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方法課件_第1頁
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方法課件_第2頁
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方法課件_第3頁
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方法課件_第4頁
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方法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全面、系統(tǒng)、重點突出按順序、按系統(tǒng)檢查對稱部位比較檢查工具叩診錘棉簽圓頭針眼底鏡近視力表電筒音叉壓舌板皮尺簡要病史一般信息:性別、年齡、職業(yè)、住址、婚姻疾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持續(xù)性?發(fā)作性?進展性?既往史、服藥狀況;有無外傷?既往有無類似發(fā)作?疾病發(fā)生的高危因素。檢查內容1.意識狀態(tài)的評價2.簡要的神經(jīng)心理學檢查3.顱神經(jīng)4.運動系統(tǒng)5.感覺系統(tǒng)6.反射系統(tǒng)7.腦膜刺激征檢查內容1.意識狀態(tài)的評價2.簡要的神經(jīng)心理學檢查3.顱神經(jīng)4.運動系統(tǒng)5.感覺系統(tǒng)6.反射系統(tǒng)7.腦膜刺激征1、影響意識水平的意識障礙2、影響意識內容的意識障礙3.假性意識障礙1.意識狀態(tài)的評價1、影響意識水平的意識障礙(1)嗜睡(somnolence):持續(xù)睡眠狀態(tài),可喚醒。(2)昏睡(stupor):熟睡狀態(tài),痛刺激/高喊可喚醒,簡單答話。(3)昏迷(coma):不能喚醒。

1)淺昏迷:強刺激有反應。抑制達皮層水平。

2)中昏迷:抑制達皮層下水平。

3)深昏迷:反射消失,生命體征改變。抑制達腦干水平。1.意識狀態(tài)的評價鑒別:

腦死亡:所有腦功能完全喪失,但心臟和肺功能仍能以人工方式來維持。

暈厥:因突然血壓降低導致一過性腦血流減少所致的意識喪失。突然發(fā)病、持續(xù)時間短、自發(fā)性和完全恢復是其明顯特征,發(fā)作前常有面色蒼白、出冷汗、頭暈、惡心和視物模糊等癥狀。眼底注意點:視神經(jīng)乳頭的形狀、大小、邊緣、顏色、血管和有無出血點等。溫度覺:冷熱水試管。②兩點辨別覺:測定病人分辨兩點最短距離的能力;疾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溫度覺:使用裝有冷水和熱水的試管,溫度覺:冷熱水試管。數(shù)指手動光感②兩點辨別覺:測定病人分辨兩點最短距離的能力;持續(xù)性?發(fā)作性?進展性?②Weber試驗:將振動音叉置于患者額頂正中,比較兩側骨導。(1)屈頸試驗:仰臥,一手扶其后頭部上,注意頸部有無抵抗。說“啊”——懸雍垂偏斜?兩側軟腭的提舉一致?觀察比較雙側對稱部位肌肉外形及體積,有無萎縮、假性肥大及分布范圍。感覺性共濟失調:脊髓后索損害,深感覺傳導障礙;(1)眼裂:大小、對稱、是否上瞼下垂、眼球突陷、斜視?突然發(fā)病、持續(xù)時間短、自發(fā)性和完全恢復是其明顯特征,發(fā)作前常有面色蒼白、出冷汗、頭暈、惡心和視物模糊等癥狀。(2)感覺:輕觸軟腭和咽后壁。②近視力:距離30厘米。①角膜反射(cornealreflex):用棉絮輕觸角膜外緣,雙眼瞬目動作。感覺性共濟失調:脊髓后索損害,深感覺傳導障礙;1.意識狀態(tài)的評價2、影響意識內容的意識障礙

譫妄(delirium)狀態(tài):是急性的思維的正常速度和清晰度喪失,且喪失對周圍環(huán)境正常感知能力的狀態(tài)。

植物生存狀態(tài)(失外套綜合征、去皮層狀態(tài)):患者對周圍環(huán)境沒有反應,自主神經(jīng)功能保留。

意識混亂:表現(xiàn)為對時間、地點定向力障礙,以及識別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受損。

