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制史復習資料整理_第1頁
中國法制史復習資料整理_第2頁
中國法制史復習資料整理_第3頁
中國法制史復習資料整理_第4頁
中國法制史復習資料整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法制史復習資料整理(myself)一i、總論:世界五大法系:英美法系(也稱普通法系)、大陸法系(又稱成文法系)、印度法系、伊斯蘭法系、中華法系(以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為母體)(一)中華文明的幾大特點:1、歷史源遠流長2、民族一體多元3、封建”結束較早4、階級”分化不明顯5、土地可以自由買賣6、人才流動廣泛7、法律、文化自成系統(tǒng),迥乎歐洲(二)中華法系特點:(中華法系的基本特點是“禮法結合”)1、以儒家學說作為法制的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jù);2、引禮入法,禮法結合3、司法與行政合一,皇帝控制最高司法權和立法權4、以刑為主,諸法合體5、融合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法律文化6、重視成文法典的編纂制定工作。(三)中華法系的優(yōu)點:禮法互補,綜合為治,良法與良吏結合,注重選拔官吏,重典治吏(四)中華法系的缺點:維護三綱五常,重刑輕民,民刑不分,諸法合體&中國早期法制,一般是指夏、商、周時期的法制,突出特點是以習慣法為基本形態(tài),法律不公開、不成文;春秋以后的古代法制,一般是指春秋以后至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中國各主要王朝的法律制度,開始有了向全社會公布的成文法?!钪袊ǖ钠鹪匆?、中國國家與法起源于夏朝:原因:夏啟奪取政權建立夏朝,中國的國家和法律制度正式形成。1,夏啟是中國第一個凌駕于全社會之上的專制帝王。.夏已按地域劃分統(tǒng)治區(qū)域。(地分九州,設九牧為長官).夏已建立完備的國家機器。(軍隊、職官、貢賦).夏已形成以國家強制力為直接后盾的法律制度。二、中國國家與法起源的特點:1國家組織和思想觀念上都有濃厚的氏族血緣色彩。.以家長制的集權統(tǒng)治為基本統(tǒng)治方式。.法律與道德相互結合,界限不清。法律、刑罰和倫理道德同時作為調(diào)整社會的基本手段?!钕拇ā疤炝P神判”的神權政治法律觀(商尤甚)(一)天討與天罰的神權政治法律觀。夏代的立法指導思想是“恭行天罰”的神權法思想表現(xiàn):一是宣揚自己“受命于天”二是對違背天命者是“奉行天之罰”三是神判(夏商有所區(qū)別)(二)法律形式:禹刑(習慣法,不公布):夏有亂政,而作禹刑。禹刑是夏朝法律的總稱或代稱,主要表現(xiàn)為不成文習慣法,性質(zhì)相當于現(xiàn)代的刑法典(三)法律內(nèi)容主要罪名:昏-強盜罪(己惡而掠美)、墨-貪污罪(貪以敗官)、賊-殺人罪(殺人不忌)這E種罪都要處以死刑,死刑是夏代的主要刑罰,夏代已經(jīng)有肉刑。注)商基本繼承夏的罪名,又有所增加(四)刑罰體系叵上IL啰£)_坦二網(wǎng)工町>一型;坦一色1LgL良型二人墀其祖甘用刑。此外,勞役刑、鞭、流及贖刑等注)五刑始于夏,發(fā)達于商、周,影響及于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南北朝后期才完全被封建制刑罰代替。