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人教部編(2019)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高二上學期期中測試卷8()下學期高二期中測試試題·語文
本試卷共8頁。全卷滿分150分,測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和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解析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的解析標號涂黑,如有改動,用擦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解析;回答非選擇題時,將解析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測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無為,主張順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為,強調(diào)制名(禮)教、規(guī)范人性。這兩種類型思想的不同和對立是顯而易見的,而兩者在歷史上相互補充、相互吸收,共同構(gòu)成中國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國民族的主要精神,同樣也是顯而易見的。誠如班固所說:“其言雖殊,辟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
人們經(jīng)常把道家的無為理解為一種消極逃避,什么都不去做。其實,這很不全面,也不準確。應(yīng)當指出,在道家內(nèi)部存在著消極無為和積極無為兩種不同的學說,他們對于無為思想精神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道家的莊子學派總的說來比較偏向于消極的無為,他們追求一種“墮肢體,黜聰明”的“坐忘”(《莊子·大宗師》)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吾喪我”(《莊子·齊物論》)的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而道家的老子學派所說的無為就不完全是消極的了。老子所謂的無為,主要是“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老子》六十四章)。他強調(diào)的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老子》五十章)和“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老子》二十二章),即不自作聰明、不自以為是、不自居功勞、不自我夸耀。所以,老子的無為并不是什么也不為,而是主張為而不恃,是要以退為進、以曲求全、以柔勝剛。荀子在批評莊、老二家學說時,一則說“莊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一則說“老子有見于詘(曲),無見于信(伸)”《荀子·天論》),對于兩者思想精神的不同之處,抓得相當準確,點得十分明白。
韓非在吸收老子無為思想時,強調(diào)的只是君道的無為,而臣道是應(yīng)當有為的。韓非認為,君主的任務(wù)主要是把握原則、任用百官,如果事必躬親,不僅忙不過來,也做不好,而更嚴重的是,它將極大地妨礙和打擊臣下百官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君道的無為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臣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漢初黃老之學所強調(diào)的無為而治,又進一步表彰臣道的無為。漢初的主要政治經(jīng)濟政策是與民休養(yǎng)生息,強調(diào)盡可能少地去擾民,充分調(diào)動和發(fā)揮百姓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利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和經(jīng)濟的復(fù)蘇,漢初黃老之學同時表彰臣道無為,正是出于這樣的背景。今存《淮南子》一書中,保存了不少漢初黃老的學說,其中論及無為思想處,有許多積極的方面。如其說:“無為者,非謂其凝滯而不動也,以其言莫從已出也?!保ā吨餍g(shù)訓》總而言之,“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也。所謂無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謂無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保ā对烙枴罚┻@里所講的無為,都具有相當積極的含義,是很值得我們注意的。
由此可見,道家的無為思想并不是與有為截然不相容的,而從其積極精神方面講,道家的無為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有為,乃至于無不為。
同樣,儒家的有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無為的,儒家主要經(jīng)典《論語》,也記載有孔子稱頌天道自然無為的言論,如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陽貨》)同時,他也贊揚效法天道無為的堯與舜,如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保ā短┎罚┯终f:“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衛(wèi)靈公》)儒家對于自然界的法則也是極為尊重的,強調(diào)人類在生產(chǎn)活動中定要按自然界的法則去行動。如荀子說:“養(yǎng)長時則六畜育,殺生時則草木殖?!?/p>
“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鰍鱔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淵沼、川譯謹其時禁,故魚鱉優(yōu)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斬伐養(yǎng)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保ā盾髯印ね踔啤罚┻@些防止人類有為活動的隨意干預(yù),積極尊重自然法則的無為思想,是儒、道兩家一致認同的。
(摘編自樓宇烈《中國文化中的儒釋道》)
材料二:
孔子世界觀中的懷疑論因素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知其不可而為之”等等),一方面終于發(fā)展為荀子、《易傳》的樂觀進取的無神論(“制天命而用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另一方面則演化為莊周的泛神論。孔子對氏族成員個體人格的尊重(“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一方面發(fā)展為孟子的偉大人格理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為莊子的遺世絕俗的獨立人格理想(“仿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yè)”),表面看來,儒、道是離異而對立的,一個入世,一個出世;一個樂觀進取,一個消極退避;但實際上它們剛好相互補充而協(xié)調(diào)。不但“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經(jīng)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補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與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闕”,也成為中國歷代知識分子的常規(guī)心理以及其藝術(shù)意念。但是,儒、道又畢竟是離異的。如果說荀子強調(diào)的是“性無偽則不能自美”;那么莊子強調(diào)的卻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強調(diào)藝術(shù)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藝術(shù)的獨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狹隘實用的功利框架,經(jīng)常造成對藝術(shù)和審美的束縛、損害和破壞;那么,后者則恰恰給予這種框架和束縛以強有力的沖擊、解脫和否定。浪漫不羈的形象想象,熱烈奔放的情感抒發(fā)。獨特個性的追求表述,它們從內(nèi)容到形式不斷給中國藝術(shù)發(fā)展提供新鮮的動力。所以說,老莊道家是孔學儒家的對立的補充者。
(摘編自李澤厚《美的歷程》)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歷史上,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雖存在不同與對立,但相互補充、相互吸收,都是顯而易見的。
B.把道家的無為理解為一種消極逃避,什么都不去做,這很不全面,也不準確,其中老子學派所說的無為就完全是積極的。
C.韓非和黃老之學都吸收了老子的無為思想,但與有為并不是截然不相容,都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有為。
D.荀子強調(diào)藝術(shù)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莊子則強調(diào)美和藝術(shù)的獨立,二者既對立又協(xié)調(diào),促進中國藝術(shù)不斷發(fā)展。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班固論述儒、道兩家思想時說:“其言雖殊,譬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最早指出了儒、道兩家的核心思想不是絕對不可調(diào)和或相互統(tǒng)攝的。
B.在我國古代的各個歷史時期,道家的無為可以充分地調(diào)動和發(fā)揮百姓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有利于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和經(jīng)濟的復(fù)蘇。
C.對藝術(shù)和審美的束縛、損害和破壞,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強調(diào)藝術(shù)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淡化美和藝術(shù)的獨立造成的。
D.儒、道表面看來離異而對立,但實際上剛好相互補充而協(xié)調(diào),因為它們都是由孔子的世界觀發(fā)展演化而來。
3.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中不能支持“儒家的有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無為的”這一觀點的一項是()
A.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孔子)
B.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孟子)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
5.“‘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經(jīng)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補人生路途”,請結(jié)合材料,從陶淵明、李白、蘇軾三人中任選一人談?wù)勀銓Υ说睦斫狻?/p>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橋邊的老人
海明威
一個戴鋼絲邊眼鏡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盡是塵土。河上搭著一座浮橋,大車、卡車、男人、女人和孩子們在涌過橋去。騾車從橋邊蹣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在幫著推動輪輻??ㄜ嚫赂碌伛偵闲逼戮烷_遠了,把一切拋在后面,而農(nóng)夫們還在齊到腳踝的塵土中躑躅著。但那個老人卻坐在那里,一動也不動。他太累,走不動了。
我的任務(wù)是過橋去偵察對岸的橋頭堡,查明敵人究竟推進到了什么地點。完成任務(wù)后,我又從橋上回到原處。這時車輛已經(jīng)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個老人還在原處。
“你從哪兒來?”我問他。
“從圣卡洛斯來?!彼f著,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鄉(xiāng),提到它,老人便高興起來,微笑了。
“那時我在看管動物?!彼麑ξ医忉?。
“噢,”我說,并沒有完全聽懂。
“唔?!彼终f,“你知道,我待在那兒照料動物。我是最后一個離開圣卡洛斯的。”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著他滿是灰塵的黑衣服、盡是塵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鋼絲邊眼鏡,問道:“什么動物?”
