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
主講:李淑清
61773098(O)第一部分國際貿易理論
專題一國際貿易的基本概念一、對外貿易與國際貿易
二者本質上一樣,都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同別的國家或地區(qū)進行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活動。1.對外貿易(ForeignTrade):從一個國家看這種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活動,是對外貿易。2.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Trade):從國際范圍看這種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活動,則為國際貿易,或稱為世界貿易(WorldTrade)。3.海外貿易(OverseaTrade):海島國家,如英國、日本等,也常用海外貿易表示對外貿易。二、總貿易體系與專門貿易體系二者是貿易國家記錄和編制進出口貨物統(tǒng)計的一種方法。1.國境與關境(1)關境小于國境:設有經(jīng)濟特區(qū)的國家(2)關境大于國境:締結關稅同盟的國家2.總貿易體系(GeneralTradeSystem):又稱一般貿易體系,是以貨物通過國境作為統(tǒng)計進出口的標準。總進口:一定時期內進入國境的進口總額。總出口:一定時期內離開國境的出口總額。總貿易=總進口+總出口3.專門貿易體系(SpecialTradeSystem):又稱特殊貿易體系,是以貨物經(jīng)過關境作為統(tǒng)計進出口的標準。專門進口:從國外進入關境以及從保稅區(qū)、自由貿易區(qū)等提出進入關境的商品。專門出口:從國內運出關境的商品。專門貿易=專門進口+專門出口三、直接貿易、間接貿易和轉口貿易1.直接貿易(DirectTrade):貨物生產國與貨物消費國直接賣買貨物的行為。貨物從生產國直接賣給消費國,對生產國而言是直接出口,對消費國而言是直接進口。2.間接貿易(IndirectTrade):貨物生產國與貨物消費國不是直接賣買貨物,而是通過第三國進行賣買的行為,生產國與消費國之間是間接貿易。對生產國是間接出口,對消費國是間接進口。3.轉口貿易(EntrepotTrade):也稱中轉貿易。貨物生產國與貨物消費國不是直接賣買貨物,而是通過第三國進行賣買的行為,對第三國是轉口貿易。四、出口貿易、進口貿易、過境貿易1.出口貿易(ExportTrade):將本國生產和加工的商品運往他國市場銷售。2.進口貿易(ImportTrade):將外國商品輸入本國國內市場銷售。3.過境貿易(TransitTrade):從甲國經(jīng)過丙國國境向乙國運送商品,對丙國來說,就是過境貿易。五、貿易額與貿易量1.對外貿易額(ValueofForeignTrade):又稱對外貿易值,指以金額表示的一國一定時期的對外貿易。(1)進口貿易總額:又稱進口總額(2)出口貿易總額:又稱出口總額(3)進出口貿易總額:又稱進出口總額2.國際貨物貿易額:即世界進口總額或世界出口總額,即把世界上所有國家一定時期的進口總額或出口總額按同一種貨幣單位換算后加在一起的價值。3.對外貿易量(QuantumofForeignTrade):剔除了價格變動(即通貨膨脹因素)影響的一國一定時期的對外貿易額。六、貿易差額(BalanceofTrade)一定時期內一國出口總額與進口總額之間的差額。1.貿易順差(Surplus):當出口總額超過進口總額時。我國也稱它為出超,通常以正數(shù)表示。2.貿易逆差(Deficit):當進口總額超過出口總額時。我國也稱它為入超,通常以負數(shù)表示。3.貿易平衡(Equilibrium):出口總額等于進口總額。七、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1.貨物貿易(GoodsTrade):《聯(lián)合國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tandardInter-nationalTradeClassification——SITC)中,把國際貨物貿易的貨物分為10大類、63章、233組、786個分組、1924個基本項目:(0)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動物;(1)飲料及煙類;(2)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3)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4)動植物油脂及油脂;(5)未列名化學品及有關產品;(6)主要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7)機械及運輸設備;(8)雜項制品;(9)沒有分類的其他商品。注:1999年生產增長是按真實GDP計算的,出口數(shù)據(jù)是進出口的平均數(shù)。1970-2011年世界產品生產及貿易量年均變化百分比1970-19791980-19851985-19901990-199819992011生產4.0%1.7%3.0%2.0%3.0%2.5%貿易9.0%2.1%5.8%6.5%4.5%5.0%資料來源:WTO,InternationalTradeStatistics2006、2012,obtainedfrom。2000-2011年世界貨物出口量及產量年均增長變化百分比2000-2004200220032004200520092011出口量4.03.55.09.06.0-12.05.0產量2.02.53.54.02.5-5.52.5GDP2.01.52.53.53.5-2.52.5資料來源:WTO,InternationalTradeStatistics2005、2012,obtainedfrom。2004、2011年世界貨物出口情況價值(10億美元)份額(%)20042011198020042011總值890718255100.0100.0100.0農產品783180714.78.89.9燃料及礦產品1281303027.714.416.6制成品65701257853.973.868.92.服務貿易(ServiceTrade):《服務貿易總協(xié)定》(GATS),國際服務貿易包括四個方面:(1)過境交付(Cross-BorderSupply):一參加方境內的服務提供者向任何其他參加方境內的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2)境外消費(ConsumptionAbroad):一參加方的服務消費者到另一參加方境內消費服務提供者提供的服務。(3)商業(yè)存在(CommercialPresence):一參加方在其他任何參加方境內通過提供服務的實體的介入而提供服務。(4)自然人流動(MovementofPersonnel):一參加方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參加方境內提供服務。按相對重要性估計的各種服務貿易的占比過境交付35%境外消費10%~15%商業(yè)存在50%自然人流動1%~2%世界貿易組織列出服務行業(yè)包括以下12個部門:商業(yè)、通訊、建筑、銷售、教育、環(huán)境、金融、衛(wèi)生、旅游、娛樂、運輸、其他。①服務貿易在世界貿易中占20%左右的份額。
2004年,世界進出口總值(包括貨物與服務)分別為111400億美元和110600億美元。出口:貨物,80.9%;服務業(yè),19.1%。進口:貨物,81.1%;服務業(yè),18.9%。
2011年,世界進出口總值(包括貨物與服務)分別為224050億美元和223055億美元。出口:貨物,81.5%;服務業(yè),18.5%。進口:貨物,82.7%;服務業(yè),17.3%。②世界服務貿易增長迅速。
2004年世界服務業(yè)出口增長18%,首次超過2萬億美元。
