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高考三年聯(lián)考語文試題分類練習(xí):詩-高中語文_第1頁
五年高考三年聯(lián)考語文試題分類練習(xí):詩-高中語文_第2頁
五年高考三年聯(lián)考語文試題分類練習(xí):詩-高中語文_第3頁
五年高考三年聯(lián)考語文試題分類練習(xí):詩-高中語文_第4頁
五年高考三年聯(lián)考語文試題分類練習(xí):詩-高中語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三章古詩詞鑒賞第一節(jié)詩

第三章古詩詞鑒賞

第一節(jié)詩

第一部分六年高考題薈萃

2009年高考題

1.(09年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寄遠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風(fēng)緊云輕欲變秋。

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憑江樓?

(1)首句中“悠悠”在詩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詩后兩句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變化?請作筒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悠悠”,寫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長、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這景象既顯

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較平靜容與,也暗透出他一絲羈旅的孤獨。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

了準(zhǔn)備,打下了鋪墊。

(2)詩人的情感山孤迥孤寂而變得精神振奮。

正當(dāng)旅人觸物興感、心境孤迥的時候,忽見岸邊的江樓上有紅袖女子正在憑欄眺望。三、

四兩句所描繪的這幅圖景,色彩鮮明,饒有畫意,不妨當(dāng)作江南水鄉(xiāng)風(fēng)情畫來欣賞。在客

心孤迥之時,意緒本來有些索寞無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見這樣一幅美妙的圖景,精神振

奮,相旅的孤寂在一時間似乎沖淡了不少。這是從"正是"、"誰家"這樣開合相應(yīng)、搖曳生

姿的語調(diào)中可以感覺出來的。

2.(09年廣東卷)閱讀下血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杜甫

萬里瞿唐月,春來六上弦、

時時開暗室,故故?滿青天。

爽和風(fēng)襟靜,高當(dāng)淚滿懸。

南飛有烏鵲,夜久落江邊。

【注】①瞿唐:瞿塘峽,位于長江三峽奉節(jié)至巫山段,安史之亂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農(nóng)歷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頻頻。

⑴作者通過詠月主要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從“萬里”、“時時”、“夜久”三個詞中任選兩個,分別簡析它們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全詩以明月興思情,同一輪明月寄予著兩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遠綿長與月夜

的孤獨寂寞相織相融,形成一種清麗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圍,抒發(fā)了詩人對時局動蕩、

國事艱難的憂慮以及對家鄉(xiāng)故園親人的思念。作者通過描寫春夜清冷靜謐的月下景色,抒

發(fā)了自己因國難而顛沛流離、生活動蕩不定的凄涼傷感之情。

⑵①“萬里”一詞,突出空間范圍之廣,表現(xiàn)了廣闊地天地籠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

襯了詩人的個體的渺小孤獨寂寞之情。

②“夜久”一詞,強調(diào)時間之長,寫出了南飛的烏鵲在深夜經(jīng)長時間飛奔后只能落在江邊

暫時棲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現(xiàn)了詩人長時間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艱難處境。

“時時”一詞,運用疊詞,寫月光時時照進黑暗的居室,與下句的“故故”相對,使語言

表達更富有韻律美。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詩歌形象和情感,首先通讀全文,結(jié)合背景,從詩歌所描繪的意象出

發(fā)。第⑴題考查詩歌景和情的關(guān)系,“月”是本詩的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寫的月的特

點,再結(jié)合詩人遭遇和國家的局勢作答。第⑵題考查詩歌情感,結(jié)合注釋①作答。

3.(09年天津卷)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

嚴(yán)鄭公宅同詠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釋,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涓涓凈,風(fēng)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注】嚴(yán)鄭公,即嚴(yán)武,受封鄭公。#(tud),筍殼。帙,包書的布套。

(1)本詩前三聯(lián)描寫出竹子怎樣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賞析“色侵書帙晚”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你談?wù)剬ψ詈笠宦?lián)寓意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陰涼,雨洗竹凈,風(fēng)送竹香。

(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書上,使人感到光線暗了下來。"侵"寫出了竹影移動擴大的漸進過

程。"晚"字則寫出了竹影給人帶來的時間錯覺。

(3)答案符合詩意,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順應(yīng)自然。

示例二:要呵護人才,不要摧殘人才。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攜,使自己有所作為。

解析鑒賞詩的內(nèi)容,理解主旨。

這是一首詠物詩,理解詠物詩就要抓住作者所吟詠事物的特征。詩中作者著力描繪的形象

是“竹”,第一聯(lián)著力寫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聯(lián)著力寫竹陰的涼爽怡人,第三聯(lián)寫竹子經(jīng)

雨洗刷后的潔凈,以及竹子的清香,根據(jù)對詩句的這些理解,概括竹子的形象特點。

“色侵書帙晚”一句描繪竹子的形象,注意描寫的是竹影,結(jié)合全句加以描繪。注意鑒賞

具有刻畫效果的詞語,即要錘煉的字“侵”的動態(tài)效果和“晚”字的襯托效果。

理解詩的主旨要緊扣住詩的最后一聯(lián)“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因為詠物詩往往寄寓

作者的某種思想情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加以判斷。這種題的答案不求一致,但求合理。

