∶織網∶爬行

A.蠶∶破蛹∶吐絲

B.蜜蜂∶釀蜜∶飛行

C.夜鶯∶筑巢∶歌唱

D.獵豹∶奔跑∶捕食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蜘蛛”“織網”為主謂賓結構,“蜘蛛”“爬行”為主謂結構。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A項:“蠶”“破蛹”為主謂賓結構,“蠶”“吐絲”也為主謂賓結構,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蜜蜂”“釀蜜”為主謂賓結構,“蜜蜂”“飛行”為主謂結構,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C項:“夜鶯”“筑巢”為主謂賓結構,“夜鶯”“歌唱”為主謂結構,但“歌唱”是一種擬人化的表述,并非“夜鶯”的生物學行為,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獵豹”“奔跑”為主謂結構,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12.秦始皇滅六國后,統(tǒng)一了全國文字。這種文字被稱為:

A.隸書

B.楷書

C.小篆

D.行書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后,把秦國小篆作為統(tǒng)一天下文字的標準。

故正確答案為C。13.衡量計算機性能的主要指標是字長、容量和運算速度。我們通常把八位二進制作為一個單位來計算存儲器的容量,取名為字節(jié),把1024個字節(jié)稱作:

A.1B

B.1K

C.1M

D.1G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計算機網絡知識。

第二步,字節(jié)是計算機信息技術用于計量存儲容量的一種計量單位,作為一個單位來處理的一個二進制數(shù)字串,是構成信息的一個小單位。最常用的字節(jié)是八位二進制的字節(jié),字節(jié)通常簡寫為“B”。根據(jù)換算,1024B=1KB。所以,1024個字節(jié)稱作1K。

因此,選擇B選項。

A項:1B即表示1個字節(jié)。A項錯誤。

C項:1M=1024KB=1024×1024B=(2^20)B。C項錯誤。

D項:1G=1024MB=1024×1024KB=(2^30)B。D項錯誤。

14.胡蜂在本能的作用下_________地營造自己的生活、生存中心。它的巢是一個_________的紙房子。蔡倫如果在改進造紙術之前目睹過胡蜂的建筑過程而受到啟發(fā),無疑便是世界上最早的仿生學家了。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

A.獨具匠心,名不虛傳

B.自然而然,貨真價實

C.兢兢業(yè)業(yè),巧奪天工

D.無師自通,名副其實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jù)前文“在本能的作用下”可知,所填入的詞語應該體現(xiàn)出“先天的、天生的、本能的”的意思。B項“自然而然”指自由發(fā)展,必然這樣,非人力干預而自然如此,D項“無師自通”指沒有老師傳授指導,靠自己學習鉆研而通曉(某種知識技能),均體現(xiàn)了天生就會、本能的意思,均可。A項“獨具匠心”具有與眾不同的巧妙的構思,常指文學藝術方面與眾不同,C項“兢兢業(yè)業(yè)”形容小心謹慎,認真負責,都是后天形成的,均體現(xiàn)不出來本能的意思,故排除。

第二空,所填入的詞語用來修飾胡蜂的巢。D項“名副其實”指名聲與實際相符合,填入文中指胡蜂的巢就是真正的“紙房子”,當選。B項“貨真價實”現(xiàn)在引申為實實在在,一點兒不假,往往用來修飾貨物或者交易中的商品,不能用來修飾“巢”和“紙房子”,故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15.綠色貿易壁壘在近十年的時間里被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成為繼反傾銷措施以后的又一重要的貿易措施。在全球4917種產品中,涉及紡織、成衣、化妝品、日用品、玩具、家具和家用電器等幾千種商品。目前國際上使用的綠色貿易壁壘形式主要有:

A.征收綠色關稅

B.綠色反補貼

C.環(huán)境貿易制裁

D.進口檢驗

參考答案:ABC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國際經濟知識。

第二步,綠色貿易壁壘是指在國際貿易活動中,進口國以保護自然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進口的措施。目前國際上使用的綠色貿易壁壘形式主要有:征收綠色關稅、綠色反補貼、環(huán)境貿易制裁、進口檢驗。

因此,選擇ABCD選項。

16.領導授權的事項可以包括:

A.日常事務工作

B.信息處理

C.戰(zhàn)略性決策

D.調查研究

參考答案:AB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管理學基本原理知識。

第二步,所謂領導授權,就是在組織系統(tǒng)內部,領導者將組織和人民賦予自己的部分職務權力授予下級行政機關或職能機構,以便下級機關能夠在上級的監(jiān)督下自主地行動和處理行政事務。

可以授權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種:(1)常規(guī)工作和活動;(2)用技術能力去解決的問題;(3)某些特定領域內的決定;(4)具體管某一項目;(5)準備報告;(6)以代表身份出席會議等。不可以授權的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幾種:(1)計劃戰(zhàn)略的制訂;(2)下屬考核與晉升,實施獎懲;(3)沒有合適的下屬能夠承擔的工作。

因此,選擇ABD選項。

C項:戰(zhàn)略性決策是關系企業(yè)全局和長遠發(fā)展的重大問題的決策。是非程序化的、帶有風險性的決策。故屬于領導不可以授權給下屬的工作。C項錯誤。

17.下列活動中,屬于司法活動范疇的是:

A.某司法局審查并發(fā)放律師執(zhí)業(yè)證

B.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向陜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做工作報告

C.交警對王某的交通違章進行罰款處罰

D.檢察機關對犯罪嫌疑人柳某的涉嫌受賄犯罪予以批準逮捕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司法,又稱法的適用,通常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司法人員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運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

A、B項均不涉及處理案件,排除;

C項中交警不是刑法意義上的司法人員,且涉及行為只是單純的行政處罰行為,排除;

D項符合司法所涉及的內容,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司法活動。

第二步,司法活動指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運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題干中檢察機關對犯罪嫌疑人的批準逮捕行為是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檢察機關”屬于我國的司法機關。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用關鍵詞法解題。根據(jù)“司法活動范疇”,司法局和交警都不是司法機關或者司法工作人員,首先排除A、C。陜西高級人民法院雖然是司法機關,但是其作報告不是司法活動,排除B。D項“檢察機關”屬于司法機關,“對犯罪嫌疑人的批準逮捕”屬于具體司法行為,當選。A項錯誤。司法局是政府職能部門,不是司法機關,發(fā)放律師執(zhí)業(yè)證屬于行政許可行為。

B項錯誤。人民法院屬于司法機關,但做工作報告未涉及處理案件。

C項錯誤。交警屬于行政主體,對交通違章罰款屬于行政處罰行為。

D項正確。司法活動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運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

