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高三適應性考試(歷史)_第1頁
自貢市高三適應性考試(歷史)_第2頁
自貢市高三適應性考試(歷史)_第3頁
自貢市高三適應性考試(歷史)_第4頁
自貢市高三適應性考試(歷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8頁共8頁自貢一中適應性考試試題歷史一、單項選擇題24.戰(zhàn)國時期,越王勾踐曾下令,孕婦臨產時官府派醫(yī)生看護,生男孩賞兩壺酒一條狗,生女孩賞兩壺酒一頭豬,一胎生三孩派給乳母,一胎生兩孩供給口糧。這一人口政策反映了A.兩性地位日趨平等的社會現實B.諸侯注重人口與資源的協調發(fā)展C.儒家“仁政”思想逐漸被接受D.諸侯重視農業(yè),富國強兵的要求25.漢初,丞相照例都要由具有列侯爵位的貴族擔任。到漢武帝時期,公孫弘以無爵之身拜相,并被授予侯爵,開創(chuàng)了以丞相封侯的先例。這種變化反映了A.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之間的矛盾B.官僚制取代貴族制的趨勢較明顯C.漢初實行的分封制難以為繼D.皇權與相權的矛盾日益激化26.在文化史家的眼中,宋詩是一個思慮精微的宇宙。在這個宇宙中,宋人忘象得意,以意索理,冷靜地對外在物象展開概念化思考,進而從凝思中省悟到人生和宇宙的底蘊。宋詩的這一特色A.反映了宋加強專制集權統治B.表現了中國文人的精神氣節(jié)C.受到了程朱理學的深刻影響D.滿足了市民階層的精神需求27.在清朝145個出任軍機大臣的人當中,滿人有72人,漢人有64人,另有3個漢軍旗人,6個蒙古人。在軍機大臣之下是32個章京——16個漢人和16個滿人,他們輪流值班,一半值晝班,另一半值夜班,負責日常管理和文牘事務。材料說明()A.漢人與滿人實現權力平衡B.漢人能進入中央政府核心C.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發(fā)展到頂峰D.官員權力與皇帝的親疏成正比28.1877年,對西方持否定態(tài)度的劉錫鴻作為副使出使英國,抵達倫敦兩個月后,他對英國政治評價道:“無閑官,無游民,無上下隔閡之情,無殘暴不仁之政,無虛文相応(應)之事?!睋朔治?,劉錫鴻A.肯定了英國政體中體現的民主和法治精神B.仍然沒有突破傳統政治倫理和儒家價值觀C.主張對中國傳統政治制度進行全面的批判D.從反對學習西方向支持學習西方制度轉變29.1911年,康有為在一封信中指出當時時局,“今只有袁(袁世凱)與南軍爭,如劉項之爭而已”,“革黨(革命黨)亦自知無人才,不能為治也”,“革內訌甚,無人能作主”,“黃興因無兵權,不敢為元帥”,“況今袁力刻刻可破革,革終不成乎”。這一時局A.為武昌起義的爆發(fā)準備了條件B.導致各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C.利于袁世凱廢除共和實行帝制D.促使革命黨人與袁世凱進行和談30.1931年5月,蔣介石在國民會議上說:“法西斯蒂(法西斯主義)之政治理論,本超象主義之精神,依國家機體學為據,認定國家為至高無上之實體,國家要求國民任何之犧牲,為民族生命之綿延,挽救國家迫不及待之危難,領導者無經驗之民族,是非借經過較有效能的統治權之行施不可?!笔Y介石講話的背景是A.日本法西斯發(fā)動了侵華戰(zhàn)爭B.國民黨圍剿紅軍取得了勝利C.國內軍閥混戰(zhàn),民族力量渙散D.世界經濟危機加劇了國內矛盾31.下圖為1978—2008年我國三大產業(yè)結構變動圖。該圖反映出農業(yè)生產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B.工業(yè)產值長期徘徊不前、發(fā)展滯后C.體制變革帶來了產業(yè)結構的變動D.服務業(yè)超越農業(yè)得益于南方講話32.戴維?赫爾德在《民主的模式》中稱,雅典的公民“凡不歸派、不競爭而中立者,法律予以嚴厲懲罰,并去其公民權”。材料說明了A.公民不具備實際權利B.城邦鼓勵派別競爭C.法律不保護公民權利D.民主限制個人自由33.亞當·斯密說:“沒有廣闊的國外市場,那在幅員不大、僅能提供狹小國內市場的國家……制造業(yè)就沒有好好發(fā)展的可能?!彼撟C的是()A.市場和工業(yè)革命的關系B.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的關系C.