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武帝柔性治國方略_第1頁
漢光武帝柔性治國方略_第2頁
漢光武帝柔性治國方略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漢光武帝柔性治國方略

一、因烏”破“烏”,立“莎車”西漢以來,考慮到漢初以來的民族問題,東漢建立之初,北方匈奴、西北羌族、西域各族人民,東北烏桓、鮮卑,南蠻、西南夷等少數(shù)民族,即活躍在東漢邊境和周邊地區(qū)的民族,可能對東漢的政權形成或小影響。邊防問題已成為漢光武帝劉秀安邦定國的嚴重問題。光武的邊防政策及其措施因此而展開。其一,以武力鎮(zhèn)壓與遷徙兩手平定西羌。西漢時期,內(nèi)附羌人被就近安置于隴西、金城等郡。王莽時期,“西羌寇邊,遂入居塞內(nèi),金城屬縣多為虜有”。其二,防御與分化匈奴。匈奴是秦漢以來中原政權最具威脅的敵人。東漢初年,匈奴經(jīng)??苈赃吘?支持地方實力派盧芳控制了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門五郡。建武九年,劉秀遣大司馬吳漢、驃騎將軍杜茂擊盧芳,均未奏效,而匈奴“入寇尤深”。建武二十二年以來,匈奴遭受嚴重災荒,內(nèi)部矛盾重重。二十四年,匈奴八部大人共議立比為呼韓邪單于,“以其大父嘗依漢得安,故欲襲其號。于是款五原塞,愿永為藩蔽,捍御北虜”。其三,羈縻烏桓、鮮卑,以制匈奴。據(jù)《后漢書烏桓傳》,東漢建國以來,“居止近塞”的烏桓與匈奴“連兵為寇”。建武二十一年,馬援率三千騎出五阮關擊烏桓,反為烏桓所敗。二十二年,因匈奴亂,烏桓乘勢破之。匈奴北徙數(shù)千里,漠南地空,烏桓勢力填充,成為東漢北境的新威脅。劉秀“乃以幣賂烏桓”,促進了雙方關系的發(fā)展,“二十五年,遼西烏桓大人郝旦等九百二十二人率眾向化,詣闕朝貢,……烏桓或愿留宿衛(wèi),于是封其渠帥為侯王君長者八十一人,皆居塞內(nèi),布于緣邊諸郡,令招來種人,給其衣食,遂為漢偵候,助擊匈奴、鮮卑”。同時,鑒于“烏桓天性輕黠,好為寇賊”,為“省國家之邊慮”,劉秀因置烏桓校尉于上谷寧城,“開營府,并領鮮卑,賞賜質(zhì)子,歲時互市焉”。鮮卑也曾在匈奴的支持下,“寇抄北邊,殺略吏人,無有寧歲”。其四,放棄西域?!逗鬂h書西域傳》載,王莽亂政,“由是西域怨叛,與中國遂絕,并復役屬匈奴”。只有較為強大的莎車與匈奴對抗。建武五年,莎車王康“檄書河西,問中國動靜,自陳思慕漢家”。河西太守竇融秉光武意,立康為“漢莎車建功懷德王、西域大都尉”。十四年,莎車王賢與鄯善王安都遣使朝貢,同漢恢復直接聯(lián)系。據(jù)《后漢書西域傳》載,西域諸國臣屬匈奴后,“匈奴斂稅重刻,諸國不堪命”。因此,自東漢建立以來,西域諸國多遣使求內(nèi)屬、愿請都護。劉秀因忙于內(nèi)部事務,婉拒派遣都護之請。十七年,莎車王賢又“遣使奉獻,請都護”。劉秀征詢大司空竇融的意見,竇認為莎車王賢“父子兄弟相約事漢,款誠又至,宜國加號位以鎮(zhèn)安之”。劉秀“乃因其使,賜賢西域都護印綬,及車旗黃金錦繡”。然敦煌太守裴遵以為,“夷狄不可以假以大權,又令諸國失望”。劉秀立即詔令追還所賜都護印綬,另以漢大將軍印綬賜予莎車王賢。賢不滿,詐稱漢大都護,欺凌西域諸國。二十一年,鄯善、車師等十八國遣子入侍,并請求派遣都護,劉秀“以中國初定,北邊未服,皆還其侍子,厚賞賜之”。莎車王賢“自負兵強,欲并兼西域,攻擊益甚”。鄯善等十八國“大憂恐,乃與敦煌太守檄”,要求漢朝將其侍子留下,并盡快派出都護,以制莎車。裴遵“以狀聞”,劉秀許之,卻不遣都護。莎車愈益驕橫,西域諸國苦求漢廷。劉秀傳諭:“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諸國力不從心,東西南北自在也。”