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扶風(fēng)縣五郡村窖藏銅器銘》校釋_第1頁
《讀扶風(fēng)縣五郡村窖藏銅器銘》校釋_第2頁
《讀扶風(fēng)縣五郡村窖藏銅器銘》校釋_第3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讀扶風(fēng)縣五郡村窖藏銅器銘》校釋

2007年4月,《考古與文化遺產(chǎn)》發(fā)布了陜西省扶風(fēng)縣城關(guān)五縣村出土的《西周銅鏡》報(bào)告。其中兩件為隋生尊(這兩座建筑的名字是“”,為了簡化描述,仍然被稱為“尊重”)。碑文的內(nèi)容非常重要,這有助于解釋5年生豬和6年生豬的銘文。該期同時刊載了王輝先生的《讀扶風(fēng)縣五郡村窖藏銅器銘文小記》,對尊銘也作了簡要的釋讀,頗多新解,很受啟發(fā),其中一些銘辭,我有不同的解釋,今述拙見,以就正方家。一、金朝“”字的“”和“”銘文一開頭就說“召姜以琱生五、壺兩,以君氏命曰”,《簡報(bào)》釋文為“召姜以琱生熾五帥(帨)、壺兩,以君氏命曰”。王先生意譯為“召姜因?yàn)楝h生(曾經(jīng)獻(xiàn)過)五條紅絲巾,一對壺,用君氏的名義發(fā)布命令說”,就整個對行文的理解和其中的人物關(guān)系來說,是非常正確的。但將其中的“”釋為“熾”字異文,訓(xùn)赤色;“”釋為“帥”,異體作“帨”,認(rèn)為是佩巾、絲巾?!拔濉本褪俏鍡l紅絲巾。其說似不妥帖,我以為“”非熾字,“”字左旁所從也不是“阜”,同時將形容詞置于數(shù)詞之前也頗感別扭?!啊睆慕韽?即字,也就是尋字?!皩ぁ奔坠俏淖鳌啊?像伸雙臂度量長八尺之形,即尋之本字?!啊弊炙鶑牡摹啊?構(gòu)形與子口尋鼎的“尋”字完全相同1,只是方向相反而已?!啊弊只蝮w簋作“”2,尋伯匜和甚六鐘作“”3,尋仲盤和尋仲匜作“”4,曹眾尋員劍作“”5。金文中“尋”字大多用作國名、人名,其實(shí)“尋”的本義是長度單位,琱生尊就用的是本義?!吨芏Y·地官·媒氏》注云:“八尺曰尋,倍尋曰常?!薄缎栄拧份d:“四尺謂之仞,倍仞謂之尋?!蔽鍖ぜ此恼?。因?yàn)榻?jīng)常丈量布帛,故增巾旁?!啊弊謴乃且浴皩ぁ倍攘縼砜?當(dāng)為幣帛之屬無疑?!吨芏Y·天官·大宰》:“以九式均節(jié)財(cái)用,六曰幣帛之式?!弊?“幣帛所以贈答賓客者。”《春秋》正義引《雜記》說:“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八尺曰尋,則五尋四丈。謂之兩者,分為兩段,故也。謂之匹者,兩兩合卷,若匹偶然也?!蔽艺J(rèn)為“”字即“斁”字的異體,左旁所從看似目與火,實(shí)為“”之訛變或者誤書,將正面人形的兩臂與主體分開所致;左旁從戈與從攵(攴)相通。實(shí)際上“”(見縣妀簋)是“睪”字的初形,本義為監(jiān)視、偵察,像人睜大眼睛觀望?!墩f文·目部》:“睪,司視也。從橫目從,令吏將目捕罪人也?!苯鹞闹小啊钡淖凅w甚多,有(簋、方鼎)、(靜簋)、(墻盤)、(梁其鐘)、旲(師詢簋、南宮乎鐘)和(毛公鼎)。上面的“日”、“白”皆橫目的省略變形;下面作“矢”、“尤”或“廾”為正面人形之訛變。欒書缶斁字所從的“”,邕子良人甗字所從的“”,王孫壽甗字所從的“”,亦橫目和人形之變形,其間可清楚地看出由演變?yōu)椴G的大致脈絡(luò)。金文中“亡”就是“無睪”,意為沒有被監(jiān)察出過錯,也就是說沒有過錯或差錯。引申為無厭,沒有厭惡、不厭惡。“斁”和“”即“擇”,古文中攴(攵)、手(扌)、収(廾)三部通用不分,金文均用其本義作選擇講,典籍則假借為“睪”,或假“射”為“睪”,如亡斁、無斁、無射,訓(xùn)為無厭,本字則廢而不用。以聲類求之,“”在此當(dāng)讀如“緆”?!墩f文·糸部》:“緆,細(xì)布?!薄秲x禮·大射禮》:“冪用錫若絺?!编嵶?“今文錫或作緆?!蓖瑫渡倮勿伿扯Y》:“主婦被錫?!编嵶?“今文錫為緆。”《淮南子·齊俗》:“有詭文繁繡,弱緆羅紈?!本k亦稱阿緆,《文選·子虛賦》:“被阿緆。”李注:“《列子》:‘鄭衛(wèi)之處子衣阿緆’。”“五”就是細(xì)布四丈。這與《春秋》正義所說的以幣帛贈答賓客,“納幣一束,束五則五尋四丈?!