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圖2.2可知,近七成教師認為現(xiàn)在的古詩詞改編音樂與古詩詞“適配”,大概三成教師認為“不適配”。這一問題結果比例與上一問題較為相似,古詩詞改編歌曲仍在不斷發(fā)展,對于其適配程度,盡管大部分教師表示贊成,但其存在的問題也讓部分教師有所顧慮,歌曲所傳遞的信息與古詩詞的深刻意蘊之間的差距依舊不小。(4)對于古詩詞音樂化教學的看法表2.SEQ表2.\*ARABIC4教師對于古詩詞音樂化的看法題號選項百分比8.您認為現(xiàn)在的引用歌曲學習古詩詞的教學方法是否成熟?A.成熟0.00%B.不成熟46.15%C.一般,有改進空間53.85%9.您認為運用音樂化學習的方式進行古詩詞教學,效果會好嗎?A.一般7.69%B.效果較好61.54%C.效果不好15.38%D.不一定15.38%10.您認為選擇優(yōu)秀的古詩詞改編歌曲的依據(jù)是?(可多選)A.能讓學生對古詩詞產生自己的理解69.23%B.能增加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92.31%C.能幫助學生體味古詩詞的語言魅力69.23%D.能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30.77%古詩詞改編音樂的發(fā)展程度以及與古詩詞之間的關聯(lián)度會影響到教師對于這類教學方法的運用。從教師問卷第8題的數(shù)據(jù)中可以發(fā)現(xiàn),認為現(xiàn)在引用歌曲學習古詩詞的教學方法“成熟”的教師占比為零,超過一半的教師認為“一般,有改進空間”,將近一半的教師認為“不成熟”,古詩詞音樂化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運用仍然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走。而在對于這類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時,超過六成的教師對此抱有極大的期待,認為“效果較好”,但剩下四成的教師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了質疑。由上可知古詩詞改編歌曲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選擇優(yōu)秀的音樂引入課堂就成了十分關鍵的問題。對于選擇音樂的依據(jù),92.31%的教師認為要“能增加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選擇“能讓學生對古詩詞產生自己的理解”和“能幫助學生提味古詩詞的語言魅力”占比相同,均為69.23%,此外還有近三成的教師認為要“能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以上的選擇體現(xiàn)了對學科語文三大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在改善教學方式時,也需要考慮到這幾方面。從以上問卷調查結果可知,大部分教師對于引入古詩詞改編音樂進行古詩詞教學這一教學方式充滿著熱情,但部分教師對于古詩詞改編音樂的質量以及與古詩詞的適配度等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質疑,這類教學方式尚不成熟,存在著較大的進步空間。古詩詞音樂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成因總體情況1.學生方面(1)分辨能力不足雖然高中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但大部分學生對于古詩詞改編音樂這類新型的音樂形式并不了解。古詩詞改編音樂離不開商業(yè)化與市場化問題,朱逸非、孟慶豐和徐安諾在《古風非古——古風歌曲的音樂分析與文化研究》中指出,在商業(yè)和市場的介入下,古詩詞改編音樂進一步放大了青少年的想象空間,商業(yè)形象充分地利用了年輕人的自閉和內省之間的緊張關系,對情感的表達夸張又突出。朱逸非,孟慶豐,徐安諾.古風非古——古風歌曲的音樂分析與文化研究[J].當代音樂,2020,(01):99-105.朱逸非,孟慶豐,徐安諾.古風非古——古風歌曲的音樂分析與文化研究[J].當代音樂,2020,(01):99-105.(2)缺少審美體驗李秀林在《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中提到,語文教師應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審美教育,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影響學生一生的文學素養(yǎng)。