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高效的試卷講評課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6717fb0df1adca3c08b11f03397d4a/cc6717fb0df1adca3c08b11f03397d4a1.gif)
![如何構建高效的試卷講評課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6717fb0df1adca3c08b11f03397d4a/cc6717fb0df1adca3c08b11f03397d4a2.gif)
![如何構建高效的試卷講評課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6717fb0df1adca3c08b11f03397d4a/cc6717fb0df1adca3c08b11f03397d4a3.gif)
![如何構建高效的試卷講評課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6717fb0df1adca3c08b11f03397d4a/cc6717fb0df1adca3c08b11f03397d4a4.gif)
![如何構建高效的試卷講評課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6717fb0df1adca3c08b11f03397d4a/cc6717fb0df1adca3c08b11f03397d4a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如何構建高效的試卷講評課第1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于漪“一堂講評課選擇幾個學生未思之處逐層深入地進行點撥,不僅使課的容量充實,而且對學生思維的廣度、深度、準確度、靈敏度都進行了有益的訓練。”第2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導言
試卷講評課是學科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綜合因素互動的特殊教學現(xiàn)象,涉及師生、生生、個體和群體、群體和群體之間的綜合互動。試卷講評課教學,應充分發(fā)揮試卷講評課教學的激勵、診斷、強化、示范功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只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致力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互動,才能提高教學的實際功效,促進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自我評價與提高,從而提高講評的課堂效率和質(zhì)量。教師要把學習評價的主動權還交給學生,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角色,是演員;教師是輔助者角色,是導演。
第3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課前講評課課中課后教案試卷分析自查自糾卷面分析合作探究精彩展示點撥解剖變式訓練小結反思補償練習建錯題集考試小結鞏固練習第4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專題一、講評課的困惑困惑一:“我今天講試卷,沒什么好聽的”當教導處進行常規(guī)的教學檢查或老師“隨堂聽課”的時候,上課的老師偏偏趕上執(zhí)教試卷講評課,于是他們往往難為情地說:“哎呀,不好意思,今天我是試卷講評,沒什么好聽的?!毖韵轮猓嚲碇v評課沒什么價值,沒什么“聽頭”,沒有像公開課、示范課那樣有“花色”。困惑二:備課本中粘試卷=備好課教導處檢查教師備課本的時候,常常會發(fā)現(xiàn)在備課本中總有幾節(jié)課,老師們是一張試卷一“粘”了事,沒有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反思。尤其是畢業(yè)班的老師由于復習課多,備課本看起來更是厚厚一疊。我們總是戲稱這些教案為“三無產(chǎn)品”?!罢场币粡堅嚲恚娴盟闶莻浜谜n了嗎?我們老師的試卷講評水平真得到了信手“粘”來的水平嗎?第5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困惑三:讓人昏昏欲睡的講評在試卷講評課上,教師儼然是大學教授,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講評時不分輕重,不分主次,面面俱到,惟恐學生聽不懂。而學生坐在位子上,聽得是云里霧里,成績好的同學尚能跟上老師的節(jié)奏,成績差的干脆是呼呼大睡,大多數(shù)學生忙于動手做筆記,沒有時間動腦思考“為什么我會錯”、“為什么這題要這么做”、“我還有其他的解題方法嗎”。
專題一、講評課的困惑第6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專題一、講評課的困惑困惑四:“學生真笨!”