“各種各樣?!彼麚u著頭說,“唉,只得把它們撇下了?!?/p>
我凝視著浮橋,眺望充滿非洲色彩的埃布羅河三角洲地區(qū),尋思究竟要過多久才能看到敵人,同時一直傾聽著,期待第一陣響聲。它將是一個信號,表示那神秘莫測的遭遇戰(zhàn)即將爆發(fā),而老人始終坐在那里。
“什么動物?”我又問道。
“一共三種,”他說,“兩只山羊,一只貓,還有四對鴿子。”
“你只得撇下它們了?”我問。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個上尉叫我走,他說炮火不饒人哪?!?/p>
“你沒家?”我問,邊注視著浮橋的另一頭,那兒最后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
“沒家,”老人說,“只有剛才講過的那些動物。貓,當然不要緊。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只東西怎么辦呢?我簡直不敢想?!?/p>
“你的政治態(tài)度怎樣?”我問。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說,“我七十六歲了。我已經(jīng)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動了?!?/p>
“這兒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說,“如果你勉強還走得動,那邊通向托爾托薩的岔路上有卡車?!?/p>
“我要待一會,然后再走,”他說,“卡車往哪兒開?”
“巴塞羅那。”我告訴他。
“那邊我沒有熟人,”他說,“不過我還是非常感謝你?!?/p>
他疲憊不堪地茫然瞅著我,過了一會又開口,為了要別人分擔他的憂慮,“貓是不要緊的,我拿得穩(wěn)。不用為它擔心。可是,另外幾只呢,你說它們會怎么樣?”
“噢,它們大概挨得過的?!?/p>
“你這樣想嗎?”
“當然?!蔽疫呎f邊注視著遠處的河岸,那里已經(jīng)看不見大車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們怎么辦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為要開炮了?!?/p>
“鴿籠沒鎖上吧?”我問。
“沒有?!?/p>
“那它們會飛出去的?!?/p>
“嗯,當然會飛??墒巧窖蚰??唉,不想也罷?!彼f。
“要是你歇夠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來,走走看。”
“謝謝你。”他說著撐起來,搖晃了幾步,向后一仰,終于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
“那時我在照看動物?!彼救坏卣f,可不再是對著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p>
對他毫無辦法。那天是復(fù)活節(jié)的禮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羅挺進。可是天色陰沉,烏云密布,法西斯飛機沒能起飛。這一點,再加上貓會照顧自己,或許就是這位老人僅有的幸運吧。
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篇描寫車和人“涌過橋去”的情景,既表現(xiàn)了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的苦難,又反襯了老人對故鄉(xiāng)的依戀。
B.“唉,只得把它們撇下了?!敝小爸坏谩北憩F(xiàn)了老人內(nèi)心的無奈和怨憤,對戰(zhàn)爭的控訴也由此可見。
C.“他木然地說,可不再是對著我講了”說明老人已經(jīng)陷入絕望,似乎想以盡快中斷談話的方式謝絕“我”的好意。
D.老人提到他的故鄉(xiāng),“便高興起來,微笑了?!边@一處神態(tài)描寫表現(xiàn)了老人對戰(zhàn)爭勝利后重回故鄉(xiāng)充滿信心
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的構(gòu)思獨具匠心,內(nèi)容僅由一幅畫面,一段對話構(gòu)成,但卻以小見大,深刻揭示了戰(zhàn)爭的殘忍、罪惡這一宏大的主題。
B.小說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視角,帶給我們一種“親歷”的感覺,仿佛這是一篇來自戰(zhàn)場的報道,增加了小說的真實感。
C.小說的人物除了對話很少有對話描寫,這些對話簡單高效,蘊含了所有該有的生動情節(jié),反映了人物的心理,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
D.小說一直渲染敵人的飛機即將轟炸的緊張氣氛,而結(jié)尾寫“法西斯飛機沒能起飛”,暗示著法西斯必然失敗,老人也將逃脫劫難。
8.小說主體部分的對話始終圍繞著“動物”展開,請簡要分析“動物”的作用。
9.海明威將文學作品中人物思想情感的表現(xiàn)同冰山類比,他說:“冰山海面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北拘≌f正是只描寫了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請舉例說明你對“冰山”理論的理解。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家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
齊人將取燕,諸侯謀救之。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對曰:“臣聞以七十里為政于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里畏人者也。書曰:‘湯一征,自葛①始。’天下信之,東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使市者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大悅。書曰:后來其蘇。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若殺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齊之強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②,止其重器,謀于燕眾,置君而后去之,則猶可及止也?!?/p>
(節(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太史公曰: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曰:嗟乎,利誠亂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異哉!
