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課件-第2章30年代小說_第1頁
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課件-第2章30年代小說_第2頁
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課件-第2章30年代小說_第3頁
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課件-第2章30年代小說_第4頁
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課件-第2章30年代小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章 小說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第一節(jié)

述一、新人迭出可以鮮明地分成三個派別:“左翼小說”:分成三個流派式群體:“革命文學”派、“諷刺暴露文學”派、“東北作家群”。蔣光慈、丁玲、柔石、葉紫、二蕭等。“京派小說”:沈從文、蕭乾等?!昂E尚≌f”:穆時英、劉吶歐、施蟄存等。二、中長篇小說數(shù)量激增三部曲和中長篇小說數(shù)量的增加,顯示了30年代小說作家的氣魄和創(chuàng)作實力.三、“革命+戀愛”模式小說1.蔣光慈 原名蔣如恒,安徽霍邱人。筆名光赤,1927年后改為光慈。以寫詩走上文壇。無產(chǎn)階級詩集《新夢》《哀中國》。(1901—1931)主要作品光赤時代(“五四”時期到1927年):1.《少年漂泊者》:書信體。通過主人公汪中的經(jīng)歷,展現(xiàn)了從“五四”到“五卅”的社會斗爭風貌。2.《短褲黨》 :正面描寫中共領導下的上海工人武裝起義。光慈時代(1927年后)《麗莎的哀怨》《沖出云圍的月亮》《野祭》《菊芬》《最后的微笑》等革命+戀愛小說。革命小說的代表作《咆哮了的土地》(《田野的風》)蔣光慈創(chuàng)作特色強調(diào)對重大歷史事件做及時反映,具有強烈的宣傳鼓動性缺乏對生活從容的觀察思考和充分的形象化缺少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華漢(陽翰笙)“地泉三部曲”

:《深入》《轉(zhuǎn)換》《復興》。林懷秋.洪靈菲

“流亡三部曲”:《流亡》《前線》《轉(zhuǎn)變》。沈之霏。四、左翼新人小說(一)柔石(1902—1931)左聯(lián)五烈士之一?!抖隆泛汀稙榕`的母親》。(左聯(lián)五烈士指1931年2月7日被國民黨反動派同時殺害的

柔石、胡也頻、殷夫、李偉森、馮鏗五位左翼革命作家)《二月》塑造了一個徘徊于大時代革命潮流岸邊的苦悶矛盾的知識青年的典型?!稙榕`的母親》“典妻”的故事,

既寫出了重血緣承續(xù)的宗法社會的丑陋習俗,也呈現(xiàn)了一位普通女性的心靈痛苦。丁玲一、早期創(chuàng)作刻畫了心靈上負著時代創(chuàng)傷的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女性形象,訴說著她們的精神苦悶,大部分是愛情上的苦悶。濃重的傷感主義。1927年第一篇小說《夢珂》。1928年《莎菲女士的日記》帶來極大聲名?!渡婆康娜沼洝分骶€寫莎菲對美男子凌吉士的愛慕、思念和向往。為他所誘惑因而產(chǎn)生的種種激烈的思想斗爭。副線寫莎菲與“老實”的男孩子葦?shù)艿墓适?。葦?shù)軔凵?,但不懂得莎菲。莎菲形象及意義莎菲是我國新文學史中真正具有強烈的現(xiàn)代意識的新女性形象。封建禮教的叛逆者、舊道德的挑戰(zhàn)者和黑暗社會的反抗者。她的苦悶、感傷、失落,概括了五四落潮時期知識女性的心理特征。走向革命的敘事二、30年代初,丁玲的小說創(chuàng)作發(fā)生變化,個性解放主題的淡化與階級解放主題的強化。《韋護》《一九三0年春上?!犯锩?戀愛創(chuàng)作不斷地壓抑和拋棄女性自我,認同于男性文化的權威,從而自覺不自覺地偏離了知識分子的生活道路,使小說成為政治激情的宣泄

