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李琳_第1頁
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李琳_第2頁
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李琳_第3頁
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李琳_第4頁
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李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李琳第一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一首詩詞藝術(shù)價值的高低,既在于“寫什么”,更在于“怎么寫”。因此,“語不驚人死不休”成了詩人的至高追求。作為高考詩歌鑒賞要求之一的“表達技巧”,就屬于“怎樣寫”的范疇。縱觀歷年高考詩歌鑒賞試題,幾乎總要涉及對表達技巧的考查。考生如果對這些表達技巧不熟悉、不了解,就會出現(xiàn)答題障礙。

第二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鑒賞古詩詞的

表達技巧表達技巧是一個含義很寬泛的概念,從材料的選擇、詳略的處理、結(jié)構(gòu)的安排到各種寫作手段的運用都是技巧問題――材料方面的虛實結(jié)合、賓主相襯、以小見大;結(jié)構(gòu)方面的總與分、斷與續(xù)、設(shè)懸與鋪墊等;表現(xiàn)方面的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動靜結(jié)合、渲染烘托、意境創(chuàng)造等等都是。。

第三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①表達方式:記敘、抒情、議論、描寫。抒情有的直接(直抒胸臆),有的間接(借物抒情、融情于景、借古諷今、托物言志等)。②修辭手法:如比喻、對比、比擬、對偶、借代、夸張、互文、雙關(guān)、反問、設(shè)問、反復(fù)、反語、引用等;③表現(xiàn)手法:如想象、聯(lián)想、象征、比襯、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等。

④篇章結(jié)構(gòu):首句標(biāo)目、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jié)情、總分得當(dāng)、層層深入、過渡照應(yīng)、伏筆鋪墊等。表達技巧第四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記敘:記敘人物的經(jīng)歷或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過程。一般用于敘事詩的表達,以高中課本中《琵琶行》和《孔雀東南飛》為代表,而律詩和絕句當(dāng)中也有出現(xiàn),如:杜甫的《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p>

描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人物、事件、環(huán)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畫。如:《孔雀東南飛》中對劉蘭芝的描寫:“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詩歌鑒賞中常見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第五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描寫中的白描手法在詩歌中經(jīng)常運用,它的特點是對景物粗線條勾勒,不加鋪陳和修飾。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就是對草原景象的白描,顯得簡潔有風(fēng)骨,寫出了草原的壯美,點染出牧民的生活。“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歸園田居五首》之三)沒有任何細膩冗長的描寫,只用寥寥數(shù)筆,就把一個熱愛生活、躬耕隴畝的隱士兼農(nóng)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描寫:白描第六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表達方式記敘直接抒情間接抒情表達技巧一議論描寫抒情第七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細節(jié),就是文學(xué)作品中最有情趣、最耐人尋味、最能引起人們想象的片刻;或?qū)懭宋锏囊痪湓挘粋€動作,一顰一笑;或?qū)懫匠I顖鼍爸械囊凰?。成功的細?jié)描寫,對于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抒發(fā)感情,充實作品內(nèi)容,表現(xiàn)主題,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描寫:細節(jié)描寫第八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

元稹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fēng)吹雨入寒窗。作者自己被貶他鄉(xiāng),且在“垂死病中”,當(dāng)聽到摯友遭貶消息時,竟“驚坐起”。一個極富表現(xiàn)力的細節(jié),惟妙惟肖地摹寫出作者當(dāng)時陡然一驚的神態(tài),表達了對朋友命運的深切關(guān)懷,道盡了友情的真諦,情深意濃,詩味雋永,耐人咀嚼。元、白二人友誼之深,于此清晰可見。白居易在江州讀詩后,深受感動。他在給元稹的信中說:“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仆心哉!至今每吟,猶惻惻耳?!保ā杜c微之書》)驚坐起第九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思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fēng)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痹囄鰪埣嗽妼懥松钪心膫€“尋常”的細節(jié)?表達了他什么樣的情感?開封詩中作者寫了這樣一個細節(jié):家書將要發(fā)出時,又疑惑和擔(dān)心漏寫了什么,故又“開封”。這個細節(jié)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懷念之情,雖然寫了很多,但仍疑惑和擔(dān)心言猶未盡、意有未達,“又開封”驗證,將濃濃親情推向至極。第十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議論:對人和事物的好壞、是非、價值、特點、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見。例如:秦觀的《鵲橋仙》中:“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jié)?”