(五)夏朝的主要罪名:如“不孝”、“不用命”、“不恭命”、“失天時”、“淫朋阿比”(六)刑法原則:夏朝:《左傳》“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jīng)”(七)民事法律制度(所有權、婚姻、家庭繼承):王有、一夫一妻制、父死子繼逐步取代兄終弟及(八)司法制度(司法機關):中央--大理;地方--土或理,正、史(九)監(jiān)獄:夏朝的監(jiān)獄,圜土、夏臺、鈞臺都指監(jiān)獄?!钌坛ㄒ唬┥坛纳駲嗾畏捎^:把祖宗崇拜與上天崇拜結合起來,刑罰、法律既代表天意,又代表列祖列宗的意志。(天罰神判)(二)法律形式:開王命、單行法規(guī)。.開I」:即《湯刑》商有亂政,而作湯刑,是商代法律的總稱;.王命:是商王所發(fā)布的命令,具有較高的法律效力;.單行法規(guī):是針對某一具體事物或人所發(fā)布的命令,如《湯之官刑》、“棄灰之法”c.不成文習慣法和命(命令)、誓(盟誓)、誥(訓誥)也是重要法律淵源。(三)主要罪名:“不吉不迪”、“顛越不恭”、“暫遇奸施”、“不孝”、“巫風”、“棄灰于公道”(四)刑罰:沿用五刑,還出現(xiàn)了釀、炮烙、脯等酷刑,流刑、徒刑的雛形在商朝也開始出現(xiàn)。(五)刑法原則:《尚書》“殷罰有倫”(六)民事法律內(nèi)容:①土地歸王為代表的奴隸主國家所有。②婚姻明確“一夫一妻”制,王及貴族在一夫一妻制下大量納妾。③繼承制度,商朝前期實行“兄終弟及”制,后期被“嫡長子”繼承制取代。(七)司法制度:①司法機關:中央司法審判機關稱為司寇(或大司寇),須奏請商王批準,故商王有最高司法權。司寇下設“正”、“史”等官,協(xié)助審理。商朝畿內(nèi)司法長官稱“土”,畿外司法官吏稱“蒙士”。②審判制度:大案、疑難案件要經(jīng)過正、史的初步審理、大司寇的復審、朝廷三公參聽再審,最后報商王批準執(zhí)行。天罰與神判。③監(jiān)獄制度:圜土,囹圄?!钗髦埽?1世紀BC-770BC)(一)西周的法律思想:“以德配天”(德要求敬天、敬宗、保民)和“明德慎罰”(實施德教,用刑寬緩)。.影響:對西周的法律制度及宏觀法制特色起決定性作用,被后世奉為政治法律制度的理想的原則與標本,漢代中期以后被儒家發(fā)揮成“德主刑輔,禮刑并用”,為“禮法結合”的中國封建法制奠定了哲學基礎。.改變方式:繼承創(chuàng)新,總結并吸取夏商滅亡的教訓?!爸芴熳印?、“天命糜常”,“皇天無親,(二)禮治基本原則:親親、尊尊(也是西周立法的指導思想)——基本特征:“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三)立法活動:制定周禮、編定刑書(《呂刑》“治新國,用輕典;治平國,用中典;治亂國,用重典。”)(四)法律形式:王命(誓命誥)、開I」、禮、習慣。.《周禮》為周公所制;.刑有《九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九刑有兩種含義,一是周朝的刑書,二是五刑加上贖、鞭、撲、流。).《呂刑》(呂國的司寇呂侯所作),西周一部重要的法典,其中貫穿著“明德慎刑”的精神(五)宗法等級制度:①宗法制度,嫡長子繼承制,西周的最根本的制度是宗法等級制度,②內(nèi)容是大宗率小宗,同姓不婚。③本質(zhì):血緣關系與國家政權組織密切結合,維護貴族統(tǒng)治。(六)禮與刑(法)的關系:1、兩者密不可分:(1)禮是法的基礎和淵源,禮是綱,法是目;(2)禮本身就是廣義的法,以禮為法,禮是法的重要組成部分。