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鉆孔和灌漿施工方法說明_第1頁
第章 鉆孔和灌漿施工方法說明_第2頁
第章 鉆孔和灌漿施工方法說明_第3頁
第章 鉆孔和灌漿施工方法說明_第4頁
第章 鉆孔和灌漿施工方法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8章鉆孔與灌漿施工方法說明8.1概述8.1.1主要施工項目及工程量鉆孔與灌漿主要施工內容有:大壩及護坦固結灌漿,壩肩接觸灌漿,大壩防滲帷幕灌漿,混凝土壩及導流底孔接縫灌漿,灌漿隧洞固結和帷幕灌漿,進水口底板基礎固結灌漿,引水隧洞固結灌漿,洞身回填、固結灌漿以及排水孔等。主要工程量及分布見表8-1。表8-1鉆孔及灌漿工程量匯總表部位項目名稱單位數量備注大壩及護坦大壩基礎固結灌灌漿m7452深入基巖12和和8m大壩加強固結灌灌漿m5600護坦基礎固結灌灌漿m1085深入基巖5m大壩防滲帷幕基基巖鉆孔m8575大壩防滲帷幕灌灌漿m7569壩肩接觸灌漿㎡3461混凝土壩接縫灌灌漿㎡4753導流底孔接縫灌灌漿m2832PVC排水孔,φ50mm,L=3mmm1211邊坡進水口底板基礎礎固結灌漿m294深入基巖6mPVC排水孔,φ50mm,L=3mmm605灌漿隧洞固結灌漿m350深入基巖5m帷幕灌漿m回填灌漿㎡570PVC排水孔,φ50mmm72引水隧洞A型固結灌漿m363孔深3m,灌漿壓力1~~1.5MPaC型固結灌漿m39188孔深4m,灌漿漿壓力1MPaE型固結灌漿m636孔深6m,灌漿漿壓力為1~1.5MPa回填灌漿㎡337221#施工支洞洞身段回填灌漿漿㎡2481封堵段回填灌漿漿㎡310封堵段固結灌漿漿m1802#施工支洞洞身段回填灌漿漿㎡2577封堵段回填灌漿漿㎡310封堵段固結灌漿漿m1808.1.2地質條件壩址區(qū)出露地層為砂頁巖,多屬軟巖類,壩址所處河段河谷較寬闊,巖體風化強烈,岸坡松散堆積物廣布。引水隧洞及施工支洞進口段風化粉砂質泥巖與泥質粉砂巖及砂巖,風化強烈,地下水活動較為強烈,巖體完整性差。洞身段主要為Ⅳ類圍堰。工期安排詳見施工組織設計第2章《施工進度總進度表》8.2施工技術要求大壩和護坦基礎固結灌漿在基礎混凝土澆筑1.5m或2m厚情況下進行,其鉆孔和灌漿均需在相應部位混凝土達到50%設計強度后進行。帷幕灌漿必須在同一地段完成固結灌漿,并檢查合格后才可進行。在已完或正在灌漿的地區(qū),其附近30m以內不得進行爆破作業(yè),必須爆破時,應采取控制爆破、減震和防震措施。地下洞室的回填灌漿在襯砌混凝土達到70%設計強度后進行,固結灌漿在該部位的回填灌漿結束7天后進行。8.2.3混凝土重力壩接縫灌漿在灌區(qū)兩側壩塊混凝土齡期不得少于6個月,在采取有效措施下,也不得少于個4月。8.2.4壩肩接觸灌漿必須等待壩體混凝土溫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灌漿。