有的教師由于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于是“新賬老賬一塊算”,在講評時一味指責學生平時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將學習態(tài)度端正程度絕對等同于考試成績的高低,在講評時一味指責學生不夠聰明,“這一點怎么沒想到”,“那一點為什么沒看到”,講評缺乏理論分析和技法指導。學生聽得是膽戰(zhàn)心驚,在課堂上連手都不敢動,惟恐老師遷怒于己,課堂上“安靜”的可怕。第7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概括起來試卷講評課常見的問題1.不及時――辦事拖拉、效果大減2.不備課――不知目的、不知考情3.無重點――一題不漏、平鋪直敘4.少拓展――就題論題、缺乏拓展5.輕過程――偏重答案、忽視思路6.缺表揚――情緒低落、思維遲緩7.一刀切――不顧學情、方法單調(diào)8.一言堂――包辦代替、輕視主體專題一、講評課的困惑第8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專題一、講評課的困惑
以上種種,可見我們的教師對于講評課不夠重視,講評前沒有認真充分準備,講評后沒有及時反思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在試卷講評時,長期偏重于“滿堂灌”教學、“保姆式”教學。教師對學生總是不放心,小心翼翼地、不厭其煩地甚至不知疲倦地幫助學生“摘果子”,有些教師恨不得把“果子”直接塞到學生的嘴巴里。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疲倦。在學習過程中,本應是主體地位的學生完全處于被動、消極的地位。教學中重知輕能、重教輕學,使得課堂教學出現(xiàn)高耗低效的局面。那么,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把課堂真正變成“學堂”?如何使我們的試卷講評課高效呢?如何科學地使用考試結果呢?我們陷入了沉思。第9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專題二、講評課的原則
1、及時性。認真及時批閱試卷是試卷講評所要遵循的原則之一。如果試卷講評和結果反饋相對滯后,那么學生解題時產(chǎn)生的思維火花早已消失殆盡。因此,應及時將考試的結果和答案反饋給學生是取得講評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2、針對性。一份試卷批改下來,通過統(tǒng)計分析,總有一些錯誤是具有共性的,這類錯誤題目才是講評的重點。講評時不能面面俱到,要選擇典型的、學生出錯較多的、有代表性的題目來講解。第10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專題二、講評課的原則
3、延展性。講解完典型題型后,再拓展些類似的題目,力爭講一題,學生會一串,懂一片,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4、激勵性。充分發(fā)揮試卷講評的激勵性功能是試卷講評所要遵循的原則。對于考試成績相對較好的同學要及時表揚,一些考試成績較差學生,不宜過多指責、批評,在講評時要注意幫他們恢復信心。5、互動性。多給學生提供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機會,讓他們通過質(zhì)疑、提問、講解,再憶考試時的思路,再現(xiàn)考場情景。每次講評可安排幾道題目由學生來介紹答題思路,既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也使講評更貼近學生的心理。只有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才能使試卷講評課取得最佳效果。第11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三段(課前準備——課堂講評——課后落實)與七步(試卷分析——合作探究(錯題歸因)——精彩展示——點撥剖析(方法思路)——拓展遷移——小結反思——補償練習)模式的具體操作,以優(yōu)化教學設計,構建有效乃至高效的講評課堂。
試卷講評課要避免兩種做法:一是從頭到尾逐題講解,沒有重點;二是對、抄答案,就題論題,淺嘗輒止。要做到有的放矢,把試卷講深講透,首先必須廣泛收集試卷信息,仔細分析答題情況?;谶@一理念,提出講評課的基本流程如下:
專題三、講評課的流程第12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備閱卷統(tǒng)計備學生自我分析備試題分析備變式鞏固
專題四、講評課前準備第13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試卷講評課教案范例課題
