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鳳鳥紋的起源,工藝美術論文_第1頁
玉鳳鳥紋的起源,工藝美術論文_第2頁
玉鳳鳥紋的起源,工藝美術論文_第3頁
玉鳳鳥紋的起源,工藝美術論文_第4頁
玉鳳鳥紋的起源,工藝美術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玉鳳鳥紋的起源,工藝美術論文玉作為人間瑰寶,在世界范圍內都有著廣泛的應用,中國作為世界上最早的用玉國家之一,更是具有著深切厚重的民族背景和文化。早在一百多萬年前,祖先們就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發(fā)揮聰明才智,開場生息繁衍,從事著創(chuàng)造中華民族原始文化的艱巨勞動。對玉的認識和琢磨玉器的產生,是原始文化中的一項輝煌成果。玉器作為文化藝術中的一項古老品種,在生產工具的時代變革當中,其工藝不斷得到發(fā)展和提高,被推向一個又一個高峰。古人把石之美有五德者都稱為玉,這一方面是對玉的概括理解,另一方面也解釋了玉和石的關系。玉器行業(yè)的人都知道這樣一些格言:玉不琢不成器,玉在山與石不別.當它還在山野,尚未被人發(fā)現(xiàn)之時,混謠雷同于普通的石塊,或者講它本來就是石頭,只是質地較一般的石頭為美罷了。那么,它到底是如何被人類發(fā)現(xiàn)的?又是如何成為玉器的呢?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就在于能否制造工具。從猿到人類的進化經過,能夠講是學會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同步經過。對于使用工具,追根究底,還是從揀取自然界中存量最多、獲得最便當?shù)臉渲褪瘔K開場。上古時期,人群采用自然的石塊,經過打制,使其愈加銳利和便于使用,這就是打石的階段。我們的祖先正是在這個階段開場發(fā)現(xiàn)和使用了比石頭更美的玉的材料,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經過。先民揀取石材,碰到那些紋理別致、色澤晶瑩、分量較重的,便會產生珍惜之感。他們對于這種稀奇難得的材料,在加工時便會十分重視,進而鉆孔穿繩,隨身佩戴。久而久之,人類便能夠辨別、使用和保藏玉石制品。這就是人對玉最早的接觸,從這時開場,就有了人類最早的玉器。玉工具本身也是玉器當中的一個種類,只是當時的玉工具還極其原始,極其儉樸。(越絕書〕講:黃帝之時,以玉為兵,為宮室鑿地。這里所講的兵,即是玉工具??梢?,玉器和石器都屬于人類最早使用的勞動丁具。2.2玉、鳥紋的融合。歷史上的各個時期,都有屬于各個民族的鎖推崇的動物,這一動物不管是真實還是虛構的,都是民族文化的一個縮影。中華民族所崇拜的動物具有多樣性,現(xiàn)實生活的中老虎、山羊等,還有虛構的龍、鳳等。但是人類最初的崇拜確實基于自然的太陽崇拜,從太陽崇拜演化而來的是鳳鳥崇拜。鳳是具有深切厚重民族文化的一種祥瑞神獸,她扎根于華夏民族歷史,同時又是民族文化淵源流暢的基礎,代表著民族歷史中的審美和氣質。古人以為太陽和鳥關系密切,把鳥作為太陽的化身,承載著太陽的東升西落,太陽和鳥的造型也在很多先民文化中也得以具體表現(xiàn)出,這一造型在后期漸漸被發(fā)展和演繹成凝聚成具有中華民族獨特審美和精神內涵的祥瑞動物--鳳。鳳固然是主觀臆想出來的神獸,但究其本源還是來源于現(xiàn)實中存在的生物。任何虛構的神獸都有其自然形象的來源,是多種動物和其他形象的組合重構,或者視一種動物夸大變形。鳳正是由多種動物組合重構而來的,但原型毫無疑是鳥。在鳳鳥形象誕生之初,鳳鳥本身的形象并不統(tǒng)一,種類多樣,但無論以何種形象出現(xiàn),都與太陽或火不可分割,這也是鳳鳥形象的原始精神內涵。在玉器上的早期鳳鳥紋樣中,在鳳紋形象未正式確立以前,鳥紋的出現(xiàn)也具有特別重要的鋪墊作用。