故本題選D。18.救援:圍魏救趙

A.進攻:風聲鶴唳

B.防守:草木皆兵

C.追擊:窮寇勿追

D.轉移:斗折蛇行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圍魏救趙,原指戰(zhàn)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后指襲擊敵人后方的據(jù)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zhàn)術。圍魏救趙是救援的一種策略。二者是對應關系,同時在語義上有相關性。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A項:風聲鶴唳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與進攻沒有明顯的邏輯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草木皆兵是指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與防守沒有明顯的邏輯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窮寇勿追是指不追無路可走的敵人,以免敵人情急反撲,造成自己的損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窮寇勿追是追擊的一種策略,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D項:斗折蛇行是指像北斗星一樣彎曲,像蛇一樣曲折行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與轉移沒有明顯的邏輯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19.各個學科最前沿的成果,反映了人類對這一領域的最新和最有價值的認識,但又可能離大眾最為遙遠,甚至最難以為大眾所_______、所_______、所_______。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

A.了解認識接受

B.認識了解接受

C.接受認知理解

D.理解接受認知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橫線處出現(xiàn)三個頓號,表示并列關系,結合選項可知,詞語的順序應該是和大眾認識事物的思維順序是一致的?!敖邮堋睉撌窃趯κ挛镉辛嘶玖私庹J知之后的結果,故應放在最后,排除C、D項?!罢J識”是人腦反映客觀事物的特性與聯(lián)系,并揭露事物對人的意義與作用的思維活動。認識是一種信息加工過程?!傲私狻笔侵赖囊馑?。故應先知道信息,才可對其進行加工,即先“了解”后“認識”,排除B項。

故正確答案為A。

【出處】《關于的幾點想法》

解題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三空。文段介紹了各學科的最前沿成果可能離大眾最為遙遠,

最難為大眾所認識。三個橫線部分的填入詞語均應與人的認識過程有關,填入詞語的順序且應與人類認識事物的順序一致。因此,第三空應為人類認識事物的最后一個階段。A項和B項“接受”指對事物容納而不拒絕;C項“理解”指懂、了解;D項“認知”指通過思維活動認知、了解?!袄斫狻迸c“認知”均應發(fā)生在“接受”之前,對一個事物的“接受”應建立在對其有充分“理解”和“認知”的基礎之上。因此,“接受”為認識事物的最后一個階段,排除C項和D項。

第二步,再看第一空和第二空。A項將“了解”放于“認識”前,B項將“認識”放于“了解”前。“了解”指從外觀、氣味等可見可感的物理特征來對事物有個初步的印象或概念;“認識”指深入到該事物的本質范圍的了解。因此,“認識”是深層次的“了解”,應發(fā)生在“了解”之后,排除B項。

因此,選擇A選項。20.4,6,10,18,34,66,(

A.82

B.98

C.114

D.130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數(shù)列變化趨勢平緩,優(yōu)先考慮做差。

第二步,做差如圖所示:

差數(shù)列是公比為2的等比數(shù)列,下一項為32×2=64,則所求項為66+64=130。

因此,選擇D選項。

21.每年三月某單位都要組織員工去A、B兩地參加植樹活動。已知去A地每人往返車費20元,人均植樹5棵,去B地每人往返車費30元,人均植樹3棵,設到A地員工有x人,A

、B兩地共植樹y棵,y與x之間滿足y=8x-15,若往返車費總和不超過3000元,那么,最多可植樹多少棵?(

A.498

B.400

C.489

D.500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題考查函數(shù)問題。

第二步,A地人均5棵,則在A地植樹5x,根據(jù)總植樹棵數(shù)y=8x-15,可得B地植樹棵數(shù)為(8x-15)-5x=3x-15,則B地人數(shù)為人。

第三步,為了植樹最多,則投入費用需要最高,根據(jù)不超過3000元,可得總費用3000≥20x+30(x-5),解得x≤63。

第四步,當x=63時,最多可植樹y=8×63-15=489(棵)。

因此,選擇C選項。

解法二:

第一步,本題考查函數(shù)問題,用數(shù)字特性法解題。

第二步,植樹棵數(shù)y=8x-15,根據(jù)奇偶特性,推出y一定為奇數(shù),排除A、B、D。

因此,選擇C選項。

22.我們把海螺殼扣在耳朵上,可以聽到像海潮一樣的聲音,其實這是:

A.風吹進海螺殼的聲音

B.顱內血液流動的聲音

C.海螺運動發(fā)出的聲音

D.外界的雜音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活常識。

第二步,海螺本身不會發(fā)聲,被扣在耳上時,海螺殼的回形結構會與耳朵形成共振,將產生比普通振動更大的聲音。若來自海螺以外的振動或聲音的頻率與海螺內腔固有的頻率相同,就會發(fā)生共鳴。我們所聽到的即顱內血液流動的聲音與殼內空氣共振后的聲音。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海螺本不會發(fā)聲,聽到的主要是耳朵里血液流動的聲音。在海螺里能聽見聲音,主要是因為共振。根據(jù)物理學原理,如果來自海螺以外的振動或聲音的頻率與海螺內腔固有的頻率相同,就會發(fā)生共振,共振把聲音放大。當我們把海螺扣在耳朵上時,血液流動與海螺內腔發(fā)生共振,血液流動的聲音就被放大,被我們聽到。其實,不光是海螺,我們把一個紙盒或空的熱水瓶扣在耳邊,同樣也能聽到這種共鳴聲,聲源主要是血液流動的聲音。

故正確答案為B。23.在市場競爭中形成的品牌優(yōu)勢、穩(wěn)定的產品需求和良好的經營績效,是吸引金融資本的重要因素。因此,培育發(fā)展從事專業(yè)化、標準化、規(guī)?;a經營的合作組織等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是解決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中金融供給不足問題的有效舉措。只有專業(yè)化、標準化、規(guī)?;拍芴岣呱a效率、確保產品品質,進而形成品牌優(yōu)勢。在實踐中,一些地方政府推動建立了一批現(xiàn)代農業(yè)示范區(qū)、農業(yè)綜合開發(fā)園區(qū)以及多種形式的新型農業(yè)合作組織,提高了農業(yè)生產水平和效率,有效吸引了金融資本進入農業(yè),促進了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

這段文字主要強調的是:

