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四水證治淺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1726b4fcdf266ab0fdc45ce98a86f5/071726b4fcdf266ab0fdc45ce98a86f51.gif)
![《金匱要略》四水證治淺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1726b4fcdf266ab0fdc45ce98a86f5/071726b4fcdf266ab0fdc45ce98a86f52.gif)
![《金匱要略》四水證治淺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1726b4fcdf266ab0fdc45ce98a86f5/071726b4fcdf266ab0fdc45ce98a86f53.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金匱要略》四水證治淺析
《水分病》是《金錢匱乏要領》的重要章節(jié)。他提到的辯證方法和治療方法為后來的水腫治療奠定了基礎。在論述四水時,篇中以病名為綱闡述了四水的癥狀、病因病機以及治法,并提出了治療水氣病的治則:發(fā)汗、利小便、峻下逐水。通過對本篇的研究,發(fā)現(xiàn)對水氣病的分類存在另一種方法———以方為綱的水氣病辨證體系,并且在此基礎上能對傳統(tǒng)的治則有一個新的認識。1其他具體配方篇中本以四水為綱,分別提出了其癥狀表現(xiàn)及治療方劑。通過總結可以看出,除蒲灰散外,其余方劑可以概括為兩大類,一是以防己黃芪湯為代表,包括防己黃芪湯、防己茯苓湯;一是以越婢湯為代表,包括越婢湯、越婢加術湯、甘草麻黃湯、杏子湯、麻黃附子湯。以下將對兩個以方劑為代表的體系逐一說明。1.1黃原湯系統(tǒng)1.1.1小合重防己兩反”此方在“痙濕暍”篇及本篇都有出現(xiàn),對應癥狀可以概括為:身重,腰以下腫,汗出惡風,脈浮。此為水濕內停,衛(wèi)陽不足之證。組成為:防己一兩,甘草半兩(炒),白術七錢半,黃芪一兩一分(去蘆)。由方證對應可知防己黃芪湯有利水斂汗實表的作用,從用藥來看,通過補益脾胃,使得源于中焦的衛(wèi)氣得到補充,固護肌表以抵抗邪氣內侵,健運脾胃使水濕得以運化通利。1.1.2茯苓桂枝甘草姜片組成:防己三兩,黃芪三兩,桂枝三兩,茯苓六兩,甘草二兩。此方與防己黃芪湯相比,加大了藥量,用桂枝與茯苓替換了白術。由于皮水較風水而言“不惡風寒”,故其汗出的癥狀相對較輕?!渡褶r本草經》中講:“術,味苦,溫。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止汗,除熱,消食,作煎餌?!庇纱丝芍仔g止汗作用明顯,故在此方中將其替換。另外,此方癥狀較前多出“四肢聶聶動”,因此可以推斷此二藥相對于白術而言,除了仍有良好的利水功效,還具有更好的平沖制動作用,這一點可由《傷寒論》“發(fā)汗后,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一條中體現(xiàn)。其中茯苓與桂枝的用量比為2∶1,與防己茯苓湯中所用比例相同。從其他三味藥的劑量加大也可以間接推斷出,此條水氣病的癥狀似乎應該較前條所述癥狀有所加重,而防己、黃芪利尿作用均十分顯著,故此方作用重在利水消腫,平沖制動。甘草在前方為炒用,此方為生用,炒多偏補,生多偏清,此與前方癥狀較本方而虛相應。兩方均以防己、黃芪、甘草為底,在此基礎上針對癥狀的程度與新出現(xiàn)的癥狀進行藥味與劑量的改變。其主要為補其不足,利其有余,通過用黃芪、白術、茯苓等藥補脾之氣,健運中焦而達到固護營衛(wèi)、通利水濕的功效。因此這個體系可以認為是從脾進行論治的。1.2越越越好1.2.1天麻與石膏的比例方用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姜三兩大棗十五枚,甘草二兩。此條“汗出無大熱”的表述與《傷寒論》中麻杏甘石湯的表述頗為類似:“發(fā)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中麻黃與石膏的比例為1∶2。而越婢湯中的比例為3∶4,麻黃的用量加大并不是為發(fā)汗或平喘,而是以其大量來宣肺利水,達到消腫的目的。1.2.2治療所治“肉極”本方是在越婢湯的基礎上加白術四兩,用于治療里水,一身面目黃腫、脈沉、小便不利等。此癥狀較越婢湯所治病癥明顯加重。此外,在“中風歷節(jié)”篇中附方有提到此方治“肉極”。無論是身腫還是肉極,都與濕邪密切相關,用越婢湯發(fā)越水氣似乎力道不夠,或者出現(xiàn)了一些脾虛的癥狀,因此加入白術以利小便,從肺脾兩方入手共逐濕邪。1.2.3溫服一升,慎風本方只用了甘草麻黃兩味藥,“甘草二兩,麻黃四兩……溫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風寒?!睆募逯蠓梢酝茢喑?此處里水的癥狀中應當表現(xiàn)為無汗,而藥物能達到效果的指征是汗出。1.2.4從將黃油與甘草結合起來此方在本篇中治療水病脈沉小的少陰證。其組成為:麻黃三兩,甘草二兩,附子一枚(炮)。水病陽氣不足氣化不利而腫,水不僅聚于肌膚間,更有可能聚于體內,甚至可出現(xiàn)喘的癥狀。用附子鼓動其陽氣,甘草補中,麻黃發(fā)越水氣、利水消腫,亦可兼有平喘之用。