第十一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抒情:表達作者強烈的愛憎、好惡、喜怒、哀樂等主觀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在詩歌鑒賞中一般表現(xiàn)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樂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這一般又稱之為表現(xiàn)手法)第十二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詩句開門見山,直敘登上高臺后,“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凄愴、蒼涼意境,這意境引發(fā)了詩人感時傷事的情懷,想著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獨愴然而涕下”。直接抒情第十三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在詩歌鑒賞中一般表現(xiàn)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樂景哀情、托物言志等第十四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間接抒情:觸景生情詩人見到某一景物,某一場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種情感的抒發(fā)。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dāng)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第十五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間接抒情:借景抒情

詩人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fā)。第十六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借景抒情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問題:“朝雨”“柳色”除了寫春色外,還表達了哪些言外之意?

答:“朝雨”還烘托出詩人送別友人時的憂傷之情;“楊柳”象征離別,折柳相贈表示留戀之情,增加了濃厚的離別情意。第十七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借景抒情”與“觸景生情”的區(qū)別: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選景?!坝|景生情”是先見景,自然景物的變化觸發(fā)了作者的聯(lián)想,觸動了作者內(nèi)在的思想感情。第十八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間接抒情: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

是指詩人帶著由自己的遭遇或處境而產(chǎn)生的強烈感情(如歡樂、悲哀、苦悶、彷徨等),去觀察和描寫客觀的自然景物,并自覺或不自覺地把這種主觀感情熔鑄到客觀景物的描寫之中,以客觀之景來寄托感情。第十九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間接抒情:寓情于景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寫景之中包含著對春雨的喜悅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場景描寫之中,寄寓著詩人的離愁別恨。第二十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借景抒情”與“寓情于景”的區(qū)別:

“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較直接,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

“寓情于景”

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分析后卻發(fā)現(xiàn)詩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第二十一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以景結(jié)情

以景結(jié)情

“以景語結(jié)情語”(宋,張炎)是古典詩詞重要的結(jié)構(gòu)方式之一。所謂“以景結(jié)情”是指以“景物”來傳達、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負(fù)。這樣做的好處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第二十二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以景結(jié)情

李白《送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第二十三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以景襯情景、情正襯:以樂景寫樂情以哀景寫哀情第二十四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樂景寫樂情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天涯。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辖肌兜强坪蟆钒Ь皩懓?/p>

(宋)范仲淹《漁家傲(秋思)》“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钡诙屙?,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以景襯情景、情反襯:以樂景寫哀情

以哀景寫樂情第二十六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樂景寫哀情絕句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哀景寫樂情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wù)哿?,春色未曾看。曉?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薄畎住度虑?/p>

第二十七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間接抒情:托物言志蟬

虞世南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fēng)。

托物言志,詩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來表達某種志向或情感,詩中的物帶有了人格化的色彩。詩中三四句借蟬聲遠傳的獨特感受,道出了蘊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遠播,從而表達出對人的內(nèi)在品格的熱情贊頌和高度自信。(緌:蟬喙)第二十八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墨梅王冕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此詩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發(fā)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樣的高潔、淡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間接抒情:托物言志第二十九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托物言志與借景抒情的區(qū)別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詠物不是寫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風(fēng)景,而不是某種物品。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愛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專指熱愛、憎惡、贊美、快樂、悲傷等感情。托物言志第三十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景與情關(guān)系歸納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觸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結(jié)情