2、兩者有所區(qū)別:(1)從作用上看,禮著眼于事前預防,正面積極,刑著重于事后懲罰,消極制裁。(2)從適用原則看,“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七)禮:①禮的淵源為祭祀,至遲在商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②定義:中國古代社會中長期存在的、維護血緣宗法關系和宗法等級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則及言行規(guī)范的總稱③核心內(nèi)容:忠、孝③基本原則:親親、尊尊④作用:一是嚴格區(qū)分等級名分,維護宗法秩序,調(diào)整社會關系。二是以禮防民,預防犯罪?!髅~解釋.“禮不下庶人”:一是不同的社會關系使用不同的禮來調(diào)整,庶人不得違法享受貴族的禮。二是各級貴族的活動主要靠禮來進行調(diào)整。.“刑不上大夫”一是刑罰的制定主要不是針對大夫以上的各級貴族。二是同罪異罰,大夫以上貴族犯罪,一般不適用庶人的刑罰。(八)西周法律的基本內(nèi)容1、刑事罪名:違抗王命、放弒其君、亂暴力正、不敬、謗君、不貢、寇攘奸施(強盜劫掠)、殺人越貨、不教不友、酗酒等2、刑罰體系:五刑(主刑)另有九刑之說,加鞭、撲、贖、流;五罰、五過3、刑罰原則(最能體現(xiàn)法律思想)(1)矜老恤幼原則(2)區(qū)分故意與過失、慣犯與偶犯原則“人有小罪,非答,乃惟終,,不可不殺;乃有大罪,非終,乃惟答,,,時乃不可殺。(3)罪疑從輕,寬嚴適中原則(4)同罪異罰原則(5)罪不相及原則(6)因時因事因地制宜原則4、刑罰種類:(1)五刑(主刑):另有九刑之說,加鞭、撲、贖、流(2)贖刑(以金錢或物品抵罪)。(3)勞役刑A圜土之制(類似徒刑)B嘉石之制(類似拘役)開創(chuàng)了中國有限期勞役刑制度5、民事、婚姻制度:(1)契約:西周的“司約”管理契約事宜,“質(zhì)人”為具體的管理人員。形式:A質(zhì)劑(買賣)契約,“質(zhì)”是買賣奴隸、牛馬所使用的較長的契約;“劑”是買賣兵器、珍異之物所使用的較短的契約。B、傅別(借貸)契約,“傅”是把債的標的和雙方的權利義務等寫在契券上;“別”是在簡札中間寫字,然后一分為二,雙方各執(zhí)一半,札上的字為半文C租賃契約(2)婚姻:①三原則:一夫一妻(實質(zhì)上的一夫多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②婚姻成立的程序:六禮一一納采、問名、納吉(卜得吉兆后定婚)、納征、請期、親迎。法定條件下的休妻和不準休妻:“七出”(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有惡疾、口多言、盜竊)和“三不去”(有所娶無所歸,與更三年喪,前貧賤后富貴)。④家庭繼承制度:男尊女卑、嫡長子繼承(九)行政(司法)管理體制:.官制:周王、三公(輔佐天子,太傅、太保、太師)、二寮(官僚機構,太史寮、卿事寮);.太史寮:祭祀、歷法、記史;卿事寮:下設司徒、司馬、司空;地方類似中央(十)司法(行政)機關體系:周王三公之下設大司寇一人,小司寇二人,主管聽獄斷訟、制定司法政令等西周司法官的“五過”:惟官、惟反(報私怨)、惟內(nèi)(親屬)、惟貨(受賄)、惟來(請托)。犯五過之罪,“其罪惟均”(H)訴訟審判制度:1、獄訟形式的劃分:“爭罪曰獄,爭財曰訟”,原告自訴獄與訟,刑事與民事案件。聽訟、斷獄2、審判制度:(1)注重證據(jù),“聽獄之兩辭”(2)五聽:辭聽、色聽、氣聽、耳聽、目聽。