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復習市公開課金獎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1頁
信息技術復習市公開課金獎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2頁
信息技術復習市公開課金獎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3頁
信息技術復習市公開課金獎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4頁
信息技術復習市公開課金獎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信息與信息技術

1.信息論主要創(chuàng)始人、信息論發(fā)展三個階段;數據、消息、信號與信息區(qū)別.2.自信息量與信息熵(信源傳給信宿信息熵)度量公式,并會計算3.信息科學及三個層次(哲學、基礎理論、技術應用層);4.四次信息技術革命、信息技術主要包括?信息技術關鍵,它與人類器官、通信技術關系;5.計算科學主線問題是能行問題,能行問題本質是什么?圖靈機(是一個抽象計算模型,用來準擬定義可計算函數、是一個數學自動機器,包括了存儲程序思想、在圖靈機基礎上發(fā)展了可計算性理論),馮.諾依曼計算機工作原理(存儲程序、數據和程序控制)6.計算機中用0、1表示信息:表示容易、運算簡樸;7.信息編碼:ASCII碼、GB2312-80簡體中文編碼、BIG5繁體中文編碼、Unicode碼;8.數制及其轉換:能用計算器進行十、二、八、十六進制互相轉換、比較大小;9.基本邏輯運算和邏輯門電路:與、或、非、異或;1第1頁第1頁第二、三章硬件與軟件1.計算機系統(tǒng):硬件系統(tǒng)、軟件系統(tǒng)構成2.馮.諾依曼計算機工作原理是:存儲程序、順序控制;由存儲器、運算器、控制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5部分構成。3.計算機發(fā)展:第一代電子管、第二代晶體管、第三代集成電路、第四代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計算機;4.80年代初出現微型計算機基本結構:2第2頁第2頁5.CPU(由控制器、運算器和存儲器構成)、總線(數據、地址、控制總線)、內存(ROM、RAM)、存儲容量(1Byte=8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1PB=1024TB)6.外存儲器:硬盤、U盤(采用閃存FlashRAM作為存儲介質)、光盤特點7.外部設備、接口(串口、并口及USB接口(屬串口));采用CCD(電荷耦合器件)外部設備有哪些?8.操作系統(tǒng)作用、功效、主要特性(并發(fā)性、共享性、異步性)、分類、Windows網上公布補丁程序(主要是修補系統(tǒng)安全漏洞程序)、Linux(開放源碼)、Android(Google公司以Linux為基礎開放源碼操作系統(tǒng))、UML(統(tǒng)一建模語言)、嵌入式系統(tǒng);9.進程三種狀態(tài)(執(zhí)行態(tài)、就緒態(tài)、等待態(tài))、進程與線程關系10.處理器(CPU)管理:中斷、調度11.存儲管理主要功效(存儲分派、共享、保護、擴充)、高速緩存Cache(處理CPU運算速度與RAM內存讀寫速度不匹配)、RAM、虛擬內存(硬盤一塊區(qū)域)12.緩沖技術:緩和CPU與I/O設備之間速度不匹配矛盾;3第3頁第3頁第四章多媒體