李秀林.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J].中國教育學刊,2016,(02):101-102.高翠芳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與能力的思考》里指出,文學是一門語言的藝術,而文學欣賞又是一種審美活動,所謂審美,就是對作品的語言和審美內容進行揣摩和體味。李秀林.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J].中國教育學刊,2016,(02):101-102.高翠芳.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與能力的思考[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06):2.2.教師方面(1)教學方式單一在目前的教學工作中,部分教師依舊停留在以講授為主的原始狀態(tài)中。即使引入了現(xiàn)代教學設備,在實施古詩詞音樂化教學過程中,依舊是以讓學生聽為主,很難將學生的主體作用完全發(fā)揮,并參與到新型教學中來。古詩詞改編音樂在教學中更多地是作為一個固定程序一筆帶過,學生的興趣在瞬間被提起然后立刻消失。單一的教學方式反而會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導致此類教學方式流于形式,無法將作用發(fā)揮到最大限度。(2)改編歌曲篩選困難在高考壓力逐年增加的環(huán)境下,充分利用每分每秒已成了高中教師的常態(tài)。而隨著改編音樂井噴式地發(fā)展,音樂版本的數(shù)量也隨著網絡的傳播不斷增加,令人眼花繚亂。篩選優(yōu)秀且適配的古詩詞改編音樂將耗費大量的時間。此外,教師的音樂素養(yǎng)以及多媒體技術運用能力參差不齊,這點尤其體現(xiàn)在教齡較高的老教師身上。以上情況使得大部分教師選擇的音樂版本范圍有限,篩選不足,引入教學的古詩詞改編音樂質量難以保證。成因分析1.改編歌曲片面化鄧志武在《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與演唱》中指出,優(yōu)秀的古詩詞歌曲應該同時具有“詩性”和“音樂性”,應該注意理解創(chuàng)作過程中兩者的關系。鄧志武.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與演唱[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7,31(03):79-83.鄧志武.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與演唱[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7,31(03):79-83.要達到以上條件就要求歌曲創(chuàng)作者具備高超的文化素養(yǎng),而古詩詞改編歌曲相較于職業(yè)音樂,創(chuàng)作者的門檻要求并不嚴格,呈現(xiàn)出一種較強的開放性。不同創(chuàng)作人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底蘊以及文學鑒賞水平深淺厚薄不一,作品水平也參差不齊。改編歌曲受到創(chuàng)作者主觀因素影響較大,但凡創(chuàng)作者對古詩詞的理解錯誤或缺失了以上某一方面,都會影響到聽眾對于古詩詞的理解和認識。優(yōu)秀作品的嚴格性和創(chuàng)作者的開放性提高了學生對古詩詞形成片面或錯誤認識的概率。2.改編歌曲旋律分散注意力音樂的認知干擾假說認為,音樂會分散個體的注意力,從而降低個體的認知加工能力。在語文課堂上,學生需要完成聽講、記筆記、思考和背誦等多個任務。注意力的總體資源是有限的,當課堂播放古詩詞改編音樂時,學生對音樂的認知加工將會占據(jù)一定數(shù)量的認知資源。隨著他們記憶負擔的加重,言語加工的水平就會受到抑制。在對音樂的記憶中,旋律的影響是最大的。當學生聽到一首古詩詞改編音樂,最先感受到的并非是與古詩詞有直接關聯(lián)的歌詞,而是歌曲旋律。音樂旋律會放大學生對于音樂的想象和理解,侵占一定的大腦處理資源,讓學生過多關注由旋律產生的聯(lián)想。在此條件下,學生的注意力容易發(fā)生偏移,從而忽視字詞、意象等營造出的意境與詩味,對于學習目標的達成效果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在這樣的古詩詞教學中,課堂更多呈現(xiàn)出的是音樂之美,而非古詩詞之美。3.