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列女傳》中的有識鑒與女德_第1頁
《晉書列女傳》中的有識鑒與女德_第2頁
《晉書列女傳》中的有識鑒與女德_第3頁
《晉書列女傳》中的有識鑒與女德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晉書列女傳》中的有識鑒與女德

唐代的歷史博物館是用來重建前代的。在這六個官方故事中,《金書》和《金書》被列為“女性傳記”?!端鍟ち信畟鳌返男驅懙?“婦人之德,雖在于溫柔,立節(jié)垂名,咸資于貞烈……非溫柔無以成其仁,非貞烈無以顯其義魏晉南北朝以來,“史學在封建社會意識形態(tài)領域中的作用更加重要了一、《隋書列女傳》事件對于女性編撰的價值取向《晉書》是在《隋書》等“五代史”撰成的十年以后,在貞觀二十年唐太宗下《修晉書詔》后以房玄齡、褚遂良為監(jiān)修,許敬宗、令狐德棻、李延壽等21人參與編撰,在貞觀二十二年所撰成?!稌x書》成書在“五代史”之后,在《晉書》編成之時,李延壽也正在撰寫其南北二史,在《晉書》成書后11年,南北二史方才完成,而劉知畿此時還尚未出生。但是,《晉書·列女傳》無論在其傳序上所體現(xiàn)的撰述意圖和采編標準上,還是在其具體的對于傳中諸女言行的描述上,都與《隋書》和《北史》之《列女傳》有很大差別?!稌x書·列女傳》序中寫道:“一操可稱,一藝可紀,咸皆撰錄,為之傳云……在諸偽國,暫阻王猷,天下之善,足以懲勸,亦同搜次,附于篇末《晉書·列女傳》的傳末,對其所采編的諸女作了簡要的總結性評論,仍然將守節(jié)和忠義的女子事跡作重點頌揚,認為“自晉政陵夷,罕樹風檢,虧閑爽操,相趨成俗……馳騖風埃,脫落名教,頹縱忘反,于茲為極。至若惠風之數(shù)喬屬,道韞之對孫恩,荀女釋急于重圍,張妻報怨于強寇,僭登之后,蹈死不回,偽纂之妃,捐生匪吝,宗辛抗情而致夭,王靳守節(jié)而就終,斯皆冥踐義途,匪因教至。聳清漢之喬葉,有?;找?振幽谷之貞蕤,無慚雅引,比夫懸梁靡顧,齒劍如歸,異日齊風,可以激揚千載矣?!稌x書·列女傳》對于女性編選及撰寫似乎充滿了角色矛盾,一方面史官們的價值取向傾向于“烈女”,這在《隋書》和《北史》以及《晉書·列女傳》的傳主數(shù)量中都可以體會到這種強烈的價值觀傾向;另一方面史官們又錄入許多才智賢明之女,且把他們基本上都構建成一個品人論事都非常獨到、準確,在大事臨頭時為其丈夫和兒子做出最終正確的選擇起舉足輕重甚至于決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史官們對于才智賢明的女性所費的筆墨較其他“烈女”、“孝女”、“才女”要多,雖然傳主的數(shù)量比之稍遜;另一方面,史官們在傳末的“史臣曰”中卻又不提才智賢明傳主的有智之處,只是夸贊她們的慷慨忠義和其他女子的節(jié)烈之風、感嘆兩晉陵夷之后名教的衰落。二、“道之對孫恩”從《晉書》所記述的時代以及史料來源來看,兩晉南朝時代正是門閥政治的鼎盛期,名士風度、清談之風是當時的時尚與風氣?!稌x書》中許多史料來源都采自當時南朝士人所撰的史籍、文集及其他資料等。特別是《晉書》采《世說新語》處很多,《列女傳》中就有王渾妻鐘氏、陶侃母湛氏、周顗母李氏、王凝之妻謝氏,增刪自《世說新語·賢媛》。