2000-2005年,服務業(yè)出口年均增長率約為10%。
2005-2010年,服務業(yè)出口年均增長率約為6%。
2009年,服務業(yè)出口年增長率約為-14%,進口為-12%。
2011年,服務業(yè)進、出口年增長率各為11%。注:運輸服務的出口顯然大大低于實際值。
資料來源:UNCTADWIR2006,P109,
WTOInternationalTradeStatistics2012。2000-2011年世界服務業(yè)出口情況
(單位:10億美元,%)價值份額2004200520112000200420052011所有的服務業(yè)212524154170100.0100.0100.0100.0其中:運輸50057086023.423.623.620.6旅游625685106532.029.428.425.6其他服務業(yè)10001160224544.547.048.153.7八、對外貿易與國際貿易貨物結構1.對外貿易貨物結構(CompositionofForeignTrade):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國進出口貿易中各類貨物的構成,即某大類或某種貨物進出口貿易與整個進出口貿易額之比。2.國際貿易貨物結構(CompositionofInternationalTrade):是指一定時期內各大類貨物或某種貨物在整個國際貿易中的構成,即各大類貨物或某種貨物貿易額與整個世界出口貿易額相比。資料來源:WTO,InternationalTradeStatistics2005、2012,obtainedfrom。2004、2011年世界貨物出口情況價值(10億美元)份額(%)20042011198020042011總值890718255100.0100.0100.0農產品783180714.78.89.9燃料及礦產品1281303027.714.416.6制成品65701257853.973.868.9九、對外貿易與國際貿易地理方向1.對外貿易地理方向(DirectionofForeignTrade):又稱對外貿易地區(qū)分布或國別構成,指一定時期內各個國家或國家集團在一國對外貿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們在該國進、出口總額或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來表示。資料來源: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12。2011年中國十大貨物貿易伙伴排名
(10億美元,%)排名國家(地區(qū))進出口額份額1歐盟566.015.52美國446.612.33東盟363.110.04日本342.89.45中國香港283.57.86韓國245.66.77中國臺灣160.04.48澳大利亞116.63.29巴西84.22.310印度73.92.02.國際貿易地理方向(InternationalTradebyRegion):也稱國際貿易地區(qū)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國或各個國家集團在國際貿易中所占的地位。資料來源:WTO,ITS2006。2005年世界貨物出口地理方向(%)資料來源:WTO,ITS2012。2011年世界貨物出口地理方向(%)資料來源:WTO,InternationalTradeStatistics2006,obtainedfrom。2005年世界貨物貿易主要進出口國(10億美元,%)排名出口國份額進口國份額1德國9.3美國16.12美國8.7德國7.23中國7.3中國6.14日本5.7日本4.85法國4.4英國4.76荷蘭3.9法國4.67英國3.7意大利3.58意大利3.5荷蘭3.39加拿大3.4加拿大3.010比利時3.2比利時3.0資料來源:WTO,InternationalTradeStatistics2012,obtainedfrom。2011年世界貨物貿易主要進出口國(10億美元,%)排名出口國份額進口國份額1中國10.4美國12.32美國8.1中國9.53德國8.1德國6.84日本4.5日本4.65荷蘭3.6法國3.96法國3.3英國3.57韓國3.0荷蘭3.28意大利2.9意大利3.09俄羅斯2.9韓國2.810比利時2.6中國香港2.8十、國際分工(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ur):是指世界上各國之間的勞動分工。按照參加分工的各國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可分為三類:1.垂直型國際分工(Vertical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ur):即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不同的國家之間的縱向分工,主要指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制造業(yè)與農、礦業(yè)的分工。2.水平型國際分工(Horizontal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ur):即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國家之間的橫向分工,主要指發(fā)達國家之間在工業(yè)部門上的分工。3.混合型國際分工(Mixed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ur):即垂直型與水平型混合起來的國際分工。十一、對外貿易依存度:也稱對外貿易系數(shù),是一國對外貿易額(出口額與進口額之和)在該國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1.進口依存度2.出口依存度
2003-2014年我國外貿依存度(單位:億美元,%)
年度GDP進出口出口進口億元折美元總值依存度總值依存度總值依存度200311669414099851260.4438431.1412829.32004136515164941154870.0593436.0561434.02005182321225921422162.9762033.7660129.22006209407268171760765.6969136.1791629.52007246619337622173864.41218036.1955828.32008300670439922561658.21428532.51133125.7續(xù)表2003-2014年我國外貿依存度(單位:億美元,%)
年度GDP進出口出口進口億元折美元總值依存度總值依存度總值依存度2009335353492002207344.91201724.41005620.52010397983600942972849.51577926.31394823.22011471564750093642148.61898625.31743523.32012519322
833983866846.42049824.61816921.82013568845933014160344.62210023.71950320.9201463646326431041.514390422.612040618.9注:①表中GDP均為未修正前的數(shù)據(jù)。②我國GDP折美元數(shù)是按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當年12月31日美元兌人民幣的中間價計算得來。其中,2003年12月31日美元兌人民幣的中間價為1︰8.2767;
2004年12月31日的中間價為1︰8.2765;
2005年12月31日的中間價為1︰8.0702;
2006年12月31日的中間價為1︰7.8087;
2007年12月31日的中間價為1︰7.3046;
2008年12月31日的中間價為1︰6.8346;
2009年12月31日的中間價為1︰6.8161。
2010年12月31日的中間價為1︰6.6227。