A.進一步強化農業(yè)領域的市場競爭機制與利益分配機制

B.現(xiàn)代農業(yè)綜合開發(fā)園區(qū)等新型農業(yè)合作組織大有可為

C.創(chuàng)新農業(yè)組織形式以實現(xiàn)金融資本與現(xiàn)代農業(yè)有效對接

D.專業(yè)化、標準化、規(guī)模化生產經營是現(xiàn)代農業(yè)的根本出路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句以吸引金融資本的重要因素引出話題,接下來由“因此”引出了文段的主旨“培育發(fā)展從事專業(yè)化、標準化、規(guī)?;a經營的合作組織等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是解決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中金融供給不足問題的有效舉措”,接下來以必要條件關聯(lián)詞“只要……才”引導的句子進一步補充說明如何提高生產效率、確保產品品質,進而形成品牌優(yōu)勢。最后通過實踐中的具體事例進行補充論證。所以文段結構為“分—總—分”結構。

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C選項。

A項:缺少話題詞“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B項:為文段末尾的事例補充說明,未提及“金融資本供給不足”這一話題。D項:“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的根本出路”無中生有且“根本出路”程度過重。

24.用Excel可以創(chuàng)建各類圖表,如條形圖、柱形圖等。為了描述特定時間內各個項之間的差別情況,便于對各項進行比較,應該選擇下列哪一種圖表?

A.條形圖

B.折線圖

C.餅圖

D.面積圖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計算機網絡知識。

第二步,條形圖是統(tǒng)計圖資料分析中最常用的圖形。條形圖能夠使人們一眼看出各個數(shù)據(jù)的大小,易于比較數(shù)據(jù)之間的差別??v軸表示分類,橫軸表示值,它與柱形圖的功能及特點相似。

因此,選擇A選項。

B項:折線圖,排列在工作表的列或行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繪制折線圖。折線圖可以顯示隨時間而變化的連續(xù)數(shù)據(jù),因此非常適用于顯示在相等時間間隔下數(shù)據(jù)的趨勢。B項與題意無關,排除。

C項:餅圖,僅排列在工作表的一列或一行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繪制餅圖。餅圖顯示一個數(shù)據(jù)系列中各項的大小與各項總和的比例。C項與題意無關,排除。

D項:面積圖,強調數(shù)量隨時間而變化的程度,也可用于引起人們對總值趨勢的注意。例如,表示隨時間而變化的利潤的數(shù)據(jù)可以繪制在面積圖中以強調總利潤。D項與題意無關,排除。

25.把下面六個圖形分為兩類,使每一類圖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規(guī)律,分類正確的一組是:

A.①③⑥,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④⑤,②③⑥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為分組分類,元素組成不同,但都出現(xiàn)黑點和多邊形外框。觀察發(fā)現(xiàn),題干黑點數(shù)量依次為5、6、3、6、4、4,外框邊數(shù)依次為3、4、5、4、6、4,圖①③⑥內部點數(shù)量加外框邊數(shù)量都等于8,圖②④⑤內部點數(shù)量加外框邊數(shù)量都等10。即①③⑥一組,②④⑤一組。

故正確答案為A。26.-7,0,1,2,9,(

)

A.12

B.18

C.24

D.28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觀察題干數(shù)列可發(fā)現(xiàn)數(shù)值相差不大,優(yōu)先考慮相鄰項做差。后項減前項得:7,1,1,7,(),再次做差得到-6,0,6,(),該數(shù)列為公差為6的等差數(shù)列,則題目所求數(shù)字應為6+6+7+9=28。

故正確答案為D。27.張三向李四借款,王五將自己所有的房屋抵押給李四,作為張三向李四履行債務的擔保,在這一抵押法律關系中,抵押人是(

)。

A.張三

B.李四

C.王五

D.張三和王五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民法典。

根據(jù)《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四條規(guī)定:“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抵押給債權人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fā)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xiàn)抵押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財產優(yōu)先受償。前款規(guī)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抵押人,債權人為抵押權人,提供擔保的財產為抵押財產?!?/p>

題干中王五將自己所有的房屋抵押給李四,因此,王五是抵押人,李四是債權人,張三是債務人。

故正確答案為C。28.地殼里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A.硅

B.鋁

C.氧

D.鐵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自然地理知識。

第二步,在地殼中最多的化學元素是氧,它占總重量的48.6%;其次是硅,占26.3%;以下是鋁、鐵、鈣、鈉、鉀、鎂。豐度最低的是砹和鈁。上述8種元素占地殼總重量的98.04%,其余80多種元素共占1.96%。

因此,選擇C選項。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29.下列對各種現(xiàn)象(行為)原理解釋錯誤的是:

A.百煉成鋼——經高溫,鐵中的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其含碳量降低

B.雨后彩虹——陽光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水滴,造成散射及干涉

C.熱脹冷縮——分子空隙隨溫度升高而變大,隨溫度降低而縮小

D.煽風點火——扇動扇子使空氣流通,為火焰燃燒補充氧氣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A項正確,百煉成鋼的主要反應原理是利用氧化還原反應,在高溫下,鐵中的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即用氧化劑把生鐵里過多的碳和其它雜質氧化成氣體或爐渣除去。煉鋼時常用的氧化劑是空氣、純氧氣或氧化鐵,通過氧化反應降低碳含量。

B項錯誤,雨后彩虹是太陽光沿著一定角度射入空氣中的水滴所引起的比較復雜的由折射和反射造成的一種色散現(xiàn)象。陽光射入水滴時會同時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內亦以不同的角度反射。當中以40至42度的反射最為強烈,造成我們所見到的彩虹。陽光進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離開水滴時再折射一次,總共經過一次反射兩次折射。因為水對光有色散的作用,不同波長的光的折射率有所不同。

C項正確,熱脹冷縮是指物體受熱時會膨脹,遇冷時會收縮的特性。而物體熱脹冷縮的實質是物質的分子間隙受溫度影響而變化。由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溫度越高,運動越快,分子之間有間隔,溫度越高,間隔越大,反之,則間隔變小。

D項正確,燃燒是可燃物和氧發(fā)生激烈的氧化反應,無論固體、液體都是從表面開始燃燒,即在游離狀態(tài)物質元素與氧混合,在達到適宜濃度的時候燃燒最為激烈,風吹過來會帶來更多的氧氣,從而起到助燃的作用。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科技常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彩虹簡稱虹,是氣象中的一種光學現(xiàn)象。當太陽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時,光線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譜,由外圈至內圈呈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可用常理法和排除法解答。A項,煉鋼時需將鐵在高溫中煅燒,可理解為鐵中的一些可燃物質在這個過程中都會被消耗掉,碳是可燃的。C項,熱脹冷縮從字面理解就是溫度升高時體積增大,溫度降低時體積減小。D項,根據(jù)生活常識,點火時用嘴吹一下或者用扇子扇,會容易點著。燃燒離不開氧氣,而空氣中含有氧氣,可知就是補充了氧氣。A、C、D三項均正確,排除。A項正確。鐵中的含碳量比鋼高,經過高溫煅燒,鐵中的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鐵中的含碳量降低,就成了鋼。

