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癥強迫癥壓力癥解離癥課件_第1頁
恐慌癥強迫癥壓力癥解離癥課件_第2頁
恐慌癥強迫癥壓力癥解離癥課件_第3頁
恐慌癥強迫癥壓力癥解離癥課件_第4頁
恐慌癥強迫癥壓力癥解離癥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恐慌癥強迫癥壓力癥解離癥恐慌癥強迫癥壓力癥解離癥恐慌癥強迫癥壓力癥解離癥

自閉癥()歷史:1943年美國精神科醫(yī)師首度發(fā)現(xiàn)。癥狀:對他人極端無反應、沉默寡言、反覆同樣的事情、行為僵化。時常呈現(xiàn)奇怪的重複和侷限的行為(,1943)恐慌癥強迫癥壓力癥解離癥恐慌癥強迫癥壓力癥解離癥恐慌癥強迫癥

自閉癥()歷史:1943年美國精神科醫(yī)師首度發(fā)現(xiàn)。癥狀:對他人極端無反應、沉默寡言、反覆同樣的事情、行為僵化。時常呈現(xiàn)奇怪的重複和侷限的行為(,1943)

自閉癥()歷史:1943年美國精神科醫(yī)師自閉癥()診斷及衡鑑Ⅳ檢核表:1.下列各組癥狀中全部至少出現(xiàn)六項:A.社會互動障礙(4項中至少顯示2項)B.溝通的障礙(4項中至少顯示1項)C.行為、興趣及活動的模式,相當侷限、重複而刻板(4項中至少顯示1項)2.三歲以前在社會互動、語言、象徵或想像的遊戲中,至少出現(xiàn)一種以上的功能的延遲或異常。自閉癥()診斷及衡鑑Ⅳ檢核表:自閉癥()診斷及衡鑑在診斷上容易混淆、區(qū)分的「非自閉癥」1.選擇性不語癥和特定性語言疾患2.依附性疾患3.智能障礙●非典型自閉癥:出現(xiàn)類似自閉癥的型態(tài)。(具備一個或兩個自閉癥特徵,但是這些特徵未必會在三歲之前出現(xiàn))●非典型自閉癥可能同時會與亞斯伯格癥候群同時出現(xiàn)●其他廣泛性發(fā)展疾患:’s、解離型疾患、具僵化模式的過動疾患、自閉癥()診斷及衡鑑在診斷上容易混淆、區(qū)分的「非自閉癥」自閉癥()—病因學1.好發(fā):兒童早期,通常在三歲之前。2.出現(xiàn)率:5/10,000;80%自閉兒為男性。且無文化差異。3.與生物學相關的一些因素:智障、癲癇、神經(jīng)學癥狀、輕微的先天異常(出生缺陷)、懷孕及分娩中的困難。4.與醫(yī)學疾病相關的一些因素:染色體/基因疾病10~12%)、代謝疾病、病毒感染、先天異常癥候群。●在少數(shù)個案的身上獲得證實;群體研究中則呈現(xiàn)多種因素混合的相關。自閉癥()—病因學1.好發(fā):兒童早期,通常在三歲之前。自閉癥()—遺傳病學自閉癥的家族遺傳:百分之二到三的兄弟姊妹會發(fā)展出自閉癥同卵雙胞胎與異卵雙胞胎的研究:同卵高於異卵;但並非百分之百。自閉癥()—遺傳病學自閉癥的家族遺傳:百分之二到三的兄弟姊妹自閉癥()—心理學自閉癥者主要有知覺或認知障礙無法發(fā)展出「心智理論」自閉癥者有「心靈盲目」的現(xiàn)象自閉癥()—心理學自閉癥者主要有知覺或認知障礙熟知的電影:雨人、阿甘正傳自閉癥可能出現(xiàn)的特殊智能:空間-視覺能力、音樂、繪畫、計算萬年曆、超連結閱讀、機械性背誦—一般被稱為「學者能力」。●「智力」等不等於「能力」?熟知的電影:雨人、阿甘正傳自閉癥()—治療及預後治療未能改變自閉的行為模式;但是可以協(xié)助自閉癥者有較好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治療方法1.行為治療法2.溝通訓練3.雙親訓練4.社區(qū)整合自閉癥()—治療及預後治療未能改變自閉的行為模式;但是可以協(xié)自閉癥()—治療及預後藥物治療:以改善精神神經(jīng)學之藥物為主1.降低神經(jīng)節(jié)中多巴胺的濃度2.抗鬱劑:使用於青少年及成年之自閉癥患者中,約有一半的癥狀獲得改善3.生物醫(yī)學治療方法:維生素B6﹑鎂﹑二甲基甘胺酸;少量存在於糙米、動物肝臟之中)自閉癥()—治療及預後藥物治療:以改善精神神經(jīng)學之藥物為主自閉癥的預後自閉癥的影響會終其一生,無法治癒;只能透過長期的治療及訓練,讓自閉癥患者對於環(huán)境適應的能力可以逐步改善。患者的家庭、朋友及社區(qū)、學校、社會需要共同努力。自閉癥的預後自閉癥的影響會終其一生,無法治癒;只能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

