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型古詩鑒賞 - 副本_第1頁
比較型古詩鑒賞 - 副本_第2頁
比較型古詩鑒賞 - 副本_第3頁
比較型古詩鑒賞 - 副本_第4頁
比較型古詩鑒賞 - 副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比較型古詩鑒賞第章1考綱解讀PARTONEC考綱考綱要求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第章2真題回放PARTONE(2014·新課標全國卷Ⅱ)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8~9題。

含山店夢覺作[唐]韋莊①曾為流離慣別家,等閑揮袂客天涯。燈前一覺江南夢,惆悵起來山月斜。宿漁家[宋]郭震②幾代生涯傍海涯,兩三間屋蓋蘆花。燈前笑說歸來夜,明月隨船送到家。

【注】①韋莊(約836-910):字端己,長安杜陵人(今陜西西安東南)人。曾流離吳越等地。②郭震:字希聲,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詳。

8.韋莊在詩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現感情的?請簡要分析。(5分)

★9.兩首詩都寫到“燈前”,這兩處“燈前”各自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6分)(2015·新課標全國卷Ⅰ)閱讀下列這首唐詩,完成8~9題。發(fā)臨洮將赴北庭留別①岑參聞說輪臺路②,連年見雪飛。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

【注】①臨洮:在今甘肅臨潭西。北庭:唐六都護府之一,治所為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②輪臺:庭州屬縣,在今新疆烏魯木齊?!?.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5分)9.詩的尾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對全詩的情感抒發(fā)有怎樣的作用?(6分)(2016·新課標全國卷Ⅲ)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8~9題。內宴奉詔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學六韜②,英名嘗得預時髦③。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云高④。庭前昨夜秋風起,羞見盤花舊戰(zhàn)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將。②六韜:古代兵書。③時髦:指當代俊杰。④陣云:戰(zhàn)爭中的云氣,這里有站陣之意。★8.詩的頸聯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軟,眼昏猶識陣云高”,你認為哪一種比較好?為什么?請簡要分析。(5分)★9.這首詩與辛棄疾的《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題材相似,但情感基調卻有所不同,請指出二者的不同之處。(6分)第章3規(guī)律總結PARTONE時間詩歌體裁題材考點設題2014年全國卷2《含山店夢覺作》唐·韋莊《宿漁家》宋·郭震

唐詩·七絕宋詩·七絕思鄉(xiāng)詩·山水田園詩意象情感兩首詩都寫到“燈前”,這兩處“燈前”各自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2015年全國卷1《發(fā)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唐·岑參唐詩·五律邊塞詩描寫景物的角度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2016年全國卷3《內宴奉詔作》宋·曹翰宋詩·七律抒情言志詩情感基調(不同之處)這首詩與辛棄疾的《破陣子》、題材相似,但情感基調卻有所不同,請指出二者的不同之處。(6分)

近三年高考中,新課標全國卷每年都會出現古代詩歌的比較鑒賞。2014年和2016年考查的是思想感情的比較:兩首詩都寫到“燈前”,這兩處“燈前”各自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這首詩與辛棄疾的《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題材相似,但情感基調卻有所不同,請指出二者的不同之處。2016年還考查了詩歌語言的比較:詩的頸聯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軟,眼昏猶識陣云高”,你認為哪一種比較好?為什么?請簡要分析。2015年考查的是表達技巧的比較: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因此,掌握比較型古詩鑒賞的命題角度、解題方法十分必要。2017年合肥二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節(jié)選)唐·韋應物兵衛(wèi)森畫戟,宴寢凝清香。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煩疴近消散,嘉賓復滿堂。自慚居處崇,未睹斯民康。理會是非遣,性達形跡忘。15、前人曾稱贊“自慚居處崇,未睹斯民康”兩句“最為警策”,白居易詩《觀刈麥》也有類似警句“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請指出二者情感內蘊的異同之處。(6分)第章4命題角度PARTONEC命題比較角度詩歌形象的比較表達技巧的比較詩歌內容的比較詩歌語言的比較思想感情的比較1、修辭手法2、表現手法3、表達方式4、結構技法1、煉字/煉句2、詩眼3、語言風格1、詩中人2、詩中景3、詩中物第章5典例導練PARTONE1、(2014年天津卷)閱讀下面這兩首詩,然后回答下面問題。暮春[宋]黃庚芳事闌珊三月時,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綿飄白東風老,一樹斜陽叫子規(guī)。

