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安徽省宿州地區(qū)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光從玻璃斜射入到空氣中,在玻璃與空氣的交界面上發(fā)生反射和折射,以下符合實際情況的是()A.. B. C. D.2.如圖所示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如果將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A的像會變大B.移去蠟燭B,并在原蠟燭B的位置放一光屏,發(fā)現光屏上能得到蠟燭A的像C.為了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明亮的環(huán)境中進行D.該實驗應選擇較薄的茶色玻璃板3.從水下向水面看,看到一條魚及其所成的像,如圖所示.可以判斷()A.a是b魚通過光的反射成的虛像B.a是b魚通過光的折射成的虛像C.b是a魚通過光的反射成的虛像D.b是a魚通過光的折射成的虛像4.材料和長度相同的甲乙兩金屬絲,橫截面積分別為、,電阻分別為、,其圖像如圖所示。將甲乙串聯在電路中,其兩端的電壓分別為、,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A. B.C. D.5.下列生活實例中,為了加快蒸發(fā)速度的是()A.人們用塑料袋將鮮橙包裹起來B.人們將暴曬在陽光下的鮮花搬到陰涼處C.老師倒出適量酒精后迅速把瓶蓋擰緊D.人們總是將濕衣服晾在通風向陽的地方6.關于蒸發(fā)和沸騰有下列說法:(1)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蒸發(fā),而只能在一定溫度下沸騰.(2)蒸發(fā)只能在液體的表面進行,而沸騰在液體的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3)蒸發(fā)和沸騰不一定從外部吸熱.(4)液體蒸發(fā)時溫度降低,且能繼續(xù)蒸發(fā);若其他條件不變,沸騰時溫度一降低就不能繼續(xù)沸騰.其中正確的是A.只有(1)(2) B.只有(3)(4)C.只有(1)(2)(4) D.(1)(2)(3)(4)7.下列估測中,最接近實際的是A.人心臟跳動一次的時間約10sB.中學生步行速度約為1m/sC.中學生的課桌高度約1.5mD.教室的高度約為1m8.夏天,從冰箱里取出瓶裝礦泉水時,常會發(fā)現瓶的外壁“出汗”,這是因為()A.水會從瓶內慢慢滲出 B.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C.瓶外壁的水不斷汽化 D.瓶周圍的空氣不斷液化9.如圖所示,下列物態(tài)變化中,需要吸熱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B.盛夏,露珠凝結C.深秋,綠葉凝霜D.嚴冬,大雪紛飛10.如圖所示的物態(tài)變化中,屬于汽化的是()A.河流中冰雪消融 B.草葉間露珠晶瑩C.蔬菜上掛滿白霜 D.濕衣服干了11.如圖所示是a和b兩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關系的圖象,下列根據圖象的分析正確的是()A.若Va=Vb時,ma<mbB.若ma=mb時,Va>VbC.在一般情況下,不同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D.a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比b物質的小12.下列所示的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需要吸熱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B.盛夏,露珠凝結C.深秋,綠葉凝霜D.嚴冬,冰棱倒掛13.用斜面和滑塊做“測物體的平均速度”實驗,當滑塊自頂端出發(fā)時開始計時,滑至斜面底端時停止計時,如圖所示。此過程中,滑塊的平均速度是()A.10cm/s B.9cm/s C.8cm/s D.7cm/s14.為了探究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小明設計了下面幾個實驗,如圖所示,你認為不能夠完成探究目的是()A.硬紙板接觸齒數不同的齒輪B.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C.改變薄塑料尺劃過梳子的速度D.改變吹筆帽的力度15.分別用質量相同的銅、鐵、鋁制成三個體積都相等的空心球,比較它們中間空心部分的體積,則(已知:)()A.銅球最大 B.鐵球最大 C.鋁球最大 D.三球一樣大16.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塊磨制成一個光學器件,卻可以取火,這塊用冰磨制成的光學器件相當于下面的A.平面鏡 B.凸透鏡 C.凹透鏡 D.凸面鏡17.常用金屬鋁作為輸電導線,是利用了物質的()A.導電性 B.導熱性C.超導性 D.磁性18.甲乙兩車并排停著,當甲車司機看著乙車時,忽然感覺自己的車正在緩慢運動,但當他看到地面時,卻發(fā)現自己的車并沒動,對此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以地面為參照物甲車是運動的B.