2011年12月31日的中間價為1︰6.2868。
2012年12月31日的中間價為1︰6.2270。
2013年12月31日的中間價為1︰6.0969。
2014年進出口總值以人民幣為計量單位。
資料來源:表中各年GDP、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與進口總值的數(shù)據(jù)均來自于國家統(tǒng)計局網(wǎng)站。
資料來源:表中各年GDP、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與進口總值的數(shù)據(jù)均來自于廣東省統(tǒng)計局網(wǎng)站。
2003-2009年廣東省外貿依存度(單位:億美元,%)年度GDP進出口出口進口億元折美元總值依存度總值依存度總值依存度20031584519142836148.2152979.9130768.320041886522793571156.7191584.0165672.720052236727724280154.4238285.9189868.520062616033505272157.4301990.1225367.320073108442556341149.0369386.8264862.220083569652236833130.8404177.4279253.420093908257346111106.6359062.6252144.0
注:廣東省各年GDP折美元數(shù)是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當年12月31日美元兌人民幣的中間價計算得來。其中,2003年12月31日美元兌人民幣的中間價為1︰8.2767;
2004年12月31日的中間價為1︰8.2765;
2005年12月31日的中間價為1︰8.0702;
2006年12月31日的中間價為1︰7.8087;
2007年12月31日的中間價為1︰7.3046;
2008年12月31日的中間價為1︰6.8346;
2009年12月31日的中間價為1︰6.8161。說明
1.中國的經(jīng)濟增長高度依賴世界市場。
2.原公式不能準確反映進出口對經(jīng)濟的貢獻。GDP被低估,因為我國的加工貿易量大。
3.新公式:把進出口放到經(jīng)濟活動總量中去衡量。總活動=C+I+G+X+M
外貿依存度=(X+M)/總活動十二、貿易條件(TermsofTrade)交換比價,貿易比價,即出口價格與進口價格之間的比率。說明一個單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換回多少進口商品。貿易條件=(出口價格指數(shù)/進口價格指數(shù))*100例如,基年為1980年,2003年底國家的PX降低了5%,而PM增加了10%,則該國的TOT=(95/110)100=86.36∴從1980年到2003年,該國的出口價格相對于進口價格降低了近14個百分點。
十三、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一)進口替代貿易發(fā)展模式(ImportSubstitution)1.定義:就是通過建立和發(fā)展本國的制造業(yè)和其他工業(yè),替代過去的制成品進口,以帶動經(jīng)濟增長,實現(xiàn)工業(yè)化,糾正貿易逆差,平衡國際收支。立足國內生產和消費。2.原因(1)改變畸形的經(jīng)濟結構(2)建立民族工業(yè)(3)具備建立民族工業(yè)的一些基本條件3.政策措施(1)執(zhí)行貿易保護政策(2)實行比較嚴格的外匯管理政策(3)實行優(yōu)惠的投資政策4.積極作用(1)工業(yè),特別是制造業(yè)迅速發(fā)展(2)促進了經(jīng)濟結構的改造(3)加強了經(jīng)濟自立程度5.消極影響(1)加劇了國內的兩極分化(2)忽視對基礎工業(yè),尤其是農業(yè)的建設(3)未能改善國際收支上的困難(二)面向出口的貿易發(fā)展模式(ExportPromotion)1.定義:就是使本國的工業(yè)生產面向世界市場,并以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逐步代替過去的初級產品出口,這種貿易發(fā)展模式也叫出口主導型貿易發(fā)展模式。2.歷史背景(1)在國內,進口替代貿易發(fā)展模式實施的貢獻(2)在國際上,貿易自由化的趨勢加強(3)跨國公司的大量出現(xiàn)3.政策措施(1)外貿政策上,放松貿易保護,鼓勵出口(2)外匯和匯率政策上,實行外匯留成、出口獎金、合理的匯率(3)投資政策上,對面向出口的企業(yè)提供減免企業(yè)所得稅、營業(yè)稅(4)外資政策上,實施鼓勵外國投資的政策4.積極作用(1)外貿增長較快(2)增加了資金積累(3)制造業(yè)在GDP中所占比重顯著上升(4)工業(yè)化進程快于其余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5.存在的問題(1)容易受到世界市場波動的沖擊(2)建立的工業(yè)自主性差(3)債務負擔加重補充材料
——國際貿易的產生與發(fā)展1.原始社會末期產生2.奴隸社會:奴隸主階級所需要的奢侈品3.封建社會:發(fā)展較快,仍是奢侈品4.資本主義社會:快速發(fā)展提高利潤率取得國外市場提高勞動生產率帶動相關經(jīng)濟部門的發(fā)展5.社會主義社會:需要國際貿易我國對外貿易的發(fā)展1.1978年,外貿規(guī)模206.4億美元世界排名第34位占世界貿易額的0.78%外貿系數(shù)5.6%2.2000年,世界排名第7位3.2003年,世界排名第4位,居于美、歐盟、日之后。4.2005年,世界排名第3位,居于美德之后。5.2008年,世界排名第2位,居于美國之后。6.2009年,出口總額首次超越德國,列世界第一。7.2012年,世界排名第1位(美國同期數(shù)值為38559.7億美元)。8.1981-2000年外貿額年均增長率超過20%。
1978-2013年我國外貿總值(單位:10億美元)19781988199419972000200420052006200720.6102.8237.6325.2474.51154.81422.11760.72173.8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561.62207.32972.83642.13866.84160.34317.5我國對外貿易中存在的問題1.貨物貿易出口與服務貿易出口的比例失衡2.貨物貿易結構不合理,出口商品附加值低3.貿易方式不合理,外貿依存度高啟資料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網(wǎng)站。2006、2011年中國進出口貨物貿易結構
單位:10億美元出口進口2006價值比例價值比例總計969.07100%791.61100%初級產品52.935.46%187.1423.64%制成品916.1594.54%604.4776.36%2011價值比例價值比例總計1898.6100%1743.5100%初級產品90.894.79%352.8420.24%制成品1807.7195.21%1390.6679.76%專題二國際貿易學說1.為什么要研究國際貿易學說?2.國際貿易學說有哪些主要類別?3.國際貿易學說的發(fā)展如何體現(xiàn)出來的?一、重商主義(Mercantilism)1.基本觀點(1)重視經(jīng)營金銀。(2)主張保護貿易政策。2.早期的重商主義:重金主義,以“貨幣差額論”為中心。3.晚期的重商主義:真正的重商主義,以“貿易差額論”為中心。4.執(zhí)行“獎出限入”的對外貿易政策(1)限制輸入的政策(2)促進出口的措施(3)其他措施二、絕對成本學說