B項錯誤。雨后彩虹是一種光學現(xiàn)象,當太陽光照射到空氣中的水滴,光線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譜,雨后常見。彩虹的形成與光的干涉現(xiàn)象無關。

C項正確。熱脹冷縮是指物體受熱時會膨脹,遇冷時會收縮的特性。由于物體內的粒子(原子)運動會隨溫度改變,當溫度上升時,粒子的振動幅度加大,令物體膨脹;但當溫度下降時,粒子的振動幅度便會減少,使物體收縮。

D項正確。煽風點火,是因為燃燒過程中不斷地鼓入空氣,使空氣流通,為燃燒補充空氣(空氣中含有氧氣),從而促進燃燒。

故本題選B。30.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

A.如上圖所示

B.如上圖所示

C.如上圖所示

D.如上圖所示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

組成元素不同,優(yōu)先考慮數(shù)量類或屬性類,對稱特征明顯,考慮屬性類對稱性。

第二步,兩段式,第一段找規(guī)律,第二段應用規(guī)律。

整體觀察發(fā)現(xiàn),第一段圖形對稱軸的數(shù)量分別為1、2、3,呈等差數(shù)列;第二段圖形圖一與圖二對稱軸數(shù)量分別為1、2,故問號處應該填入具有3條對稱軸的圖形,只有D選項符合。

因此,選擇D選項。

31.運動參與是指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和行為表現(xiàn)。經常參與體育活動的人,可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對運動的興趣和愛好。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使體育活動成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學校領域的運動參與,要求學生具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和行為,掌握科學健身的知識和方法,養(yǎng)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屬于運動參與的是:

A.小強體質較弱,為了增強體魄,他開始參與體育運動

B.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小生的父親經常帶他去游泳

C.小張酷愛網球比賽,會經常觀看各種各樣的網球比賽

D.小李熱愛跑步,只要有時間,他就會參加馬拉松比賽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到關鍵詞。

關鍵詞為“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和行為表現(xiàn)”。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小強體質較弱,為了增強體魄他開始參加體育運動,體現(xiàn)的是他參加體育活動的自主性,但是說的是開始參加,沒有很好的體現(xiàn)出參與體育運動的行為表現(xiàn),不屬于運動參與,排除;

B項: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小生的父親經常帶他去游泳,雖然有參與體育運動的行為,但是沒有體現(xiàn)出小生的主動參與體育運動,而是被迫的,是父親為了培養(yǎng)他的興趣,不屬于運動參與,排除;

C項:小張酷愛網球比賽,會經常觀看各種各樣的網球比賽,沒有體現(xiàn)出他參與體育活動的行為表現(xiàn),排除;

D項:小李熱愛跑步,只要有時間就會參加馬拉松,熱愛一詞體現(xiàn)了小李的主動參與性,同時一有時間他就參加馬拉松體現(xiàn)了他參與體育活動的行為表現(xiàn),與A選項比較起來,D選項更明確,更好。

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和行為表現(xiàn);

②可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對運動的興趣和愛好,養(yǎng)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小強為增加體魄而運動,體現(xiàn)了態(tài)度上的主動,但是不一定會發(fā)展成興趣和愛好,或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并沒有體現(xiàn)出其后期行為表現(xiàn)的主動性,不符合定義;

B項:父親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讓其學游泳,不是孩子主動參與,不符合定義;

C項:觀看比賽不是參與體育運動,不符合定義;

D項:小李因熱愛跑步,主動參與了馬拉松比賽,體現(xiàn)了“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和行為表現(xiàn)”,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分析題干定義,發(fā)現(xiàn)其關鍵點為“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和行為表現(xiàn)”“使體育活動成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jù)定義的關鍵點分析選項。運動參與定義的關鍵信息: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和行為表現(xiàn),使體育活動成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A項,小強開始參加體育運動,說明體育運動還沒有成為他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符合定義。

B項,小張酷愛網球比賽,會經常觀看,但并沒有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行為表現(xiàn),不符合定義。

C項,小生的父親為培養(yǎng)他的興趣經常帶他去游泳,并沒有體現(xiàn)出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不符合定義。

D項,小李熱愛跑步,有時間就參加馬拉松比賽,體現(xiàn)了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和行為表現(xiàn),符合定義。

故本題選D。32.野生動物之間因病毒入侵會暴發(fā)傳染病,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熱帶、亞熱帶或低海拔地區(qū)的動物,因生活環(huán)境炎熱,一直面臨著患傳染病的風險。生活在高緯度或高海拔等低溫環(huán)境的動物,過去因長久寒冬可免于病毒入侵,但現(xiàn)在冬季正變得越來越溫暖,持續(xù)時間也越來越短。因此,氣溫升高將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fā)。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觀點?

A.無論氣候如何變化,生活在炎熱地帶的動物始終面臨著患傳染病的風險

B.適應寒帶和高海拔棲息地的動物物種遭遇傳染病暴發(fā)的風險正在升高

C.氣溫高低與野生動物患傳染病風險之間存在正相關性,即氣溫越高患病風險越高

D.寒冷氣候可能讓野生動物免受病毒入侵,炎熱氣候卻更易導致野生動物感染病毒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最能支持題干觀點的一項,解答本題需首先明確題干的論證結構,找到題干觀點和論據(jù)。題干觀點為“氣溫升高將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fā)”,題干論據(jù)為“熱帶、亞熱帶或低海拔地區(qū)的動物,因生活環(huán)境炎熱,一直面臨著患傳染病的風險,生活在高緯度或高海拔等低溫環(huán)境的動物,過去因長久寒冬可免于病毒入侵,但現(xiàn)在冬季正變得越來越溫暖,持續(xù)時間也越來越短”。要支持題干觀點,可說明氣溫升高的確會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fā)。

題干論據(jù):熱帶、亞熱帶或低海拔地區(qū)的動物,因生活環(huán)境炎熱,一直面臨著患傳染病的風險,生活在高緯度或高海拔等低溫環(huán)境的動物,過去因長久寒冬可免于病毒入侵,但現(xiàn)在冬季正變得越來越溫暖,持續(xù)時間也越來越短。題干觀點:氣溫升高將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fā)。