8.2.5灌漿過程中采用自動記錄儀進行灌漿參數的記錄。8.3施工布置8.3.1風、水、電系統(tǒng)風、水、電利用開挖和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風、水、電系統(tǒng)供應,施工時就近取用。8.3.2制漿系統(tǒng)根據灌漿施工部位和時間不同,供漿站按就近、集中的原則布置。壩肩左岸加強固結灌漿制漿站布置在公路左側的平臺上;大壩壩體灌漿制漿站布置在一、二期上游圍堰的平臺上;護坦灌漿制漿站布置在一、二期下游圍堰的平臺上。洞內灌漿采用集中供漿方式洞口部位開闊處布置集中制漿站。按照灌漿工期安排,因此需配備三套制漿設備。制漿站內各布置1臺NJ-600型高速制漿機、1個1m3漿桶、1臺BW250/50供漿泵。水泥庫緊靠制漿站布置。制漿站制備水灰比為0.5∶1的純水泥漿液。漿液溫度保持在5~40℃,超過此標準視為廢漿。用于回填灌漿的水泥標號不應低于P.O.32.5,用于帷幕灌漿和固結灌漿水泥標號不應低于P.O.32.5,用于壩體接縫灌漿和接觸灌漿的水泥標號不應低于P.O.42.5。8.3.3作業(yè)平臺項工作洞內邊頂拱灌漿作業(yè)采用自制車載臺車,使用時臺車支腿與地面支撐牢固。8.3.4通訊聯絡制、供漿站與施工作業(yè)部位使用對講機聯系。8.4灌漿試驗灌漿施工前,按要求進行漿液試驗和現場灌漿試驗。本標段選左壩肩加強固結灌漿區(qū)作為固結灌漿試驗區(qū),該加強固結灌漿孔的1/4作為固結灌漿試驗孔;帷幕灌漿試驗區(qū)把3號壩段作為試驗區(qū)。灌漿試驗區(qū)試驗成果經報批后,按照批準的參數進行灌漿施工。8.5鉆孔及灌漿施工程序邊坡排水孔邊坡及灌漿隧洞邊墻排水孔施工應在同一部位的噴混凝土、錨桿及錨索全部完工后進行。鉆孔及灌漿程序壩基及護坦鉆孔與灌漿作業(yè)應隨壩體混凝土澆筑之后強度(達到50%設計強度)滿足要求時進行,同一施工區(qū)段施工程序為:混凝土澆筑→混凝土待強(達到50%設計強度)→固結灌漿→帷幕灌漿。洞內鉆孔與灌漿作業(yè)同壩基類似,同一施工區(qū)段施工程序為:混凝土澆筑→混凝土待強(達到70%設計強度)→回填灌漿→固結灌漿。8.6回填灌漿施工隧洞頂回填灌漿在襯砌混凝土達到70%設計強度后進行。8.6.1工藝流程回填灌漿分區(qū)段進行,區(qū)段長度劃分符合施工圖要求。灌漿分兩個次序,施工時自較低的一端開始,向較高的一段推進。同一區(qū)段內的同一次序孔全部或部分鉆孔完成后進行灌漿。施工工藝流程見圖8-1。變形觀測襯砌砼測砼厚和巖腔變形觀測襯砌砼測砼厚和巖腔造孔檢查孔封孔灌漿定位埋管測量放樣造孔檢查孔封孔灌漿定位埋管測量放樣抹平驗收抹平驗收圖8-1回填灌漿工藝流程圖圖8-1回填灌漿工藝流程圖8.6.2回填灌漿施工方法回填灌漿在洞頂拱120°內范圍布置,灌漿孔深入基巖5cm。在襯砌混凝土中按照回填灌漿設計孔位預埋PVC管,灌漿時在預埋管中造孔,孔徑φ50mm;在脫空較大的位置或塌方段,預埋灌漿管數量不少于兩根。