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上冊-第9課《開啟思想解放的閘門》課件-北師大版_第1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9課《開啟思想解放的閘門》課件-北師大版_第2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9課《開啟思想解放的閘門》課件-北師大版_第3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9課《開啟思想解放的閘門》課件-北師大版_第4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9課《開啟思想解放的閘門》課件-北師大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課開啟思想解放的閘門(新文化運動:1915——1919)一段曲折的的歲月

一、新文化運動的背景1、中華民國成立后,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并一度復原帝制。2、袁死后,國內軍閥割據(jù)混戰(zhàn),愈演愈烈。3、同時思想界掀起一股尊孔復古的逆流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1、標記: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新青年》2、主要陣地:《新青年》和北京高校3、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4、旗幟:民主(德先生)科學(賽先生)三、新文化運動的內容(一)前期:提倡資產(chǎn)階級的民主與科學

(資產(chǎn)階級自由同等學說)1、提倡民主,反對專制2、提倡科學,反對愚昧3、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4、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二)后期:宣揚馬克思主義斗爭鋒芒:封建儒家思想口號:“打倒孔家店”四、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1、激發(fā)了廣袤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熱忱2、促使人們沖破封建思想的羅網(wǎng),探究救國救民的新出路。3、在近代中國掀起了一場思想解放的風暴。胡適《文學改良芻議》提倡: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強調:寫文章“須言之有物”五、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八項主張陳獨秀

創(chuàng)辦《新青年》,掀起新文化運動,明確提出“文學革命”的口號?!袊F(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小說地位)1918年《狂人日記》魯迅--新文學的巨匠地位:中國近代宏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文學革命《狂人日記》第一篇白話短篇小說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頭,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細致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摘自魯迅《狂人日記》新文化運動興起標志《新青年》雜志創(chuàng)刊

旗幟“民主”(德先生)“科學”(賽先生)主要陣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學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內容前期提倡資產(chǎn)階級的民主與科學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意義1、激發(fā)了廣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熱情。2、促使人們沖破封建思想的羅網(wǎng),探索救國救民的新出路。3、在近代中國掀起了一場思想解放的風暴。小結1、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是

;代表人物有:

、

、

等口號:

。新文化運動的旗號是2、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提倡

,反對

;提倡

,反對

;提倡

,反對

;提倡

,反對

。3、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民主專制科學愚昧新道德舊道德新文學舊文學李大釗《新青年》北京大學陳獨秀胡適魯迅民主科學課堂鞏固填一填1、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是A《新青年》B《每周評論》C《湘江評論》D《覺悟社》2、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記是A陳獨秀在北京創(chuàng)辦《新青年》B胡適在北京創(chuàng)辦《新青年》C胡適在上海創(chuàng)辦《新青年》D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新青年》3、新文化運動的旗號是A“自強”、“求富”B社會主義C民主和科學D”師夷長技以自強”4、主見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寫文章“不作無病之呻吟”的是A陳獨秀B李大釗C胡適D魯迅5、被稱為白話小說的典范之作的是A《敬告青年》B《文學改良芻議》C《狂人日記》D《我的馬克思主義觀》CCCDA選一選學術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先生北大校長1、提倡民主,反對專制2、提倡科學,反對愚昧3、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舊道德:指孔子學說為代表的儒家傳統(tǒng)道德。其核心內容是三綱五常(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通常指仁、義、禮、智、信)。歷代統(tǒng)治者以此來束縛人們的思想。新道德:指男女同等、特性解放等蝶——李商隱

葉葉復翻翻,斜橋對側門。蘆花惟有白,柳絮可能溫。西子尋遺殿,昭君覓故村。年年芳物盡,來別敗蘭蓀。蝴蝶——胡適

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

不知為什么,一個忽飛還。

剩下那一個,孤寂怪可憐。

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寂。4、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孔家店”指的是什么?想一想?打倒孔家店孔子是歷代專制的護身符民主自由同等代表封建專制制度和舊禮教、舊道德的孔子學說探究與思考新文化運動時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猛烈抨擊舊文化,而現(xiàn)在我們卻大力弘揚傳統(tǒng)文化。你認為兩者沖突嗎?為什么?不沖突,因為抨擊的是舊文化中的不合常理的部分,大力弘揚的卻是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部分。民主科學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賽先生)“我們現(xiàn)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