改編歌曲的填詞胡亂拼湊在古詩詞教學課堂中,常引用的古詩詞改編歌曲可大致分為三類:一是直接在原版古詩詞基礎上進行譜曲合調,二是對原版古詩詞填充歌詞再進行譜曲合調,三是對經典名句和意象典故進行化用。其中針對第二種和第三種改編音樂,要讓填充歌詞與原版古詩詞相契合需要極其深厚的文學素養(yǎng),這是一項不小的挑戰(zhàn)。武玥在《拼貼與重塑——文化視域中古風歌曲歌詞創(chuàng)作之我見》中指出,現(xiàn)在的古詩詞改編歌曲填詞存在著以下弊端:一是同質化比較明顯,辨識度不高,二是堆砌辭藻,拼貼意象,三是過度模仿,原創(chuàng)力不足。武玥.拼貼與重塑——文化視域中古風歌曲歌詞創(chuàng)作之我見[J].中國文藝評論,2022,(07):87-94.例如在愛奇藝平臺由“藍色之光L7”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歌曲《書憤》改編自陸游的作品《書憤》,填詞“愛在哪,夢在何方,為何看不見”和“我愿化清風,吹動江南綠”等與詩歌原文的感情色彩不符,偏離主題。又如由國風堂、G2er和黃詩扶演唱的歌曲《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改編自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在原文的基礎上添加填詞,其中“他提筆,借離別,嘁嘁”和“昭昭明月無比,何問,何懼,能與你”等填詞初聽或許驚艷,一旦細究則會發(fā)現(xiàn)不明所以。再如花粥演唱的《盜將行》歌詞中有“我與虎謀早餐”、“拎著釣叟的魚弦”、“立枇杷于庭前”等,化用了與虎謀皮、姜太公釣魚以及歸有光的《項脊軒志》中“庭有枇杷樹”等典故,填詞華麗,但主題模糊,元素雜糅。這些歌曲的受眾大部分武玥.拼貼與重塑——文化視域中古風歌曲歌詞創(chuàng)作之我見[J].中國文藝評論,2022,(07):87-94.四、提升古詩詞音樂化教學的實踐(一)對比古詩詞與音樂的同異點根據(jù)多元智能理論,每位學生都具有分辨音樂的敏感性,并具有辨識與鑒賞音樂的能力?;诠旁娫~改編音樂尚未成熟的現(xiàn)狀,歌曲和古詩詞原文的關聯(lián)性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教師可將歌曲作為一個有爭議性的話題,對比古詩詞與音樂的同異點,引導學生辯證思考、合作探究。以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白居易的《歸園田居(其一)》為例,具體環(huán)節(jié)如下:首先,學生自主預習。在正式授課前,教師讓學生自主查詢課文《歸園田居(其一)》的相關資料,了解文章背景和陶淵明生平。此外,反復朗讀古詩詞,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在反復朗讀中將詩歌整體脈絡理清,初步了解詩歌表達的思想情感,讓學生對于古詩詞形成初步印象。其次,欣賞改編音樂。教師挑選當下最熱門的且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改編音樂在課堂上播放。在《歸園田居(其一)》改編音樂中,茶師演唱的版本在古詩詞改編音樂播放量中名列前茅,爆火的同時受到了不少質疑。教師在播放音樂前應注意引導學生對于音樂中有爭議性的古詩詞問題進行思考,如節(jié)奏意境、詩人信息、隱逸風格和田園生活描述方面等等。再次,將音樂與原文對比。教師以課堂重難點為主線,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將改編音樂和原版古詩詞進行對比,形成表格,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同時教師在其中積極引導,提高學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和有效性。在對比中,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相同之處:一是節(jié)奏舒緩,意境恬淡;二是歌詞聯(lián)系了詩人的相關信息,如“歸去來兮”與后面的課文《歸去來兮辭》相關,“五斗貴權,難折我愿”與不為五斗米折腰相關,“滴露沾衣未曾嫌”“荷鋤早歸阡陌間”和“走馬南山過”與《歸園田居(其三)》相關。不同之處:一是隱逸風格上,改編歌曲更接近超脫人世的風格,缺少陶淵明筆下的人情味和生活味,如歌詞中的“我欲乘風”;二是田園生活描述上,改編歌曲更多描寫了文人的生活習慣,缺少農民視角和對農村事物的描寫,如“畫船載酒”“邀朋入筵”“醉歌對月”等等。接下來,由音樂之不足轉向原文之妙。教師鼓勵學生展現(xiàn)自我,根據(jù)上述問題分析古詩詞與音樂相異的原因,從而理解古詩詞妙在何處,體會其意境與情感。教師引導學生將視角由改變音樂轉回《歸園田居(其一)》原文,重點品讀賞析字詞,在視角轉換中學習。