簡稱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介紹核心癥狀:一、活動力過高二、注意力不集中三、衝動抑制困難四、人際關係差五、學業(yè)上低成就六、低自尊七、共病性高有些癥狀早在七歲甚至三歲前就會出現(xiàn)在制式化學習環(huán)境中容易被注意介紹核心癥狀:診斷與衡鑑請參考診斷與衡鑑請參考流行病學約佔未達青春期的學童人口之3~5%男女生比2~3:1。最常發(fā)生在第一胎男孩。患者的手足罹患這種障礙的機會為一般人之兩倍,患有憂鬱、焦慮癥的機會也較高。學業(yè)低成就、輟學的比例也偏高?;颊叩母改赣H有較高比例之社會適應障礙及酒精濫用。流行病學約佔未達青春期的學童人口之3~5%-病因生理:一、遺傳-患者的血親會有較高比例的過動問題二、懷孕過程-包括產(chǎn)傷、胎兒感染三、腦傷-腦部感染、癲癇、腦性痲痹四、神經(jīng)化學因子-多巴胺、腎上腺素五、神經(jīng)生理因子-腦前葉新陳代謝速度較慢六、先天氣質-個人人格特質-病因生理:病因外在:一、鉛-從環(huán)境中吸入過量的鉛容易造成腦傷二、食物-水楊酸和人工添加物三、家庭和社會-低社經(jīng)地位、父母健康不佳或行為異常。過動兒的形成原因絕少是單一因素造成的,大多是以上多種因素交互作用所引起的。交互作用越複雜,預後也越困難。病因外在:治療一、藥物治療在1937率先使用中樞神經(jīng)興奮劑治療過動癥患者,中樞神經(jīng)興奮劑可以刺激腦部控制行為和維持注意力的部份。常用之中樞神經(jīng)興奮劑有(利他能)、、。副作用:影響午睡、胃口不好、噁心、頭痛或頭暈、暫時性生長緩慢。治療一、藥物治療治療二、非藥物治療(一)行為改變技術–獎懲。(二)認知行為訓練–問題解決訓練、自我控制訓練、自我管理技巧。(三)專注力自我控制訓練–藉由錄音帶、表格記錄來提醒。(四)社交技巧訓練–藉由口頭指導、模仿、角色扮演、實際運作。治療二、非藥物治療治療三、輔導策略(一)了解與接納(二)建立教室的規(guī)則(三)善用增強原理(四)適度處罰(五)改善易分心的教學環(huán)境治療三、輔導策略-治療三、輔導策略(六)疏導旺盛的精力(七)靈活運用個別化教育方案(八)鼓勵同儕接納(九)家長的諮詢及親職教育(十)尋求專業(yè)醫(yī)療-治療三、輔導策略-預後1075%的患者癥狀會持續(xù)到青春期。1025%的患者癥狀會持續(xù)到成年期。大部分會隨年齡部份痊癒。殘存癥狀包括:注意力障礙、整合能力障礙、衝動性、適應障礙。易出現(xiàn)反社會行為、藥酒癮濫用、學習及情緒障礙,約有50%的患者在成年時會發(fā)展成反社會人格障礙。-預後1075%的患者癥狀會持續(xù)到青春期。亞斯伯格癥()主要癥狀:無法與人眼對眼的凝視無法自發(fā)性的與他人分享快樂無法閱讀別人的情緒無法了解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社會規(guī)則智力表現(xiàn)與正常人一樣,甚至會高於正常人的平均智力。1993年;1994年Ⅳ始正式承認亞斯伯格癥的存在並開始相關研究。亞斯伯格癥()主要癥狀:亞斯伯格癥()