就像對詩經(jīng)中“窈窕淑女”的理解一樣,她可以是現(xiàn)實的人,也可借喻理想,這里也求

一致。

但是,出題人在設(shè)置考點時似乎對內(nèi)容的考查擬題重復(fù),前兩個小題都是對形象的鑒賞,

雖然一概括一具體,但我本人覺得這一點有些欠缺。

詠物詩往往扣住所詠之物的具體特點,又在其中有所寄寓。閱讀鑒賞時要注意抓住詠物詩

的這些特征就可以讀懂了。解題時注意考題的考點,注意篩選答案要點。

4.(09年遼寧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晚泊岳陽

歐陽修

臥聞岳陽城里鐘,系舟岳陽城下樹。

正見空江明月來,云水蒼茫關(guān)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輝,水上人歌月下歸;

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去如飛。

(1)詩中有三處寫到“月”,請就此作簡要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是怎樣表現(xiàn)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第三句寫明月“來”懸空江,表現(xiàn)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為伴;第五句用

擬人方法呈現(xiàn)靜夜“月弄清輝”的畫面,也為下句漁人歸家作因;第六句寫月光引領(lǐng)水上

人伴著歌聲飛去歸家,帶出作者一絲思鄉(xiāng)之情。意思答對即可。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處景而生的思鄉(xiāng)之情。是通過臥聞鐘聲、系舟樹下、靜賞江月、傾

聽歌聲等舉動,城里鐘、水上歌等聽覺感受,城下樹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蒼茫、輕舟飛

逝等視覺形象,以境寓情來表現(xiàn)的。句句寫景,景景關(guān)情。

5.(09年福建卷)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江行

[宋]嚴(yán)羽

暝色紫葭外,蒼茫旅眺情。

殘雪和雁斷,新月帶潮生。

天到水中盡,舟隨樹杪行。

離家今幾宿,厭聽棹0歌聲。

【注】①棹歌:行船時船工所唱的歌。

⑴詩人為什么“厭聽棹歌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詩人離家日久,思鄉(xiāng)情切,厭倦了長期的漂泊生活,所以聽到棹歌聲便心生厭倦。

解析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淺易”指合格的高中畢業(yè)生能夠基本讀懂的程度。

本道試題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等級為D,鑒賞評價。從整

首詩來看,作者那種離家日久、思鄉(xiāng)情切的情感主要通過“厭聽棹歌聲”尤其是“厭”

來得以表露。前三聯(lián)主要寫自己旅途所見,最后一聯(lián)寫自己的感覺。

⑵請從“景”與“情”的角度,賞析本詩的頷聯(lián)。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詩歌頷聯(lián)妙在融情于景。詩中描寫了雪“殘”、雁“斷”、月“新”、潮“生”的

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詩人的羈旅之情、思鄉(xiāng)之感。

解析本道試題考查鑒賞文學(xué)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等級為D,鑒賞評價。

考生通過解答第⑴題以后,對本詩的情感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因而,在解答本道題時,

要緊密結(jié)合第(1)題的答案,進而從命題者所指定的“景”與“情”的角度進行賞析。

在組織答案時,要涉及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賞析的“景”的區(qū)域為頷聯(lián),''情”為全

詩;二是答出運用的表達技巧;三是指出這種表達技巧下的“景”;四是寫出詩中所體

現(xiàn)出來的“情工

6.(09年全國1\陜西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次石湖書扇韻?

姜夔.

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

【注】①石湖;南宋詩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職歸隱石湖(在今江蘇蘇州),

自號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

人。浪跡江湖,終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見范成大,這首詩約作于此時。

(1)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是由哪些景物構(gòu)成的?請簡要敘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說,詩的后兩句歌頌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趨炎附勢的人。

你對此有什么看法?請簡要說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描繪了一幅山環(huán)水繞,村閣隱然,浮萍泛綠,藕花飄香的恬靜優(yōu)雅的隱居風(fēng)光圖。

分別寫了溪橋橫躍,曲水彎流,樓閣隱約,浮萍漂碧,藕花飄香。從視覺與嗅覺等角度渲染

出閑適雅寂的石湖風(fēng)景。

⑵同意:詩的后兩句寫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視功名,淡泊利祿的高潔品

行,另一方面也襯托出那些趨炎附勢之人的辱人賤行,同時還寫出了詩人對范的崇仰、敬佩

與贊美。

不同意:前兩句以景襯人,后兩句以事寫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叭瞬恢痢备右r托出環(huán)

境的優(yōu)雅,也突出地贊美了范成大達到了無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解析第一問:分析詩歌“意境",第一步,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

營造的氛圍特點。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氛圍)特點術(shù)語有:孤寂冷清、恬

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恬靜安謐,雄奇優(yōu)美、生機勃勃、富麗堂皇、肅殺荒寒、瑰

麗雄壯、虛幻飄渺、凄寒蕭條、繁華熱鬧等。

第二問:分析"思想感情”和作者”觀點態(tài)度”,第一步,調(diào)動積累,讀品詩(詞),理解內(nèi)容,

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機整合,準(zhǔn)確表述。

鑒賞這二十八字??伤闶窍缃?,不僅描繪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圖卷,而且傳過出

畫筆難于表現(xiàn)的情韻??梢韵胂蠼绠?dāng)年是坐船造訪石湖的。“橋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

