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論專題》形成性考核作業(yè)(1)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共15道試題,共30分。)1.通過藝術形象的譬喻,引發(fā)人的聯(lián)想,并進而使人領略到某種類似的,深微曲隱的思想感情,從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這是(A.)A.興B.觀C.群D.怨2.后世文論家在“興觀群怨”說基本精神的影響下,不斷提出一些新的有關文藝社會作用的命題,司馬遷的“發(fā)憤著書”說、韓愈的“不平則鳴”說、歐陽修的“窮而后工”說、梁啟超的“熏浸刺提”說等是“興觀群怨”中“(D.)”的豐富和完善。A.詩可以興B.詩可以觀C.詩可以群D.詩可以怨3.梁啟超“薰浸刺提”說對文藝社會作用的闡釋,側重于文藝作品的美感特性與接受者審美需求之間的互相作用等方面,其對文藝的審美特性的探討,是對(A)的一種“放大”研究。A.孔子“興觀群怨”說B.莊子“言不盡意”說C.司空圖“韻味”說D.嚴羽“妙悟”說4.“興觀群怨”說是孔子“(A)”文藝觀的代表。A.詩教B.仁教C.禮教D.德教5.孔子的文藝觀是他的“A”思想在文藝方面的鮮明體現(xiàn)。A.仁學B.禮學C.詩學D.義學6.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特別重視文藝的審美情感特性,他將“興觀群怨”稱之為“A”A.四情B.四義C.四學D.四教7.孔子“興觀群怨”中的“觀”是就文藝的(A)作用而言的。A.結識B.表現(xiàn)C.娛樂D.教化8.莊子的“言不盡意”說對后世的影響深遠而巨大。其西晉陸機的“A”就是例證。A.意不稱物,文不逮意B.思表纖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C.文已盡而意有余D.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韻外之致、味外之旨9.莊子的“言不盡意”說對后世的影響深遠而巨大,唐代司空圖的(D)就是明顯的例證。A.意不稱物,文不逮意B.思表纖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C.文已盡而意有余D.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韻外之致、味外之旨10.莊子的“言不盡意”說對后世的影響深遠而巨大,北宋歐陽修的(A)就是例證。A.“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B.文已盡而意有余C.思表纖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D.言有盡而意無窮11.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古代文論發(fā)展的高峰期,其間曾先后出現(xiàn)過文論史上的若干個“第一”,下面選項中對的的是(D)。A.第一部文論專篇――曹丕的《典論?論文》,第一部文論巨制――《文心雕龍》B.第一部詩話――曹丕的《詩品》,第一部創(chuàng)作論專篇――陸機的《文賦》C.第一部創(chuàng)作論專篇――鐘嶸的《文賦》,第一部文論專篇――曹丕的《典論?論文》D.第一部創(chuàng)作論專篇――陸機的《文賦》,第一部詩話――鐘嶸的《詩品》12.為強調“大美”之自然、本真、天放的獨特稟性,莊子從比較的角度說到“三籟”之聲。其中除了“地籟”、“人籟”尚有(A)。A.“天籟”B.“物籟”C.“神籟”D.“靈籟”13.《文心雕龍》風格論集中于《體性》篇。依劉勰之意,作家的創(chuàng)作個性涉及有才、氣、學、(A)等四個方面的因素。A.習B.質C.識D.力14.劉勰的批評與鑒賞思想貫穿于《文心雕龍》全書,批評與鑒賞的篇幅當數(shù)《知音》篇。批評原則有“六義”,即:一則(A)而不詭,二則風清而不雜,三則事信而不誕,四則義貞而不回,五則體約而不蕪,六則文麗而不。A.情深B.情真C.情濃D.情遠15.劉勰的批評與鑒賞思想貫穿于《文心雕龍》全書,批評與鑒賞的篇幅當數(shù)《知音》篇。批評方法有“六觀”,即:一觀位體,二觀置辭,三觀(A),四觀奇正,五觀事義,六觀宮商。A.通變B.高遠C.情致D.美善二、判斷題(共20道試題,共30分。)1.