(3)三刺(訊問):疑難案件要訊群臣、訊群吏、訊萬民(4)讀鞫:(“成劾”)(5)乞鞫:上訴(十二)監(jiān)獄制度:監(jiān)獄也稱圜土、囹圄。西周設“掌囚”、“司圜”兩種監(jiān)獄管理官員?!畲呵飸?zhàn)國(一)春秋社會制度的變革:1、生產(chǎn)力發(fā)展,舊有的生產(chǎn)方式和生產(chǎn)關系難以維持2、階級關系發(fā)生變化3、各國互相競爭,獨立性加強4、平民、奴隸反抗加劇5、田制、兵制、基層組織改革(二)各家的法律思想:.儒家:德主刑輔孔、孟、荀三個代表“為國以禮”的禮治論“為政以德”的德治論:以刑輔德,以德去刑,先教后刑“為政在人”的人治論:圣賢定法,身正令行,法先王,順人情.道家:無為而治老子、莊子(1)崇尚自然,以道統(tǒng)法(2)無為而治:“唯道是從”、道法自然、大道無形(3)對禮、法的否定和批判。(4)主張絕對自由,反對任何約束和束縛(莊子).墨家:兼愛非攻,尚同墨翟.法家:尚法守法(1)法家法律觀的理論依據(jù):①“好利惡害”的人性論②發(fā)展進化的歷史觀(2)推行法治的方法:①立法原則:循天道;因民情;隨時變;量可能;務明易②執(zhí)法主張:明法、任法、壹法、從法③賞罰互用④法、勢、術相結合(三)成文法公布:1、536BC,鄭國子產(chǎn)(執(zhí)政),“鑄刑書于鼎”,即“鑄刑鼎二事件,…標志著直代成文法的產(chǎn)生(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2、513BC,晉國趙鞅、荀寅,“鑄刑鼎”(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3、501BC,鄭國鄧析(大夫),“竹刑”(鄭國大夫鄧析將鄭國內(nèi)外的法律規(guī)范編成刑書,刻在竹簡上)(四)公布成文法的爭論:——實質(zhì):新舊勢力爭奪統(tǒng)治權的斗爭。孔子、叔向竭力反對(四)公布成文法的意義:.結束了法律的秘密狀態(tài).限制了各級舊貴族的等級特權.推動了封建法律政治制度的形成(五)戰(zhàn)國時期的法制改革:魏國李悝法律上,編撰《法經(jīng)》(中國封建社會第一部系統(tǒng)的法典),推行法治。(六)《法經(jīng)》的內(nèi)容及歷史地位:(共六篇).內(nèi)容:(1)正律(法),盜法、賊法、囚法(也稱《網(wǎng)法》)、捕法。(2)雜律(3)具律(具法).歷史地位:《法經(jīng)》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tǒng)、比較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首先,它是戰(zhàn)國時期政治變革的重要成果,也是戰(zhàn)國時期封建立法的典型代表和全面總結。其次,它的體例和內(nèi)容對后世封建成文法典的完善奠定了重要基礎。從其歷史作用和對后世的影響上看,它在中國法制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七)法經(jīng)的特點:.確立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盜賊”立法宗旨.貫穿了“重刑輕罪”的重刑主義原則。.初步形成了以刑法為主,雜有訴訟法和其他法律內(nèi)容的體系.不別親疏,一斷于法的法治原則。(八)歷史意義:.