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國民族管弦樂隊說課材料_第1頁
走近中國民族管弦樂隊說課材料_第2頁
走近中國民族管弦樂隊說課材料_第3頁
走近中國民族管弦樂隊說課材料_第4頁
走近中國民族管弦樂隊說課材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走近中國(zhōnɡɡuó)民族管弦樂陽光(yángguāng)實驗學校中學部第一頁,共33頁。民族樂器第二頁,共33頁。我國的民族樂器有著悠久、深厚的歷史傳統(tǒng)。早在遠古時期(shíqī),即有骨哨和陶塤,到周代已有琴、瑟、簫、笙等絲竹樂器,當時樂器已經(jīng)達到七十多種。古代對這些樂器的品種,采用“八音分類法”,七天連鎖酒店團購即按照制造樂器的主要材料,將其分為“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第三頁,共33頁。第四頁,共33頁。吹管樂器

又稱為“吹奏樂器”,主要是利用氣流振動管體而發(fā)音。主要樂器有嗩吶、笙、管子、簫、笛等,隨著樂器的改革(gǎigé),又增加了一些低音吹管樂器,例如排簫、抱笙等。吹管樂器第五頁,共33頁。二胡(èrhú)嗩吶(suǒnà)蘆笙(lúshēng)第六頁,共33頁。吹管樂器

塤是用陶土(táotǔ)燒制而成的,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它形狀似梨,頂部有一吹孔,指孔有2~5個不等,音色渾厚蒼涼。近幾年用于獨奏或合奏的塤,增加了按孔,使其音域拓寬,豐富了音樂的表現(xiàn)力。第七頁,共33頁。吹管樂器

又名喇叭,小的稱海笛。它的錐形木管上開有按音孔,前7后1,頂部裝一節(jié)細銅管,銅管上有葦制哨子。錐管下部接一個(yīɡè)喇叭口。嗩吶音色高亢嘹亮,在民間的婚喪慶典中常常使用。嗩吶(suǒnà)第八頁,共33頁。吹管樂器

木制,有8個按孔,豎吹,頂部管口插一葦制哨子(shàozi)。管有大、中、小三種,表現(xiàn)力非常豐富。管第九頁,共33頁。吹管樂器

又名葫蘆簫,是流行于阿昌、傣、彝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吹奏樂器。它用葫蘆做音箱,有三根不同長短的竹管并列插入葫蘆內(nèi),竹管插入部分鑲有銅制簧片,中間長管為主管,開7孔(前6后1),口吹葫蘆細部頂端,吹奏旋律(xuánlǜ)時,兩邊的竹管同時發(fā)聲,可以組成和音。葫蘆絲第十頁,共33頁。吹管樂器

笙第十一頁,共33頁。吹管樂器

笛子(dízi)第十二頁,共33頁。拉弦樂器

弓弦樂器是用裝在細竹弓子上的馬尾摩擦琴弦,使之振動發(fā)音的樂器。我國常見的拉弦樂器包括二胡、高胡、中胡、革胡、倍革胡、板胡(bǎnhú)、四胡等。拉弦樂器第十三頁,共33頁。弓弦樂器二胡的音色優(yōu)美,表現(xiàn)力強,是我國主要的拉弦樂器,在獨奏、民族器樂合奏、歌舞和戲曲、說唱(shuōchàng)音樂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二胡(èrhú)第十四頁,共33頁。弓弦樂器中胡第十五頁,共33頁。弓弦樂器

京胡(jīnghú)第十六頁,共33頁。弓弦樂器板胡(bǎnhú)第十七頁,共33頁。彈撥樂器

我國的彈撥樂器歷史悠久,品類多樣,演奏技巧也在發(fā)展中逐漸完善和豐富,在民族管弦樂隊中形成一個具有特殊色彩的樂隊組。它們的性能、表現(xiàn)力與弓弦樂器差異很大,由于(yóuyú)樂器的音色與演奏特點而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彈撥樂器第十八頁,共33頁。彈撥樂器

箏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流行于秦地,史稱秦箏,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從詩人白居易所寫“奔車看牡丹,走馬看秦箏”的詩句中,可以看出當時箏的演奏廣泛盛行于民間音樂生活之中?,F(xiàn)代箏一般為21弦,并設(shè)有機械(jīxiè)變音裝置,能轉(zhuǎn)調(diào)。箏的音域?qū)?,表現(xiàn)力強,常用于獨奏、重奏、伴奏、合奏,是現(xiàn)代民樂演奏中的主要樂器。古箏(gǔzhēng)第十九頁,共33頁。彈撥樂器

又稱“洋琴”。原流行于波斯、伊拉克等地,約在明末傳到中國廣東沿海一帶,后來流行全國。洋琴既能獨奏又能伴奏與合奏。揚琴的音色清脆(qīngcuì)、嘹亮,音域較寬。揚琴(yángqín)第二十頁,共33頁。彈撥樂器

琵琶(pípá)第二十一頁,共33頁。彈撥樂器

中阮第二十二頁,共33頁。打擊樂器(dǎjīlèqì)打擊樂器也叫“敲擊樂器”,是指敲打樂器而發(fā)出聲音。打擊樂器有些是有固定音高的,如云鑼(yúnluó)、編鐘等;還有一些無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如拍板、梆子、板鼓、腰鼓、鈴鼓等。打擊樂器第二十三頁,共33頁。打擊樂器(dǎjīlèqì)板通常是由三塊長方形木板組成的。前面兩塊縛成一體,后面是單塊,前后用布帶連結(jié),撞擊發(fā)聲。主要用于戲曲伴奏和器樂合奏(hézòu),常與板鼓合用。板第二十四頁,共33頁。打擊樂器(dǎjīlèqì)板鼓呈扁圓形,鼓面蒙皮,故又稱單皮。木制鼓框厚而堅實,是由五塊木頭拼合而成的。鼓心部分稍凸起。京劇和北方戲曲使用的板鼓鼓心較小,聲音高亢。南方十番鑼鼓和江南絲竹樂中的板鼓鼓心較大,聲音厚實(hòushi)。演奏時,在木制鼓架上系上繩子,將鼓置于繩子上,用兩根鼓簽敲擊。在戲曲樂隊中,板鼓居于指揮和領(lǐng)奏地位,演奏者被稱之為“鼓師”“鼓佬”。板鼓(bǎngǔ)第二十五頁,共33頁。打擊樂器(dǎjīlèqì)鈸第二十六頁,共33頁。打擊樂器(dǎjīlèqì)大鑼(dàluó)第二十七頁,共33頁。打擊樂器(dǎjīlèqì)鼓第二十八頁,共33頁。打擊樂器(dǎjīlèqì)鑼第二十九頁,共33頁。打擊樂器(dǎjīlèqì)云鑼(yúnluó)傳統(tǒng)云鑼多由10面小鑼組成,又叫十面鑼。鑼面無臍,四邊鉆小孔系繩固定于木架上,10面鑼大小相同,因薄厚不同而音高音色不同。蘇南吹打、十番鑼鼓、西安鼓樂等樂器(yuèqì)合奏中多用云鑼演奏主旋律。云鑼音色清亮,極富色彩。第三十頁,共33頁。課堂(kètáng)反饋(一)請你說說下列樂器(yuèqì)的名稱及所在的樂器(yuèqì)組。第三十一頁,共33頁。課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