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是靜止的C.以地面為參照物乙車是靜止的D.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是運動的19.下列估測中,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A.青島市夏季平均氣溫約為50℃ B.一支新鉛筆的長約為20cmC.一瓶500mL的礦泉水質量為5kg D.人快步行走時速度可達50m/s20.甲、乙、丙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盛滿水,將質量相同的實心銅塊、鐵塊、鋁塊分別投入甲、乙、丙中的水面下方之后,溢出水量最少的是()()A.甲杯 B.乙杯 C.丙杯 D.三杯一樣多21.如圖所示,主光軸上的S點發(fā)出的光經凸透鏡折射后交于主光軸上的S′點,現有一條平行于入射光的光線從R點射向凸透鏡,則折射光在凸透鏡的另一側A.和主光軸有交點,仍在S′點
B.和主光軸有交點,在S′點的左側C.和主光軸有交點,在S′點的右側 D.和主光軸沒有交點22.小宇在同學生日宴會上,敲擊注入高度水的幾個相同玻璃杯,為同學演奏一曲優(yōu)美動聽的《生日快樂》歌,如圖所示注入不同高度的水是為了改變聲音的()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振幅23.下列估測值更接近于真實值的是()A.一本物理課本的厚度為1.5mmB.一支新鉛筆的長度為17cmC.課桌的高度為75dmD.教室門框的高度為3.5m24.如圖所示電路中,要使電阻R1、R2并聯,甲、乙應該接入的是()A.閉合開關s,甲接電壓表,乙接電流表B.閉合開關s,甲接電流表,乙接電壓表C.斷開開關s,甲接電壓表,乙接電流表D.斷開開關s,甲、乙都接電流表25.對下列四幅圖闡述不正確的是A.甲圖:近視眼成像在視網膜前,用凹透鏡矯正B.乙圖:遠視眼成像在視網膜后,用凹透鏡矯正C.丙圖:顯微鏡的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物鏡相當于投影儀的鏡頭D.丁圖:天文望遠鏡的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物鏡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26.如圖所示是小安同學自制的潛望鏡,利用它能在隱蔽處觀察到外面的情況.用它正對如圖所示的光源“F”,則所觀察到的像是A. B. C. D.27.有甲乙兩個量筒,用它們來測量等質量煤油的體積,如圖所示。某同學的讀數分別是13.8cm3和13.9cm3,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甲量筒的分度值是1cm3B.兩次讀數不同是因為煤油體積不同C.兩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響誤差大小D.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確度更高28.有甲、乙兩金屬塊,甲的密度為乙的倍,乙的質量為甲的2倍,那么,甲的體積為乙的體積的()A.0.4倍 B.0.8倍 C.1.25倍 D.5倍29.在武漢舉行的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上,馬拉松和公路自行車比賽將在東湖綠道上進行。如圖所示,在平靜的水面,美麗的東湖綠道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倒影形成的原理是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3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震耳欲聾”說的是音調 B.“隔墻有耳”說明真空能傳聲C.裝消音器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D.超聲波擊碎結石,聲波能傳遞能量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詩句中,詩人觀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陽的實際位置,而是光線經過不均勻大氣時發(fā)生______而形成的像。如圖,站在A點的人恰好看到地平線上的太陽,他所看到的太陽的實際位置應是圖中的______位置(選填“甲”或“乙”)。太陽光是白光,它通過棱鏡后被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這種現象叫光的______。32.今年4月25日,浙江象山一收費站,一輛嚴重超載的大貨車緊急剎車停車交費時,車廂內約70噸鋼筋瞬間刺穿駕駛室并將其掀翻。這是因為緊急剎車后,車雖然______,但鋼筋由于______仍然向前運動,才發(fā)生了事故。最終鋼筋還是停了下來,這是在力的作用下,使鋼筋的______發(fā)生了改變。33.觀測月球等天體時應選用