1.媒體分類:感覺媒體(如:語言、音樂、聲音、各種圖形、動畫或文本等)、表示媒體(圖象編碼,電報碼、條形碼)、顯示媒體(如:輸入輸出設備、鍵盤、鼠標器、顯示器、打印機)、存儲媒體(如紙張、磁盤、光盤)、傳播媒體(如電話線、電纜、光纖);2.光盤分類;各種光盤記錄層采用什么形式來記錄、讀取信息;CD、VCD、DVD、MO、BD區(qū)別。3.模擬音頻信號參數:幅度(聲音強弱);頻率(音調高下)音屢屢率范圍為20Hz~20kHz;4.模擬信號數字化過程:采樣(聲音/圖像采樣)、量化、編碼;5.音頻存儲量(字節(jié))=采樣頻率(Hz)×量化位數/8×聲道數×時間(秒)6.常見數字音頻文獻格式、圖像文獻格式。7.圖像信息壓縮、分類;一幅未經壓縮圖像存儲量為:存儲容量(字節(jié))=分辨率×顏色深度/88.圖形與圖像區(qū)別與聯(lián)系9.視頻、常見視頻文獻格式(MPEG、3GP是一種3G流媒體視頻編碼格式,主要是為了配合3G網絡高傳播速度而開發(fā))10.電視制式(NTSC美、日,PAL德、中,SECAM法、俄)、RGB與YUV色彩4第4頁第4頁第五章數據庫技術基礎1.數據庫DB、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DBMS(含有描述、管理、維護數據庫功效)、數據庫系統(tǒng)DBS(含有實現數據共享、降低數據冗余、確保數據安全和完整性等特點);DB、DBMS、DBS之間關系。數據庫系統(tǒng)是由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內模式()組成;2.用E-R圖表示實體型之間聯(lián)絡(1:1、1:n、m:n),E-R圖中實體、屬性、聯(lián)絡,E-R圖向關系模式轉換;3.數據庫模型(概念):層次、網狀、關系、面向對象數據模型,相對應有:層次、網狀、關系、面向對象數據庫;4.關系模型基本術語:關系、元組、屬性;主鍵、外鍵(1)表STUC(學號,姓名,課程號,課程名稱,學分,課時,成績);(2)表STU(學號,姓名,課程號)和表COURSE(課程號,課程名稱,學分,課時)。5.關系(對應二維表)特性:每一列是不可再分,每一列取值范圍必須相同,任意兩個元組不能相同,列(行)次序互換不影響關系意義表示,不同列取值范圍能夠相同,但必須有唯一屬性名;6.關系模型三種基本操作:選擇(行)、投影(對列)、連接(對兩表);7.關系完整性約束:實體完整性(主鍵非空)、參考完整性(外鍵值或者為空,或者等于被參考關系某個主鍵值)、用戶自定義完整性8.SQL體系結構5第5頁第5頁6.1算法1.什么是算法2.算法特性:可行性、擬定性、有窮性、輸入、輸出3.算法表示:自然語言、程序流程圖、偽代碼、程序設計語言4.算法設計基本辦法:列舉法、歸納法、遞推法、分治法、回溯法5.算法評價:正確性、可讀性、健壯性(算法應對非法輸入數據做出恰當反應或進行相應處理)、復雜性6.程序設計語言:程序、程序設計、程序設計語言分類(機器、匯編、高級、面向對象)7.語言翻譯:編譯、解釋方式(編譯方式取得目的代碼效率優(yōu)于解釋方式)8.三種基本程序控制結構圖(順序、選擇、循環(huán)結構)和特點(有一個入口、一個出口,結構中每一部分都應當有被執(zhí)行到機會,沒有死循環(huán))9.程序與算法、數據結構之間關系:算法是處理問題辦法和環(huán)節(jié);數據結構是算法要處理數據結構邏輯表示形式;最后問題解由計算機程序給出。第六章程序設計基礎6第6頁第6頁6.2Alice程序設計初步1.Alice由美國卡耐基·梅?。–arnegieMellon)大學開發(fā)可視化、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三維虛擬世界動畫場景建模與運營。2.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以對象(Object)為關鍵;其三個特性是繼承(保持已有類特性而結構新類過程稱為繼承)、封裝(Encapsulation)、多態(tài)(Polymorphism。3.類,對象,屬性、事件與辦法是對象三要素。類(class):將含有相同或相同性質對象抽象就得到類。對象:是類實例化,它是代碼和數據組合,同樣含有自己屬性和行為。屬性:表示類(或對象)特性。事件:由系統(tǒng)事先設定、能被對象辨認和響應動作。辦法:是類(或對象)行為和操作。4.程序設計過程:包括問題描述、算法設計、編寫代碼、調試運營、編寫程序文檔等幾種環(huán)節(jié)。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中,還包括定義對象屬性和辦法。5.變量、常量與表示式算術運算符:+、-、*、/Alice三種邏輯運算符:not(非)、and(與)、or(或)。關系表示式:==(等于)、!=(不等)、>、>=、<、<=6.程序結構順序執(zhí)行結構:Doinorder同時執(zhí)行結構:Dotogether條件執(zhí)行控制:If/Else循環(huán)語句:Loop(循環(huán)次數擬定)、While(循環(huán)次數不擬定)。7.注釋符://7第7頁第7頁第七章通信與網絡技術