暮春山間【宋]黃公度緩步春山春日長,流鶯不語燕飛忙。桃花落處無人見,濯手惟聞澗水香。兩首詩都寫了暮春之景,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答案】:《暮春》通過寫落花、柳綿、斜陽、子規(guī)等暮春意象,表達了傷春之愁、流年之嘆;《暮春山間》寫作者緩步春山所見,描繪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現了作者的閑適之情。2、(2014年浙江卷)閱讀下面這兩首詩,然后回答下面問題。溪行逢雨與柳中庸(唐)李端日落眾山昏,蕭蕭暮雨繁。那堪兩處宿,共聽一聲猿。三峽吟(宋)徐照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楓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咀ⅰ竣偕嫌星鄺髁郑骸冻o·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句。1.這兩首詩都以______來寫愁。(2分)2.簡要分析這兩首詩抒情手法的差異。(5分)

答:

3、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送李侍郎赴常州賈至雪晴云散北風寒,楚水吳山道路難。今日送君須盡醉,明朝相憶路漫漫。送柴侍御王昌齡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1)請分別賞析兩首詩首句的表達效果。(4分)(2)兩首詩抒發(fā)的感情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6分)

答:(1)第一首詩的首句,描寫時令氣候(營造凄涼氣氛),(2分,答到暗示了友人旅途的艱辛也可得2分)第二首詩的首句,點出友人要去的地方,給人兩地比鄰相近之感。(2分)(2)同:都表現了和友人的深厚情誼(或“依依惜別之情”)。(2分)異:前者突出與友人山川阻隔的離愁,(2分)后者重在對友人的勸慰,顯得樂觀開朗。(2分)1、詩歌形象的比較示例:(2014·山東卷)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回答問題。尋詩兩絕句陳與義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雨百般紅。無人畫出陳居士①,亭角尋詩滿袖風。愛把山瓢②莫笑儂,愁時引睡有奇功。醒來推戶尋詩去,喬木崢嶸明月中。[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1)“園花經雨百般紅”與“喬木崢嶸明月中”兩句中所描寫的景色特點有何不同?請作簡要分析。(4分)(2)詩中“陳居士”的形象特點是什么?請結合兩首詩加以分析。(4分)1、詩歌形象的比較示例:(2014·山東卷)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回答問題。尋詩兩絕句陳與義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雨百般紅。無人畫出陳居士①,亭角尋詩滿袖風。愛把山瓢②莫笑儂,愁時引睡有奇功。醒來推戶尋詩去,喬木崢嶸明月中。[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1)“園花經雨百般紅”與“喬木崢嶸明月中”兩句中所描寫的景色特點有何不同?請作簡要分析。(4分)(2)詩中“陳居士”的形象特點是什么?請結合兩首詩加以分析。(4分)【參考答案】(1)①艷麗?!皥@花經雨百般紅”描寫的是雨后園林的美景,一場雨后,園中姹紫嫣紅,色彩艷麗。②清幽。“喬木崢嶸明月中”描寫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樹木高聳峭拔,意境清幽。(2)①行為灑脫?!俺评巳兆怼薄皭郯焉狡澳z”從陳居士喜歡喝酒可以看出他灑脫的性格特點。②情趣高雅。“亭角尋詩滿袖風”“醒來推戶尋詩去”白天尋詩,夜晚尋詩,表現了陳居士沉迷于詩歌創(chuàng)作的高雅情趣。2、詩歌語言的比較

示例:(2016·天津卷)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登裴秀才迪小臺【唐】王維端居不出戶,滿目望云山。落日鳥邊下,秋原人外閑。遙知遠林際,不見此檐間。好客多乘月,應門莫上關。

(選自《全唐詩》)“滿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認為這兩個字用哪個更好?請說明理由。(2分)A.含蓄雋永B.婉約細膩C.清新明麗D.絢麗飄逸E.沉郁頓挫F.豪邁奔放G.雄渾開闊H.平實質樸I.悲壯慷慨J.形象生動1.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3.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4.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5.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6.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7.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8.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9.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10.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緟⒖即鸢浮俊巴保赫諔}目中的“登臺”,引出后面描寫的景物。或“空”:①營造空曠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態(tài)。3、表達技巧的比較

示例:(2015·浙江卷)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21~22題。木蘭花慢贈彈琵琶者(元)張伯淳