在深入學習原文后,學生可利用所學知識指出改編音樂為何而異,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最后,歸納總結。教師對于學生進行客觀點評,對于學生回答內容的多樣性表示鼓勵。另外,改進和創(chuàng)作古詩詞音樂。對于改編音樂的不足之處,教師可引導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學生在全面理解《歸園田居(其一)》表達的情感后再次創(chuàng)作,優(yōu)化細節(jié),在創(chuàng)作中加深記憶,有利于背誦和思考。由于古詩詞改編音樂與原文之間的差異各不相同,教師需要在課前對這些內容進行識別,并以具體問題和教學重難點為依據(jù),展開教學設計,完成教學任務。(二)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基礎上遷移歌詞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詩詞意境、分析古詩詞的意象和領悟作者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課題。改編音樂作為聽覺藝術可調動學生感官創(chuàng)設情境,其歌詞繼承了古典詩詞中的意象,填詞部分也對原文進行了擴展。教師可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基礎上遷移歌詞,具體環(huán)節(jié)如下:首先,播放音樂,營造情境。《禮記·樂記》記載:“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币魳穪碓从谌说膬刃?,能夠充分調動人的情感,發(fā)揮人的想象力。在古詩詞教學中,讓學生融入詩詞意境是教師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教師可通過播放改編音樂來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伴隨著音樂進入詩詞世界,催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跨越時空的限制體味古人的悲歡。以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為例,創(chuàng)作年代為東晉,整首詩的感情基調閑適舒緩,表現(xiàn)了歸隱田園的自在。如今的高中生正處于城市化的時代,較難理解對于田園生活的感悟,在情感上也難以激起共鳴。教師可在課堂上播放茶師演唱的歌曲《歸園田居》,讓學生閉上雙眼,隨著音樂與陶淵明會面,跟著他的腳步感受歸隱后的田園生活,體悟詩中洋溢的恬淡自適的氛圍。其次,抒發(fā)感受,找出句子。在學生感受詩詞情境后,教師可鼓勵學生抒發(fā)感受,談談自己對于音樂播放下詩詞的理解。在學習古詩詞時,必須緊扣原文,有的放矢。學生發(fā)言后,教師可順勢拋出問題,引導學生回歸原文,找出相關的句子和字詞。比如,學生欣賞《歸園田居(其一)》的改編音樂后,可以體悟到以下幾種情感:悔恨、自在和恬淡。接下來,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找出對應這幾類情感的句子。如:悔恨對應“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焙汀熬迷诜\里”;自在對應“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恬淡對應“復得返自然”。最后,歌詞遷移,深入探究。分析古詩詞的意象和情感是高中古詩詞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古詩詞改編歌曲在創(chuàng)作時,常常借用傳統(tǒng)的典故和意象來表現(xiàn)主題,同時通過填詞來體現(xiàn)情感。教師可利用與古詩詞的意象和情感相關的歌詞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在教學《歸園田居(其一)》時,可引導學生聯(lián)系歌詞進行理解。比如“尋跡初心浮云邊”和“示我生于山水間”與“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相聯(lián)系,感受詩人對順應本性的田園生活的渴望;“五斗貴權,難折我愿”與塵網、羈鳥、池魚和樊籠等相聯(lián)系,體會陶淵明對黑暗官場的厭惡、對受到束縛的悔恨和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質;可梳理出方宅、榆柳、桃李、炊煙、雞鳴等意象,“耕云布雨,荷鋤早歸阡陌間”和“采菊伴酒,邀朋入筵”是對田園生活的擴寫,詩中的意象和歌詞中的描寫都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煮茗引來堂前燕,銜來春意困倦,小火粗熬,手剪一縷茶煙”是對陶淵明筆下田園生活的想象,由此得出陶淵明回歸田園不僅僅只是為了做個農民,而是要借這隱逸生活獨善其身,尋找人生出路。