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丸-幼幼新書卷二十二引-嬰孺方-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芍藥丸-幼幼新書卷二十二引-嬰孺方-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芍藥丸-幼幼新書卷二十二引-嬰孺方-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芍藥丸-幼幼新書卷二十二引-嬰孺方-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芍藥丸-幼幼新書卷二十二引-嬰孺方-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35芍藥丸_幼幼新書卷二十二引_嬰孺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芍藥丸_幼幼新書卷二十二引_嬰孺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161.1. 組成: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161.2. 功效:小兒百病,有寒熱,腹大,食不消化,不生肌肉,痿痹;下痢不止。 161.3. 來源:《幼幼新書》卷二十二引《嬰孺方》。 16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jì)算,不計(jì)劑量。 162. 相似度71%:芍藥丸 162.1. 組成:芍藥1兩,大黃1兩,桂心2兩,茯苓4兩,柴胡4兩。 162.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162.3. 減:鱉甲、人參 162.4. 功效:小兒不生肌肉,丁奚大腹,食不消。 162.5. 來源:《幼幼新書》卷二十二引《嬰孺方》。 163. 相似度67%:調(diào)中丸 163.1. 組成:柴胡、茯苓、人參、木香、桂心、大黃(濕紙裹煨)、枳殼(麩炒,去皮瓤)、甘草(炙)、鱉甲(醋炙)各等分。 163.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163.3. 加:木香、枳殼、甘草 163.4. 減:芍藥 163.5. 功效:小兒諸疳,或熱攻沖心,肺氣急,晝夜有汗,日漸羸瘦,不吃乳食。 173.6. 來源:《顱囟經(jīng)》卷上。 174. 相似度67%:鱉甲丸 174.1. 組成:鱉甲30銖,芍藥30銖,大黃30銖,茯苓24銖,柴胡24銖,干姜24銖,桂心6銖,(庶蟲)蟲20個(gè),蠐螬20個(gè)。 174.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174.3. 加:干姜、(庶蟲)蟲、蠐螬 174.4. 減:人參 174.5. 功效:少小腹中結(jié)堅(jiān),脅下有疹,手足煩熱。 174.6. 來源:《千金》卷五。 175. 相似度62%:芍藥丸 175.1. 組成:芍藥10分(炙令黃),黃耆4分,鱉甲(炙)4分,人參4分,柴胡8分,茯苓6分,甘草3分,干姜3分(一方有大黃,無黃耆)。 175.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175.3. 加:黃耆、甘草、干姜 175.4. 減:大黃、桂心 175.5. 功效:4-5歲兒,因食及在胎中宿熱,乳母飲食粗惡辛苦,乳汁不起,兒哺不為肌膚,心腹痞滿,萎黃瘦脊,四肢痿躄繚戾。 185.6. 來源:《普濟(jì)方》卷三九二。 186. 相似度57%:檳榔丸 186.1. 組成:檳榔7個(gè),芍藥5分,枳實(shí)7枚(炙),人參5分,大黃16分,青木香6分,桂心4分。 186.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186.3. 加:檳榔、枳實(shí)、青木香 186.4. 減:茯苓、柴胡、鱉甲 186.5. 功效:一切氣,妨悶不能食。心懸急,懊痛,氣逆不順。 186.6. 來源:《外臺》卷七引《廣濟(jì)方》。 187. 相似度57%:柴胡桂枝鱉甲湯 187.1. 