從考古發(fā)現(xiàn),早期玉鳥紋多出土于紅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諸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或墓葬中。2.2.1紅山文化玉鳥紋。紅山文化距今5500-5000年,因最初發(fā)現(xiàn)于內蒙古赤峰紅山而命名。紅山文化的發(fā)祥地是遼河流域,包括遼河上游的西拉木倫河、教來河流域、老哈河。紅山文化玉器中的鳥類,根據(jù)其形態(tài)能夠明確地分為兩類,即為:鳥和鸮兩種。鳥的特征主要是頭上無立耳,帶有尖喙的頭含于腹部一面的頸下,雙翅裝飾或光素,背部有一對牛鼻式穿孔,以陰刻紋或減地陽紋裝飾。如此圖1雙翅裝飾較淺的減地陽紋。鸮,即俗稱的貓頭鷹,是鳥的一種。紅山文化玉鸮的典型特點是五官和身體都清楚明晰,在玉鸮的頭頂有一對小立耳,以陰刻線或陽線來表現(xiàn)雙足和雙翅。以陰刻紋或減地陽紋裝飾為主,華而不實圖4以減地陽紋來表現(xiàn)雙足和雙翅,圖5、6以陰刻線來表現(xiàn)雙翅和雙足。2.2.2河姆渡文化玉鳥紋。河姆渡文化發(fā)展于公元前4360-3320年,分布在杭州灣一帶。聞一多先生曾經提出河姆渡人以鳥為圖騰。至今為止在河姆渡遺址已經出土了很多帶有鳥紋的器物,但是這些鳥紋器物中以玉為材質的并不多,多數(shù)是牙骨品,但其鳥紋的造型卻特別生動形象。河姆渡文化中最十分的便是鳥紋與同心圓紋的組合圖案,根據(jù)鳥和太陽的構圖關系,能夠分為兩種。第一種圖案是鳥與同心圓做分離狀。這種圖案最有代表性的便是雙鳥朝陽牙雕。雙鳥朝陽牙雕是河姆文化中選料最優(yōu),制作最精致華美,紋飾最詳盡的一件。此件牙雕的正面先進行了磨平,然后用陰線裝飾了一組圖案。圖案的兩側雕刻著回頭了望的鷹嘴型鳥,兩鳥呈對稱分布。中間有一個小圓孔,并以此為圓心,向外擴散為五圈同心圓紋,圓圈的最外側刻有火焰紋。第二種構圖方式是鳥紋與同心圓紋復合的圖案。在河姆渡出土的一件骨匕首的柄部,雕刻著這樣的紋飾。在其正上面,有兩相連的鳥紋成左右對稱分布,鳥首雕刻有細長羽冠,向鳳鳥一樣,左右對稱的兩只鳥互相共用一個身子,在身子上刻畫著具有火焰紋的太陽〔圖8〕。此器上的鳥紋形象和雙鳥朝陽牙雕鳥紋類似,兩種紋飾上的同心圓和火焰紋也特別類似,但是火焰紋能否就是太陽,如今只能作為一種猜想,并不能特別確定。除此之外,河姆渡文化還出土了一件圓雕鳥牙匕〔圖9〕,這只鳥在鳥背上雕刻著翎羽紋,其尾部紋飾也和此處類似。有近似扇形的長尾,整體形象與雙鳥朝陽牙雕一樣。2.2.3良渚文化玉鳥紋。良渚文化距今5300至4200年前,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的中心地區(qū)。良渚文化遺址在太湖流域的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分布最為密集。良渚文化出土了較多的玉器,這也是其文化分布的最大特色。良渚文化鳥紋并不特別多見,但卻特別典型,根據(jù)其出現(xiàn)的形式,可將其劃分為下面2種類型:1、在玉琮中出現(xiàn)。在諸多的良渚文化玉器中,玉琮作為禮器,具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在玉琮的頂端裝飾有鳥紋紋飾,見玉獸面鳥紋琮,此玉琮共15節(jié),在玉琮的頂端可見一只纖細如毫發(fā)的單陰線刻出的鳥紋〔圖11〕。此鳥高高站立,昂首張望,氣勢凌然。玉琮作為禮地的禮器,在其頂端高高站立著一只鳥,可見良渚人民對鳥特別的崇拜。2、單獨造型存在。在良渚文化遺址中,有一個展翅翱翔的玉鳥〔圖12〕。此玉鳥形態(tài)平整,短尾尖喙,雙翅展開做翱翔狀,鳥的身體背部有一個圓呈突起狀,該圓揣測為太陽的化身。從良渚文化所屬的地理位置能夠看出,此處的先民生活在距東海不遠的長江下游地區(qū),太陽天天東升西落,使先民們把這一現(xiàn)象和鳥聯(lián)絡在一起,以為太陽是由鳥托起。在古人的思想中,鳥和太陽都是天空中的運動物體,并把鳥以為是運載太陽的使者。除此之外,在良渚文化遺址中,還出土了一件人面鳥陶器〔圖13〕。