癡呆:特征為整體性智能減退,包括全部高級精神活動(思維、記憶、語言、情緒、感知、行為等)。1.意識狀態(tài)的評價3.假性意識障礙

無動性緘默:患者表現(xiàn)為清醒和盡管主動的運動、感覺通路完整,但他們處于完全沉默、無活動和反應的狀態(tài)。

閉鎖綜合征:是一種沒有醒覺障礙,但因主要運動通路受損,而出現(xiàn)對周圍環(huán)境反應嚴重受限的狀態(tài)。檢查內容1.意識狀態(tài)的評價2.簡要的神經(jīng)心理學檢查3.顱神經(jīng)4.運動系統(tǒng)5.感覺系統(tǒng)6.反射系統(tǒng)7.腦膜刺激征2.簡要的神經(jīng)心理學檢查1.定向力:時間:今天星期幾?今天幾號?上午?下午?地點:這是什么地方?在幾樓?人物:他是你什么人?2.記憶力:近記憶力、遠記憶力、即刻記憶3.理解力:可以詢問病人姓名、年齡、職業(yè)、工作狀況、家庭生活等,估計其分析和判斷能力。4.計算力:100-7=?連減5次檢查內容1.意識狀態(tài)的評價2.簡要的神經(jīng)心理學檢查3.顱神經(jīng)4.運動系統(tǒng)5.感覺系統(tǒng)6.反射系統(tǒng)7.腦膜刺激征3.顱神經(jīng)1.嗅神經(jīng)2.視神經(jīng)3.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4.三叉神經(jīng)5.面神經(jīng)6.聽神經(jīng)7.舌咽神經(jīng)、迷走神經(jīng)8.副神經(jīng)9.舌下神經(jīng)3.顱神經(jīng)1.嗅神經(jīng)2.視神經(jīng)3.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4.三叉神經(jīng)5.面神經(jīng)6.聽神經(jīng)7.舌咽神經(jīng)、迷走神經(jīng)8.副神經(jīng)9.舌下神經(jīng)先詢問有無主觀感覺障礙。囑患者閉目,閉塞一側鼻孔,用揮發(fā)性物質輪流置于受檢鼻孔,囑其說出嗅到的氣味。不可用醋酸、酒精或福爾馬林,以免鼻粘膜中三叉神經(jīng)末梢。3.顱神經(jīng)1.嗅神經(jīng)2.視神經(jīng)3.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4.三叉神經(jīng)5.面神經(jīng)6.聽神經(jīng)7.舌咽神經(jīng)、迷走神經(jīng)8.副神經(jīng)9.舌下神經(jīng)(1)視力①遠視力:距離5米。②近視力:距離30厘米。數(shù)指手動光感

