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科學教案合集10篇_第1頁
關于科學教案合集10篇_第2頁
關于科學教案合集10篇_第3頁
關于科學教案合集10篇_第4頁
關于科學教案合集10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關于科學教案合集10篇科學教案篇1

教學過程

1、能依據(jù)一天所需的食物養(yǎng)分設計一日食譜。

2、能利用圖書、網(wǎng)絡等方式獲得制定“一日食譜”的相關資料。

3、通過收集資料、與他人溝通等形式,制定一份教為科學的“一日食譜”

4、樂于用所學的學問改善自己的生活,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學打算

課件有關膳食結構的資料

教學重點:學生自己設計一份合理的一日食譜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問:假如每天都吃一樣或2樣的食物,這樣行嗎?為什么?

學生反饋并揭示課題:設計一日食譜

二、學生設計一日食譜

(1)探討:我們怎樣才能設計一份合理的一日食譜?

讓學生自由的探討,溝通,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面去考慮設計科學的一日食譜,通過什么渠道,獲得所須要的養(yǎng)分,依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家庭實際、經(jīng)濟狀況等來設計。

(2)出示課件:有關食物養(yǎng)分的的資料,讓學生進一步的獲得設計一日食譜的信息。為設計食譜提高依據(jù)。

(3)學生自己設計“一日食譜”。學生設計的過程中老師巡察,進行指導。

三、溝通設計的“一日食譜”

(1)溝通設計的食譜,在溝通的過程中說出自己設計的理由,以防出現(xiàn)不合理的食譜。

(2)學生相互評價設計的食譜。相互比較評價出設計合理的食譜,進行確定,對不合理的食譜進行完善、修改。

(3)依據(jù)溝通和評價的結果,更加完善自己設計的食譜。

四、引導學生統(tǒng)計進三天的食物品種,比照設計的一日食譜,改正自己的飲食習慣。

(1)統(tǒng)計最近三天吃的食物,記錄下來。

(2)依據(jù)自己統(tǒng)計的結果與設計的一日食譜進行比較,找出要改進的地方。這樣是養(yǎng)分的結構和食物的數(shù)量。

(3)相互溝通,說出改進的理由。特殊是自己平常愛挑食偏食的同學改進飲食習慣。

科學教案篇2

教案目的:

1、感知各種甜食的分類,初步學習分類。

2、激發(fā)樂于助人的情感,培育幼兒與同伴的合作實力。

3、體驗與同伴共同品嘗的樂趣。

教案打算:

1、各種甜食

2、創(chuàng)設“甜甜蜜食屋”

3、老師自制分類標記

4、輕松活潑的音樂

教案流程:

1、到“甜甜蜜食屋”做客,激發(fā)幼兒愛好

師:今日我們要到維尼的“甜甜蜜食屋”去做客。走,我們動身吧!

2、通過情景表演,激發(fā)幼兒幫助別人的情感。

場景:甜食凌亂的堆在地上。

3、整理“甜甜蜜食屋”,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歡樂心情。

4、引導幼兒自由探究分類,老師巡回指導。

5、老師總結分類標準,幼兒再次分類。

6、共同品嘗甜食,溝通品嘗的感覺。

在共同品嘗甜食時老師引導幼兒知道好吃的東西要和大家一起共享,甜食不能多吃。做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延長:

帶領幼兒回教室后漱口,養(yǎng)成良好習慣。

科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區(qū)域生存的生物必需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即生態(tài)系統(tǒng)。

過程與方法:應用分析推理等思維形式,對沙塵暴生成的緣由進行分析。

情感、看法、價值觀:相識到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相識到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應用分析推理等思維形式,對沙塵暴生成的緣由進行分析。

【教學打算】收集有關沙塵暴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回顧學問,引入新課:

1、學生自己的話舉例說明食物鏈、食物網(wǎng)、生態(tài)群落的含義。

2、說明:自然界里某一區(qū)域的生物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叫做生態(tài)系統(tǒng)。

3、提問:假如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某一個環(huán)節(jié)受到了破壞,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會怎樣呢?