——亞當·斯密(AdamSmith)每一個國家都有其適宜于生產的某些特定產品的絕對有利的生產條件,去進行專業(yè)化生產,然后彼此進行交換,則對所有交換的國家都是有利的。分工前:國家酒產量(單位)所需勞動人數(shù)(人/年)毛呢產量(單位)所需勞動人數(shù)(人/年)英國1120170葡萄牙1801110分工后:國家酒產量(單位)所需勞動人數(shù)(人/年)毛呢產量(單位)所需勞動人數(shù)(人/年)英國2.7190葡萄牙2.375190毛呢與葡萄酒的交換結果國家酒消費量(單位)毛呢消費量(單位)英國11.7葡萄牙1.3751總結自由貿易會引起國際分工,國際分工的基礎是有利的自然稟賦,或后天的有利生產條件,它們都可以使一國在生產上和對外貿易方面處于比其他國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國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生產條件進行分工和交換,將會使各國的資源、勞動力和資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將會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增加物質財富。三、比較成本學說
——大衛(wèi)·李嘉圖
(DavidRicardo)1.產生(1)1815年,英國實行“谷物法”。(2)工業(yè)資產階級同地主貴族階級的斗爭。2.主要內容每個國家不一定要生產各種商品,而應集中力量生產那些利益較大或不利較小的商品,然后通過對外貿易,在資本和勞動力不變的情況下,生產總量將增加,如此形成的國際分工對貿易各國都有利。即“兩利取重,兩害取輕”。分工前:國家酒產量(單位)所需勞動人數(shù)(人/年)毛呢產量(單位)所需勞動人數(shù)(人/年)英國11201100葡萄牙180190分工后:國家酒產量(單位)所需勞動人數(shù)(人/年)毛呢產量(單位)所需勞動人數(shù)(人/年)英國2.2220葡萄牙2.125170交換的結果國家酒消費量(單位)毛呢消費量(單位)英國11.2葡萄牙1.12514.評價(1)積極意義——歷史上和當代的意義(2)消極方面A.靜態(tài)分析B.未揭示國際分工形成和發(fā)展的主要原因C.未揭示價值規(guī)律的國際內容四、保護幼稚工業(yè)理論
——李斯特(FriebrichList)1.主要觀點(1)“經(jīng)濟發(fā)展階段說”:根據(jù)國民經(jīng)濟完成程度,把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分為五個階段——原始未開化時期、畜牧時期、農業(yè)時期、農工業(yè)時期和農工商業(yè)時期。處于不同時期的國家采取不同的貿易政策。(2)保護對象的條件:剛剛開始發(fā)展且具有強有力的外國競爭者的幼稚工業(yè)才需要保護,時間為30年。(3)保護的手段:A.通過禁止輸入與征收高關稅的辦法,保護幼稚工業(yè)。B.免稅或征收輕微關稅,鼓勵復雜機器進口。(4)對古典派自由貿易理論提出批評A.“比較成本學說”不利于德國生產力的發(fā)展。B.忽視了各國歷史和經(jīng)濟上的特點。C.主張國家干預對外貿易。2.評價(1)積極作用——歷史和當代(2)缺陷——對生產力的理解混亂五、要素稟賦學說
——赫克歇爾-俄林
(EliFilipHeckscher,
BertilGotthardOhlin)
H-OTheorem1.各國自然條件和經(jīng)濟條件的差異,造成資源豐裕程度的差異,決定著各國生產要素密集程度的差異。每個區(qū)域或國家利用它的相對豐富的生產要素從事商品生產,就處于比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它的相對稀少的生產要素從事商品生產,就處于比較不利的地位。因此,每個國家在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體系中生產和輸出前面那些種類的商品,輸入后面那些種類的商品。2.區(qū)域貿易或國際貿易的直接原因是價格差異。3.商品貿易一般趨向于消除工資、地租、利潤等生產要素收入的國際差別,導致國際間商品價格和要素價格趨于均等化。六、里昂惕夫之迷
(LeontiefParadox)
美國出口商品和進口替代商品
對國內資本和勞動的需要量1947年1951年出口進口替代出口進口替代資本(美元)2550780309133922568002303400勞動(人/年)182.313170.004173.91167.81人平均年資本量13991181841297713726七、超保護貿易學說——凱恩斯
(JohnMaynardKeynes)對外貿易乘數(shù)理論
(ForeignTradeMultiplierTheory)一國的出口和國內投資一樣,有增加國民收入的作用;一國的進口,則與國內儲蓄一樣,有減少國民收入的作用。當商品和勞務出口時,從國外得到的貨幣收入,會使出口產業(yè)部門收入增加,消費也增加。它必然引起其他產業(yè)部門生產增加,就業(yè)增加,收入增加……如此反復下去,收入增加量將為出口增加量的若干倍。當商品和勞務進口時,必然向國外支付貨幣,于是收入減少,消費隨之下降,與儲蓄一樣,成為國民收入中的漏洞。結論:只有當貿易為出超或國際收支為順差時,對外貿易才能增加一國的就業(yè)量,提高國民收入,此時,國民收入的增加量將為貿易順差的若干倍。1.國際貿易政策的制定依據(jù)是什么?2.2012年5月美國商務部初裁對中國太陽能企業(yè)的產品征收不低于30%的懲罰性進口關稅,這一措施為何能夠得以實施?3.鼓勵出口是否意味著不存在出口管制?
§3.1
關稅
(CustomsDuties/Tariff)一、關稅概述
1.概念:進出口商品經(jīng)過一國關境時,由政府所設置的海關向其進出口商所征收的稅收。
2.產生與發(fā)展
3.性質:強制性、無償性和預定性
4.特點(1)是一種間接稅。(2)稅收主體和客體是進出口商人和進出口貨物。(3)是對外貿易政策的重要手段。(4)可起到調節(jié)進出口貿易發(fā)展的作用。二、關稅的主要種類(一)按照征收的對象分類
1.進口稅(ImportDuties):進口國家的海關在外國商品輸入時,根據(jù)海關稅則對本國進口商所征收的關稅,又稱一般進口稅。(1)最惠國稅(2)普通稅
2.出口稅(ExportDuties):出口國家的海關對本國產品輸往國外時,對出口商所征收的關稅。
3.過境稅(TransitDuties):又稱通過稅,是一國對于通過其關境的外國貨物所征收的關稅。(二)按征稅的目的分類
1.財政關稅(RevenueTariff):又稱收入關稅,是指以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關稅。
2.保護關稅(ProtectiveTariff):指以保護本國工業(yè)或農業(yè)發(fā)展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關稅。(三)按照差別待遇和特定的實施情況分類
1.進口附加稅(ImportSurtaxes)(1)定義:又稱特別關稅,對進口商品除征收一般關稅外,再加征額外的關稅。(2)方式
A.反補貼稅(Counter-vailingDuty):抵消稅、補償稅。是對于直接或間接接受獎金或補貼的外國商品進口所征收的一種進口附加稅。反補貼稅的征收條件:進口商品在生產、制造、加工、買賣或輸出過程中接受了直接或間接的獎金或補貼;并使進口國生產的同類產品遭受重大損害反補貼稅的稅額:按“補貼數(shù)額”征收
B.反傾銷稅(Anti-dumpingDuty):是對于實行商品傾銷的進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種進口附加稅。征收條件:進口商品以低于正常價值的價格進行傾銷,并對進口國的同類產品造成重大損害。征收反傾銷稅時正常價值的確定:——對市場經(jīng)濟國家,是與出口國國內市場的價格相比較;——對非市場經(jīng)濟國家,采用“第三國參照”標準,即只要用來確定正常價值的方法是合適與合理的,就可用某一市場經(jīng)濟國家相似產品的價格作為標準。反傾銷稅的稅額:一般以傾銷差額征收。注意: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不能同時征收。2.普遍優(yōu)惠制(GeneralizedSystemofPreferences,GSP)(1)定義:發(fā)達國家承諾對從發(fā)展中國家或地區(qū)輸入的商品,特別是制成品或半制成品,給予普遍的、非歧視的和非互惠的關稅優(yōu)惠待遇。這種優(yōu)惠關稅稱為普惠稅。(2)主要原則:普遍的、非歧視的、非互惠的。(四)按照征稅的方法分類