________鏡,觀察細胞內部結構時應選用
________鏡.34.如圖,記錄的是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從西向東的運動情況,在1200m的運動中,______(填“甲”或“乙”)車一定做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是______m/s。在40s后,在乙車上乘客將會看到甲車向______行駛。(選填“西”或“東”)35.雪在外力擠壓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_____冰的密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麗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來估測積雪的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積雪,腳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個下凹的腳印,然后測量腳印的深度和_____,就可以估測出積雪的密度.36.如圖所示,是小明眼睛視物時的情景,他應配戴_____制成的眼鏡片來矯正其視力(填透鏡的名稱)。37.成語“震耳欲聾”從物理學角度看是形容聲音的_____大,有資料顯示,噪聲每經過一塊100m寬的林帶可降低20分貝.所以人們在火車道兩側種著許多樹木,這是為了在_____減弱噪聲.38.紅色三角梅在陽光下十分鮮艷,它反射了太陽光中的___色光;若只被藍光照射,該三角梅看起來是___色的。39.冬天,0℃以下冰凍的衣服也會干,這是_________現象;寒冷的冬夜,門窗玻璃_______(選填“內”或“外”)側出現冰花,這是_________現象,這個過程需要_________熱量.40.小李身高1.6m,站在平面鏡前1.5m處,則他離自己在鏡中的像_____m,當他慢慢遠離平面鏡時,像的大小將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2題,15分)41.測石塊密度原理測出石塊的質量和體積,通過公式_____即可算出石塊的密度。步驟數據①用天平稱出石塊質量m,示數如圖甲所示。②將燒杯中適量的水倒入量筒中,示數如圖乙所示。③用細線系好石塊輕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示數如圖丙所示。④將上述測量結果填入下表。石塊m/g____________水和石塊的總體積V0/ml_________石塊的密度_________評估反思測量石塊體積的過程中,讀數時如果俯視,讀數將_____(填“偏大“或“偏小”)。問題討論如果先測量石塊的體積,后測石塊的質量,所測密度比真實值_____(填“偏大“或“偏小”)。42.如圖甲所示,這是小剛所在實驗小組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情景。(1)實驗時該小組同學應該取兩根______(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蠟燭做實驗,這是為了探究像與物的______關系。(2)請分析實驗時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的原因是______。實驗中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是______。(3)在實驗中,小剛同學將放在玻璃板前的蠟燭點燃,接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蠟燭,直到看上去與蠟燭的像______為止。(4)為了判斷平面鏡成像的性質,小剛同學移開蠟燭,在原蠟燭的位置放一張白紙作屏幕,此時在蠟燭這一側觀察時,白紙上______(選填“有”或“沒有”)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______(選填“實”或“虛”)像。(5)如圖乙所示,是小剛同學留下的實驗記錄,由記錄小剛得出像與物到鏡面距離相等的實驗結論,該結論可靠嗎?說出理由。答:______。四、計算題(每題10分,共2題,20分)43.為了使同學們了解自己家鄉(xiāng)的變化,某校進行了一次“愛我家鄉(xiāng),激揚青春”的遠足活動。從學校出發(fā),經過2個小時,同學們到達了這次遠足的目的地濟南文化藝術中心三館(美術館、圖書館、群眾藝術館)。(1)學習了速度知識后,小明同學想知道這次遠足活動中同學們的步行速度,他上網查了一下,學校到三館的距離大約是9km,請計算這次遠足活動中同學們步行的平均速度。(2)如果小明同學平時上學速度是1.5m/s,他上學所用時間是15分鐘,請計算他家到學校的距離。44.如圖所示,小明想橫穿一條18m寬的人行道,他的步行速度為1.5m/s。求:(1)小明橫穿人行道需多長時間?(2)若一輛汽車從道路右邊行駛過來,速度為36km/h,為了安全橫穿馬路,并且要求預留10s的安全時間,橫穿前小明至少要離行駛過來的汽車多遠,才能保證安全?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B【題目詳解】A.圖中描述的是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的情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等于入射角,不符合折射定律,故A不符合實際;B.圖中描述的是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的情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符合折射定律,故B符合實際;C.