課程標準查找存在的問題,評價學生的學習……教學重點查找存在的問題,評價學生的學習……教學難點查找存在的問題,評價學生的學習……教學方法啟發(fā)、探究……教具課件《新課標地理互動教學系統(tǒng)》(自制)……板書設計××考試試卷講評一、試卷評價1、難度2、覆蓋面二、答題分析1、存在問題2、成績分析三、存在問題四、補償教學教后記查找問題所在……××考試試卷講評課型講評課專題四、講評課前準備第14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首先說明試卷的來源,試卷的基本數(sh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信息的獲得不能僅評主觀印象,應該適當進行基礎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進行數(shù)據(jù)的處理,其最終結果最好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圖的形式呈現(xiàn)。在進行抽樣時可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在抽樣時必須保證抽樣的隨機性、代表性、全面性,注意平衡。)本次考試由全市統(tǒng)一命題、閱卷。二、試卷分析與評價總體來說,試題偏難,考查過于集中,試題的區(qū)分度小,學生成績分布未按正態(tài)曲線。本次考試難度相對比較大,部分內(nèi)容涉及到初中、選修模塊,沒有注重學生的基礎的考查,本次考試,學生成績沒有大的代表性,沒有準確的反映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按難易程度,試題特征如右圖所示。專題四、講評課前準備(1)難度:指應試者解答試題的難易程度,是描述性語言。通常說“這個題目難度大”,就是指該題比較難。
(2)難度系數(shù):“難度系數(shù)”也可以理解成“容易度系數(shù)”,是0~1之間的量值,難度系數(shù)越大,說明題目難度越小?!半y度系數(shù)”一般分整卷難度系數(shù)和單題難度系數(shù)。即實際得分÷規(guī)定得分;如果單個考點的單個小題,還有一個簡便的公式:P=答對人數(shù)÷參考人數(shù).(一)難度第15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專題四、講評課前準備二、試卷分析與評價(一)難度(3)期望難度與實際難度。期望難度:根據(jù)應試者的實際情況和考試所要承當?shù)墓δ埽}時預設的難度系數(shù)。譬如:對于選拔性考試,如高考,一般設置期望難度系數(shù)為0.55左右,使其能夠較好地區(qū)分考生的學業(yè)水平,達到選拔的目的。而水平性考試,如高中學業(yè)會考一般設置期望難度系數(shù)為0.80~0.90,平時教學質(zhì)量檢測等考試一般設置為0.70~0.75。實際難度:是應試者考試的結果,與應試者實際學業(yè)水平有關。通過比較“期望難度”和“實際難度”,可以了解教師教學重點把握情況;可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真實情況,譬如教學目標的達成水平、模塊掌握水平、某種題型的解題能力等一系列問題。(4)整卷難度分析:了解難度把握(平均分)、離散程度(標準差)、分數(shù)段分布(正態(tài)分布)、試題得分分布(期望難度的布局與實際情況的差異)。
標準差:標準差是反映學生成績離散趨勢的指標,一般來說,S>15時,離散程度就比較大。計算公式(S表示標準差,Xi表示第i位考生成績,表示平均分,N表示考生總數(shù))。
正態(tài)分布:統(tǒng)計規(guī)律表明,考生的智力水平,包括學習能力,實際動手能力等呈正態(tài)分布。因而正常的考試成績分布應基本服從正態(tài)分布。成績分析要求繪制出學生成績分布的曲線或直方圖,以“中間高、兩頭低”來衡量成績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程度。綜合考察標準差與平均分以及成績分布的曲線,可以了解學生成績的分化程度、分布密度等情況。第16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專題四、講評課前準備二、試卷分析與評價(二)覆蓋面高一年級,由于實行國家的新課程標準,我們大部分省份選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比如作為高中一年級的第一次大型考試,試題應該做到以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盡量提高試題對知識點的覆蓋面。本次考試,知識點的覆蓋面如右所示。
從大知識點來看,覆蓋比較全面,但不均勻,從分布來看,偏重大氣、公轉(zhuǎn),從小知識點來看,部分未考查到,如:天體、自轉(zhuǎn)規(guī)律、晝夜更替、外力作用等,有些題目存在重復現(xiàn)象,如自轉(zhuǎn)偏向等,還有部分知識不應屬于本次考查的范圍,其比例占到6%。第17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1、整卷難度分析:了解難度把握(平均分)、離散程度(標準差)、分數(shù)段分布(正態(tài)分布)、試題得分分布(期望難度的布局與實際情況的差異)。
2、難度層次分析:通過對“容易題”、“稍難題”、“較難題”的得分情況分析,了解學情把握、教學定位是否準確等問題。
3、知識結構分析:通過對知識板塊得分情況分析,了解學生知識板塊的掌握結構以及教學目標達成情況。
4、題型得分分析:了解“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等題型的解題能力水平。
5、命題質(zhì)量分析:考察試題區(qū)分度,了解試題質(zhì)量以及考試結果的信度水平。
6、相關性分析:通過研究某些特性的個體與整體的相關系數(shù),進行該特性的個體差異性分析,如女生群體與整體的相關性分析。