孔子所說的“興”的含義,就是通過藝術形象的譬喻,引發(fā)人的聯(lián)想,并進而使人領略到某種類似的,深微曲隱的思想感情,從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BA.錯誤B.對的2.孔子的思想重要保存在《論語》中。BA.錯誤B.對的3.孔子的思想,可以說是以“仁”為內容,以“禮”為形式,以“中庸”為準則,所以也被稱為“仁學”。BA.錯誤B.對的4.后世文論家在“興觀群怨”說基本精神的影響下,不斷提出一些新的有關文藝社會作用的命題,比如司馬遷的“不平則鳴”說、韓愈的“發(fā)憤著書”說等。AA.錯誤B.對的5.后世文論家在“興觀群怨”說基本精神的影響下,不斷提出一些新的有關文藝社會作用的命題,比如司馬遷的“發(fā)憤著書”說、韓愈的“窮而后工”說等。AA.錯誤B.對的6.后世文論家在“興觀群怨”說基本精神的影響下,不斷提出一些新的有關文藝社會作用的命題,比如司馬遷的“發(fā)憤著書”說、韓愈的“不平則鳴”說以及歐陽修的“窮而后工”說等。BA.錯誤B.對的7.著名的改良派人士梁啟超提出文藝的四種社會作用即:薰、浸、刺、提。所謂“薰”,即文藝作品通過向接受者展現(xiàn)“他境界”而培養(yǎng)接受者發(fā)明力的作用。BA.錯誤B.對的8.著名的改良派人士梁啟超提出文藝的四種社會作用即:薰、浸、刺、提。所謂“浸”,是就文藝的情緒感染作用而言的。BA.錯誤B.對的9.著名的改良派人士梁啟超提出文藝的四種社會作用即:薰、浸、刺、提。所謂“刺”,指的是文藝作品培養(yǎng)接受者審美接受能力的作用。BA.錯誤B.對的10.著名的改良派人士梁啟超提出文藝的四種社會作用即:薰、浸、刺、提。所謂“提”,實質上,就是審美心理學所說的“移情”。BA.錯誤B.對的11.“興觀群怨”的發(fā)展過程中存在著這樣一種共同規(guī)律,就是在孔子那里重要是針對“用詩”,即發(fā)揮文藝社會作用而提出的“興觀群怨”,在后世都逐漸與“作詩”結合起來,使“興觀群怨”不僅成為對文藝社會作用的一種自覺結識,并且成為對文藝創(chuàng)作的一種明確規(guī)定。BA.錯誤B.對的12.“興觀群怨”之“群”,是孔子以“詩教”為特色的文藝觀的一個鮮明體現(xiàn)。一方面,它鮮明體現(xiàn)了孔子“詩教”的目的在于“仁”?!叭骸本褪侨伺c人相親相愛,和諧相處。另一方面,孔子之所以強調“詩可以群”,是由于看到了文藝在使人“群”方面具有獨特的審美感染作用。BA.錯誤B.對的13.“興觀群怨”之“怨”,狹義的“怨”,也就是照字面意思所理解的“怨”,它是由種種不滿意所引發(fā)的一種特定情感,涉及憂怨、哀怨、怨恨等等。BA.錯誤B.對的14.“興觀群怨”之“怨”,廣義的“怨”,也就是把“怨”看作是對人的各種情感的一種代稱。BA.錯誤B.對的15.莊子是“道不可言”的首提者,也最直接、明了。AA.錯誤B.對的16.老子是“道不可言”的首提者,也最直接、明了。BA.錯誤B.對的17.在莊子看來從微觀角度而言人們的思想無法完整地用語言文字來表達,所以“言不盡意”。BA.錯誤B.對的18.莊子的文藝觀,實際是散布與涵泳于他的哲學思想之中的。BA.錯誤B.對的19.《神思》篇是《文心雕龍》創(chuàng)作論之首,也是劉勰創(chuàng)作論之總綱。BA.錯誤B.對的20.劉勰對作家個性和創(chuàng)作風格的最高規(guī)定是要有“風骨”,要“風清骨峻”。“風骨”一詞原用于品鑒人物,后移于畫論和文論。BA.錯誤B.對的三、論述題(共5道試題,共40分。)1.如何理解莊子的得意忘言?(1)言只能表達物之粗,而意卻能致物之精,故言不盡意。(2)言的重要在于表達意,而意又與道相關。道是不可言傳的,因此,言只能得之于表。(3)言意相較,意比言更重要,因此,得意便可忘言。2.莊子“言不盡意”說到《易傳?系辭》、魏晉玄學,由陸機到劉勰、鐘嶸,再由司空圖到嚴羽、王士禛,最后到王國維,這一條線索基本是循莊子“言不盡意”說的美學、文論史影響來勾勒的。你如何看待“言不盡意”?在“言不盡意”的基礎上,莊子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觀點,通過“筌-魚”、“蹄-兔”等生活實例的類比,莊子形象表述了“言-意”之間一種本質性的手段與目的的關系,語言文字也是人們用來把握文藝作品意思的手段或工具,它們都各有各的目的,但語言文字和它所要表達的意思也不是一回事,從主線上說,“言”是言筌、工具、梯子,“意”則是言外之意、目的,或言所規(guī)定達成的意旨,“存言”的目的在于“得意”。在此,莊子提出了言意關系中的一大悖論,那就是“存言”的目的竟在于“去言”或“忘言”。這也足以體現(xiàn)出莊子的智慧。
