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居聽書》設計_第1頁
《明湖居聽書》設計_第2頁
《明湖居聽書》設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明湖居聽書》教學設計教學目的:1、體會古代說書藝人的精湛表演藝術及我國悠久的文化藝術傳統(tǒng)。2、欣賞對演唱藝術的形象化的描繪,培養(yǎng)想象能力。品味形象、貼切、清新細膩的語言,從而獲得美的享受。3、了解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的寫法。教學重難點:1、品味正側面對白妞演唱藝術描寫的語句,體會說書藝術的魅力。2、妙設比喻,以有形寫無形的寫作手法。教學安排:一課時教學步驟: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8分鐘)1、聽歌:聽騰格爾《天堂》,用一個詞或短句等說說你對騰格爾歌聲的感受。導入新課。2、解題:“明湖湖邊美人絕調(diào)”與“明湖居聽書”哪了個標題更好?3、聽讀:聽錄音——第7、8兩段。說說王小玉的聲音是怎樣變化的?請在原文中勾畫出標志性的詞語。學生畫聲音變化的曲線。初不甚大——越唱越高時——陡然一落——忽又揚起時——人弦俱寂(設計意圖:初步感受曲調(diào)的曲折動聽)二、再讀課文,獲得語感(30分鐘)1、誦讀:讀出聽者愉悅的心情、贊譽的語氣、驚嘆的反映。2、體會:王小玉的聲音絕在哪里呢?初不甚大時,絕在:圓潤、清甜越唱越高時,絕在:高亢、挺拔陡然一落時,絕在:曲折、輕快忽又揚起時,絕在:飛揚、美妙3、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將這美妙的聲音記錄下來的呢?(引導學生體會比喻及感覺的轉換)五臟六腑像熨斗熨過聽覺→觸覺

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聽覺→味覺

聲音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聽覺→視覺

聲音節(jié)節(jié)高起像攀登泰山頂峰聽覺→感覺

聲音迂回曲折像一條飛蛇在黃山盤旋聽覺→視覺

聲音再次突然揚起像東洋煙火上天聽覺→視覺4、你認為是用比喻好還是不用比喻好?比較下面的文字。王小玉便啟朱唇,發(fā)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唱了十數(shù)句之后,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又拔了一個尖兒。哪知他于那極高的地方,尚能回環(huán)轉折;幾囀之后,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疊,節(jié)節(jié)高起。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后,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從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細,那聲音就漸漸聽不見了。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約有兩三分鐘之久,仿佛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fā)出。這一出之后,忽又揚起。這一聲飛起,即有無限聲音俱來并發(fā)。那彈弦子的亦全用輪指,忽大忽小,同他那聲音相和相合。耳朵忙不過來,不曉得聽哪一聲的為是。正在撩亂之際,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寂。這時臺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5、還原畫面:請同學們再讀第八段,你能用語言并配上動作向大家介紹“千回百折、忽又揚起”時的聲音情形嗎?6、除了文中的這些描寫外,你還能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王小玉說書時的無窮魅力呢?(從側面描寫中體會,在體會中學習側面描寫)7、比一比:看哪一小組誦讀的比喻句最好。8、回顧:學完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獲呢?三、延伸拓展,習得語感1、你能發(fā)揮想象構筑一幅畫面,采用比喻的手法,續(xù)寫“此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細,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