專題四、講評課前準備(三)試卷分析的內(nèi)容二、試卷分析與評價第18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專題四、講評課前準備二、試卷分析與評價(四)試卷分析的步驟與操作方法(1)設置期望難度系數(shù)等初始數(shù)據(jù):1、期望難度系數(shù)的參考量表:一般適合高考命題或高考模擬考命題要求。(表1)常規(guī)教學要求(表2):適合平時教學質(zhì)量檢測。水平性測試(表3):適合畢業(yè)考或高中學業(yè)會考命題。第19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專題四、講評課前準備二、試卷分析與評價(四)試卷分析的步驟與操作方法(2)收集數(shù)據(jù):利用下表,收集每個學生每題的原始得分,以備數(shù)據(jù)分析使用。第20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專題四、講評課前準備二、試卷分析與評價(四)試卷分析的步驟與操作方法(3)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試卷分析:利用Excel或《試卷分析助手》統(tǒng)計得到所需數(shù)據(jù)以及相關圖表。以上表為例:
成績分布:呈正態(tài)分布。試卷平均分為66(滿分100),實際難度系數(shù)為0.66(期望難度系數(shù)為0.60),說明學生實際成績比教師的期望稍理想,且成績呈正態(tài)分布(上圖);標準差為18.86>15,說明成績有一定程度分化。1、整卷難度分析:第21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專題四、講評課前準備二、試卷分析與評價(四)試卷分析的步驟與操作方法試題難度以及區(qū)分度分布:第22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上述圖表說明,試題的難度分布與預期的基本吻合,但是,第5題的區(qū)分度太高,結合“知識結構圖表”,說明后27%學生該題的解題水平很差,而第1、4、題區(qū)分度太低,說明學生整體對“較難題”的解題能力差。
專題四、講評課前準備二、試卷分析與評價(四)試卷分析的步驟與操作方法2、知識結構分析
根據(jù)上表,說明“信息技術”、“生態(tài)環(huán)境”、“向量資源開發(fā)”、“區(qū)域發(fā)展”等知識的掌握比預期要好,而“大氣運動”、“天氣系統(tǒng)”、“氣候變化”、“地質(zhì)作用”、地殼運動“等方面內(nèi)容的在今后教學中還需加強。第23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容易題”得分不理想,說明學生基礎知識還不夠扎實、基本技能還不夠熟練,需要進一步加強訓練,很抓落實。
專題四、講評課前準備二、試卷分析與評價(四)試卷分析的步驟與操作方法3、難度層次分析
4、題型得分分析選擇題的得分情況不理想,可能是學生解答選擇題的方法未正確掌握,需要加強解題技巧的指導。經(jīng)過上述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定量與定性的一些結論,若能進一步結合問卷調(diào)查、訪談驗證等手段,得出的結論可能會更準確。教學、命題提出調(diào)整與改進的策略。第24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專題四、講評課前準備三、考試數(shù)據(jù)分析(教師用)
第25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學習小組平均分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一組5016.67832二組55338031三組45.516.67435四組52.516.67831五組57.6337745六組46.816.76721整體水平不高,進步空間極大,期待同學們努力!
專題四、講評課前準備三、考試數(shù)據(jù)分析(教師用)第26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專題四、講評課前準備三、考試數(shù)據(jù)分析(教師用)
成績分析本學科雖然考試成績不理想,但在全市各學校相比,成績比較好,地理A級指標上線人數(shù)316人,居全市第2名,B級指標上線人數(shù)665人,居全市第1名,C級指標上線人數(shù)753人,居全市第1名,但同時看出,與××學校、××學校的差距較小,存在較大的競爭壓力,在學習中不能有絲毫的松懈。本校各班之間不平衡,班內(nèi)成績分布也不平衡,右圖是××班的地理學科成績分布曲線圖,中等學生難區(qū)分,過度集中,梯度過于明顯。第27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專題四、講評課前準備三、考試數(shù)據(jù)分析(學生用)第28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專題五、講評課基本程序講評什么?“五個W”:①考什么?(命題意圖)②怎么考?(命題方法)③怎樣理解?(解題思路)④怎樣聯(lián)系?(知識遷移)⑤怎樣變式?(觸類旁通)⑴評成績
⑵評知識
⑷評方法
⑶評能力
“五個P”:⑸評命題
第29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專題五、講評課基本程序
展示每題考試得分情況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對本次考試作簡單概述。對試題稍做評價,答題中存在的問題、得分情況等作介紹,使學生從宏觀上了解本次考試的概況。并將本次測驗的試卷及答案印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自查錯誤的地方及出錯原因,熟悉答案,一般知識性的錯誤這樣就可得到初步解決。(展示課前準備的各項分析)一、試卷和考試分析比如(一)基礎性數(shù)據(jù):