組成:柴胡3錢,鱉甲3錢(醋炙),甘草2錢,桂枝3錢,半夏3錢,芍藥3錢,茯苓3錢。 187.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187.3. 加:甘草、桂枝、半夏 187.4. 減:大黃、桂心、人參 187.5. 功效:胃膽上逆,痛在心胸。 197.6. 來源:《四圣心源》卷六。 198. 相似度57%:柴胡人參湯 198.1. 組成:柴胡、人參、芍藥、茯苓、甘草(炙)各等分。 198.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198.3. 加:甘草 198.4. 減:大黃、鱉甲、桂心 198.5. 功效:小兒脾熱生風(fēng),往來寒熱。 198.6. 來源:《幼幼新書》卷十七引《王氏手集》。 199. 相似度57%:柴胡散 199.1. 組成:黃芩3分,甘草2分,大黃4分,芍藥4分,柴胡4分,當(dāng)歸4分,人參5分。 199.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199.3. 加:黃芩、甘草、當(dāng)歸 199.4. 減:茯苓、鱉甲、桂心 199.5. 功效:風(fēng)食兩感發(fā)熱。 199.6. 來源:《誠書》卷十二。 1910. 相似度57%:柴胡飲子 2010.1. 組成:柴胡半兩,人參半兩,黃芩半兩,甘草半兩,大黃半兩,當(dāng)歸半兩,芍藥半兩。 2010.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2010.3. 加:黃芩、甘草、當(dāng)歸 2010.4. 減:茯苓、鱉甲、桂心 2010.5. 功效:傷寒發(fā)汗未解,氣血已虛,寒熱往來,口干煩渴,大便秘結(jié),脈洪實(shí)弦數(shù)。一切肌骨蒸積熱作,蓄熱寒戰(zhàn),或下后熱未愈,汗后勞復(fù)或骨蒸肺痿喘嗽,婦人余疾,產(chǎn)后經(jīng)病。 2010.6. 來源:《宣明論》卷四。 2011. 相似度57%:白鮮皮湯 2011.1. 組成:白鮮皮1兩,大黃1兩,甘草1兩,芍藥18銖,茯苓18銖,細(xì)辛18銖,桂心18銖。 2011.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2011.3. 加:白鮮皮、甘草、細(xì)辛 2011.4. 減:柴胡、鱉甲、人參 2011.5. 功效:少小客鬾挾實(shí)。 2011.6. 來源:《千金》卷五。 2012. 相似度57%:茯苓湯 2112.1. 組成:茯苓2分,川芎2分,鱉甲(炙)2分,枳殼(炙)2分,芍藥2分,柴胡4分。 2112.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2112.3. 加:川芎、枳殼 2112.4. 減:大黃、桂心、人參 2112.5. 功效:小兒閃癖,身體壯熱,頻服冷藥,冷氣漫心成癖,下焦又冷,腸結(jié),大便難。 2112.6. 來源:《醫(yī)部全錄》卷四四二。 2113. 相似度57%:附子湯 2113.1. 組成:附子3枚,芍藥3兩,桂心3兩,甘草3兩,茯苓3兩,人參3兩,白術(shù)4兩。 2113.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2113.3. 加:附子、甘草、白術(shù) 2113.4. 減:大黃、柴胡、鱉甲 2113.5. 功效:風(fēng)濕寒痹,骨節(jié)疼痛,皮膚不仁,肌肉重著,四肢緩縱。 2113.6. 來源:《千金》卷七。 2114. 相似度57%:人參湯 2114.1. 組成:人參2兩,干姜4兩,澤瀉2兩,桂心2兩,甘草2兩,茯苓4兩,大黃1兩。 2214.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2214.3. 加:干姜、澤瀉、甘草 2214.4. 減:芍藥、柴胡、鱉甲 2214.5. 功效:胃逆,干嘔欲吐。 2214.6. 來源:《醫(yī)心方》卷九引《深師方》。 2215. 相似度57%:芍藥丸 2215.1. 組成:芍藥3分,茯苓3分,大黃2分,半夏1分(洗),桂心半分,胡椒(汗)半分。 2215.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2215.3. 