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修三第4課宋明理學_第1頁
歷史必修三第4課宋明理學_第2頁
歷史必修三第4課宋明理學_第3頁
歷史必修三第4課宋明理學_第4頁
歷史必修三第4課宋明理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體會詞語蠻不講理天理何在理所當然

天理難容天理昭彰

同心同德心領神會眼不見心不煩心想事成第4課宋明理學第4課宋明理學課標要求:列舉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說明宋明時期儒學的發(fā)展。探究一:宋明理學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是什么?1、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迭頻繁,社會動蕩,人們對儒家董仲舒的“君權神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論產(chǎn)生懷疑。3、三教之間相互吸納滲透,出現(xiàn)“三教合一”的社會潮流。4、為重興儒學,唐宋儒家學者的不斷思考和探索,吸收佛、道思想,逐步哲理化、系統(tǒng)化。2、佛教、道教的傳播,使儒學的統(tǒng)治地位受到挑戰(zhàn)。理學是以“理”或“天理”為核心的思想體系,是一種既貫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運(佛教),又繼承孔孟正宗(儒根本),并能治理國家(目的)的新儒學。宋明理學的代表程顥程頤朱熹陸九淵王守仁程朱理學陸王心學材料一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凡生于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為性;其張之為三綱,其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一、程朱理學:1、認為“理”是世界的本原3、“理”體現(xiàn)在社會上就是儒家的倫理道德2、“理”體現(xiàn)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將人、社會、宇宙聯(lián)系起來朱熹(1130—1200)“所謂天理,復是何物?仁、義、禮、智豈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豈不是天理?”“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學習和修養(yǎng)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理學的主張:存天理,滅人欲。有人問:“人或居孀貧窮無托者,可再嫁否?”(程頤)曰:“只是后世怕寒餓死,故有是說。然餓死事極小,失節(jié)事極大?!辈牧隙袢崭褚患魅崭褚患?,積習既多,然后脫然自有貫通處。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求理的方法:格物致知探究二:“格物致知”與“實踐出真知”有何區(qū)別?探究三:南宋以后程朱理學被官學化的原因是什么?閱讀材料,探討心學思想材料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薄按诵拇死?,我固有之,所謂萬物皆備于我,昔之圣賢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薄懢艤Y材料二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觀賞風景時,朋友指著山中開花的樹木問:“你說天下無心外之物,山中樹上的花自開自落,同我心有何相關?”王守仁回答:“你不來看此花時,此花與你的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過來,就說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倍㈥懲跣膶W:心即理也,心外無物,心是世界的本原。陸王心學求理的方法:材料:“人孰無心,道不外索,……古人教人不過存心、養(yǎng)心、求放心?!薄肮胖俗云渖磉_之家國固天下而無愧焉者,不失其本心而已。”

——陸九淵求理的方法:發(fā)明本心,求理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省。王陽明:求理的方法:致良知?探究四: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有什么異同?相同點:①都是唯心主義,理是世界的本原;②都強調社會秩序的重要性,都強調存天理滅人欲,維護封建專制統(tǒng)治;③都屬于儒學。不同點:

程朱理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陸王心學認為世界本原是內在的“心”,認為本心是“理”。程朱理學主張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認識和把握“理”;陸王心學提出,求“理”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1、對世界本原的具體認識不同:2、把握“理”的途徑不同:三、宋明理學的影響為理學把脈,為民族選擇翻開歷史一查……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魯迅三、宋明理學的影響為理學把脈,為民族選擇貞潔牌坊的背后是血淚三、宋明理學的影響為理學把脈,為民族選擇殘忍的童年三、宋明理學的影響為理學把脈,為民族選擇“酷吏以法殺人,后儒以理殺人?!薄叭怂烙诜?,猶有憐之者;死于理,其誰憐之?”