診斷與衡鑑請參考亞斯伯格癥()

診斷與衡鑑請參考亞斯伯格癥與自閉癥之比較亞斯伯格癥沒有認知及溝通語言上的顯著遲緩。美國臨床醫(yī)學會實務診斷:社會互動、語言和興趣、行為、活動有顯著缺陷鑑定為自閉癥;智力正常的自閉癥稱為高功能自閉癥;智力正常的高功能自閉癥且沒有認知和語言發(fā)展遲緩者,鑑定為亞斯伯格癥亞斯伯格癥與自閉癥之比較亞斯伯格癥沒有認知及溝通語言上的顯著亞斯伯格癥與其他廣泛性發(fā)展疾患之比較符合廣泛性發(fā)展疾患或精神分裂癥之準則,不做亞斯伯格癥之診斷。與強迫性疾患及類分裂人格疾患分辨:1.社會互動上質的損害及更侷限模式的興趣及活動為其重要區(qū)分。2.有刻板的行為及興趣,並且社會互動的損害更為嚴重。亞斯伯格癥與其他廣泛性發(fā)展疾患之比較符合廣泛性發(fā)展疾患或精神亞斯伯格癥-流行病學(1995):每千名7-16歲的兒童中,約有3.6~7.1位為;男女比例:10-15:1;男性居多。臨床研究顯示,患者的動作較自閉癥者笨拙。(模仿肢體動作困難、無法順利接球、單腳站立有困難、無名指彎曲困難)亞斯伯格癥-流行病學(1995):每千名7-16歲的兒童中,亞斯伯格癥-病因學大腦前額葉有神經(jīng)性異常:乙醯天門東酸()濃度高於常人。膽鹼()濃度也是高於常人。(社交能力損傷)。發(fā)現(xiàn),43%的病童在出生時,有生產(chǎn)困難的現(xiàn)象,如窒息

亞斯伯格癥-病因學大腦前額葉有神經(jīng)性異常:亞斯伯格癥-遺傳病學患者常見疾病的家族史。1994年研究,病童家長較喜歡獨自行動,朋友較少(,1994;1995)家族中生活舉止偏向固定模式、較固執(zhí)、抗拒變化(,1995)推估遺傳機率:家中已有一名自閉或兒童,下一胎產(chǎn)出的機率約4-5%。亞斯伯格癥-遺傳病學患者常見疾病的家族史。亞斯伯格癥-與其他相關之疾病因為社會適應困難,容易合併焦慮、強迫癥或憂鬱癥。醫(yī)學研究顯示,常與X及等疾病相關。(均與大腦萎縮或結構變化有關)動作協(xié)調對於患者有極大之困擾,在學校學習上容易引發(fā)挫敗及遭受譏笑。亞斯伯格癥-與其他相關之疾病因為社會適應困難,容易合併焦慮、亞斯伯格癥-治療醫(yī)學上沒有特別的生理治療或者是特殊藥物治療方法合併出焦慮、強迫或憂鬱癥狀則依上述癥狀予以藥物介入著重在教導教養(yǎng)者如何瞭解的特殊行為狀況心理治療亞斯伯格癥-治療醫(yī)學上沒有特別的生理治療或者是特殊藥物治療方亞斯伯格癥-治療個人:遊戲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人際訓練家庭:親職教育環(huán)境:治療師-父母-老師合作模式亞斯伯格癥-治療個人:遊戲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人際訓練亞斯伯格癥-預後與自閉癥相同,需要長期持續(xù)的治療與關懷亞斯伯格癥-預後與自閉癥相同,需要長期持續(xù)的治療與關懷分離焦慮疾患

分離焦慮疾患分離焦慮-介紹幼兒和主要照顧者分開時,會產(chǎn)生不適應行為,若反應太過強烈,就會影響其正常心理發(fā)展而構成分離焦慮癥狀。嚴重時會長遠影響兒童的語言、情緒、認知和社會話的發(fā)展。約有3/4分離焦慮的兒童最後會出現(xiàn)懼學或拒學的狀態(tài)。最容易發(fā)生在初次上學的兒童。分離焦慮-介紹幼兒和主要照顧者分開時,會產(chǎn)生不適應行為,分離焦慮-診斷與衡鑑請參考分離焦慮-診斷與衡鑑請參考分離焦慮-流行病學約有4%的兒童和少年有分離焦慮癥。女孩稍多於男孩。分離焦慮-幼兒類型一、內向害羞的個性。二、過度保護的照顧。三、依附不穩(wěn)的環(huán)境。四、照顧者焦慮的感染。分離焦慮-流行病學約有4%的兒童和少年有分離焦慮癥。分離焦慮-病因一、大都是由特殊(壓力)事件引起。:第一次上學、寵物死亡、搬家換學校…二、父母的教育。:父母對某些事件反應出高度焦慮、對孩子過度保護、虐待小孩…