①平均分、最高(低)分
②優(yōu)、良、及格、學困生比例
③各分數(shù)段人數(shù)及比例等(二)卷面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①Ⅰ卷各小題難度系數(shù)、各選項比例
②Ⅱ卷各小問難度系數(shù)、平均分(三)本班成績在年級或統(tǒng)考的其他學校比較(四)本班學生答題的亮點與不足之處等第30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試卷講評(一)小組探究題號12345678910113637正確率%9580.558.5315680.536.6595149584038
內(nèi)容:把選擇題4、7、9、10和綜合題36、37題課前分配給小組要求:自查自糾,高于正確率50%在小組討論解決。1、討論各位組員的錯題2、認真分析出錯原因,有疑問的題目做好標記,為小組合作時討論做好準備3、討論出錯率較高的4、7、9、10、36、37題,分析出錯原因和解決辦法討論結束的同學請坐,將仍有疑問的題目序號寫到黑板上,并做好為其他小組答疑的準備
專題五、講評課基本程序第31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試卷講評(二)精彩展示1、我的疑問是什么2、分析試題考查的知識點3、根據(jù)分配的講評任務推出代表到講臺講解4、解答其他小組提出的疑問5、為解答疑問的同學和到講臺講解的同學進行補充說明6、我有更好的方法和大家分享
專題五、講評課基本程序展示內(nèi)容:第32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試卷講評(三)點撥解剖1、高效的課堂講評⑴講教學盲區(qū)
⑵講教學難點
⑶講答題方法、思路、規(guī)律
⑷講試題變化
⑸講知識聯(lián)系⑹講答題規(guī)范
⑺講應試技巧
專題五、講評課基本程序第33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專題五、講評課基本程序二、試卷講評(三)點撥解剖2、信息提取、解讀要求
(1)給什么?明確題干、圖表、題支的信息(2)考什么?明確考察意圖(知識點、能力點)(3)問什么和怎么問?明確設問內(nèi)容、角度和方式注意①窮盡已知條件②強調(diào)關鍵條件③注意隱含條件④排除干擾因素第34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專題五、講評課基本程序二、試卷講評(三)點撥解剖一、圖例情境題,正確讀圖注意事項1.注意圖表中數(shù)據(jù)及數(shù)據(jù)變化和文字。2.注意題目中的關鍵詞。3.注意提取圖表中有用信息。4.聯(lián)系學過的知識。二、非選題,規(guī)范回答應注意事項
1.加強審題意識,關注題目中限定(關鍵)詞。
2.結合題意,充分利用工具書,運用學過的知識.規(guī)范回答。第35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專題五、講評課基本程序二、試卷講評(三)點撥解剖例如:圖為“某一河流及其河床AB處的剖面示意圖”,某地理興趣小組成員9月23日正午(地方時)在A處觀測到太陽仰角為55°30′,且太陽光線與河岸接近垂直,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⑴該地的地理緯度可能是()A、55°30′NB、55°30′SC、34°30′ND、34°30′S⑵下列有關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A、該河段有凌訊現(xiàn)象B、此時該河流處于汛期C、該河段水流自西向東流D、該河段水流自東向西流關鍵詞B岸陡,A岸緩列出思路,組織語言首先根據(jù)河流流向及B岸陡、A岸緩,可知B岸侵蝕,A岸堆積,確定該地地轉(zhuǎn)偏向力左偏,在南半球;其次,9月23日正午(地方時)A處太陽高度角為55°30′,可確定該地在南回歸線以南,緯度是34°30′S,而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正午12點時太陽始終在北方;最后,太陽光線與河岸接近垂直,可判斷A是北方,A岸是北岸,B岸是南岸,那么河流流向應是自東向西。第三步問答結合,仔細檢查。由于該河在34°30′S,理論上屬于亞熱帶,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河流無結冰期,加上該河流不是南北流向,可以肯定無凌訊現(xiàn)象。而9月23日是南半球的春季,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尚未進入汛期。綜合以上分析可知,兩題答案均為D。DD第36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專題五、講評課基本程序二、試卷講評(四)變式訓練圖3為世界某區(qū)域略圖,完成下列問題9、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是
()A、風力堆積
B、風力侵蝕
C、流水堆積
D、流水侵蝕
10.河流的河床形態(tài),受流域內(nèi)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列因素中,對河床形態(tài)影響不大的是(
)
A、巖石性質(zhì)
B、通航里程
C、地質(zhì)構造
