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解讀_第1頁
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解讀_第2頁
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解讀_第3頁
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解讀_第4頁
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解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GB51309-2018內

介應急管理部沈陽消防研究所劉凱2018年11月23日 廣州《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規(guī)范主編部門:公安部規(guī)范主編單位:公安部沈陽消防研究所

參編單位:上海市公安消防總隊、廣東省公安消防總隊、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等有代表性的設計院、科研院所

2018年7月10日由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批準發(fā)布;自

2019年3月1日起實施《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整體框架與結構編制思路及原則主要內容介紹技術標準共分7章,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術語系統設計施工系統調試系統檢測系統運行維護1

總則目的、意義適用范圍設計的基本原則和要求與其他標準規(guī)范的關系2

術語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相關名詞的定義3

系統設計1)一般規(guī)定2)燈具的設計3)系統配電的設計4)應急照明控制器及集中控制型系統通信線路的設計5)系統線路的選擇6)集中控制型系統的控制設計7)非集中控制型系統的控制設計8)備用照明設計4

施工1)一般規(guī)定2)材料、設備進場檢查3)布線4)應急照明控制器、集中電源、應急照明配電箱安裝5)燈具安裝5

系統調試1)一般規(guī)定2)調試準備3)應急照明控制器、集中電源和應急照明配電箱的調試4)集中控制型系統的系統功能調試5)非集中控制型系統的系統功能調試6)備用照明功能調試系統檢測與驗收系統運行維護基于疏散單元進行系統設計的理念

簡化系統架構、控制邏輯,提高系統可靠性的設計原則充分發(fā)揮功能、提高系統自身安全性的工作思路基于疏散單元進行系統設計根據各疏散區(qū)域的疏散預案確定該區(qū)域的疏散指示方案根據區(qū)域的疏散指示方案確定該區(qū)域燈具的布置和配電設計方案根據各區(qū)域的疏散預案確定該區(qū)域的控制邏輯和控制時序系統與其他建筑疏散設施有機的結合科學、有效的指導人員的安全疏散簡化系統架構、控制邏輯的設計原則根據建、構筑物的規(guī)模、使用性質及日常管理及維護難易程選擇系統的類型基于分散控制、集中監(jiān)管的原則,簡化系統的架構根據建、構筑物火災發(fā)展、蔓延的特征,簡化系統的控制邏集中區(qū)域的系統架構模式:集中監(jiān)管、區(qū)域分散控制疏散單元模塊化設計:一級配電、配電和控制一體化設計標準化的控制邏輯:觸發(fā)信號、控制邏輯和時序有效提高系統運行的穩(wěn)定性、可靠性充分發(fā)揮功能、提高系統自身安全性火災狀態(tài)下系統的應急啟動功能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功能非火災狀態(tài)下系統的連鎖控制功能輔助照明和疏散指示功能系統的安全性設計要求電擊防護(設置高度8m及以下場所:采用A型燈具)人身防護(燈具外殼不能采用易碎材質、燈具安裝突出距離)1.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的概念在火災等緊急情況下,為人員的安全疏散和滅火救援行動提供必要的照度條件及正確的疏散指示信息的消防系統2.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的分類和組成按照消防應急燈具的控制方式的不同,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分為集中控制型系統和非集中控制型系統兩種類型。2.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的分類和組成2.1集中控制型系統系統設置應急照明控制器,由應急照明控制器集中控制并顯示應急照明集中電源或應急照明配電箱及其配接的消防應急燈具工作狀態(tài)的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按照燈具蓄電池電源供電方式的不同,集中控制型系統分為燈具采用集中電源供電方式的集中控制型系統和燈具采用自帶蓄電池供電方式集中控制型系統2.1集中控制型系統2.1集中控制型系統2.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的分類和組成2.2非集中控制型系統系統未設置應急照明控制器,由應急照明集中電源或應急照明配電箱分別控制其配接消防應急燈具工作狀態(tài)的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按照燈具蓄電池電源供電方式的不同,非集中控制型系統分為燈具采用集中電源供電方式的非集中控制型系統和燈具采用自帶蓄電池供電方式非集中控制型系統2.2非集中控制型系統3.

