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寫作素材快遞:漢字是中國人的文化底氣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19227696a789167d854eae9aa3bdb34/619227696a789167d854eae9aa3bdb341.gif)
![高考作文寫作素材快遞:漢字是中國人的文化底氣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19227696a789167d854eae9aa3bdb34/619227696a789167d854eae9aa3bdb342.gif)
![高考作文寫作素材快遞:漢字是中國人的文化底氣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19227696a789167d854eae9aa3bdb34/619227696a789167d854eae9aa3bdb343.gif)
![高考作文寫作素材快遞:漢字是中國人的文化底氣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19227696a789167d854eae9aa3bdb34/619227696a789167d854eae9aa3bdb344.gif)
![高考作文寫作素材快遞:漢字是中國人的文化底氣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19227696a789167d854eae9aa3bdb34/619227696a789167d854eae9aa3bdb34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作文寫作素材快遞:漢字是中國人的文化底氣素材回放漢字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跡,它是古老文字中唯一未曾間斷、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蘊藏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基因,形塑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基質(zhì)結(jié)構(gòu),成為中國人文化自信的深厚底氣。素材解讀從傳說中的造字之神倉頡到“一片甲骨驚天下”,從青銅鐘鼎上的金文到簡帛文字,從文字一統(tǒng)到新中國漢字簡化改革……漢字的歷史就是中國的歷史?!敖裉煲粋€普通的英國人幾乎看不懂三百年前的本國文獻……但對于中國人來講,數(shù)千年的文獻都能大概了解;他們對本國古代文化的無比熱愛和理解,源于他們文字的這種特殊性質(zhì)之故。”瑞典漢學家高本漢如此感嘆。世界上已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文字中,有中國商朝的甲骨文、伊拉克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書字和墨西哥的瑪雅文字。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唯有中國的漢字至今仍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根源在于漢字當中潛藏著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漢字不僅有力推動了中華文明發(fā)展,同時也為亞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起,漢字就陸續(xù)傳入日本、朝鮮等地,并在很長一段時期內(nèi)充當這些地方的官方文字,在其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留下了閃亮的文明印記。當今,“漢語熱”在全球各國興起,漢語愛好者的規(guī)模不斷壯大。作為中華文明的使者,漢字的傳播與應用,拉近了國家之間的情感,促進了世界上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成為聯(lián)通中國與世界的橋梁和紐帶,成為民心相通的獨特載體。適用話題漢字、文化、自信、傳承、民族漢字是人類共同的財富以字為媒,傳播中國文化橫豎撇捺,盡抒文化自信民族的自信源于文化的自信領會漢字之意,觸摸文化脈搏一以貫之的漢字系統(tǒng)傳承了中華文明古老文字傳遞新鮮信息,方正文字承載圓渾文化漢字是中國文化的載體,蘊含著中國文化的密碼漢字以其獨特的魅力,展現(xiàn)出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和創(chuàng)造,不僅促進了華夏民族文化的發(fā)展,而且也將對世界文明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記錄著中華文化,是文化傳承的載體;它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交往方式及生活習俗,并由此形成了中華民族含蓄委婉的民族性格。漢字的一筆一畫傳遞的是一種文化精神,正所謂字里有乾坤,在書寫漢字的過程中,能體會到民族文化精神的氤氳和中國人的思維邏輯,天、地、人都在其中。從倉頡造字到六書理論,無一不深深地打上了中華文化的印記。素材銳評用漢字之美抒寫文化自信漢字被稱為中華文化的基因譜系,它經(jīng)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楷書等不同書體形式的變化,有著獨特的美感,其中蘊含著中國人的價值觀和中華文化的脈絡。當下,中國傳統(tǒng)文化日益受到重視,文化旅游不斷融合,“發(fā)現(xiàn)漢字之美”為人們行走天下,增添了魅力。每一個漢字書寫的演變,都是中華文化傳承發(fā)展的縮影。一撇一捺、一轉(zhuǎn)一折間,可以讓人看到中華文明的絢麗光芒。漢字,早已超越了書寫記錄的基本作用,成為文化的結(jié)晶、民族的符號,并以此衍生出中國書法這種全球獨一無二的藝術形態(tài),從國內(nèi)到海外,喜愛漢字、書寫漢字的人比比皆是,又為其增添了文化橋梁這一重要屬性。漢字之美,美不勝收。我們在盡心感受漢字魅力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當前在漢字書寫、漢字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特別是隨著電腦、手機的廣泛普及,人們手寫漢字的機會越來越少,“提筆忘字”現(xiàn)象加劇,對漢字含義的理解不如以往深刻,對漢字中蘊含著的中華民族價值觀和文化脈絡變得沒那么清晰。長此以往,漢字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就會逐漸淡去,直至成為單純的書寫工具,那就不僅僅是漢字價值的缺失,也會給中華文化的傳承造成不可磨滅的損失。喜愛漢字,就更要保護漢字。我們不但要把漢字寫準確、讀準確,更要把漢字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學明白、傳下去。要了解漢字從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楷書等不同書寫形式的演變歷程,并弄懂其背后的歷史進程和文化脈絡。要用心去認識每一個漢字背后所蘊含的生產(chǎn)生活、風俗習慣、典章制度等蘊意,將漢字的文化魅力充分打開,讓人們不僅知其形,更能曉其意,把博大精深的文化變得通俗易懂。對漢字的講解要跳出課堂教學之外,讓每個人即便離開了學校,依然有很多機會去獲得漢字教育。可以舉辦以漢字為主題的展覽,制播以漢字為主題的文化類綜藝節(jié)目,開展以漢字為主題的送文化下鄉(xiāng)活動,以及加強書法藝術教育、開發(fā)漢字類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等等,都可以擴大漢字教育的覆蓋面,讓更多人有機會去了解和接觸漢字深層次的文化魅力,如此堅持下來,漢字的群眾基礎就會更牢固,漢字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就能夠扎根于更豐沃的土壤。愛漢字就是愛中華文化。古籍里的漢字都要“活起來”,那么,當下的漢字呢?當然是必須活得更好。漢字作為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偉大基石,必須要不斷強化、不斷鞏固。我們要讓漢字融入高科技,用豐富多彩的方式,號召國人愛漢字、學漢字、把書寫在古籍里的漢字打出來,要成為時尚,要成為全民的基本涵養(yǎng)和情操,以此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迎接漢字的春天,迎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運用示例漢字記錄了中國的歷史、社會變遷、民俗等,是記錄中華文明的“活化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環(huán)境風險評估與咨詢服務合同
- 遂寧四川遂寧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招聘編外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福建2025年福建寧德師范學院招聘博士高層次人才15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舟山2025年浙江舟山市銀齡醫(yī)師招募6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湖南2024年湖南省文聯(lián)網(wǎng)絡文藝發(fā)展中心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泰州2025年江蘇泰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招聘教研人員3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新疆2025年新疆伊犁師范大學引進高層次人才7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國前置內(nèi)卡式預應力千斤頂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2025年紡織設備配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電池轉(zhuǎn)換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錄用offer模板參考范本
- FZ/T 25001-1992工業(yè)用毛氈
- 《上消化道出血診療指南》講稿
- 電商部售后客服績效考核表
- 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纷V
-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第一章《物質(zhì)及其變化》教學課件
- 復工復產(chǎn)工作方案范本【復產(chǎn)復工安全工作方案】
- HyperMesh100基礎培訓教程
- 奧太焊機維修教材MZ系列
- 財務會計實務教學課件匯總?cè)纂娮咏贪?完整版)
- 化工裝置實用操作技術指南講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