手工生產和機器生產的關系D.工業(yè)國與農業(yè)國的關系34.1918年后,西方各國對蘇聯采取了敵視和封鎖政策。但1931年,美國出口的機器設備中,有50%賣給蘇聯。1929年—1930年,英國機器出口總量的70%銷往蘇聯,而1932年竟高達90%。這種變化表明當時A.蘇聯新經濟政策產生了一定效果B.美英肯定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效用C.美英以鄰為壑,轉嫁危機至蘇聯D.經濟危機淡化了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35.在二戰(zhàn)趨于結束的時候,美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是當時世界上還有另一個也擁有強大武力的國家——蘇聯。為了自身霸權地位的穩(wěn)固,美國不得不與蘇聯做交易。這個“交易”是指A.“雅爾塔協議”B.《聯合國憲章》C.馬歇爾計劃D.“布雷頓森林協定”第二部分非選擇題40.(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張載是北宋時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理學的奠基者之一。年輕時,范仲淹曾勉勵他讀《中庸》,學儒家之學。張載讀完仍未感滿足,又讀遍佛家、道家之書。幾年后,又發(fā)現這些都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便回過頭來求之六經,悟出了儒、佛、道互補的道理?;剜l(xiāng)后,張載親自帶領學生進行恢復古禮和井田制的實驗。前者是為了用儒家禮制凈化民俗民風,后者則是為了緩和土地兼并所引起的社會矛盾。特別是對井田制,張載用心最多。他與學生買了一塊地,按照《周禮》的模式,劃分為公田、私田數井,分給無地少地的農民,企圖證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根據龔杰《張載評傳》整理材料二羅伯特·歐文,1771年出生在英國一個貧苦的手工業(yè)者家庭。歐文從小目睹了資產階級對廣大工人和勞動人民所進行的殘酷剝削和壓迫。1800年,歐文管理了一個擁有2500多個工人的工廠。他在自己的工廠里開始了第一步實驗。他縮短了工人的勞動時間,禁止使用童工,取消針對工人的罰款制度,盡力改善工人的工作條件。他創(chuàng)辦了工人食堂、托兒所、幼兒園,設立工人學校,設立醫(yī)療費和養(yǎng)老金制度。歐文在提高了工人福利的同時也積攢了一大筆錢。1821年,他公開提出建立一個財產公有、權利平等、共同勞動的新社會。1824年,歐文變賣了所有家產,從英國來到美國。他在印第安納州購買了3萬英畝土地,按照自己的理想建立起一個“新和諧公社”。公社實行生產資料公共占有,權利平等,民主管理,共享勞動成果等原則?!靶潞椭C公社”的建立,引起了全世界注意,人們從世界各地紛紛趕來,熱情參加和諧公社的建設?!鶕聽朳英]《社會主義思想史·第一卷》和《歐文文集》整理(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張載和歐文各自開展社會實驗的背景。(12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張載和歐文都對理想社會進行了有益探索,分析兩者的異同。(13分)40.(25分)【評分標準】(1)張載:儒學危機和三教合一的趨勢;商品經濟繁榮對民俗民風的沖擊;土地兼并嚴重。(每點2分,共6分)歐文:工業(yè)革命開展,機器大生產和工廠制度的出現;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矛盾尖銳;工人生活悲慘。(每點2分,共6分)(2)異:①方式上:張載以復古的方式在儒家經典中尋找理想社會;歐文:根據自己的社會實踐開創(chuàng)性地探索理想社會。②內容上:張載的理想社會是以奉行儒家倫理道德和維持等級秩序為特色的;歐文的理想社會是財產公有,權利平等的社會主義社會。③前提:張載的理想社會是建立在農業(yè)社會的基礎上;歐文的理想社會是建立在工業(yè)社會的基礎上。(每個方面4分,任意答兩個方面得滿分8分。言之成理酌情給分)同:兩者都缺乏實現的社會基礎(空想);兩者都充滿了理想色彩;都強調天下大同(為公);都重視實驗驗證。