加:半夏、胡椒 2215.4. 減:柴胡、鱉甲、人參 2215.5. 功效:少小陰(疒頹??)氣疝,發(fā)作有時(shí)。 2215.6. 來源:《幼幼新書》卷三十一引《嬰孺方》。 2216. 相似度56%:柴胡百合湯 2216.1. 組成:柴胡、人參、黃芩、百合、知母、茯苓、芍藥、鱉甲、甘草。 2216.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2316.3. 加:黃芩、百合、知母、甘草 2316.4. 減:大黃、桂心 2316.5. 功效:傷寒愈后,昏沉發(fā)熱,渴而譫語,失神,及百合、勞復(fù)、食復(fù)。 2316.6. 來源:《魯府禁方》卷一。 2317. 相似度56%:鱉甲丸 2317.1. 組成:鱉甲(炙)8分,芍藥8分,枳實(shí)(炙)8分,人參8分,檳榔8分,訶黎勒6分,大黃6分,桂心4分,橘皮4分。 2317.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2317.3. 加:枳實(shí)、檳榔、訶黎勒、橘皮 2317.4. 減:茯苓、柴胡 2317.5. 功效:鼓脹氣急,沖心硬痛。 2317.6. 來源:《外臺》卷七引《廣濟(jì)方》。 2318. 相似度55%:犀角散 2318.1. 組成:犀角末1分,柴胡(去蘆)1分,枳殼(面炒)1分,麥門冬(去心)1分,茯苓(去皮)1分,芍藥1分,大黃1分,桑白皮1分,人參1分,黃耆1分,鱉甲1個(gè)(醋炙令黃)。 2318.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2418.3. 加:犀角末、枳殼、麥門冬、桑白皮、黃耆 2418.4. 減:桂心 2418.5. 功效:小兒骨熱,晚后多發(fā)熱,面赤,五心煩悶,四肢無力,飲食減少,夜多盜汗,面色痿黃;大人盜汗。 2418.6. 來源:《博濟(jì)》卷四。 2419. 相似度55%:鱉甲丸 2419.1. 組成:鱉甲(炙)3分,桂心3分,大黃5分,人參2分,前胡2分,茯苓2分,干地黃2分,芍藥2分,干姜2分,黃芩1分半,(庶蟲)蟲10個(gè)(炙)。 2419.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2419.3. 加:前胡、干地黃、干姜、黃芩、(庶蟲)蟲 2419.4. 減:柴胡 2419.5. 功效:小兒羸瘦,不生肌肉,食飲不多,腹大,面目萎黃,不長。 2419.6. 來源:《幼幼新書》卷二十二引《嬰孺方》。 2420. 相似度50%:益兒丸 2420.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柴胡、甘草(炙)、陳皮、鱉甲(醋炙)、京三棱(煨)各等分。 2420.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2520.3. 加:白術(shù)、甘草、陳皮、京三棱 2520.4. 減:芍藥、大黃、桂心 2520.5. 功效:一切疳瘦,夜多盜汗,肌熱。 2520.6. 來源:《幼幼新書》卷二十五引《吉氏家傳》。 2521. 相似度50%:當(dāng)歸大黃湯 2521.1. 組成:當(dāng)歸3兩,芍藥8分,桂心3分,干姜6分,茱萸5分,人參1兩,大黃1兩,甘草2兩(炙)。 2521.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2521.3. 加:當(dāng)歸、干姜、茱萸、甘草 2521.4. 減:茯苓、柴胡、鱉甲 2521.5. 功效:冷氣牽引腰背肋下,腹內(nèi)痛。 2521.6. 來源:《外臺》卷七引《張文仲方》。 2522. 相似度50%:鱉甲丸 2522.1. 組成:鱉甲(去裙襕,醋炙)2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銼)2兩,木香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柴胡(去苗)半兩,人參半兩,大黃(煨半兩,銼)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 2522.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2622.3. 