而這四位女子在《晉書·列女傳》中所占篇幅不小,也都是才智賢明之女。難道《晉書·列女傳》對才智女子如此青睞,并都著重表現(xiàn)他們的知人論事之精辟獨到和對人的品頭論足,僅僅與南朝風氣相關嗎?《晉書·列女傳》開篇第一人是羊耽妻辛氏,這是此類傳中篇幅較大的傳記。《列女傳》評價她“聰朗有才鑒”,并緊接著錄其一事:“初,魏文帝得立為太子,抱毗項謂之曰:‘辛君知我喜不?’毗以告憲英,憲英嘆曰:‘太子,代君主宗廟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國不可以不懼,宜戚而喜,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第二位傳主,杜有道妻嚴氏,介紹了她“十八而嫠居”而“誓不改節(jié)”,有子杜植與女杜韡,緊接著史官便記錄嚴氏將女兒杜韡許配給傅玄的一件事:“時玄與何晏、鄧揚不穆,晏等每欲害之,時人莫肯共婚。及憲許玄,內(nèi)外以為憂懼。或曰:‘何、鄧執(zhí)權,必為玄害,亦由排山壓卵,以湯沃雪耳,奈何與之為親?’憲曰:‘爾知其一,不知其他。晏等驕移,必當自敗,司馬太傅獸睡耳,吾恐卵破雪銷,行自有在。’遂與玄為婚,晏等尋亦為宣帝(司馬懿)所誅。嚴氏之后,有四位有智慧有才識的傳主——王渾妻鐘氏、陶侃母湛氏、周顗母李氏、王凝之妻謝氏(謝道韞),她們的事跡都取自《世說新語·賢媛》,其中鐘氏、湛氏僅僅是文字上較《世說新語》有所改動,李氏則在其基礎上又加了其評價評價她的三子的內(nèi)容,以加強對李氏的才鑒的襯托。對于謝道韞則在《世說新語》的基礎上增加了她遭遇孫恩之難時的言行,表現(xiàn)了她面對暴力不失名門之女風度的忠義氣概,這也是在傳末的“史臣曰”中強調“道韞之對孫恩”的原因。此四人之后,本傳中尚有孟昶妻周氏、何無忌母劉氏、劉聰妻劉氏、苻堅妾張氏、以及慕容垂妻段氏是以其賢智才鑒為主要事跡而入傳。孟昶妻周氏和何無忌母劉氏的丈夫和兒子都是東晉末年助劉裕“建義”的大將,她們事跡的共同特點是支持自己的丈夫和兒子跟隨劉?!敖ǚ浅V\”,反對桓玄。孟昶反對桓玄是因為劉邁“毀之”,他“決當作賊”是不得已的,其妻周氏善解人意,以家財助孟昶“作賊”。何無忌是東晉名將劉牢之的外甥,而其母劉氏則是劉牢之的妹妹,劉牢之為桓玄所害劉氏“常思報復”、何無忌聯(lián)合劉裕反對桓玄也是情理之中,這里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節(jié)操和才智賢明可言。《晉書·列女傳》中的賈渾妻宗氏與王廣女,都是為夫為父報仇的貞烈典范,為什么史官卻于為劉牢之報仇的劉氏反而更加“青睞”呢?除劉氏的出身較高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實際上是史官借助對于周氏和劉氏二人的描寫而對劉裕反對桓玄進行定性——這是正義的,與司馬懿反對曹爽是同性的。史官通過周氏和劉氏面對劉裕、桓玄之爭的態(tài)度,以女子之口和其所謂“德行”來為史書的讀者傳遞信息——“桓玄必敗、義師必成劉聰妻劉氏是一位勸君從善的賢婦,其夫乃十六國漢國的第二代君主劉聰,劉聰在劉淵死后殺太子劉和自立,在其妻呼延氏死后納劉氏。