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單元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教學設計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_第1頁
第6單元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教學設計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_第2頁
第6單元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教學設計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_第3頁
第6單元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教學設計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_第4頁
第6單元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教學設計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單元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教學設計第14課文化傳承的多種載體及其發(fā)展了解歷史上學校教育、留學、書刊出版、翻譯事業(yè)以及圖書館、博物館在文化傳承與傳播中的作用。一學校教育的發(fā)展1.中國古代學校教育的發(fā)展(1)官學①中國先秦時期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學在官府”。②漢朝設立的太學,以及西晉開始設立的國子監(jiān),是古代中國的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機構。③中央官學之外,還有自漢代開始設立的地方官學。(2)私學①私學產生于春秋時期,改變了“學在官府”的情形。唐朝以后,私學得到進一步發(fā)展。②書院制度的建立,推動了私學的發(fā)展。宋代是書院產生和發(fā)展的重要時期,白鹿洞書院最為著名。(3)作用:官學與私學成為中國古代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無論官學還是私學,在古代文化的保存與傳播上,都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典籍依托于此得以傳承??婆e考試的推行,也有賴于官學與私學的支撐。2.近代大學的建立與發(fā)展(1)綜述:近代以后,大學逐漸發(fā)展成為保存、傳播和發(fā)展人類文化的重要場所。(2)表現國外大學①法國拿破侖建立的“大學區(qū)”制度,確立了保留至今的國民教育制度。②德國人洪堡秉持“研究教學合一”的精神創(chuàng)辦的柏林大學,將教學與研究結合在一起。③美國大學則逐漸傾向于世俗化與商業(yè)化。國內大學北京大學①創(chuàng)建于戊戌維新運動中的京師大學堂,既是近代中國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綜合大學,又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是中國教育近代化的標志。1912年,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②1916年蔡元培將大學定位為“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很快使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學術研究的重鎮(zhèn)。清華大學①1911年創(chuàng)辦的清華學堂,次年更名為“清華學?!?。1928年組建為國立清華大學。②清華大學延聘國內外著名學者執(zhí)教,迅速發(fā)展成為全國高水平的大學。3.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教育(1)背景: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收回了教育主權,接管了各級各類學校。(2)表現①1949年底,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決定教育要為國家建設服務。后來,國家還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②經過十幾年的努力,中國逐步形成比較完整的國民教育體系,培養(yǎng)了大批素質較高的勞動后備軍和德才兼?zhèn)涞慕ㄔO人才。③“文化大革命”爆發(fā)后,教育事業(yè)受到很大破壞?!拔幕蟾锩苯Y束后,中斷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復,教育事業(yè)重新走上正軌。④1983年,鄧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導方針,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⑤20世紀90年代,國家開始實行“科教興國”發(fā)展戰(zhàn)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⑥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教育邁入歷史新征程,教育事業(yè)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職業(yè)教育、特殊教育不斷發(fā)展,教育公平的步伐加速推進,每個人的受教育權利得到更有力的保障。(3)意義:在文化傳承、科學研究、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學校教育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二印刷書的誕生1.早期的書籍(1)約在公元前30世紀,埃及出現的紙草書卷,一般被認為是書籍的雛形。(2)中國早期的書籍是用竹片或木板作書寫材料的簡策和用縑帛作書寫材料的帛書,盛行于春秋戰(zhàn)國乃至秦漢時期。2.印刷書的誕生(1)105年,東漢蔡倫改進制成“蔡侯紙”。書寫材料由竹木、縑帛逐漸過渡為紙,促進了文化的傳播。(2)北宋時的畢異發(fā)明用膠泥制的活字,這是印刷技術一次質的飛躍。(3)約15世紀中葉,德國人古登堡采用金屬活字印刷,成為現代印刷術發(fā)展具有象征意義的重大事件,直接催生了被視作“新一代的書籍”的印刷書,還進一步推動了報紙、雜志的普及。(4)印刷書的誕生有助于文化的大眾化,對提高人們的文化修養(yǎng)與促進各民族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三圖書館的成長1.國外圖書館(1)古文明遺址中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宏大、書籍最齊全的圖書館,是公元前7世紀的亞述巴尼拔王建立的,幾乎囊括了當時亞述的全部知識。(2)在西方文明演進過程中,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學圖書館,在保存古典時期文化遺產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私人圖書館也隨之興起。(3)19世紀下半葉,英、美等國家出現了面向所有人開放的具有近代意義的公共圖書館。2.國內圖書館(1)中國古代十分重視圖書文獻的保存,朝廷設有專門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閣”“堂”“室”等藏書之所。(2)私學出現,私家藏書隨之發(fā)展。明清兩代尤其突出,出現了一批著名的藏書家和藏書樓。