二、草原的生態(tài)平衡:

1、現(xiàn)在讓我們以草原為例來探討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問題。草原上常見的生物有鷹、兔和草,那么,這三種生物之間的食物鏈是怎樣呢?(學生畫出)

2、設想一下:

(1)假如鷹少了,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2)假如兔少了,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3)假如草少了,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每個設想給學生充分的探討時間,然后再讓他們發(fā)表看法,最終得岀確結論。

3、人類的哪些行為會造成鷹、兔或者草削減呢?(提示:為了經(jīng)濟發(fā)展,人們會實行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塵暴:

1、閱讀書20面有關沙塵暴的資料。老師可進行適當?shù)难a充。

2、引導學生分析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失衡的緣由,提示:

(1)人類的哪些行為引起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失衡?

(2)這些行為的后果是什么?

(3)最終結果是什么?

3、小結:生態(tài)系統(tǒng)均衡發(fā)展是不非常不易的,人類的很多行為都在破壞著大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

四、課外作業(yè)

1、大家深化分析一下目前很多的做法,并探討為了愛護生態(tài)平衡我們國家都做了哪些工作,為什么?

科學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樂于將珠珠拋進水中,初步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出現(xiàn)象并產(chǎn)生新奇。

2、喜愛拋珠子活動,在活動中感知歡樂。

3、情愿向同伴、老師表述:“木珠浮在水上”、“玻璃珠沉下去了?!?/p>

活動打算:

1、各種顏色的木珠、玻璃珠若干,將木珠、玻璃珠放在幾個筐子中。

2、塑料大盆2個,里面裝一半水。

3、在活動前組織幼兒看“跳水”的體育競賽,讓幼兒了解“跳水”這一運動。

活動過程:

(一)以“跳水表演”引出1、孩子們你們看過跳水表演嗎?今日,有2位摯友也要來表演跳水,你們看,是誰?(分別出示木珠、玻璃珠,引導幼兒與珠珠打招呼)2、木珠是什么樣的?(顏色、形態(tài))玻璃珠呢?

(二)跳水表演(老師演示,幼兒表述)1、跳水表演現(xiàn)在起先,首先出場的是木珠。(老師演示木珠跳水)聽“咕咚”,木珠寶寶跳到水里去了。(學說“咕咚”)2、木珠跳到水里后是怎么樣的?

3、玻璃珠也來跳水,它跳到水里后會是怎么樣的.呢?(幼兒揣測后老師演示)4、玻璃珠跳到水里后是怎么樣的?它和木珠一樣嗎?(幼兒學說:“木珠浮在水上”,“玻璃珠沉下去了”

(三)幼兒操作1、細致聽,誰在說話啊……原來還有許多珠珠也想來跳水,我們一起幫助它們吧!

2、每個幼兒1盒珠珠,把它們拋入水中,視察珠珠在水里的沉出現(xiàn)象,并用語言進行表述。

3、整理整理玩具,活動結束。

科學教案篇5

(1)用顯示器檢驗小水鐘的計時精確性。老師放映顯示器,師生共同檢驗小水鐘的計時精確性。提問:小水鐘為什么不精確?分析、整理試驗數(shù)據(jù)找出緣由,接著改進。讓學生在自己動手的基礎上通過合作、探討、探討,更深一步地了解水鐘的計時原理。

(2)關切身邊的水龍頭的滴漏現(xiàn)象。這是一個拓展活動。讓學生把學的學問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關切身邊水龍頭的滴漏現(xiàn)象,估測流失的水量,提示大家節(jié)約用水。通過調(diào)查學生應當會發(fā)覺,看起來緩緩滴漏的水事實上流失得特別快,促使他們反思:“自己平常是否留意關緊水龍頭?”這個活動可以將學生的創(chuàng)建力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激勵學生用學習的學問服務于社會。

(3)學問鏈接:刻漏和漏壺。引導學生相識古代的計時儀器——刻漏和漏壺時,最好選用電腦進行教學。這樣不但能用最短的時間說明刻漏和漏壺的原理,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愛好,歌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慧才智,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了樹立民族自信念,增加民族驕傲感的愛國主義教化。

科學教案篇6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進行視察蝸牛,經(jīng)驗自己感愛好的實踐過程。