南水鄉(xiāng)特有的景色,同時也自遠漸近,顯現(xiàn)出范氏別墅的方位。湖上煙波浩渺,湖岸林蔭繁

茂,憑什么來認(rèn)得“水通村”呢?“岸閣浮萍綠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邊滯留著綠色

的痕跡,便是村中平靜的池塘?xí)r飄流出的浮萍。這正像武陵漁人發(fā)現(xiàn)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尋到

桃花源一樣?!眲e有天地非人間”這是個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在石湖人不到"。這自然是說范成大別墅的遠絕煩囂,實亦是對范品格的稱頌。

范成大以廊廟之才,歸隱江湖之上。他在朝時,希望能為恢復(fù)中原而竭智盡忠,但不得孝宗

的信任,御史便挾私憾攻擊,于是他落職退隱江湖。他視富貴如浮云,惟恐緇塵再染素衣,

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這“人”應(yīng)該是指那些趨炎附勢,抗塵走俗的人。能做到“人不

到”,足見操守清介,志在遂初。因而他能在退隱中怡然自樂,沉醉于自然美景中。“藕花多

處別天門”,專開門戶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兩句,寫景實即寫人,

寫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7.(09年全國卷H)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軍城早秋

嚴(yán)武陽

昨夜秋風(fēng)入漢關(guān),朔云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注】嚴(yán)武(726-765):字季鷹,華陰(今屬陜西)人。曾任成都尹、劍南節(jié)度使,廣

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擊敗吐蕃軍隊七萬多人。

(1)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的后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夜晚、秋風(fēng)、漢關(guān)、寒云、冷月、西山,詩的前兩局描繪的是一幅初秋邊關(guān)陰

沉濃重的夜景。寓意邊境局勢的緊張。(2)詩的后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作為鎮(zhèn)守邊關(guān)的將領(lǐng),

斗志昂揚的豪邁情懷。第三句寫部署奮力出擊,顯示昂揚的斗志;第四句寫全殲敵軍的決

心,顯示必勝的信心。

解析第一題考查意境形象,注意點出意象,分析畫面要注意時間、地點、總體特征。分

析本題的寓意,一定要注意注釋(“擊敗吐蕃軍隊七萬多人”)的提示作用。第二題考查詩

的思想情感,要注意結(jié)合第三、四句具體詩句分析。作詩歌題,一是要注意結(jié)合詩歌分析,

二是要明確答題思路,三是要注意詩歌注糅的提示作用。

第一問:分析詩歌“意境”,答題步驟:第一步,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第二步,

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營造氛圍的作用意義。

意境(氛圍)特點術(shù)語有: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恬靜安謐,雄

奇優(yōu)美生機勃勃,富麗堂皇,肅殺荒寒瑰麗雄壯,虛幻飄渺凄寒蕭條繁華熱鬧等。

第二問:分析“思想感情”答題步驟:第一步,調(diào)動積累,讀品詩(詞),理解內(nèi)容,分

析情感。第二步,有機整合,準(zhǔn)確表述。

鑒賞安史之亂后,吐蕃的侵犯成為干擾唐帝國的重要外因。廣德元年(763)十月,吐

蕃貴族武裝乘唐軍忙于收拾安史之亂殘局之際,大舉東侵,竟連破涇邠二州,攻占唐都長

安達十三天.此次進犯被唐軍擊退之后,他們又從與四川交界的南路向唐王朝發(fā)動進攻,

在同年十二月,又連破松、維、保三州及云山二新城。

廣德二年春,嚴(yán)武接替高適,再度出任劍南節(jié)度使。剛一到任,他就狠抓軍隊的訓(xùn)

練,當(dāng)年秋天,就一鼓作氣,擊破吐蕃七萬余人的精銳部,先后收復(fù)了當(dāng)狗、鹽川二城。

這首詩就是他擊破吐蕃入侵的紀(jì)實。

頭兩句“昨夜秋風(fēng)入漢關(guān),朔云邊月滿西山”,開門見山,點出了詩人登城的時令、

地點。“昨夜秋風(fēng)”,是指秋季剛到,從而緊扣詩題中的“早秋”二字。詩人觀察入微,從

“風(fēng)”的細微變化中確切地掌握秋天到來的信息,說明了他對時局的密切關(guān)注,對敵人動

向的明察秋毫。對于古代地處中國邊疆的游牧民族來說,秋高馬肥,秋風(fēng)一起,就是他們

入侵內(nèi)地的有利季節(jié)。因此,“昨夜秋風(fēng)”一到軍城,詩人就深夜難眠,他乘著月光登上

城樓,放眼遠眺,“朔云”、“邊月”、岷山,盡收眼底。邊關(guān)的初秋之夜,陰云冷月,山野

慘白,整個夜景都彌漫著一股沉重的肅殺之氣,給人一種無形的壓抑感。次句中的一個‘‘滿”

字,將陰沉肅穆、硝煙密布的戰(zhàn)前氣氛烘托得更加濃重。總之,頭兩句是寫景,但景中有

人、有情,細致入微地表現(xiàn)了主將在戰(zhàn)斗前夕的寧靜中細心觀察敏捷思索的心靈側(cè)面。

詩的后兩句“更催飛將迫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是主將兼詩人所發(fā)布的戰(zhàn)斗命令