2)視野必要時作視野計測定:參閱眼科學教科書?!笆謩臃ā保合嗑?米。正常人視野鼻側65°顳側91°

上方56°下方74°(3)眼底檢查:檢查患者右眼時,檢查者用右手執(zhí)鏡右眼檢視,反之亦然。眼底注意點:視神經(jīng)乳頭的形狀、大小、邊緣、顏色、血管和有無出血點等。正常眼底的視神經(jīng)乳頭為圓形或卵圓形,邊緣清楚。色淡紅,生理凹陷清晰。動脈色紅,靜脈色暗,其比例為2:3。3.顱神經(jīng)1.嗅神經(jīng)2.視神經(jīng)3.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4.三叉神經(jīng)5.面神經(jīng)6.聽神經(jīng)7.舌咽神經(jīng)、迷走神經(jīng)8.副神經(jīng)9.舌下神經(jīng)(1)眼裂:大小、對稱、是否上瞼下垂、眼球突陷、斜視?(2)眼球運動:受限/復視/眼震?輻輳動作。(3)瞳孔及反射:大小、形狀、位置、邊緣、是否對稱、對光反射①光反射:直接/間接②調節(jié)反射:注視遠物,再突然注視近物,兩眼會聚、瞳孔縮小。3.顱神經(jīng)1.嗅神經(jīng)2.視神經(jīng)3.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4.三叉神經(jīng)5.面神經(jīng)6.聽神經(jīng)7.舌咽神經(jīng)、迷走神經(jīng)8.副神經(jīng)9.舌下神經(jīng)三叉神經(jīng)為混合神經(jīng),既有運動纖維,又有感覺纖維,檢查時要從運動、感覺、反射3方面進行。3.顱神經(jīng)1.嗅神經(jīng)2.視神經(jīng)3.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4.三叉神經(jīng)5.面神經(jīng)6.聽神經(jīng)7.舌咽神經(jīng)、迷走神經(jīng)8.副神經(jīng)9.舌下神經(jīng)反射①角膜反射(cornealreflex):用棉絮輕觸角膜外緣,雙眼瞬目動作。直接/間接。②下頜反射(mandibularreflex):略張口,輕叩置于下頜中央檢查者拇指,引起下頜上提。運動:作咀嚼動作比較雙側顳肌、咬肌有無力弱。張口——上下頜門齒中縫為標準,判定下頜有無偏斜(如有,則該側翼肌癱瘓)。感覺:檢查痛、觸及溫度三種感覺,兩側及內外對比。檢查三支分布區(qū)的感覺改變及是否為核性分布。痛覺:尖針。觸覺:棉花纖維條。溫度覺:冷熱水試管。人物:他是你什么人?該側下肢向腹部屈(2)克匿格(Kernig)征:(3)眼底檢查:檢查患者右眼時,檢查者用右手執(zhí)鏡右眼檢視,反之亦然。人物:他是你什么人?植物生存狀態(tài)(失外套綜合征、去皮層狀態(tài)):患者對周圍環(huán)境沒有反應,自主神經(jīng)功能保留。肌陣攣:指個別肌肉或肌群突發(fā)的短暫、快速、不規(guī)則、不對稱的不自主收縮。將震動的音叉放在骨性突出的結構,如大拇指、內外踝、脛骨、髂前上棘等,注意感受的時限,兩側對比。暈厥:因突然血壓降低導致一過性腦血流減少所致的意識喪失。熱覺:40~50°地點:這是什么地方?在幾樓?震顫(靜止性、意向性、姿勢性)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無動性緘默:患者表現(xiàn)為清醒和盡管主動的運動、感覺通路完整,但他們處于完全沉默、無活動和反應的狀態(tài)。(2)克匿格(Kernig)征:疾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不可用醋酸、酒精或福爾馬林,以免鼻粘膜中三叉神經(jīng)末梢。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3)深昏迷:反射消失,生命體征改變。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張口——懸雍垂居中?雙側軟腭對稱?3.顱神經(jīng)1.嗅神經(jīng)2.視神經(jīng)3.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4.三叉神經(jīng)5.面神經(jīng)6.聽神經(jīng)7.舌咽神經(jīng)、迷走神經(jīng)8.副神經(jīng)9.舌下神經(jīng)(1)面肌運動:運動面部肌肉(如蹙額、皺眉、閉眼、示齒、微笑、吹哨、鼓腮等),觀察有無癱瘓及對稱。(2)味覺(舌前2/3):用棉棒蘸有味溶液——酸、甜、苦、咸涂在患者伸出的舌面上,用約定記號方式表示,每次查完一側或換用一種溶液前應先囑患者漱口。3.顱神經(jīng)1.嗅神經(jīng)2.視神經(jīng)3.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4.三叉神經(jīng)5.面神經(jīng)6.聽神經(jīng)7.舌咽神經(jīng)、迷走神經(jīng)8.副神經(jīng)9.舌下神經(jīng)

(1)蝸神經(jīng):①Rinne試驗:比較骨導和氣導。②Weber試驗:將振動音叉置于患者額頂正中,比較兩側骨導。(2)前庭神經(jīng):轉椅試驗、冷熱水試驗。誘發(fā)眼震。正常神經(jīng)性傳導性Rinne試驗氣導>骨導氣導>骨導骨導>氣導Weber試驗正中偏健側偏患側3.顱神經(jīng)1.嗅神經(jīng)2.視神經(jīng)3.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4.三叉神經(jīng)5.面神經(jīng)6.聽神經(jīng)7.舌咽神經(jīng)、迷走神經(jīng)8.副神經(jīng)9.舌下神經(jīng)

