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頭皮靜脈穿刺術_第1頁
小兒頭皮靜脈穿刺術_第2頁
小兒頭皮靜脈穿刺術_第3頁
小兒頭皮靜脈穿刺術_第4頁
小兒頭皮靜脈穿刺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兒頭皮靜脈穿刺術

(ScalpVeinInsertion)

兒科董芳芳

21a

前言

小兒頭皮靜脈穿刺術是兒科常見操作,應被兒科護理人員熟練掌握。做到“一針見血”減輕了患兒痛苦,保證及時準確給藥,為治療和搶救贏得寶貴時間,減少醫(yī)患糾紛。2a一、目的

應用于新生兒和嬰幼兒輸液、輸血和靜脈給藥等治療。3a

二、適應癥1、補充水分、電解質,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2、擴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環(huán)。3、輸入藥物,維持營養(yǎng),供給熱量。4a三、禁忌癥

頭部外傷或感染5a小兒頭皮靜脈分布圖

常見血管:正中靜脈

額上靜脈

眶上靜脈

顳淺靜脈

耳后靜脈

枕后靜脈6a

頭皮靜脈的選擇特點:豐富、表淺、易于固定;分支甚多、交錯成網(wǎng)正中靜脈粗、直、不滑動、易固定額上靜脈較粗、長、略彎曲顳淺靜脈粗、直、暴露明顯、易滑動、易腫脹

眶上靜脈較短、深淺難掌握、不易固定耳后靜脈明顯、易滑動、不易固定

選血管

7a

不同類型血管的穿刺手法

血管較深—

觸摸法

加大進針角度(約為15°~30°)

血管較滑—固定法固定靜脈的上下端

血管表淺—挑針法

幾乎平行進針(約為5°~10°)

肥胖或水腫患者—按壓法8a

小兒頭皮動靜脈的鑒別特征頭皮動脈頭皮靜脈顏色淡紅或與皮膚同色微藍搏動有無管壁厚、不易壓癟薄、易壓癟注藥阻力大,液體滴入困難,局部血管呈樹枝狀突起,顏色蒼白阻力小血流方向離心向心9a進針時機最佳是小兒剛開始啼哭進針點避免在凹處進針進針角度一般5°--15°進針距離較短的血管應離血管一定距離進針感覺穿皮感、硬膜感、脫空感穿刺時技巧10a操作前準備:(一)患者準備:向患兒家長解釋目的、方法、需要配合事項、評估穿刺部位

11a操作前準備:(二)材料準備:

治療車上層:所需藥物、治療盤,備皮刀、消毒用物、輸液器(帶貼,號針)、快速手消液。治療車下層:生活垃圾桶、醫(yī)療垃圾桶、銳器盒。

12a操作前準備:(三)操作者準備:

需兩人操作,戴帽子、口罩(頭發(fā)、鼻孔不外露),洗手(口述),了解患兒診斷,評估患兒靜脈輸液要求,認真核對醫(yī)囑及患兒信息。13a

環(huán)境準備:寬敞、明亮、溫濕度適宜。

14a操作過程:(一)核對患兒,將輸液器與液體連接,排氣,關閉水止開關。

(二)協(xié)助患兒取仰臥位或側臥位,助手站于患兒足端,固定其肢體、頭部,妥善約束患兒。(三)選擇靜脈,必要時備皮,判斷動靜脈。(四)快速手消液洗手。(六步洗手法)15a操作過程:(五)消毒:0.2%安爾碘消毒穿刺處皮膚。備膠布。(六)穿刺:去除針帽,左手拇指、示指繃緊皮膚,右手持針柄在距離靜脈最清晰點向后處,沿靜脈走向,與皮膚呈15-30°角進針。針尖進皮下后沿靜脈向心方向穿刺,有落空感同時有回血后再進針少許,松開水止開關,靜脈通暢。16a操作過程:(七)固定:輸液貼固定針頭,四條膠布固定法(八)調節(jié)滴速,新生兒及嬰幼兒一般情況下滴速20-40滴/分,脫水患兒增加至40-60滴/分。(九)將患兒置于舒適體位,必要時適當約束,告知家屬注意事項(十)再次核對,正確處理用物。17a并發(fā)癥1、靜脈炎:立即停止該靜脈輸注,及時進行局部處理,如局部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2、誤入動脈:如誤入動脈,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