一將士們一定要再接再勵,乘勝追擊敵人,徹底殲滅他們,不要讓敵人一人一馬逃回敵

營去!“更催”、“莫遣”二詞,語勢斬截,有振雷走霆之力,表現(xiàn)了主將果斷剛毅的氣

魄和勝利在握的必勝信心,洋溢著邊防將士保疆衛(wèi)國的奮發(fā)激昂的愛國熱情。

這首詩歌大膽地采用了開闔跳躍的筆法來寫景抒情,增加了詩的信息容量。前一二句

寫景,但景中寓情,點明主將已迅速、準(zhǔn)確掌握了敵情,從而表明他在軍事行動之前,就

已經(jīng)知己知彼,掌握了軍事上的主動權(quán),因此,穩(wěn)操勝券就不是魯莽匹夫的妄語了。有如

此堅實的思想作鋪墊,三四兩句的騰躍、抒情,就顯得既輕捷,又與上文有內(nèi)在的承繼性,

令人感到自然可信、豪氣倍增。

8.(09年湖北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題西溪無相院

張先

積水涵虛上下清,幾家門靜岸痕平。

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草聲。

入郭僧尋塵里去,過橋人似鑒中行。

已憑暫雨添秋色,莫方修蘆礙月生。

(1)這首詩多處寫到“影”,有的是明寫,有的是暗寫。請找出兩處暗寫“影”的詩句,并

加以說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聯(lián)是怎樣寫景的?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過橋人似鑒中行,喑寫人影(或橋影)。②莫放修蘆礙月生,喑寫月影(或

蘆影)。

(2)上句著眼于視覺,寫浮萍破處,山影在水中顯現(xiàn)出來,吩應(yīng)了第一聯(lián)的“清”字。下

句則著墨于聽覺,以細微的草聲襯托出環(huán)境的寧靜,呼應(yīng)了第一聯(lián)的''靜"字。

解析第一小題:明寫好找,暗寫相對難些?!鞍祵憽币簿蜁r側(cè)面描寫,結(jié)合詩歌和平時所

學(xué),一般不難判斷。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

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

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蓖ㄟ^“幾處”、“新燕”、“淺草”等表現(xiàn)“早”。

第二小題:題目考查寫景的手法、角度。考生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從修辭、寫景

的順序、角度、煉字等方面作答。

賞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寫道:“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

岳陽城?!睂懙煤肋~壯闊,氣勢不凡。此詩首句即從孟詩來,但意在寫靜謐之景,且能與全

篇構(gòu)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可見其善于借鑒。首句既點明水光天色都是一片清虛,下面則就

水來寫,緊扣“西溪”二字。一切都是那樣的安靜,沒有人聲,甚至沒有一絲微風(fēng),所以

溪面上波紋不起。頷聯(lián)寫得非常細致。水面長滿浮萍,本無所見,而水底小蟲或游魚微動,

使得浮萍綻開,隨意一瞥,竟映出山影;岸邊的草叢本和溪水??樣寧靜,但不經(jīng)意間,仍

能聽到蟲兒活動時的窸窸窣窣的聲響。這兩句,一寫目睹,一寫耳聞,極形大自然之靜,

卻又顯示出生命力量的無所不在。頸聯(lián)照應(yīng)題面“無相院”,以入郭之塵反襯禪院之清,以

人行鑒中表現(xiàn)物我兩忘,是詩歌境界的進一步深化。末聯(lián)回應(yīng)“積水涵清”,以擔(dān)心蘆葦長

高,影響觀賞溪中之月作結(jié),使我們想起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禪典。寫禪意而無禪語,

此詩的高明之處就在此。

張先在當(dāng)時就有一個綽號,叫做“張三影”,意謂他在詞中寫過三句帶“影”的名句。

其實并不止三句。如《天仙子》:“沙上并禽水上瞑,云破月來花弄影?!薄肚嚅T引》:“那堪

更被明月,隔墻送過秋千影。”《歸朝歡》:“嬌柔懶起,簾押卷花影?!薄都裟档ぁ罚骸傲鴱綗o

人,墮飛絮無影?!薄赌咎m花》:“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shù)楊花過無影?!睉?yīng)該說,此詩“浮萍

破處見山影”也一樣精彩??雌饋恚@位作者在詞和詩上的追求是一致的。

張先(990—1078)北宋人,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進士。

歷任宿州掾、吳江知縣、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视佣辏?050),晏殊知永興軍(今

陜西西安),辟為通判。后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嘗知安陸,故人稱張安陸。

治平元年(1064)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元豐元年卒,年八十九。張先「能詩及樂府,至老

不衰」(《石林詩話》卷下)。

其詞內(nèi)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語言工

巧。

他以登山臨水、創(chuàng)作詩詞自娛。詞與柳永齊名,擅長小令,亦作慢詞。其詞含蓄工巧,

情韻濃郁。題材大多為男歡女愛、相思離別,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閑適生活。一些清新深婉

的小詞寫得很有情韻。初以《行香子》詞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之句,人稱為「張

三中」。后又自舉平生所得意之三詞:云破月來花弄影(《天仙子》);「嬌柔懶起,簾幕卷花

影」(《歸朝歡》);「柔柳搖搖,墜輕絮無影」(《剪牡丹》),世稱「張三影」。《一叢花令》中

有「沉思細想,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fēng)」之句,刻劃閨中怨女的心理活動極為細膩生動。賀