于是鄯善、車師等國復附匈奴。光武放棄經(jīng)營西域,素為后世所詬病。研究者或認為,東漢當時的主要敵人是匈奴,劉秀放棄與西域諸國的聯(lián)系,是為了專力對付匈奴;西域各國是匈奴勒索賦稅、增強經(jīng)濟實力的主要對象,劉秀如果同西域建立聯(lián)系,就會使?jié)h匈矛盾加深而遭到匈奴的攻擊。其五,納西南夷入政權秩序,穩(wěn)定西南。建武初,白馬氐酋豪背公孫述降漢,馬援“復其王侯君長,賜以印綬”,對于反叛者,劉秀予以堅決鎮(zhèn)壓。建武十六年,交阯征側、征貳反,九真、日南、合浦蠻里皆應之。十八年,劉秀遣伏波將軍馬援等討之。次年四月,“援破交阯,斬征側、征貳等,余皆降散。進擊九真賊都陽等,破降之。徙其渠帥三百余口于零陵。于是領表悉平”。綜上所述,東漢初期民族問題錯綜復雜,危害東漢邊防。北方的民族問題以匈奴為主,光武的邊防(民族)政策也以匈奴為中心展開。光武鑒于武力不能解決匈奴問題的現(xiàn)實,開初采取了妥協(xié)退讓、重點防御的策略,其后趁匈奴因天災人禍而實力大損,扶植南匈奴以制北匈奴。對于相對弱小的烏桓、鮮卑,光武則施行軍事打擊與政治經(jīng)濟羈縻相結合的方針政策,最終使它們形成了自己的軍事聯(lián)盟。光武在北方邊境施行“以夷制夷”,卻并未因此放棄邊防建設,表現(xiàn)出對“夷”利用與防范的二重思想以及對邊防的重視。在西域問題上,“東漢由于先天不足,一開始對西域不重視,往往處于被動局面”。二、光武帝的軍制改革方案南宋陳傅良《歷代兵制》曰:“兵之所在,權實歸之,是以在外則外重,在內(nèi)則內(nèi)重……內(nèi)外輕重,一系于兵?!鼻睾臀鳚h,地方軍一直是國家極其重要的武裝力量,“其占整個軍隊的比例最多,規(guī)模最為龐大”,“居重馭輕”即強化中央軍,精簡和削弱地方軍,以中央軍駕馭地方軍是光武軍制改革的基本思想?!白钥T材官騎士之后,官無警備,實啟寇心?!惫馕涞摹耙砸闹埔摹敝呤盏搅艘欢ǖ男Ч?使用夷兵改變了漢軍的兵員結構,彌補漢軍諸如不懂戎俗、不精騎射的缺陷,有利于節(jié)省國家的軍費開支,減輕內(nèi)郡人民的兵徭負擔等等?!逗鬂h書宋均傳》稱:光武以來,“中國坐享大功,而百姓不知其勞……夷胡相攻,無損漢兵者也”。但“以夷制夷”也把東漢自身的國防在相當程度托付給了少數(shù)族,如防御匈奴的騎兵部隊主要來自于北邊歸附的少數(shù)族,經(jīng)光武帝改革軍制后,東漢的軍事力量總體上有所削弱,穩(wěn)定國內(nèi)統(tǒng)治秩序雖有余,發(fā)動一定規(guī)模的對外戰(zhàn)爭則不足,難以和周邊少數(shù)族全面對抗。東漢政權不得不采取以中央軍為主力進行重點防御的邊防活動,充分利用邊疆少數(shù)族相互間的矛盾以夷制夷,這成為東漢一朝頗具特色的邊防機制與邊防政策。簡言之,東漢光武時期以防御為主的邊防政策的形成與實踐,與其軍制改革密切相關。三、光武“以夷制夷”,艱巨的經(jīng)濟代價東漢建國初,由于長期的戰(zhàn)亂和隨之而來的疾疫饑荒,經(jīng)濟蕭條,國力不振。史載,“及王莽篡位,續(xù)以更始、赤眉之亂,至光武中興,百姓虛耗,十有二存”;出于地主階級長治久安的政治需要,光武建國伊始即以黃老無為作為治國思想,“解王莽之繁密,還漢世之輕法”,《后漢書》作者范曄論曰:“(光武)明慎政體,總檻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惫馕洹耙砸闹埔摹敝?除了前述帶來了潛在的邊防危機外,也付出了沉重的經(jīng)濟代價。懷柔南匈奴,每年供給南單于費直即達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