從整件器物的造型來看:其整體造型為鳥,鳥首挺立,鳥頭的反面為人面,鳥的身體下部有陰刻的線性紋,呈波浪狀,這可以以間接地反映出在良渚文化中太陽、鳥和人之間的密切關系,同時也表示出了先民對生命循環(huán)的渴望。2.2.4龍山文化玉鳥紋。龍山文化距今約4600-4000年,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分布于黃河中下游的河南、山西、山東、陜西等省,是新石器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龍山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且玉器造型豐富,華而不實玉鳥的造型表現(xiàn)突出。龍山文化時期盛行以鳥作為玉器的紋飾主題,其玉鳥造型可分為圓雕和片雕兩種類型。華而不實圓雕玉鳥為圖14,此玉鳥整體以厚實的玉料制作為圓雕狀造型,喙部向下,雙翅展開做翱翔狀,背部和雙翅均以減地陽紋裝飾,造型生動,頗為寫實。另一種類型是片雕玉鳥〔圖15〕,圖15為玉鷹攫人面佩,此佩的上半部分為透雕玉鳥,鳥頭面向一側,喙部向下彎勾,雙翅呈正面展開狀,足爪外撇,立于人首之上,外表以減地陽紋表現(xiàn)鳥身。出土和此鳥造型類似的龍山文化玉器還有兩件〔圖16、17〕。圖16為玉圭上的鳥紋,其形和圖15類似。圖17為神人鳥紋佩,此佩的主題是一個體型較大的鳥紋,側面朝右,冠羽后方另附一鳥,足爪之下抓一人首。2.3史前玉鳳紋的出現(xiàn)--曇花一現(xiàn)鳳作為鳥中之王,是以鳥為原型,后期結合祖先得想象而產生的一種神鳥。在早期造型確實立之前,其形象以鳥展現(xiàn),但真正具有玉鳳紋意義的器物并不多見。綜合新石器時代的各個區(qū)域鳳紋的發(fā)展,可知其最典型的應為石家河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玉鳳紋。?石家河文化是繼屈家?guī)X文化、大溪文化之后的一支長江中游地區(qū)的文化遺址,是龍山時期的一個分支。石家河文化的地域分布主要是在湖北和河南南部、湖南北部地區(qū),其北端可致南陽盆地、西北到達漢水上游,西南至長江西陵峽,東端至大別山,南端為洞庭湖西北部。石家河文化的主體是江漢平原地區(qū),這一時期的手工技術和藝術都到達了相當高的境界。石家河文化的玉鳳能夠講是石家河最為精彩的器物造型。在羅家柏嶺遺址出土的鳳紋造型特別優(yōu)美,首尾相連,鳳首覆冠,圓首短勁,圓眼長嘴,雙翼緊收,長尾卷曲作璧形,中間鏤空。整個玉鳳紋的上身用淺浮雕減底陽紋裝飾,覆蓋整個雙翅及尾翼,在玉鳳的尾翼上端鉆刻一小圓孔,兩面造型一樣14.2.4本章小結。新石器時代的玉鳳、鳥紋在以上四種文化環(huán)境中具有不同的造型特點和文化內涵,總結為下面四個結論:其一,新石器時代所發(fā)現(xiàn)的鳥紋玉器發(fā)展的總體趨勢是以寫實為主,器物的鳥形紋飾特征主要由四方面組成:羽翅、尖喙、鉤爪、平頭扇形尾。文中列舉出土的玉鳥紋皆具有華而不實一個或多個特征。其二,紅山文化玉鳥多為猛禽,這與當?shù)靥赜械纳锾卣飨嘟Y合而展現(xiàn);形態(tài)以圓雕為主,造型寫實,雄壯敦厚,體量感較好,以減地陽線和陰線裝飾為主。良渚文化玉鳥形多整體獸面紋的配飾,或者其鳥的造型以整體形勢出如今禮器上,造型豐富。杭州灣河姆渡文化所呈現(xiàn)的鳥紋飾和太陽相連出現(xiàn),鳥紋和太陽紋的結合形式被賦予特有的內涵;其身形雖短小,但卻表現(xiàn)出強勁的張力,用陰刻的手法把鳥的形態(tài)表現(xiàn)得栩栩如生。龍山文化的鳥形紋飾相對以獨立造型出現(xiàn),鳥雄壯威嚴富,其形象富有神力;玉鳥以片雕和圓雕為主,固然表現(xiàn)形式各異,但均以減地陽紋處理其紋飾,并且片雕玉鳥紋在造型上具有高度的統(tǒng)一性。其三,玉鳥在新石器中晚期大量出現(xiàn),表示人們對于鳥形紋有了不同的認識,成為一種生活中常見的。作為墓葬中經常陪葬的物件,能夠看出鳥紋玉石在新石器時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