系統設計系統類型的選擇設置消防控制室的場所應選擇集中控制型系統;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但未設置消防控制室的場所宜選擇集中控制型系統;其他場所可選擇非集中控制型系統。根據建、構筑物的規(guī)模、使用性質及日常管理及維護難易程度等因素確定3.

系統設計3.2燈具的選型和設置電壓等級:設置在距地面8

m及以下時應選擇A型燈具;地面上設置的標志燈應選擇集中電源A型燈具;標志燈設置:應按疏散指示方案設置

標志面與疏散方向垂直時,燈具的設置間距不應大于20m標志面與疏散方向平行時,燈具的設置間距不應大于10m3.

系統設計3.3系統配電設計當燈具采用集中電源供電時,燈具主電源和蓄電池電源在集中電源內部實現輸出轉換后應由同一配電回路為燈具供電。當燈具采用自帶蓄電池供電時,燈具的主電源應通過應急照明配電箱一級分配電后為燈具供電。以各疏散區(qū)域為配電單元為燈具進行配電設計配電回路的配電范圍配接燈具的數量不宜超過60只;道路交通隧道內,配接燈具的范圍不宜超過1000m;地鐵隧道內,配接燈具的范圍不應超過一個區(qū)間的1/2。3.

系統設計3.4集中控制型系統的控制設計1非火災狀態(tài)下的連鎖控制主電源斷電:由應急照明集中電源或應急照明配電箱連鎖控制其配接燈具的光源應急點亮(應急持續(xù)時間不大于30min)正常照明電源斷電:由應急照明集中電源或應急照明配電箱連鎖控制其配接燈具的光源應急點亮(在主電源供電狀態(tài)下)3.

系統設計3.4集中控制型系統的控制設計2火災狀態(tài)下的自動應急啟動設計觸發(fā)信號: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火災報警輸出信號控制方式:由應急照明控制器通過應急照明集中電源或應急照明配電箱控制其配接燈具光源的應急點亮、蓄電池電源的轉換控制邏輯:燈具的光源由節(jié)電模式轉入應急點亮模式A型應急照明集中電源和A型應急照明配電箱保持主電源輸B型應急照明集中電源轉入蓄電池電源輸出;B型應急照明配電切斷主電源輸出3.

系統設計3.4集中控制型系統的控制設計3火災狀態(tài)下的相應標志燈具指示狀態(tài)改變的啟動設計適用場所:需要借用相鄰防火分區(qū)疏散的防火分區(qū)和需要采用不同疏散預案的交通隧道、地鐵隧道、地鐵站臺和站廳觸發(fā)信號: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火災報警區(qū)域信號或代表不同疏散預案的消防聯動控制信號控制方式:由應急照明控制器通過應急照明集中電源或應急照明配電箱控制其配接相應標志燈具的光源應急點亮、熄滅需要變換指示方向的方向標志燈改變箭頭指示方向相應標志燈的“出口指示標志”的光源熄滅、“禁止入內”指示標志的光源應急點亮3.

系統設計3.4集中控制型系統的控制設計4火災狀態(tài)下的系統手動應急啟動設計一鍵手動控制功能(保證系統應急操作的便捷性)控制邏輯:燈具的光源由節(jié)電模式轉入應急點亮模式應急照明集中電源轉入蓄電池電源輸出;應急照明配電箱切斷主電源輸出3.

系統設計3.5非集中控制型系統的控制設計1系統手動應急啟動設計手動操作應急照明集中電源或應急照明配電箱的應急啟動按鍵(鈕)控制邏輯:燈具的光源由節(jié)電模式轉入應急點亮模式應急照明集中電源轉入蓄電池電源輸出;應急照明配電箱切斷主電源輸出。3.