。三、進入陜北后,創(chuàng)作發(fā)生了變化。一開始丁玲的創(chuàng)作是歌頌性的。短篇《一顆未出膛的槍彈》為代表

。后來開始進行一種文化批判,寫下了《我在霞村的時候》和《在醫(yī)院中》。1948年創(chuàng)作反映土改的《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在延安文藝整風后,調(diào)整藝術視點所創(chuàng)作的一部作品。獲得了1951年的斯大林文學二等獎。張?zhí)煲怼S刺暴露文學“左聯(lián)”優(yōu)秀的諷刺小說家,30年代中期的諷刺作品逐漸走向成熟。寫的最多也最成功的是他的“灰色”人物系列:小知識分子、小市民、小官僚們。他們的庸俗、空虛、愚昧、可憐、可笑,都被寫進了作品中。1934年發(fā)表的《包氏父子》是最有代表性的諷刺小說,寫社會底層人們身上的劣根性,對其思想中的愚昧不遺余力地進行諷刺。1938年抗戰(zhàn)爆發(fā)后,張?zhí)煲淼拇碜鳌度A威先生》

。《華威先生》塑造一個混跡于抗日文化陣營,專干破壞抗戰(zhàn)勾當?shù)膰顸h官僚的形象。張?zhí)煲淼闹S刺風格是冷峭尖刻、一針見血;潑辣豪放、夸張傳神。沙

汀1932年出版短篇小說集《法律外的航線》。最有特色的小說有兩類:一是對四川農(nóng)村基層政權腐敗性的描寫,一是對四川地方軍閥罪惡的揭露。前者如《丁跛公》《代理縣長》等。后者如《獸道》《兇手》《在祠堂里》等。1940年發(fā)表的《在其鄉(xiāng)居茶館里》歷來為人稱道。1941年到1949年間,完成了三部長篇小說《淘金記》《困獸記》《還鄉(xiāng)記》,合稱“三記”。其中《淘金記》是“三記”中影響最大.吳組緗(1908—1994)筆名吳祖襄、寄谷、野松等,安徽涇縣人。

1934年結(jié)集的小說主要收入《西柳集》,其中的《一千八百擔》是主要的作品。還有《樊家

鋪》 。還有一篇小說比較有特點《菉竹山房》。小說有兩大主題:一是描寫在封建禮教統(tǒng)治下的婦女的悲慘命運;一是描寫中國中部農(nóng)村社會的動蕩。后者是其主要成就。葉紫(1912—1939)著名的短篇《豐收》《火》《電網(wǎng)外》《向?qū)А贰兑股诰€》1935年《豐收》集作為魯迅主編的“奴隸叢書”之一自印出版。艾蕪(1904—1992)原名湯道耕,四川新繁人。重要貢獻在于題材的開拓——邊境流浪者。《南行記》中的《山峽中》被公認為是最好的小說,塑造了 “野貓子”的形象。艾蕪小說題材:邊境各種類型流浪者題材,反帝題材

。艾蕪小說的特點:強烈的自傳色彩;既生動地描寫了邊境流浪人的心靈,也寫出人物心靈的復雜性;特色環(huán)境;濃郁的抒情性。40年代的小說有三個長篇《豐饒的原野》《故鄉(xiāng)》《山野》。五、東北作家群1931年東北淪陷后,一群進步作家包括蕭軍、蕭紅、端木蕻良、駱賓基、舒群、羅烽、白朗、李輝英等相繼流亡到關內(nèi)各地,30年代中期崛起于上海,稱東北流亡作家群。他們來自于被占領區(qū),身受日寇侵略之苦,在作品中描寫了東北人民的生活和他們英勇的抗日斗爭,在當時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他們開了抗日文學的先聲。 他們的作品大都充滿了關東粗獷的氣息,表露了人們所承載的亡國之苦和頑強的反抗精神。蕭紅(1911—1942)原名張乃瑩,黑龍江省呼蘭縣人