杏子湯由于未見方,所以暫不做討論,但眾醫(yī)家認為其不外麻杏甘石或大青龍之類。在以上羅列的方劑中,每方必用麻黃與甘草,因此將其歸為一類,可以認為此二藥在對水病的治療中,尤其是對于邪氣相對較勝的水腫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此類水病都偏于在表,通過宣發(fā)肺氣可達到理想效果,因此可以認為此類方劑是從肺來進行論治的。2治療水腫病的法則水氣病重新分類之后,對于以上的陳述我們可以做如下探討。2.1按照格式塔心理學的相似性原理,如果點與點之間的距離相同,人們傾向于將顏色相同的點歸為一組。從本篇中可以看出,在方劑的運用方面存在著明顯的相似性。如果從治療的角度考慮,按照方劑進行系統(tǒng)歸類似乎更合乎人們認識事物的習慣。我們將本篇分為防己黃芪湯系統(tǒng)與越婢湯系統(tǒng)后,可以明顯地看出,每個系統(tǒng)在進行藥物加減變換的時候,都是隨著病情的進展而用藥,因此可以初步認為,四水在病性上其實是屬于遞進關系,是水腫病的不同發(fā)展階段。在治療上兩種體系基本是從兩大方面著手進行治療,防己黃芪湯系統(tǒng)偏重于通過補中焦脾胃之不足進而利水消腫,越婢湯系統(tǒng)偏重于從宣發(fā)肺氣而利水。2.2對于治療水病的法則“發(fā)汗、利小便”有新的認識。“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fā)汗乃愈。”由前述可知,防己黃芪湯系統(tǒng)癥狀多為腰以下或四肢腫,較少出現(xiàn)一身悉腫或頭面腫的癥狀,而越婢湯系統(tǒng)則正好相反。防己黃芪湯系統(tǒng)體現(xiàn)利小便這一點顯而易見,但越婢湯系統(tǒng)是否兼顧了發(fā)汗與利尿二法呢?也不盡然。至少從中醫(yī)對藥物的認知角度來講,仲景并沒有在一身悉腫的時候采用通利小便的藥物,而只是運用了有發(fā)汗作用的藥物,并且是在其已經有汗的前提下進行使用,如越婢湯證。因此是否可以認為,治療水腫病其實只有一條途徑就是利小便,謂其法“發(fā)汗”只是因為在用了麻黃此種在《神農本草經》中被認為有發(fā)汗而無利小便作用的藥后,也達到了消除水腫的目的,但并不意味著仲景認為僅僅發(fā)汗而小便不甚通利就可以治療水腫,所謂“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無論是從中醫(yī)的角度上說麻黃可以通過宣發(fā)肺氣而利水,還是有現(xiàn)代研究證明麻黃的利尿作用非常明顯,都只能說明,這些用了麻黃的方劑,治療水腫病的時候的確達到了利尿的目的,在服藥前是否有汗并不影響麻黃治水腫的應用,且在服藥后出汗也僅僅只能作為一種藥物起效的指征,而不應認為通過發(fā)汗將身體多余的水分排了出去而不是通過小便?!鞍l(fā)汗”和“利小便”的命名本身就是通過現(xiàn)象觀察得來的,服藥后有汗出則叫發(fā)汗,有小便利則叫做利小便,兩者可以并存,也可以單獨出現(xiàn)。因此我們在對于治療水氣病法則的理解上,不能僅僅抓著“發(fā)汗”二字,要通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3疾病變化間的層次通過以上的分析,以方為綱不僅可以使全篇關于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2.1《整式》聽評課記錄5
-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聽評課記錄《4.5 探索活動:梯形的面積》(3)-北師大版
- 中圖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五節(jié) 黃土高原》聽課評課記錄5
- 青島版八年級上冊數(shù)學聽評課記錄《3-3分式的乘法與除法》
-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口算速算試題
- 小學二年級第一學期班主任工作總結
- 五年級口算題帶答案
- 浙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3.2《單項式的乘法》聽評課記錄
- 粵人版地理八年級下冊《第一節(jié) 地理區(qū)域》單元整體聽課評課記錄2
- 聽評課記錄三年級語文
- 云南省普通初中學生成長記錄模板-好ok
- SB/T 10415-2007雞粉調味料
- JB/T 20036-2016提取濃縮罐
- 考古繪圖基礎
- GB/T 3452.4-2020液壓氣動用O形橡膠密封圈第4部分:抗擠壓環(huán)(擋環(huán))
- GB/T 32574-2016抽水蓄能電站檢修導則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第三版)》第十三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標準論
- 變更索賠案例分析
- 2022年4月自學考試06093《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管理》歷年真題及答案
- 《花婆婆》兒童繪本故事
- DB44∕T 2149-2018 森林資源規(guī)劃設計調查技術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