裳在《皺水軒詞話》中評此詞尤為「無理而妙」。詩歌在當(dāng)代也享有盛名。

其詞含蓄項正,意象繁富,內(nèi)在凝練,于兩宋婉約詞史里影響巨大,在詞由小令向慢詞

的過渡中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功臣。正堂清末詞家陳廷焯云:“張子野詞,古今一大轉(zhuǎn)移也。

觀此則為晏殊歐陽修、為溫庭筠韋應(yīng)物,體段雖具,聲色未開;后此則為秦觀柳永、

為蘇軾辛棄疾、為周邦彥姜夔,發(fā)揚蹈厲,氣局一新,而古意漸失?子野適得其中。”(《白

雨齋詞話》培一)?!对~學(xué)通論》中引吳梅評價云?“子野上結(jié)晏、歐之局,下開蘇秦之堀,

在北宋諸家中適得其平,有含蓄處?亦有發(fā)越處。但含蓄不似溫、韋,發(fā)蜿亦不似豪蘇膩柳。

規(guī)模既正,氣格亦堤,非諸家能及也。”南宋中后期“醇項”派中姜夔的詞受其影響極大。

《詞柳輯評》中先著提到:“(子野)白描領(lǐng)手,為姜白石之先驅(qū)?!睆埾纫簧鷮櫹砀毁F,詩

酒風(fēng)流,頗多佳話。好友其軾贈詩“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忙”為其生活寫照。據(jù)

傳張先在八占歲時仍娶十八歲的女子為妾。一次家寵上,蘇軾再度賦詩調(diào)侃:“十八新娘兜

十郎,蒼蒼白發(fā)對紅妝。鴛鴦被里成疊夜,-樹梨花壓海棠。”

《宋史》無傳,《宋史翼》卷二六載其事。著有《張子野詞》,存詞?百八十多首。

9.(09年江西卷)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喜外弟盧綸見宿

司空曙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yè)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

【注】蔡家親:表親。

(1)此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此詩表達了詩人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帶悲)的感情。

(2)前人認(rèn)為全詩動人之處在“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兩句,請從情景關(guān)系的角度分

析其獨到之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悲景寫哀情;不著悲字而悲情自現(xiàn)(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寫情,而將情完全寄予

在景物中)。

解析這首詩的“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在高中語文第二冊《說“木葉”》中出現(xiàn)過。

學(xué)生如果熟悉課文,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感情。

賞析這首詩是作者因表弟盧綸到家拜訪有感而作。首句是寫作者悲涼的境遇:年

老獨居荒野,近無四鄰,孤苦無依,生活貧困?!坝曛悬S葉樹,燈下白頭人”一聯(lián)

寫景抒情,把一位窮愁潦倒的白頭老人的形象刻畫得很豐滿。后兩句寫對表弟到來

的感激,這是寫“喜”,但喜中仍有悲。喜的是因為自己被貶沉淪,親人還來探望,

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處境不佳,又感到對不起親人,所以仍感辛酸慚愧。全詩

語言樸實,語調(diào)低沉悲切,真實感人。

司空曙和盧綸都在“大歷十才子”之列,詩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從這首詩,

尤其是末聯(lián)“平生自有分(情誼),況是蔡家親(羊祜為蔡邕外孫,因稱表親為蔡

家親)”,可以看見他倆的親密關(guān)系和真摯情誼;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境遇的悲

涼。據(jù)《唐才子傳》卷四載,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為“性耿介,不干權(quán)要”,

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這首詩正是作者這種境遇的寫照。

前四句描寫靜夜里的荒村,陋室內(nèi)的貧士,寒雨中的黃葉,昏燈下的白發(fā),通過這

些,構(gòu)成一個完整的生活畫面。這畫面充滿著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詩題,寫表

弟盧綸來訪見宿,在悲涼之中見到知心親友,因而喜出望外。近人俞陛云《詩境淺

說》說,這首詩“前半首寫?yīng)毺幹?,后言相逢之喜,反正相生,為律詩一格”?/p>

從章法上看,確是如此。前半首和后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總的傾向是統(tǒng)一

于悲。后四句雖然寫“喜”,卻隱約透露出“悲”:“愧君相見頻”中的一個“愧”

字,就表現(xiàn)了悲涼的心情。因之,題中雖著“喜”字,背后卻有“悲”的滋味。一

正一反,互相生發(fā),互相映襯,使所要表現(xiàn)的主旨更深化了,更突出了。這就是“反

正相生”手法的藝術(shù)效果。

比興兼用,也是這首詩重要的藝術(shù)手法?!坝曛悬S葉樹,燈下白頭人”,不是單純的

比喻,而是進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來烘托氣氛,特別富有詩味,成了著名的警句。

用樹之落葉來比喻人之衰老,是頗為貼切的。樹葉在秋風(fēng)中飄落,和人的風(fēng)燭殘年

正相類似,相似點在衰颯。這里,樹作為環(huán)境中的景物,起了氣氛烘托的作用,類

似起興。自從宋玉《九辯》提出“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秋

風(fēng)落葉,常常被用以塑造悲的氣氛,“黃葉樹”自然也烘托了悲的情緒。比興兼用,

所以特別富有藝術(shù)感染力。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一云:韋蘇州日:窗里人將老,

