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雨霖鈴》柳永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高中語文-《雨霖鈴》柳永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高中語文-《雨霖鈴》柳永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高中語文-《雨霖鈴》柳永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高中語文-《雨霖鈴》柳永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設計設計思想“板塊式教學設計”,板塊思路為四個步驟:誦讀——品情——賞句——背誦?!八亩螡L動教學模式”,四段分別為:問題呈現(xiàn)---自我感悟---合作交流---評價提升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雨霖鈴”詞牌名的由來及作者簡介2、掌握鑒賞詩詞的基本方法。能力目標:1、理解“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特色。2、掌握名句鑒賞的重要方法。情感目標:培養(yǎng)純正的文學趣味,感受純真美好的愛情。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1、反復誦讀,體會情感。2、品味鑒賞美段名句。教學難點:理解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特色學習過程(一)導入:由宋祖英的歌曲《雨霖鈴》導入新課設計說明:這樣可以活躍氣氛,激發(fā)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二)誦讀課文,為鑒賞做準備1、試讀:注意字音、感情基調(diào)。標出不理解之處。采用學生自由讀的方式。設計說明:“試讀”可讓學生明確自己掌握知識的情況,使課堂學習更具目標性、針對性。2、個讀、比讀:和自己的讀法有哪些不同之處?設計說明:我指3生來讀,比較讀的感情教師點拔:本次是宋詞中經(jīng)典寫離別之情的詞,很美,不只是要讀順,還讀出味道來。要把自己作為文中的主人公,飽含深情地朗讀,抒發(fā)了他內(nèi)心深處的離愁別緒。3、齊讀,概括詩意,把握感情基調(diào)。4、聽名家朗讀,領會其感情學生讀完后,放錄音,讓學生體會、比較,找差距。以便加強誦讀。5、生再來模仿讀,找出最能直接體現(xiàn)作者離別心情的句子。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點撥:回憶古詩中寫離別的詩句。這么多離情詩句中,為什么柳詞能流傳那么廣泛,有什么特別之處?品讀: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點撥:多情自古傷離別(直接點出離別傷感),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更加渲染凄清冷落的環(huán)境)!為雙重傷感這種寫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理解課文,體會文中蘊含的情感美1、試找出詞中借景抒情的句子,并勾畫出意象;

2、這些意象渲染了怎樣的氛圍(意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意象:出現(xiàn)在作品中帶有主觀感情的物象(1).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渲染了凄切悲涼的氛圍)(2).念去去(點:直接點出了詞人心中的留戀與不舍的離情),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染:再用煙波浩渺、暮靄濃重、天地遼闊的景象渲染蒼茫冷寞的離別氛圍)(3).多情自古傷離別(點),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一重渲染)!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二重渲染,渲染凄清孤寂的氛圍)??偨Y(jié):點染是繪畫中的點筆染瀚手法,后來借用到古典詩詞中。詞中描寫的景物(板書)意象意境上片實寫寒蟬、長亭、驟雨凄切悲涼借景抒情煙波、暮靄、楚天蒼茫落寞虛實相生下片虛寫楊柳、曉風、殘月凄清孤寂感情:凄涼哀婉的離愁別緒齊讀這三句寫景句,品味其中的情設計說明:對本文藝術(shù)手法的使用,學生可能說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手法,但理解還處于較膚淺的層次,教師應引導學生明白這種藝術(shù)特色。它體現(xiàn)了作者主觀情感對景物的選擇性和限制性,是創(chuàng)作者根據(jù)自己的情感需要設置的相應意象。本文“虛實相生”的寫法也是難點,應抓住“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焙汀敖裣菩押翁帲織盍稌燥L殘月”等句和上下文內(nèi)容作比較分析,要讓學生真正理解,不可讓學生吃“夾生飯”。學生討論,教師提問并投放別前、別時、別后三幅畫面的關鍵詞,重要意象、意境和藝術(shù)手法。設計說明:此問題的設置是讓學生明確意象對于表達情感和營造意境的作用。了解意象與意境之間的關系,為以后的鑒賞打下基礎。在課堂中,學生可能會從作者情感表達需要方面去理解,基礎好的學生還會涉及到作者的生平,性格和時代特征。(如果能理解到這一步,教師可簡單介紹作者,這對學生理解有幫助。學生討論尋找,教師巡回查看指導。4、情景交融:借對自然景物的描摹和對生活場景的刻畫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本文哪一句是寫生活場景呢?詩詞的意境就是由一幅幅畫面構(gòu)成。那么我們能不能用散文化的語言再現(xiàn)這些畫面呢?1、抓住作者的情感,進行合理的想象和聯(lián)想,任選一句寫景句改寫成散文片段