又比如在進行《錦瑟》教學時,展示孫黯填詞的歌曲《念破》中的“蝴蝶”意象,分析其對美好理想與快樂的追求,將其遷移到“莊生曉夢迷蝴蝶”里的蝴蝶意象中,理解詩人的終不得志和悲苦之情。在進行以上環(huán)節(jié)時,教師需提前搜集與詩詞內容相關的改編歌曲,找出與知識點相關的歌詞,仔細甄別。同時,教師要注意合理地利用音樂因素,堅持“文學為主,音樂為輔”,在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音樂元素的運用要緊緊圍繞著語文課的目標展開,這樣才能對達到教學目的起到促進作用,對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起到積極的作用。(三)引導學生為古詩詞作曲填詞在國家大力支持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古詩詞的大背景下,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為古詩詞譜曲填詞是非常值得嘗試的途徑。一方面,學生的總體素質較以往有所提高,在寫詩作詞、樂器彈奏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養(yǎng),且對于古詩詞的熱愛程度也到了新的階段;另一方面,讓學生對古詩詞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有利于長時記憶的鞏固。首先,堅持語言本位,熟讀原文。不論是傳統(tǒng)吟誦還是現(xiàn)代改編音樂,優(yōu)秀作品之美都在于古詩詞本身,其創(chuàng)作也一定是基于古詩詞文本,用音樂呈現(xiàn)出古詩詞的感情與內涵。而要求得詩味、掌握其內涵,第一步就在于讀。俗話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應該安排學生自主、反復地朗讀古詩詞。在正式授課中,朗讀仍要貫穿于整個課堂。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全詞的情緒變化為:高亢悠遠——音調轉低——陡然升高——緩慢慨嘆——追憶緬懷——語調高揚——輕松舒緩——輕而有力——低沉緩慢。在為其譜曲填詞時,要注意依字行腔,貼合感情,曼引其聲,尊重平仄、聲調和韻律的變化。其次,簡化曲調,精煉填詞。譜曲上應盡量簡單,便于理解,盡量避免回轉或者音域跨度過大等問題,填詞上應精煉歌詞,使其短小精悍、便于記唱。比如茶師演唱的改編音樂《歸園田居(其一)》時長四分十七秒,原文四十個字在創(chuàng)作者的填詞擴充下變得較為冗繁。學生可在繼承其優(yōu)點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造性改編,如簡化填詞使其便于理解。最后,推動表現(xiàn)形式多樣化。為古詩詞譜曲填詞,不需要將自己束縛在傳統(tǒng)吟誦中,也不必局限于現(xiàn)代流行的古風音樂里,學生的創(chuàng)作應該根據(jù)場合、目的、效果等因素,來選擇合適的方式。如將詩經中的《氓》改編為舞臺劇,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高昂部分由男生歌唱,舒緩低沉部分由女生負責,由此形成男女對唱,為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譜曲時采用琵琶等民族樂器。此外,學生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緒,適當調整歌曲音調的快慢、強弱、長短等。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注意以下方面:一是曲調應盡量傾向于被搶救或復原的“傳統(tǒng)吟誦調”,在此基礎上貼近當代音樂的旋律。在進行古詩詞音樂創(chuàng)作時,傳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始終是第一要義。二是注意咬字歸韻的強弱快慢,盡量貼近原版古詩詞的“原汁原味”。在創(chuàng)作時,不可忽視中華古典詩律和語言的規(guī)律。三是填詞方面避免意象過度堆砌、元素雜糅。意象元素若是隨意拼貼,反而會阻礙學生體會詩詞意境,在文化沉淀和積累方面產生不良影響。四是填詞應緊接原詞,提高兩者在語言聲調、結構邏輯等方面的契合度等等。填詞應始終服務于原文歌詞,其目的是便于聽眾理解或深化主題。