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市民家庭教育的因應_第1頁
城市新市民家庭教育的因應_第2頁
城市新市民家庭教育的因應_第3頁
城市新市民家庭教育的因應_第4頁
城市新市民家庭教育的因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城市新市民家庭教育的因應——生活方式轉變的視角

錢志亮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

摘要:前后各20年里我國將有6億左右的農民進城變?yōu)樾率忻瘢畹攸c的轉移注定了其生活方式的變化,文章工作方式、居住方式、飲食方式、交通方式、消費方式、休閑娛樂、社會交往、社會身份和價值觀念等九個生活方式的內容出發(fā),討論了每項變化對其家庭教育的影響與因應。

關鍵詞:新市民生活方式家庭教育轉變

亞里士多德說:“人們?yōu)榱松娑鴣淼匠鞘?,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居留于城市”。城市是以非農業(yè)產業(yè)和非農業(yè)人口集聚形成的較大居民點及其街道、醫(yī)院、學校、寫字樓、商業(yè)賣場、廣場、公園等公共設施。新市民是指由農村到城市生活的人即市民化中的農民。農民市民化是世界各國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的普遍性規(guī)律,2010年5月11日,中國市長協(xié)會在北京發(fā)布的《中國城市發(fā)展報告》(2009卷)指出,中國已進入城鎮(zhèn)化加速時期。\o""[1]根據麥肯錫(McKinsey)近期發(fā)布的《迎接中國十億城市大軍》報告,\o""[2]過去的20年里中國城市人口凈增3億,今后20年中國城市人口還將增加3.5億;到2025年,中國將有219座城市人口在100萬以上(歐洲目前只有35座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城市),24座城市人口超過500萬,2050年則有75%的中國人口居住在城市。\o""[3]隨著人口由農村進入城市,其生活方式(Lifestyle)也將發(fā)生深刻的轉變,生活方式包括人們的衣食住行、工作、交通、消費、休閑娛樂、社會交往等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價值觀、道德觀、審美觀等。\o""[4]人與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程度是以生活方式涵蓋領域的擴大和層次提升為標志的,新市民正以一種非常深刻的方式重構其生活方式,\o""[5]生活方式的轉變,其家庭教育也要有相應的變化。

一、

勞動方式的變化與家庭教育的因應新市民去單位上班,工作方式由過去自由散漫無組織轉變?yōu)榘床烤桶嗟慕M織中人,生活節(jié)奏“被加快”,精密度要求迅速提高,按時按點到崗接受一定的制度約束,格式化、規(guī)律化的生活方式使得個人自由與原先相比受到極大限制,接送孩子上學、輔導孩子功課、陪伴孩子娛樂等都受到制約,很日益導致孩子生活上缺人照料、行為上缺人管教、學習上缺人輔導的“三缺”現象,需要引以重視;由于一個人工作難以維系家庭開銷,城里一般雙職工現象很普遍,婦女解放了,能頂半邊天,可以參加革命工作了,和傳統(tǒng)的女主內,女人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務相比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夫妻無別”與傳統(tǒng)鄉(xiāng)村生活中“男主外女主內”截然不同,女人一旦經濟獨立之后往往尋求人格獨立與“解放”,傳統(tǒng)“嚴父慈母”的分工極有可能被顛覆,“有神經病的’母老虎’”現象成為農民市民化之后的常見現象,而在家待業(yè)的“全職母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極有可能出現“父教缺失”的現象,因此勞動方式所導致的家庭分工的變化,需要夫婦在教育孩子的分工方面也重新做相應調整。相對封閉的鄉(xiāng)村生活,父母親和孩子之間每天生活在一起,即“父子有親”,親愛親愛,由親近而生的愛。而城市生活的激烈化使得為生計而奔波的父母不得不把孩子送到寄宿制的幼兒園、小學,一個星期見一次;有的甚至外出打工或常年駐外,不得不把孩子交給祖輩看護,家庭中的責任和義務很難傳承,愛鏈的斷裂使得孩子的情商和社會化能力嚴重受挫。

二、

居住方式的變化與家庭教育的因應新市民們離開自己的父母到城里組建自己的家庭,城市家庭多以父母帶著一個孩子的核心家庭模式居多,傳統(tǒng)中四世同堂、共同撫育孩子的現象越來越罕見了,參與教育子女的人數相對減少意味著孩子互動發(fā)展機會的減少,對孩子心理發(fā)展極為不利;城市里受國家人口控制和城市撫育成本的影響,一般一個家庭只生一個孩子,同輩交往的缺失使得獨生子女很難理解什么叫友愛、什么叫寬容、什么叫仁慈。獨生子女使得父母的育兒觀念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及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當中不經意之間對孩子的嬌生慣養(yǎng)以及無原則的去愛孩子,這種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撫育心態(tài)很容易導致孩子孤僻、任性、自負、唯我獨尊等負面人格;