《法經(jīng)》初步確立了封建法典的體例和基本原則,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比較系統(tǒng)的封建法典,標志著中國古代的立法技術已開始走向成熟,成為后世立法的濫觴.有利于司法的統(tǒng)一,便于司法官準確適用法律和定罪量刑.有利于立法的系統(tǒng)化,使立法活動在兼顧歷史沿革和橫向聯(lián)系的科學環(huán)境中進行,避免重復和抵悟.將實體法和程序法大致區(qū)分開來,有利于按客觀規(guī)律指導法律實踐活動.有利于法律文獻的整理、修訂、解釋和研究(九)秦國商鞅變法.第一次(公元前359年)(1)以《法經(jīng)》為藍本,制定秦律;(2)獎勵軍功;獎勵耕織,重農(nóng)抑商.第二次(公元前350年)(1)廢井田制;(2)普遍推行縣制;按戶口征收軍賦???變法內(nèi)容:(1)改法為律,制定秦律(2)變法內(nèi)容:A.剝奪舊貴族特權B.鼓勵耕戰(zhàn)C.明法重刑,獎勵告奸商鞅變法為秦國的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最終統(tǒng)一。(十)春秋戰(zhàn)國時期政治法律制度的變化:.國君掌握本國的立法、行政、司法審判權.建立官僚體系:文武分職、璽符制度、秩祿制度、上計制度等.推行郡縣制度.司法制度的變化:官吏一一秦國廷尉、楚國廷理、齊國大理;監(jiān)獄(貍井)☆秦朝(一)、秦朝法制概況(1)崇高法制,法家思想全面推行(2)以皇帝為核心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確立(二)立法指導思想:①“以法為教”、“以吏為師”。以法家學說為正統(tǒng)思想,以官吏為仿法榜樣,維護專制。②法令由一統(tǒng)(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維護君主的最高立法權)(三)官僚制度:.三公——丞相(丞同承,相者,助也),太尉,御史大夫2.九卿(四)主要法律形式:①律(秦朝最主要的法律形式)②令(皇帝臨時命令,效力最高)③式④廷行事(判案成例)⑤法律答問(官方解釋)(五)刑事法律內(nèi)容:1、犯罪①侵犯皇帝人身權力及尊嚴罪:妖言誹謗罪、謀反罪。②侵犯生命安全罪:殺人罪、傷害罪。③侵犯財產(chǎn)罪。④投書與“偶語詩書”罪、“以古所非”二二韭所宜JT2、刑罰:①死刑(戮、磔、腰斬、車裂、梟首、夷三族、具五刑)②肉刑(繇、鼻【J、斬止<趾>、宮)③作刑(城旦舂、鬼薪白粲、隸臣妾、司寇)④恥辱刑(附加刑)髡、耐⑤財產(chǎn)刑(費、贖、沒)⑥流放刑(謫、遷、徙)⑦身份刑(廢、奪爵、淬、免)⑧尸刑⑨收孥3、刑法原則:區(qū)分故意與過失(故意稱“端”或端為,過失稱“失”或“失刑”,甲告乙盜牛若賊傷人,今乙不盜牛、不傷人,問甲可論?端為,為誣人;不端,為告不審)區(qū)分有無犯罪意識(甲盜錢以買絲,寄乙,乙受,弗知盜,乙論可也?毋論。)自首從輕(司寇盜百一十錢,先自告,何論?當耐為隸臣,或日贊二甲)規(guī)定刑罰時效(甲殺人,不覺,今甲病死已葬,人乃后告甲,甲殺人審,問甲當論及收不當?告不聽。)共犯加重(五人盜,贓一錢以上,斬左止,又繇以為城旦;不盈五人,盜過六百六十錢,繇鼻以為城旦)合并論罪(誣人盜值出,未斷,又有它盜,值百,乃后覺,當并贓以論)刑事被告責任年(“甲小未盈六尺,有馬一匹自牧之,今馬為人敗,食人稼一石,問當論不當?不當論及償稼”)(六)民事法律內(nèi)容:最顯著的特點是較小受儒家的影響1、民事權利主體:〉〉》封建國家(皇帝)是最完全的民事主體,貴族官僚、有爵位者、士伍是享有充分權利的民事主體,商人、贅婿、繼父社會地位低于百姓,是受限制的主體。??