7.1數據通信基本原理1.數字通信系統(tǒng)長處(相對于模擬通信系統(tǒng))2.數據通信方式:串行通信與并行通信;電路互換、分組互換3.基帶傳播與寬帶傳播、帶寬(傳播信號最高頻率和最低頻率差值)4.數字通信系統(tǒng)性能指標:有效性(碼元傳播速率、信息傳播速率、頻帶寬度)、可靠性(誤碼率、誤信率:發(fā)生差錯比特數在傳播總比特數中所占百分比)。5.信道容量:帶寬為B赫茲信道所能承載最大數據傳播速率C=2Blog2N/s(已知信噪比值,求則相應分貝值。)6.差錯控制辦法:前向糾錯(通信中在接受端收到傳播碼字后,由譯碼器自動糾正傳播中錯誤)、檢錯重發(fā)(發(fā)送端編碼器進行差錯編碼,接受端譯碼器只檢錯不糾錯)、混合糾錯(前向糾錯及檢錯重發(fā)方式結合)7.多路復用技術:其中頻分多路復用技術用于模擬信號,波分多路復用技術主要應用在光纖通道。7.2計算機網絡1.發(fā)展階段:遠程終端聯(lián)機、計算機網絡、網絡互聯(lián)、信息高速公路2.網絡功效:數據通信、資源共享、提升計算機可靠性(數據傳播可靠性指標是誤碼率)和可用性、分布式處理8第8頁第8頁3.網絡構成:資源子網(主計算機、終端)和通信子網(通信控制處理機、集中器、調制解調器(MODEM)、網絡適配器(網卡)4.網絡分類:(1)按通信距離劃分為局域網(LAN)、廣域網(WAN)、城域網(MAN);局域網構成:硬件(服務器、工作站、網卡、通信介質)、軟件(網絡操作系統(tǒng)、網絡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2)按拓撲結構劃分:星型網、總線型網、環(huán)型網和網狀網;(3)按信號頻帶占用方式劃分:基帶網和寬帶網。5.網絡傳播介質:有線傳播介質為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光纖長處)、無線傳播有無線電波、微波和紅外線等;下列為電磁波頻譜圖。8.網絡通信協(xié)議(1)通信協(xié)議:通信雙方必須共同遵守規(guī)則和商定,它由語義、語法和定期三部分構成;(2)協(xié)議分層:OSI七層模型;(FTP服務作用及各屬于哪一層)。9第9頁第9頁7.3計算機局域網1.特點、拓撲結構(星型、環(huán)型、總線型)以及它們優(yōu)缺點;3.工作模式:C/S、B/S、對等模式;C/S與B/S比較(C/S訪問速度較快;當用戶界面改變時,C/S模式軟件要改變,B/S普通不變)4.局域網構成:硬件(服務器、工作站、網卡、通信介質)、軟件(網絡操作系統(tǒng)、網絡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5.局域網互聯(lián)技術:中繼器(物理層)、集線器HUB(第二層)、網橋(第二層)、互換機、路由器(第三層)、網關()作用;7.4Internet網1.Internet原則協(xié)議:TCP/IP;下列為IPv4地址格式:10第10頁第10頁2IPv6地址格式:占128個二進制位3.原則掩碼:A類、B類、C類4.域名系統(tǒng)DNS作用5.Internet提供信息服務7.5Internet寬帶接入方式光纖和ADSL是最慣用有線接入、WiFi是最慣用家庭無線局域網;藍牙技術短距離無線接入11第11頁第11頁第八章信息系統(tǒng)安全8.1安全構架1.信息安全含義:信息可靠性、可用性、保密性、信息完整性(網絡信息未經授權不能進行改變特性)、不可抵賴性、可控性2.保障體系:保護、檢測、響應、恢復;3.信息安全研究四個層面:信息系統(tǒng)可靠性、信息系統(tǒng)本身問題、網絡安全技術、數據或信息安全保護;8.2計算機病毒與防治1.計算機病毒定義2.病毒傳播路徑:網絡、硬盤、U盤、光盤3.病毒特性(傳染性、非授權性、隱蔽性、潛伏性、破壞性);4.病毒工作原理(駐入內存、判斷傳染條件、傳染);5.網絡病毒:特洛伊木馬、蠕蟲病毒特性、“黑客”程序(未經授權非法侵入別人計算機系統(tǒng),它不是專門制造計算機病毒)、網頁病毒、手機病毒;6.病毒預防辦法:最主要是主要資料必須備份;

8.3防火墻1.防火墻:是一個將內部網和公眾訪問網(如Internet)分開辦法,它事實上是一個隔離技術。12第12頁第12頁2.防火墻:功效(網絡安全屏障、強化網絡安全策略、有效統(tǒng)計網上活動、預防內網受到侵害)、種類(包過濾、應用級網關、狀態(tài)監(jiān)測)、準則(一切未被允許就是禁止、一切未被禁止就是允許)、作用(防外不防內)8.4數據加密技術1.明文、密文、密鑰、加密、解密2.移位密碼、換位密碼(應用示例見書本P252)3.私鑰(對稱密碼)其加密運算、解密運算使用是一樣密鑰,信息發(fā)送者和信息接受者在進行信息傳輸與處理時,必須共同持有該密碼。4.公鑰:加密和解密使用是不同密鑰。其加密密鑰和算法是公開,解密密鑰由收信者保管而不能公開。慣用RSA算法。5.數字署名:13第13頁第13頁上機操作題:40分一、基本操作題:文獻/文獻夾/快捷方式創(chuàng)建、重命名、刪除、移動、復制、屬性設置、查找,設置桌面。畫圖、錄音機、千千靜聽、媒體播放器、數據壓縮(WINRAR)。二、打字:4分鐘90個字)三、Word操作:

字體、段落、樣式設置,替換,分欄,項目符號,邊框底紋,插入分隔符、頁碼,頁眉頁腳,頁面設置;繪制帶斜線表頭表格,設置列寬、行高,單元格合并、拆分、居中(整張表格、內容水平/垂直居中)、表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