2、了解一些有關蝸牛身體及吃食物等方面的學問。

二、教學打算

視察用的蝸牛、盛放蝸牛的容器、記錄筆紙、供蝸牛食用簡潔的食物、放大鏡

三、教學活動過程

1、引入

同學們見到過蝸牛嗎?說說蝸牛是怎樣的一種小動物。

1、視察蝸牛身體

a)分發(fā)蝸牛給學生

b)提出按肯定依次來視察蝸牛的身體

c)小組視察、探討溝通

d)嘗試描述蝸牛各部分的特點

2、蝸牛殼的視察

師述:關于蝸牛殼,你能視察到那些信息呢?引導探討蝸牛的好處,蝸牛殼上螺線的隱私,蝸牛殼與蝸牛身體的重要關系。

3、蝸牛吃食物的視察

a)提問:蝸牛如何進食,你看到過嗎?清學生簡潔描述一下。

b)驗證視察:蝸牛吃食物。師打算幾樣食物:要想知道蝸牛會選擇哪幾樣食物,將蝸牛放入食物盒里視察,同時視察它是如何進食的。

c)溝通:蝸??渴裁磥沓允澄铮克钕矏鄢阅男┦澄??

d)延長:很遠的地方的食物蝸牛發(fā)覺嗎?

4、溝通小結說出蝸牛的身體是怎樣的。說出蝸牛是怎樣吃食物的。

其次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蝸牛的運動方式。

2.經(jīng)驗視察蝸牛運動的現(xiàn)實過程。

3.激發(fā)探究蝸牛運動隱私的愛好。

二、教學打算

小組或個人視察用的蝸牛、放大鏡、小木棒、棉線記錄用紙和筆等。畫有同心圓的紙、玻璃片。

三、教學活動過程

1、引入:蝸牛爬行是怎樣的?它靠什么來爬行的?

2、蝸牛用身體的那一部分爬行?

1)用放大鏡視察蝸牛用身體的那一部分爬行

2)引導說出蝸牛用身體的腹部爬行。小結蝸牛的腹部就是蝸牛的腳腹

3、視察蝸牛的爬行,你發(fā)覺什么?

1)引導仿照蝸牛的爬行動作

2)引導學生讓蝸牛在小木棒、棉線上爬行

3)引導視察蝸牛爬行過程中留下的痕跡。推想一下這些粘液所起的作用。

4、想方法做

1)誰能使蝸牛朝著一個方向爬行?

引導用蘋果、桔子等實物引誘蝸牛朝一個方向爬行

2)誰能讓幾只蝸牛進行一次蝸牛競賽呢?

引導用棉線作路蘋果作餌撥動蝸牛爬行競賽。或者畫一個同心圓來進行蝸牛爬行競賽。

5、溝通、小結

蝸牛使怎樣爬行的?你能想出更多的方法讓它們進行爬行競賽嗎?

后記:通過學習知道動物具有共同的特點。會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遇到的不同問題。經(jīng)驗和體驗從整體到局部的視察過程,并學習運用放大鏡做更細致的視察。發(fā)展探討小動物的愛好,樹立起仔細細致、實事求是地視察看法,做到不打攪、不損害小動物。

科學教案篇7

活動設計背景

大班的幼兒,思維特點以詳細形象為主并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其意識、實力還不是很強,尚處于探究的狀態(tài)。他們在嬉戲的時候,經(jīng)常會分不清左右,對自己的身體的左右也不是很清晰,為了引導孩子能夠清晰區(qū)分左右,特設計此活動,發(fā)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推斷力!

活動目標

1、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并能用語言來表達,初步體驗左右的相對性。

2、發(fā)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推斷力。

3、使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獲得主動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

活動打算

教具打算:

小紅旗、娃娃卡片、嘴、鼻子卡片、小獎品若干。

學具打算:

小紅旗、小汽車方向盤。

活動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今日我們班來了很多客人老師,我們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生:客人老師好!

師:誰知道一共來了幾位客人老師?

生舉手回答。

二、活動新課

1、相識左右手。

(1)剛才你回答問題舉的是哪只手?(右手)

出示卡片《右》——相識右,跟老師一起念“右”。

每個小摯友的凳子底下都有一面小紅旗,把它粘在你的右手背上好嗎?老師也在右手粘上小紅旗。誰能告知老師右手可以做什么?