古詩詞進行譜曲填詞活動可小到小組競賽,大到校園比賽,在學生高度的參與熱情下,舉辦此類活動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要盡量解放學生思想,讓學生主動品讀、賞析并深入到古詩詞中。同時,教師要適時引導,和學生共同設計合適的演繹方式,在創(chuàng)作中加強對古詩詞的鑒賞玩味。結語在多樣化教學的背景下,將古詩詞音樂化引入高中古詩詞教學已成為趨勢。本文針對古詩詞音樂化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對古詩詞改編音樂中的古詩詞要素進行了挖掘,并對改編音樂與高中古詩詞教學的三種實踐進行了探討。對古詩詞與音樂進行對比這一實踐要求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工作,同時查閱相關資料,對文章形成初步理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同異點的對比過程中,學生的辯證和與批判思維得到培養(yǎng),并且減少了部分歌曲片面性的消極影響,在對比中加深對古詩詞的全面理解。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學生能夠發(fā)揮想象力,突破時空的限制,深刻理解古詩詞的內涵。在古詩詞音樂化教學中,巧妙遷移改編歌曲中的歌詞可幫助學生理解原文的意象和情感,讓古詩詞教學的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讓課堂教學的氛圍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同時還可以對學生的大腦進行調節(jié),讓他們對古詩詞的意象感悟和意境領會變得更加有效。在歌詞遷移中,學生的目光更多地放在原文和與原文有直接關聯(lián)的歌詞上,減少了歌曲旋律分散學生注意力的影響。在課后進行譜曲填詞首先能鞏固學生對于課文知識點的長時記憶,其次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最后能夠真正讓學生將自己的人生感悟與古詩詞對接,帶著自己的體悟走進古人的情感世界。受內部和外部因素的限制,本論文研究存在著以下需要改進的方面:一是課程的主次安排容易混淆,課堂活動安排過度娛樂化,學生的注意力常被音樂吸引,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效果大打折扣;二是教師面對質量參差不齊的改編音樂時,在技術、時間和精力上容易力不從心,難以篩選;三是對于改編歌曲中胡拼亂湊或是與原文無關的歌詞,教師應向學生解釋,加以引導。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會繼續(xù)反思和深入,進一步檢驗與完善古詩詞音樂化教學實踐。參考文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董靜姝.當代中國“古風音樂”的文化意義、困境和出路[J].音樂傳播,2019,(01):29-34.程偉.例談高中語文課堂導入教學[J].知識文庫,2019,(16):128.孟娟.高中語文導入藝術初探[J].學周刊,2013,(04):75.趙敏俐.關于加強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研究的幾點思考[J].文藝研究,2002,(04):97-99.金度燃.音樂與古詩詞之審美比較談[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07):212.王光英.古詩詞音樂性與審美教學[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4(05):149-150.周巍,舒耘華.古典詩詞與流行歌曲的融合及受眾分析[J].美與時代(下),2016,(10):109-111.鄧志武.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與演唱[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7,31(03):79-83.李清.古風新作:流行歌曲對宋詞的傳承及傳播[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9,39(09):58-63.王胤,沈文慧.古典詩詞音樂化及其美育功能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22,(05):96-104.朱逸非,孟慶豐,徐安諾.古風非古——古風歌曲的音樂分析與文化研究[J].當代音樂,2020,(01):99-105.侯冬意.試論古風歌曲的起步與現(xiàn)狀以及前景[J].