孟軻,鄒人也。受業(yè)子思之門人。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于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疆兵;楚、魏用吳起,戰(zhàn)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wù)于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柯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節(jié)選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①葛:遠古時期的部落名。②旄倪:被俘虜?shù)睦先撕陀變骸?/p>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于事情/
B.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于事情/
C.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于事情/
D.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于事情/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
A.萬乘之國,文中指大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車萬乘”?!俺恕笔钱敃r軍隊的基本編制,四馬一車為一乘。
B.夷,我國古代對東部各民族的統(tǒng)稱,古有“北狄南蠻、西戎東夷”之說,后來可用“夷”泛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C.合從連衡,即“合縱連橫”,“合縱”是指“合眾弱以攻一強”,“連橫”是指“事一強以攻眾弱”。當時齊國是其中的一“強”。
D.《孟子》,是孟子的弟子著作而成,有對孔子學說的傳承?!墩撜Z》《大學》《中庸》《孟子》并稱為儒家“四書”。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認為商湯征伐天下,得到當?shù)匕傩盏男刨?,是因為商湯能夠憐惜當?shù)匕傩?,實施的政策能夠讓百姓開心。
B.孟子認為齊宣王如果能夠尊重燕國人民的意愿,實施“仁政”,那么還來得及阻止各國對齊國動兵。
C.孟子認為謀利是一切禍亂開始,為防備這個禍亂的根源,他很少談及利。后世史學家司馬遷對此極為贊嘆。
D.孟子的政治主張得不到當時諸侯各國國君的采用,國君們把能攻善伐之人看作賢能,孟子的“德政”不合時宜。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民以為將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2)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疆兵;楚、魏用吳起,戰(zhàn)勝弱敵。
14.孟子認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請從所給材料中列舉兩個例子分析論證這個觀點。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早冬
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
此時卻羨閑人醉,五馬①無由入酒家。
①五馬:五馬并馳,太守(刺史)的別稱。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詩大致寫于任職其間。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一個“好”字,是詩人對“十月江南”的整體評價,好像不帶感情,又好像飽含深情。樸實的字眼,往往最能傳達出那種無法言說的美。
B.中間兩聯(lián)集中寫景,是對“冬景似春華”的具體刻畫,寫景與眾不同,構(gòu)思別出心裁,比如“萋萋”“漠漠”疊詞的運用,增加了詩的節(jié)奏感。
C.尾聯(lián)言冬景怡人,讓詩人心情舒暢,不知不覺牽馬進入酒家,自在如閑人。結(jié)句表述出詩人對自由灑脫生活的向往之情。
D.這首詩寫早冬景物及生活,語言平易淺近,并未刻意進行雕琢,卻能于通俗中見巧妙,展示出白居易詩歌“不務(wù)文字奇”特色。
16.這首詩歌名為“早冬”,請從景物描寫的角度分析中間兩聯(lián)是如何體現(xiàn)“早冬”特點的,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十二章》中,孔子認為真正的君子必須“文”“質(zhì)”之間配合得恰到好處,不然會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問題。
(2)《大學之道》中的“_________________”說明知識的獲取途徑在于認識研究萬事萬物;而“_________________”是說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才能獲得知識。
(3)《四章》中指出為人自夸和自大的害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滿山的牽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沖擊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勢。陽光是耀眼的白,像錫,像許多發(fā)光的金屬。是哪個聰明的古人想起來以木象春而以金象秋的?我們喜歡木的青綠,但我們怎能不飲仰金屬的燦白。
對了,就是這燦白,閉著眼睛也能感到的。在云里,在蘆葦上,在滿山的的翠竹上,在滿谷的長風里,這樣亂撲撲地壓了下來。
在我們的城市里,夏季上演得太長,秋色就不免出場得晚些。但秋是永遠不會被混淆的——這堅硬明朗的金屬季。讓我們從微涼的松風中去認取,讓我們從新刈的草香中去認取。
已經(jīng)是生命中第二十五個秋天了,卻依然這樣容易激動。正如一個詩人說的,“依然迷信著美?!保ǎ?。
18.下列填入文中結(jié)尾處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是的,到第五十個秋天來的時候,我怕是還要執(zhí)迷于這樣的美。
B.是的,到第五十個秋天來的時候,對于美,我怕是還要這樣執(zhí)著的。
C.是的,到第五十個秋天來的時候,對于美,我怕是還要這樣執(zhí)迷的。
D.是的,到第五十個秋天來的時候,我怕是還要執(zhí)著于這樣的美。
19.下列各項中,和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
A.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C.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D.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下列句子中與文中劃線句子里破折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一個矮小而結(jié)實的日本中年人——內(nèi)山老板走了過來
B.堅強,純潔,嚴于律已,客觀公正——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C你怎么會姓趙!——你哪里配姓趙!
D.它深信,烏云遮不住太陽,——是的,遮不住的。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長津湖》由陳凱歌、徐克和林超賢聯(lián)合執(zhí)導,吳京、易烊千璽等聯(lián)袂主演,以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的長津湖戰(zhàn)役為背景,講述了七連戰(zhàn)士在極度嚴酷環(huán)境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為整個戰(zhàn)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感人故事。
《長津湖》①,主要是因為激發(fā)了觀眾廣泛的情感共鳴??姑涝瘧?zhàn)爭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wèi)了新中國安全,②。中國人民志愿軍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偉大勝利振奮了民族精神,也讓全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堕L津湖》譜寫了③,展現(xiàn)了浩然之氣、陽剛之氣,讓人們明白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明白“最可愛的人”才是我們最應(yīng)該追的“星”。
21.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2.高二01班開展《長津湖》觀影交流會,請你以班級主持人的身份參考上面兩段文字的主要內(nèi)容,為每段設(shè)計一個提問句子,每句不超過30個字。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處春秋亂世,顏回堅持修身,不改志趣,孔子贊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為收復(fù)中原失地,南宋將領(lǐng)岳飛出生入死大小百余戰(zhàn),精忠報國,他說:“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p>
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為保家衛(wèi)園,毛岸英隨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入朝作戰(zhàn),壯烈犧牲。參軍前,他不顧勸阻,說:“誰叫我是毛澤東的兒子呢,我不去誰還去!”
讀了上面的材料,你對青年與國家的關(guān)系有怎樣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期中測試試題·語文解析
本試卷共8頁。全卷滿分150分,測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和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解析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的解析標號涂黑,如有改動,用擦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解析;回答非選擇題時,將解析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測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無為,主張順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為,強調(diào)制名(禮)教、規(guī)范人性。這兩種類型思想的不同和對立是顯而易見的,而兩者在歷史上相互補充、相互吸收,共同構(gòu)成中國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國民族的主要精神,同樣也是顯而易見的。誠如班固所說:“其言雖殊,辟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