D、降水多少CB9、考查區(qū)域定位及區(qū)域地理特征、地貌成因、亞洲水稻種植業(yè)特點等。該題以世界某部分區(qū)域圖為材料,考查學生的空間定位、知識遷移和綜合分析能力。10、考點:流水的侵蝕作用。巖石性質(zhì)、地質(zhì)構造和降水多少等對河床的侵蝕程度有很大影響,進而影響河床的形態(tài);而通航里程不會影響河水對河床的侵蝕作用的強弱,進而對河床的形態(tài)影響不大。第37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6.(30分)澳大利亞是世界上主要的鐵礦石生產(chǎn)國和出口國。圖1為澳大利亞部分區(qū)域示意圖,圖2為該國鐵礦石出口國家和地區(qū)的構成圖,圖3為圖1中①—③三地的氣候統(tǒng)計圖。完成下列問題。(1)描述澳大利亞鐵礦石生產(chǎn)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評價其鐵礦石出口的優(yōu)越條件。(10分)(2)說明①、③兩地的多雨季節(jié)并分析其成因。(10分)(3)比較②地和③地水資源的異同點。(10分)提供區(qū)域背景和統(tǒng)計資料觀察地理分布關注區(qū)域特征要素,并列式設問
①
②
③
14710
月份
01002003004005000714212835071421283514710
月份
010020030040050014710
月份
07142128350100200300400500第36題圖2第36題圖330o120o
130o
①
②
③
西澳大利亞州
北部地區(qū)
城市
鐵礦
沙漠
鐵礦石出口航線
自流井盆地
常流河
間歇河
鐵礦石輸出港口
南澳大利亞州
第36題圖1
進行地理比較第38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013全國新課標Ⅱ36題)在濕潤和半濕潤地區(qū)的湖畔、河邊和海濱,偶見規(guī)模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條件為所在地區(qū)沙源豐富、多風、植被稀松。圖5所示區(qū)域中,M處發(fā)育了規(guī)模較小的沙丘群;H縣城附近是著名的風口,冬季風力尤為強勁;河流發(fā)源于黃土高原地區(qū)。(1)分析M處附近沙源較豐富的原因。(6分)(2)分析H縣城附近冬春季節(jié)風力強勁的原因(8分)(3)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對M處的沙丘群規(guī)模是否會擴大產(chǎn)生了爭論,形成了兩種不同的觀點。選擇你支持的一種觀點,為其提供論據(jù)。(8分)觀點A:M處沙丘群規(guī)模會擴大。觀點B:M處沙丘群規(guī)模不會擴大。好奇!探究思維鏈:沙從哪來?怎么來?會怎么樣?第39頁,講稿共4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M處附近的)河流從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在河邊、河床沉積;(3分)(河水水位季節(jié)變化大,)枯水季節(jié)河床裸露;(2分)風沙在此沉積。(1分)(2)冬春季節(jié)盛行西北季風(偏北風);(2分)河谷延伸方向與盛行風向基本一致;(3分)H縣城附近為河谷交匯之地,(形成風口,導致狹管效應)(3分)(3)觀點A:擴大
論據(jù):該區(qū)域西臨黃土高原,北鄰內(nèi)蒙古高原,大風可將沙塵吹到此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科技在中藥植物油提取中的綠色環(huán)保策略
- 生活用紙設計新趨勢創(chuàng)新驅(qū)動的消費者體驗升級
- 生態(tài)保護與零碳公園規(guī)劃的融合實踐
- 國慶節(jié)活動方案活動內(nèi)容
- 現(xiàn)代服務業(yè)的綠色發(fā)展路徑探索
- 小學勞動教育考核方案
- 2024年五年級英語下冊 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第6課時說課稿 譯林牛津版
- 2024年秋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14課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說課稿 新人教版
- Unit 3 My friends Read and write(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四年級上冊
- 3 我不拖拉 第一課時(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
- 健康管理-理論知識復習測試卷含答案
- 成人腦室外引流護理-中華護理學會團體 標準
- JGJ106-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
- 高技能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方案
- 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十四五”發(fā)展規(guī)劃(2020-2025)
- 2024年湖北孝達交通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四年級上冊豎式計算100題及答案
- 小學英語跨學科案例設計
- 初中作業(yè)設計教師培訓
- JTGT F20-2015 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
- 高考滿分作文常見結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