A項,指出生活在炎熱地帶的動物始終面臨著患傳染病的風險,并未說明氣溫升高對野生動物傳染病的影響,不能支持題干觀點。

B項,指出適應寒帶和高海拔棲息地的動物物種遭遇傳染病暴發(fā)的風險正在升高,并未說明氣溫升高對野生動物傳染病的影響,不能支持題干觀點。

C項,指出氣溫越高野生動物患傳染病的風險也越高,說明氣溫升高會使野生動物患傳染病的風險增加,可以支持題干觀點。

D項,指出寒冷氣候可能讓野生動物免受病毒入侵,炎熱氣候卻更易導致野生動物感染病毒,但“炎熱氣候”與“氣溫升高”并非同一概念,不能支持題干觀點。

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jù)提問方式中的“支持”,確定為加強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jù)。

論點:氣溫升高將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fā)。

論據(jù):熱帶、亞熱帶或低海拔地區(qū)的動物,因生活環(huán)境炎熱,一直面臨患傳染病的風險,生活在高緯度和高海拔等低溫環(huán)境的動物,因長久寒冬可免于病毒入侵,現(xiàn)在冬季變得越來越溫暖,持續(xù)時間也越來越短。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無關選項。該項說的是氣候不管怎樣變化,炎熱地帶的動物始終面臨患傳染病風險,與氣溫升高是否會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fā)無關,論題不一致,排除。

B項:無關選項。該項說的是寒帶和高海拔棲息地的動物遭遇傳染病的風險在升高,與氣溫升高是否會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fā)無關,論題不一致,排除。

C項:增加論據(jù)。氣溫高低和野生動物患傳染病的風險存在正相關,說明氣溫越高,患傳染病的風險會增大,具有加強作用。

D項:無關選項。該項說的是寒冷氣候野生動物免受病毒入侵,炎熱更容易導致野生動物感染病毒,對比的是寒冷和炎熱,而論點主要討論“氣溫升高”,說的是氣溫的變化,論題不一致,排除。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jù)。

論點:氣溫升高將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fā)。

論據(jù):熱帶、亞熱帶或低海拔地區(qū)的動物,因生活環(huán)境炎熱,一直面臨著罹患傳染病的風險。生活在高緯度或高海拔等低溫環(huán)境的動物,過去因長久寒冬可免于病毒入侵,但現(xiàn)在冬季正變得越來越溫暖,持續(xù)時間也越來越短。

論據(jù)討論的是炎熱地區(qū)與低溫地區(qū)對于動物罹患傳染病的風險情況,論點討論的是氣溫升高將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fā),論據(jù)論點均在討論氣溫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關系,話題一致,可以考慮補充論據(jù)進行加強。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該項指出炎熱地帶的動物始終面臨著患傳染病風險,而論點的主體為野生動物;同時該項并未說明氣溫升高是否會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fā),話題不一致,無法加強,排除;

B項:該項指出適應寒帶和高海拔棲息地的動物物種遭遇傳染病暴發(fā)的風險正在升高,但并未說明氣溫升高與野生動物傳染病暴發(fā)之間的關系,話題不一致,無法加強,排除;

C項:該項指出氣溫高低與野生動物患傳染病風險之間存在正相關性,說明氣溫升高確實會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fā),屬于補充論據(jù),可以加強,當選;

D項:該項指出寒冷氣候與炎熱氣候對野生動物感染病毒的風險存在差異,屬于重復論據(jù),無法得知氣溫升高是否會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fā),且是一種“可能”的說法,加強力度小于C項,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3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出自:

A.王勃的《滕王閣序》

B.杜牧的《阿房宮賦》

C.劉禹錫的《陋室銘》

D.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常識知識。

第二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陋室銘》,是一篇托物言志駢體銘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贊美陋室抒寫自己志行高潔,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因此,選擇C選項。

A項:《滕王閣序》是唐代文學家王勃創(chuàng)作的一篇駢文。文章由洪州的地勢、人才寫到宴會,寫滕王閣的壯麗,眺望的廣遠,扣緊秋日,景色鮮明;再從宴會娛游寫到人生遇合,抒發(fā)身世之感;接著寫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勵志節(jié),最后以應命賦詩和自謙之辭作結。A項不符合題意。

B項:《阿房宮賦》是唐代文學家杜牧創(chuàng)作的一篇賦。文章通過對阿房宮興建及其毀滅的描寫,生動形象地總結了秦朝統(tǒng)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教訓,向唐朝統(tǒng)治者發(fā)出了警告,表現(xiàn)出一個正直文人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B項不符合題意。

D項:《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于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應至交好友岳州知州滕宗諒之請為重修岳陽樓而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寫岳陽樓的景色,以及陰雨和晴朗時帶給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達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愛民情懷。D項不符合題意。

34.秘書對張強說:“你的方案很好,我認為董事們都會贊同?!边^一會兒,她又說:“沒有哪一個董事不會不贊同的。”

可以看出:

A.秘書贊同張強的方案

B.董事們贊同張強的方案

C.董事們反對張強的方案

D.秘書的話前后矛盾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jù)題干關聯(lián)詞“沒有一個不”,確定為集合推理。

第二步,進行推理。

沒有一個不=所有都,所以“沒有哪一個董事不會不贊同的”=所有董事都不贊同,這與第一句中的“董事們都會贊同”互相矛盾。

因此,選擇D選項。

35.在動畫片的題材中,童話、神話、民間故事占了很大的比例,就是因為這些題材都是帶有濃厚幻想色彩的

故事,具有鮮明的

、假定與象征的因素。神奇虛幻的故事借助動畫的假定性不僅可以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而且動畫藝術的特征也能夠得以充分發(fā)揮。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虛構寓意

B.虛幻含義

C.虛假含意

D.虛擬喻義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空,搭配“故事”,由前文“帶有濃厚幻想色彩”可知,這類故事是憑借想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C項“虛假”側重假,強調不真實,是貶義詞,排除;D項“虛擬”,用于搭配情況、技術、世界等,一般不與“故事”搭配,排除。

第二空,形容這類故事的特點,與后文的“假定”“象征”并列。A項“寓意”表示寄托或蘊含的意思,B項“含義”指包含的意義(一般是表面上的),由文段可知,動畫片中神奇虛幻的故事,需要從故事本身領悟故事所蘊含的深層內涵,而非故事表面表達的意思,A項更符合文意。