(50—100字),然后小組交流,推薦佳作共同分享。設計說明:此環(huán)節(jié)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本文凄清的意境,加深學生的印象。又鍛煉了學生的想象聯(lián)想能力和練筆表達能力,這對于詩詞的鑒賞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中,學生可能根據(jù)自己的感受選出一些句子來描述,教師應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舉例分析: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深秋的夜晚,孤舟在江,晚風吹拂,酒醉剛醒的詞人在舟中悵然四顧,只看到天邊一輪殘月照著江面,岸邊的楊柳在凌晨的秋風中瑟瑟搖顫,詩人感慨萬分,悲傷不已。2、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一句被詞評家賀裳稱為“千古俊句”,為什么呢?此句由三個單純的名詞構(gòu)成,在描述畫面時,我們也可有多種組合方式。(1)三種景物以并列方式展開描述(2)把“曉風”“殘月”當作畫面背景,突顯“楊柳”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注意“楊柳”作為意象的意義。)柳——留楊柳——折柳送別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把“楊柳”“曉風”當作畫面背景,突顯“殘月”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注意“殘月”作為意象的意義。)殘月——離愁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4)把“楊柳”“殘月”當作畫面背景,突顯“曉風”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注意“曉風”作為意象的意義)曉風——悲涼風急天高猿嘯哀風蕭蕭兮易水寒另外,酒——愁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小結(jié):酒、楊柳、曉風、殘月,這四件最能觸動離愁的典型意象組合在一起,集中成為一幅鮮明的畫面,一種已愁苦不堪,更何況是四種,真可謂是愁上加愁。此情此景,妙在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所以稱此句為千古佳句。說明:不同的組合,體現(xiàn)對句子的不同理解,也體現(xiàn)了對這幅畫的意境的把握程度。但舉例不能過多,容易限制學生思維,應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問:這種單純名詞組合方式,同學還能舉出其他例子嗎?這樣的組合有何妙處?教師指導: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萏倮蠘浠桫f,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不加任何修飾的組合給讀者留下最大的想象空間,此時意象是流動的,讀者的解讀是極度自由的。如果加上修飾語,讀者的想象空間就受限制了。(五)背誦檢查:一曲雨霖鈴,千古離別情。無情雨灑下離人淚,離人淚化作分離苦。凄美的景抒寫了凄美的情,讓我們深入其中,嘗試背誦。設計說明:“腹有詩書語自華”,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優(yōu)秀詩詞不僅可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語文素養(yǎng),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要求當堂能背誦同學互相檢查。(六)課堂總結(jié):了解了這些,再來看此詞,一首離別詞,應有千言萬語,在此詞中卻有靜默的震撼。1、離別時“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仕無望卻依然還要執(zhí)著的無奈對自己因為填詞誤了功名的悔恨對自己不能與知己廝守的內(nèi)疚2、離別后“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人生之樂無人分享人生之苦無人分擔人生之才無人賞識總之:柳永徘徊在“浪漫性情、音樂才能、求仕理想”的矛盾中,行役之苦導致離別之苦。學生學習情況分析學生雖然已學過了一定量的詩詞,但無法靈活運用鑒賞方法;雖能體會本文的情感,卻難把握作者的藝術(shù)手法,因此,我把通過各種誦讀來品味本詞的情感作為教學重點,把藝術(shù)手法的賞析作為教學難點。