系統設計3.5非集中控制型系統的控制設計1系統自動應急啟動設計觸發(fā)信號:應急照明集中電源或應急照明配電箱的主電源斷電信號控制邏輯:燈具的光源由節(jié)電模式轉入應急點亮模式應急照明集中電源轉入蓄電池電源輸出;應急照明配電箱切斷主電源輸出。敬請指正謝謝大家!1.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甘肅省消防設施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1.一、術語和定義1.1、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為人員疏散、消防作業(yè)提供照明和疏散指示的系統,由各類消防應急燈具及相關裝置組成。1.2、消防應急燈具為人員疏散、消防作業(yè)提供照明和標志的各類燈具,包括消防應急照明燈具和消防應急標志燈具。1.3、消防應急照明燈具為人員疏散、消防作業(yè)提供照明的消防應急燈具。1.4、消防應急標志燈具用圖形和/或文字完成下述功能的消防應急燈具:a)指示安全出口、樓層、避難層(間);b)指示疏散方向;

c)指示滅火器材、消火栓箱、消防電梯、殘疾人樓梯位置及及其方向;d)指示禁止入內的通道、場所及危險品存放處。1.5、自帶電源型消防應急燈具電池、光源及相關電路裝在燈具內部的消防應急燈具。1.6、自帶電源非集中控制型系統由自帶電源型消防應急燈具、應急照明配電箱及相關附件等組成的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1.7、非持續(xù)型消防應急燈具光源在主電源工作時不點亮,僅在應急電源工作時處于點亮狀態(tài)的消防應急燈具。1.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組成1.自帶電源非集中控制型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組成1.二、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要求1.1、要求主電源應采用220V,50Hz交流電源。消防應急標志燈具的標志應滿足附錄B的有關要求;疏散指示標志燈應使用圖B.1、圖B.2或圖B.3為主要標志信息;樓層指示標志燈應使用阿拉伯數字和字母“F”為主要標志信息。標志燈的圖形應符合GB

13495的要求,單色標志燈表面的安全出口指示標志(包括人形、門框,如圖B.1、圖B.2所示)、疏散方向指示標志(如圖B.3所示)、樓層顯示標志應為綠色發(fā)光部分,背景部分不應發(fā)光(背景宜選擇暗綠色或黑色);白色與綠色組合標志表面的標志燈,背景顏色應為白色,且應發(fā)光。疏散指示標志燈使用的疏散方向指示標志中的箭頭方向可根據實際需要更改為上、下、左上、右上、右、右下等指向;疏散方向指示標志中的箭頭方向應與安全出口指示標志方向一致,雙向指示標志如圖B.4所示。應選用圖B.1、圖B.2、圖B.4、圖B.5或圖B.6所示圖形作為疏散指示標志燈的主要標志信息,標志寬度和高度不應小于100mm,圖形中線條的最小寬度不應小于10mm,箭頭尺寸應符合圖B.5的要求;中型和大型消防應急標志燈的標志圖形高度不應小于燈具面板高度的80%??稍黾虞o助文字,但輔助文字高度應不大于標志圖形高度的1/2、且不小于標志圖形高度的1/3。樓層指示標志應由阿拉伯數字和F組成,筆畫寬度應不小于10mm,地下層應在相應層號前加“-”1.2、系統與整機性能系統的應急轉換時間不應大于5s;高危險區(qū)域使用的系統的應急轉換時間不應大于0.25s。系統的應急工作時間不應小于90min,且不小于燈具本身標稱的應急工作時間。消防應急標志燈具的表面亮度應滿足下述要求:1.

僅用綠色或紅色圖形構成標志的標志燈,其標志表面最小亮度不應小于50cd/㎡,最大亮度不應大于300

cd/㎡;2.1.2、系統與整機性能消防應急照明燈具應急狀態(tài)光通量不應低于其標稱的光通量,且不小于50lm。自帶電源型燈具應設主電、充電、故障狀態(tài)指示燈。