圖中描述的是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的情境,反射光線的方向錯誤,不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符合折射定律,故C不符合實際;D.圖中描述的是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的情境,反射光線的方向錯誤,不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符合折射定律,故D不符合實際。故選B。2、D【題目詳解】A.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像與物等大,所以將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A的像將不變;故A項錯誤;B.由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所以在原蠟燭B的位置放一光屏,發(fā)現光屏上不能得到蠟燭A的像;故B項錯誤;C.為了使像看起來更清晰,最好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實驗,這樣可以增加光線的對比,使觀察效果更明顯;故C項錯誤;D.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而選擇茶色的玻璃板,可以更好地觀察到蠟燭A的像,所以該實驗應選擇較薄的茶色玻璃板;故D項正確。故選D。3、A【解題分析】試題分析:由圖可知,魚及其所成的像關于水面對稱.由“平面鏡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虛像,像和物關于鏡面對稱”和反射成的虛像是物與像在兩種介質中;折射成的虛像是物與像在一種介質中可知,a是b魚通過光的反射成的虛像.故選A【考點定位】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現象4、B【題目詳解】BC.將甲乙串聯在電路中時,流過兩電阻的電流相等;由題中的圖像可知,當兩電阻流過的電流相等時,大于;故B項正確;C項錯誤;A.當兩電阻流過的電流相等時,,由歐姆定律可知,;故A項錯誤;D.由題意可知,甲乙兩金屬絲的材料和長度相同,而且,所以;故D項錯誤。5、D【題目詳解】A.用塑料袋將鮮橙包裹起來,可以減慢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控制了液體表面積,可以減慢液體的蒸發(fā),故A不符合題意;B.將暴曬在陽光下的鮮花搬到陰涼處,降低了溫度,可以減慢水分的蒸發(fā),故B不符合題意;C.倒出適量酒精后迅速把瓶蓋擰緊,可以減慢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控制了液體表面積,可以減慢液體的蒸發(fā),故C不符合題意;D.將濕衣服晾在通風向陽的地方,提高了溫度,加快了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可以加快蒸發(fā),故D符合題意。故選D。6、C【解題分析】蒸發(fā)是在任何溫度下,只在液體表面發(fā)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而沸騰是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無論蒸發(fā)和沸騰都需要吸收熱量,液體蒸發(fā)時,如果不能從外界吸熱,本身的溫度就降低.而沸騰如果從外界吸收不到熱量就不沸騰.故①②④正確.【題目點撥】要解答本題需掌握:蒸發(fā)和沸騰的異同點,以及液體沸騰時的特點7、B【題目詳解】A.一分鐘人心臟跳動70次左右,所以一次的時間約為不到1s,故A不符合實際;B.成年人步行的速度是1.1m/s,中學生步行速度與成年人接近,故B符合實際;C.中學生的身高約160cm左右,中學生的課桌高度約為其身高的二分之一即0.8m左右,故C不符實際;D.教室的高度遠大于1m,約為3m,故D不符合實際。8、B【解題分析】礦泉水瓶“出汗”指的是礦泉水瓶外壁上有水,水是液態(tài)的,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越到比較冷的礦泉水瓶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故選B.9、A【解題分析】A、初春,河流冰雪消融,屬于熔化現象,此過程吸熱,符合題意;B、盛夏仲夏,草葉間露珠晶瑩,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tài)的小水滴,附著在植被表面,此過程放熱,不符合題意;C、深秋,綠葉上掛滿白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附著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過程中放熱,不符合題意;D、寒冬,大雪紛飛,雪是空氣中水蒸氣迅速降溫,凝華為固體的冰晶,此過程放熱,不符合題意。10、D【題目詳解】A.冰雪消融,冰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屬于熔化現象,故A項不符合題意;B.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故B項不符合題意;C.