人們經(jīng)常把道家的無為理解為一種消極逃避,什么都不去做。其實,這很不全面,也不準確。應(yīng)當指出,在道家內(nèi)部存在著消極無為和積極無為兩種不同的學說,他們對于無為思想精神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道家的莊子學派總的說來比較偏向于消極的無為,他們追求一種“墮肢體,黜聰明”的“坐忘”(《莊子·大宗師》)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吾喪我”(《莊子·齊物論》)的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而道家的老子學派所說的無為就不完全是消極的了。老子所謂的無為,主要是“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老子》六十四章)。他強調(diào)的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老子》五十章)和“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老子》二十二章),即不自作聰明、不自以為是、不自居功勞、不自我夸耀。所以,老子的無為并不是什么也不為,而是主張為而不恃,是要以退為進、以曲求全、以柔勝剛。荀子在批評莊、老二家學說時,一則說“莊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一則說“老子有見于詘(曲),無見于信(伸)”《荀子·天論》),對于兩者思想精神的不同之處,抓得相當準確,點得十分明白。
韓非在吸收老子無為思想時,強調(diào)的只是君道的無為,而臣道是應(yīng)當有為的。韓非認為,君主的任務(wù)主要是把握原則、任用百官,如果事必躬親,不僅忙不過來,也做不好,而更嚴重的是,它將極大地妨礙和打擊臣下百官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君道的無為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臣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漢初黃老之學所強調(diào)的無為而治,又進一步表彰臣道的無為。漢初的主要政治經(jīng)濟政策是與民休養(yǎng)生息,強調(diào)盡可能少地去擾民,充分調(diào)動和發(fā)揮百姓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利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和經(jīng)濟的復(fù)蘇,漢初黃老之學同時表彰臣道無為,正是出于這樣的背景。今存《淮南子》一書中,保存了不少漢初黃老的學說,其中論及無為思想處,有許多積極的方面。如其說:“無為者,非謂其凝滯而不動也,以其言莫從已出也。”(《主術(shù)訓》總而言之,“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也。所謂無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謂無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保ā对烙枴罚┻@里所講的無為,都具有相當積極的含義,是很值得我們注意的。
由此可見,道家的無為思想并不是與有為截然不相容的,而從其積極精神方面講,道家的無為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有為,乃至于無不為。
同樣,儒家的有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無為的,儒家主要經(jīng)典《論語》,也記載有孔子稱頌天道自然無為的言論,如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陽貨》)同時,他也贊揚效法天道無為的堯與舜,如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保ā短┎罚┯终f:“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衛(wèi)靈公》)儒家對于自然界的法則也是極為尊重的,強調(diào)人類在生產(chǎn)活動中定要按自然界的法則去行動。如荀子說:“養(yǎng)長時則六畜育,殺生時則草木殖。”
“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鰍鱔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淵沼、川譯謹其時禁,故魚鱉優(yōu)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斬伐養(yǎng)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保ā盾髯印ね踔啤罚┻@些防止人類有為活動的隨意干預(yù),積極尊重自然法則的無為思想,是儒、道兩家一致認同的。
(摘編自樓宇烈《中國文化中的儒釋道》)
材料二:
孔子世界觀中的懷疑論因素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知其不可而為之”等等),一方面終于發(fā)展為荀子、《易傳》的樂觀進取的無神論(“制天命而用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另一方面則演化為莊周的泛神論??鬃訉κ献宄蓡T個體人格的尊重(“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一方面發(fā)展為孟子的偉大人格理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為莊子的遺世絕俗的獨立人格理想(“仿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yè)”),表面看來,儒、道是離異而對立的,一個入世,一個出世;一個樂觀進取,一個消極退避;但實際上它們剛好相互補充而協(xié)調(diào)。不但“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經(jīng)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補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與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闕”,也成為中國歷代知識分子的常規(guī)心理以及其藝術(shù)意念。但是,儒、道又畢竟是離異的。如果說荀子強調(diào)的是“性無偽則不能自美”;那么莊子強調(diào)的卻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強調(diào)藝術(shù)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藝術(shù)的獨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狹隘實用的功利框架,經(jīng)常造成對藝術(shù)和審美的束縛、損害和破壞;那么,后者則恰恰給予這種框架和束縛以強有力的沖擊、解脫和否定。浪漫不羈的形象想象,熱烈奔放的情感抒發(fā)。獨特個性的追求表述,它們從內(nèi)容到形式不斷給中國藝術(shù)發(fā)展提供新鮮的動力。所以說,老莊道家是孔學儒家的對立的補充者。
(摘編自李澤厚《美的歷程》)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歷史上,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雖存在不同與對立,但相互補充、相互吸收,都是顯而易見的。
B.把道家的無為理解為一種消極逃避,什么都不去做,這很不全面,也不準確,其中老子學派所說的無為就完全是積極的。
C.韓非和黃老之學都吸收了老子的無為思想,但與有為并不是截然不相容,都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有為。
D.荀子強調(diào)藝術(shù)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莊子則強調(diào)美和藝術(shù)的獨立,二者既對立又協(xié)調(diào),促進中國藝術(shù)不斷發(fā)展。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班固論述儒、道兩家思想時說:“其言雖殊,譬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最早指出了儒、道兩家的核心思想不是絕對不可調(diào)和或相互統(tǒng)攝的。
B.在我國古代的各個歷史時期,道家的無為可以充分地調(diào)動和發(fā)揮百姓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有利于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和經(jīng)濟的復(fù)蘇。
C.對藝術(shù)和審美的束縛、損害和破壞,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強調(diào)藝術(shù)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淡化美和藝術(shù)的獨立造成的。
D.儒、道表面看來離異而對立,但實際上剛好相互補充而協(xié)調(diào),因為它們都是由孔子的世界觀發(fā)展演化而來。
3.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中不能支持“儒家的有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無為的”這一觀點的一項是()
A.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孔子)
B.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孟子)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
5.“‘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經(jīng)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補人生路途”,請結(jié)合材料,從陶淵明、李白、蘇軾三人中任選一人談?wù)勀銓Υ说睦斫狻?/p>
1.B2.C3.D
4.材料一按總一分的論證思路展開論述。先提出觀點,指出儒、道兩家在歷史上相互補充、相互吸收,共同構(gòu)成中國文化的基本格局與中華民族的主要精神;然后重點論述道家的無為不是與儒家的有為截然不相容,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有為,乃至于無不為,簡單論述儒家的有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無為的。