8.6.2.2回填灌漿造孔采用YT28手風鉆。8.6.2.3灌漿機具采用2SNS砂漿泵、JJS-2B攪拌桶、GJY-3型灌漿自動記錄儀配套使用。8.6.2.4回填灌漿采用純壓式灌漿法,漿液水灰比為:一序孔可灌注水灰比0.6(或0.5)∶1的水泥漿,二序孔可灌注1∶1和0.6(或0.5)∶1兩個比級的水泥漿。空隙大的部位灌注水泥砂漿,但摻砂量不大于水泥量的200%。8.6.2.5回填灌漿在規(guī)定壓力下,灌漿孔停止吸漿,并繼續(xù)灌漿5min即可結束。8.6.2.6回填灌漿因故中斷時,應盡早恢復灌漿,若中斷時間大于30min,清洗至原孔深后進行復灌,否則重新就近鉆孔進行灌漿8.6.3回填灌漿質量檢查回填灌漿質量檢查在該部位灌漿結束7d后進行。檢查孔布置在脫空較大、串漿孔集中及灌漿情況異常的部位。檢查孔的數量為灌漿孔總數的5%。8.6.3.2采用鉆孔注漿法進行回填灌漿質量檢查,向孔內注入水灰比2∶1的漿液,在規(guī)定壓力下,初始10min內注入量不超過10L,即為合格。否則,按監(jiān)理人指示或批準的措施進行處理。8.6.3.3灌漿孔灌漿和檢查孔鉆孔注漿結束后,采用水泥砂漿將鉆孔封填密實,并將孔口壓抹平整。8.7固結灌漿施工8.7.1固結灌漿施工程序基巖固結灌漿按分序加密的原則進行施工,固結灌漿先進行邊排孔的灌漿,后進行中排孔的灌漿。具體按以下順序進行:抬動觀測孔鉆孔和儀器安裝→I序孔→II序孔→……檢查孔。洞內固結灌漿灌前測試→回填灌漿孔(Ⅰ、Ⅱ序)灌漿→變形觀測→回填灌漿檢查孔→固結灌漿孔(Ⅰ、Ⅱ序或者Ⅲ序)鉆孔→壓水試驗→灌漿→變形觀測→固結灌漿檢查孔。圍巖固結灌漿工藝流程見圖8-2。鉆孔抬動觀測孔鉆孔與安裝灌漿孔分序埋管留孔測放孔位鉆孔抬動觀測孔鉆孔與安裝灌漿孔分序埋管留孔測放孔位首段卡塞灌漿壓水試驗首灌漿段裂隙沖洗首段卡塞灌漿壓水試驗首灌漿段裂隙沖洗抬動變形觀測抬動變形觀測抬動變形觀測待凝24h抬動變形觀測抬動變形觀測抬動變形觀測待凝24h次段灌漿次灌漿段裂隙沖洗次段壓水試驗次段灌漿次灌漿段裂隙沖洗次段壓水試驗抬動變形觀測抬動變形觀測抬動變形觀測次段鉆孔抬動變形觀測抬動變形觀測抬動變形觀測次段鉆孔聲波測試檢查孔封孔檢查孔鉆孔終孔檢測、灌漿聲波測試檢查孔封孔檢查孔鉆孔終孔檢測、灌漿壓水試驗抬動變形觀測封孔壓水試驗抬動變形觀測封孔圖圖8-2固結灌漿施工工藝流程圖8.7.2固結灌漿施工方法8.7.2.1鉆孔①孔位采用測量控制點結合建筑物輪廓尺寸用鋼尺放樣,嚴格按照孔位布置圖布置孔位,孔位偏差不大于10cm。②鉆機就位鉆機按照鉆孔分序就位,鉆機移動就位采用人工抬運,輔助手動葫蘆提升。就位精確調整角度滿足要求。③鉆孔壩基及護坦固結灌漿(深入基巖8m、12m)鉆孔采用YQ-100B潛孔鉆機,孔徑φ56mm。洞內固結灌漿(深入基巖5m)鉆孔采用YT28氣腿式風鉆。8.7.2.2灌漿①固結灌漿分序分段固結灌漿孔排序分兩序,先灌Ⅰ排序孔,后灌Ⅱ排序孔。同排固結灌漿孔按分兩序加密的原則施灌,先灌Ⅰ序孔,后灌Ⅱ序孔。