愛當壚年少,將雅調,寄幽情。盡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鳳孤鳴。都來四條弦里,有無窮、舊譜與新聲。寫出天然律呂①,掃空眼底蓁②箏。落紅。天氣暖猶輕。洗耳為渠聽。想關塞風寒,潯陽月色,似醉還醒。軒窗靜來偏好,到曲終、懷抱轉分明。相見今朝何處,語溪③乍雨初晴?!咀ⅰ竣俾蓞?,此指樂律或音律。②蓁,一種弦樂器,如箏。③語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鄉(xiāng)。分析上片與下片對琵琶演奏描寫角度的差異。(5分)【參考答案】①上片從樂曲方面來描寫(樂曲的演奏者、樂曲旋律的復雜變化、樂曲聲律的高雅等),側重正面描寫、直接描寫。②下片從聽者方面來描寫(氣氛感受、典故聯想、景色渲染等),側重側面描寫、間接描寫。1、時空早晚、四季、古今、遠近、內外、上下(俯仰)2、覺度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3、動靜以動襯靜、動靜結合4、虛實化虛為實、虛實相生5、正側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正側結合6、點面點面結合7、聲色色彩鮮明、色彩斑斕、聲色結合(聯系動靜結合思考)詩歌中景物描寫的角度主要有哪些?A、時空B、覺度C、動靜D、正側E、點面F、聲色G、虛實1.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拙右住兑寡?.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3.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谠督?.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鸥Α督^句》5.閨中莫妒新妝婦,陌上須慚傅粉郎。昨夜月明深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韋莊《白牡丹》6.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醪g《送魏二》7.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蘇軾《鷓鴣天》古詩詞表達技巧圖解表達方式描寫(描寫角度)抒情(抒情方式)時空:早晚、四季、遠近、高低覺度: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動靜:以動襯靜、以靜襯動、動靜結合正側: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正側結合虛實:虛實結合、化虛為實、實寫、虛寫點面:點面結合聲色:色彩鮮明、色彩斑斕、聲色結合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借古諷今托物言志修辭手法比喻、借代、夸張、對偶反復、排比、設問、反問、比擬擬人擬物表現手法渲染(烘托)、對比(襯托)、想象(聯想)、賦、比、興、用典象征、列錦、白描、細節(jié)描寫、以景襯情(反襯)借用神話傳說或歷史故事化用或引用前人詩句以樂景襯哀情以哀景襯樂情仙境、夢境已逝之景未來之景對寫把人當物來寫把甲物當乙物來寫結構技法以景結情、照應卒章顯志、以小見大、抑揚首尾呼應照應標題欲揚先抑欲抑先揚4、思想感情的比較

示例:(2015·湖南卷)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題目。

君不見魏武草創(chuàng)爭天祿,群雄睚眥相馳逐。晝攜壯士破堅陣,夜接詞人賦華屋。都邑繚繞西山陽,桑榆漫漫漳河曲。城郭為虛①人改代,但有西園明月在。鄴傍高冢多貴臣,蛾眉曼睩共灰塵。試上銅臺歌舞處,唯有秋風愁殺人。(張說《鄴都引》,選自《全唐詩》)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選自普通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注]①虛,廢墟。請賞析兩詩中劃橫線詩句所抒發(fā)的人生感悟的差異。(6分)【參考答案】“城郭為虛人改代,但有西園明月在”,以都邑變?yōu)閺U墟,人世盛衰更替與月之千秋永照對比,突顯人非物換,抒發(fā)了世事滄桑、人生如寄的感慨?!叭松鸁o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將人類的代代相續(xù)與月之永恒不變對舉,表現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無限,強調人類的綿延不絕,抒發(fā)了一種豁達樂觀的情懷。5、詩歌內容的比較