(1)運動:聲音嘶???張口——懸雍垂居中?雙側軟腭對稱?說“啊”——懸雍垂偏斜?兩側軟腭的提舉一致?(2)感覺:輕觸軟腭和咽后壁。(3)味覺(舌后1/3部):檢查法同面神經(jīng)。

(4)反射①咽反射(gagreflex):壓舌板輕觸兩側咽后壁,出現(xiàn)咽肌收縮和舌后縮。②眼心反射:中指與食指壓眼球20-30s,脈搏減少10-12次/分。③頸動脈竇反射:中指與食指壓一側頸總動脈分叉處引起心率減慢。3.顱神經(jīng)1.嗅神經(jīng)2.視神經(jīng)3.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4.三叉神經(jīng)5.面神經(jīng)6.聽神經(jīng)7.舌咽神經(jīng)、迷走神經(jīng)8.副神經(jīng)9.舌下神經(jīng)

囑患者對抗阻力向兩側轉頸和聳肩,檢查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上部功能。3.顱神經(jīng)1.嗅神經(jīng)2.視神經(jīng)3.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4.三叉神經(jīng)5.面神經(jīng)6.聽神經(jīng)7.舌咽神經(jīng)、迷走神經(jīng)8.副神經(jīng)9.舌下神經(jīng)