同序孔中,先灌低孔,后灌高孔。第Ⅱ序孔在周圍的第Ⅰ序孔施工完畢且封孔后方可實施鉆灌。洞內固結灌漿孔基巖段長度5m,采取全孔一次灌注法。大壩及護坦固結灌漿孔基巖段長度8m,采取自上而下分段灌注法,按兩段進行灌注。一般情況下采用單孔灌注,對串通孔采用并聯群孔灌注,且并聯孔數不多于3個。所有灌漿孔均采用孔內循環(huán)灌漿。②灌漿選用SGB6-10型灌漿泵,配備JJS-2B攪拌機,GJY-Ⅲ型灌漿自動記錄儀。③固結灌漿時安設抬動變形觀測裝置進行變形觀測。8.7.2.5質量檢查固結灌漿壓水試驗檢查在該部位灌漿結束3~7天后進行。固結灌漿檢查孔壓水試驗采用單點法。檢查孔的數量不少于灌漿孔總數的5%,孔段合格率在80%以上,不合格孔段的透水率值不超過設計規(guī)定值的150%。巖體波速和靜彈性模量測試,分別在該部位灌漿結束14天或28天后進行。其孔位的布置、測試方法、合格標準等,均按施工圖紙的規(guī)定和監(jiān)理人的指示進行。8.8帷幕灌漿施工大壩、左岸岸坡和右岸灌漿隧洞帷幕灌漿大壩、左岸岸坡以及右岸灌漿隧洞帷幕灌漿均應在固結灌漿完成后,并經檢查合格才能進行。帷幕灌漿施工方法與固結灌漿相同帷幕灌漿帷幕灌漿按單排布置,按分序加密的原則進行。灌漿孔施工工藝流程如圖8-3所示。鑲固地錨、鉆機就位與定向金剛石鉆頭開孔并鉆進至2m深度第一段鉆孔沖洗、壓水、灌漿鑲鑄孔口管、待凝掃孔復灌第二段鉆孔沖洗、壓鑲固地錨、鉆機就位與定向金剛石鉆頭開孔并鉆進至2m深度第一段鉆孔沖洗、壓水、灌漿鑲鑄孔口管、待凝掃孔復灌第二段鉆孔沖洗、壓水、灌漿下一段至終孔段鉆孔沖洗、壓水、灌漿掃孔復灌掃孔復灌壓力封孔灌漿孔位測量放線嚴格按照孔位布置圖進行測量放線,在所測放孔位處設置明顯標記并注明孔號和孔序。8.8.2.2鉆孔采用XY-2PC回轉式地質鉆機和金剛石鉆頭鉆孔??讖溅?1mm;孔位偏差不大于10cm,孔底偏差值不大于25cm。帷幕灌漿孔均應全孔測斜,發(fā)現鉆孔偏斜超過規(guī)定時,及時糾偏,糾偏無效時,重新鉆孔。保證孔向的主要措施:①保證孔口段的孔向正確,這是保證孔向的關鍵,確??卓诠芸紫驕蚀_;②鉆機精確就位,機座要穩(wěn)固;③鉆進時,使用長的鉆具,鉆鉛直孔,必要時使用鉆鋌;④變孔徑時,采用導向設施;⑤在巖石比較完整、孔內很少掉塊的情況下,可在每一根或每兩根鉆桿間加用“導向箍”;⑥在鉆進工藝操作上,要正確地控制壓力適量加水,鉆具超過一定重量時,采取減壓措施。8.8.2.3沖洗鉆孔沖洗是將殘存在孔底和粘附在孔壁處的巖粉、碎屑等雜質清出孔外,以免阻塞裂隙的進口,影響漿液灌入。鉆孔沖洗時在孔底通入大流量水流,從孔底向孔外進行沖洗,直到回水變清,孔內殘存雜質沉積厚度不超過20cm時。裂隙沖洗是用壓壓力水將巖巖石裂隙或或空洞里充充填的松軟軟、風化泥泥質充填物物清出孔外外。裂隙沖沖洗主要有有單孔沖洗洗和群孔沖沖洗,具體體方法將根根據不同的的地質條件件通過現場場灌漿試驗驗確定。