隸臣妾是國家奴隸,只有很少一點民事權利,人臣妾是私家奴隸,是交易的客體,無民事權利。2、民事行為能力:按身高來確定是否具備行為能力,以冠禮作為完全行為能力的標志。(七)經(jīng)濟法律內(nèi)容:①農(nóng)牧業(yè)管理與自然資源保護。嚴格賦稅制度,注重畜牧業(yè)管理。②官營手工業(yè)管理。③市場與貨幣管理。酒業(yè)官營專賣,度量衡管理、貨幣管理。(八)司法制度1、司法機關:??秦朝皇帝掌握最高司法審判權,廷尉為中央司法機關長官,御史大夫與監(jiān)察御史負責法律監(jiān)督;??郡守為地方行政兼司法長官,縣令負責全縣審判,基層設鄉(xiāng)里組織,負責治安與調(diào)解。2、訴訟審判制度:??秦朝起訴方式分三種:告訴,自首,官吏主動糾舉。.公室告,殺傷人、偷盜等危害封建統(tǒng)治的犯罪,官府必須受理。.非公室告,“子盜父母、父母擅刑、髡.子及奴妾”等引起的訴訟。??秦朝訊問被告稱“訊獄”,庭審案件稱“治獄”。3、法官的責任:故意加重或減輕的,承擔“不直”責任。故意有罪不判的,承擔“縱囚”的責任。4、乞鞫:罪犯接到判決后不服可以申請再審。(A)秦朝法律的主要特點:1、既限制奴隸制,又維護奴隸制殘余2、重法輕禮,厲行專制法治3、輕罪重刑,刑罰嚴酷4、內(nèi)容瑣碎,體系龐雜☆漢朝(一)兩漢的法律思想1.漢初黃老無為2.漢武以后儒術獨尊(二)立法指導思想:①與民休息,寬省刑法②禮法并用,德主刑輔(三)立法活動:1、約法三章,劉邦與關中父老約定“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2、漢律六十篇(1)蕭何制定《九章律》,劉邦命蕭何在秦律六篇基礎上,增加《戶律》《興律》《廄律》,是兩漢的基本法律(2)叔孫通定《傍章律》18篇,主要是關于禮儀制度。(3)張湯制定《越宮律》27篇,關于宮廷警衛(wèi)方面法律(4)趙禹制定《朝律》6篇,關于朝賀制度的法律???武帝時律令大增“文書盈于幾閣,典者不能遍睹”???漢文帝、景帝時期的刑制改革:.漢文帝從法律上廢除了肉刑(繇,改為髡鉗城旦舂,五年苦役;鼻忸山改為笞三百;斬左趾,改為笞五百;斬右趾,改為棄市;確立勞役刑期,167BC,漢文帝下詔:“令罪人各以輕重,不亡逃,有年而免”。).景帝改革刑具。.歷史意義:順應了歷史發(fā)展,為結束奴隸制肉刑制度,建立封建刑罰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礎。盡管改革有缺陷,但是歷史性進步意義。???漢景帝時期的笞刑改革:.內(nèi)容:一是減少笞的次數(shù)。二是改變笞的規(guī)格。三是規(guī)定行刑的部位。四是規(guī)定行刑過程中不得換人2.意義:一是不再損人肢體,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二是有利于教育改造犯人。三是宣告了奴隸制五刑的解體,為以后笞杖徒流死封建制五刑打下了基礎。(四)主要法律形式:1、律(基本法律)2、令(臨時發(fā)面的詔令)3、科(單行刑事條例)4、比(案例,決事比,可以比照的斷案成例。律無正條規(guī)定時比照最接近的律令條文或同類型案件)(五)刑事法律內(nèi)容1、罪名:①侵犯皇帝人身、權力及尊嚴方面的罪名:矯制矯詔罪、廢格詔令罪、大不敬罪等。②危害專制集權統(tǒng)治的罪名:左官罪、阿黨附益罪、出界罪、酎金罪。③鎮(zhèn)壓敵對階級反抗的犯罪:首匿罪、通行飲食罪、篡囚罪。④官吏瀆職方面的罪名:沈命罪、見知故縱罪。