1.從量稅(SpecificDuties):以商品的重量、數(shù)量、容量、長度和面積等計量單位為標準計征的關稅。從量稅額=商品數(shù)量*每單位從量稅
2.從價稅(AdValoremDuties):以進口商品的價格為標準計征一定比率的關稅。從價稅額=商品總值*從價稅率確定完稅價格:(1)CIF;(2)FOB;(3)以法定價格為準。
3.混合稅(MixedorCompoundDuties):復合稅,對某種進口商品,采用從量稅和從價稅同時征收的一種方法。(1)以從量稅為主加征從價稅;(2)以從價稅為主加征從量稅。
4.選擇稅(AlternativeDuties):對于一種進口商品同時訂有從價稅率和從量稅稅額兩種稅收征收方法,在征稅時選擇其稅額較高的一種征收。三、海關稅則
又稱關稅稅則,是一國對進出口商品計征關稅的規(guī)章和對進出口的應稅與免稅商品加以系統(tǒng)分類的一覽表。
1.單式稅則
2.復式稅則
3.自主稅則
4.協(xié)定稅則
§3.2
非關稅壁壘
(Non-tariffBarriers,NTBs)一、概述1.定義:除關稅以外的一切限制進口的各種措施。2.特點:(1)更大的靈活性和針對性。(2)更能直接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3)更具有隱蔽性和歧視性。二、種類(一)從數(shù)量上限制外國商品進口的措施
1.進口配額制(ImportQuotasSystems):是一國政府在一定時期以內,對某些商品的進口數(shù)量或金額加以直接的限制。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配額以內的貨物可以進口,超過配額不準進口,或者征收更高的關稅或罰款后才能進口。
(1)絕對配額(AbsoluteQuotas):在一定時期內,對某些商品的進口數(shù)量或金額規(guī)定一個最高數(shù)額,達到這個數(shù)額后,便不準進口。①全球配額(GlobalQuotas)②國別配額(CountryQuotas)
A.自主配額(AutonomousQuotas)
B.協(xié)議配額(AgreementQuotas)
(2)關稅配額(TariffQuotas):對商品進口的絕對數(shù)額不加限制,而對在一定時期內,在規(guī)定配額以內的進口商品,給予低稅、減稅或免稅待遇;對超過配額的商品則征收較高的關稅或附加稅或罰款。2.“自動”出口配額制
(VoluntaryExportQuotas)是出口國家或地區(qū)在進口國家的要求或壓力下,“自動”規(guī)定某一時期內某些商品對該國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額內自行控制出口,超過配額即禁止出口。
3.進口許可證制
(ImportLicenseSystem)進口國家規(guī)定某些商品進口必須事先領取許可證,才可進口,否則一律不準進口的制度。
(1)從許可證與配額的關系看,分有定額的進口許可證和無定額的進口許可證。
(2)從進口商品有無限制上看,分公開一般許可證和特種進口許可證。(二)從價格上限制外國商品進口的措施
1.外匯管制
(ForeignExchangeControl)一國政府通過法令對國際結算和外匯買賣實行限制來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價的一種制度。
(1)數(shù)量性外匯管制
(2)成本性外匯管制
(3)混合性外匯管制
2.進口押金制(AdvancedDeposit):進口存款制
3.進口最低限價制和禁止進口
4.專斷的海關估價制
5.進口商品征稅的歸類(三)苛刻的技術、衛(wèi)生、檢驗標準技術性貿易壁壘(四)以立法形式限制外國商品的進口
1.進口和出口的國家壟斷
2.歧視性的政府采購政策
3.國內稅
4.制定國家安全條款
§3.3
出口管理措施一、出口鼓勵措施
1.出口信貸:出口國的官方金融機構或商業(yè)銀行,以優(yōu)惠利率向本國出口商、進口方銀行或進口商提供的信貸。
2.出口信貸國家擔保制:對本國出口廠商或商業(yè)銀行向外國進口廠商或銀行提供的信貸,由國家設立的專門機構出面擔保,當外國債務人拒絕付款時,這個國家機構即按照承保的數(shù)額給予補償。
3.出口補貼:現(xiàn)金補貼和財政上的優(yōu)惠待遇。
4.商品傾銷:以低于國內市場的價格,在國外市場拋售商品,以打擊競爭者占領國外市場的出口措施。
5.外匯傾銷:出口企業(yè)利用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的機會,增加出口的手段。條件:(1)貨幣貶值的程度大于國內物價上漲的程度;(2)其他國家不實行同等程度的貨幣貶值和采取其他報復性措施。二、出口管制
1.定義:某些國家從本國或本集團自身的政治、經(jīng)濟利益出發(fā),對某些商品特別是戰(zhàn)略物資和先進技術的出口實行限制或禁止。2.管制的范圍(1)國內急需、尚供應不足的物資(2)戰(zhàn)略物資及尖端技術產品(3)文物、黃金、白銀等特殊品(4)實現(xiàn)“自動”出口限制的商品(5)國家實行出口管制以促使其在國外有較強競爭力的商品(6)對某些國家或地區(qū)實行經(jīng)濟制裁而限制出口甚至禁止出口的產品專題四世界貿易組織
(WorldTradeOrganization
——WTO)一、WTO的產生
1.產生背景:它是根據(jù)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xié)定》于1995年1月1日建立,取代原GATT,并按照烏拉圭回合多邊談判所達成的最后文件而形成的一整套協(xié)定和協(xié)議的條款作為國際法律規(guī)則,對各成員之間經(jīng)濟貿易關系的權利和義務進行監(jiān)督、管理和履行的正式國際經(jīng)濟組織。2.與GATT相比的特點(1)WTO協(xié)定的法律權威性(2)組織機構的正式性(3)管轄內容的廣泛性(4)權利和義務的統(tǒng)一性(5)爭端解決機制的有效性(6)與有關國際經(jīng)濟組織決策的一致性二、WTO的概況
(一)宗旨、目標、實現(xiàn)途徑1.宗旨(1)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yè),大幅度穩(wěn)定地提高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2)擴大貨物、服務的生產和貿易。(3)堅持走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環(huán)保的道路。(4)積極努力以確保發(fā)展中國家的利益。2.目標:建立一個完整的更具活力、更為持久的多邊貿易體系,以包括GATT貿易自由化的成果和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的所有成果。3.實現(xiàn)途徑:協(xié)調管理貿易。(二)職能
1.多邊貿易協(xié)議的制定、執(zhí)行、管理與運作的職能2.提供多邊貿易談判場所的職能3.管理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職能4.貿易政策評審機制的職能5.與其他相關國際組織合作的職能(三)組織機構1.部長級會議(TheMinisterialConference)2.總理事會(TheGeneralCouncil)3.理事會(Council)(1)貨物貿易理事會(GoodsCouncil)(2)服務貿易理事會(ServiceCouncil)(3)知識產權理事會(TRIPsCouncil,Trade-RelatedAspectsof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4.委員會(Committee)5.其他:如總干事(DirectorGeneral)羅伯托·阿澤維多(巴西)