(言之成理即可,每點2分,答出任意2點得4分,答出3點以上得滿分5分)41.(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表1癸卯學制中學課程表(1904年1月頒布,單位:課時/周)科目學年修身讀經講經中國文學外國語歷史地理數學博物理化法制理財圖畫體操共計第一年19483242001236第二年19482342001236第三年19582242001236第四年19362242401236第五年19362240430236表2壬予癸丑學制男女中學課程表(1912年12月頒布,單位:課時/周)科目學年修身國文外語歷史地理數學博物理化法制經濟圖畫手工家事園藝(女)縫紉(女)樂歌體操共計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第一年177762254300111021323332第二年176862254300111221323433第三年155862253240111221323534第四年155862243042211221323534——據江山野《中國中學課程設置》比較表1、表2,提取兩項不同學制下課程設置變化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說明。41.(12分)評分說明:評價說明一等(12—9分)綜合運用材料得出觀點,觀點合理;準確運用史實和材料進行論證,史實準確:邏輯嚴密。二等(8—5分)不能綜合運用材料,僅從個別材料直接得出觀點;能運用相關事實和部分材料信息,史實準確;邏輯關系較清楚。如果只得出了一個觀點,得分最高不超過6分。三等(4—0分)運用史實不夠準確或不能夠運用史實,邏輯關系不清。示例:信息1:癸卯學制中有“讀經講經”,壬子癸丑學制中取消。說明:近代教育發(fā)展,辛亥革命后,民主意識增強,儒學地位下降。信息2:壬子癸丑學制較癸卯學制增加了家事園藝、縫紉、樂歌等課程。說明:民國時期注重國民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教育平民化程度提高。(任選一題作答)45.(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魏文侯任用吳起改革軍事制度。吳起對士兵進行嚴格的挑選、訓練和考核??己说臉藴剩荷泶┤龑蛹?,頭戴鐵盔,腰佩利劍,操十二石的強弩,帶箭五十支,肩扛長矛一桿,背三天干糧,半日能行一百里。凡考核及格者,免去一家徭役,并獎給田宅。吳起還根據士兵的不同特點,對軍隊采取新的編制,把身強力壯、善于近戰(zhàn)的士兵編在一起;把機智靈活、善于爬坡越溝的士兵編在一起;把能吃苦耐勞、善于長途奔襲的士兵編在一起,以便在戰(zhàn)爭時根據敵軍的弱點及地形,交互使用或者相互配合使用這些軍隊,使每個士兵的優(yōu)點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這套軍事制度,后人稱為“武卒制”。公元前408年,魏文侯命吳起伐秦。吳起統帥魏軍一舉攻下秦國洛水以東的五座城池,在那里設立了西河郡。吳起任西河守,使“秦兵不敢東向”。(1)根據材料,概括指出吳起軍事改革的主要內容。(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吳起軍事改革的特點和作用。(9分)45.(15分)【評分標準】(1)內容:嚴格選拔、訓練和考核士兵;獎勵軍功;改革軍事編制,創(chuàng)立武卒制(或根據士兵特點和作戰(zhàn)需要編制軍隊)。(每點2分,共6分)(2)特點:注重實戰(zhàn)訓練;遵循戰(zhàn)爭規(guī)律,注重揚長避短;敢于突破陳規(guī),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前瞻性;善于發(fā)揮士兵作戰(zhàn)積極性等。(每點3分,答出任意2點,得滿分6分)作用:增強了魏國的軍事力量;抵御了秦國的入侵;擴大了疆域等。(每點1分,共3分)46.(15分)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材料民主,依據我的見解,是人類一種生活的方式,是一種做人的道理,是一種人生哲學。民主絕對不止是政治民主與經濟民主。民主對人有一種信念,對人人都有一種信念,凡是人,就有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個性,人的人格。