2、刑罰種類:①死刑(腰斬;棄市;梟首)②肉刑(宮刑;斬右趾)③笞刑④勞役刑⑤徙邊⑥禁錮(終身不得為官)⑦贖刑3、刑罰原則:(刑罰適用原則的儒家化)①上請原則,維護官僚貴族,官貴犯罪可以請示皇帝給予優(yōu)待。②恤刑原則,矜老恤幼,對老幼婦女以優(yōu)待③親親得相首匿原則,親屬間首謀藏匿犯罪可以不負刑事責任④嚴懲危害皇權的犯罪⑤法不溯及既往原則(六)民事法律的內(nèi)容(重農(nóng)抑商):①維護封建家長制(父為子綱)。②維護封建婚姻關系(夫為妻綱)。③維護封建繼承關系(實行嫡長子繼承爵位,財產(chǎn)繼承實行諸子平分。女子也有繼承遺產(chǎn)的權利)。(七)司法制度1、司法機構:(1)中央司法機構:皇帝掌握最高司法權。廷尉為中央司法長官(審理皇帝交辦案件“詔獄”)。重大案件實行丞相、御史大夫、廷尉等高級官吏共同審理制度稱為“雜治”。??PS:漢朝中央負責法律監(jiān)督的長官,西漢為御史大夫,東漢為御史中丞。(2)地方司法機關:郡守、縣令同時是司法長官。(3)地方行政機構:郡縣制與分封制并存東漢以后,郡縣二級制改為州、君B、縣三級制。(4)官吏管理制度:(1)選舉:分為察舉和征辟(合稱辟舉)一察舉二征辟(從士人中)各級官府自行選用其下屬人員的制度,分央選辟除和州郡辟除。確立了任官回避制度“婚姻之家及兩州人士,不得對相監(jiān)臨。2、訴訟審判制度:告訴(公室告;非公室告),舉劾(官吏代表國家糾舉)。漢朝時審訊被告稱為“鞫獄”,為防止翻供,須實行“復傳”。??上訴與上報一必須上報:①死刑案件②疑難案件3、春秋決獄:《春秋》是孔子所著的魯國的一部編年史,以《春秋》的“微言大義”作為司法審判的依據(jù),特別是作為決斷疑難案件的依據(jù)。其最重要的原則是“論心定罪”(原心定罪),以犯罪者的主觀動機是否符合儒家“忠、孝”精神定罪。(志善而違于法者,免;志惡而合于法者,誅)4、錄囚制度:上級司法機關通過對囚徒的復核審錄,對下級司法機關審判的案件進行監(jiān)督和檢查,以平反冤案、疏理滯獄的制度。5、監(jiān)察制度:中央:御史臺地方:監(jiān)御史。漢武帝時,設立十三州部刺史(州),長官稱“刺史”。此外,“繡衣直指”(欽差大臣)(七)加強中央集權的法規(guī):左官律;附益法;阿黨法;酎金律(八)漢律儒家化的特點:1、確立了德主刑輔的法律思想2、加強和神化皇權3、維護綱常倫理4、春秋決獄、秋冬行刑,原心論罪(是指在審理案件時,主要根據(jù)犯罪者的動機來酌定刑罰。只要有動機,不管是否已經(jīng)做出了行為,都要加以懲罰實際上是一種動機論,看重行為者的動機而不是效果。這對司法實踐的指導有一定的弊端,它容易導致執(zhí)法者主觀定罪,徇情枉法)☆三國兩晉南北朝(一)法律思想:.三國:崇法而不卑儒;.兩晉:法制儒家化;.南北朝:禮律融合(二)三國兩晉南北朝法制概況:①沿用期,三國鼎立初期魏蜀吳均以沿用漢朝法律為主。②改革期,三國魏明帝以后至兩晉時期,以《魏律》、《晉律》為代表。③分支期,南北朝時期,南朝法律甚少創(chuàng)建,北朝《北魏律》、《北齊律》則進一步發(fā)展。(三)立法活動:1、曹魏《新律》魏明帝三年(229),陳群等修訂,共十八篇①對《法經(jīng)》中的“具律”改為刑名,置于律首②將“八議”制度列入法典,進一步調(diào)整法典的結構與內(nèi)容,使中國封建法典在系統(tǒng)和科學道路上前進了一大步(釋:“八議”指封建貴族官僚八種人犯罪后,“議其所犯”,對他們所犯減免刑罰的制度。