2013.09.01-2017.08.31
秘書處(TheSecretariat)(四)決策機制
1.經(jīng)協(xié)商一致做出決定。2.在特定事項上,在協(xié)商一致方法不能達成決議的情況下,可采用投票表決方式。
(1)對任何多邊貿易協(xié)定的解釋可以由成員的3/4多數(shù)作出;(2)部長級會議可以豁免一成員承擔的義務,該決定可以由成員的3/4多數(shù)作出;(3)有關修改多邊協(xié)議的規(guī)定,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的性質,或可由全體成員批準通過,或可由2/3多數(shù)批準通過,但修改只針對同意接受的國家生效;(4)有關接受新成員的決定,由部長級會議的2/3多數(shù)通過,或者在兩屆部長級會議之間,由總理事會的2/3多數(shù)通過。(五)成員1.成員資格(1)創(chuàng)始成員:
A.GATT締約方
B.接受了WTO協(xié)定和多邊貿易協(xié)定
C.達成貨物貿易或服務貿易減讓承諾(2)加入成員:按與WTO議定的條件加入的國家或單獨關稅區(qū)。(3)成員退出:WTO總干事收到書面退出通知的6個月后才能生效。2.成員享有的基本權利3.成員應履行的義務(1)按各自在成員貿易總額中的份額分攤WTO的預算費用;(2)每一成員應保證其法律、法規(guī)和行政程序與WTO協(xié)定對其規(guī)定的義務相一致。(六)三大機制1.多邊貿易談判2.爭端解決機制(DSP,DisputeSettlementProcedures)3.貿易政策評審機制(TPRM,TradePolicyReviewMechanism)三、WTO的基本原則(一)非歧視原則(Non-discrimination)要求各個成員不論大小、強弱都應該平等地進行貿易往來,對其他成員不得歧視,對進口商也不得歧視。1.最惠國待遇原則(Most-favored-nationTreatment,MFN)(1)定義:任何締約方給予來自或運往其他國家任何產品的利益、優(yōu)待、特權或豁免,應當立即無條件地給予來自或運往所有其他締約方領土的同類產品。(2)最惠國待遇的例外A.對發(fā)展中國家實行普惠制的例外。B.關稅同盟、自由貿易區(qū)及邊境貿易的差別待遇例外。C.GATT第20條、第21條的“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D.其他的例外情況。2.國民待遇原則(NationalTreat-ment):外國產品一旦以正常貿易方式進入一國國境內,應享有同該國生產的同類產品在國內稅收和法律、法令方面的同等待遇。(二)貿易自由化原則
1.含義:以自由貿易理論為宗旨,輔之以有差別的保護貿易措施的原則。2.實施(1)關稅約束原則。(2)互惠基礎上的關稅減讓原則。(3)普遍取消數(shù)量限制原則。(三)公平貿易原則1.反傾銷2.反補貼(四)透明度原則
1.含義:為了使貿易商熟悉其有關貿易的法規(guī)和政策,任何WTO成員方應迅速公布一切涉及對外貿易的法令、條例和行政決定,未經(jīng)公布,不得實施。2.實施(1)經(jīng)常向WTO及其成員通知各自的具體措施、政策與法律。(2)通過貿易政策審議機制來實施。四、WTO的主要協(xié)議(一)多邊貨物貿易協(xié)議1.1994年關貿總協(xié)定(GeneralAgreementonTariffsandTrade1994)2.《農業(yè)協(xié)議》(AgreementonAgriculture)3.《實施動植物衛(wèi)生檢疫措施協(xié)議》(SPS協(xié)議)(AgreementontheApplicationofSanitaryandPhytosanitaryMeasures)4.《紡織品與服裝協(xié)議》(ATC協(xié)議)(AgreementonTextilesandClothes)5.《技術性貿易壁壘協(xié)議》(TBT協(xié)議)(AgreementonTechnicalBarriertoTrade)6.《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xié)議》(TRIMS)(AgreementonTrade–relatedInvestmentMeasures)7.《反傾銷協(xié)議》(AgreementonAnti-dumping)8.《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xié)議》(AgreementonSubsidiesandCounter-vailingMeasures)9.《海關估價協(xié)議》(AgreementonCustomsValuation)10.《進口許可程序協(xié)議》(AgreementonImportLicensing)11.《裝運前檢驗協(xié)議》(AgreementonPreshipmentInspection)12.《原產地規(guī)則協(xié)議》(AgreementonRulesofOrigin)13.《保障措施協(xié)議》(AgreementonSafeguards)14.《貿易便利化協(xié)定》(2014.11.27)
(TradeFacilitationAgreement)WTO成立近20年來達成的首個多邊貿易協(xié)定,是多哈回合談判啟動以來取得的最重要突破據(jù)國際機構測算,其有效實施將使發(fā)達國家貿易成本降低10%,出口每年增長4.5%(4750億美元)
發(fā)展中國家貿易成本降低13%-15.5%,出口每年增長9.9%(約5690億美元),帶動全球GDP年增長9600億美元,增加2100萬個就業(yè)崗位。
(二)《服務貿易總協(xié)定》(GATS)(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三)《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xié)定》(TRIPS)(AgreementonTrade-relatedAspectsof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五、中國與WTO(一)中國復關及加入WTO的談判歷程1.復關(1)原則A.中國不是重新加入GATT,而是恢復其GATT創(chuàng)始締約國的席位;B.中國不是以承擔進口增長的具體義務為承諾條件,而是以關稅減讓作為復關的承諾條件;C.中國作為發(fā)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應在GATT中享受發(fā)展中國家的待遇。(2)復關過程A.1986—1989,初始階段B.1989—1992,發(fā)展階段C.1992.2—1994.12.31,實質性談判階段2.入世1996年3月開始正式談判,2001年12月11日成為WTO正式成員。(二)中國入世的原則立場1.中國無意通過加入WTO在多邊貿易體制中謀求任何特權,但是必須確保中國全面享受WTO成員的權利,包括賦予發(fā)展中國家成員的權利。2.中國將履行WTO有關協(xié)議中規(guī)定的與其經(jīng)濟水平相適應的義務。3.議定書的起草必須以WTO的框架為基礎,凡不屬于WTO規(guī)則范圍的問題均不在議定書談判中處理。(三)我國入世后享受的權利1.多邊的、無條件的和穩(wěn)定的最惠國待遇2.普惠制及其他給予發(fā)展中國家的特殊待遇3.充分利用WTO的爭端解決機制4.獲得在多邊貿易體制中的發(fā)言權5.享受WTO成員利用各項規(guī)則、例外、保證措施等促進本國經(jīng)貿發(fā)展的權利(四)我國入世后履行的義務1.擴大貨物、服務的市場準入程度,降低關稅和規(guī)范非關稅措施,逐步擴大服務貿易市場開放2.按《知識產權協(xié)定》進一步規(guī)范知識產權保護,規(guī)范貨物貿易中對外資的投資措施3.增加貿易政策、法規(guī)的透明度4.按在世界出口額中所占的比例繳納會費(五)加入WTO對我國經(jīng)濟的影響1.改善了我國的對外貿易環(huán)境,促進外貿額的增長2.刺激了投資的增長3.提高了企業(yè)的競爭力4.地區(qū)之間、部門之間出現(xiàn)不同的變化5.政府管理經(jīng)濟的方式出現(xiàn)重大變化第二部分