注意是否伸舌偏斜、舌肌萎縮與肌束顫動。檢查內容1.意識狀態(tài)的評價2.簡要的神經(jīng)心理學檢查3.顱神經(jīng)4.運動系統(tǒng)5.感覺系統(tǒng)6.反射系統(tǒng)7.腦膜刺激征1.肌肉形態(tài)和營養(yǎng)2.肌力3.肌張力4.不自主運動5.共濟運動6.聯(lián)帶運動7.步態(tài)4.運動系統(tǒng)1.肌肉形態(tài)和營養(yǎng)2.肌力3.肌張力4.不自主運動5.共濟運動6.聯(lián)帶運動7.步態(tài)4.運動系統(tǒng)觀察比較雙側對稱部位肌肉外形及體積,有無萎縮、假性肥大及分布范圍。1.肌肉形態(tài)和營養(yǎng)2.肌力3.肌張力4.不自主運動5.共濟運動6.聯(lián)帶運動7.步態(tài)4.運動系統(tǒng)(1)六級(0~5級)肌力記錄法:0級=完全癱瘓1級=肌肉可收縮,但不能產(chǎn)生動作2級=肢體能在床面上移動,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起3級=肢體能抵抗重力離開床面,不能抵抗阻力4級=肢體能作抗阻力動作,但不完全5級=正常肌力(2)肌群肌力測定(3)各主要肌肉肌力檢查方法(4)輕癱檢查法:①上肢平伸試驗②小指征③下肢輕癱試驗1.肌肉形態(tài)和營養(yǎng)2.肌力3.肌張力4.不自主運動5.共濟運動6.聯(lián)帶運動7.步態(tài)4.運動系統(tǒng)肌肉松弛狀態(tài)的緊張度和被動運動時遇到的阻力。檢查時囑肌肉放松,觸摸肌肉硬度,被動屈伸肢體感知阻力。①肌張力減低②肌張力增高③頸動脈竇反射:中指與食指壓一側頸總動脈分叉處引起心率減慢。③頸動脈竇反射:中指與食指壓一側頸總動脈分叉處引起心率減慢?!笆謩臃ā保合嗑?米。囑患者對抗阻力向兩側轉頸和聳肩,檢查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上部功能。計算力:100-7=?連減5次手足俆動癥:肢體遠端有規(guī)則、重復、緩慢而較持久的扭曲動作,出現(xiàn)各種程度的屈曲、伸直、外展、內收混合的運動。②兩點辨別覺:測定病人分辨兩點最短距離的能力;上方56°下方74°(1)眼裂:大小、對稱、是否上瞼下垂、眼球突陷、斜視?檢查時囑肌肉放松,觸摸肌肉硬度,被動屈伸肢體感知阻力。1)淺昏迷:強刺激有反應。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②近視力:距離30厘米。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3級=肢體能抵抗重力離開床面,不能抵抗阻力①角膜反射(cornealreflex):用棉絮輕觸角膜外緣,雙眼瞬目動作。④實體覺:用不同的日用品,如香煙、打火機、鋼筆、鑰匙等放于患者手里,令其說出名稱。動脈色紅,靜脈色暗,其比例為2:3。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Romberg試驗1級=肌肉可收縮,但不能產(chǎn)生動作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正常人視野鼻側65°顳側91°必要時作視野計測定:參閱眼科學教科書。④實體覺:用不同的日用品,如香煙、打火機、鋼筆、鑰匙等放于患者手里,令其說出名稱。(3)各主要肌肉肌力檢查方法1級=肌肉可收縮,但不能產(chǎn)生動作④實體覺:用不同的日用品,如香煙、打火機、鋼筆、鑰匙等放于患者手里,令其說出名稱。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小腦性共濟失調;(舌前2/3):用棉棒蘸有味溶液——酸、甜、苦、咸涂在患者伸出的舌面上,用約定記號方式表示,每次查完一側或換用一種溶液前應先囑患者漱口。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溫度覺:冷熱水試管。2級=肢體能在床面上移動,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起②調節(jié)反射:注視遠物,再突然注視近物,兩眼會聚、瞳孔縮小。1級=肌肉可收縮,但不能產(chǎn)生動作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1)眼裂:大小、對稱、是否上瞼下垂、眼球突陷、斜視?手足俆動癥:肢體遠端有規(guī)則、重復、緩慢而較持久的扭曲動作,出現(xiàn)各種程度的屈曲、伸直、外展、內收混合的運動。疾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1.肌肉形態(tài)和營養(yǎng)2.肌力3.肌張力4.不自主運動5.共濟運動6.聯(lián)帶運動7.步態(tài)4.運動系統(tǒng)注意:不自主運動的幅度、速度、部位、程度;隨意運動、情緒緊張、睡眠對不自主運動的影響舞蹈樣動作:為一種迅速、無目的、無規(guī)律、不協(xié)調、粗大有力、以肢體遠端為主的不自主運動。手足俆動癥:肢體遠端有規(guī)則、重復、緩慢而較持久的扭曲動作,出現(xiàn)各種程度的屈曲、伸直、外展、內收混合的運動。痙攣:表現(xiàn)肌肉或肌群的斷續(xù)或持續(xù)的不自主收縮。震顫(靜止性、意向性、姿勢性)肌纖維震顫:是出于單個肌纖維自發(fā)的收縮引起,肌陣攣:指個別肌肉或肌群突發(fā)的短暫、快速、不規(guī)則、不對稱的不自主收縮。抽搐:為反復發(fā)生的刻板式一定肌群的急速抽動。1.肌肉形態(tài)和營養(yǎng)2.肌力3.肌張力4.不自主運動5.共濟運動6.聯(lián)帶運動7.步態(tài)4.運動系統(tǒng)1.一般觀察:觀察病人的日常動作,如吃飯、穿衣、解衣扣、拿東西、站立、行走等運動是否正確協(xié)調;2.上肢共濟運動檢查:快復輪替動作指鼻試驗反跳試驗對指試驗3.下肢共濟運動:跟-膝-腱試驗4.軀干共濟運動:

Romberg試驗起坐實驗行走試驗1.小腦性共濟失調2.大腦性共濟失調3.前庭性共濟失調4.感覺性(脊髓性)共濟失調1.肌肉形態(tài)和營養(yǎng)2.肌力3.肌張力4.不自主運動5.共濟運動6.聯(lián)帶運動7.步態(tài)4.運動系統(tǒng)在完成某一動作時,肢體與軀干的伴隨運動稱為聯(lián)帶運動,如走路時兩手前后擺動等。生理性:行走時兩臂前后擺動、軀干后仰時膝關節(jié)屈曲、頭和頸部運動時伴有眼球運動。病理性:半球性、對稱性、聯(lián)帶運動消失1.肌肉形態(tài)和營養(yǎng)2.肌力3.肌張力4.不自主運動5.共濟運動6.聯(lián)帶運動7.步態(tài)4.運動系統(tǒng)1.共濟失調步態(tài):感覺性共濟失調:脊髓后索損害,深感覺傳導障礙;小腦性共濟失調;軀干及雙下肢共濟失調,走路時兩腿分開,不能沿一條直線,左右傾倒,如醉酒樣。2.痙攣性步態(tài):由下肢痙攣性癱瘓造成,痙攣性偏癱步態(tài):痙攣性截癱步態(tài):3.震顫麻痹步態(tài):又稱“慌張步態(tài)”,見于各種震顫麻痹綜合癥的病人。4.肌營養(yǎng)不良步態(tài):又稱“鴨步”,見于肌營養(yǎng)不良癥或兩側馬尾神經(jīng)損害的病人。5.跨域步態(tài):又稱“垂足步態(tài)”,見于腓總神經(jīng)麻痹。6.癔病性步態(tài):奇形怪狀檢查內容1.意識狀態(tài)的評價2.簡要的神經(jīng)心理學檢查3.顱神經(jīng)4.運動系統(tǒng)5.感覺系統(tǒng)6.反射系統(tǒng)7.腦膜刺激征5.感覺系統(tǒng)1.深感覺2.淺感覺3.復合感覺(皮質感覺)5.感覺系統(tǒng)1.深感覺2.淺感覺3.復合感覺1.運動覺2.位置覺:運動覺和位置覺常同時檢查,可以通過被動移動患者上下肢的手指和腳趾進行檢查。記錄患者識別運動和辨別運動的方向、能夠覺察到被動運動的最小角度、以及手指(腳趾)空間位置的能力。3.振動覺:128Hz音叉。將震動的音叉放在骨性突出的結構,如大拇指、內外踝、脛骨、髂前上棘等,注意感受的時限,兩側對比。5.感覺系統(tǒng)1.深感覺2.淺感覺3.復合感覺

痛覺:使用一次性針頭或牙簽,最好在患者閉眼時檢查,應該用針頭的圓頭和針尖交替刺激,讓病人回答“尖”或“鈍”。

溫度覺:使用裝有冷水和熱水的試管,

冷覺:5~10°

熱覺:40~50°

觸覺:一般用棉棒檢查,刺激應該輕,以便不對皮下組織產(chǎn)生壓力。5.感覺系統(tǒng)1.深感覺2.淺感覺3.復合感覺復合感覺的檢查,僅在淺感覺沒有嚴重障礙時才進行,并且囑患者閉目。

①皮膚定位覺:用物品觸患側皮膚,請病人指出受觸部位;②兩點辨別覺:測定病人分辨兩點最短距離的能力;③圖形覺:在病人的前臂或小腿皮膚上寫簡單數(shù)字或畫十字、圓圈、三角形等,令其識別;④實體覺:用不同的日用品,如香煙、打火機、鋼筆、鑰匙等放于患者手里,令其說出名稱。檢查內容1.意識狀態(tài)的評價2.簡要的神經(jīng)心理學檢查3.顱神經(jīng)4.運動系統(tǒng)5.感覺系統(tǒng)6.反射系統(tǒng)7.腦膜刺激征檢查內容1.意識狀態(tài)的評價2.簡要的神經(jīng)心理學檢查3.顱神經(jīng)4.運動系統(tǒng)5.感覺系統(tǒng)6.反射系統(tǒng)7.腦膜刺激征1.深反射:肱二頭肌反射、肱三頭肌反射、橈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踝反射、髕陣攣、踝陣攣2.淺反射:腹壁反射、提睪反射、跖反射、肛門反射3.病理反射:檢查內容1.意識狀態(tài)的評價2.簡要的神經(jīng)心理學檢查3.顱神經(jīng)4.運動系統(tǒng)5.感覺系統(tǒng)6.反射系統(tǒng)7.腦膜刺激征7.腦膜刺激征(1)屈頸試驗:仰臥,一手扶其后頭部上,注意頸部有無抵抗。(2)克匿格(Kernig)征:<135度疼痛7.腦膜刺激征(3)Brudzinski征:仰臥屈頸,陽性者可見雙側髖、膝屈曲;或一側下肢膝關節(jié)屈曲位,檢查者使該側下肢向腹部屈曲,對側下肢亦發(fā)生屈曲。