加:厚樸、木香、青橘皮、白茯苓 2622.4. 減:芍藥、茯苓、桂心 2622.5. 功效:虛勞寒熱,喘嗽煩滿,夜多虛汗,不思飲食,五心煩熱。 2622.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八十八。 2623. 相似度50%:調(diào)中丸 2623.1. 組成:人參半兩,白術(shù)半兩,鱉甲半兩,柴胡半兩,茯苓半兩,三棱半兩,當(dāng)歸半兩,陳皮半兩。 2623.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2623.3. 加:白術(shù)、三棱、當(dāng)歸、陳皮 2623.4. 減:芍藥、大黃、桂心 2623.5. 功效:榮衛(wèi)不和,脾虛多病,肌體清瘦,或發(fā)寒熱,面色痿黃。 2623.6. 來源:《雞峰》卷十二。 2624. 相似度50%:鱉甲丸 2624.1. 組成:鱉甲(炙)8分,芍藥8分,蝮蛇脯(炙)8分,大黃8分,人參6分,訶黎勒皮(熬)6分,枳實(shí)(炙)6分,防風(fēng)6分。 2624.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2624.3. 加:蝮蛇脯、訶黎勒皮、枳實(shí)、防風(fēng) 2724.4. 減:茯苓、柴胡、桂心 2724.5. 功效:痃氣,心忪,骨蒸熱,暗風(fēng)。 2724.6. 來源:《外臺》卷十三引《廣濟(jì)方》。 2725. 相似度50%:托里益青湯 2725.1. 組成:人參1錢,白術(shù)1錢,茯苓1錢,半夏1錢,芍藥5分,柴胡5分,陳皮1錢,甘草5分。 2725.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2725.3. 加:白術(shù)、半夏、陳皮、甘草 2725.4. 減:大黃、鱉甲、桂心 2725.5. 功效:瘡瘍脾土虛弱,肝木所侮,以致飲食少思,或胸膈不利。 2725.6. 來源:《外科樞要》卷四。 2726. 相似度50%:柴胡湯 2726.1. 組成:柴胡(去苗)1兩半,鱉甲(去裙瀾,醋炙,銼)1兩半,郁李仁(湯浸,去皮尖,搗碎)1兩半,芍藥1兩半,大黃(銼,炒)1兩半,桃仁21枚(湯浸,去皮尖雙仁,炒),訶黎勒皮1兩,半桂(去粗皮)1兩。 2726.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2726.3. 加:郁李仁、桃仁、訶黎勒皮、半桂 2726.4. 減:茯苓、桂心、人參 2826.5. 功效:鼓脹堅(jiān)塊。 2826.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七。 2827. 相似度50%:生姜湯 2827.1. 組成:生姜4兩,澤瀉3兩,桂心2兩,橘皮3兩,甘草2兩,茯苓4兩,人參1兩,大黃4兩。 2827.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2827.3. 加:生姜、澤瀉、橘皮、甘草 2827.4. 減:芍藥、柴胡、鱉甲 2827.5. 功效:吐逆干嘔。 2827.6. 來源:《外臺》卷六引《集驗(yàn)方》。 2828. 相似度50%:鎮(zhèn)心銀屑丸 2828.1. 組成:銀屑4分,黃耆4分,大黃4分,鱉甲(炙)4分,甘草(炙)4分,細(xì)辛2分,桂心2分,茯苓3分,柴胡3分,黃芩3分,人參3分,芍藥3分,葵子3分,牛黃1分。 2828.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2828.3. 加:銀屑、黃耆、甘草、細(xì)辛、黃芩、葵子、牛黃 2828.4. 功效:癇瘥,慮有余疾。 2828.5. 來源:《幼幼新書》卷十一引《嬰孺方》。 2929. 相似度50%:小定心湯 2929.1. 組成:茯苓4兩,桂心3兩,甘草2兩,芍藥2兩,干姜2兩,遠(yuǎn)志2兩,人參2兩,大棗15枚。 2929.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2929.3. 加:甘草、干姜、遠(yuǎn)志、大棗 2929.4. 減:大黃、柴胡、鱉甲 2929.5. 功效:虛羸,心氣驚弱多魘。心勞虛寒,驚悸恍惚多忘,夢寐驚魘,神志不定。 