5.“兼濟天下”是儒家有為,“獨善其身”是道家的無為,二者看似矛盾,實際上是相互補充、相互吸收的,可以統(tǒng)一在同一個人身上,表現(xiàn)為不同時期,不同境遇追求的側(cè)重點不同。
示例:蘇軾一生經(jīng)歷了大起大落,但始終未泯滅“兼濟天下”的有為思想,他停留過的每一站都留下了斐然的政績。另一方面他又透過無限的時空來思考人生,關(guān)照自然,齊物逍遙,物我兩忘,表現(xiàn)為獨善其身的“無為”。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其中老子學派所說的無為就完全是積極的”錯誤。據(jù)材料一第二段“道家的老子學派所說的無為就不完全是消極的了”,意味著老子學派所說的無為仍然有消極因素。
故選B。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A.“最早指出了儒、道兩家的核心思想不是絕對不可調(diào)和或相互統(tǒng)攝的”錯誤。結(jié)合材料一第一段內(nèi)容分析,班固雖指出儒、道兩家思想不是絕對不可調(diào)和或相互統(tǒng)攝,但并沒有說是“最早”論述這一觀點。
B.“在我國古代的各個歷史時期……于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和經(jīng)濟的復(fù)蘇”錯誤。結(jié)合“漢初的主要政治經(jīng)濟政策是與民休養(yǎng)生息,強調(diào)盡可能少地去擾民,充分調(diào)動和發(fā)揮百姓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利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和經(jīng)濟的復(fù)蘇”分析,道家的無為可以充分地調(diào)動和發(fā)揮百姓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有利于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和經(jīng)濟的復(fù)蘇,是針對漢初這一特殊的歷史時期的。
D.“因為它們都是由孔子的世界觀發(fā)展演化而來”錯誤。強加因果關(guān)系。結(jié)合“表面看來,儒、道是離異而對立的,一個入世,一個出世;一個樂觀進取,一個消極退避;但實際上它們剛好相互補充而協(xié)調(diào)”“孔子世界觀中的懷疑論因素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另一方面則演化為莊周的泛神論”等分析,選項中“儒、道表面看來離異而對立,但實際上剛好相互補充而協(xié)調(diào)”與“它們都是由孔子的世界觀發(fā)展演化而來”之間無因果關(guān)系。
故選C。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A.唯有天最高最大,只有堯能效法于上天。強調(diào)“天大”“效法”,能體現(xiàn)“儒家的有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無為的”。
B.意思為大自然的運行有其自身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不會因為三皇五帝堯的圣明或者夏朝桀的暴虐而改變。主要講遵守自身規(guī)律,且規(guī)律不會改變。能體現(xiàn)“儒家的有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無為的”。
C.宇宙不停運轉(zhuǎn),人應(yīng)效法天地,永遠不斷地前進。講宇宙不停,屬于自然規(guī)律;人應(yīng)該效法天地,即人的做法。能體現(xiàn)“儒家的有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無為的”。
D.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復(fù)講給百姓聽,頭發(fā)花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背著或頂著東西了。闡述的是單純的儒家有為的思想,沒有揭示和無為的關(guān)系。
故選D。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和思路的能力。
開頭第一段首先提出觀點,指出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核心,然后點明“這兩種類型思想的不同和對立是顯而易見的,而兩者在歷史上相互補充、相互吸收,共同構(gòu)成中國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國民族的主要精神”。
第二段講人們片面認識道家的無為,然后點明在道家內(nèi)部存在著消極無為和積極無為兩種不同的學說。分別以道家的莊子學派何老子學派為代表。
第三段講韓非的觀點,即“強調(diào)的只是君道的無為,而臣道是應(yīng)當有為的”,明確觀點“君道的無為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臣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四段講漢初黃老之學所強調(diào)的無為而治,又進一步表彰臣道的無為。
第五段得出結(jié)論“道家的無為思想并不是與有為截然不相容的,而從其積極精神方面講,道家的無為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有為,乃至于無不為”。
這五段主要講道家的無為不是與儒家的有為截然不相容的,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有為,乃至于無不為。
第六段講“儒家的有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無為的”。第七段講“防止人類有為活動的隨意干預(yù),積極尊重自然法則的無為思想,是儒、道兩家一致認同的”。論述儒家的有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無為的,儒、道兩家也有一致認同的思想觀點。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分析運用文本信息的能力。
“兼濟天下”,同時救濟各個方面。使天下民眾、萬物都受到恩惠和幫助。是儒家的有為。
“獨善其身”,意思是原指獨自修養(yǎng)身心,保持個人的節(jié)操。后指只顧自己,不管他人的個人主義處事哲學。是道家的無為。
“后世士大夫的互補人生路途”,結(jié)合“道家的無為思想并不是與有為截然不相容的,而從其積極精神方面講,道家的無為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有為,乃至于無不為”“表面看來,儒、道是離異而對立的,一個入世,一個出世;一個樂觀進取,一個消極退避;但實際上它們剛好相互補充而協(xié)調(diào)”分析,“儒家的有為”和“道家的無為”看似矛盾,但實際上它們剛好相互補充而協(xié)調(diào)。
從古至今,就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說法,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修養(yǎng)個人品德,得志顯達之時就要造福天下百姓??梢越y(tǒng)一在同一個人身上,表現(xiàn)為不同時期,不同境遇,追求的側(cè)重點不同。
如蘇軾,蘇軾在政治上奮發(fā)有為、希望實現(xiàn)他經(jīng)世濟民的政治思想時,曾經(jīng)批判過釋、道思想,但始終未泯滅“兼濟天下”的有為思想。在他處于逆境時,即經(jīng)世濟民的政治理想難以實現(xiàn)而個人又遭受到排斥打擊時,則又更多地接受清靜無為、超然物外的思想,在釋、道思想中找到精神的寄托。表現(xiàn)為獨善其身的“無為”。
以陶淵明、李白為例,只要意思表述基本符合人物事跡即可。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橋邊的老人
海明威
一個戴鋼絲邊眼鏡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盡是塵土。河上搭著一座浮橋,大車、卡車、男人、女人和孩子們在涌過橋去。騾車從橋邊蹣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在幫著推動輪輻。卡車嘎嘎地駛上斜坡就開遠了,把一切拋在后面,而農(nóng)夫們還在齊到腳踝的塵土中躑躅著。但那個老人卻坐在那里,一動也不動。他太累,走不動了。
我的任務(wù)是過橋去偵察對岸的橋頭堡,查明敵人究竟推進到了什么地點。完成任務(wù)后,我又從橋上回到原處。這時車輛已經(jīng)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個老人還在原處。
“你從哪兒來?”我問他。
“從圣卡洛斯來。”他說著,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鄉(xiāng),提到它,老人便高興起來,微笑了。
“那時我在看管動物。”他對我解釋。
“噢,”我說,并沒有完全聽懂。
“唔。”他又說,“你知道,我待在那兒照料動物。我是最后一個離開圣卡洛斯的?!彼瓷先ゼ炔幌衲裂虻模膊幌窆芘5?。我瞧著他滿是灰塵的黑衣服、盡是塵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鋼絲邊眼鏡,問道:“什么動物?”
“各種各樣。”他搖著頭說,“唉,只得把它們撇下了。”
我凝視著浮橋,眺望充滿非洲色彩的埃布羅河三角洲地區(qū),尋思究竟要過多久才能看到敵人,同時一直傾聽著,期待第一陣響聲。它將是一個信號,表示那神秘莫測的遭遇戰(zhàn)即將爆發(fā),而老人始終坐在那里。
“什么動物?”我又問道。
“一共三種,”他說,“兩只山羊,一只貓,還有四對鴿子?!?/p>
“你只得撇下它們了?”我問。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個上尉叫我走,他說炮火不饒人哪?!?/p>
“你沒家?”我問,邊注視著浮橋的另一頭,那兒最后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
“沒家,”老人說,“只有剛才講過的那些動物。貓,當然不要緊。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只東西怎么辦呢?我簡直不敢想?!?/p>
“你的政治態(tài)度怎樣?”我問。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說,“我七十六歲了。我已經(jīng)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動了?!?/p>
“這兒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說,“如果你勉強還走得動,那邊通向托爾托薩的岔路上有卡車?!?/p>
“我要待一會,然后再走,”他說,“卡車往哪兒開?”
“巴塞羅那?!蔽腋嬖V他。
“那邊我沒有熟人,”他說,“不過我還是非常感謝你。”
他疲憊不堪地茫然瞅著我,過了一會又開口,為了要別人分擔他的憂慮,“貓是不要緊的,我拿得穩(wěn)。不用為它擔心??墒牵硗鈳字荒?,你說它們會怎么樣?”
“噢,它們大概挨得過的?!?/p>
“你這樣想嗎?”