內(nèi)在聯(lián)系:以樂寫哀,以哀寫樂,以樂寫樂,以哀寫哀第三十一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練習(xí)閱讀下面一首唐詩,按要求答題。(2006年福建卷)端居①李商隱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②。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閑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稱。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在藝術(shù)手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詩人借助對“青苔”、“紅樹”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寫,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現(xiàn)色彩,營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圍,表達了悲愁,孤寂和思親的情感。第三十二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修辭手法

比喻、擬人、夸張、對偶通感、頂針、互文排比、反問、設(shè)問、反復(fù)借代、用典、雙關(guān)、對比表達技巧二第三十三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古代詩歌的修辭方法

蘭溪棹歌(戴叔倫)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分析:首句以眉喻月,繪出了月亮的形狀并體現(xiàn)出了它的清秀。第二句以鏡喻蘭溪之水,寫出了蘭溪水之清澈明靜;亦反襯出月光的明潔。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問題:“寸草心”、“三春暉”分別比喻什么?說明了什么?

以小草比喻游子,以春天三月的陽光來比喻慈母的恩惠。說明慈母的厚愛,兒子是無以報答的。

1、比喻除使詩歌所描繪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動外,還可體現(xiàn)出意象的情態(tài)特征。第三十四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李賀的《馬詩》:“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dāng)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

劉禹錫《望洞庭》的“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p>

比喻第三十五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夸張?zhí)炫_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李白《俠客行》)輕言托朋友,面對九凝峰。(李白《箜篌謠》)用山峰來夸張朋友之間的隔膜與猜疑。詩人以五岳為輕來夸張俠客然諾之重,說的是“誠信”分量比大山還重。

第三十六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春雪韓愈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擬人運用了擬人手法,使穿樹飛花的春雪具有靈性,給全詩增添了浪漫主義色彩。第三十七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互文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馬客在船”。

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寫作時為了增強某種表達效果,把本應(yīng)該合在一起說的話臨時拆開,使同句或相鄰句中所用的詞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理解時又應(yīng)該合在一起的一種修辭方法?;ノ男揶o的運用能收到筆墨經(jīng)濟,以少勝多,表意委婉,耐人尋味的藝術(shù)效果。第三十八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①“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

②“終歲不聞絲竹聲”、③“門前冷落鞍馬稀”(白居易《琵琶行》)

④“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借代①詩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②詩中以“絲竹”代音樂。

③詩中的鞍馬代“客人”。

④詩中以“杜康”代酒。第三十九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竹枝詞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扒纭迸c“情”同音,是雙關(guān)隱語。這是作者用民歌體寫的戀歌,雙關(guān)隱語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從前兩句詩意看,大概女方在楊柳飄拂、波平浪靜的江邊行船,聽到岸上愛戀她的青年在對她唱歌言情,但情傳的含蓄,“倒是無晴勝有情”。雙關(guān)隱語第四十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春思李白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dāng)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幃?這首詩寫出了在秦地的思婦內(nèi)心的獨白。詩人語義雙關(guān),用抒自然之春天,來喻男女之間的愛慕之情;又以“絲”(思)、“枝”(知)諧音,連接異地男女之間的思念情懷。雙關(guān)隱語第四十一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聽鄰家吹笙郎士元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墻外是誰家。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

參考答案:首句“隔彩霞”渲染了奏樂的環(huán)境,烘托出笙樂的明麗新鮮,比一般地說“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來得具體高妙;第四句以花為意象描寫音樂,這里的碧桃是天上的碧桃,是王母桃花,灼灼其華,竟至千樹之多,是何等絢麗的景象,她意味著笙樂的明媚、熱烈、歡快。一個“疑”字,寫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覺。

以視覺意象寫聽覺感受,別具一格。問題:該詩使用了什么修辭,有什么表達效果?注:鳳吹,笙的別稱。因笙這種樂器由多根簧管組成,參差如鳳翼,聲音清亮,宛如鳳鳴,故得名。傳說中仙人王子喬好吹笙作鳳凰鳴,首句就由此作想,說笙曲似從天降,極言其超凡入神。