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2、西晉《泰始律》(又稱《晉律》)晉武帝泰始三年(267)在《晉律》公布的同時,張斐、杜預為律作注,經(jīng)晉武帝詔頒天下,與《晉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注解后的《晉律》又稱“張杜律”,張、杜的注解“兼采漢世律家諸說之長,對唐律中的“律疏”的出現(xiàn)影響極大。①將《刑名》分為《刑名》和《法例》篇,共同構成法典總則。②增加律疏注釋。③文字簡約,術語規(guī)范,罪名界定正確。④禮律進一步融合3、《北魏律》太和年間完成,共20篇,其體例和內(nèi)容在魏晉律的基礎上均有新的發(fā)展,“唐宋以來相沿之律,皆屬北系,而尋流溯源,又當以元魏諸律之嚼矢”。(官當入律,失傳。釋:官當指封建社會允許官吏以官爵折抵徒罪的一種特權制度);《北齊律》(代表作)武成帝清河三年(564)完成,在“久為法官、明解律令”的律學世家封述等人主持下完成,共12篇,949條。州三國jg晉直喳期生―法成就最高、對隋唐法典影響最直接的一步法典。①開創(chuàng)了十二篇的法典體例。②首創(chuàng)《名例》篇并置首。③律條簡明扼要,通俗易懂。④改革刑罰制度,確立笞杖徒流死新五刑⑤首?二里等十條二…(…爰"重罪十條”的產(chǎn)生:三國兩晉南北朝最重要的罪名是《北齊律》…中而…二重加不索「丁…指危害地主階級利益的十種重大犯罪。(不在八議論贖之限)具體指:反逆、惡逆、大逆、不道、不敬、不孝、不義、叛、降、內(nèi)亂。處罰極重:本人;親屬不寬宥;思想犯,“先斬后奏”,隋迎您曳£5晝m儂二1屆1如f要見捶豈二士惡”一,.其主要內(nèi)容與基本精神與二重罪土條:二底相承;叢此"土制度作為封選法律中一一項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內(nèi)容規(guī)定于后世法典之中,直至明清).4、541年,修成《麟趾格》545年,編成《大統(tǒng)式》律學大發(fā)展注釋律學空前興盛。(四)法律形式1、律2、令“律以正罪名,令以有事制”;“凡不宜入律者,悉以為令”(律令為主)3、格4、式(在漢代的基礎上增加格式)5、科6、比(五)法律形式的變化:形成律令科比格式互用的立法格局??蒲a充與變通律,格與令也補充律,比是比附類推,式是公文程式。(六)法律內(nèi)容的發(fā)展變化1、法典體例逐漸定型:(1)《名例》篇確立(2)十二篇體例形成(3)以注(疏)附律(4)律條簡要(5)明確法律概念術語2、刑罰制度的重大變化(1)徹底廢除宮刑,規(guī)定絞、斬等死刑制度,規(guī)定流刑,規(guī)定鞭刑、杖刑(2)改進婦女從坐的法律,縮小從坐范圍(3)流刑確立,封建五刑初步形成,名實相符3、官僚特權制度法律化:(1)八議入律: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2)官當出現(xiàn)(北魏律)(3)九品中正制(九品官人法)選拔官吏的行政法律制度,設“中正”官,三等九品,故名,利弊參半,“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4、罪行確立標準儒家化(七)“準五服以制罪”原則的確立:五服之親即九代(族),均屬有服親,稱為“五服”。??據(jù)服喪時間的長短和喪服質(zhì)地的粗細,分為五等,稱五服親:①斬衰(音催),服喪三年;②齊(音資)衰,一年;③大功,九個月;④小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