另外,指導詩詞朗誦的方法也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應讓學生明確誦讀是鑒賞詩詞的基礎,又是鑒賞品味的升華,鑒賞的過程,既是品味的過程,更是為理解背誦做準備。效果分析《雨霖鈴》是篇經(jīng)典詞作,如何運用新課改的理念把它教出新意來,這是我這節(jié)課的目的。詞離不開讀,所以我就想從讀入手,先調(diào)動同學對這首詞的閱讀審美,然后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幾個小高潮。一是品情感時抓住主旨句“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這樣一來,把詞的情感和景物一下子都抓住了,使學生更容易把握詞的行文脈絡。二是讓他們描繪畫面,并想象自己經(jīng)歷的離別場景,達到情感的共鳴。并且讓他們動筆寫出賞析的句子,這樣把問題抓的更深入,也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三是探究名句,整體達到審美的效果。此設計雖然沒有特別新穎的教學方法,但“板塊式”教學法、“四段滾動教學模式”是被實踐證明的可操作性很強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步步展開又層層深入,教學效果水到渠成。不足之處:因為詩歌離學生生活的時代較遠,為了讓學生理解透徹,老師的分析較多,學生的主體地位表現(xiàn)不夠,學生思維可能會被限制,基礎較差的學生無法掌握里面的全部內(nèi)容。教材內(nèi)容分析《雨霖鈴》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4第二單元《柳永詞二首》中的一篇。此單元選了柳永、蘇軾、李清照、辛棄疾四位詞人的作品。主要目的是了解宋詞的各個流派及各流派的基本特征,掌握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明確意象、意境與情感的關系,從而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所選的四位作家是宋詞發(fā)展史上的代表人物。他們的詞作,既充分體現(xiàn)了宋詞的藝術(shù)價值,又能大致反映出宋詞發(fā)展的脈絡。此文是柳永的代表作,描寫作者與情人難舍難分、纏綿悱惻的離別情緒及設想別后清冷孤寂的情景。他用白描、鋪敘、渲染的手法,離別前寫氣氛,離別后寫情態(tài)、心理,把依依不舍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并多用景物襯托,景中有情、情中見景、情景交融,產(chǎn)生了極佳的藝術(shù)效果。此文集中體現(xiàn)了婉約派詞的風格。評測練習1、這雨打濕的豈止是記憶,離歌在一生的宿命里回響。請同學們改寫本詞,可以是散文,劇本,詩歌。答案:長亭別寒蟬凄切驟雨歇,執(zhí)手相望語凝噎。楊柳曉風殘月夜,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2、在橫線處寫上一段文字,表現(xiàn)樂情或哀情:清晨,被窗外小鳥的啁啾驚擾了酣夢。醒來,打開窗簾,晨曦里,舉目遠眺,那依依垂柳被春日朝陽罩上一層金色的溫暖。。課后反思:詩詞賞析是學生,尤其是我們的學生學習的難點。詩歌教學該以何種方式才能發(fā)揮最大的課堂實效性,是我在語文教學中一直思考的內(nèi)容。在上完《雨霖鈴》后,我進行了一番思考,反思自己在本課教學中的所失。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以詞作的內(nèi)容把握和情感體驗為重點,以誦讀、品味為手段,以分析藝術(shù)手法為切入口,力圖通過意境的感悟達到預設情感體驗目標,同時把詩歌鑒賞的一般方法滲透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是知人論世,主要是背景、作者介紹;其次,是作品的品讀和理解,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和對作者抒情方式的分析,尤其注重意境創(chuàng)設和語言的體悟來感受情感。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一些失誤總結(jié)如下:1.詩詞的講授,要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來接觸文本,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里,既要訓練誦讀,又要訓練鑒賞表達,感覺時間很緊張,不夠舒展自如。2.在課堂上,教師一定不能只做客觀的引領者,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所講授的文本之中,因為只有和文本產(chǎn)生了情感共鳴,才能把真實的情感注入進課堂中,真正地和文本和課堂融為一體,才能引領學生獲得美的體驗。我在課堂上很多時候情感投入的并不夠,特別是朗讀上不夠到位,這一點,作為語文教師的弊病,一定要加以改善。3.在引導學生感悟詞人表達情感的教學中,稍顯生硬。我奢望能幫助學生將自己的感受變成靈動的語言。4.學生討論不夠充分,應給予更充分的時間,給予恰如其分的提示,使他們有更大的施展空間。對課程標準的研究《雨霖鈴》是人教版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