門前樹已秋。白樂天曰:樹初黃葉日,人欲白頭時。司空曙曰:雨中黃葉樹,燈下

白頭人。三詩同一機杼,司空為優(yōu):善狀目前之景,無限凄感,見乎言表。其實,

三詩之妙,不只是善于狀景物,而且還善于設(shè)喻。司空曙此詩頷聯(lián)之所以為優(yōu),在

于比韋應(yīng)物、白居易詩多了雨景和昏燈這兩層意思,雖然這兩層并無“比”的作用,

卻大大加強了悲涼的氣氛?!坝曛小?、“燈下”兩句之妙,就在于運用了興而兼比的

藝術(shù)手法。

10.(09年上海卷)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1)-(3)題。

早興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開門鼓一聲。

犬上階眠知地濕,鳥臨窗語報天晴。

半銷宿酒頭仍重,新脫冬衣體乍輕。

睡覺0心空思想盡,近來鄉(xiāng)夢不多成.

【注】①覺:醒.

(1)白居易,字樂天,號"

答案香山居士

解析沒有任何技巧,完全是考察考生的識記能力,這也是最基本的文學(xué)常識。

(2)對本詩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p>

A.首聯(lián)用“晨光”與“開門鼓”交代時間之早。

B.頷聯(lián)以犬和鳥的表現(xiàn)描繪清晨興旺之景。

C.尾聯(lián)“鄉(xiāng)夢不多成”呼應(yīng)“心空”,點明主旨。

D.本詩語言淺顯平實,給讀者清新自然之感。

答案B

解析鑒賞文學(xué)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把握作品內(nèi)容,注意傳統(tǒng)文化底

蘊和表現(xiàn)方法,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領(lǐng)悟。頷聯(lián)告訴我們的是“那

在臺階上貪睡的小狗兒也擺擺尾巴,懶洋洋地爬起來;而一向活潑的小鳥更不會

放過這可愛的時光,正在窗前嘰嘰喳喳不停地歡叫著,似乎是在向人們報告著美

好天氣的到來”。隱隱透露出春天的氣息。

(3)詩人善于從細微處表現(xiàn)生活情趣,請從這一角度賞析畫線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新脫冬衣”以動作暗示季節(jié)更替;“體乍輕”寫出猛然間的輕松感受;

“乍輕”呼應(yīng)“新脫”,描寫入微,抒發(fā)了詩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來的喜悅之情。

解析鑒賞文學(xué)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把握作品內(nèi)容,注意傳統(tǒng)文化底

蘊和表現(xiàn)方法,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領(lǐng)悟。

鑒賞這首詩當(dāng)是長慶三年(823),詩人到杭州第二年的早春所作。杭州本是

他幼時立志去做官的地方,如今宿愿已償,心中自然快慰。這首小詩,反映了詩

人在杭州的第一個春天即將來臨時內(nèi)心的喜悅激動之情。

從詩的結(jié)構(gòu)看,前四句寫詩人在早晨的所聞所見,后四句則是抒發(fā)詩人對早春氣

象的感受。也許是因為詩人對春天特有的敏感,他一大早就醒來了。此時晨光初

照,屋室通明,早衙鼓正開始咚咚地敲響;大概是天氣轉(zhuǎn)暖、大地變得潮濕的緣

故吧,那在臺階上貪睡的小狗兒也擺擺尾巴,懶洋洋地爬起來;而一向活潑的小

鳥更不會放過這可愛的時光,正在窗前嘰嘰喧喳不停地歡叫著,似乎是在向人們

報告著美好天氣的到來,催促著人們早早起床。這四句通過晨光、鼓聲以及對春

天極為敏感的兩個動物一一犬、鳥的傳神刻畫,在緊扣“早”字主旨的同時,又

隱隱透露出春天的氣息。

詩歌的后半部分表現(xiàn)了詩人在這樣春天氣息越來越濃郁的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的輕松

愉快之感?!鞍脘N宿酒頭仍重”說明昨日飲酒甚多。春宵佐以美酒,自是人生一

大樂事,以致詩人忘了自身的酒量,開懷暢飲,一醉方休,到次日早晨起來尚

有頭重腳輕之感。“新脫冬衣”表明正是早春氣候,脫去冬衣會令人煥然一新,

輕松爽快,所以說“體乍輕”?!绑w乍輕”而“頭仍重”,值此酒意未竟消之際,

當(dāng)有頭重腳輕、飄飄無定之感o這既是實寫酒意未消時身體真實的感覺,同時

又何嘗不是美好的春色令詩人陶醉了呢?正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在這樣的境界

中,他忘記了一切憂愁和煩惱,以致于“睡覺心空思想盡,近來鄉(xiāng)夢不多成”,

這兩句照應(yīng)詩題,寫夜間因為沒有鄉(xiāng)夢撩人愁思,睡醒后心境空明。暗示出詩人

的身心已完全被春天的氣息所感染,他又迎來了一個明媚的春天。

全篇無論是寫自然景物還是寫自己的生活與心態(tài),都筆致輕靈素淡,充滿著情趣。

節(jié)奏也是流暢、歡快的,字里行間,融注著詩人對春天、對生活的熱愛。

11.(09年四川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

陸游

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1)請談?wù)勥@首詩前兩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達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豐富的感情蘊涵在景物與人物活動的描寫之中。結(jié)合全詩,對此作簡要