城市擁擠的住房面積,城市居民住宅以單元式的樓房環(huán)境為主,具有“封閉式”的特點:天地狹小,離群索居,水電氣聲相通,老死不相往來。一個樓洞里三教九流良莠雜居,老死不相往來,很難找到農村那種借來往還、互相幫助、互相憐惜的濃濃的人際況味和綿綿的溫馨鄉(xiāng)情。\o""[6]雙重防盜門一關,誰也別關心誰、干涉誰、搭理誰的生活方式,雖然除去了一些安全隱患,卻大大限制了兒童與社會接觸的時間和空間,容易使孩子孤陋寡聞,形成孤獨、依賴、憂郁、不善交際的性格弱點。長期呆在家里不與外人接觸,很容易造成孩子視野狹窄、心胸狹窄、看問題偏激、片面的毛??;城市的天被高樓大廈擠成一條縫,城市的地大都壓在高樓大廈底下;城市的陽光被高樓大廈截留;城市的空氣被車流、人流、工廠攪得污濁不堪……\o""[7]城風俗,而外來移民在這些方面不僅與原居民之間,而且與不同來源的移民之間,往往大相徑庭。教會孩子懂得尊重傳統(tǒng)、多元共存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城市里的諸多現代化便利條件和全球化聯(lián)系,既給人提供了發(fā)揮人的創(chuàng)造才能的諸多機會,也把人捆綁在了社會大機器飛速轉動的齒輪上,無法自拔,而身心疲憊,麻木不仁。\o""[13]如何使得孩子在殘酷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同時又有良好的人氣和人脈資源,也是家庭教育面臨的新問題。新市民孩子經歷過困苦的生活,來到城市以后,要努力克服自卑感、不平等感、被歧視感和對立感,即使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也要能坦然面對,順利度過。教他們別為小事和同學斤斤計較,別為一次考試沒考好悶悶不樂,別為老師的一句批評離家出走……\o""[14]他們一方面能客觀地評價他人,理解他人,為同學的成功而感到高興;另一方面也能正確評價自己,盡自己最大努力取得好成績。

七、

休閑娛樂方式的變化與家庭教育的因應市場經濟為城市年輕人發(fā)揮才干、快速成才提供了極好的機遇,可是城市生活節(jié)奏快,緊張壓迫感強,年輕人為了減壓而娛樂;加之現代人們追求新的娛樂方式更為熱情和大膽,加之現代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娛樂方式的多元化、娛樂場所的便利化,使得城市年輕父母用于休閑娛樂的時間明顯增加,而當娛樂休閑成為生活的必備重要內容時,撫育孩子的時間和精力必然被侵占。青年新市民為生計所迫不得不提升自身素質,“趕考風”日盛,考學、考研、考博、考本(駕照)、考級(計算機、英語級別等),接受各種進修培訓,在給孩子樹立榜樣的同時,也錯失了陪孩子一起長大的機會。新市民通常留有一些舊的不良生活習慣,人進城思想沒有進城,這就需要加強家庭教育中的文明意識、法制意識、衛(wèi)生意識、公德意識、交通意識、公共生活意識、規(guī)則意識等,家長在充分享受城市的休閑與娛樂的同時,應該讓孩子一起懂得如何盡快融入城市,將安寧幸福的感受化為動力、活力和財富。\o""[15]

八、

社會身份的變化與家庭教育的因應城市里政治復雜、組織發(fā)達,科層化的組織結構使城市社會成員的社會參與程度和在社會生活中發(fā)揮的作用產生了差異,造成他們在社會地位方面的異質化。城市里有從勤雜工、辦事員、普通工人、職員到科級、處級、司局級乃至省部級的行政級別差異,這同鄉(xiāng)村社區(qū)中一般只有村民與村民組長的二個“行政級別”差異有著明顯的不同,這些等級與門第很容易造成社會的攀比和心理失衡。工業(yè)化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大大地改變了城市的職業(yè)等級結構,增加了許多受尊敬的和收入豐厚的職業(yè),并消除了不少低報酬的體力工作;在工業(yè)化社會,教育不再是上層階級的特權,而成為人們謀生的必備條件。因此,在工業(yè)社會,教育機會在日益普及。現代城市社會階層日趨開放,社會流動率高,增加了各階層之間的相互了解與溝通,減少了相互之間的誤會、摩擦與沖突,提高了社會整合度。社會生活也因此而變得更加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城市社會階層體系更加開放,傳統(tǒng)的等級森嚴的階層體系已被打破,出現了高度的社會流動,不少出身工農的子弟正日益成為城市管理工作者,企業(yè)家和知識分子;社會流動的不斷發(fā)生,反過來又推動了現代城市社會階層的進一步開放。\o""[16]人們感到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自己應有的享受,認識到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命運,認識到人間所有的問題,都是人為的結果。因此在家庭教育中需要滲透勇于競爭、勇于進取、自我奮斗、自我實現的內容,使孩子具備既不卑不亢又有序生活而積極努力、試圖提升的良好心態(tài)。