生自由回答。

生:用筷子吃飯。

生:用右手寫字,上網(wǎng)用右手握鼠標。

生:右手拿球拍,握手。

(2)右手能做這么多事呀,那與它相對的是哪只手呢?(左手)

出示卡片《左》——相識左,跟老師一起念“左”。

左手能做什么呢?

生:右手寫字時,左手把本,右手拎不動東西時,左手幫忙。

師:左右手合作力氣大,我們要多熬煉左右手,尤其是左手,它會使我們越來越聰慧。

2、找摯友。

左和右是一對好摯友,你身上有這樣的一對對好摯友嗎?

生:左眼和右眼。

生:左腿和右腿。

生:左胳膊和右胳膊。

……

找到這么多好摯友,我們現(xiàn)在和這些好摯友做個嬉戲吧!

三、課堂鞏固(嬉戲)

1、聽口令做動作。

師: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跺跺左腳,跺跺右腳,拍拍左肩,拍拍右肩,拍拍左腿,拍拍右腿。同學們做得真不錯。

2、這些是我們自己身上的左右,那我們四周,我們的位置有左右嗎?誰來說說?

生:張東在我的左邊,曹博在我的右邊。

生:付美琦在我的左邊,李容光在我的右邊。

師:好,那我們就和你左邊或右邊的小摯友玩拍手歌吧!

乒乓乒乓,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手心手背,左手摸鼻梁。

3、貼鼻子

師:剛才我們的小摯友都摸到了鼻子,可是有一個小摯友沒有鼻子很苦惱,我們來給它貼上好不好?

找一位小摯友來上前貼,其它同學只能說左、右來提示他,讓他把鼻子貼正。(左轉三圈,右轉三圈)

師:鼻子有了這位小摯友笑哈哈,誰把它的笑嘴貼上?

也是象剛才一樣,只能喊左右。

師:這兩位小摯友真棒,老師和你們擁抱一下。發(fā)給你們一個小獎品。

4、體驗左右相對性。

師:剛才老師和那位小摯友握手,伸的都是右手,可為什么方向不一樣呢?

生:因為老師和他面對面,左右正相反,就像照鏡子一樣。

四、課后延長

師:我們知道左和右是不一樣的,你知道生活中什么事是分左右的嗎?

生:行人車輛靠右側通行。

生:司機坐在車輛的右邊。

生:解放軍叔叔齊步走時先邁左腳。

師:同學們知道的真多,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用你的右手跟客人老師再見!

開著小汽車走吧!靠右側通行。

教學反思

讓幼兒初步駕馭“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是我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也是重點和難點。所以在本節(jié)課中,我設計了大量的嬉戲,讓幼兒在嬉戲中駕馭學問。整個活動貫徹《綱要》中所說,“幼兒園的教學應以嬉戲為主要向?qū)?,孩子在嬉戲中得以不同發(fā)展和提高”。結果證明,我的思路是對的,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在每做完一個動作之后,我應當全盤檢查一下孩子們的詳細動作,由于時間關系,我沒有做到,還有在孩子們一起正確指揮小伙伴去貼鼻子和嘴巴后,我只表揚了這兩個表演的孩子,而忽視了座位上的一群小指揮者。這兩個方面是我所沒有照看到的,在今后的教學中須要我多加留意。

科學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速讀課文,把握課文內(nèi)容,體會阿基米德愛動腦筋、酷愛科學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對科學家的仰慕和對科學的酷愛。

3.體會作者是怎樣詳細描述事務,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4相識5個生字,正確書寫8個生字。

重難點:體會阿基米德酷愛科學的精神,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大家熟識哪些科學家并講講他的事例。學生自由談自己所了解的科學家事跡。

今日我們再來相識一位科學家,課件出示阿基米德的畫像,他的名字叫阿基米德,板書課題,自由讀課文來相識一下這位科學家。

二、初讀課文。

1.自由地朗讀課文,圈畫本課的生字新詞,多讀幾遍,對不理解的詞語結合語句可通過反復讀、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或借助工具書弄懂意義。把喜愛的詞語抄在自選詞句欄中。

2.通讀全文標段弄清段意,畫出文章的中心句,說說文章寫了幾件事。

三、深化精讀。

1.再讀文,從每件事中可以體會出阿基米德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學生:阿基米德是個愛動腦筋的人。

師: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愛動腦筋?