。蕭紅的主要作品代表作品《生死場》《呼蘭河傳》《小城三月》短篇《牛車上》《曠野的呼喊》,諷刺長篇《馬伯樂》等。《生死場》

——“生的堅強” “死的掙扎”1935年12月出版。魯迅寫序。寫東北農(nóng)村人民在沉滯閉塞生活中的掙扎,以及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后他們的苦難與走向斗爭?!逗籼m河傳》在童年生活的回憶中描寫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先從宏觀角度鳥瞰呼蘭河城的風土人情、生存世態(tài)。再通過“我”這一敘事者和作品的人物,敘述小城故事。蕭紅小說的特色散文化的小說結(jié)構(gòu),無完整的故 事情節(jié),卻韻味深長。重文化風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寫, 不重人物性格的刻畫。蕭軍(1907—1988)原名劉鴻霖,筆名三郎、田軍等,遼寧義縣人。代表作長篇《八月的鄉(xiāng)村》《八月的鄉(xiāng)村》是現(xiàn)代長篇小說譯成英文出版的第一部。 “中國最偉大的戰(zhàn)爭小說”

。結(jié)構(gòu)是短篇連綴式的,更接近生活原型,全書響徹著革命英雄主義的音調(diào)。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遼寧昌圖縣人。代表作:《鴜鷺湖的憂郁》《科爾沁旗草原》小說特點:小說有英雄情緒,擅于營造意象和氣氛,注重方言的運用,敘述帶跳躍性,用筆舉重若輕,講究力度。二、京派小說和其它獨立作家的小說1、京派在文化觀及審美觀上具有明顯的傳統(tǒng)意識和平民色彩,追求古樸、純真的人性,描寫清新美麗的自然,具有寫實主義的抒情風格。2、代表作家有沈從文、廢名、凌叔華、林徽因、蕭乾、蘆焚、李健吾等。3、風格:1)多寫鄉(xiāng)土中國和平民現(xiàn)實的題材。誠實、從容、寬厚的審美感情。比較成熟的小說樣式。意蘊深厚,對五四“國民性”主題的繼承。4、京派小說的不同世界。京派小說流派雖有共同的文學風格,但他們在各自的文學世界里又構(gòu)筑起自己獨特的文學世界。沈從文的湘西世界、廢名的黃梅故鄉(xiāng)和京西城郊世界,蘆焚的河南果園城世界,蕭乾的北京城根的籬下世界等等,都顯示了作者在都市生活中所創(chuàng)造出的故鄉(xiāng)世界。廢

名《竹林的故事》《桃園》《菱蕩》和長篇《橋》《莫須有先生傳》《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后》等。作品特別之處:1、田園牧歌的情調(diào)加上古典式的意境營造。2、透露出一種哲人式的人生態(tài)度和對普通生命方式的體悟。3、深受中國古典詩文的影響,創(chuàng)造出一種獨特的文體。散文化小說、詩化小說。4、作品不易讀,既有玄學意味,又有“理趣”和“禪趣”,是一種作家有意為之的“澀味”境界。蕭

乾近代中國著名作家、翻譯家和記者。1933年寫出了第一篇小說《蠶》,得到沈從文的賞識后進入京派文學圈。1935年燕京大學畢業(yè)后出版了短篇集《籬下集》《栗子》《落日》《矮檐》以及自敘傳長篇小說《夢之谷》小說特點:1、作品多帶自傳性色彩,以城中“鄉(xiāng)下人”的獨特身份寫作。2、作品中有強烈的蒼涼感,但清澈而健朗。3、作品具有抒情性和感傷情調(diào),語言雅麗清新。蘆

焚筆名師陀,第一個短篇小說集《谷》。短篇小說集《果園城記》。作品多寫故鄉(xiāng)河南果園城的風物人情,在作品中他是一個滯留城市而又未能忘情于鄉(xiāng)村的敘述者。在鄉(xiāng)村文化背景下,寫景寫人都繚繞著詩意,同時有一種衰敗的悲涼之氣。藝術個性:1、寫農(nóng)村人物貧富的清晰度很明顯。貧苦的、愚昧的、樸素的、狡黠的、都各有其位置。2、諷刺在作品中的比例加重了。作品抒情性與諷刺性的結(jié)合,揉雜了奇幻、神秘的氣氛。3、小說的敘述更講究。李劼人(1891—1962)四川華陽人。受法國文學影響大。