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入”字表現(xiàn)出河的生氣,“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2)這首詩前兩句用夸張手法寫祖國山河的雄闊壯麗,飽含熱愛之情,并為進一步抒情

作了鋪墊;第三句“淚盡”二字將亡國之恨宣泄無遺:第四句一個“望”字寫出遺民對

南宋軍隊收復(fù)失地的企盼,一個“又”字則曲折地表達出對茍且偷安的南宋朝廷遲遲沒

有收復(fù)失地的失望與埋怨。

解析(1)考查詩歌的語言的鑒賞(2)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和思想感情。

第一問答題步驟:第一步,指出該字,或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第二步,簡要分析:

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什么

感情。

煉字(用詞巧妙),風(fēng)格特色,意境?!盁捵帧倍酂拕釉~和形容詞,可以煉數(shù)詞,也可

以煉特殊詞,還可以活用詞語。

思想感情答題步驟:第一步,調(diào)動積累,讀品詩(詞),理解內(nèi)容,分析情感。第二步,

有機整合,準(zhǔn)確表述。

第一問:“煉字”,提問方式:某聯(lián)上下兩句中最精練(生動)傳神的分別是哪一個字?

請作簡要賞析。提問變式:1、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rèn)為它好在哪里?2、某句中的

某字,你認(rèn)為寫得好不好?為什么?3、甲詩中的某個詞與乙詩中的某個詞,哪個更好?

為什么?請簡要賞析。

第二問:第二問:賞析“表達技巧”和“思想感情”答題步驟:表達技巧答題步驟:

第一步,準(zhǔn)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第二步,結(jié)合詩句闡釋為什么是用了這種手法。第三

步,指出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賞析創(chuàng)作背景:六十八歲的放翁,罷歸山陰故里已經(jīng)四年。但平靜的村居生活并不能

使老人的心平靜下來。此時雖值初秋,暑威仍厲,天氣的熱悶與心頭的煎沸,使他不能

安睡。將曉之際,他步出籬門,以舒煩熱,心頭悵觸,寫下兩首詩。這里選了其中一首。

內(nèi)容評析:詩一開始劈空而來,氣象森嚴(yán)。山河本來是不動的,由于用了「入」、I■摩」

二字,就使人感到這黃河、華山不僅雄偉,而且虎虎有生氣。但大好河山,陷于敵手,

怎能不使人感到無比憤慨!這兩句意境闊大深沉,對仗工整。

“遺民淚盡胡塵里”的“盡”字,更含無限酸辛。眼淚流了六十多年,怎能不盡?但即

使“眼枯終見血”,那些心懷故國的遺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馬隊揚起的灰塵,隔不斷

他們苦盼王師的視線。以“胡塵”作“淚盡”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

結(jié)句“南望王師又一年”,一個“又”字?jǐn)U大了時間的上限。遺民苦盼,年復(fù)一年,但

路遠山遙,他們哪里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們忘記得干干凈凈!詩人極寫北地遺民的

苦望,實際上是在表露自己心頭的失望。全詩以「望」字為眼,表現(xiàn)了詩人希望、失望,

千回百轉(zhuǎn)的心情。這是悲壯深沉的心聲。詩境雄偉、嚴(yán)肅、蒼涼、悲憤,讀之令人奮起。

陸游是南宋愛國詩人,面臨祖國分裂的劇變時代,早懷報國大志,中年從軍西南,壯闊

的現(xiàn)實世界、熱烈的戰(zhàn)地生活,使他的詩歌境界大為開闊。正如他的《示子遹》所追憶

的“中年始少悟,漸欲窺宏大”;《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所自述的“詩家三

昧忽見前,屈賈在眼元歷歷;天機云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浩氣吐虹霓,壯懷

郁云霞,自然不是那些玩弄半吞半吐雕蟲小技者能望及了。他晚年退居山陰,而志氣不

衰,鐵馬冰河,時時入夢,“老驥伏楊,志在千里”,對中原淪喪的無限憤慨,對廣大民

眾命運的無限關(guān)切,對南宋統(tǒng)治集團茍安誤國的無限痛恨,在這首七絕四句中盡情地傾

吐出來。

“河”,指黃河,哺育中華民族的母親;岳,指東岳泰山、中岳嵩山、西岳華山等立地

擎天的峰柱。巍巍高山,上接青冥;滔滔大河,奔流入海。兩句一橫一縱,北方中原半

個中國的形勝,鮮明突兀、蒼莽無垠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奇?zhèn)邀惖纳胶?,?biāo)志著祖國

的可愛,象征著民眾的堅強不屈,已給讀者以豐富的聯(lián)想。然而,如此的山河,如此的

人民,卻長期以來淪陷在金朝貴族鐵蹄蹂躅之下,下兩句筆鋒一轉(zhuǎn),頓覺風(fēng)云突起,詩

境向更深遠的方向開拓。“淚盡”一詞,千回萬轉(zhuǎn),中原廣大人民受到壓迫的沉重,經(jīng)