主電狀態(tài)用綠色、充電狀態(tài)用紅色、故障狀態(tài)用黃色

自帶電源型燈具的應急狀態(tài)不應受其主電供電線短路、接地的影響。自帶電源型燈具應設模擬主電源供電故障的自復式試驗按鈕和控制關斷應急工作輸出的自復式按鈕。非持續(xù)型的自帶電源型和子母型燈具在光源故障的條件下應點亮故障狀態(tài)指示燈,正常光源接入后應能恢復到正常工作狀態(tài)。1.2、系統與整機性能充、放電性能:燈具應有過充電保護和充電回路開路、短路保護,充電回路開路或短路時燈具應點亮故障狀態(tài)指示燈,其內部元件表面溫度不應超過90℃。重新安裝電池后,燈具應能正常工作。燈具的充電時間不應大于24h,最大連續(xù)過充電電流不應超過0.05C5A(鉛酸電池為0.05C20A)。燈具應有過放電保護。電池放電終止電壓不應小于額定電壓的80%(使用鉛酸電池時,電池放電終止電壓不應小于額定電壓的85%),放電終止后,在未重新充電條件下,既使電池電壓回復,燈具也不應重新啟動,且靜態(tài)泄放電流不應大于10-5C5A(鉛酸電池為10-5C20A)。1.2、系統與整機性能2.重復轉換性能1.

系統應能連續(xù)完成至少50次“主電狀態(tài)1min→應急狀態(tài)20s→主電狀態(tài)1

min”的工作狀態(tài)循環(huán)。電壓波動性能系統在主電電壓的85%~110%的范圍內,不應轉入應急狀態(tài)。(187V~242V)1.2、系統與整機性能充、放電耐久性能

系統應完成10次“完全充電→放電終止→完全充電”循環(huán)的充電、放電過程。末次放電時間不應低于首次放電時間的85%。絕緣性能

系統內各設備的主電源輸入端與殼體之間的絕緣電阻不應小于50MΩ,有絕緣要求的外部帶電端子與殼體間的絕緣電阻不應小于20MΩ。1.三、試驗1.1、防護等級試驗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應有防護等級要求,外殼防護等級不應低于GB

4208-2008規(guī)定的IP30要求外殼防護等級(IPD代碼),按產品防塵、防止外物侵入、防水、防濕氣等特性加以分級。第一位數字表示防止接近危險部件和防止固體異物進入的防護等級,第二位數字防治水進入的防護等級。IP30,防止固體異物直徑2.5mm的固體物質進入,不防水。1.1、防護等級試驗1.1.觸及試具1.試驗方法如果試具的直徑不能通過任何開口,則試驗合格。1.2、外觀檢查試驗表面無腐蝕、涂覆層脫落和起泡現象,無明顯劃傷、裂痕、毛刺等機械損傷;緊固部位無松動。1.3、基本功能試驗1.2.使充電24h的燈具轉入應急狀態(tài),檢查光源的啟動情況,并記錄轉換時間,同時開始計時,直到電池達到其終止電壓,記錄應急工作時間。在主電狀態(tài)轉入應急狀態(tài)下立即對標志燈按下述步驟測量其表面亮度;放電80min后立即對標志燈分別按下述步驟測量其表面亮度。對于僅用綠色或紅色圖形、文字構成標志信息的標志燈,在其圖形、文字上均勻選取10點進行測量;對于雙面指示的標志燈,分別測量兩個面的表面亮度。1.3、基本功能試驗在主電狀態(tài)轉入應急狀態(tài)下立即測量照明燈的光通量;放電80min后立即測量照明燈在應急狀態(tài)時的光通量。切斷自帶電源型的主電源,使其處于應急狀態(tài),檢查燈具的工作情況。啟動燈具的模擬交流電源供電故障的試驗按鈕,將其主電電源線分別短路、接地,檢查其工作狀態(tài)的轉換情況。使燈具處于主電工作狀態(tài),檢查手動自檢功能;再使其燈具處于應急工作狀態(tài),檢查控制關斷應急工作的功能。1.3、基本功能試驗分別斷開自帶電源型燈具的電池,使其處于主電狀態(tài),檢查指示燈的指示情況。1.4、絕緣電阻試驗通過絕緣電阻試驗裝置,分別對試樣殼體之間、主電源輸入端與殼體之間(電源插頭不接入電網)施加500V±50V直流電壓,持續(xù)60s±5s,測量其絕緣電阻值。試驗時,應保證接觸點有可靠的接觸,引線間的絕緣電阻應足夠大,以保證讀數正確。系統內各設備的主電源輸入端與殼體之間的絕緣電阻不應小于50MΩ,有絕緣要求的外部帶電端子與殼體間的絕緣電阻不應小于20MΩ。1.5、抗沖擊試驗將試樣按制造商的規(guī)定進行安裝,使其處于正常工作位置,表面保持水平。然后用直徑為63.5mm(質量約為1040g)表面光滑的鋼球放在距離試樣表面1000mm的高度,使其自由下落。沖擊點應在距試樣四角邊框