蔬菜上掛的白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固態(tài)小冰晶,故C項不符合題意;D.濕衣服逐漸變干,是液態(tài)水變?yōu)闅鈶B(tài)水蒸氣的汽化現象,故D項符合題意。故選D。11、C【題目詳解】A.由圖象可知,若a和b兩種物質的體積相等,當Va=Vb=1.5cm3ma=3g,mb=1g,即a物質的質量是b物質質量的3倍,即ma>mb;故A錯誤;B.若ma=mb=2gVa=1.0cm3,Vb=3.0cm3,即Va<Vb,故B錯誤;C.由密度公式可知,不同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指物質的密度,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故C正確;D.在體積相同時,a物質的質量大于b物質的質量,由密度公式可知,a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比b物質的大;故D錯誤。故選C。12、A【題目詳解】A.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熔化吸熱,故A符合題意。B.露珠凝結是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B不符合題意。C.綠葉凝霜是凝華現象,凝華放熱,故C不符合題意。D.冰凌倒掛,冰凌是水凝固形成的,凝固放熱,故D不符合題意。13、B【題目詳解】由圖示可以看出:這里滑塊在斜面上通過的路程要么以尾部為標準,要么以頭部為標準,都要計算上自身的長度,即運動時間為此過程中,滑塊的平均速度是故選B。
14、D【題目詳解】A.硬紙板接觸齒數不同的齒輪,振動的頻率不同,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不同,不符合題意;B.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振動的頻率不同,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不同,不符合題意;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齒上快慢不同的滑動時,梳子齒振動的頻率不同,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不同,不符合題意;D.改變吹筆帽的力度,振動幅不同,響度不同,是研究響度跟振幅的關系,符合題意。故選D。【題目點撥】15、A【題目詳解】根據題意知道,三個球的質量相等,即m銅=m鐵=m鋁因為ρ銅>ρ鐵>ρ鋁則三種物質的體積關系是V鋁>V鐵>V銅又因為三個球的體積相等,所以,由V空=V球-V物質知道,三個球的空心部分的關系是V銅空>V鐵空>V鋁空即銅球的空心部分體積最大,故只有A正確,故選A。16、B【題目詳解】透明冰塊磨制成一個光學器件,光線可以透過;可以取火是因為這個光學透鏡可以會聚光線,凸透鏡又叫會聚透鏡。故選B。17、A【解題分析】作為輸電線必須為導體且相同長度電阻越小越好,與是否導熱和是否有磁性無關,鋁不是超導體,故選A。18、D【題目詳解】甲乙兩車并排停著,當甲車司機看著乙車時,以甲車為參照物時,乙車是運動的,以地面為參照物時,發(fā)現自己的車并沒動,故ABC錯誤,D正確.19、B【題目詳解】A.青島市夏季的平均溫度在25℃左右,故A不符合題意;B.一支新鉛筆的長約為20cm,故B符合題意;C.一瓶500mL礦泉水,其質量約為故C不符合題意;D.人快步行走時,速度在1.4m/s左右,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0、A【題目詳解】因為ρ銅>ρ鐵>ρ鋁>ρ水所以銅塊、鐵塊、鋁塊放入水中后都將下沉,因為v排=v物,因為質量相同,由ρ=可知銅塊的體積最小,銅塊排開水的體積最小、溢出的水量最少。故選A?!绢}目點撥】知道實心銅塊、鐵塊、鋁塊的質量相同,根據密度公式可知三者的體積關系;因為銅鐵鋁的密度都大于水的密度,放入水中后都將下沉,排開水的體積(溢出水的體積)都等于自身的體積,據此判斷。21、B【解題分析】主光軸上的S點發(fā)出的光經凸透鏡折射后交于主光軸上的S′點,則S′在透鏡右側焦點的右側.現有一條平行于入射光的光線從R點射向凸透鏡,因R點比S點離透鏡更遠,則折射光在凸透鏡的另一側和主光軸有交點要更靠近透鏡(更靠近透鏡右側的焦點),所以該交點在S′點的左側.所以選B.22、B【題目詳解】玻璃杯中盛有水,敲擊時玻璃杯和水一起振動發(fā)出聲音.水位越高,質量越大,越難振動,頻率越小,音調越低.所以注入不同高度的水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23、B【解題分析】A.中學生食指寬度約1cm,物理課本厚度略大于此數值,在1.5cm=15mm左右,故A不符合題意;B.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15cm,一支新鉛筆的長度略大于此數值,在17cm左右,故B符合題意;C.中學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課桌的高度略小于中學生身高的一半,在75cm=7.5dm左右,故C不符合題意;D.老師的身高約170cm,教室門框的高度略大于此數值,在200cm=2m左右,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4、D【題目詳解】要使電阻R1、R2并聯,需要斷開開關s,電流從電源的正極出發(fā),后分流,一條支路經過電阻R1,另外一條支路經過甲后經過電阻R2后匯合經過乙,故甲乙都接電流表,才能滿足兩電阻并聯,故D選項正確。