文學教育(上),2015,(11):104-107.李曉文.探究音樂與語文結合的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01):122.盧小華.中學古典詩詞音樂化教學初探[J].教育導刊,2011,(10):93-94.姜春迎,萬素花.淺談古風歌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漢字文化,2020,(S2):91-92.畢敏.高中語文古詩詞音樂化教學探討[D].重慶:西南大學,2020.王海翠.弘揚傳統(tǒng)古詩詞音樂文化的思考[J].戲劇之家,2020,(27):61-62.張二之.音樂對古詩詞記憶效果影響的實證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0.盧曉軍.基于審美鑒賞下的高中古詩詞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20,(08):43-45.張宏敏.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得到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J].觀察與思考,2023,(02):55-62.曾曉潔.多元智能理論的教學新視野[J].比較教育研究,2001(12):25-29.李秀林.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J].中國教育學刊,2016,(02):101-102.高翠芳.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與能力的思考[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06):2.武玥.拼貼與重塑——文化視域中古風歌曲歌詞創(chuàng)作之我見[J].中國文藝評論,2022,(07):87-94.附錄附錄一:學生調查問卷關于高中語文古詩詞音樂化教學應用的調查問卷(學生版)
一、個人基本信息
性別:
年級:
二、選擇題
1.你喜歡古詩詞嗎?A.喜歡B.不喜歡C.無所謂2.你認為古詩詞學習中哪方面最重要?A.作者及歷史背景
B.古詩詞字、詞、句、語法修辭
C.古詩詞的主題和思想情感
D.應試解題技巧和方法3.(不定項選擇)你認為學習古詩詞的目的是什么?A.體味詩味,提升文化素養(yǎng)
B.提高語言鑒賞能力
C.應對考試D.其他4.(不定項選擇)你的語文老師一般會以什么方式開展古詩詞課堂?
A.講授
B.問答
C.小組討論
D.朗誦
E.播放古詩詞改編音樂
F.其他5.你的老師在古詩詞課堂會播放相關音樂嗎?
A.會,總是
B.會,偶爾
C.不會6.你喜歡聽古詩詞改編的音樂嗎?A.喜歡B.不喜歡C.一般7.你對課本中古詩詞改編的音樂了解多少?A很了解B.不太了解C.一般8.你覺得現(xiàn)在的古詩詞改編音樂與古詩詞本身是否適配?A.適配
B.不適配C.一般,有改進空間9.(不定項選擇)如果你覺得古詩詞改編音樂與古詩詞本身不適配,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A.感情色彩
B.填詞
C.詩歌意境
D.歌手音色E.曲調旋律F.其他10.(不定項選擇)你認為古詩詞改編音樂與古詩詞本身不適配的原因是什么?A.創(chuàng)作者對古詩詞的情感和思想理解錯誤或片面
B.創(chuàng)作者填詞水平不高,填詞與古詩詞本身無關,胡亂拼湊
C.意境過于現(xiàn)代化,缺少韻味
D.其他11.聽到一首歌,你最先記住的是什么?A.旋律
B.歌詞
C.歌曲意境
D.歌手E.其他12.你認為古詩詞改編音樂的填詞怎么樣?A.很好,很有古風意味
B.一般,有改進空間C.不好,填詞與古詩詞本身無關13.你們班上或學校舉辦過與古詩詞相關的填詞、譜曲活動嗎?
A.有,經常
B.有,偶爾
C.沒有
14.如果班級或學校組織為古詩詞作曲填詞比賽,你愿意參加嗎?
A.作為觀眾愿意參加
B.作為參賽人員愿意參加
C.不愿意三、簡答題
1、你理想中的古詩詞學習方式是什么?請簡要談談。
2、你認為將古詩詞改編音樂注入古詩詞學習中怎么樣?有何好處和弊端?
3、簡要談談你對《琵琶行》《夢游天姆吟留別》等改編歌曲的看法。
附錄二:教師調查問卷關于高中語文古詩詞音樂化教學應用的調查問卷(教師版)一、個人基本信息
性別:
執(zhí)教年級:
教齡:
二、選擇題
1.古詩詞課上,您會播放播放詩詞相關的音樂或音頻嗎?
A.會,經常
B.偶爾
C.不會
2.您身邊有用音樂化手段進行古詩詞教學的嗎?A.非常多B.比較多C.不是很多D.幾乎沒有3.您所理解的古詩詞音樂化教學是?A.讓學生唱B.讓學生讀C.讓學生聽D.注重學生古詩詞和音樂的共同發(fā)展E.其他4.古詩詞課程中,您組織過吟誦歌唱、填詞譜曲活動嗎?