故正確答案為A。

【文段出處】《淺論原型文化在動畫片中的敘事策略》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帶有濃厚幻想色彩的________故事”可知,這些故事是根據(jù)想象創(chuàng)作的。A項“虛假”指跟實際不符合,強調的是假、不真實,且感情色彩偏消極,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B項“虛擬”指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事實的,通常與現(xiàn)實、世界、情節(jié)搭配,不符合文意,排除B項。C項“虛構”意思是憑想象造出來;D項“虛幻”指主觀幻想的,不真實的(形象)。二者均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該空與“假定”和“象征”并列,其中“象征”側重于用具象事物表現(xiàn)抽象意義。C項“寓意”是寄托或蘊含的意思,能夠與“象征”呼應,體現(xiàn)出“故事所蘊含的深層次內涵”,符合文意。D項“含義”指(詞句等)所包含的意義,強調詞句表面的含義,不符合文意,排除D項。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閱讀文段,根據(jù)前后文邏輯關系找到對確定答案有幫助的提示信息。第二步,從第一空入手分析選項,可首先排除感情色彩不符的C和與“故事”搭配不當?shù)腄。第三步,辨析第二空兩項詞語含義,選擇與句意最契合的一項。第一空,C項“虛假”強調不真實,含貶義,描述“童話、神話、民間故事”不恰當,排除。D項“虛擬”多修飾現(xiàn)實、人物等,一般不與故事搭配,排除。

第二空,“寓意”指寄托或蘊含的意旨或意思,“含義”指(詞句等)所包含的意義?!霸⒁狻碧钊敫贤?、神話、民間故事這類題材通過故事傳遞道理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排除B。

故本題選A。36.機場、銀行等服務窗口實行“一米線”制,要求等候服務的顧客必須與正在接受服務的顧客之間保持一米的距離。

這一制度的主要功能是:

A.維持服務秩序

B.保護顧客隱私

C.提升服務質量

D.提高道德水準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B項符合題意:一米線,其主要功能是維護個人的隱私,兼有維護公共秩序,保持公眾距離的作用。而在機場和銀行等服務窗口設置一米線主要是防止顧客個人信息或儲戶密碼等被偷看,起到保護顧客隱私的作用。

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活常識。

第二步,“一米線”的主要功能是維護個人的隱私,防止顧客的個人信息被偷窺,同時具有維護公共秩序的作用。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可用常理法和排除法解題。首先C、D兩項可排除,一米線和道德、服務質量顯然沒有直接關系。其次,聯(lián)系到顧客在機場、銀行等接受服務時,常常需要填寫個人信息、銀行卡密碼等的情況,如果不讓等候的顧客和接受服務的顧客保持距離,就會有泄露顧客隱私的風險,可知實行“一米線”制是為了保護顧客隱私。該制度雖然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維護秩序的作用,但那些不是“主要”作用,故排除A。所謂“一米線制度”,指的就是銀行、醫(yī)院等單位在距營業(yè)柜臺或窗口一米處劃線,以提醒顧客在線后排隊等候?!耙幻拙€制度”的主要功能是維護個人的隱私,兼有維護公共秩序,保持公眾距離的作用。在生活中,由于文化修養(yǎng)、客觀環(huán)境的原因,很多人缺少保護隱私權的觀念,也使得生活中侵犯隱私權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我們應增強法制觀念,提高法律意識,依法保護我們的隱私權?!耙幻拙€”是為保護公民的隱私權而設置的。故本題選B。37.下列關于公共事業(yè)組織在財務管理上具有的特點,說法不正確的是:

A.類型多樣化

B.領域廣泛化

C.經費來源自給化

D.政策性強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管理概述知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公共事業(yè)組織在財務管理上具有的特點有:①類型多樣化,以社會公益為核心;②領域廣泛化;③經費來源的無償性(公共事業(yè)組織的經費來源主要依靠國家財政);④政策性強。由此可知,“經費來源自給化”的說法錯誤,當選。

因此,選擇C選項。

38.病毒的故事或許還要從遠古說起。在那個________的地球上,海洋占據(jù)了世界的絕大部分,而無垠的大海之下是數(shù)億年________的火山活動。在某些________之下,海水中產生了史上第一批有機大分子,從而點燃了生命的星星之火。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病入膏肓動蕩不安陰差陽錯

B.死氣沉沉經天緯地不期而遇

C.了無生機連綿不斷機緣巧合

D.奄奄一息接踵而至逢機遘會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由后文“海水中產生了史上第一批有機大分子,從而點燃了生命的星星之火”可知,遠古地球尚無生命,所填詞語應體現(xiàn)這一含義,排除A、D。第三步,再看第二空,此處表達的是火山活動不間斷,根據(jù)詞義排除B。第四步,驗證第三空。第一空,由后文“海水中產生了史上第一批有機大分子,從而點燃了生命的星星之火”可知,遠古地球尚無生命?!安∪敫嚯痢敝覆〉搅藷o法醫(yī)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嚴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奄奄一息”指氣息十分微弱。兩詞均表示生命垂危,不符合文意,排除A、D。

第二空,此處表達的是火山活動不間斷。“經天緯地”指謀劃天下之事,多用來形容人才能極大,與文意無關,排除B?!斑B綿不斷”指連續(xù)不間斷,填入符合文意。

驗證第三空,在“機緣巧合”之下點燃了生命的星星之火,“機緣巧合”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海水中產生了史上第一批有機大分子,從而點燃了生命的星星之火”可知,以前的地球上是沒有生命的。B項“死氣沉沉”形容氣氛不活躍或精神消沉,不振作,放在這里可以體現(xiàn)地球上沒有生命的樣子,符合語境。C項“了無生機”指沒有生機,符合語境。A項“病入膏肓”意思是病情特別嚴重,無法醫(yī)治,也比喻事態(tài)嚴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D項“奄奄一息”形容氣息微弱臨近死亡,也比喻事物即將消亡、湮沒或毀滅。兩者均不能體現(xiàn)“沒有生命”之意,不符合語境,排除A項和D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所填詞修飾“火山活動”。B項“經天緯地”形容有治理天下才能的經世之才,不能用來修飾“火山活動”,排除B項。C項“連綿不斷”形容連續(xù)不止,一直都不中斷,照應“數(shù)億年”,符合語境。答案鎖定C選項。

第三步,驗證第三空?!皺C緣巧合”指特殊的緣分,巧妙的融合遇到,在一起,體現(xiàn)了地球生命誕生的偶然性,符合語境。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空,所填詞語用來形容“地球”,根據(jù)后文“海水中產生了史上第一批有機大分子”可知,之前的地球是沒有生命存在、沒有生機的。B項“死氣沉沉”指氣氛不活潑,也形容人精神消沉,不振作,C項“了無生機”指一點生命的活力都沒有,均符合地球沒有生命氣息的文意,保留。A項“病入膏肓”指病情特別嚴重,無法醫(yī)治,D項“奄奄一息”比喻事物即將消亡、湮沒或毀滅,文中沒有描述地球面臨重大問題、即將毀滅的狀態(tài),均排除。