2929.6. 來源:《千金》卷十四。 2930. 相似度50%:除熱三黃丸 2930.1. 組成:大黃2分,黃芩2分,黃連2分,當(dāng)歸2分,茯苓2分,桂心2分,干姜2分,芍藥2分,梔子14枚(擘),柴胡3分。 2930.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2930.3. 加:黃芩、黃連、當(dāng)歸、干姜、梔子 2930.4. 減:鱉甲、人參 2930.5. 功效:骨熱,身多瘡,瘰疬,癰腫。 2930.6. 來源:《外臺》卷十三引《古今錄驗(yàn)》。 2931. 相似度50%:當(dāng)歸湯 3031.1. 組成:當(dāng)歸1兩,桂心1兩,甘草(炙)1兩,黃芩1兩,芍藥1兩,人參1兩,干姜1兩,大黃3兩。 3031.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3031.3. 加:當(dāng)歸、甘草、黃芩、干姜 3031.4. 減:茯苓、柴胡、鱉甲 3031.5. 功效:小兒傷寒發(fā)熱,服解肌湯不除者。 3031.6. 來源:《幼幼新書》卷十四引《嬰孺方》。 3032. 相似度50%:當(dāng)歸湯 3032.1. 組成:當(dāng)歸2兩,吳茱萸2兩,桂心2兩,人參2兩,甘草2兩,芍藥2兩,大黃2兩,茯苓1兩,枳實(shí)1兩,干姜3兩。 3032.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3032.3. 加:當(dāng)歸、吳茱萸、甘草、枳實(shí)、干姜 3032.4. 減:柴胡、鱉甲 3032.5. 功效:冷氣脅下往來,沖胸膈痛,引脅皆悶,及尸疰。 3032.6. 來源:《千金》卷十三。 3033. 相似度50%:當(dāng)歸飲子 3033.1. 組成:當(dāng)歸1兩,大黃1兩,柴胡1兩,人參1兩,黃芩1兩,甘草1兩,芍藥1兩,滑石半兩。 3133.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3133.3. 加:當(dāng)歸、黃芩、甘草、滑石 3133.4. 減:茯苓、鱉甲、桂心 3133.5. 功效:目淚不止。 3133.6. 來源:《準(zhǔn)繩_類方》卷七。 3134. 相似度50%:人參犀角散 3134.1. 組成:人參半兩,茯苓半兩,白術(shù)半兩,犀角1分,柴胡1分,鱉甲(醋炙)1分,半夏(姜制)1分,甘草(炙)1分。 3134.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3134.3. 加:白術(shù)、犀角、半夏、甘草 3134.4. 減:芍藥、大黃、桂心 3134.5. 功效:小兒榮衛(wèi)不和,上焦虛熱,因積變?yōu)榧?,肌熱不已,變?yōu)轲釀?,夜汗頰赤,多嗽。 3134.6. 來源:《幼幼新書》卷二十引《莊氏家傳》。 3135. 相似度50%:枳實(shí)丸 3135.1. 組成:牛膝8分,桔梗6分,芍藥6分,枳實(shí)8分(炙),白術(shù)6分,鱉甲8分(炙),茯苓8分,人參6分,厚樸6分(炙),大黃6分,桂心6分,檳榔6分。 3235.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3235.3. 加:牛膝、桔梗、枳實(shí)、白術(shù)、厚樸、檳榔 3235.4. 減:柴胡 3235.5. 功效:腹中癖氣。 3235.6. 來源:方出《外臺》卷十二引《廣濟(jì)方》,名見《普濟(jì)方》卷三九一。 3236. 相似度50%:附子八物湯(方出《千金》卷八,名見《三因》卷三。) 3236.1. 組成:附子3兩,干姜3兩,芍藥3兩,茯苓3兩,人參3兩,甘草3兩,桂心3兩,白術(shù)4兩(1方去桂,用干地黃2兩)。 3236.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3236.3. 加:附子、干姜、甘草、白術(shù) 3236.4. 減:大黃、柴胡、鱉甲 3236.5. 功效:風(fēng)寒濕痹,四肢關(guān)節(jié)痛不可忍;瘡瘍陽氣脫陷,畏寒吐瀉,四肢厥逆。 3236.6. 來源:方出《千金》卷八,名見《三因》卷三。 3237. 相似度50%:人參湯 3237.1. 