民主尊重人的價值,尊嚴,個性,人格,讓人人做人,讓人人做個可以可能的至善之我。人人成就的至善之我,固不能相齊,但民主相信各個至善之我是相輔相成以增加人類的進化,以造成人類完善的社會。民主相信人本身就是目的,民主的口號是我是人。民主的仇敵是:拿人不當人看待!所以社會的一切制度,無論政治、經濟及其他任何制度,都是達到目的的手段。手段不能與目的相違背。所以不民主的任何制度,都是達到目的的手段。手段不能與目的相違背。所以不民主的任何制度,凡不能讓人家做人的任何制度,凡拿人不當人看待的制度,都應該推翻打倒鏟除。假使這種行為是革命,這種革命是民主信徒應具的決心,應有的責任?!鶕_隆基:《民主的意義》(1944年12月9日)整理(1)根據材料,概括指出羅隆基關于民主內涵的主要見解。(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這種認識產生的歷史背景。(9分)46.(15分)【評分標準】(1)主要見解:民主是一種生活方式;民主的目的是尊重人,肯定人(人是目的而非工具;民主的意義高于政治民主、經濟民主。(每點2分,共6分)(2)背景:內:國民黨的專制統治;經濟凋敝,民不聊生。(每點2分,共4分)外:日本侵華,踐踏人的生命和尊嚴等;(3分)西方民主思想的影響。(2分)47.(15分)20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材料一戰(zhàn)期間,英法兩國曾從中國招募14萬華工,馳援歐洲戰(zhàn)場。英法兩國招募華工是為了支援他們的后方,為了更好地抵抗德軍。美國參戰(zhàn)后也得到了華工的支援。除華工之外,還有南非、印度、越南等地的工人到法國去。不過,它們都屬于英、法的殖民地,而中國不是。中國的參戰(zhàn)并非段祺瑞政府一時的沖動。中國參戰(zhàn)是有一個社會思想基礎存在的,這就是自1895年至1914年期間出現的民族危機意識。1915年,中國政府提出了以工代兵計劃,梁士詒是此項計劃的創(chuàng)始人。他認為可以利用歐洲戰(zhàn)爭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為國爭光。不幸的是,這段歷史在近一個世紀的歷史中幾乎都被遺忘殆盡。世人對華工參戰(zhàn)歷史的遺忘正好說明了人類的歷史記憶從來都是選擇性的。相關國家從一開始就有意地遮蔽這段歷史。英國陸軍部有意壓制媒體對此事的報道,他們擔心英國工會組織會起來抗議。中國政府出于維護中立國地位的需要,也不得不低調處理華工參戰(zhàn)問題。中國不希望德國方面知道中國在實施“以工代兵”戰(zhàn)略。當然,由于華工大都是文盲,他們未能留下參戰(zhàn)經歷的豐富文字記載。凡此種種造成了我們今天對華工參戰(zhàn)歷史的“集體失憶”?!鶕靽段骶€上的陌生人:華工與一戰(zhàn)》整理(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一戰(zhàn)發(fā)生在歐洲為什么卻被稱為世界大戰(zhàn)?(7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華工參加一戰(zhàn)的歷史被遺忘的原因。(8分)47.(15分)【評分標準】(1)原因:新航路開辟后,歐洲開展殖民擴張,世界大部分地區(qū)成為歐洲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一戰(zhàn)發(fā)生在歐洲,但美、日等國在歐洲以及在歐洲以外地區(qū)與德國展開了殖民地爭奪;南非、印度、越南等殖民地以及中國直接派工人參加了一戰(zhàn)。(第一點3分,其他兩點各2分,共7分)(2)英國為避免工會組織的譴責有意掩蓋;戰(zhàn)勝國有意淡化中國的一戰(zhàn)貢獻;北洋政府想維持表面上中立國的形象;華工大都是文盲,缺少文獻記載。(每點2分,共8分)48.(15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范德比爾特出生于1794年,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航運、鐵路和金融巨頭。帆船航運時代,范德比爾特致力于經營帆船航運業(yè)。1812年美英戰(zhàn)爭期間,范德比爾特為美軍運送物資,實力迅速壯大。