25mm范圍內,四個角各沖擊一次,觀察記錄試樣狀態(tài)。試驗后,試樣表面玻璃應無破碎現象,基本功能應與

試驗前的基本功能保持一致。1.6、電源瞬變試驗將試樣與等效負載連接,連接試樣到電源瞬變試驗裝置上,使其處于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開啟試驗裝置,使試樣主電源按“通電(9s)~斷電(1s)”的固定程序連續(xù)通斷500次,試驗期間,觀察并記錄試樣的工作狀態(tài);試驗后,試樣基本功能應與試驗前的基本功能保持一致。1.7、恒定濕熱試驗將試樣在正常大氣條件下放置2h~4h后放入濕熱試驗箱中,接通電源使其處于主電工作狀態(tài)。調節(jié)試驗箱,使溫度為40℃±2℃,溫度穩(wěn)定后,再調節(jié)試驗箱使相對濕度為90%~95%,保持4d。試驗后,試樣基本功能應與試驗前的基本功能保持一致。1.8、低溫試驗試樣在正常大氣條件下放置2h~4h后放入低溫試驗箱中,接通電源使其處于主電工作狀態(tài)。以不大于1℃/min的平均降溫速率降到0℃±1℃保持24h。1.9、高溫試驗將試樣在正常大氣條件下放置2h~4h后放入高溫試驗箱中,接通電源,使其處于主電工作狀態(tài)。以不大于1℃/min的平均升溫速率升到55℃±2℃保持16h。1.恒定濕熱試驗、低溫試驗、高溫試驗試驗期間,系統及系統內各設備應保持主電狀態(tài)試驗后,系統內各設備應無破壞涂覆現象試驗后,系統及系統內各設備應能正常工作;燈具的表面亮度和光通量符合要求;低溫試驗后,系統的應急工作時間不應小于90min,且不小于標稱的應急工作時間1.恒定濕熱試驗、低溫試驗、高溫試驗1.9、充、放電耐久試驗連續(xù)10次使試樣進行完全充電后轉入應急狀態(tài)直至過放電保護啟動。記錄首、末次放電時間。系統應完成10次“完全充電→放電終止→完全充電”循環(huán)的充電、放電過程。末次放電時間不應低于首次放電時間的85%1.10、轉換電壓試驗將試樣的主電連接線按接線圖接入試驗裝置,使其處于主電狀態(tài),調節(jié)試驗裝置,使輸出電壓緩慢下降,直至試樣轉入應急狀態(tài),記錄輸出電壓;再使輸出電壓緩慢上升,直至試樣回復到主電狀態(tài),記錄輸出電壓;調節(jié)燈具的主電壓,使其在主電電壓60%~85%范圍內緩慢變化,觀察并記錄燈具的狀態(tài)。試驗設備應滿足下述條件:a)輸出電壓:100V~250V內連續(xù)可調;b)頻率:50Hz。3.1.10、轉換電壓試驗統由主電狀態(tài)轉入應急狀態(tài)時的主電電壓應在主電電壓60%~85%范圍內。由應急狀態(tài)回復到主電狀態(tài)時的主電電壓不應大于主電電壓的85%;系統電壓處在主電電壓60%~85%范圍內的任一電壓時,不應發(fā)生狀態(tài)指示燈和繼電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