組成:人參3分,柴胡(去苗)1分,大黃(銼,炒)1分,升麻半兩,芍藥1分,山梔子仁半兩,甘草(炙)半兩,鉤藤半兩。 3337.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3337.3. 加:升麻、山梔子仁、甘草、鉤藤 3337.4. 減:茯苓、鱉甲、桂心 3337.5. 功效:小兒壯熱面赤,唇口焦干,大小便不通,四肢掣動(dòng),驚啼,或時(shí)發(fā)渴。 3337.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六八。 3338. 相似度50%:龍膽湯 3338.1. 組成:龍膽草(微炒)2錢,釣藤皮2錢,柴胡2錢,北梗2錢,芍藥2錢,川芎2錢,茯苓2錢,甘草(炙)2錢,人參1錢,大黃2錢半(濕紙裹煨)。 3338.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3338.3. 加:龍膽草、釣藤皮、北梗、川芎、甘草 3338.4. 減:鱉甲、桂心 3338.5. 功效:小兒鬾病。 3338.6. 來源:《直指小兒》卷三。 3339. 相似度50%:牛黃鱉甲丸 3339.1. 組成:牛黃半兩,鱉甲1兩,麥曲1兩,柴胡1兩,大黃1兩,枳實(shí)1兩,芎藭1兩,厚樸半兩,茯苓半兩,桂心半兩,芍藥半兩,干姜半兩。 3439.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3439.3. 加:牛黃、麥曲、枳實(shí)、芎藭、厚樸、干姜 3439.4. 減:人參 3439.5. 功效:少小癖實(shí)壯熱,食不消化,中惡忤氣。 3439.6. 來源:《千金》卷五。 3440. 相似度50%:祛風(fēng)退熱湯 3440.1. 組成:防風(fēng)(去叉)1兩,當(dāng)歸(銼,焙干,去土)1兩,芍藥1兩,甘草(炙)1兩,人參1兩,山梔子仁半兩,大黃半兩(炙),柴胡(去苗)1兩。 3440.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3440.3. 加:防風(fēng)、當(dāng)歸、甘草、山梔子仁 3440.4. 減:茯苓、鱉甲、桂心 3440.5. 功效:目脈暴赤,邪熱攻瞼,膜隱腫瘀成瘡,眥爛,乍差乍發(fā)。 3440.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三。 3441. 相似度50%:人參半夏湯 3441.1. 組成:半夏1兩(湯洗3-7遍),大腹皮2枚,人參3分,枇杷葉3分(去毛,炙),鱉甲3分(醋炙令黃),柴胡3分(去苗),茯苓1兩(去皮),前胡3分(去苗),橘皮3分(去白),芍藥半兩。 3441.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3541.3. 加:半夏、大腹皮、枇杷葉、前胡、橘皮 3541.4. 減:大黃、桂心 3541.5. 功效:患勞氣,心胸?zé)?,痰涎壅塞,不思飲食,頭目昏眩。虛勞,脾胃不調(diào),痰飲留滯,心胸?zé)?,不思飲食,嘔逆頭眩。 3541.6. 來源:《博濟(jì)》卷一。 3542. 相似度50%:人參大黃湯 3542.1. 組成:人參1錢,當(dāng)歸1錢,大黃(炒)1錢,桂心1錢,瞿穗1錢,赤芍1錢,茯苓1錢,葶藶2分。 3542.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3542.3. 加:當(dāng)歸、瞿穗、赤芍、葶藶 3542.4. 減:芍藥、柴胡、鱉甲 3542.5. 功效:經(jīng)脈不利化水,身腫脹,皮肉赤紋。 3542.6. 來源:《嵩崖尊生》卷七。 3543. 相似度50%:除風(fēng)湯 3543.1. 組成:羚羊角2兩,車前子2兩,芍藥1兩,人參1兩,茯苓1兩,大黃1兩,黃芩1兩,芒消1兩。 3643.2. 原方對照:芍藥5分,茯苓5分,大黃5分,柴胡4分,鱉甲3分(炙),桂心2分,人參1分(一方有杏仁2兩,人參3分)。 3643.3. 加:羚羊角、車前子、黃芩、芒消 3643.4. 減:柴胡、鱉甲、桂心 3643.5. 功效:五風(fēng)變內(nèi)障,頭旋偏痛,瞳人結(jié)白,眼目失明。 36HY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