示例:(2016·北京卷)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5~17題。西村陸游亂山深處小桃源,往歲求漿憶叩門。高柳簇橋初轉馬,數家臨水自成村。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詩記今夕,細云新月耿【1】黃昏。注釋:【1】耿:微明的樣子。“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边@是陸游的另一首紀游詩《游山西村》。結合具體詩句,比較這首詩和《西村》在內容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6分)【參考答案】相同點:都寫鄉(xiāng)村風光和對鄉(xiāng)村的熱愛之情。不同點:①《西村》側重寫自然風光,《游山西村》側重寫鄉(xiāng)村人情和古民風俗。②《游山西村》還體現出深刻的哲理。第章6溫故知新PARTONE(2017·濱湖壽春中學四段)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4~15題。雜詩①【唐】無名氏舊山雖在不關身,且向長安過暮春。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左掖②梨花【唐】丘為冷艷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咀ⅰ竣俦驹娛窃娙藨e落第后所作。②左掖,指門下省,因位于大明宮宣政殿左側得名。14.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兩首詩都是見景生情之作,《雜詩》是詩人見到故鄉(xiāng)梨花滿樹綻放而作,《左掖梨花》則是詩人見庭前梨花飄飛有感而作。B.兩首詩梨花的特點相同,《雜詩》中“一樹”與溪月映照,《左掖梨花》中“欺雪”二字,突出的都是梨花潔白晶瑩的特點。C.兩首詩表現技巧各有特點,《雜詩》中詩人主要運用了反襯、設問等手法,《左掖梨花》則主要運用了對比、象征等手法。D.兩首詩虛實側重各有不同,《雜詩》虛寫溪月梨花,《左掖梨花》除標題外各句不著“梨花”二字卻處處突出其特點。E.兩首詩歌意境各異,《雜詩》凸顯空蒙優(yōu)美的意境,讓人生出畫面的美感,《左掖梨花》則突出冷艷高潔的凜然之氣。15.兩首詩都描寫了“梨花”,但描寫梨花的方法不同,所表達的情感也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參考答案】14.AC15.《左掖梨花》運用對比手法,借梨花自喻,托物言志,表露了自己希望得到賞識受到重視的心情;(3分)《雜詩》回想“溪月梨花”的故鄉(xiāng)美景反襯出詩人苦澀的心情,下第之憾、羈旅之愁、鄉(xiāng)關之思,盡在不言中。(3分)(2017·濱湖壽春中學三段)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4~15題。晚泊①陸游半世無歸似轉蓬,今年作夢到巴東。身游萬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鄰舫有時來乞火,叢祠無處不祈風。晚潮又泊淮南岸,落日啼鴉戍堞空。[注]①陸游因“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被罷黜,閑居四年后被任命為夔州通判,此詩即作于赴任西行途中。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本詩為七言律詩,屬于古體詩。古體詩屬于古風一類,要求風格古樸,聲調不妨拗澀。B.首句作者借“轉蓬”意象自慨身世飄零,如九月飛蓬。這與曹植《雜詩》“轉蓬離本根,飄搖隨長風”中的“轉蓬”表達的情感相同。C.頷聯虛寫,遙想此行前程的苦難,說蜀道是萬死一生的險地,自己將步入那千峰百嶂之中,不免也有世路艱難的感嘆。D.第三聯正式入題寫晚泊,通過泊船時的鄰舟乞火,鄉(xiāng)間廟宇有船夫們祈禱順風來表現。晚泊中生活化的場景側面表現出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E.末句總結全篇。雖多陳詞,亦是此時此地此景此情。詩題、詩情,于此一聯,全部托出。15.惟其有難己之情,方能隨物賦形,對景寫意。陸游力諫用兵被罷官,閑居時創(chuàng)作了另一篇紀游抒情詩《游山西村》,請簡要概括兩首詩即景寫意的異同。(6分)【參考答案】14.AD15.同:兩詩均為紀游,均表達了作者未能忘情國事的愛國之情。異:《游山西村》借鄉(xiāng)間生活的淳樸表達了作者的無限欣慰、喜愛、流連之情;《游山西村》頷聯借豁然開朗的情景,不僅反映了詩人對前途抱有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晚泊》則借西行途中荒涼之景表達了作者漂泊無歸的凄涼和仕途多艱、人生坎坷的感慨。第章7真題演練PARTONE強印何天(2016·新課標全國卷Ⅲ)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8~9題。內宴奉詔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學六韜②,英名嘗得預時髦③。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云高④。庭前昨夜秋風起,羞見盤花舊戰(zhàn)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將。②六韜:古代兵書。③時髦:指當代俊杰。④陣云:戰(zhàn)爭中的云氣,這里有戰(zhàn)陣之意?!?.詩的頸聯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軟,眼昏猶識陣云高”,你認為哪一種比較好?為什么?請簡要分析。(5分)★9.這首詩與辛棄疾的《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題材相似,但情感基調卻有所不同,請指出二者的不同之處。(6分)【參考答案】8.觀點一:作“弱”“昏”好。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認自己已年老體衰的客觀現實,但強調即便如此,也還是能夠沖鋒陷陣;②更強烈地表現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殺敵報國的剛毅精神。觀點二:作“健”“明”好。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認為雖然歲月流逝,但身體依然強健,當然還可以沖鋒陷陣,為國驅馳;②表現作者心存隨時準備殺敵報國的堅定信念,而忘記自己老之將至。(答出①,給2分;答出②,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9.①曹詩寫自己雖已年老,但報國之心猶存,重在表達“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詞通過追懷金戈鐵馬的往事,表達英雄白首,功業(yè)未成的悲慨。(每答出一點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2015·新課標全國卷Ⅰ)閱讀下列這首唐詩,完成8~9題。發(fā)臨洮將赴北庭留別①岑參聞說輪臺路②,連年見雪飛。春風不曾到,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