“當然。”我邊說邊注視著遠處的河岸,那里已經(jīng)看不見大車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們怎么辦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為要開炮了。”
“鴿籠沒鎖上吧?”我問。
“沒有。”
“那它們會飛出去的。”
“嗯,當然會飛。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罷。”他說。
“要是你歇夠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來,走走看?!?/p>
“謝謝你?!彼f著撐起來,搖晃了幾步,向后一仰,終于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
“那時我在照看動物?!彼救坏卣f,可不再是對著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p>
對他毫無辦法。那天是復(fù)活節(jié)的禮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羅挺進??墒翘焐幊粒瑸踉泼懿?,法西斯飛機沒能起飛。這一點,再加上貓會照顧自己,或許就是這位老人僅有的幸運吧。
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篇描寫車和人“涌過橋去”的情景,既表現(xiàn)了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的苦難,又反襯了老人對故鄉(xiāng)的依戀。
B.“唉,只得把它們撇下了。”中“只得”表現(xiàn)了老人內(nèi)心的無奈和怨憤,對戰(zhàn)爭的控訴也由此可見。
C.“他木然地說,可不再是對著我講了”說明老人已經(jīng)陷入絕望,似乎想以盡快中斷談話的方式謝絕“我”的好意。
D.老人提到他的故鄉(xiāng),“便高興起來,微笑了?!边@一處神態(tài)描寫表現(xiàn)了老人對戰(zhàn)爭勝利后重回故鄉(xiāng)充滿信心
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的構(gòu)思獨具匠心,內(nèi)容僅由一幅畫面,一段對話構(gòu)成,但卻以小見大,深刻揭示了戰(zhàn)爭的殘忍、罪惡這一宏大的主題。
B.小說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視角,帶給我們一種“親歷”的感覺,仿佛這是一篇來自戰(zhàn)場的報道,增加了小說的真實感。
C.小說的人物除了對話很少有對話描寫,這些對話簡單高效,蘊含了所有該有的生動情節(jié),反映了人物的心理,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
D.小說一直渲染敵人的飛機即將轟炸的緊張氣氛,而結(jié)尾寫“法西斯飛機沒能起飛”,暗示著法西斯必然失敗,老人也將逃脫劫難。
8.小說主體部分的對話始終圍繞著“動物”展開,請簡要分析“動物”的作用。
9.海明威將文學作品中人物思想情感的表現(xiàn)同冰山類比,他說:“冰山海面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北拘≌f正是只描寫了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請舉例說明你對“冰山”理論的理解。
6.D7.D
8.①暗示了人物心理,老人在垂老之年,只有幾只動物與他相依為命,表現(xiàn)了老人孤獨、悲涼的心境。②表現(xiàn)了小說主題,老人在戰(zhàn)火中失去了家園,現(xiàn)在又要失去對人類仇恨一無所知的幾只動物,戰(zhàn)爭的野蠻和罪惡可見一斑。
9.海明威的“冰山理論”是指文章的語言要簡潔凝練,人物思想感情、動作語言等八分之七的內(nèi)容應(yīng)該隱藏起來,讓讀者通過想象加以連接和彌補。如小說結(jié)尾處老人木然的說:“我只是在照看動物?!币粋€“只”字寫盡了人物內(nèi)心的怨恨,他仿佛在控訴:“我招惹誰啦,你們要逼我背井離鄉(xiāng)?!睆娏业目卦V了戰(zhàn)爭的罪惡。(其他的例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的能力。
D.“表現(xiàn)了老人對戰(zhàn)爭勝利后重回故鄉(xiāng)充滿信心”錯誤,這一處神態(tài)描寫表現(xiàn)的是老人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故選D。
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D.“暗示著法西斯必然失敗,老人也將逃脫劫難”錯誤,結(jié)尾寫“法西斯飛機沒能起飛”,原因是天色陰沉,烏云密布,而這是老人僅有的幸運之一,表現(xiàn)的是老人在戰(zhàn)爭面前的無助,和會照顧自己的貓一樣,生存全憑天意。
故選D。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小說中物象作用的能力。
①從塑造任務(wù)角度分析,“沒家,”老人說,“只有剛才講過的那些動物”,老人沒有親人,問到他家的時候,他回答只有那些動物,在老人心里,是那些動物與他相依為命,這就暗示了人物心理,老人在垂老之年,只有幾只動物與他相伴,表現(xiàn)了老人孤獨、悲涼的心境。
②從主旨分析,文中提到老人對動物的無奈與擔憂,“唉,只得把它們撇下了”,“另外幾只呢,你說它們會怎么樣?”,“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罷。”想也沒用,因為戰(zhàn)火中人尚且不能自保,何況動物呢,這就意味著老人不僅在戰(zhàn)火中失去了家園,現(xiàn)在又要失去對人類仇恨一無所知的幾只動物,體現(xiàn)了文章對戰(zhàn)爭的野蠻和罪惡的控訴,表現(xiàn)了小說主題。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創(chuàng)作特點的能力。
先分析“冰山理論”,結(jié)合“將文學作品中人物思想情感的表現(xiàn)同冰山類比”,即小說外在的語言背后,思想蘊含深刻,相對語言,背后的思想感情占了八分之七。這八分之七才是小說的精髓,需要讀者深入體會,通過想象融會貫通。
比如文章情節(jié)設(shè)計,以小見大。小說重點描寫了“我”與老人的一段對話,對話中也只是突出老人對幾只動物的擔心,情節(jié)細小,卻表現(xiàn)了宏大的戰(zhàn)爭主題。
小說敘述語言和人物語言都力求簡約,卻包蘊著豐富的內(nèi)容。如倒數(shù)第二段,“木然”二字既能表現(xiàn)老人極度疲憊,又能表現(xiàn)老人陷入絕望,不再要別人分擔他的憂慮。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家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
齊人將取燕,諸侯謀救之。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對曰:“臣聞以七十里為政于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里畏人者也。書曰:‘湯一征,自葛①始。’天下信之,東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使市者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大悅。書曰:后來其蘇。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若殺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齊之強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②,止其重器,謀于燕眾,置君而后去之,則猶可及止也?!?/p>
(節(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太史公曰: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曰:嗟乎,利誠亂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異哉!
孟軻,鄒人也。受業(yè)子思之門人。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于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疆兵;楚、魏用吳起,戰(zhàn)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wù)于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柯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節(jié)選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①葛:遠古時期的部落名。②旄倪:被俘虜?shù)睦先撕陀變骸?/p>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于事情/
B.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于事情/
C.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于事情/
D.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于事情/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
A.萬乘之國,文中指大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車萬乘”?!俺恕笔钱敃r軍隊的基本編制,四馬一車為一乘。
B.夷,我國古代對東部各民族的統(tǒng)稱,古有“北狄南蠻、西戎東夷”之說,后來可用“夷”泛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C.合從連衡,即“合縱連橫”,“合縱”是指“合眾弱以攻一強”,“連橫”是指“事一強以攻眾弱”。當時齊國是其中的一“強”。
D.《孟子》,是孟子的弟子著作而成,有對孔子學說的傳承。《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并稱為儒家“四書”。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認為商湯征伐天下,得到當?shù)匕傩盏男刨嚕且驗樯虦軌驊z惜當?shù)匕傩?,實施的政策能夠讓百姓開心。