——清人戴震消極——三綱五常維系專制,壓制扼殺自然欲求三、宋明理學的影響為理學把脈,為民族選擇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三、宋明理學的影響為理學把脈,為民族選擇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明·于謙三、宋明理學的影響為理學把脈,為民族選擇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清·林則徐三、宋明理學的影響為理學把脈,為民族選擇煙臺一中校訓:公、誠、勤、毅煙臺一中育人目標:科學素養(yǎng)、人文情懷、揚長發(fā)展、社會責任校長寄語:志存高遠,努力建設責任人生。三、宋明理學的影響為理學把脈,為民族選擇溫家寶總理在哈佛大學演講時深情地引用理學大師張載的一段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狈e極——重視主觀意志,注重氣節(jié)品德,講求自我節(jié)制,強調責任使命,凸顯人性莊嚴,有利于塑造中華民族性格,將個體、社會、宇宙聯(lián)系起來,有利于建立和諧社會。程朱理學主張:理是世界的本原存天理滅人欲求理的方法:格物致知陸王心學主張:心即理也,心是世界的本原求理的方法:發(fā)明本心,致良知影響:積極消極

1、先秦儒家思想遭冷落,漢代儒家思想享獨尊,宋代儒家思想重振興,由儒家思想的地位的變化,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示?思考:2、朱熹說:“人之異與禽獸,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你如何評價朱熹的這段話?一、基礎過關:1、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異族強權面前,正氣浩然,風骨錚錚,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唱。他的這種氣節(jié)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思想主流是A、黃老之學B、佛學C、程朱理學D、西學2、下列關于宋明理學的評述,正確的是①理學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③王陽明的“心學”,使理學由客觀唯心主義向主觀唯心主義演變④理學和心學成為明清兩代的官方哲學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3、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天理”主要是指A、天體運行法則B、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C、封建道德規(guī)范和等級秩序D、“天人感應”理論4、陸九淵與朱熹的思想的主要區(qū)別是A、對“理”的認識不同B、求“理”的方法不同C、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不同D、義利觀的不同5、“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長于先生?!边@是中國對聯(lián)藝術中非常典型的雙關聯(lián)。對“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釋是(

A.朱熹建立了系統(tǒng)的心學理論

B.朱熹繼承和發(fā)展了儒家學說C.朱熹對儒家學說的貢獻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學說更科學

二、體驗高考

1、清風吹動旗幡,一人說是風動,一人說是幡動。禪宗六祖慧能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兩位的心動。在世界本原問題上,與慧能的觀點有相似之處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程顥

C.朱熹

D.王陽明2、傳統(tǒng)文化強調人要奮發(fā)有為,勇于擔當。下列名句中體現(xiàn)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有(

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憂國

④天下興亡,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

⑤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3、宋代理學的形成是由于(

A.道教思想融入儒學B.佛教思想融入儒學

C.儒家的倫理觀出現(xiàn)本質變化D.吸收佛教、道教思想闡釋儒學

4、儒學為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重要內容;“新儒家”、“儒學復興”、“孔子學院”等現(xiàn)當代文化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又反映了儒學的因時之變與應世之用。請簡述先秦、西漢、南宋儒學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張,并說明中國古代歷史上儒學地位的變化。

答案:(1)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張:

①先秦:孔子:“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張以愛人之心調節(jié)與和諧社會人際關系;主張“禮”(貴賤有序)。孟子:發(fā)展了孔子學說,主張仁政。荀子:主張“仁義”加“王道”。

②西漢:董仲舒:對儒學加以發(fā)揮,倡導“大一統(tǒng)”“天人感應”“君權神授”

③南宋:朱熹:以儒學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學——理學,認為“理”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提出“存天理,滅人欲”。

(2)變化:先秦儒學只是眾多思想流派(答“百家爭鳴”也可以)中的重要一家,從西漢武帝開始儒學居于統(tǒng)治地位,明清兩代新儒學(理學)成為官方哲學。

此圖繪佛、道、儒三教的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圖之中,似正在辯經(jīng)論道,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三教合一”的社會思潮。畫面中,釋氏趺坐于菩提樹下成為畫面主體,老子坐于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