受折磨歷程的長久,企望恢復(fù)信念的堅定不移與迫切,都充分表達出來了。他們年年歲

歲盼望著南宋能夠出師北伐,可是歲歲年年此愿落空。當(dāng)然,他們還是不斷地盼望下去。

人民的愛國熱忱真如壓在地下的跳蕩火苗,歷久愈熾;而南宋統(tǒng)治集團則正醉生夢死于

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國恨家仇丟在腦后,可謂心死久矣,又是多么可嘆!后一層意

思,在詩中雖未明言點破,強烈的批判精神則躍然可見。

2008年高考題

1.(08江蘇)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內(nèi)容,并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總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種修辭方法?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頷聯(lián)寫六朝古都的歷史遺跡,頸聯(lián)寫金陵美麗的自然風(fēng)物;寄寓人事滄桑、

自然永恒以及六朝興廢的感慨。

(2)比喻。①憂君王為奸邪所蒙蔽,憂奸邪為非作歹;②憂賢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憂

國憂君憂民。

解析開頭兩句寫鳳凰臺的傳說,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顯重復(fù),音節(jié)流轉(zhuǎn)

明快,極其優(yōu)美?!傍P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于此山,

乃筑臺,山和臺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時代,鳳凰是一種祥瑞。當(dāng)年鳳凰來游象征著王朝的

興盛;如今鳳凰臺空,六朝的繁華也一去不復(fù)返了,只有長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著,大自

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鳳去臺空”這一層意思進一步發(fā)揮。三國時的吳和后來的東晉都建都于金陵。

詩人感慨萬分地說,吳國昔日繁華的宮廷已經(jīng)荒蕪,東晉的一代風(fēng)流人物也早已進入墳?zāi)埂?/p>

那一時的恒赫,又在歷史上留下了什么有價值的東西呢?

詩人沒有讓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對歷史的憑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盡的

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薄叭健痹诮鹆晡髂祥L江邊上,三峰并列,

南北相連。陸游《入蜀記》云:“三山,自石頭及鳳凰山望之,杳杳有無中耳。及過其下,

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陸游所說的“杳杳有無中”正好注釋“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

隱半現(xiàn)、若隱若現(xiàn)的景象寫得恰到好處?!鞍樦蕖保诮鹆晡鏖L江中,把長江分割成兩道,

所以說“一水中分白鷺洲”。這兩句詩氣象壯麗,對仗工整,是難得的佳句。

李白畢竟是關(guān)心現(xiàn)實的,他想看得更遠些,從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長安。但是,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兩句詩寄寓著深意。長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

帝王的象征。陸賈《新語?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月也?!崩畎走@兩句

詩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安灰婇L安”暗點詩

題的“登”字,觸景生愁,意寓言外,饒有余味。

2.(08福建)閱讀下面這首唐詩,按要求答題。

絕句漫興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

銜泥點污琴書內(nèi),更接飛蟲打著人。

【注】這首詩寫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請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對這首詩作簡要賞析。

答:

答案這首詩景中含情。詩人從燕子落筆,細膩逼真地描寫了它們頻頻飛入草堂書齋,“點

污琴書”“打著人”等活動。這些描寫既凸現(xiàn)了燕子的可愛之態(tài),又生動傳神地表現(xiàn)出燕

子對草堂書齋的喜愛,以及對詩人的親昵。全詩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給人自然、親切

之感,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悅和悠閑之情。

也可以理解為詩人通過對燕子頻頻飛入草堂書齋擾人清凈的生動描寫,借燕子引出禽鳥也

好像欺負人的感慨,表現(xiàn)出詩人遠客孤居的諸多煩惱和心緒不寧的神情。

解析這首詩寫頻頻飛入草堂書齋里的燕子的情景。首句說茅齋的低矮狹窄,“熟知”,是

就燕子而言的。連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這茅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

句接著說“故來頻”。三、四兩句就細致地描寫了燕子在室內(nèi)的活動:筑巢銜泥點污了琴

書不算,還要追捕飛蟲甚至碰著了人。詩人以明白如話的口語,作了細膩生動的刻畫,給

人以逼真的實感。

3.(08天津)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

山居即事

王維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單門稀。

嫩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1)簡析“遍”字在頷聯(lián)中的表達效果。

答:

(2)詩的后四句寫出了怎樣的景與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遍”字表現(xiàn)松茂鶴多,“稀”字表現(xiàn)來訪者少,兩者對照寫出山居環(huán)境的

幽靜。

(2)寫出了夕陽西下,炊煙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愛,人們采菱而歸的景象。表現(xiàn)出作

者悠然閑適的心情。

解析這首五律寫詩人幽居山中所見景物,表現(xiàn)其悠然閑適之情。分析句中詞語的表達

效果,要聯(lián)系詞語所在詩句及整首詩的意境。分析景與情的關(guān)系,應(yīng)考慮作者寫了哪些

景物,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要注意聯(lián)系詩人的個性與寫作背景。

4.(08全國I)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江間作四首(其三)

潘大臨@

西山通虎穴0,赤壁隱龍宮。影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

沙明拳宿鷺◎,天闊退飛鴻。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臨(約1057~1106):字邠老,黃州(今湖北黃岡)人,善詩文。曾隨蘇軾

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鷺:指白鷺?biāo)邥r一腿蜷縮的樣

子。

(1)第三聯(lián)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