分離焦慮-病因一、大都是由特殊(壓力)事件引起。分離焦慮-治療一、心理動力。二、認知行為。三、家族治療。四、遊戲治療。五、催眠?!蛩幬镆脖涣腥胫委煼绞剑侵委煶尚蟻K無研究注意。分離焦慮-治療一、心理動力。分離焦慮-治療

給父母的建議一、信守對孩子的承諾。二、事先說明及認識新環(huán)境。三、增加情感溝通交流。四、態(tài)度要溫和堅定。分離焦慮-治療

給父母的建議一、信守對孩子的承諾。分離焦慮-治療

給教師的建議一、熟悉環(huán)境二、建立歸屬感及認同感。三、情緒支持和肢體安撫。四、有趣、有吸引力的環(huán)境和活動。五、鼓勵同儕友誼依附。六、使用照片、電話或過度性客體。七、提供安全依附的保證。分離焦慮-治療

給教師的建議一、熟悉環(huán)境分離焦慮-預後一、分離焦慮癥的預後與年齡有關,長期追蹤的結果發(fā)現(xiàn),年紀較小的孩子,其分離焦慮癥愈能獲得完全的改善。(及早處理)二、主要照顧者和幼教老師是最能提供幼兒舒緩分離焦慮的人選。三、通常會在兒童時期或青少年時期增強或減弱。分離焦慮-預後一、分離焦慮癥的預後與年齡有關,長期追蹤的結果分離焦慮-結論一、過去十年來臺灣中小學生心理疾病增加最多的就是懼學癥。二、懼學癥年紀最小在幼稚園,大學生也時有所聞。三、未開發(fā)國家少見,所以被學界認為是經(jīng)濟富裕社會下的青少年疾病。四、事前預防和重視能對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生有效的影響。分離焦慮-結論一、過去十年來臺灣中小學生心理疾病增加最多的就

品行疾患

()

☆基本特質重複而持續(xù)地侵犯他人基本權益或違反與其年齡相稱的主要社會標準或規(guī)範的行為模式。

品行疾患

品行疾患伴隨特質描述

缺乏同理心,對人懷有敵意;經(jīng)常合理化自己的攻擊行為;冷酷,缺乏適度的罪惡感和良心自責;諉過他人;自尊心低;挫折忍受力低,易怒、發(fā)脾氣,行事魯莽,發(fā)生意外事件頻率高。

品行疾患伴隨特質描述

缺乏同理心,對人懷有敵意;經(jīng)品行疾患主要病徵 1.攻擊性行為造成或威脅他人或動物的身體傷害 2.非攻擊性行為造成財產(chǎn)損失或破壞 3.詐欺或偷竊 4.嚴重違反規(guī)範品行疾患主要病徵 1.攻擊性行為造成或威脅他人或品行疾患的起因一、缺乏情感的父母拒絕、 或照顧疏忽二、不一致而嚴厲的管教方式三、嬰兒期氣質困難撫慰四、身體或性虐待五、頻繁更換照顧者六、與品行不良的同儕團體交往七、某些類型的家族性精神病理品行疾患的起因一、缺乏情感的父母拒絕、 或照顧對立性反抗疾患品行障礙疾患反社會人格疾患(十八歲以後)18歲以前對立性反抗疾患品行障礙疾患反社會人格疾患18歲以前品行疾患的治療與結果1除非改善兒童的生活環(huán)境,否則治療不易生效。我們社會對反社會的、攻擊的年幼者傾向採取一種懲罰的(而不是重建的、更生的)態(tài)度。這種方式只會增強而未能矯正他們的行為。品行疾患的治療與結果1除非改善兒童的生活環(huán)境,否則治療不易生品行疾患的治療與結果2處理不成功時,可能造成具有攻擊行為的反社會人格。行為管理技術配合親職教育或家族治療,使得品行疾患兒童的行為改善變得較樂觀。品行疾患的治療與結果2處理不成功時,可能造成具有攻擊行飲食性疾患飲食性疾患飲食性疾患的定義與癥狀心因性厭食癥拒絕維持基本體重,害怕體重增加,對自己的體重、身材有扭曲的知覺。強力抵抗吃的慾望,而不是沒有胃口。極度的體重下降才是最他們最顯著的特徵。95%發(fā)生在女性,高峰在14─18歲,西方女性一生發(fā)生比率約0.5%飲食性疾患的定義與癥狀心因性厭食癥飲食性疾患的定義與癥狀心因性厭食癥亞型:1.禁食型厭食癥()在當次心因性厭食癥發(fā)作期間,患者未曾規(guī)律的從事暴食或清除行為。其臨床表現(xiàn)出的體重下降主要是經(jīng)由節(jié)食、禁食,或過度運動等行為。