謝謝(1)眼裂:大小、對稱、是否上瞼下垂、眼球突陷、斜視?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不可用醋酸、酒精或福爾馬林,以免鼻粘膜中三叉神經(jīng)末梢。囑患者閉目,閉塞一側鼻孔,用揮發(fā)性物質輪流置于受檢鼻孔,囑其說出嗅到的氣味。深反射:肱二頭肌反射、肱三頭肌反射、橈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踝反射、髕陣攣、踝陣攣色淡紅,生理凹陷清晰。隨意運動、情緒緊張、睡眠對不自主運動的影響記憶力:近記憶力、遠記憶力、即刻記憶正常人視野鼻側65°顳側91°癡呆:特征為整體性智能減退,包括全部高級精神活動(思維、記憶、語言、情緒、感知、行為等)。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3)昏迷(coma):不能喚醒。1、影響意識水平的意識障礙先詢問有無主觀感覺障礙。張口——上下頜門齒中縫為標準,判定下頜有無偏斜(如有,則該側翼肌癱瘓)??鞆洼喬鎰幼麟S意運動、情緒緊張、睡眠對不自主運動的影響1)淺昏迷:強刺激有反應。(1)六級(0~5級)肌力記錄法:數(shù)指手動光感(3)味覺(舌后1/3部):檢查法同面神經(jīng)。復合感覺的檢查,僅在淺感覺沒有嚴重障礙時才進行,并且囑患者閉目。3.顱神經(jīng)1.嗅神經(jīng)2.視神經(jīng)3.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4.三叉神經(jīng)5.面神經(jīng)6.聽神經(jīng)7.舌咽神經(jīng)、迷走神經(jīng)8.副神經(jīng)9.舌下神經(jīng)3.顱神經(jīng)1.嗅神經(jīng)2.視神經(jīng)3.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4.三叉神經(jīng)5.面神經(jīng)6.聽神經(jīng)7.舌咽神經(jīng)、迷走神經(jīng)8.副神經(jīng)9.舌下神經(jīng)先詢問有無主觀感覺障礙。囑患者閉目,閉塞一側鼻孔,用揮發(fā)性物質輪流置于受檢鼻孔,囑其說出嗅到的氣味。不可用醋酸、酒精或福爾馬林,以免鼻粘膜中三叉神經(jīng)末梢。3.顱神經(jīng)1.嗅神經(jīng)2.視神經(jīng)3.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4.三叉神經(jīng)5.面神經(jīng)6.聽神經(jīng)7.舌咽神經(jīng)、迷走神經(jīng)8.副神經(jīng)9.舌下神經(jīng)(1)視力①遠視力:距離5米。②近視力:距離30厘米。數(shù)指手動光感

2)視野必要時作視野計測定:參閱眼科學教科書?!笆謩臃ā保合嗑?米。正常人視野鼻側65°顳側91°

上方56°下方74°(3)眼底檢查:檢查患者右眼時,檢查者用右手執(zhí)鏡右眼檢視,反之亦然。眼底注意點:視神經(jīng)乳頭的形狀、大小、邊緣、顏色、血管和有無出血點等。正常眼底的視神經(jīng)乳頭為圓形或卵圓形,邊緣清楚。色淡紅,生理凹陷清晰。動脈色紅,靜脈色暗,其比例為2:3。3.顱神經(jīng)1.嗅神經(jīng)2.視神經(jīng)3.動眼神經(jīng)、滑車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4.三叉神經(jīng)5.面神經(jīng)6.聽神經(jīng)7.舌咽神經(jīng)、迷走神經(jīng)8.副神經(jīng)9.舌下神經(jīng)(1)眼裂:大小、對稱、是否上瞼下垂、眼球突陷、斜視?(2)眼球運動:受限/復視/眼震?輻輳動作。(3)瞳孔及反射:大小、形狀、位置、邊緣、是否對稱、對光反射①光反射:直接/間接②調節(jié)反射:注視遠物,再突然注視近物,兩眼會聚、瞳孔縮小。3.顱神經(jīng)1.嗅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