劉氏的主要事跡是諫阻劉聰怒殺勸諫他的大臣。劉聰寵愛劉氏,欲為之大興土木遭到臣下非議,“聰大怒,將斬之”,“劉氏私敕左右停刑”,并上書勸阻劉聰,認為在天下遠沒有一統(tǒng)安定之前就大興土木為一婦人營造宮殿不但有損劉聰?shù)氖サ?更會讓劉氏本人留下罵名,最后造成“人怨國疲,咎歸于妾,距諫害忠,亦妾之由苻堅妾張氏也是“明辯有才識”,她反對苻堅的伐晉之舉。苻堅一意孤行,張氏料其必敗請從,苻堅兵敗壽春后張氏自殺。婦女之言行本就有襯托男子之行的作用,其潛在意味是“連女子都能想到做到的事情,男人難道做不到?”史臣用張氏反對苻堅“入寇江左”的言行,用來表達苻堅的舉動顯非明智之舉。同時張氏的話“湯武之滅夏商,因人之欲也。是以有因成,無因敗……妾聞人君有伐國之志者,必上觀乾象,下采眾祥。天道崇遠,非妾所知。以人事言之,未見其可慕容垂妻段氏,“少而婉慧,有志操”,是燕國國主慕容垂的皇后,慕容垂欲立太子慕容寶,段氏謂垂曰:“太子姿質雍容,柔而不斷,承平則為仁明之主,處難則非濟世之雄,陛下托之以大業(yè),妾未見克昌之美。遼西、高陽二王,陛下兒之賢者,宜擇一以樹之三、《刑》中的女性觀盡管《晉書·列女傳》對于智慧型女性的記錄與褒獎之勤是歷代正史中所獨有,但是,這些智慧型女性的加入并不能說明《晉書·列女傳》體現(xiàn)了較為進步的女性觀。如前文對本傳中十位主要賢慧型傳主的分析,除四人采自《世說新語》,加以筆削,反映了南朝時期的社會風氣對本傳的影響之外,其余的傳主在史臣對其刻畫上,雖采東晉南朝的筆法,對女子的某些品頭論足、知人論事的事跡加以渲染,實際上卻都蘊含著對唐皇朝的維護和對唐太宗本人進行“回護”的因素在其中。貞觀二十年,唐太宗下《修晉書詔》已經(jīng)詳細闡述了他們所要呈現(xiàn)后人的,他們重修晉史的原因,在此不再贅述。《晉書》作為封建官修正史的代表作,統(tǒng)治者雖然一言再言其實錄精神,但即使是“實錄”,通過一系列屬詞比事和褒貶筆削后,仍可以達到封建正史的“回護”、“勸化”、“衛(wèi)道”、“正名”的政治目的。我國自有歷史記載起,我國的歷史學就與封建政治緊密相連。盡管《晉書》作為唐官修紀傳體正史的最后一部,其編纂規(guī)模之大、史官分工之嚴謹?shù)榷歼h非《隋書》等所及,它所取得的各項成就以及史學上的意義非常巨大,但我們在吸取《晉書》編纂的寶貴經(jīng)驗的同時,在利用《晉書》作為史料研究兩晉歷史時,若不對其進行史學史上的反思,將其中史臣如是筆削褒貶的用心梳理出來,往往只能得到扭曲的歷史的真實。一些文章在寫《晉書·列女傳》時,或分析列女的女性形象以期找到此時代女性的各種面貌及其特質;或分析其中的女性入史的選材標準認為《晉書》的女性觀比較開放;即使有文章對《晉書·列女傳》的選材標準作統(tǒng)計與分析,以期找出史臣撰述旨趣的所在,也未能注意到《晉書·列女傳》中的政治因素所起到的作用。雖然《晉書·列女傳》對有智慧有見識的才智之女作了豐滿的描述,但是除了少數(shù)人是用來反映兩晉的名門望族女性的風度之外,大多數(shù)的傳主都是為唐皇朝和唐太宗做不同程度、不同側面的回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