第二空,搭配“火山活動”,B項“經天緯地”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做非常偉大的事業(yè),搭配不當,排除。C項“連綿不斷”指連續(xù)不止,一直都不中斷,與“火山活動”搭配恰當,且能與“數(shù)億年”形成對應,符合文意,保留。

第三空,代入驗證,C項“機緣巧合”指特殊的緣分,巧妙地融合遇到,在一起,符合地球在偶然間產生第一批有機大分子之意,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C。

【文段出處】《病毒從哪里來》39.從所給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規(guī)律性:

A.如上圖所示

B.如上圖所示

C.如上圖所示

D.如上圖所示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

組成元素不同,優(yōu)先考慮數(shù)量類或屬性類。線條的特征比較明顯,考慮數(shù)線。

第二步,兩段式,第一段找規(guī)律,第二段應用規(guī)律。

第一段,直線數(shù)量均為6,第二段,直線數(shù)量也均為6,問號處圖形應有6條直線,只有D項符合。

因此,選擇D選項。40.依次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

文字要給失望的人以________,給受到恥辱的人以__________,給挫傷的人以__________,給絕望的人以一點希望的火星。

A.希望尊嚴安慰

B.期盼尊重療救

C.企盼自尊慰問

D.信心尊敬治療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文段四句話結構相同,借助最后一句完整語句可知,橫線上所填詞語應與“……的人”含義相反相對。第一空應填入“失望”的反義詞,可知應該是別人給的啟示和鼓舞,讓人還能堅信目標實現(xiàn)的可能,D項“信心”指的是一個人對自身的信仰的堅定,即自己相信自己,與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應填入“恥辱”的反義詞,結合文段可知應該是需要他人給與的尊重和態(tài)度,故排除C項“自尊”,“自尊”指的是自我評價產生和形成的一種自重、自愛、自我尊重。

第三空填“挫傷”的對應詞,B項“療救”指治療救助,搭配對象一般是“病”,搭配不當,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41.關于太陽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太陽系位于銀河系的中心

B.矮行星是圍繞大行星運行的天體

C.距太陽越遠的行星公轉周期越長

D.八大行星的自轉方向相同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關于太陽系的自然常識。

A項錯誤,太陽系位于銀河系內,但并不位于銀河系的中心,其距離銀河系中心尚有幾萬光年的距離。

B項錯誤,矮行星的體積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間,圍繞恒星運轉,而非大行星。大行星是指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

C項正確,八大行星離太陽越遠,公轉軌道半徑越大,同時公轉周期越長。

D項錯誤,八大行星的自轉方向多數(shù)為自西向東,但是金星和天王星為自東向西。所以不能說八大行星的自轉方向相同。

故正確答案為C。

解題思路:本題用初中地理知識和排除法解題。A項排除。銀河系的中心是大質量黑洞,太陽系不可能位于銀河系中心;B項排除。注意關鍵詞“矮行星”“圍繞行星運行”,結合地理常識,矮行星圍繞恒星運轉。C項推斷正確。距離太陽越遠,公轉的線路越長,公轉耗費的時間也越長。

A項錯誤。太陽是銀河系較典型的恒星,位于分支懸臂獵戶臂上,離銀河系中心有2.61萬光年。

B項錯誤。矮行星圍繞恒星運轉。

C項正確。八大行星離太陽越遠,公轉軌道半徑越大,同時公轉周期越長。

D項錯誤。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有六大行星是自西向東自轉的,它們中水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和海王星,如果從地球的北極(也是太陽和大多數(shù)行星的北極)方向看,它們都是逆時針方向自轉,與它們的公轉方向相同。只有金星和天王星與大家的自轉方向不同。金星是順時針自轉的,而它的公轉方向與其它大行星相同,這樣一來,金星上的一天與一年的時間就差不多了。而天王星自轉軸與黃道面的夾角很小,看上去差不多是躺在黃道面上轉圈。但它也算是由西向東自轉的。

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天文地理。

第二步,距離太陽越遠引力越小,所以公轉的速度不用太快就能有足夠的離心力來平衡引力,因此公轉周期就越長。行星的公轉周期只與行星與太陽的距離有關,且與距離成平方反比。T2=4π2R3/GM,T2與R3成正比。因此,選擇C選項。42.下列作品中與《馬可·波羅游記》屬于同一時期的作品是:

A.《真臘風土記》

B.《老殘游記》

C.《徐霞客游記》

D.《夢溪筆談》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人?!恶R可·波羅游記》作于元代,同時代的只有《真臘風土記》。

A項正確,《真臘風土記》是元代周達觀所著;

B項錯誤,是清代末年劉鶚所著;

C項錯誤,是明代徐霞客所著;

D項錯誤,是北宋沈括所著。

故正確答案為A。43.關于人體內微量元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成人缺碘可能導致甲狀腺腫大

B.兒童缺鐵可能導致智力發(fā)育遲緩

C.老年人缺鋅可能導致免疫功能退化

D.中老年人缺氟可能會導致動脈硬化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物醫(yī)學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氟元素在正常成年人體中約含2-3克,主要分布在骨骼、牙齒中,缺氟會引起牙齒礦化不好,容易發(fā)生齲齒。而動脈硬化是動脈的一種非炎癥性病變,可使動脈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管腔狹窄。引起動脈硬化的病因中主要是高血壓、高脂血癥、抽煙。由此可知,缺氟與動脈硬化無關。

因此,選擇D選項。

A項:碘與人類的健康息息相關。成年人體內含有20-50mg的碘,碘是維持人體甲狀腺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當人體缺碘時就可能患甲狀腺腫大。碘化物可以預防和治療甲狀腺腫大,如多食海帶、海魚等含碘豐富的食品。A項正確。

B項:鐵是人體含量的必需微量元素,人體內鐵的總量約4-5克,是血紅蛋白的重要部分,鐵質大多存在人體的肝臟、脾臟、骨髓及紅血球中,因為它的主要功能是帶氧,因此嬰幼兒及孕婦對于鐵質的需求量也會特別高,兒童及幼兒的鐵攝取量不足還可能影響腦部發(fā)育,導致智力發(fā)育遲緩,因此孕婦、兒童及授乳期母親,應特別留意鐵質的攝取量。B項正確。

C項:鋅元素是免疫器官胸腺發(fā)育的營養(yǎng)素,只有鋅量充足才能有效保證胸腺發(fā)育,正常分化T淋巴細胞,促進細胞免疫功能。因此,老年人缺鋅可能導致免疫功能退化。C項正確。