國際貿易實務
第一章
交易磋商與簽訂合同第一節(jié)
交易磋商的形式、
內容及程序一、邀請發(fā)盤
(InvitationtoOffer)1.定義:交易的一方打算購買或出售某種商品,向對方詢問買賣該商品的有關交易條件,或者就該項交易提出帶有保留條件的建議。2.形式(1)詢盤(Inquiry)(2)提出內容不肯定或有保留條件的建議A.內容不肯定B.主要交易條件不完備C.附有保留條件如“以我方最后確認為準”(Subjecttoourfinalconfirmation)或“有權先售”(Subjecttopriorsale)舉例(1)買方詢盤PLSquotelowestpriceCFRSingaporefor500PCSflyingpigeonbrandbicyclesMayshipmentcablepromptly.(2)賣方詢盤CansupplyMAXAMdentalcreamMarchshipmentcableifinterested.二、發(fā)盤(Offer)1.定義:交易的一方——發(fā)盤人,向另一方——受盤人,提出購買或出售某種商品的各項交易條件,并表示愿意按這些條件與對方達成交易、訂立合同的行為。Offer5000dozensportshirtssampledMarch15thUSD84.50perdozenCIFNewYorkexportstandardpackingMay/JuneshipmentirrevocablesightL/Csubjectreplyhere20th.2.構成要件(1)要有特定的受盤人(2)內容必須十分肯定(Definite)(3)表明發(fā)盤人受其約束3.發(fā)盤的生效:發(fā)盤于送達受盤人時生效。4.發(fā)盤的撤回:一項發(fā)盤,即使是不可撤銷的,也可以撤回,如果撤回的通知在發(fā)盤到達受盤人之前或同時到達受盤人。5.發(fā)盤的撤銷(1)在未訂立合同之前,發(fā)盤可以撤銷,但是撤銷通知要在受盤人發(fā)出接受通知之前送達受盤人。(2)下列情況下,發(fā)盤不得撤銷:A.發(fā)盤中明確規(guī)定了接受的有效期或使用了“不可撤銷”字樣;B.受盤人有理由信賴該發(fā)盤是不可撤銷的,并已本著對該發(fā)盤的信賴行事。6.發(fā)盤的失效(1)受盤人不接受發(fā)盤提出的條件,并將拒絕通知送達到發(fā)盤人手中時,原發(fā)盤失效;(2)發(fā)盤人依法撤銷發(fā)盤;(3)受盤人做出還盤;(4)發(fā)盤中規(guī)定的有效期屆滿;(5)人力不可抗拒的意外事故造成發(fā)盤的失效;(6)在發(fā)盤被接受前,當事人喪失行為能力或死亡,或法人破產。三、還盤(Counter-offer)1.定義:受盤人對發(fā)盤內容不同意或不完全同意而提出修改或變更的表示。2.性質:受盤人向原發(fā)盤人提出的一項新的發(fā)盤。如:“Yourcable10thcounterofferUSD70perdozenCIFNewYORK.”“Yourcable10thMayshipmentD/P30days.”四、接受(Acceptance)1.定義:受盤人接到對方的發(fā)盤或還盤后,同意對方提出的條件,愿意與對方達成交易,并及時以聲明或行為表示出來。2.構成要件(1)必須由受盤人做出。(2)內容必須與發(fā)盤相符。(3)必須在有效期內接受。3.接受的方式:接受必須以聲明或行為表示出來。如“Yours15thaccepted.”4.接受的生效(1)口頭發(fā)盤,必須立即接受;(2)書面發(fā)盤,接受發(fā)盤于表示同意的通知送達發(fā)盤人時生效;(3)以行為表示的接受,接受于該項行為做出時生效,但該項行為必須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做出。5.接受的撤回:接受可以撤回,如果撤回的通知于接受原應生效之前或同時送達發(fā)盤人。第二節(jié)
合同的成立和
書面合同的簽訂一、合同有效成立的條件1.當事人必須在自愿和真實的基礎上達成協(xié)議。2.當事人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行為能力。3.合同必須有對價和合法的約因。4.合同的標的和內容必須合法。5.合同的形式必須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要求。二、書面合同的簽訂1.意義(1)合同成立的依據(jù)(2)履行合同的依據(jù)(3)合同生效的條件2.書面合同的形式(1)進口或出口合同(2)銷售或購買確認書3.書面合同的內容約首、本文和約尾專題五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條款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主要條款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其他條款§5.1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主要條款
返回一、商品的名稱、品質、數(shù)量和包裝二、商品的價格三、國際貨物運輸四、國際貨物運輸保險五、國際貨款的收付返回一、商品的名稱、品質、
數(shù)量和包裝:
(一)名稱(NameofCommodity)(二)品質(QualityofGoods)商品內在素質和外觀形態(tài)的綜合。1.要求:2.表示品質的方法:(1)以實物表示商品品質A.看貨買賣B.憑樣品買賣a.賣方樣品——賣方應留有復樣b.買方樣品——賣方應提供對等樣品,即憑買方樣品交貨時,賣方可根據(jù)買方提供的樣品,加工復制出一個類似的樣品交買方確認,這種經(jīng)過確認后的樣品,稱為對等樣品或回樣。(2)以說明表示商品品質A.憑規(guī)格買賣B.憑等級買賣C.憑標準買賣D.憑說明書和圖樣買賣E.憑商標或牌號買賣F.憑產地名稱買賣3.合同中品質條款的規(guī)定(1)品質指標要適當,如品質公差(2)憑樣品買賣時,要明確樣品的作用(三)數(shù)量(Quantity)1.計量單位和方法:重量、數(shù)量、長度、面積、體積、容積等。2.計算重量的方法:毛重、凈重、公量、理論重量、法定重量等。3.數(shù)量條款的規(guī)定——溢短裝條款(MoreorLessClause)(四)包裝(Packing)1.形式和作用(1)運輸包裝:外包裝、大包裝(2)銷售包裝:內包裝、小包裝A.包裝的裝潢畫面B.文字說明C.條形碼——UPC碼(美加的統(tǒng)一編碼委員會編制)和EAN碼(國際物品編碼協(xié)會編制)2.運輸包裝的標志(1)運輸標志ABC——收貨人代號1234——參考號NEWYORK——目的地1/25——件號(2)指示性標志指示人們在裝卸、運輸、保管過程中需注意的的事項。(3)警告性標志——危險貨物包裝標志二、商品的價格(Price)(一)單價(UnitPrice)計量單位、單位價格金額、計價貨幣和貿易術語(二)總值(TotalAmount)(三)貿易術語(TradeTerms)1.含義、產生與發(fā)展又稱貿易條件、價格術語,是在長期的國際貿易實踐中產生的,用來表示商品的價格構成,用一個簡短的概念或若干字母的縮寫來說明商品在交接過程中,買賣雙方的責任、費用和風險的劃分等問題的專門術語。2.有關貿易術語的國際慣例(1)《1932年華沙—牛津規(guī)則》(2)《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3)《201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ternationalRulesfortheInterpretationofTradeTerms,INCOTERMS)3.裝運港交貨的三種常用貿易術語(1)FOB(FreeonBoard)裝運港船上交貨價(……指定裝運港)A.賣方義務a.提供符合合同規(guī)定的貨物;b.必須在約定日期或期限內,在指定裝運港,按照港口習慣方式,將貨物交到買方指定的船只上;c.