學生找3到14段有關語句回答,師追問從阿基米德的言行中看出他遇事怎樣?

學生:阿基米德鎮(zhèn)靜、冷靜、堅決。

師:怎樣才能讀出他的鎮(zhèn)靜、冷靜、堅決?怎樣讀才能體會到人們戰(zhàn)勝羅馬軍隊的喜悅?

學生:練讀,匯報讀。

師:為什么阿基米德說是太陽幫的忙?讓學生結合收集的資料或課前試驗談談。

師:在這里你明白了阿基米德是個什么樣的人?

學生:他擅長視察思索,并利用科學原理戰(zhàn)勝了敵人。

2.讀15到20段,說說這部分寫了什么。

學生讀完匯報:羅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阿基米德。

畫出最使自己感動的地方并談你的感受。

學生:“阿基米德那么用心??抬起頭來??”從他的行為中感受到他全身心地投入鉆研的狀態(tài)。

學生:“等一下??沒完呢!”面對死亡他毫無畏懼,還關切自己的幾何定理,可見他酷愛科學賽過自己的生命呀!

學生:羅馬士兵太殘忍了,阿基米德求他等一下都不行,竟讓絢爛的科學巨星帶著缺憾隕落在他的利劍下。

四、回來全文。

再讀全文,說說從阿基米德的身上你得到什么啟示?

五、舉薦閱讀阿基米德的其他故事。課件出示:

1.金冠之迷2阿基米德的成就

科學教案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垃圾處理的一般方法,分析簡潔填埋和干脆焚燒垃圾帶來的危害。

2.做垃圾填埋模擬試驗,經(jīng)驗嘗試設計合理、清潔垃圾填埋場的活動。

3.了解現(xiàn)代垃圾填埋場的設施和作用,分析仍舊存在的問題。

4.引發(fā)學生對垃圾問題的進一步關注和思索。

【教學打算】

1.分組試驗材料:廣口瓶、洗凈的小石子和沙、紙巾或廢紙、墨水、塑料瓶(瓶蓋上打一些小孔)。

2.現(xiàn)代清潔垃圾填埋場構造圖。

3.填埋場垃圾處理過程的視頻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我們每天產(chǎn)生的這么多垃圾,是怎樣處理掉的呢?你知道關于垃圾處理方面的內(nèi)容嗎?

2.垃圾填埋起來,是人們常用的一種垃圾處理方法,你對此有什么看法?

3.是不是把垃圾填埋起來就肯定平安了呢?

二、進行填埋垃圾的模擬試驗過程

1.讓我們用試驗的方法來探討一下這種方法。如何操作呢?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2頁的內(nèi)容。

2.分析填埋模擬試驗:

這個試驗模擬的是什么?

試驗的各個部分分別代表了什么?

3.學生進行模擬試驗,并留意細致視察,描述其現(xiàn)象。

4.我們視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說明白什么?假如是真正的垃圾處理場,還會對四周的環(huán)境帶來哪些危害?

三、探究削減污染的垃圾填埋場

1.為了有效地防止垃圾對環(huán)境的污染。我們能設計一個更好的垃圾填埋場嗎?

2.學生思索,提出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把垃圾和環(huán)境隔離起來。

3.分小組嘗試設計,記錄設計的重點。

4.匯報溝通各小組的設計,大家評價。

5.視察真正的垃圾填埋場的構造圖,分析它是怎么防止垃圾污染環(huán)境的。

6.這樣的垃圾填埋場就恒久平安了嗎?能在上面種植莊稼、建立房屋嗎?

四、垃圾焚燒的分析

1.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處理垃圾呢?

2.提出焚燒垃圾的方法,分析其優(yōu)點和缺點。

3.提出思索,怎樣做才是解決垃圾處理問題更有效的方法呢?

科學教案篇10

活動目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