44.全球變暖是老天爺對人類開出的罰單,便宜且容易利用的礦石燃料,是推動近現(xiàn)代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之一,但科學證明這可能帶來災難性的氣候變化。目前不得不面對的現(xiàn)實是,人類必須為自己的排放埋單。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此事就相對簡單,不管成本多大,最終都由這個國家承擔。但問題是,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國情歷史大不相同,這張巨額罰單究竟在各國間如何分配,就成了關于全球變暖問題談判最核心的問題。所有的國家,他們做出的所有的減排承諾,最后都會有一張價格標簽,承諾越多,價碼越高。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減排成本份額應按各國的排放量合理分配

B.沉重的減排成本有可能拖累全球經濟增長

C.遏制全球變暖需要支付巨額經濟成本

D.利益是應對全球變暖問題的最大癥結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說明全球變暖可能帶來災難性的氣候變化,由此指出人類要為自己的排放埋單,接著以“但”作轉折,指出問題的核心在于“巨額罰單究竟在各國間如何分配”,所有國家“做出的所有的減排承諾,最后都會有一張價格標簽”,即各國的減排承諾與價格掛鉤。轉折之后內容是文段的主旨句,由“巨額罰單”“價格標簽”可以推出,減排的根本問題就是價格問題,即利益問題,這也是作者表達的意圖所在。

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為轉折結構,“但”之后為文段論述的重點,歸納詞部分內容。文段強調的是“但問題是”后的內容,即如何分配巨額經濟成本是全球變暖問題談判最核心的問題,即最終的核心問題還是利益。只有D項符合此意,當選。

文段并未具體討論如何分配減排份額,排除A。B、C兩項是文段部分內容,不是重點。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文段第一句話介紹了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且指出其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接著引出了為排放買單的話題。后文“但”表轉折意,提出問題所在,即重點意思,將買單問題轉變?yōu)榉峙鋯栴},最后將各國對減排做出的承諾與價格標簽掛鉤,根據(jù)文意可知,關于減排談判各國相持不下的原因就是價格問題,歸根結底是利益問題。因此,結合選項應該選擇D項。A項,文段中關于減排成本的分配問題并未得出結論,排除;B項是說減排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文段中并未提及,屬于無中生有,排除;C項表述正確,但并非文段重點,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45.單位犯罪:指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為本單位謀取利益,經單位決策機構或由負責人員決定而以單位名義實施的危害社會,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以下屬于單位犯罪的是:

A.某牛奶生產企業(yè)負責人決定將過期牛奶摻進鮮牛奶中包裝出售,獲利五十余萬元,后發(fā)生食物中毒事件被揭發(fā)出來

B.某企業(yè)財務偽造公司印章簽單,欠下巨額債務之后準備逃逸,最后鋃鐺入獄

C.某公司負責人李某以公司名義將當年巨額年終利潤以紅利方式分發(fā)給下屬

D.某公司業(yè)務員陳某冒用公司總經理名義實施詐騙,并在一個月內將十余萬元贓款揮霍一空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為本單位謀取利益;

②經單位決策機構或由負責人員決定;

③以單位名義實施的危害社會;

④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牛奶企業(yè)負責人以次充好而發(fā)生食物中毒,屬于“以單位名義實施的危害社會”,是“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符合定義;

B項:企業(yè)財務偽造公司印章簽單,不是“為本單位謀取利益”,不符合定義;

C項:李某行為沒有“危害社會”,不符合定義;

D項:業(yè)務員陳某不是單位負責人,也未經單位決策機構或負責人員決定,也不是為了單位的利益,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A選項。

46.細胞表面的磷脂酰絲氨酸是促進HIV與細胞融合的重要輔因子,是HIV入侵細胞過程中的“

”目標,若這一目標不存在了,則會影響HIV的入侵。因此,

外源性磷脂酰絲氨酸,或抑制TMEM16F蛋白,就會抑制病毒蛋白的介導融合,從而阻止HIV對細胞的感染。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捆綁阻隔

B.鎖定阻攔

C.綁定阻止

D.綁架阻斷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jù)文段“細胞表面的磷脂酰絲氨酸是促進HIV與細胞融合的重要輔因子”、“若這一目標不存在了,則會影響HIV的入侵”可知,橫線處所填詞語表達HIV在入侵細胞過程中需要和磷脂酰絲氨酸綁在一起,否則無法入侵的含義,A項“捆綁”、C項“綁定”、D項“綁架”均符合文意。B項“鎖定”指使固定不動,體現(xiàn)不出“綁”的意思,排除。

第二空,搭配“外源性磷脂酰絲氨酸”,A項“阻隔”、D項“阻斷”能體現(xiàn)出隔在外面的意思,C項“阻止”體現(xiàn)停下來的意思,但是停在什么地方不清楚,并且文段后面出現(xiàn)“阻止HIV細胞的感染”語義上略顯重復,排除。

對比A、D兩項,第一空出現(xiàn)雙引號,體現(xiàn)形象化的表達,A項“捆綁”僅僅體現(xiàn)綁在一起,D項“綁架”更能形象的體現(xiàn)磷脂酰絲氨酸對HIV入侵的作用性,填入文段更合適,擇優(yōu)選擇D項。

故正確答案為D。

【文段出處】《HIV通過“綁架”細胞表面分子入侵細胞》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磷脂酰絲氨酸是促進HIV與細胞融合的重要輔因子”和“若這一目標不存在了,則會影響HIV的入侵”,第一空應體現(xiàn)HIV入侵細胞和磷脂酰絲氨酸綁在一起的含義。C項“鎖定”指使東西固定不動,沒有“綁在一起”的意思,排除C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jù)后文提示信息“就會抑制病毒蛋白的介導融合,從而阻止HIV對細胞的感染”,可知填入第二空的詞要達到“阻止”的效果。A項“阻斷”側重中斷其發(fā)展,符合語境。B項“阻止”與后文語義重復。D項“阻隔”指兩地之間不能相通或不易來往。不符合語境,排除D項。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閱讀文段,注意抓住文中的特殊信息,即第一空的引號。第二步,結合語境選擇最恰當?shù)囊豁?。第一空,橫線部分帶有引號,且結合句中的“入侵”等表述,此處所填詞語應含貶義?!敖壎ā薄版i定”“捆綁”都不如“綁架”符合語境,排除B、C、D。

第二空,“阻斷”指由于阻止而中斷進程或進展,填入既符合句意,又與句末的“阻止”對應。故本題選A。47.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一般應當認定為“積極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

A.多次積極參與黑社會性質組織的違法犯罪活動

B.積極參與較嚴重的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犯罪活動且作用突出

C.其他在組織中起重要作用的情形,如具體主管黑社會性質組織的財務、人員管理等事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