沖洗水壓采用880%的灌漿壓壓力,壓力力超過1MPa時,采用1MPa;沖洗風風壓采用10~20%灌漿壓力力,壓力超超過0.5MMPa,采用0.5MMPa?;鶐r裂隙沖洗至至回水變清清后10miin結束。采采用單孔沖沖洗時不少少于30miin,采用群群孔沖洗時時,不少于于2h,對回水水達不到澄澄清要求的的孔段,應應繼續(xù)進行行沖洗,孔孔內殘存的的沉積物厚厚度不得超超過20cm。灌漿孔(段)裂裂隙沖洗后后,該孔(段段)應立即即連續(xù)進行行灌漿作業(yè)業(yè),因故中中斷時間間間隔超過24h者,應在在灌漿前重重新進行裂裂隙沖洗。8.8.2.44壓水試驗驗先導孔自上而下下分段卡塞塞進行壓水水試驗,試試驗采用五五點法或單單點法。其其它各次序序孔的各灌灌漿段,可可進行簡易易壓水試驗驗。試驗孔孔數不少于于灌漿總孔孔數的20%。檢查孔孔采用五點點法壓水試試驗。在進行裂隙沖洗洗和壓水試試驗過程中中,進行抬抬動觀測,抬抬動變形值值超過設計計值時立即即停止施工工。抬動觀觀測方法同同固結灌漿漿。8.8.2.55灌漿選用SGB6-100型灌漿泵泵,灌漿按按分序加密密的原則進進行。由于于帷幕灌漿漿鉆孔深度度不大,采采用卡塞自自上而下分分段孔內循循環(huán)灌漿法法施工,用用GJY-Ⅲ型灌漿自自動記錄儀儀進行記錄錄。灌漿塞塞位置在已已灌段底部部以上0.5m處?;鶐r帷幕灌鉆分分段為接觸觸段2m,以下為3~5m。漿液采用5:11、3:1、2:1、1:1、0.8::1、0.6::1和0.5::1七個比級級。漿液變換原則::當灌漿壓壓力保持不不變,注入入率持續(xù)減減少時,或或當注入率率保持不變變而灌漿壓壓力持續(xù)升升高時,不不得改變水水灰比;當當某一比級級漿液注入入量已達300L以上,或或灌注時間間已達1h,而灌漿漿壓力和注注入率均無無顯著改變變時,應換換濃一級水水灰比漿液液灌注;注注入率大于于30L//min時,根據據施工具體體情況,可可越級變濃濃;當采用用最大濃度度漿液施灌灌,注入量量很大而吸吸漿量不見見減少時,經經監(jiān)理同意意可采用間間歇灌漿法法,同時考考慮加砂,如如加入摻合合料而使注注入量突減減,則停止止使用摻合合料。8.8.2.66結束標準準在規(guī)定壓力下,當當注入率不不大于0.4LL/minn時,繼續(xù)續(xù)灌注60miin,或不大大于1L/mmin時,繼續(xù)續(xù)灌注90miin,灌漿即即可結束。8.8.2.77封孔封填前將孔內污污物沖洗干干凈,并量量測孔深,經經驗收合格格后進行封封孔。灌漿孔封孔采用用“分段壓力力灌漿封孔孔法”。8.9混凝土土壩接縫灌灌漿8.9.1大壩壩接縫灌漿漿主要施工工工藝技術術要求8.9.1.11接縫灌漿漿系統(tǒng)的布布置和安裝裝1)每個灌區(qū)區(qū)由進回漿漿主管、配配漿管、出出漿盒、排排氣槽、排排氣管及止止?jié){片組成成,并埋設設一定數量量的測溫計計和測縫計計。進回漿漿管采用ΦΦ40mmmPVC管,排氣氣管采用ΦΦ32mmmPVC管,配漿漿管為Φ25mmmPVC管,灌漿漿管不穿過過縫面。