A.經常
B.偶爾
C.從未
5.您嘗試過或愿意嘗試運用音樂化或其它方式進行古詩詞教學嗎?A.沒有,也不打算進行B.沒有,但想進行嘗試C.有,頻率較低D.有,常常進行
6.您對現(xiàn)在的古詩詞改編歌曲的看法是什么?A.很好,有利于學生學習古詩詞B.不太好,會影響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C.一般,沒有什么影響7.您認為現(xiàn)在的古詩詞改編音樂與古詩詞本身是否適配?A.適配
B.不適配8.您認為現(xiàn)在的引用歌曲學習古詩詞的教學方法是否成熟?A.成熟B.不成熟C.一般,有改進空間
9.您認為運用音樂化學習的方式進行古詩詞教學,效果會好嗎?
A.一般
B.效果較好
C.效果不好
D.不一定
10.(不定項選擇)您認為選擇優(yōu)秀的古詩詞改編歌曲的依據(jù)是?
A.能讓學生對古詩詞產生自己的理解
B.能增加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
C.能幫助學生體味古詩詞的語言魅力
D.能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簡答題
1.您認為運用音樂化學習的方式進行古詩詞學習教學可能存在哪些不足或困難?
附件三:教學設計《歸園田居(其一)》教學設計【教學目標】通過反復誦讀,學習詩歌中的白描手法,鑒賞詩歌的意境之美感悟陶淵明的田園情懷和志高行潔的人生追求【教學重點】鑒賞詩歌的藝術手法和意境之美【教學難點】探尋陶淵明的田園情懷和人生價值追求【教學過程】一、導入對于陶淵明我們并不陌生,之前我們學習過他《歸園田居·其三》中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學習過《飲酒·其五》中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感受他“守拙歸園田”的情懷。二、初讀
(一)學生自由誦讀,教師檢查預習情況
(二)教師范讀,指導字音及朗讀節(jié)奏
(三)學生齊讀三、播放改編音樂
(一)播放茶師演唱的版本《歸園田居》音樂
(二)小組合作探究,找出音樂和原文同異點,并用表格呈現(xiàn)改編音樂原文同節(jié)奏意境節(jié)奏舒緩,意境恬淡詩人信息歌詞聯(lián)系了詩人的相關信息,如“歸去來兮”與后面的課文《歸去來兮辭》相關,“五斗貴權,難折我愿”與不為五斗米折腰相關,“滴露沾衣未曾嫌”“荷鋤早歸阡陌間”和“走馬南山過”與《歸園田居(其三)》相關。異隱逸風格超脫人世,如“我欲乘風”人情味和生活味田園生活描述文人的生活習慣,缺少農民視角和對農村事物的描寫。如“畫船載酒”“邀朋入筵”“醉歌對月”田園生活圖景四、深入探究(一)播放音樂,營造情境(二)學生抒發(fā)感受,找出對應的句子感受詩句悔恨“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薄熬迷诜\里”自在“方宅十余畝,草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人投資合同范本
- 副總入職合同范本
- 加盟裝修公司合同范本
- 化工煤炭采購合同范本
- 關鍵崗位用工合同范本
- 產權車位交易合同范本
- 乙方專利合同范本
- 企標編制合同范本
- 業(yè)主施工安全合同范例
- 代加工木門合同范本
- 腰椎間盤突出癥(腰痹病)中醫(yī)臨床路徑
- 教學團隊建設總結報告
- 研發(fā)經費填報指標說明及核算方法
- 裝飾施工進度計劃網絡圖及橫道圖
- 一年級思維訓練(課堂PPT)
- 綠色光年20162017雙上海閔行區(qū)江川綠色光
- 實木電腦桌書桌安裝圖
- GB_T 27025-2019 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高清版)
- 俱樂部經營俱樂部經營
- 檢驗和試驗計劃(范文)11頁
- 持續(xù)質量改進降低非計劃性胃管拔管發(fā)生率(PDCA)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