承擔貨物在指定的裝運港裝上船為止的一切風險,并支付與貨物有關的一切費用;d.辦理出口清關手續(xù),并交納出口稅。B.買方義務a.受領貨物,支付價款;b.租船訂艙,支付運費;辦理保險,支付保費;c.承擔貨物在指定裝運港裝上船后的一切風險,并支付與貨物有關的一切費用;d.必須給予賣方有關船名、裝船地點和要求交貨時間的充分通知;e.辦理進口清關手續(xù),并交納進口稅。(2)CFR(CostandFreightPaidto)成本加運費付至(……指定目的港)A.賣方義務a.提供符合合同規(guī)定的貨物;b.負責租船訂艙,支付到指定目的港的運費;c.必須在約定日期或期限內,在裝運港按照港口習慣方式,將貨物交到船只上;d.承擔貨物在裝運港裝上船為止的一切風險,并支付與貨物有關的一切費用;e.貨物裝船前,必須及時向買方發(fā)出裝船通知,以便買方辦理投保手續(xù);f.辦理出口清關手續(xù),并交納出口稅。B.買方義務a.受領貨物,支付價款;b.辦理保險,支付保費;c.承擔貨物在裝運港裝上船后的一切風險,并支付與貨物有關的一切費用;d.辦理進口清關手續(xù),并交納進口稅。(3)CIF(Cost,InsuranceandFreightPaidto)成本、保費加運費付至(……指定目的港)A.賣方義務a.提供符合合同規(guī)定的貨物;b.負責租船訂艙,支付到指定目的港的運費;辦理保險,支付保費;
c.必須在約定日期或期限內,在裝運港按照港口習慣方式,將貨物交到船只上;d.承擔貨物在裝運港裝上船為止的一切風險,并支付與貨物有關的一切費用;e.給予買方說明貨物已按規(guī)定交貨的充分通知;f.辦理出口清關手續(xù),并交納出口稅。B.買方義務a.受領貨物,支付價款;b.承擔貨物在裝運港裝上船后的一切風險,并支付與貨物有關的一切費用;c.辦理進口清關手續(xù),并交納進口稅。(四)合同中的價格條款1.合理確定單價,防止作價偏高或偏低;2.根據(jù)實情,選用適當?shù)馁Q易術語;3.選擇有利的計價貨幣;4.注意對交貨品質和數(shù)量機動幅度的作價。返回三、國際貨物運輸
(Delivery)(一)運輸方式1.海洋運輸(1)海洋運輸?shù)奶攸c:①優(yōu)點:通過能力大;運量大,運量在國際貨物運輸總量中占80%以上;運費低。②缺點:受氣候和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航期不易準確;風險較大;速度相對較低。(2)海洋運輸?shù)慕?jīng)營方式①班輪運輸(LinerTransport)特點:a.固定的船期表、固定的航線和港口,固定的運費率——“四固定”的基本特點;b.由船方負責配載裝卸,裝卸費包括在運費中,貨方不再另付裝卸費,船貨雙方也不計算滯期費和速遣費;c.船、貨雙方的權利、義務與責任豁免,以船方簽發(fā)的提單條款為依據(jù);d.班輪承運貨物的品種、數(shù)量比較靈活,貨運質量較有保證,且一般采取在碼頭倉庫交接貨物。②租船運輸:又稱不定期船(Tramp)運輸。即無“四固定”特點的運輸方式。A.定程租船(VoyageCharter):又稱航次租船,它是由船舶所有人負責提供船舶,在指定港口之間進行一個航次或數(shù)個航次,承運指定貨物的租船運輸。B.定期租船(TimeCharter):是船舶所有人將船舶出租給承租人,供其使用一定時期的租船運輸。適用于大宗貨物的運輸。2.國際多式聯(lián)運(InternationalMultimodal/Combined/IntermodalTransport)(1)定義:是指按照多式聯(lián)運合同,以至少兩種不同的運輸方式,由多式聯(lián)運經(jīng)營人把貨物從一國境內接運貨物的地點運至另一國境內指定交付貨物的地點。 (2)條件:①有一個多式聯(lián)運合同,合同中明確規(guī)定多式聯(lián)運經(jīng)營人和托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責任和豁免。②必須是國際間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運輸方式的連貫運輸。③使用一份包括全程的多式聯(lián)運單據(jù),并由多式聯(lián)運經(jīng)營人對全程運輸負總的責任。④必須是全程單一運費。(二)裝運條款
1.裝運時間2.裝運港和目的港3.分批裝運和轉船4.裝運通知5.裝卸時間、裝卸率和滯期、速遣條款(針對程租船運輸)6.其他裝運條款返回四、國際貨物運輸保險(Insurance)(一)風險與損失1.海上風險:包括海上發(fā)生的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1)自然災害(NaturalCalamities):是指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界力量所引起的災害。(2)意外事故(Accidents):一般是指由于偶然的非意料中的原因所造成的事故。2.外來風險:是指海上風險以外的其他外來原因所造成的風險。(1)一般外來風險:是指被保險貨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Module 5 詞組和關鍵句型(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外研版英語八年級下冊
- Unit 2 Hobbies Further Study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譯林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第五課 錦上添花-動作補間動畫 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大連版(2015)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下冊
-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2.3世界大家庭-人口與人種教學設計
- 2025年湖南石油化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附答案
- 2025年廣東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1套
- Unit 7 Happy Birthday!Period I Section A 1a-Pronunciation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
- 2025高考生物備考教學設計:神經(jīng)調節(jié)與體液調節(jié)的關系教學設計
- 第五章 第2節(jié)《城鎮(zhèn)與鄉(xiāng)村》 教學設計 - 2024-2025學年人教(2024)七年級地理上冊
- 2024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完整)PEP人教版小學生英語單詞四年級上冊卡片(可直接打印)
- 面神經(jīng)疾病課件
- 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的課件
- 三年級下冊小學科學活動手冊答案
- 國家電網(wǎng)有限公司十八項電網(wǎng)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訂版)
- 班、團、隊一體化建設實施方案
- 最全的人教初中數(shù)學常用概念、公式和定理
- 橋面結構現(xiàn)澆部分施工方案
- 開網(wǎng)店全部流程PPT課件
- 人教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1課 古詩詞三首》教學課件PPT小學優(yōu)秀公開課
- 模具數(shù)控加工技術概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