故選D。25、B【解題分析】A、由甲圖可知: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故該眼睛是近視眼,近視眼是晶狀體曲度變大,會聚能力增強,即折光能力增強,應佩戴發(fā)散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故A正確;B、乙圖中像成在了視網膜的后面,該眼睛是遠視眼,遠視眼應該佩戴凸透鏡進行矯正;故B錯誤;C、顯微鏡的物鏡相當于投影儀的鏡頭,成放大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放大的虛像,故C正確;D、望遠鏡中物鏡的作用相當于照相機,使遠處的物體成倒立縮小的實像,這個倒立縮小的實像正好落在目鏡焦距內的位置,目鏡相當于放大鏡,再對這個像進行放大.故D正確.故選B.【題目點撥】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掌握正常的眼睛看遠處和近處時,晶狀體的變化情況及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戴什么眼鏡來矯正.本題還考查了顯微鏡、望遠鏡的物鏡和目鏡的成像特點.它們都是利用了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26、A【題目詳解】根據潛望鏡中使用的是兩塊平面鏡;物體在上面平面鏡中成正立、等大的虛像,這個虛像又在下面平面鏡中成正立、等大的虛像,所以眼睛看到正立、等大的虛像.故選A.27、D【題目詳解】A.由圖可知,甲量筒的最小格表示的是2cm3,故A錯誤;B.兩次讀數不同是因為量筒的分度值不同,故B錯誤;C.兩量筒的分度值不同,分度值越小,誤差越小,故C錯誤;D.由圖可知,乙量筒的一個最小格為1cm3,分度值越小,誤差越小,精確度更高,故D正確;故選D。28、C【分析】已知甲、乙的質量之比和密度之比,根據密度的變形公式得出體積關系?!绢}目詳解】由可知所以甲的體積為乙的體積的1.25倍。故選C。29、B【解題分析】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東湖綠道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只有B正確。30、D【題目詳解】A.物理學中把人耳能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稱為響度,響度的大小和振幅有關。所以,“震耳欲聾”主要說明聲音的響度大,故A錯誤;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墻壁是固體,“隔墻有耳”說明固體可以傳聲,故B錯誤;C.摩托車安裝消聲器即是在聲源處減弱,故C錯誤;D.聲音可以傳遞能量,所以利用超聲波可擊碎人體內“結石”,故D正確。故選D。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折射乙色散【分析】[1][2][3]太陽升起時,太陽實際位置在地平線下面,但通過折射我們看見了太陽,但現在太陽落山了;地球另一邊太陽升起了,但他也是看的在下面的虛像;光的色散是太陽光經過三棱鏡被分解為絢麗的七色光?!绢}目詳解】太陽升起時,太陽實際位置在地平線下面,但光線經過不均勻大氣時發(fā)生折射,所以我們看見了太陽,但現在太陽落山了。地球另一邊太陽升起了,但他也是看的在下面的虛像,所以站在A點的人恰好看到地平線上的太陽,他所看到的太陽的實際位置應是圖中的乙位置;當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后,會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這是光的色散現象?!绢}目點撥】本題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光的色散現象,能夠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是一道好題。32、停下來慣性運動狀態(tài)【題目詳解】[1][2]車由于剎車停止后,鋼筋由于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即慣性而繼續(xù)向前,而最終釀成事故;[3]鋼筋從運動到最終停下來,是因為力的作用使其改變了運動狀態(tài)。33、望遠顯微【解題分析】開普勒望遠鏡是由兩組凸透鏡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目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叫做物鏡.望遠鏡的物鏡(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所成的像雖然比原來的物體小,但它離我們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的放大作用,視角就可以變得很大,這樣我們就能看清遠處的物體;光學顯微鏡也是由兩組凸透鏡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目鏡(相當于放大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叫做物鏡(相當于投影儀的鏡頭),可以把物體兩次放大;月球是遠處的物體,應選用望遠鏡觀測;細胞是微小的物體應選用顯微鏡觀察。