飲食性疾患的定義與癥狀心因性厭食癥飲食性疾患的定義與癥狀2.暴食/清除型厭食癥()若患者在當次發(fā)作期間,規(guī)律的從事暴食或清除行為(或兩者都有),即可使用本亞型。將其分成兩類:(1)暴食+清除行為心因性厭食癥患者中多數(shù)暴食者會經(jīng)由自我誘導的嘔吐或不當使用瀉藥、利尿劑或灌腸來清除食物。(2)攝取少量食物+清除行為某些患者並未暴食,只是當其規(guī)律的攝取少量食物後即從事清除行為。多數(shù)本型患者似乎每星期至少從事一次暴食與清除行為,但尚無足夠資料來訂定最低頻率之標準。飲食性疾患的定義與癥狀2.暴食/清除型厭食癥()飲食性疾患的定義與癥狀心因性厭食癥臨床表徵認知:只想變瘦、害怕增重、對食物專注、思考方式扭曲。心理、行為:憂鬱、焦慮及低自尊、易怒、減少性趣;睡眠障礙;物質濫用;強迫癥;追求完美。內科:女性的停經(jīng)、低體溫、低血壓、身體浮腫、骨質密度下降、心跳緩慢、新陳代謝和電解質不平衡??赡芤蛐呐K衰竭或循環(huán)系統(tǒng)衰退而死亡。營養(yǎng)上的嚴重不足也會引起皮膚粗造乾裂、指甲變脆、手腳冰冷、掉髮或有初生毛等等。飲食性疾患的定義與癥狀飲食性疾患的定義與癥狀心因性暴食癥指在極短的時間中,吃掉大量高熱量的食物,在如此做的時候感到失去控制,然後再透過嘔吐、不當使用瀉藥、利尿劑、灌腸、飢餓和過度運動來擺脫食物。?基本特質是暴食及為避免體重增加的不當補償行為。?9095%為女生,開始於青春期及成年早期〈15~21歲〉,體重通常維持在正常範圍飲食性疾患的定義與癥狀心因性暴食癥飲食性疾患的定義與癥狀心因性暴食癥心理:經(jīng)驗感情擺盪或難以控制自己的衝動、低自尊;約三分之ㄧ至一半顯示出人格障礙。約三分之ㄧ有物質濫用。緊張增加->暴食->罪惡感及自責->清除行為->影響個人飽食感能力->飢餓緊張並暴食內科:約半數(shù)女性有停經(jīng)或不規(guī)則、牙齒問題或鉀不足,而導致身體虛弱、腸胃疾病…等。飲食性疾患的定義與癥狀心因性暴食癥飲食性疾患的定義與癥狀心因性暴食癥亞型1、清除型()在此次心因性暴食癥發(fā)作期間,此人曾規(guī)律的從事自我誘導的嘔吐或不當使用瀉劑或灌腸。2、非清除型()在此次心因性暴食癥發(fā)作期間,此人已使用其他不當?shù)难a償行為(如禁食或過度的運動),但不曾規(guī)律的從事自我誘導的嘔吐或不當使用瀉劑、利尿劑或灌腸。飲食性疾患的定義與癥狀心因性暴食癥亞型飲食性疾患的定義與癥狀暴食癥飲食疾患─劇食癥〈〉一再出現(xiàn)的暴食(每週兩次的頻率,持續(xù)六個月以上)暴食發(fā)作期間無法控制飲食行為有些體重超重沒有出現(xiàn)催吐或其他補償行為飲食性疾患的定義與癥狀暴食癥飲食疾患─劇食癥〈〉飲食性疾患的診斷與衡鑑p263