B.孟子認為齊宣王如果能夠尊重燕國人民的意愿,實施“仁政”,那么還來得及阻止各國對齊國動兵。
C.孟子認為謀利是一切禍亂的開始,為防備這個禍亂的根源,他很少談及利。后世史學家司馬遷對此極為贊嘆。
D.孟子的政治主張得不到當時諸侯各國國君的采用,國君們把能攻善伐之人看作賢能,孟子的“德政”不合時宜。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民以將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2)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疆兵;楚、魏用吳起,戰(zhàn)勝弱敵。
14.孟子認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請從所給材料中列舉兩個例子分析論證這個觀點。
10.C11.D12.C
13.(1)百姓認為(大王)將要把自己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用簞裝著飯食,用壺盛著漿湯來迎接大王的軍隊。
(2)當時,秦國任用商鞅,使國家富足,兵力強大;楚國、魏國任用吳起,戰(zhàn)勝了一些國家,削弱了強敵。
14.①周武王征伐他國,當?shù)匕傩崭吲d就兼并這個國家;
②周文王征伐他國,當?shù)匕傩詹桓吲d就不兼并這個國家;
③商湯征伐他國,實施百姓滿意的措施,百姓歡迎他的征伐。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游事”接賓語“齊宣王”,“不果所言”動賓結(jié)構(gòu),不能分開,排除AB;
“迂遠而闊于事情”是“以為”的內(nèi)容,作賓語,不能斷開,排除D。
句意為:當通曉孔道之后,便去游說齊宣王,齊宣王沒有任用他。于是到了魏國,梁惠王不但不聽信他的主張,反而認為他的主張不切實情,遠離實際。
故選C。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
D.“《孟子》,是孟子的弟子著作而成”錯誤,《孟子》一書的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一起著作而成。
故選D。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C.“孟子認為謀利是一切禍亂的開始,為防備這個禍亂的根源”錯誤。文中“太史公曰……利誠亂之始也”,認為謀利是一切禍亂開始的是司馬遷;“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防備禍亂根源的是孔子。選項張冠李戴。
故選C。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簞”、“壺”,名詞作狀語,用簞,用壺;“食”、“漿”,名詞作動詞,裝著飯食,盛著漿湯。
(2)“富”,使……富足;“疆”,通“強”,使……強大;“弱”,形容詞活用動詞,削弱。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概括信息能力。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先王實施政令都是以百姓的好惡為依據(jù)的。
①由“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可知,周武王征伐他國,當?shù)匕傩崭吲d就兼并這個國家;
②由“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可知,周文王征伐他國,當?shù)匕傩詹桓吲d就不兼并這個國家;
③由“(湯)使市者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大悅”可知,商湯征伐他國,實施百姓滿意的措施,百姓歡迎他的征伐。
參考譯文:
齊國攻打燕園,戰(zhàn)勝了燕國。齊宣王問道:“有人勸我不要兼并燕國,有人勸我兼并燕國。以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去攻打另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五十天就攻克了它,光憑人力是做不到的。不兼并它,必定會有上天降下的災(zāi)禍。兼并它,怎么樣?”孟子回答說:“兼并了,燕國人民高興,那就兼并它。古代有這么做的人,武王就是。兼并了,燕國人民不高興,那就不要兼并。古代也有這么做過的人,文王就是。以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去攻打另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百姓用簞裝著飯食、用壺盛著漿湯來迎接大王的軍隊,難道有別的原因嗎?只是想擺脫水深火熱的處境罷了?!?/p>
齊國人要兼并燕國,別的諸侯國謀劃援救它。宣王說:“很多諸侯謀劃來討伐我,(我)用什么方法對付他們呢?”孟子回答道:“我聽說過憑方圓七十里的地方就治理了天下的人,商湯就是這樣。沒有聽說憑著方圓千里的土地還怕別人的?!渡袝飞险f:‘商湯的征伐,從葛開始?!@時,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湯,他向東征伐,西邊的少數(shù)民族就埋怨,向南征伐,北邊的少數(shù)民族就埋怨。(他們埋怨)說:‘為什么(不先征伐我們這里,而要)后征伐我們(這里)呢?’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早時節(jié)盼望云彩一樣。(湯的軍隊每到一地,)讓經(jīng)商的照常做買賣,種田的照常干農(nóng)活,殺了那里的暴君,慰問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時雨從天而降,百姓非常高興?!渡袝飞嫌终f:‘君王來了,我們就得到新生。’現(xiàn)在,燕王虐待他的百姓,大王去征伐它,百姓都以為會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所以)用簞裝著飯食、用壺盛著漿湯來迎接大王的軍隊。如果您殺戮他們的父兄,因禁他們的子弟,毀壞他們的宗廟,搬走他們國家的寶器,像這樣怎么行呢?天下本來就畏忌齊國的強大,現(xiàn)在齊國擴大了一倍的土地卻不施行仁政,這就使得天下的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大王趕快發(fā)布命令,把被俘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運燕國的寶器,同燕國百姓商量,選立一個新國君,然后撤離燕國。那么還來得及阻止(各國動兵)。
(節(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太史公說:“我讀《孟子》,每當讀到梁惠王問“怎樣才對我的國家有利”時,總不免放下書本而有所感嘆。說:唉,謀利的確是一切禍亂的開始呀!孔夫子極少講利的問題,其原因就是經(jīng)常防備這個禍亂的根源。所以他說“依據(jù)個人的利益而行動,會招致很多怨恨”。上自天子下至平民,好利的弊病都存在,有什么不同呢?
孟軻,是鄒國人。他曾跟著子思的弟子學習。當通曉孔道之后,便去游說齊宣王,齊宣王沒有任用他。于是到了魏國,梁惠王不但不聽信他的主張,反而認為他的主張不切實情,遠離實際。當時,各諸侯國都在實行變革,秦國任用商鞅,使國家富足,兵力強大;楚國、魏國也都任用過吳起,戰(zhàn)勝了一些國家,削弱了強敵;齊威王和宣王舉用孫臏和田忌等人,國力強盛,使各諸侯國都東來朝拜齊國。當各諸侯國正致力于“合縱連橫”的攻伐謀,把能攻善伐看作賢能的時候,孟子卻稱述唐堯、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國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鄉(xiāng)與萬章等人整理《詩經(jīng)》《尚書》,闡發(fā)孔丘的思想學說,寫成《孟子》一書,共七篇。
(節(jié)選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早冬
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
此時卻羨閑人醉,五馬①無由入酒家。
①五馬:五馬并馳,太守(刺史)的別稱。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詩大致寫于任職其間。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一個“好”字,是詩人對“十月江南”的整體評價,好像不帶感情,又好像飽含深情。樸實的字眼,往往最能傳達出那種無法言說的美。
B.中間兩聯(lián)集中寫景,是對“冬景似春華”的具體刻畫,寫景與眾不同,構(gòu)思別出心裁,比如“萋萋”“漠漠”疊詞的運用,增加了詩的節(jié)奏感。
C.尾聯(lián)言冬景怡人,讓詩人心情舒暢,不知不覺牽馬進入酒家,自在如閑人。結(jié)句表述出詩人對自由灑脫生活的向往之情。
D.這首詩寫早冬景物及生活,語言平易淺近,并未刻意進行雕琢,卻能于通俗中見巧妙,展示出白居易詩歌“不務(wù)文字奇”特色。
16.這首詩歌名為“早冬”,請從景物描寫的角度分析中間兩聯(lián)是如何體現(xiàn)“早冬”特點的,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5.C
16.①白描手法,頷聯(lián)描寫霜還輕,日還暖,草也茂盛,沙地也被曬干,描繪出初冬水邊草地干爽怡人的如畫風景。
②繪形繪色,頸聯(lián)抓取的柘樹與櫻樹,分別用“老”“寒”兩字修飾,體現(xiàn)出冬日冷的意味,又用“黃”“白”兩字為畫面增加了暖的色調(diào)。
③對比、比喻修辭,頷聯(lián)用“暖”字,對應(yīng)頸聯(lián)的“寒”字,頸聯(lián)用樹的“老”對應(yīng)葉的“嫩”,又把白色的樹枝想象比喻成光亮盛放的花束,表現(xiàn)出江南早冬寒意已起卻溫暖如春的特點。
思想感情:表現(xiàn)了詩人對江南早冬風光景物生活的熱愛之情,傳達出詩人輕松愉悅的心情,也揭示了詩人樂觀曠達的心態(tài)。
本題考查學生綜合理解和賞析詩歌的能力。
C.“自在如閑人”錯,詩中“羨”“無由”表明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而詩人因為身為官員,并非自在如閑人。
故選C。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與鑒賞詩歌的景物描寫和理解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①白描手法,頷聯(lián)“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這句話的意思是:小草上落著輕輕的一層薄霜,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像被風干了的沙粒一般。這一句細致的描寫了景物,在早冬還能感受到溫暖的陽光,可見江南的初冬是溫暖的,此聯(lián)運用了兩個疊詞,“萋萋”“漠漠”,疊詞的運用可以增強語言的節(jié)奏感。以樂景襯樂情,簡筆勾勒景物,自在、溫暖、宜人,體現(xiàn)了詩人輕松愉悅的心情。