言”與“意”的關系問題是中國古典哲學、美學以及文藝學所廣泛探討的一個核心話題,它涉及人對世界最基本的觀點與見解,也涉及到藝術家對藝術創(chuàng)作最基本的審美理念及其具體實現(xiàn)的邏輯途徑?!把浴?,本指言辭、說話,在古典美學與文論中引申為藝術語言、言語表達;“意”即意圖、想法,在古典美學與文論中引申為話語的意義,或審美心理感受。中國古典美學與文論中的言意論,其源出于古典哲學中的“言意之辯”。早在先秦,“言”與“意”的關系問題就已受到儒、道、墨等諸流派的哲學家的普遍關注。如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認為,“言”是君子表達志向和道德抱負的工具,“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辭達而已”。又如“執(zhí)所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簡言之就是通過一定的“言”可以把握一定的“意”,亦即肯定“言”也可以達“意”。那么儒、墨二家主張“言可達意”不同,老莊的基本觀點是認為“言不盡意”的。比如老子早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論斷,而莊子則更是在此基礎上對“言”的廣泛性、復雜性及其表“意”的歧義性、曖昧性作出深刻的思考,提出了諸如“道不可言”、“言不盡意”、“得意忘言”等諸多智慧性的觀點,這些觀點可以說直接引發(fā)了歷史上著名的魏晉玄學家們的“言意之辯”3.如何看待劉勰關于文學的發(fā)展問題?文學不也許在一種封閉的狀態(tài)下發(fā)展,政治的盛衰、社會的治亂等外界生活場必然會影響到作家的生活、思想和情感,這是文學發(fā)展的客觀動因。(1)政治的盛衰對文學演變產(chǎn)生重要影響。(2)時風與社會心理的變化往往也影響文學風格的變化。(3)學術文化思想對文學的發(fā)展亦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和作用。4.“通變”說對文章寫作有哪些啟迪?(1)因襲與革新;(2)對文學傳統(tǒng)采用的態(tài)度;(3)掌握一定的原則和方法。在中國古代文論中,“通變”指的是文學發(fā)展演變的規(guī)律。所謂“通”,即會通,側重于對過去經(jīng)驗的繼承;所謂“變”指適變,側重于在繼承基礎上的革新。早在〈〈周易〉〉中,古人就曾提出“通變”的命題,認為通變是事物存在和發(fā)展的前提,強調“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劉勰《文心雕龍》正是繼承了上述思維傳統(tǒng),大膽將“通變”范疇運用到討論文學繼承與革新的關系問題上來,可以說“通變”是劉勰《文心雕龍》對文論史最突出的奉獻之一。
(一)“變則其久,通則不乏”:文學自覺之后的反思
劉勰的“通變”論辯證地克服了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海鮮購銷合同范本模板示例
- 借款合同協(xié)議格式
- 技術開發(fā)與服務協(xié)議
- 玻璃原片采購交易價目表
- 借款合同中的抵押條款
- 重新簽訂的合同協(xié)議
- 農產(chǎn)品選購合同格式
- 展覽活動承包合同
- 文化傳播公司內容創(chuàng)意與市場推廣策略方案設計方
- 智慧城市管理
- 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問卷
- 土壤采樣方案
- 110kV升壓站構支架組立施工方案
- 何以中國:公元前的中原圖景
- 【中藥貯藏與養(yǎng)護問題及解決對策4000字(論文)】
- 自然環(huán)境對聚落的影響
- 2023-2024學年天津市部分地區(qū)六年級數(shù)學第一學期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答案
- 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qū)2023-2024學年四年級數(shù)學第一學期期末經(jīng)典模擬試題含答案
- 小學生預防性侵講稿
- 人工智能算法貝葉斯算法
- 外墻外保溫監(jiān)理實施細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