進進回漿管和和排氣管引引到外側。2)埋設程序序在先澆塊混凝土土前,緊貼貼模板預留留出漿盒和和排氣槽,出出漿盒布置置在鍵槽倒倒坡面上,出出漿盒根據據澆筑分層層和鍵槽布布置,水平平距離為1.5m,并在先先澆塊預埋埋進回漿管管和排氣管管。3)在后澆塊塊澆混凝土土前,將先先期預留槽槽清理成型型,用鐵板板將進漿槽槽蓋住,鐵鐵釘固定,周周邊用砂漿漿封閉。采用分層澆筑時時,管路按按上述方法法逐層安裝裝至設計高高度。管路安裝好后,在在澆砼時,對對管路系統(tǒng)統(tǒng)采取有效效的保護措措施,防止止管路損壞壞及堵塞。混混凝土澆筑筑前后,通通水檢查,如如堵塞,進進行清通或或采取補救救措施。4)在每個灌灌區(qū)澆筑最最后一層混混凝土時,進進行排氣槽槽安裝,安安裝方法按按上述方法法進行。8.9.1.22灌漿施工工1)灌漿條件件灌區(qū)兩側混凝土土溫度達到到設計規(guī)定定值;灌區(qū)區(qū)兩側混凝凝土齡期已已達到6個月,在在采取有效效措施下,其其齡期不得得小于4個月;灌漿漿時間一般般安排在的的低溫季節(jié)節(jié);縫面張張開度不小小于0.55mm;灌灌區(qū)系統(tǒng)經經檢查處理理后達到灌灌區(qū)密封、管管道和縫面面暢通。2)灌前準備備灌漿前以灌漿壓壓力的800%作為壓壓水壓力對對灌區(qū)進行行壓水檢查查,查明灌灌區(qū)管路、縫縫面暢通情情況及灌區(qū)區(qū)封閉情況況,發(fā)現問問題,及時時處理,保保持管路和和縫面的暢暢通及灌區(qū)區(qū)封閉。灌漿前按灌漿壓壓力進行預預灌性壓水水,并作記記錄,再對對灌區(qū)浸泡泡24h,然然后將水放放凈或用風風吹凈縫內內積水后,方方可進行灌灌漿。3)灌漿灌漿過程中,按按照施工圖圖紙要求控控制灌漿壓壓力和縫面面張開度。灌漿水灰比以及及灌漿的變變漿標準按按施工圖紙紙要求和監(jiān)監(jiān)理工程師師指示選定定。灌漿壓力按設計計施工圖要要求,以換換算后的排排氣管管口口壓力表示示,灌漿過過程中嚴格格控制灌漿漿壓力和縫縫面張開度度,若灌漿漿壓力未達達到設計要要求而縫面面張開度已已到設計規(guī)規(guī)定值,以以縫面張開開度為準控控制灌漿壓壓力。當排氣管出漿不不暢或堵塞塞時,在縫縫面張開度限值值內,提高高進漿壓力力至達到限限值為止。當當達到注入入率不大于于0.4LL/minn,持續(xù)20miin,灌漿即即可停止。若若無效,則則在灌漿結結束后,立立即從兩個個排氣管中中進行倒灌灌。倒灌使用最濃比比級的漿液液,在施工工圖紙規(guī)定定的壓力下下,縫面停停止吸漿,持持續(xù)10miin灌漿即可可結束。8.9.1.33質量檢查查和驗收1)按《水工工建筑物水水泥灌漿施施工技術規(guī)規(guī)范》(DL//T51448-20001)及其它有有關規(guī)范和和標準或監(jiān)監(jiān)理工程師師的指示進進行,灌漿漿質量檢查查應在灌區(qū)區(qū)灌漿結束束28天后進行行。