連續(xù)性長篇小說《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和《大波》,被稱為“大河小說”。《死水微瀾》展現(xiàn)1900年前后成都平原鄉(xiāng)鎮(zhèn)的社會狀況和風俗的變遷。展現(xiàn)晚清社會各階層眾生相。主要人物鄧幺姑(蔡大嫂)羅歪嘴 顧天成第三節(jié) 海派小說1、早期海派小說家:張資平寫三角或多角戀愛,追求市場效應,追求商業(yè)利益 。較值得一看的是《最后的幸?!贰堕L途》和《上帝的兒女們》。葉靈鳳小說不同于張資平,多了幻美的色調(diào),并且嘗試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小說集有《菊子夫人》《鳩綠媚》《紅的天使》《紫丁香》

。2、第二代海派新感覺派小說又稱心理分析小說,是在弗洛伊德學說和現(xiàn)代主義文學思潮影響下而形成的現(xiàn)代主義小說流派。主要人物是劉吶鷗、穆時英、施蟄存。深受日本新感覺流派的影響,又被稱為“新感覺派”。注重表現(xiàn)現(xiàn)代都市社會中人們的紊亂、變態(tài)的心理狀態(tài),描寫人性與現(xiàn)代文明的沖突,具有意識流特征。文學特點:1、新文學的世俗化和商業(yè)化。2、以都市題材為主。3、性愛描寫成為小說風尚。4、注重小說形式的獵奇和創(chuàng)新。代表性作家劉吶鷗(1905-1940)原名劉燦波,生于臺南,長于日本。代表作:小說集《都市風景線》內(nèi)容多為大都市紙醉金迷的病態(tài)和糜爛。“鬼才”穆時英(1912-1940)被稱為“中國新感覺派圣手”。小說多以快節(jié)奏的上海人物為模型,寫人物內(nèi)心狀態(tài),擅長蒙太奇手法組織結(jié)構(gòu)小說。施蟄存(1905-2003)受弗洛伊德學說影響,擅長心理分析小說。代表作:《將軍底頭》《石秀》《梅雨之夕》作品1.四個小說集:《南北極》《公墓》《白金的女體塑像》《圣處女的感情》。2.代表小說:《白金的女體塑像》《上海的狐步舞》穆時英部分作品集通俗小說一、俗雅互動的文學態(tài)勢左翼文學——30年代“雅”文學自覺向

“俗”移動海派——“雅”自覺向“俗”移動的實踐通俗文學——由“俗”及“雅”張恨水(1895—1967)中國現(xiàn)代通俗小說集大成者《春明外史》:張恨水第一部有影響的長篇小說。代表作:《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八十一夢》等。二、張恨水等言情寫實小說的俗雅整合1、《春明外史》(1924)主要人物:楊杏園在言情的同時,也滲透著社會諷刺的特點。屬于社會言情小說。2、《金粉世家》(1927)冷清秋是著力刻畫的一個主要人物,也是作家理想中的人物?!懊駠都t樓夢》”,人情戀愛小說。《金粉世家》與《春明外史》同屬社會言情小說,但前者帶有更多的社會性,社會性壓倒言情性;后者則帶有更重的言情性,才子佳人為主,社會寫實為輔;3、《啼笑因緣》(1930

)《啼笑因緣》的故事核心是言情,但糅合了社會內(nèi)容,還帶上了武俠招數(shù)。幾乎囊括了通俗小說所有的套路,成為一個兼容并包的小說樣式庫。4、《八十一夢》(1939——1941

)劉云若劉云若(1903年-1950年)是20世紀30年代天津著名的社會言情小說家。第一部長篇社會言情小說《春風回夢記》,刊出後大受歡迎,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