34、乙30西【分析】分析小車在相等時間內通過路程的關系得出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先確定小車在40s內通過的路程,然后根據求出平均速度。判斷一個物體的運動情況,一定是相對參照物而言,選擇不同的參照物,物體的運動情況會不一樣。【題目詳解】[1]由圖知,甲車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同,乙車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同,因此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乙車做變速直線運動。[2]在40s內通過的路程為1200m,則乙車的平均速度[3]已知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從西向東運動,乙車在做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越來越快,在40s后,乙車每10s所走路程大于甲車每10s所行駛的路程,以乙車為參照物,在乙車上乘客將會看到甲車向西(后)行駛?!绢}目點撥】熟練應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求出汽車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在計算過程中注意時間和路程的統(tǒng)一。35、小于積雪的厚度【題目詳解】雪在外力擠壓下可形成冰,質量不變,體積變小,由可知,雪的密度小于冰的密度.由于腳用力踩在雪上,雪被壓實,我們把這部分看成冰層.設腳印的面積為S,深度為h1,積雪厚度為h2,雪的密度,腳印部分的積雪在腳踩壓前后的質量不變因此只要測出腳印深度和積雪的厚度就可以算出雪的密度.36、凸透鏡【分析】(1)遠視眼的晶狀體較薄,會聚能力較弱,看近處的物體時,將像成在視網膜的后面,需要凸透鏡來矯正;(2)近視眼能看清近處的物體,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近視眼的晶狀體太厚,使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需要凹透鏡來矯正?!绢}目詳解】由圖可知,成像在視網膜的后方,是遠視眼的成像情況,應用凸透鏡來矯正。37、響度傳播過程中【分析】(1)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是:音調、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音色是由發(fā)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2)減弱噪聲有三條途徑,即在三個不同的位置﹣﹣聲源處、傳播過程中、人耳處。【題目詳解】(1)成語“震耳欲聾”,從物理學角度看是形容聲音的響度大;(2)在火車道兩側種著許多樹木,這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军c評】此題考查聲音的多個知識點,深入理解聲音的三個特征、減弱噪聲的途徑可解答此題。38、紅黑【題目詳解】[1][2]紅色的三角梅只能反射紅色光,其它色光都被三角梅吸收,當紅色三角梅只受到藍光照射時,照在三角梅上的藍光被吸收,沒有光被反射,玫瑰花看起來是黑色的,所以玫瑰花會失去美麗的光彩。39、升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個人商鋪長期租賃合同標的物詳細清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房屋消防安全設施改造施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假離婚法律風險評估及解決方案合同3篇
- 2025年度無人機租賃合同協議書8篇
- 2025版木工預制構件生產與安裝合同范本4篇
- 個人合同擔保書(2024年樣本):教育貸款擔保2篇
- 2025年個人挖機租賃合同續(xù)簽協議4篇
- 2025年度個人委托醫(yī)療健康產業(yè)投資管理協議2篇
- 2025年門窗行業(yè)產業(yè)扶貧合作協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廠房拆除工程安全防護及應急預案協議3篇
- 2025水利云播五大員考試題庫(含答案)
-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術期下肢深靜脈血栓基礎預防專家共識(2024版)解讀
- 中藥飲片驗收培訓
- 手術室??谱o士工作總結匯報
- DB34T 1831-2013 油菜收獲與秸稈粉碎機械化聯合作業(yè)技術規(guī)范
- 創(chuàng)傷處理理論知識考核試題及答案
- 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癥培訓課件
- 抖音認證承諾函
- 高等數學(第二版)
- 四合一體系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ICD-9-CM-3手術與操作國家臨床版亞目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