明代中期范欽主持建造的天一閣,成為古代中國私家藏書的代表。(3)1909年,清政府開始籌建京師圖書館。1916年起,國家圖書館的職能開始體現。(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京師圖書館改名為“北京圖書館”,1998年改稱“國家圖書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在全國范圍內逐漸建立各級各類的圖書館。3.作用(1)圖書館起源于對文字資料的收藏,擔負保存人類文化典籍的職責。(2)圖書館的作用不僅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遺產,而且逐漸發(fā)展出服務公眾的職能。四博物館的建設與發(fā)展1.國外博物館(1)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亞歷山大城創(chuàng)建的亞歷山大博學園,其中的繆斯宮后來被稱為“亞歷山大博物館”,一般認為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博物館。(2)1683年,牛津大學建立的阿什莫林博物館,被視作第一個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館。(3)到18世紀,博物館建設邁出重要的一步,大英博物館、法國的盧浮宮等重要的博物館,都建立于這一時期。2.國內博物館(1)19世紀六七十年代,法國人韓伯祿在,上海建立的自然歷史博物院,是中國最早出現的近代意義上的博物館。英國亞洲文會在上海設立自然歷史與考古類博物館。(2)中國人自建的第一個公共博物館,是1905年張謇在江蘇南通建立的南通博物苑。(3)1912年,教育部設立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1926年正式開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立歷史博物館改名為“國立北京歷史博物館”。(4)1933年,蔡元培等倡議在南京建立國立中央博物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立中央博物院改名為“國立南京博物院”。(5)故宮博物院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館。(6)1959年7月建成的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綜合類軍事博物館。(7)2003年2月,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基礎上,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式組建。3.博物館的作用(1)博物館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場所。(2)博物館也是進行國民教育的重要場所,全方位向公眾提供關于自然、文化各領域的知識,以一種特有的方式擔負著文化傳承和傳播的使命。第15課文化遺產:全人類共同的財富通過萬里長城、故宮、京劇等,認識文化遺產保護對傳承民族文化、維護文化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重要意義。一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1.歷史上對文化遺產的保護(1)在古代世界,收藏文物,往往是從藝術珍品開始的,成為人們擁有財富和權力的體現。(2)在歐洲各國的皇室、貴族和教會,收藏藝術珍品和宗教遺物之風頗為盛行。(3)中國歷代帝王、達官貴人和民間收藏家十分重視收藏各種器物、字畫、書籍等。在中國,針對古代器物進行分類、著錄的金石學還發(fā)展成專門之學。2.現代意義上的文物立法保護1834年,希臘針對古跡保護制定了法律。1964年的《威尼斯憲章》,是關于古跡保護的第一個國際憲章,強調對文物古跡的保護以歷史的真實性為第一要義,有著深遠的意義。3.中國政府對文物的保護(1)1906年,清政府頒布《保存古物推廣辦法》。(2)193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文物保護法律《古物保存法》公布。(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建立起專業(yè)化的文物保護體系,并完成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性文物普查。(4)1982年通過并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是由國家最高立法機關頒布的法律。二《世界遺產公約》的制定1.《世界遺產公約》(1)制定: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屆會議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2)目的:集各國之力,對日益遭到損毀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實施有效保護。(3)地位:是目前擁有締約國最多的公約之一。(4)內容①《世界遺產公約》充分肯定文化遺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整個國際社會有責任通過提供集體性援助來參與保護。②《世界遺產公約》規(guī)定對于一部分全人類的共同遺產,應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加以重點保護。2.世界遺產的類型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3.中國對文化遺產的保護(1)措施①1985年11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遺產公約》,成為締約國。②2004年8月,中國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③2006年審議通過《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④2011年,中國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作用:通過申遺、立法,保護遺產、傳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動了中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yè)的發(fā)展。中國成為推動世界遺產保護的重要力量,體現出一個文明大國守護人類共同財富的擔當?!咎貏e提醒】世界遺產的保護原則①真實性原則,即遺產產生時以及后來形成的各種特征,包括形式與設計、材料與實施、利用與影響、傳統(tǒng)與技術、位置與環(huán)境、精神與感受。②完整性原則,一是指范圍上的完整性,要盡可能地保持遺產組織與結構及其周圍環(huán)境的完整;二是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要盡可能地保持遺產地理位置上互相連接的相關部分,完整地體現其文化價值。三各國的歷史遺跡與文化遺產1.古代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明遺跡主要包括雅典衛(wèi)城、古羅馬城、阿布辛拜勒神廟、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等。2.近代時期佛羅倫薩成為展示歐洲文藝復興的重要文化遺產,這里有眾多的歷史建筑和藏品極為豐富的博物館,堪稱包羅萬象的藝術之城。3.中國遺跡(1)代表①第一批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有長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