九、

價值觀念的變化與家庭教育的因應今天城市工業(yè)社會追求物質文明正導致物質至上、功利主義;市場經濟強調經濟發(fā)展也導致金錢至上、拜金主義;追求個人生活自由性和個性化,使得離婚率年年攀升;影視作品“三俗”惡搞導致文化空虛;男不謙謙君子、女不賢良淑德,不男不女大行其道;社會觀念正經歷著由求統(tǒng)→兼容、依賴→創(chuàng)新、封閉→開放、平等→競爭、義氣→契約、慢節(jié)奏→快節(jié)奏、道德為先→德法并重、義利統(tǒng)一轉變的過程當中,而這些價值觀念使得家庭教育也面臨著很多的艱難抉擇與挑戰(zhàn)。\o""[17]“城市使得生活更美好”,是因為“城市精神”使得生活更開放、寬容、自由、平等、活力、自然、和諧等,作為人類文明載體的城市在發(fā)揮其積極、巨大推動力量的同時,人口的相對集中也帶來了交通擁擠、堵塞、事故頻繁,城市的大氣和水體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垃圾成堆、酸雨侵蝕、日照遮擋、熱島效應等惡化了環(huán)境,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還帶來了嚴重的失業(yè)、越軌行為增多、犯罪等問題?!吨袊嗄陥蟆飞鐣{查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55.8%的人對目前的城市生活不滿意,42.8%的人感到滿意。城市生活的美好之處在于購物方便、醫(yī)療水平高、教育條件好、文化生活豐富、就業(yè)機會多、社會保障好、居民文明程度高、生活品質高、職業(yè)發(fā)展前景好、收入高等。城市生活不美好之處在于房價太高、交通擁堵、環(huán)境污染、物價高、人情疏離、壓力大、競爭激烈、生活節(jié)奏太快、擇?,F象嚴重、不接地氣等\o""[18]。家庭教育中,家長需要把城市的利與弊都全面地告知孩子,引導孩子客觀、辯證地看待城市生活、適應城市生活、改造城市生活。

本文刊登在:科學發(fā)展:世界城市與人文北京——2010學術前沿論叢文章刊登在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出版《建和諧家庭享幸福生活》一書,

參考文獻:1.

黃慧,我國社會轉型中新市民融入城市問題,同濟大學碩士論文,20082.

康少邦、張寧等編譯,城市社會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3.

李迎生,現代城市社會運行與發(fā)展的特點和趨勢,北京社會科學,1997(01)4.

李勇,中國城市建設管理發(fā)展研究,東北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075.

魯楠,我國小城鎮(zhèn)建設發(fā)展問題探討,商業(yè)時代,2009(34)6.

呂青,新市民的社會融入與城市的和諧發(fā)展,江南論壇,2005(05)7.

譚昆智,現代城市的建設和管理研究,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5(01)8.

王聰聰,城市生活成本太高導致的“鐘擺族”,中國青年報,2010-08-039.

閆妍,無錫崇安區(qū)新市民子女思想道德現狀調研,中國婦女網,2009-12-0210.

章仁彪,有更好的城市,才會有更美好的生活,南方都市報,2007-11-20

\o""[1]新華社,中國進入城鎮(zhèn)化加速期,2010年5月12日\o""[2]伍榮博客:/83796418.html\o""[3]背景資料:1949年,中國只有132個城市,城鎮(zhèn)化水平僅為10.6%。過去60年來,中國的城鎮(zhèn)化水平有了飛快發(fā)展,到2009年底,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共有設市城市655個,城鎮(zhèn)化水平46.59%,城鎮(zhèn)人口達到62186萬\o""[4]李長莉:《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從傳統(tǒng)到近代》,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o""[5]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論定位與當代意義——兼論馬克思關于生活方式論述的當代價值》,《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第2期\o""[6]魯楠:《我國小城鎮(zhèn)建設發(fā)展問題探討》,《商業(yè)時代》,2009年第34期\o""[7]章仁彪:《有更好的城市才會有更美好的生活》,《南方都市報》,2007年11月20日\o""[8]呂青:《新市民的社會融入與城市的和諧發(fā)展》,《江南論壇》,2005年第5期\o""[9]王聰聰:《城市生活成本太高導致的“鐘擺族”》,《中國青年報》,2010年8月3日\o""[10]黃慧:《我國社會轉型中新市民融入城市問題》,同濟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o""[11]康少邦、張寧等編譯:《城市社會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o""[12]李迎生:《現代城市社會運行與發(fā)展的特點和趨勢》,《北京社會科學》,1997年第1期\o""[13]李勇:《中國城市建設管理發(fā)展研究》,東北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o""[14]閆妍:《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