蒸汽輪船興起后,他迅速將自己的帆船隊出手,去做蒸汽輪船的船長,從普通的雇員發(fā)展到擁有自己的蒸汽輪船隊。隨著西進運動與淘金熱的興起,他再次抓住時機,四處開拓市場,開辟了很多新的航線,把營運的線路擴展到中美洲和歐洲。他甚至開拓了一條穿越尼加拉瓜的航線。到1840年,范德比爾特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船東了。19世紀50年代,鐵路開始在美國普及開來。船王范德比爾特敏感地意識到內陸的交通勢必被鐵路所取代。從1864年開始,范德比爾特有步驟地縮減了自己的船運業(yè)務,開始涉足鐵路業(yè)。他在華爾街買進鐵路公司的股票和經營權。最終,他建立起了四通八達的鐵路網,成為鐵路業(yè)最大的巨頭。1877年范德比爾特去世。一直到21世紀,他的印記仍遍布整個美國。——根據T·J·斯泰爾斯[美]《第一大亨:美國商業(yè)巨擘范德比爾特的偉大人生》整理(1)根據材料,概括指出商業(yè)巨頭范德比爾特對美國作出的貢獻。(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范德比爾特取得成功的歷史原因,并談談你的啟示。(9分)48.(15分)【評分標準】(1)協助美軍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建立起世界范圍內的航線,為美國開拓了世界市場;配合了美國的西進運動;在美國建立起四通八達的鐵路網,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fā)展。(每點2分,答出任意3點,得滿分6分)(2)歷史原因:范德比爾特適應了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在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過程中,范德比爾特協助美軍取得了勝利;工業(yè)革命興起,他投身輪船航運,迎合了世界市場發(fā)展的需要;他配合了美國西進運動的國家戰(zhàn)略,壯大了自己的實力;鐵路時代來臨,他在美國建立起四通八達的鐵路網,迎合了國家和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每點2分,答出任意3點,得滿分6分)啟示:要將個人事業(yè)與國家發(fā)展、時代要求結合起來。(言之成理,即可得給分,共3分)一、選擇題24-28DBCBB29-33DCCDA34-35DA40.(25分)【評分標準】(1)張載:儒學危機和三教合一的趨勢;商品經濟繁榮對民俗民風的沖擊;土地兼并嚴重。(每點2分,共6分)歐文:工業(yè)革命開展,機器大生產和工廠制度的出現;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矛盾尖銳;工人生活悲慘。(每點2分,共6分)(2)異:①方式上:張載以復古的方式在儒家經典中尋找理想社會;歐文:根據自己的社會實踐開創(chuàng)性地探索理想社會。②內容上:張載的理想社會是以奉行儒家倫理道德和維持等級秩序為特色的;歐文的理想社會是財產公有,權利平等的社會主義社會。③前提:張載的理想社會是建立在農業(yè)社會的基礎上;歐文的理想社會是建立在工業(yè)社會的基礎上。(每個方面4分,任意答兩個方面得滿分8分。言之成理酌情給分)同:兩者都缺乏實現的社會基礎(空想);兩者都充滿了理想色彩;都強調天下大同(為公);都重視實驗驗證。(言之成理即可,每點2分,答出任意2點得4分,答出3點以上得滿分5分)41.(12分)評分說明:評價說明一等(12—9分)綜合運用材料得出觀點,觀點合理;準確運用史實和材料進行論證,史實準確:邏輯嚴密。二等(8—5分)不能綜合運用材料,僅從個別材料直接得出觀點;能運用相關事實和部分材料信息,史實準確;邏輯關系較清楚。如果只得出了一個觀點,得分最高不超過6分。三等(4—0分)運用史實不夠準確或不能夠運用史實,邏輯關系不清。示例:信息1:癸卯學制中有“讀經講經”,壬子癸丑學制中取消。說明:近代教育發(fā)展,辛亥革命后,民主意識增強,儒學地位下降。信息2:壬子癸丑學制較癸卯學制增加了家事園藝、縫紉、樂歌等課程。說明:民國時期注重國民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教育平民化程度提高。4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