灌漿結結束后,按按要求將灌灌漿記錄和和有關資料料提交監(jiān)理理工程師,由由監(jiān)理工程程師確定檢檢查部位。各各灌區(qū)的接接縫灌漿質質量,以分分析灌漿資資料為主,結結合鉆孔取取芯、槽檢檢等質檢成成果,進行行綜合評定定。鉆孔取取芯、縫面面槽檢和壓壓水檢查工工作,選擇擇有代表性性的灌區(qū)進進行。2)接縫灌漿漿施工完畢畢,將施工工資料、檢檢測記錄、試試驗成果和和施工報告告報送監(jiān)理理工程師,申申請驗收。8.9.2導流流底孔接縫縫灌漿施工工工藝技術術要求8.9.2.11導流底孔孔接縫灌漿漿系統(tǒng)的布布置和安裝裝1)灌區(qū)由進回漿主主管、配漿漿管、出漿漿盒、排氣氣槽、排氣氣管及止?jié){漿片組成,并并埋設一定定數量的測測溫計和測測縫計。進進回漿管采采用Φ40mmmPVC管,排氣氣管采用ΦΦ32mmmPVC管,配漿漿管為Φ25mmmPVC管,進回回漿管和排排氣管引堵堵頭外側。2)埋設程序序在先澆塊混凝土土前,緊貼貼模板預留留出漿盒和和排氣槽,出出漿盒布置置在鍵槽倒倒坡面上,出出漿盒根據據澆筑分層層布置,水水平距離為為1.5m,并在先先澆塊預埋埋進、回漿漿管和排氣氣管。3)在后澆塊塊澆混凝土土前,將先先期預留槽槽清理成型型,用鐵板板將進漿槽槽蓋住,鐵鐵釘固定,周周邊用砂漿漿封閉。采用分層澆筑時時,管路按按上述方法法逐層安裝裝至設計高高度。8.9.2.22灌漿施工工導流底孔接縫灌灌漿施工見見大壩接縫縫灌漿(8.9..1.2灌漿施工工)。8.9.2.33質量檢查查和驗收導流底孔接縫灌灌漿質量檢檢查和驗收收見大壩接接縫灌漿(8.9.1.3質量檢查和驗收)。8.10壩肩肩接觸灌漿漿8.10.1接觸灌漿漿主要施工工工藝技術術要求..1施工方法法采用預埋灌漿管管的方式進進行施工。..2灌區(qū)布置置1)灌區(qū)的灌灌漿管路系系統(tǒng)由進回回漿干管、配配漿管、出出漿盒、排排氣槽、排排氣管及止止?jié){片等組組成。2)進、回漿漿主管材料料為Φ32鋼管,布布置于灌區(qū)區(qū)兩側;配配漿管為ΦΦ25鍍鋅支管管,間距按按澆筑分層層高度而定定,一般間間距為2~3m。3)出漿孔孔孔徑擬定56mm,孔距1.5m,排距參參照澆筑分分層高度而而定,呈梅梅花形布置置,深入基基巖0.2~0.5m。采用YT28手風鉆鉆鉆孔,然后后埋設Φ12mm塑料出漿漿嘴,孔口口采用鍍鋅鋅鐵片封蓋蓋,砂漿敷敷設密封,以以防止?jié)仓炷良凹皦位探Y結灌漿將出出漿管路系系統(tǒng)堵塞。出出漿管與配配漿管、配配漿管與進進回管之間間采用焊接接或三通連連接,每層層灌漿管埋埋設完畢,在在混凝土澆澆筑前后,進進行通水檢檢查。4)在灌區(qū)頂頂部止水基基座上設“V”型排氣槽槽,寬度為為120mmm,采用鍍鍍鋅鐵片、鐵鐵釘封蓋固固定,端部部引入Φ32mm鋼管作為為排氣管。5)配漿管、灌灌漿管埋設設位置作好好記錄,避避免被固結結灌漿鉆孔孔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