通感

又叫“聯(lián)覺”,是把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溝通起來的一種修辭手法。

第四十二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頂真就是用句末的詞語作下一句的開頭的詞語的修辭。頂真的作用是回環(huán)跌宕,有旋律美。馬致遠《漢宮秋》

他、他、他,傷心辭漢主;我、我、我,攜手上河梁。他部從入窮荒;我鑾輿返咸陽。返咸陽,過宮墻;過宮墻,繞回廊;繞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黃;月昏黃,夜生涼;夜生涼,泣寒蛩;泣寒蛩,綠紗窗;綠紗窗,不思量!

這段曲詞中運用了對仗、頂真的修辭手法,對仗顯示了語言的對稱美,達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結(jié)合。頂真具有回環(huán)跌宕的旋律美,表現(xiàn)了漢元帝離恨未已、相思又繼、千結(jié)百轉(zhuǎn)的愁緒。第四十三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反復(fù)這種表現(xiàn)手法的特點在于強調(diào),既使形象鮮明思想突出感情強烈,又使行文前后呼應(yīng)起伏跌宕獲得強烈的節(jié)奏感和旋律美。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巴山夜雨”重復(fù)使用,構(gòu)成了音調(diào)和章法的回環(huán)往復(fù)之妙,也含蓄曲折的表達了作者的寂寞相思之苦。第四十四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練習(xí)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三江小渡楊萬里溪水將橋不復(fù)回,小舟猶倚短篙開。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fēng)波去又來?!咀ⅰ繉ⅲ盒?,流過。詩人采用什么手法表達作品的主旨?試結(jié)合全詩作簡要分析。全詩圍繞“交情”展開描寫,詩人采用對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將橋不復(fù)回”與“不管風(fēng)波去又來”進行對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賦予“山溪渡”、“風(fēng)波”象征意義,從而表達了友情恒久不變,能經(jīng)得起風(fēng)浪考驗的主旨。第四十五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表現(xiàn)手法表達技巧三比興、象征、襯托、渲染、對比、想象聯(lián)想、照應(yīng)、正側(cè)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點面結(jié)合、寄托、烘托、用典、欲揚先抑等第四十六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象征是詩歌慣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節(jié)操?!澳档ぁ毕笳鞲畸?;“菊”象征高潔、傲霜斗雪的堅強;“梅”象征高潔、清秀、淡雅、素樸;陸游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與勁節(jié)(《卜算子·詠梅》);“蘭芷”象征名貴、孤芳、清高;屈原用“蘭芷”象征自己的芳香、不與世同流合污的高尚節(jié)操……象征第四十七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本詩運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詠物言志。表面上寫石灰,實際上寫人、寫自己。將物性與人格巧妙地融為一體,形象地表達了自己以石灰為榜樣的高尚情操。象征第四十八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對比這首詩運用了對比手法:前兩句(寫自由自在,任意翔鳴的畫眉)與后兩句(寫陷入囚籠,失去了自由的畫眉)構(gòu)成對比,結(jié)構(gòu)明晰。表達作者對禁錮思想、束縛人才現(xiàn)象的抨擊和對言論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畫眉鳥歐陽修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里,不及人間自在啼。第四十九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襯托:是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的或相反的事物作為陪襯的一種修辭方式。分為正襯和反襯兩種。

正襯,是用相類似的事物作為陪襯以充分反映主要事物。以美好的景物來襯樂,以凄苦的景物來襯哀,或以次要的人物來襯主要人物。

反襯,是用與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對的事物作陪襯以突出主要事物,是“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跋s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絕妙之處就在于用蟬噪、鳥鳴作反襯,把深山密林中那種幽靜宜人的意境表現(xiàn)出來。這種以動襯靜的手法在詩文中運用較為廣泛.襯托第五十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側(cè)面烘托