飲食性疾患的診斷與衡鑑p263飲食性疾患的診斷與衡鑑心因性暴食癥p264飲食性疾患的診斷與衡鑑心因性暴食癥p264厭食癥、暴食癥及肥胖癥重疊型態(tài)肥胖癥暴食肥胖癥正常體重肥胖癥暴食/清除型厭食癥禁食型厭食癥厭食癥、暴食癥及肥胖癥重疊型態(tài)肥胖癥暴食肥胖癥正常體重肥胖癥飲食性疾患的病理(原因)解析多向度風險觀1.社會文化情境(社會和家庭壓力)2.心理問題(自我.認知.及情感障礙)3.生物變項飲食性疾患的病理(原因)解析飲食性疾患的病理(原因)解析1.社會文化情境社會壓力:重視苗條與對肥胖的偏見家庭環(huán)境:重視身體外觀.不良之互動或溝通方式:網(wǎng)陷家庭型態(tài)()飲食性疾患的病理(原因)解析1.社會文化情境飲食性疾患的病理(原因)解析2.心理問題嚴重的認知障礙及自我缺陷(自主和控制的缺乏感):認為因不正常的母子互動及無效能的父母所導致情感障礙:許多飲食性疾患的患者特別是暴食癥經(jīng)驗憂鬱癥的癥狀—1悲傷.悲觀.低自尊…3.生物變項血清素下視丘()及縮氨酸高血糖因子(1)之作用體重定點飲食性疾患的病理(原因)解析2.心理問題飲食疾患可能產(chǎn)生的適應及相關問題探討生理的不適與損害甚至死亡。癥狀對日常生活功能的影響。重要問題可能仍無徹底解決飲食疾患可能產(chǎn)生的適應及相關問題探討生理的不適與損害甚至飲食性疾患的治療治療目標盡快矯正危害健康的異常飲食模式處理潛在的心理和情境因素治療通常在醫(yī)院裡進行。暴食癥可使用抗憂鬱藥物(與血清素系統(tǒng)有關)進行治療。飲食性疾患的治療治療目標厭食癥的治療如何恢復適當?shù)捏w重及常態(tài)的飲食?住院或是門診強制手段使用管子餵食或靜脈注射:已威脅生命的個案行為治療法支持性的悉心照顧()+高卡路里(2500卡以上)飲食的結合(目前最受歡迎—8-12週即獲得所需體重)厭食癥的治療如何恢復適當?shù)捏w重及常態(tài)的飲食?厭食癥的治療心理及家庭環(huán)境之改變建立自主性和自我察覺矯正不正常的認知我必須經(jīng)常是完美的完美我的體重和體型決定我的價值改變家庭的互動對食物、飲食及體型等態(tài)度改變不適當?shù)募彝贤ê蛻B(tài)度厭食癥的治療心理及家庭環(huán)境之改變厭食癥預後積極面接受治療後,體重通??焖倩謴颓倚б婵沙掷m(xù)數(shù)年83%病人恢復後繼續(xù)顯示進步33%完全恢復50%部分恢復能有效執(zhí)行工作並滿意工作結婚或親密關係的可能性之比率和其他人相似女性恢復體重後再度有月經(jīng),內科問題也改善死亡率下降厭食癥預後積極面厭食癥預後消極面20%厭食患者損害繼續(xù)1/3已恢復病人,因新壓力觸發(fā)而復發(fā)失去的體重越多,開始接受治療前的時間持續(xù)時間愈長,預後越差有心理或性的問題者恢復率較差少年患者比年紀大者恢復率較佳女性恢復率較男性好厭食癥預後消極面暴食癥的治療近程目標消除暴食-清除模式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ㄧ般性目標消除暴食模式的潛在原因暴食癥的治療近程目標暴食癥的治療個人領悟治療法心理動力療法自由聯(lián)想及溫和的解析認知治療法認識和改變對食物、飲食、體重和體型的不適當態(tài)度確認和挑戰(zhàn)負面思考改變完美主義的標準、無助感及低自我概念幫助65%的病人停止暴食和清除模式人際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