蓖耆喾?而絕非巧合。全句是說召姜因琱生送來四丈細(xì)布和兩件青銅壺,而以君氏的名義發(fā)布命令說。二、“余老”是周生的“公”五年琱生簋有“余老止公仆(庸)土田多(刺)”,過去釋家有從“余老止公”斷句,解釋為“我的父親止公”6,林澐先生指出“‘余’在金文詞例中無一例外的只做‘我’的意思,從來不做‘我的’講?!?非常正確。但林先生仍將“止公”連讀,認(rèn)為是人名,并說“止公是誰?無法肯定。然必與周生有密切關(guān)系。”尊銘也有“余老止我仆(庸土)田多朿(刺)”。兩銘對讀,徹底否定了“止公”為人名的說法。簋銘的“余老”不能理解成我的父親,“止公”二字也不能連讀起來作人名解。這句應(yīng)從“止”字?jǐn)嘧x,“公”字與“仆庸土田”連讀?!肮陀雇撂锒啻獭?就是“我仆庸土田多刺”。“公”指公家、公室?!拔摇痹诖俗鳌拔业摹薄ⅰ拔覀兊摹敝v,因?yàn)榫鲜且蛔逯L,他就代表公家?!坝嗬现埂?“余”乃是君氏在命辭中的自稱,而不是琱生的自稱。止,語尾助詞,用如已、矣、了?!对姟ふ倌稀げ菹x》:“亦既見止,亦既覯止?!庇滞瑫吨茼灐ち捡辍?“百室盈止,婦子寧止?!薄坝嗬现埂笔亲诰f“我老了”。林澐先生認(rèn)為“余”仍是琱生自稱,命辭雖是琱生為君氏所擬,但在此敘述時仍是琱生的口氣。其說似不妥,銘文中不見稱宰琱生,說明四器的時代要早于師簋,此時琱生不至于老了,況且在宗君、宗婦面前琱生也不可能稱老,也不敢稱老。三、亡,有無和失勿同毋,猶莫,不要。是弁字的簡省,讀為變。,《說文·攵部》:“,分離也。”今作散。亡,有無和失二義,在金文中一般用作無,作失講僅見此例。散亡即離散亡失,《楚辭·天問》:“勛闔夢生,少離散亡?!薄妒酚洝じ咦婀Τ己钫吣瓯怼?“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戶口可得而數(shù)者十二三。“勿變散亡”是說不要讓這些仆庸土田散離亡失。四、惠于君氏大正確的“余”和“召伯虎”《簡報(bào)》作者與王輝先生均將此句與下一句的“余”字連讀為“其兄公,其弟乃余?!贬尀椤案绺缇褪枪?弟弟就是我?!睂ⅰ坝唷弊峙c“其弟乃”連讀,在此銘中似乎還講得通,但我們要再看看同一人所作的五年琱生簋銘就知其非了。五年琱生簋銘的上句是“公宕其貳,汝則宕其一?!毕戮涫恰坝?惠)于君氏大章(璋)”,與尊銘的下句“余(惠)大章(璋)”句式完全相同,只是中間省略了惠贈的對象。五年琱生簋銘中“余”只能是“惠于君氏大璋”的主語,不能再有別的解釋。尊銘的“余”也應(yīng)該是“惠大璋”的主語。再則,召伯虎是大宗的嫡長子,代表召氏公室;琱生是小宗,且年幼于召伯虎,這在召氏家族中是盡人皆知的,根本沒有必要在“合事”的記錄中特別寫出。按照王先生譯文,此句話又是琱生說的,那就更沒有必要了。我認(rèn)為此句仍應(yīng)從乃字?jǐn)嗑?。?作公平、公正講?!稄V雅·釋詁》:“公,正也。”《淮南子·修務(wù)》:“何可以公論乎?”注:“公,正也?!薄秴斡[·貴公》:“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弊?“公,正也?!薄痘茨献印ぴ馈?“與民同與公?!蹦?讀為仍?!墩f文·人部》:“仍,因也。從人乃聲。”《廣雅·釋詁》:“仍,從也。”《楚辭·九章》:“觀炎氣之相仍兮?!蓖跻葑?“相仍者,相從也?!薄吨芏Y》:“凡吉事變幾,兇事仍幾?!弊?“故書仍為乃。鄭司農(nóng)云變幾,變更其質(zhì),謂有飾也;乃讀為仍。仍,因也。言其質(zhì)無飾也?!薄冻o·悲回風(fēng)》:“隨飄風(fēng)之所仍?!弊?“仍,因也?!薄捌湫止?其弟乃”這句話應(yīng)該還是婦氏傳達(dá)君氏的話,是說“其兄(召伯虎處事)公正,其弟(琱生)也能服從?!币馑际钦f召伯虎和琱生都對仆庸土田的最終分割方案沒有意見,那就這樣定了。五、“”用項(xiàng)“很明顯,“”字是該器物的名稱。既稱尊,應(yīng)為用于祭祀的盛酒銅禮器。該字從皿從,并以為聲。又,申簋蓋有周王命申“更乃祖考胥大祝,官司豐人眔九祝。”“”用為地名?!?、”當(dāng)系一字,是字的繁化?!墩f文·虍部》:“,古陶器也?!笨芍祟惼魑锉久?最初的形狀大概就是商周時期常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