如《秦羅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應(yīng)來烘托秦羅敷驚人的美貌;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僧敲月下門”“月出驚山鳥”等以鬧襯靜。再如《琵琶行》中三次寫江中之月,分別烘托了琵琶聲的美妙動聽、引人入勝和人物凄涼、孤獨、悲傷的心情。第五十一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雙調(diào))折桂令中秋張養(yǎng)浩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老子高歌,發(fā)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

“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句,以“玉露”“銀河無波”“桂影婆娑”清晰之景側(cè)面烘托出月光的清朗之態(tài)。側(cè)面烘托第五十二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虛實結(jié)合:在詩歌欣賞中,虛與實是相對的,如書上所言,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jù)為實,假托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當(dāng)前為實,未來是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

虛:1、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借助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xiàn)實。叫以虛象顯實境?!秹粲翁炖岩髁魟e》仙境就是一個虛象。詩云:“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圖景的美好反襯出現(xiàn)實的黑暗。第五十三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或歷史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景象,但是現(xiàn)時卻不在眼前。李煜《虞美人》中“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存在,但此時并不在眼前,也是虛象。作者將“雕欄玉砌”與“朱顏”對照著寫,頗有故國凄涼,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云:“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痹佻F(xiàn)了火燒赤壁這一史實。顯然不是發(fā)生在眼前,故也是虛景。

第五十四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3、設(shè)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fā)生的,它表現(xiàn)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柳永《雨霖鈴》中云:“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這是設(shè)想的別后的景物: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xí)習(xí)曉風(fēng)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在《西廂記·長亭送別》中崔鶯鶯送別張生唱詞很多是設(shè)想的未來之境。今夜鄜中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第五十五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實:“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秹粲翁炖岩髁魟e》中的黑暗現(xiàn)實;《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上闕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寫赤壁險峻的形勢;《雨霖鈴》中上闕所寫的兩人分別的情形,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等。

第五十六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望廬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實虛虛實結(jié)合:“虛實相生”是指虛與實二者之間互相聯(lián)系,互相滲透與互相轉(zhuǎn)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

第五十七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虛實結(jié)合: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

例如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是指“春風(fēng)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由這一虛一實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第五十八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虛實結(jié)合: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中心。踏莎行歐陽修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fēng)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闕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闕寫虛,通過設(shè)“行人”想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fā)得淋漓盡致。第五十九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在一些山水詩中,往往有靜景,如山、月等;動景,如水流、風(fēng)搖等等。據(jù)側(cè)重點的不同,作者有時側(cè)重寫動、靜景或動靜景結(jié)合相互映襯。如王維的《鹿柴》以“人語響”襯“空山”之靜;其《山居秋暝》以“竹喧”“蓮動”來襯“空山”之靜,抒發(fā)一種閑情逸致。動靜結(jié)合

第六十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渲染鋪墊江上看山蘇轍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暮行百里一回頭,落日孤去靄新畫。前山更新色更深,誰知可愛信如今。唯有巫山最濃秀,依然不負(fù)遠來人。此詩通過色彩的層層渲染,描繪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的“荒村”、“落日”時分的“靄新畫”、“更新色更深”的“前山”,已讓詩人觀止,抒發(fā)感嘆——誰知可愛信如今!卻哪知巫山最濃秀?層層的渲染,達到很好的藝術(shù)效果。第六十一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dāng)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用典第六十二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鮮明強烈、或含蓄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在表達上增強藝術(shù)感染力。

如不了解典故往往會影響對詩的理解,辛棄疾是個擅用典故的人?!队烙鰳肪┛诒惫掏压拧分羞B用了五個典故(孫權(quán)、劉裕、宋文帝、佛貍、廉頗),都是京口這地方的歷史掌故,典故的思想與這首詩的思想性緊密相連。用典第六十三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鑒賞詩歌的用典主要明確兩點:(1)典故的來源及其含義。(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詩歌中主要表現(xiàn)為增加詩歌的容量,使詩典雅耐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