②繪形繪色,頸聯(lián)“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意思是:老柘樹葉子是黃色的,猶如一棵嬌嫩的小樹,寒櫻不依時序,開出枝枝白花。抓取的柘樹與櫻樹,分別用“老”“寒”兩字修飾,體現(xiàn)出冬日冷的意味,又從視覺(或色彩)角度,寫出了老柘葉子的“黃”和寒櫻狂花的“白”,為畫面增加了暖的色調(diào)。表現(xiàn)了江南早冬的特征,表述了對江南早冬的喜愛之情。
③對比、比喻修辭,頷聯(lián)用“暖”,頸聯(lián)用“寒”,進行對比;頸聯(lián)用樹的“老”對應(yīng)葉的“嫩”,也運用了對比,突出了早冬還依然有春天的特征;把白色的樹枝想象比喻成花束,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寒櫻白花炫目狂放的特點,可見江南的早冬已經(jīng)初露寒意,但讓人感覺愜意懷爽溫暖宜人。
思想感情:結(jié)合詩歌描寫的意象,江南的十月天氣依舊很好。綠草并未被輕霜打黃,江邊的沙子也被曖陽逐漸烘干,樹葉依舊維持綠色,在櫻花枝頭依舊懸掛著瘋狂綻放的櫻花。表述出對早冬美麗景色的喜愛之情,以及渴望過一種閑適、自在的生活的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十二章》中,孔子認為真正的君子必須“文”“質(zhì)”之間配合得恰到好處,不然會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問題。
(2)《大學之道》中的“_________________”說明知識的獲取途徑在于認識研究萬事萬物;而“_________________”是說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才能獲得知識。
(3)《四章》中指出為人自夸和自大的害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質(zhì)勝文則野②.文勝質(zhì)則史③.致知在格物④.物格而后知至⑤.自伐者無功⑥.自矜者不長
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題要注意的字詞有:致、知、至、伐、矜。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滿山的牽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沖擊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勢。陽光是耀眼的白,像錫,像許多發(fā)光的金屬。是哪個聰明的古人想起來以木象春而以金象秋的?我們喜歡木的青綠,但我們怎能不飲仰金屬的燦白。
對了,就是這燦白,閉著眼睛也能感到的。在云里,在蘆葦上,在滿山的的翠竹上,在滿谷的長風里,這樣亂撲撲地壓了下來。
在我們的城市里,夏季上演得太長,秋色就不免出場得晚些。但秋是永遠不會被混淆的——這堅硬明朗的金屬季。讓我們從微涼的松風中去認取,讓我們從新刈的草香中去認取。
已經(jīng)是生命中第二十五個秋天了,卻依然這樣容易激動。正如一個詩人說的,“依然迷信著美?!保ǎ?/p>
18.下列填入文中結(jié)尾處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是的,到第五十個秋天來的時候,我怕是還要執(zhí)迷于這樣的美。
B.是的,到第五十個秋天來的時候,對于美,我怕是還要這樣執(zhí)著的。
C.是的,到第五十個秋天來的時候,對于美,我怕是還要這樣執(zhí)迷的。
D.是的,到第五十個秋天來的時候,我怕是還要執(zhí)著于這樣的美。
19.下列各項中,和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
A.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C.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D.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下列句子中與文中劃線句子里的破折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一個矮小而結(jié)實的日本中年人——內(nèi)山老板走了過來
B.堅強,純潔,嚴于律已,客觀公正——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C.你怎么會姓趙!——你哪里配姓趙!
D.它深信,烏云遮不住太陽,——是的,遮不住的。
18.C19.C20.A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述之句子銜接排序的能力。
“對于美”,若單獨成句放置句前,可以使強調(diào)意味更濃郁,能更好地表述對美的執(zhí)迷程度,因此“對于美”單獨成句放置句前更加妥當,排除選項AD;
“執(zhí)迷”的程度比“執(zhí)著”更深,也照應(yīng)上文的“迷信”一詞,這里應(yīng)選用“執(zhí)迷”,排除選項B;
故選C。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
原文畫波浪線語句“夏季上演得太長,秋色就不免出場得晚些?!卑选跋奶臁焙汀扒锷睌M人化,運用了擬人的修辭。
A.“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意思是沒有繁雜的音樂擾亂了兩耳的清靜,沒有繁瑣的政務(wù)勞累了自己的身體。以“絲竹”代指“繁雜的音樂”,以“案牘”代指“繁瑣的政務(wù)”,運用了借代的修辭。
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寫出了雪后美景,把雪比作梨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
C.“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一個“怒”字,把秋風擬人化,運用了擬人的修辭。
D.“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丹心”代指為國盡忠的人,運用了借代的修辭。
故選C。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劃線句子“但秋是永遠不會被混淆的——這堅硬明朗的金屬季”,破折號句表解釋說明。
A.表解釋說明;
B.總結(jié)上文;
C.語意遞進;
D.表夾住(類似于括號的用法)。
故選A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長津湖》由陳凱歌、徐克和林超賢聯(lián)合執(zhí)導,吳京、易烊千璽等聯(lián)袂主演,以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的長津湖戰(zhàn)役為背景,講述了七連戰(zhàn)士在極度嚴酷環(huán)境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為整個戰(zhàn)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感人故事。
《長津湖》①,主要是因為激發(fā)了觀眾廣泛的情感共鳴??姑涝瘧?zhàn)爭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wèi)了新中國安全,②。中國人民志愿軍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偉大勝利振奮了民族精神,也讓全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堕L津湖》譜寫了③,展現(xiàn)了浩然之氣、陽剛之氣,讓人們明白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明白“最可愛的人”才是我們最應(yīng)該追的“星”。
21.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2.高二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網(wǎng)絡(luò)安全產(chǎn)品代理銷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快遞業(yè)務(wù)個人承包運輸合同范本3篇
- 2024離婚財產(chǎn)分割協(xié)議書3篇
- 2濟寧銑刨機租賃合同涉及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
- 二零二五年度無形資產(chǎn)抵押交易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東借款合同信息安全保障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電力設(shè)施安裝安全責任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草原畜牧業(yè)發(fā)展合作承包協(xié)議3篇
-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醫(yī)學基礎(chǔ)與心理干預(yù)
- 展覽建筑設(shè)計的創(chuàng)新實踐與文化傳承
- 新疆塔城地區(qū)(2024年-2025年小學六年級語文)部編版期末考試(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四人合伙投資協(xié)議書范本
- 2024年9月時事政治試題帶答案
- 反射療法師3級考試題庫(含答案)
- 汽車供應(yīng)商審核培訓
- 《計算機網(wǎng)絡(luò) 》課件第1章
- 山東省濟南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附答案
- 期末復(fù)習試題1(試題)-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
- 安徽省蕪湖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含解析
- 通用電子嘉賓禮薄
- GB/T 3280-2015不銹鋼冷軋鋼板和鋼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